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思维与语言两个推销员的故事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屿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屿上之后,气得不得了,就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脚。赤着脚没有穿鞋的。他气馁了,没有穿鞋的,推销鞋怎么行,这个岛屿上是没有穿鞋的习惯的。马上发电报回去,打手机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的,这是第一个推销员。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昏过去了,不得了,这个岛屿上的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不得了。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马上打电报,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同样一个问题,你看,不同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1元钱哪里去了呢?3个学生租老百姓的房子住。一天,3个人各把10元钱交给女佣。当女佣向房东转交时,房东说,学生们经济不富裕,少要5元钱吧。便把1元1张的5张票子给女佣。女佣想,3个人分5元分不出整数,于是偷偷地留下2元,给3个学生每人退还1元。可是,仔细想来钱数似乎不对。因为每个学生最终每人交了9元,合在一起27元,再加上女佣偷留的2元,总共29元。最初30元中的那1元钱哪里去了呢?一笔画一个圆和一点,圆在点外一笔画一个圆和一点,圆在点外?如何把一个蛋糕三次切成八块?最古老的过河问题
一个农民携带一只狼,一只羊和一棵白菜,要借助一条小船过河。小船上除了农民只能再带狼、羊、白菜中的一样。而农民不在时,狼会吃羊,羊会吃白菜。农民如何过河呢?
王国维三种境界:灵感
清末学者王国维曾生动而深刻地描述做学问的三种意境。他认为,古今成大业、大学问者,都经历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过程,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章将从思维的基本概念开始,介绍思维的基本特征、种类,思维过程、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培养、语言以及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目录一、思维的概述二、思维过程的分析三、概念形成四、问题解决五、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六、创造性思维一、思维的概述历史上对思维的研究古希腊哲学家的关注:联想的概念和联想规律。17世纪兴起的联想主义学派,在继承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基础上,对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提出一定的认识。近代与思维有关的认知学派三大研究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和纽厄尔等应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问题解决,提出了研究心理一般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从观察儿童如何解决问题和思维特点入手,创立了发生认知论。美国语言学家乔莫斯基心理语言学研究,揭示了语言的实质及其思维的关系,对研究高级认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思维是由多种学科共同研究哲学:思维的一般规律性,即研究存在与思维谁是第一性,现实世界可否被认识。逻辑学:思维的形式和规律。
神经生理学:思维的生理机制。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言语和思维的相互依存性及差别。控制论、信息论:人工智能。心理学: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发生、发展规律。1、思维的含义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重要特性。间接性的含义所谓间接的反映,是指思维总是通过某种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例如,早晨起来,推开窗户,看见对门屋顶是湿淋淋的,于是便推想到:“昨夜下雨了”。这时,人并没有直接感知到下雨,而是通过其他事物为媒介(屋顶潮湿),用间接的方法推断出来的。概括性的含义所谓概括的反映,是指思维不是反映个别事物或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例如,通过感觉和知觉,我们只能感知形形色色的具体的笔(铅笔、钢笔、毛笔、蜡笔等等);通过思维,我们就能把所有的笔的本质属性(写字的工具)概括出来。通过感觉、知觉,我们只能感知到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通过思维,我们则能揭示这种现象的规律性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因此,概括的反映,是指思维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能够反映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综合体现感觉和知觉只能使我们觉知当前的具体事物,因而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维则不然。由于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人就可以认识那些没有或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事物或事物的各种属性,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进程。例子例如,人不能直接感知电磁场的存在,但根据铁屑在电磁铁的周围,以磁力线形式的分布,便间接地认识了电磁场的存在。医生根据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分析和体检,就能确定其病因、病情和治疗方案。这些都是思维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的例证。思考:思维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过程,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动物有思维吗?我们牛牛思维吗?精明的小猩猩1.美国威斯康辛州灵长类研究中心作过一个实验:他们故意让一只小猩猩独自看到工作人员在园中某处埋下葡萄,接着又把它的几十个同伴放到园中。与同伴在一起时,知情的小猩猩装作若无其事。3小时后,等同伴睡着了,它才悄悄起来,摸黑起来,摸黑来到埋葡萄的地方,神不知鬼不觉地挖出葡萄,吃个精光。母狮联手出击2.美国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家葛利芬在肯尼亚发现狮群觅食的一个高招:4只母狮联手出击,两只母狮站在高高的土岗上,有意让猎物知道这儿有狮子。第三只狮子钻进草丛,悄悄接近猎物,第四只狮子则从另一个方向咆哮着冲向猎物。受惊的猎物看到三面被包围,条件反射地向草丛奔去,第三只狮子毫不费力地咬住了猎物。猩猩爬树3.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威尔森说,曾看到一只猩猩瞪着一棵大树发愣,这棵树很高又光滑,难以攀登。就这样静静地过了十分钟,突然猩猩跑到不远处,拖来一根木头,斜靠在大树上,然后纵身跳上“自制的梯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树叶来。(选学)
