《小说人物形象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6100字》_第1页
《小说人物形象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6100字》_第2页
《小说人物形象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6100字》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题目题目类型囗理论研究囗应用研究囗设计开发囗其他命题来源囗教师命题囗学生自主命题拟完成时间20年月日一、选题依据及意义(不少于300字)《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成名作,是中国现代话剧的里程碑,是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发表80年来,因其丰富的文学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一方面,涌现了诸多有价值的名家名篇解读,如田本相、钱谷融、朱栋霖、孙庆升、钱理群等;另一方面,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情况看,有关《雷雨》的研究论文多达1500多篇,内容涉及《雷雨》的主题、结构、人物、语言等等各个方面。著名剧作家曹禺的《雷雨》充满了复杂的血缘关系和许多巧合,揭示了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剧中有复杂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命运、震撼的悲剧力量和神秘的情感视觉。分两个阶段描写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家庭的黑暗生活,以封建元老、资本家周朴园为核心人物,表现由他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各种尖锐矛盾和冲突,表达了对旧社会和封建家庭的批判。本文主要分析人物周朴园,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物和《雷雨》这一经典戏剧。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1.研究目的通过对周朴园这个人物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明白作者的所思所想,当我们身处作者笔下塑造出来的感官世界,当生命只能无作为地顺从,那这整个世界便是异化的不能选择的,它可能是脉脉含情的,可能是充斥物欲的,可能是矛盾冲突不断的。在这个异化了的世界里,人成为整个社会大机器的一个零件,不得不像冷漠的机器一样必须在已有的理性框架内去评论那些名家名作。然而《雷雨》可能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感官化的最佳窗口,而周朴园则是那个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视角。主要内容文章包含以下部分:一、文献综述(一)解放前的《雷雨》当时的社会处于处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的环境,受到各种不同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的影响,当时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政治见解不一,艺术趣味迥异的特点。对《雷雨》的评价有高有低、毁誉参半。解放后17年间的《雷雨》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这17年间,学术界对于《雷雨》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来说,因阶级分析方法和“左”的理论色彩,研究更多局限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世界观等问题上,难以深入正确对待这部作品。新时期的《雷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文学研究界也逐渐恢复了生机,这一时期“以‘人’的观念的现代思考、文学理念的多元发展、文学思潮与文学论争的频繁更替与发生、文学创作的丰富多彩与快速发展,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的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成为解读《雷雨》的又一把钥匙,使得新时期的《雷雨》研究日渐异彩纷呈。关于曹禹剧作人物形象研究曹禺自世纪年代开始剧本的创作,在他早期的四大名剧里塑造了一批形象生动且深刻的人物形象,如周朴园、蘩漪、仇虎等,这些栩栩如生又具有极强生命感染力的人物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曹禺说过他写戏总是“倾心于人物,因此他描写的人物惟妙惟肖,往往深刻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状况。关于周朴园人物形象的争议 冷酷专横的自私伪善者 周朴园是封建世家的长辈。他独断专行,拥有绝对的权威和话语权,这从他与妻子、孩子和仆人的关系中可见一斑。周朴园也是一个残酷的统治者。他为了赚钱不惜一切代价,他积累的财富是通过掠夺和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而获得的。值得同情的悲剧受害者 30年前,周朴园与侍萍相恋,故乡从无锡迁往北方,现在没有人知道当时的真相,周朴园完全没有必要假装来欺骗别人。作者的本意不是要表达周朴园的虚伪,而是要写出周朴园的真情实感。三、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 (一)最复杂的性格最悲惨的命运 1.爱情横遭摧残葬送一生幸福 周朴园却和其他富家子弟不一样,他追求先进的思想,是一位具有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他能够克服自己的身份不平等,不顾家庭和社会压力,打破了传统的家庭地位观念,对仆人的女儿有真情实感,同居三年,生了两个儿子。可以说,他打破了当时的封建伦理的桎梏。2.痛苦忏悔、自责真实深情怀念 周朴园在曹禺的作品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具有自我反省和道德评价可能性的个体,周朴园认识到抛弃侍萍的不道德和遗憾,他心中充满了深深的遗憾,这是一种正义情感的恢复,表明周朴园深知并寻求正义,他是否有道德犯罪感往往是对他是否有良心的考验,他内心固有的封建思想让他摆脱了这种内在的分裂,并向思想和道德的平衡过渡。