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昆虫学-第八章-园林害虫_第1页
园艺昆虫学-第八章-园林害虫_第2页
园艺昆虫学-第八章-园林害虫_第3页
园艺昆虫学-第八章-园林害虫_第4页
园艺昆虫学-第八章-园林害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园林害虫

第一节食心虫类主要害虫桃小食心虫(peachfruit-borer)梨小食心虫(Orientalfruit

moth)梨大食心虫桃蛀螟

第二节食叶类害虫主要种类:刺蛾类

尺蛾类袋蛾类叶甲类毒蛾类金龟子类卷叶蛾类袋蛾类大袋蛾舞毒蛾毒蛾类丝棉木金星尺蠖尺蛾类苹果小卷叶蛾卷蛾类榆绿毛萤叶甲叶甲类金龟子类松树金龟子

刺蛾类

鳞翅目,刺蛾科,Cochlidiidae(Eucleidae)刺蛾的主要种类:黄刺蛾Cnidocampaflaveseens(walker)褐刺蛾Setorapostornata(hanpson)褐边绿刺蛾Latoiaconsocia(walker)中国绿刺蛾Parasasionica(moore)扁刺蛾Thoseasinemsis(walker)黄刺蛾褐刺蛾褐边绿刺蛾中国绿刺蛾扁刺蛾黄刺蛾

一、分布与为害二、形态识别三、发生规律四、测报与防治一、分布与为害1、分布2、寄主食性广幼虫为害120种以上的植物主要寄主:果树林木花卉3、为害幼虫食叶为害污染:虫粪毒毛影响人的健康二、形态识别

成虫中等大小蛾类,13-16mm。雌的稍大,雄的小些。体黄色,腹部黄褐色。前翅内缘黄色,外缘褐色。有两条暗褐色斜纹在翅尖汇合于一点,呈倒“V”形。幼虫体粗肥,老熟幼虫体长15mm体黄绿色,背上有哑铃形的褐色斑体背两侧各体节有一对枝刺卵扁椭圆形,1.4-1.5mm,宽0.8-0.9mm,淡黄色;卵块成薄膜状,卵膜上龟状刻纹。茧、蛹茧:形似雀蛋,椭圆形灰白色,具褐色纹,11-14mm蛹:椭圆形,粗肥。三、发生规律

1、越冬与世代

越冬:老熟幼虫结茧在枝杈或树杆上越冬世代:2代/年(江苏)

发生期小结农谚:“七死八活九归家”含义?

黄刺蛾、中国绿刺蛾与褐刺蛾、扁刺蛾、褐边绿刺蛾发生规律主要不同点?黄刺蛾生活史2、各世代发生期

越冬代幼虫化蛹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第二代幼虫越冬各地具体发生期?不同温度下发育历期?

成虫:昼伏夜出,傍晚羽化。寿命4-7天。产卵于叶背,数粒成片,少数散产。卵期5-6天有趋光性羽化过程

3、习性幼虫:初孵幼虫食卵壳,再食叶肉,形成透明小斑幼虫7龄,4-5龄食量暴增幼虫历期22-23天老熟幼虫结茧过程先结半个→再转身结另一半→形成网茧→分泌钙质→形成茧壳→分泌色素一代茧小而薄,二代茧厚而硬。4、破茧羽化奥秘揭示

陆文卿观察:茧的厚度朱弘复观察:“破茧器”5、影响刺蛾发生因子气候因子天敌蛹、茧期:上海青蜂(ChrysisshanghaiSmith),朝鲜姬蜂(ChllorocryptuscoreanusSzeplgei)卵期:赤眼蜂(Thehmpmmasp.

)寄生幼虫:病菌(病毒),捕食性天敌螳螂捕食过程

防治

人工防治树上剪除虫茧、地下挖除虫茧物理防治灯光诱杀生物防治天敌、Bt、颗粒体病毒

化学防治

90%晶体敌百虫1000倍80%敌敌畏乳油1500倍20%速灭菊酯乳油20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50%辛硫磷乳油2000倍阿维菌素四、测报与防治

例如:化蛹高峰期:5月18日

蛹历期:7d产卵前期:2d卵历期:6d一龄幼虫历期:4d二龄幼虫历期:4d2龄发生高峰期=5月18日+(7+2+6+4+4)d=6月10日测报调查蛹的发育进度,用历期法预测2龄幼虫高峰期2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化蛹高峰期+蛹历期+产卵前期+卵历期+一龄幼虫历期+二龄幼虫历期第三节刺吸害虫类主要害虫:蚜虫类(桃赤蚜、棉蚜、梨二叉蚜、苹果黄蚜等)粉虱类(烟粉虱、褐刺粉虱等)木虱类(梧桐木虱、橡樟木虱等)网椿类(梨网椿等)叶蝉类(大青叶蝉、二顶叶蝉等)蚧壳虫类(草履蚧、吹绵蚧、桑白蚧)蚧壳虫类概述蚧壳虫是同翅目,胸吻亚目,蚧总科的一类昆虫。蚧总科是同翅目中分化较高、较奇特的昆虫类群。由于它们长期适应吸收汁液的生活方式,在其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使它们成为较典型的“寄生者”(parasite)。一、为害特点

寄主蚧壳虫主要为害多种果树、林木及多种花卉,很少为害大田作物。为害成、若虫群集于花木的叶、枝及果实,通过口针刺入寄主组织中吸取汁液。导致叶、枝枯萎,落叶,落花,落果,枝条枯死,甚至整株枯死。多数蚧壳虫能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多数有介壳,营固定寄生生活。二、形态特征

虫体大小随种类不同而异,一般约为0.5-0.25mm构造差异极大。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雌雄异型。雌成虫雌虫无明显的头、胸、腹三体段;体型变化大,常呈卵圆形,长形,球形,半球形,体壁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腹面较软,背面坚固。无翅,触角、眼多数退化,喙及口针较发达,多数营固定的寄生生活。体外有各种分泌物,体表有各种腊粉、腊丝、腊毛等腊质的蚧壳保护虫体。无发达的产卵器。雄成虫体纤细,寿命短。一生不取食。只有交配功能,完成交尾,生命也随之结束。尸体随风飘散,很难找寻。体具明显的头、胸、腹三体段。少数种类分节不明显,一般胸部向腹部末端较尖。通常仅具中胸发达的翅(一对前翅),翅轻薄,具金属光泽,常具一条或二条翅脉,或几乎无翅脉,翅平放,静止时交迭于腹部之上,后翅退化为平衡棒。无喙及口针,口器完全退化。触角长,丝状或刚毛状、念珠状,常10-25节。三、蚧壳虫生物学活动性

第一龄若虫活动力最强,即在开始取食前活动力最强。二、三龄起活动能力减弱,或完全固着于植株上。在质蚧科,雌虫和若虫一旦开始取食就不再迁移了。粉蚧初步固定后,能在小范围内爬行。雌虫飞翔能力弱。变态

雌虫为不全变态(渐变态、过变态),从若虫到成虫中间经过蛹期。产卵方式

质蚧科产卵蚧壳下。腊蚧科多数种产卵于自己体下,腹面体壁随产卵而逐渐内凹。繁殖

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类.松干蚧不交配不能产卵褐盔腊蚧至今未见雄虫。四、防治技术

防治适期

一龄若虫期

结合修剪,修除虫梢,或人工刮除介虫常用药剂内吸性有机磷:乙酰甲胺磷,杀螟松,乐果;石硫合剂;松脂合剂;柴油乳剂;40%速扑杀乳油,各种蚧壳虫的专门杀虫剂,具有极强渗透性,持效期长。用量:1000倍或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