2、思维的种类(一)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的不同,可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二)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把思维区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三)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有否清晰的意识,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四)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把思维区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选学)3、思维与脑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思维是脑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皮质的功能。脑是思维的器官。人脑平均重量的发展趋势是:新生儿为390克;八九个月的乳儿为660克;两三岁的婴儿为990—1011克;六七岁的幼儿为1280克;9岁的小学儿童为1350克;十二三岁的少年脑重已接近成人,达到1400克。林崇德的观点林崇德(1980)对儿童数概念形成和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发现,儿童这方面能力的发展变化与脑重变化具有一致性。上述脑重量变化的转折期在八九个月,2~3岁,9、10岁(小学三、四年级),这也正是数学运算思维能力发展的加速期,:刘世熠等(1962)对我国被试脑的电波研究表明,5~6岁,13、14岁(初中二年级)是脑发展两个显著加速期,这正好与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相吻合。神经病理学的研究神经病理学的研究表明,左侧半球颞上回后部是司管词句记忆的。这一部位的损伤会导致言语听觉记忆障碍。这种病人记不住用口语表达的问题,因而连很简单的口头算题都很难解决。如果算题以书面方式呈现,情况稍为好些;但是由于在解决问题时仍然需要中间的言语环节,所以,病人要完成解题的整个推理过程非常困难。神经病理学的研究左侧顶—枕区系统的损伤会引起同时性(空间的)综合的严重破坏。这既表现在直接的,直观的行为中,也表现在运用符号方面。病人虽然能记住算题并主动尝试解题的方法,但由于不能理解逻辑—语法结构,因而仍不能解答算题。额叶损伤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病人意识不到解决问题的任务,没有解决问题的愿望。他们在复述算题时,或者把问题漏掉,或者用条件中的一个成分来取代问题。二、思维过程的分析
(选学)思维过程主要有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
1、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是同一思维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2、比较和分类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之间同异的思维过程。其特点在于它总是依据一定的方向或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和特点进行的。只有在分析出事物的特征或方面之后,再按顺序将事物加以比较,才能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究竟在哪里。3、抽象和概括抽象和概括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正是从千千万万的事物中抽取那些共同的、本质的特点之后才有可能去进行概括。而已经抽取出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点时,实际上就已经是对这些事物以概括的形式在思考着。因此,抽象与概括是密不可分地联系着的,是相反相成共同起作用的。4、具体化具体化就是将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东西的认识,去适应特殊的东西的思想。具体化是认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使人们在应用一般的东西于特殊事物上去的时候,进一步了解一般的东西,而且还可以使一般的认识不断地得到扩大、丰富和深入,使认识不断地向前发展。三、概念形成的过程概念形成最有代表性的是布鲁纳关于人工概念的实验研究。他用3种图形、3种颜色、3种数目、3条边共设计了81张图片。概念形成的过程是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布鲁纳人工概念实验材料
“兰色圆形”概念形成过程举例
被试选样
主试判定
①单边一个兰色圆形对
②单边一个红色圆形错
③单边一个兰色方块错
④双边两个兰色圆形对
⑤三边三个兰色圆形对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①过去经验②认知能力③有关特征④变式⑤下定义⑥概念体系四、问题解决古希腊神话:邪恶的史芬克斯的难题清晨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的动物智慧的奥狄浦斯的解答1、问题?所谓问题是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问题(一)
1、有一个商人用600元买了一匹马,以700元卖出去,然后,他又用800元买回来,再以900元卖出去。在这一桩卖马的交易中,这个商人赚了多少钱?n
n-600+700=n+100n+100-800+900=n+200
2、DONALD
+GERALD这些字母分别代表数字0—9,
ROBERT已知D=5,求其他各字母的值。问题(二)
3、一天清晨,一个和尚开始沿着盘旋的山路爬山,到山顶的一个寺庙去。山路狭窄,只有一两步宽。这个和尚爬山时,时快时慢,一路上多次休息,他在日落前不久到达寺庙。在寺庙停留几天后,他开始沿原途返回下山,也是日出时启程,以变化的速度行走,同样在路上休息多次,傍晚时刻到达山下。试问和尚在来回途中会出现同一时刻经过同一地点的情况吗?