(二)封建的统治者冷酷的资本家 1.极端专制统治害人害己害家 在《雷雨》中,作者真实地描述了周朴园的复杂性格和他的内心。从他对妻子和儿子的选择中,可以看到现实的社会伦理模式,传统文化思想如何建构其思维习惯,决定其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同时,他没有得到精神自由和精神救赎。相反,他总是面临道德和良心的折磨,陷入另一种炼狱,因此他付出沉重的代价,最后他只得到了妻子疯狂和儿子死亡,留给他的只有孤独晚年的悲惨结局。2.残酷剥削工人手段毒辣反动 周朴园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具有浓厚的封建思想。他年轻时在德国学习,接受资本主义教育,可以说,他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集合体,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阶级。像所有的资本家一样,周朴园做尽坏事,用无数的血泪换来财富。四、周朴园形象产生争议的原因分析 (一)与作家的情感体验有关 《雷雨》反映了曹禺青年时代探索与压抑与犹豫的矛盾心理,他觉得社会扭曲和颠倒了人性,但他无法纠正。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艺术创作也体现了他内心压抑的情感,《雷雨》的客观效果是生活中善恶的激烈决斗和上帝的公正审判。曹禺以周家与鲁家的感情纠葛为线索,引发矛盾,最后毁灭,作品中每个人物都在不正常的关系中挣扎,并逐渐走向忏悔。(二)与作家的创作原则有关 曹禺的悲剧意识超越了具体的社会和生活问题,直接指向人性本身。周朴园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作者同情他作为“人”的渺小,对人们无法控制自己命运的处境深表同情。作者以周朴园为主人公,在对人物总体观察的基础上,将其置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其动态的生命过程,用一种忘却生命过程的思维方式与读者的思想观念及时代有关 雷雨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在20世纪初的中国,虽然封建的闭关锁国被打破了,但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的形式。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周朴园为爱情而战,但个人力量太弱。客观的社会环境并没有使周朴园摆脱封建阶级的性质。参考文献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内容分析法3.举例论证法手段:1.了解曹禺生平,写作背景。2.阅读《雷雨》及曹禺的其他著作,了解其写作风格。3.整理自己的观点,列出大纲。4.分析、整理研究成果,写作论文。四、参考文献目录(作者、书名或论文(设计)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1]周文娟.《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000(008):115.[2]潘素芳.尊重文本返璞归真——《雷雨》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形象分析[D].苏州大学,2009.[3]王诗涵.《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J].长江丛刊,2017,000(021):78-78.[4]冯延燕.人性的复杂——论《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8,000(036):56.[5]宋浩.话剧《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J].艺术大观,2019,000(010):P.1-1.[6]尹莉丽.浅析《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J].考试周刊,2013(90):12-12.[7]王婵娟.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9):171-171.[8]蔡蓝.用人性的审美观去审视人物——《雷雨》之周朴园人物形象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10):165.[9]张新民.揣之琢之烛光洞幽--对《雷雨》中周朴园的精神分析[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乔煜茗.爱与虚伪——《雷雨》中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8,000(001):79.[11]高盾盾.分析《雷雨》(节选)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J].语文课内外,2019,000(027):16,9.五、文献综述(在对选题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等内容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不少于700字)《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成名作,是中国现代话剧的里程碑,是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发表80年来,因其丰富的文学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一方面,涌现了诸多有价值的名家名篇解读,如田本相、钱谷融、朱栋霖、孙庆升、钱理群等;另一方面,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情况看,有关《雷雨》的研究论文多达1500多篇,内容涉及《雷雨》的主题、结构、人物、语言等等各个方面。一、《雷雨》的文学解读研究状况(一)解放前的《雷雨》曹禺的《雷雨》是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上,1935年4月在日本东京首次公演,之后逐渐受到重视。“由于处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的环境,受到各种不同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的影响,当时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政治见解不一,艺术趣味迥异的特点。”