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_第1页
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_第2页
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_第3页
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_第4页
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不然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察。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舞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全部答案必然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庄子》别名()。[A]《南华经》[B]《道德经》[C]《五千言》[D]《道德真经》2、《庄子》约成书于()。[A]战国时期[B]先秦时期[C]春秋末期[D]夏商时期3、()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A]《诗经》[B]《尚书》[C]《五千言》[D]《道德真经》4、衍文也叫()。[A]衍字[B]繁字[C]减字[D]增字5、《别赋》是()的作品。专业资料[A]江淹[B]孟子[C]班固[D]班超6、荀子对各家都有所责备,独一敬爱()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7、()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A]《荀子》[B]《论语》[C]《孟子》[D]《庄子》8、骈体文,产生于(),在六朝则广为流行。[A]战国时期[B]先秦时期[C]魏晋时代[D]夏商时期9、《吊屈原赋》的作者是()。[A]江淹[B]贾谊[C]班固[D]陆机10、《文赋》的作者是()。[A]江淹[B]贾谊[C]班固[D]陆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项选择、少选、错选均无分。11、《墨子》一书的语言特点是()。[A]语言古朴[B]平常[C]华美[D]铺12、《老子》又称()。[A]《道德经》[B]《道德真经》[C]《老子五千文》[D]《五千言》13、“三玄”指()。.[A]《周易》[B]《老子》[C]《庄子》[D]《孟子》14、以下文章出自《诗经》中“风”这一部分的是()。[A]《周南》[B]《召南》[C]《邶》[D]《鄘》15、《诗经》中的“雅”这部分分为()。[A]《大雅》[B]《小雅》[C]《中雅》[D]《太雅》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6、在宋代骈体文在句式上多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17、骈体文讲究平仄,是从齐、梁开始,而形成于盛唐。()、平常认为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美而细腻;赋是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畅达。()、在一般话中,中古全浊音被清音化,因其中古清音平声在一般话里变成阴平(普通话第一声)()20、引经与稽古不同样,主假如引圣贤之言和书。()21、“此刻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所用的修辞方式是暗喻。()22、“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所用的修辞方式是借喻。()、“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臣下犒执事。”所用的修辞方式是比喻。专业资料()24、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25、《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四、【名词讲解】(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词类活用、异体字、章句、骈体文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老子的思想主可以哪几类。、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介词“以”的用法。《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AAABACB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题号1112131415.答案ABABCDABCABCDAB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TTTTTTTFTT四、【名词讲解】(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标准答案: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暂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任其余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其余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特别广泛,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容主要包含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二章后的通论部分。、标准答案: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同样,但写法不同样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二章后的通论部分。、标准答案: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讲解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粗心,分析句法,辨明篇章构造等。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二章后的通论部分。、标准答案:专业资料骈体文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体,它是从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渐渐发展形成的。从实地看,它其实不与诗歌、辞赋、小说、戏曲等同样是一种文学体裁,而是与散体文相区其余一种不同样表达方式。但因为它自己拥有必然的格式和特点,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所以一般也都把它看做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种体类。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三章后的通论部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标准答案:(1)以“道”为本的天道观道是老子思想系统的核心,他说:“道生一,一世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认为全部由道生出。对于道,《老子》有多种讲解:其一,道的特点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十四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其二,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天生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认为天下母。”其三,道是无。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里生于“无”即是生于“道”,“道”就是“无”。(2)“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改动不居的。他察看到天地间万物万事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对峙面,比方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等,它们都是相互依存、互相联系的。所以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还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表示了对峙面两方的同一性。