4、用6根火柴搭出四个等边三角形。问题(三)
5、有四条小链子,每条链子有三个环。打开一个环要花两分钱,封合一个环要花三分钱。开始时所有的环都是封合的。你的任务是把这十二个环连接成一个大链环,但花钱不能超过十五分钱?
6、工艺品商店出售红白相间的玻璃串珠,每串12个,用钢丝串连,其中有一串发现多装了一个白珠,且排列次序为:白红白红白红白白红白红白红。如何在其他各珠原位不动且不换钢丝的条件下取下那个多的白珠?问题(四)
7、水池里的水每分钟增加一倍。已知水池10分钟可以注满,问什么时候水池的水只有一半?
8、3个学生租老百姓的房子住。一天,3个人各把10元钱交给女佣。当女佣向房东转交时,房东说,学生们经济不富裕,少要5元钱吧。便把1元1张的5张票子给女佣。女佣想,3个人分5元分不出整数,于是偷偷地留下2元,给3个学生每人退还1元。可是,仔细想来钱数似乎不对。因为每个学生最终每人交了9元,合在一起27元,再加上女佣偷留的2元,总共29元。最初30元中的那1元钱哪里去了呢?过程1:学生=10+10+10过程2:房东+学生+女佣=25+1+1+1+1+1最终结果:9+9+9=25+2问题(五)
9、···用四条线连接9个点,且笔不离纸。
······10、····
移动3个点···········
·····2、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问题的认知操作过程,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方式之一。问题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另一类属于未定答案的问题。三个条件一般认为,为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二是必须有一系列操作程序,包括一系列心理操作程序;三是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神是哪个神?逻辑思考题:古代传说中有一座很有名气的神龛,但显示预言的是祭坛后面的三个形象完全一样的神,即:诚实的神、谎言的神和耍手腕的神。诚实的神说真话,谎言的神说假话,耍手腕的神可能说真话也可能说假话。由于求取神谕的人无法知道得到的回答是哪个神给的,结果无论怎样这些神都被证明是对的。有一天,来了一个人,他问了三个神几个问题,结果鉴别出了每个神的身份。他问左边的神:“你旁边站着的是谁?”
回答是:“诚实的神。”·又问站在中间的神:“你是谁?”
回答:“耍手腕的神。”最后问站在右边的神:“你旁边站着的是谁?”他回答:“谎言的神。”提问者说道:“现在一切都清楚了。”请问他怎么弄清楚的?
3、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发现问题1.发现问题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人的思维任务,这就是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2.分析问题
如果说,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的过程,那么,分析问题就是明确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明确地抓住问题的核心。分析问题就是要把一系列的问题分解为局部问题,暴露出具体问题。分析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分出主要问题,找出关键性问题。上山问题的数学图解3.提出假设3.提出假设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但这些常常不是简单地能立即找到和确定下来的,而是先以假设的形式产生和出现。假设的提出是从对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出发的。假设的提出也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在4.检验假设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是检验假设。检验假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检验的,即按照假设去具体进行实验以解决问题。如果实验成功,问题得到解决,就证明了假设是对的。如果实验失败,问题没有解决,就证明了假设是错误的。另一种是通过智力的活动来进行检验的,即在头脑中用思维活动来代替假设,也就是进行推论。在不能立即用实际行动来检验假设的情况下,用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来检验假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神是哪个神?假设1诚实的神××假设2耍手腕的神√谎言的神√诚实的神×诚实的神√√假设3谎言的神√耍手腕的神√诚实的神×诚实的神××你旁边站着的是谁?诚实的神
你是谁?耍手腕的神。
你旁边站着的是谁?
谎言的神
五、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受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能促进思维活动对问题的解决,有些因素则妨碍思维活动对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
知觉的特点定势的影响
功能固着
情感与动机
个性差异
1.问题情境1.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使个人不能以其习惯的行为方式去应付的情境。问题情境与个体的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反之,问题则容易解决。2.知觉的特点一个人的知觉特点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请你用铅笔划出四条直线,不能倒退,也不能中断,要把图上九个点子全部连接上。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也许感到有点困难:其原因是思维活动受到知觉整体性的影响:这九个点子很容易被组织起来,看成一个正方形,从而限制了你的铅笔划出正方形的边界。事实上,这个问题的条件并没有限制你的铅笔划出边界,只要你克服了这种先入为主的知觉,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一笔画一个圆和一点,圆在点外一笔画一个圆和一点,圆在点外?