;对《雷雨》的评价有高有低、毁誉参半。“研究的范围多局限于作品的思想意义以及与此有关的作者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矛盾。而在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时,多以社会效果作为价值尺度,忽视了作者创作意图、审美功能的研究,对作品产生了误读。”1936年1月郭沫若在他的《关于曹禺的<雷雨)》对《雷雨》作出了高度评价,肯定它“是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极力赞扬其艺术技巧。发表较早的有理论价值的评论文章是1935年刘西渭的《<雷雨>一一曹禺先生作》,首次提出《雷雨》中的“命运观”,论述了作者对周朴园结局的处理问题。紧接着,张庚的《悲剧的发展一一评<雷雨>))是对刘西渭文的进一步阐发。1937年黄芝冈的《从<雷雨>到<日出>》否定了作品的思想,断言其对青年人的指导走上了歪路。针对黄芝冈的“怪论”,周扬撰写了《论<雷雨>和<日出>》,认为反封建是作品的主题,宿命论是潜在主题,建议去掉序幕和尾声。40年代有代表性的评论是1944年杨晦的《曹禺论》和吕荧的《曹禺的道路》。杨晦认为《雷雨》是一部充满神秘观念的家庭悲剧,中间自然含有大部分社会问题。那样眼睁睁的现实问题,不必强调运命,而希望得到悲剧问题在现实中的解答。是一种过于功利的评价方式。吕荧着重论述了《雷雨》的主题,认为宇宙的主宰才是这幕悲剧的灵魂,指出《雷雨》不是真正的社会剧,却是作者向现实踏出的最初的一步。这样有见地的观点实属难得,但囿于时代环境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二)解放后17年间的《雷雨》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这17年间,学术界对于《雷雨》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来说,因阶级分析方法和“左”的理论色彩,研究更多局限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世界观等问题上,难以深入正确对待这部作品。1958年学术界围绕《雷雨》的命运观和曹禺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问题展开了讨论。刘正强在《曹禺的世界观和创作》中认为,由于作者对他的剧作的主观解释和我们所理解它的客观意义,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这就是大家争论的焦点。60年代初,钱谷融发表了他的《雷雨》人物研究系列,后于1980年经上海文艺出版社集结出版,在当时是很大的突破。1960年陈瘦竹、沈蔚德发表《论<雷雨>和<日出>的结构艺术》,全面深入地探讨作品的结构艺术。另外,六十年代还对《雷雨》的版本做了研究。(三)新时期的《雷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文学研究界也逐渐恢复了生机,这一时期“以‘人’的观念的现代思考、文学理念的多元发展、文学思潮与文学论争的频繁更替与发生、文学创作的丰富多彩与快速发展,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的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成为解读《雷雨》的又一把钥匙,使得新时期的《雷雨》研究日渐异彩纷呈。迎着学术界复苏的浪潮以及批评方法的多样,大量《雷雨》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涌现,出现了如田本相、朱栋霖、辛宪锡、华忱之、曹树钧、孙庆升等一批研究曹禺的专家。在这一时期,《雷雨》的主题研究经历了由“现实主义”到“人文主义”的转变,《雷雨》的审美价值被逐渐挖掘而出,《雷雨》的批评方法也逐渐多样化。1980年钱谷融的《<雷雨>人物谈》第一次系统性地评说每个人物形象,为后人的研究开创了指导意义。由此开始,曹禺研究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84年辛宪锡的《曹禺的戏剧艺术》、1986年孙庆升的《曹禺论》、1986年朱栋霖的《论曹禺的戏剧创作》、1988年华忱之的《曹禺剧作艺术探索》、1988年杨海根的《曹禺的剧作道路》、1992年马俊山的《曹禺:历史的突进与回旋》等等,不再局限于曹禺单个作品的评说,而是结合时代思潮和曹禺的整个创作道路,对曹禺戏剧做了系统的研究,立足于戏剧艺术的审美功能,归纳整理曹禺的思想与文艺观,分析结构艺术、语言成就、外来影响与民族传统等等,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全面和与众不同的《雷雨》。二、关于曹禹剧作人物形象研究曹禺自世纪年代开始剧本的创作,在他早期的四大名剧里塑造了一批形象生动且深刻的人物形象,如周朴园、蘩漪、仇虎等,这些栩栩如生又具有极强生命感染力的人物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曹禺说过他写戏总是“倾心于人物,因此他描写的人物惟妙惟肖,往往深刻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状况。陈平原认为“曹禺是以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对人生镇密的观察和对历史细致的思考,从推动社会前进的立场出发,不自觉的探讨国民性”。研究曹禺笔下的人物有助于人们更加了解历史和文化,了解曹禺剧作的深刻内涵。关于曹禺剧作人物塑造的研究,近年来,以专文论述曹禺剧作中人物性格的则是陈平原。他在文章中把曹禺笔下的人物分成三类进行探索研究。第一类是周朴园这类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第二类是曾文清、江泰这种半死不活的国人代表,这类人构成中国式“多余人”的类型;第三类是被宗法社会思想意识无形锁链拖住的善良、勇敢的人,例如仇虎、慷方等。孙庆升的《曹禺剧作的人物配置初探》认为曹禺戏剧中的人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剧作家对剧作中人物配置和搭配有镇密的构想。王世德的((论曹禺剧作中的“角色”》专门分析了曹禺剧作塑造的小人物形象,他在文章中着重以周冲为例,着重说明曹禺是如何巧妙的安插情节,使整个作品变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宋剑华的《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以基督教文化的视角切入,讨论了基督教文化与曹禺戏剧创作的内在关系。使戏剧研究更多地回归到戏剧人物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