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70、80年代春节老照片,简单而珍贵的年味_第1页
50、60、70、80年代春节老照片,简单而珍贵的年味_第2页
50、60、70、80年代春节老照片,简单而珍贵的年味_第3页
50、60、70、80年代春节老照片,简单而珍贵的年味_第4页
50、60、70、80年代春节老照片,简单而珍贵的年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节,中国人心里最重要的节日。无论时间怎么变,对我们的意义依旧重大。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年味开始变得越来越淡了。传统民俗被渐渐的遗忘,那些欢乐时光也被留在了那个年代。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旧时春节老照片,一起回味一下那时简单而幸福的年味儿,捡起纯真年代过年的美好记忆……五十年代,那个时候,物质还没有现在这么富足,人们是这样欢度春节的。▼1950年,北京过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春节,那年毛主席年画非常受欢迎。▼有点文化的人,就帮大家写春联,虽然不是什么书法家,但一笔一画地也毫不含糊!这样的春联,极受大家的热捧。▼除夕之夜,家人团圆,守岁围炉,温情四溢。下面是1953年春节,天津一家人吃团圆饭的场景。▼四代同堂过春节,好不热闹。▼过年了,除了有好吃的,大人们还会给孩子们做做玩具,家里有点余钱的干脆直接给孩子们买点。简简单单的“大刀”、面具、小风车,不算很精致的娃娃,就足以让一群小孩玩得不亦乐乎。▼春节穿新衣,红旗商场到后来的百货大楼是最时尚的存在。以前,普通人家过年才会添新衣,所以每到新年,有新衣服穿,自然是开心极了!▼当然,过去的新衣服不止商场能买到,妈妈的巧手也会变出一件来。过年最让孩子开心的事就是能穿上新衣服,很多母亲为此不知熬了多少个日夜。▼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这一刻别提多幸福了!▼对于男孩来说,没有比放鞭炮更值得期待的事了。▼捡鞭炮也是男孩儿们的“冒险行动”。▼三个穿着新衣服的儿童在放鞭炮,其中两个小女孩正害怕地捂着耳朵。1956年的春节,村民围坐在一起,第一次听到了收音机里传来的远方的祝福。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在1958年,所以,在那之前收音机才是人们最爱的娱乐消遣之一。▼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视、电脑,没有央视春晚,更没有网上直播,人们要看春节晚会只能去现场。以前,各市、郊、县文化宫每年都会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时间一到,人潮纷纷涌入会场,好不热闹!1956年春节,侯宝林、郭启儒,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说相声。▼没有礼堂,天做顶,石头做椅,无论怎样的环境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欢庆春节的热情。▼新年了,“总把新桃换旧符”、“学习先进经验”是那个年代挂的横幅。“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了宣传口号,干部们纷纷下到工农家庭给大家伙儿拜年。下图就是一位老书记在去农家拜年时,帮忙张贴春联的场景。▼过年贴窗花自是不能少的,那时候窗花都是家里手巧的人剪的,小孩子喜欢的不得了。往被雾气染得白茫茫的窗户上,贴上红红的窗花儿,过年的气氛,别提有多浓!▼过年,当然要包饺子。老人包着饺子,孩子在旁边跑跑跳跳,好奇的还会上去学着捏上几个不成形的“怪饺子”,全家人乐呵呵地,满心期待着饺子下锅,这估计就是最有过年氛围的画面了。▼除了饺子,北方人还会做包子、馒头,待点心蒸好后,正中间再印个红花、红字,看着就喜庆!看完五十年代,我们再看看六十年代,那是个属于集体的时代。▼单位发电影票,组织联欢,街道组织打扫卫生,家里忙着置办年货,贴上装饰,大街上人头攒动,个个笑容满面的!▼196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春节环城赛跑,人们从天安门广场开始跑起。1961年春节,北京逛厂甸庙会,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大串糖葫芦。▼以前,过年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肉,还有各种各样的酥糖和零嘴儿,彳艮多的食品只有在过年才有得买,哪里像现在,想吃什么随时都能吃到,东西多了,嘴反倒吃叼了,连味道也觉得淡了!1967年的时候,国务院提出了“春节不放假”的政策。再到了七十年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渐渐丰富了起来。过年时的活动,也就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过年了,一家人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聚在影楼一起照一张合影。小时候过年的全家福里,总是透着一股喜庆劲儿。。▼孩子们在弄堂里放着炮仗,那时候鞭炮的种类也变多了,孩子们玩得也更尽兴了!▼年夜饭也从以前的素菜为主,变成了有鱼有肉的各样菜式。菜虽没有现在多,没有现在的花哨,但满嘴儿都是年味儿!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十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十年。毫无例外的,春节的庆祝方式也就愈发丰富起来。要说八十年代春节跟以往相比的最大变化,那一定就是——看春晚。▼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从这一年起,中国人过春节就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看春晚。多少关于春节难以忘怀的记忆,都和春晚紧紧连在了一起。▼第一届春晚的主持人: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那个时候的刘晓庆还是个少女,姜昆老师正值壮年,意气风发,马季老师是全国人民最喜爱的相声演员,而马东还只是个孩子。▼赵忠祥老师在为春晚致开幕词。那个时候听到他的声音,还没有人会想到动物世界。▼当年只有三十多岁的李谷一,一首《乡恋》唱红了大江南北。直到今天,电视机里响起熟悉的旋律,大家仍旧会跟着唱:“你的声音,你的歌声……”1984年,张明敏在春晚上的一首《我的中国心》,把香港流行音乐带到了国内。一夜间,全国上下都认识了这位香港歌手。1987年,一个高大英俊的大男孩儿的劲歌热舞,一夜之间红遍中国。那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至今仍旧为人津津乐道,他就是——费翔。▼八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这四大件开始走进寻常人家。过节的时候,人们纷纷上街采购大件。▼商场卖的商品也越来越多样化,下图是八十年代中期春节时的北京王府井,人们在抢着买平时买不到的糖果。▼正月十五看花灯▼城里过年买点响炮▼春节期间卖年画的▼春节期间摆地摊的▼以前没什么玩的,小孩坐在双杠上看唱戏。▼买皮包▼以前正月里看红火,小孩是有优势的,可以随意攀爬。▼家家户户贴门神,佑平安!21世纪的春节到底变了多少?办春晚的也不是只有央视了,这个不好看,换个台继续看。大年三十儿晚上,大人打麻将打牌,小孩玩电脑玩ipad,好像已经是一种常态了。▼春晚想的也不再是寻找有潜力的节目,而是请当红的明星。▼春节旅游,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国内旅游,开始涌向澳新、欧美、日韩等国家。国内春节时的旅游景点,还能看到景吗?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