3.定势的影响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无论情境中所显示的客观条件如何,个人总是先以其主观的经验与习惯方式去处理问题。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这种心理倾向的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由于长期学习而得的经验所累积的结果。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妨碍作用可以从陆钦斯(A.S.Luchins,1946)的实验中看到。在实验中,告诉被试有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利用这三个杯子量出一定量的水。其实验程序见下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序列l~5的实验,由于被试形成了利用B-A-2C这个公式的定势,结果,对序列7和序列8,也用同样方法解决。其实,对7、8这两个序列完全可以用简单的办法(即A-C或A+C)去解决,定势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刻板化。陆钦斯量杯实验问题ABC要求的量方法1
29320A-3B2
211273100B-A-2C3141632599B-A-2C4
1843105B-A-2C5942621B-A-2C62059431B-A-2C72349320B-A-2C,A-C81539318B-A-2C,A+C92876325A-C陆钦斯实验7、8题成绩被试人数B-A-2CA-C或A+C其他方法或失败实验组7981%17%2%控制组570%100%0%4.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这是德国心理学家邓克(Duncker.K,1935)首先提出的。“功能固着”也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硬币好像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想到它还能用于导电;衣服好像也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想到它可用于扑灭烈火。这类现象使我们趋向于以习惯的方式运用物品,从而妨碍以新的方式去运用它来解决问题。功能固着实验如何让蜡烛点燃并稳固在墙上?如果两个绳子只能同时抓到其中一条,如何把两条绳子连接起来?5.情感与动机当一个人面临有问题的情境时,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和动机状态。解决问题和动机强度的关系,可以描绘为一条“倒转的U型曲线”。即—问题解决者动机强度的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至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任何提高,都会造成解决问题能力的降低。动机太强不仅会导致紧张,也会使解决问题的效率降低。唤醒水平与问题解决6.个性差异个性差异也会影响着解决问题的效率。理想远大、意志坚强、情绪稳定、谦虚勤奋、富有创造精神等优良个性品质都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缺乏理想,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骄傲懒惰、墨守陈规等消极的个性品质都将有碍于问题的解决。六、创造性思维
阿基米德对浮力定律的发现1、什么是创造思维
创造或创造性活动是提供新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或个人意义)的产物的活动。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它既是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2、创造思维的过程
创造思维伴随着创造过程。对于创造过程的分析,最有影响的理论是沃拉斯提出的四个阶段的理论。创造活动相联系的创造思维过程大致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
(1).准备期创造活动中的准备,分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和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准备。为了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能将准备工作只局限于狭窄的专门领域,而应当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和技术准备。爱因斯坦在写他的名著《相对论》时,只花了五周的时间。他在动手写作之前,已经钻研该课题达七年之久。(2).酝酿期这一阶段指准备期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深入的探索和思考难以产生有价值的想法之后,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等待有价值的想法、心象的自然酝酿成熟,产生出来。欧阳修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3).豁朗期也称产生灵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便迎刃而解。这种现象称为灵感或直觉。许多科学家、文学家都谈到过灵感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4).验证期直觉产生的新观念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验证期就是对豁朗期提出的思想、心象给以评价,检验,或修正。通过逻辑推理把提出来的思想观点,确定下来,完善假设;并通过实验或调查加以验证。(选学)
3、创造力及其测量
1.创造力的理解研究人的创造力,首先要确定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创造性的行为。心理学界通常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按照吉尔福特的看法,经由发散思维而表现于外的行为,即代表个人的创造能力,而此种能力在行为上的表现,主要具备以下三种特征: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对人这三方面品质的测验,就可以知晓一个人创造力的高低。(1)变通性具有创造力的人,其思考能变化多端,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易受功能固着的心理作用的影响,因而能创造出超常的构想,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念。吉尔福特曾编制一种叫做“非常用途测验”的测验,以测量这种变通的能力。测验例如,该测验有一题目,要被试在八分钟之内列出红砖的所有可能用途。某一学生的反应是:盖房子、盖仓库、建教室、修烟囱、铺路、修炉灶等。所有这些反应,事实上把红砖的用途局限于“建筑材料”一个范围之内,缺乏变通。另一个人的反应是:打狗、压纸、支书架、打钉子、磨红粉等;这些反应的变通性较大,多数是红砖的非常用途。因此,按照吉尔福特的发散性思维的标准来看,后者的创造力比前者高。创造力测验举例(1)