老子还认识到对峙面不是如出一辙的,它们在向相反的一面转变,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认可转变,但重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战略战术的运用方面也很突出。在战术上,他主“以奇用兵”,还要注意“将欲弱之,以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在战略上,他提出“纤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纤弱的东西,但攻坚的力量莫过于它。这类战略思想有防备盲目骄傲的一面,但也拥有极大的片面性。3)“虚静”“玄鉴”的认识论老子否定人的认识根源于感觉经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贤人不可以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他还宣扬“涤除玄鉴”的直观方法,教人们洗心照。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反对启示民智,要人们做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所以,主“常使民无知无欲”。(4)“小国寡民”的社会历史观老子主“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之;令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来往”。他神往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认为在这类社会中人民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现出复古倒退的悲观思想。专业资料复或核查目:《古代(二)》件第一章、准答案:1)引作行的工具、手段。可“用”、“拿”。比方“以舞。”“故吾以国之君。”2)引作行的条件、依照、准等。可“凭着”、“依赖”、“依照”、“”等。“今以三寸舌帝王。”“斧斤以入山林,材木不可以用也。”3)引作行所置或波及的象。“把”。比方“此天以臣授陛下。”4)引状况出和作行生的原由、原由。“因”、“因为”。比方“君子不以言人,不以人言。”“所山洞者,以其乃山之阳名之也。”5)引作行生的或。可“在”。比方⋯“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以春夏,刑以秋冬。”复或核查目:《古代(二)》件第一章后的通.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不然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察。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舞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专业资料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全部答案必然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是墨学的重要畴,是《墨子》中的名篇。[A]非攻[B]爱民[C]劝学[D]节约2、()是《荀子》一书的首篇。[A]非攻[B]爱民[C]劝学[D]节约3、《诗经》共收录诗歌()篇[A]108[B]112[C]305[D]3014、()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A]《楚辞》[B]《诗经》[C]《尚书》[D]《论语》5、()也叫“夺字”。[A]脱文[B]衍文[C]梵文[D]减文6、()暮年才情减退,世有“江郎才尽”之说。[A]江淹[B]江雁[C]江郎[D]勰7、《文心雕龙》的作者是()。[A]江淹[B]江雁[C]江郎[D]勰8、(),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嘲讽的传统。.[A]赋[B]古风[C]梵文[D]骈体文9、古体诗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一般又叫()。[A]赋[B]古风[C]梵文[D]骈体文10、()是唐朝此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白、杜甫、商隐、陆游等。[A]赋[B]古风[C]近体诗[D]古体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项选择、少选、错选均无分。11、《诗经》中的《颂》分()三颂。[A]周[B]鲁[C]商[D]秦12、古注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可以分为()、疏等类。[A]传[B]笺[C]集解[D]章句13、古体诗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等。[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多言诗14、《诗经》分为()三部分。[A]风[B]雅[C]颂[D]鲁15、赋除了它的源泉楚辞阶段外,经历了()几个阶段。[A]汉赋[B]骈赋[C]律赋[D]文赋专业资料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诗经》分类中的“风”是“乐调”的意思,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区的地方乐。()、《楚辞》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小山、东方朔、王褒、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18、“楚辞”的名称,西汉早期已有之,至向乃编写成集。()19、《楚辞》的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20、“读曰、读为”说明通假字的术语。()21、“骈文”、“骈俪文”的名称,出现得颇晚,是汉代此后才有的。()22、骈体文发展到齐梁此后,特别到了唐宋此后,“四六”的格式就定型化了。()23、南齐约创“回声八病”之说。()、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25、稽古可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可使容的表达委宛、典雅。()四、【名词讲解】(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通假字、句读.、传、押韵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共30分)、《诗经》的艺术特点表此刻哪些方面。、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的活用可以分为哪几类。《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CAAADAB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题号1112131415答案ABCABCDABCABCABCD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TTTTTFTTTT四、【名词讲解】(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标准答案: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同样专业资料或许周边的字代替本字。因为各种原由,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暂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先人所写的白字(别字)。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二章后的通论部分。、标准答案: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先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类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留一下,就在字的下边加以顿点儿,这类地方叫做“读”。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二章后的通论部分。、标准答案:传即讲解经文字词、说明其大义的讲解。先人把儒家的重要文件叫做“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如孔子著《春秋》,后代写书讲解《春秋》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其余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讲解的,也称作传。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传》: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二章后的通论部分。