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_第1页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_第2页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_第3页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_第4页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课标要求:苏联的经济改革第18课重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难点: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一改革的背景二改革的内容评价失败的原因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内因(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3)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斯大林的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可能。外因

与美国争霸必须增强国力(一)改革的背景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农庄为斯大林送葬赫鲁晓夫苏共“二十大”现场在联合国大会用皮鞋敲桌子1、农业: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二)改革的内容2、工业: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探究:赫鲁晓夫的改革内容与斯大林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改变了斯大林时期

的经济体制高度集中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改革的主导方向放在农业上。赫鲁晓夫首先解决经济上最严峻的农业问题是符合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因为经济上最尖锐的问题是农业发展的严重滞后。苏联的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为苏联社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探究:赫鲁晓夫改革的主导方向是什么?为什么赫鲁晓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这一点上?(三)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1、积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工业)。2、局限性: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1)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2)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3)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4)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革。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日常生活1957年11月7日,前苏联“斯普特尼克2号”卫星将第一个试验动物——小狗“莱伊卡”送上了轨道。

赫鲁晓夫的改革是没有真正触动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例如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当年即建立124个国营农场,到1955年底增加到425个。1954~1960年,先后开垦四千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就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不仅如此,垦荒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使许多地方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漠。思考:赫鲁晓夫改革时的盲目垦荒,留给人们什么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提示:赫鲁晓夫从主观愿望出发,以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方式,在原来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进行大规模垦荒,而且不顾自然条件是否适宜。不但未达到目的,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问题探究: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2)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急功近利。(3)赫鲁晓夫个人独断专行,瞎指挥,出尔反尔,政策不稳定。二、勃列日涅夫改革类别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目的措施工业农业评价成效局限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①没有突破旧体制;②脱离实际;③与美国军备竞赛,使经济减速甚至滑坡;④勃氏后期保守作风、后期改革停止①继续革除弊端;②纠正混乱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①扩大自主权;②提高农产品价格;③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④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在谈判桌上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196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

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0社会总产值7.46.34.23.31.8-2国民收入7.85.74.33.21.0-4劳动生产率6.84.53.33.1

-31、时间:1985年2、改革背景:苏联经济全面滑坡指导思想: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3、改革内容:(1)经济领域: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2)加速发展战略重点:重点放在重工业上。(3)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4、改革的后果:(1)原本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2)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3)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戈尔巴乔夫与里根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议会中祝贺挫败“8·19”事件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异: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制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1)历史原因:苏联由于斯大林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来许多问题和矛盾。(2)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3)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

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中国改革的成就镜头下的青岛问题探究:从中国与苏联改革的不同结果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另一方面,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小结1.下列对赫鲁晓夫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B、大种玉米运动符合当时苏联的社会实际C、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局部改革D、农业是其改革的重点B巩固练习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