1、非常用途(Guilford,1954)对下列物品,把你能想到的用途尽量地说出来:
牙签砖曲别针2、后果推测(Guilford,1954)
如果国家和地方的法律都突然被废止,请你想象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3、改进产品(Torrance,1966)
向被试呈现一些物品,如儿童玩具等,让被试提出改进建议。创造力测验举例(2)4、故事结尾(Getzels&Jackson,1962)淘气的狗
一条淘气的小狗过去常常悄悄地走在行人的脚后,然后突然咬他们。狗的主人只好将一个铃子系在它的颈上,这样无论它走在哪儿,都会发出响声。这条狗想这真是太好了,于是很骄傲地响着叮当声走遍了全城。但是,一条老狗说……5、词的联想(Getzels&Jackson,1962)
要求被试对下列的每一个词写出尽可能多的意思:母鸭布袋投掷公平的创造力测验举例(3)6、图案的意思(Wallach&Kogan,1965)
7、非直接联想(Mednick,1962)
让被试给出第四个词并使之与下列每组中三个词有联系:A、老鼠-蓝色-家舍小屋B、轮子-电-高;C、外面-狗-猫;D、惊奇-线-生日;(2)独特性独特能力表现在行为上的是超常,即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吉尔福特曾采用一种叫做“命题测验”的方式来测量这种独特的能力。对被试提示一个故事的情节,然后要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给予一个适当的题目,而且题目越奇特越好。例如有一个故事的大意是:有一对夫妇,妻子本是哑巴,经医生手术治疗后能象正常人一样说话了。但因妻子说话太多,整天吵得丈夫痛苦不堪,最后只好要求医生把自己变成了聋子,家里才又恢复了安静。吉尔福特认为题目定得越是与众不同并能揭示故事的内涵,表明这个人的思维越具有独特性。创造性量表比如,现行的一些创造性量表中有这样的一些题目:A.自由想象:①说出你所想到的所有圆形的东西;②说出你能想到的所有发出噪音的东西;③说出你能想到的所有靠轮子转动的东西。
B.图形意义:
向被试展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要求他根据每一个图形想像出尽可能多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想像出每一个图形可能是些什么东西。
C.单词联想:
要求被试就下列各单词,想出每一个单词的尽可能多的意义。①鸭子,②口袋,③沥青,④公正。(3)流畅性流畅性是指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概念,即反应迅速而且多。以上测量独特用的题目,也可以用来测量流畅的能力。只是测量流畅时记分标准注重量的多少。因此自由想像法是测量流畅能力最常用也是最简便的方法。(选学)3、创造中的直觉与灵感
对创造过程的研究,揭示出非形式逻辑的思维——直觉、灵感、想像等在创造的关键性阶段上起着主要作用。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这些非逻辑思维的研究。爱因斯坦根据自己亲身的科学创造实践得出结论:“我相信直觉与灵感。”他强调在科学创造过程中,从经验材料到新思想之间,必须诉诸直觉和灵感。
4、学生的创造力鉴别在鉴别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许多心理学家都做了很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研究创造的人格特征方面贡献最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他于1950年提出了发散思维的概念,并以、此作为操作定义,编制了著名的南加利福尼亚创造性思维测验来测量学生的创造力,提出了创造的人格特征。吉尔福特提出的创造的人格特征1)有高度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强烈的求知欲,刻苦的钻研精神。3)有突出的好奇心,对事物运转的原因和原理勤于探索。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有较强的记忆力。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和严格性。6)富有幽默感,多数爱好文艺。7)丰富的想像力与直觉思维能力,喜爱抽象思维。8)面对疑难情况,能轻松自如,能摆脱一切外来干扰,全神贯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
索里和特尔福德认为高创造性者的人格特点美国心理学家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认为高创造性者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茂高速43车连撞教育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标准检测卷(含答案)
- 小学家委会工作总结
- 学前教育理论
- 急诊急救的观察与护理
- 大型罗汉松知识培训课件
- 外卖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基药知识培训课件
- 年产200吨T-15AE活性酯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
- 2025年河北邢台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212名高层次人才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15-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学和光学实验(全国解析版)
- 急诊医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 公安涉警舆情课件
- 《电费回收》课件
- 《带电作业操作规范-架空配电线路机械化带电立撤杆》征求意见稿
- T-CAS 886-2024 输血相容性检测设备检测性能验证技术规范
-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讲座
-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制度
- 做枝花儿送妈妈(课件)三年级下册劳动人教版
- 用户体验测试方法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