、标准答案: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同样或周边的字,使朗读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友好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四章后的通论部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标准答案:.《》的特点主要表在四个方面:1)朴实自然的格。2)、比、手法的用。(是述叙的意思,比是比,是借助其余事物作歌的开,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容。朱熹: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也。者,敷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3)灵巧多的言形式与复沓的章法。4)丰富的与和的韵律。复或核查目:《古代(二)》件第一章、准答案:1.形容活用名在文言文中,形容假如在主或及判断句的地点上,拥有明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点和意,它就活用名。例:四美具,二并。(美好的事物;得的主嘉)《滕王序》2.形容活用一般形容自己是不可以的,但有后边却了(但又不是使用法和意用法),候形容就活用。例:此不近者而者凉乎。(感觉、感觉凉)《两小儿日》3.形容的使用法形容上此后,假如使得拥有个形容的性和状,那么个形容就活用使。例:春又江南岸。(使⋯⋯)《泊船瓜州》4.形容的意用法形容用作意,是主上后边的所代表的人或专业资料事物拥有个形容所表示的性或状。例:人甚异之。(⋯⋯奇异)《桃花源》复或核查目:《古代(二)》件第二章.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三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不然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察。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舞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全部答案必然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察传》是()中的名篇。[A]《南华经》[B]《道德经》[C]《吕氏春秋》[D]《道德真经》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所用的修辞方式为()。专业资料[A]稽古[B]代称[C]委宛[D]互文3、德潜认为()“颇能修饰,而风骨未高。”[A]江淹[B]孟子[C]班固[D]班超4、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A]词谱[B]词名[C]词曲[D]填词5、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余格式来写词,叫做()。[A]词谱[B]词名[C]填词[D]词牌6、“沛公不胜杯杓,不可以辞。”所用的修辞方式是()。[A]稽古[B]譬喻[C]代称[D]互文7、“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所用的修辞方式是()。[A]稽古[B]譬喻[C]代称[D]互文8、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所用的修辞方式是()。[A]稽古[B]譬喻[C]委宛[D]互文9、“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所用的修辞方式是()。[A]稽古[B]倒文[C]委宛[D]互文10、“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所用的修辞方式是()。[A]稽古[B]倒文[C]委宛[D]互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项选择、少选、错选均无分。11、近体诗又称()。[A]今体诗[B]格律诗[C]四言诗[D]五言诗12、譬喻可以分为()。[A]明喻[B]暗喻[C]借喻[D]博喻13、先人用委宛这一修辞方式是为了()。[A]避庸俗[B]避禁忌[C]避冲犯[D]社交辞令14、以下汉乐府诗歌属于五言诗的是()。[A]《江南》[B]《白头吟》[C]《陌上桑》[D]《孔雀东南飞》15、七言诗包含()。[A]七言古诗[B]七言律诗[C]七言绝句[D]七言杂诗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诗经》诗篇所产生的地区,大概在、、、,及、北部等地。()17、《楚辞》中的楚地即今、、西部一带。()、《楚辞》对整其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样平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代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19、“之言、之为言”是声训术语。()专业资料20、“读若、读如”是表示注音的术语。()21、脱文简称“脱”,指古籍因传抄刻印而零落的文字。()22、骈文到中晚唐此后,特别是在明朝,一般又称它为“四六文”。()23、骈体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句式都两两相对。()24、比方可以使表达生动、形象,详细可感,使表达平常、易懂,便于理解。()25、代称突失事物特点,引起读者联想,加强语言的形象性与风趣感。()四、【名词讲解】(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疏、四声、词牌、稽古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简要分析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用法。、稽古可以分为哪几类。《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AACCBCB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题号1112131415答案ABABCDABCDABCDABC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TTTTTTFTTT四、【名词讲解】(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标准答案:疏即义疏,是开导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汉魏时期所作的注,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到了唐朝,因为时间长远,人们感觉不易理解,于是出现了“疏”这类新的讲解方法。疏的说明特点是不单对古书原文进行讲解,同时对先人所作的讲解也进行说明。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二章27、标准答案:四声是中古汉语腔调的四种分类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含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平声、上声、去声又称舒声,入声则为促声。舒声韵尾以元音或许鼻音结尾,促声韵尾以塞音结尾。入声除了是一个腔调,仍是一系列以塞音扫尾的韵母的统称。现代一般话已经失掉了入声。唐宋以来,汉语在四声的基础上划分声母清浊对应的阴调解阳调形成八声,也就是四声八调。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四章专业资料、标准答案: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样: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合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适用一个词牌;有时,因为各家叫名不同样,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词句、句子。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四章、标准答案:借助文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看法的修辞方式叫“稽古”。复习围或核查目标:《古代汉语(二)》课件第四章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标准答案: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广泛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亲密有关,其活用的语境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