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狱中杂记》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叩所以叩:询问、叩问B.与饮食之气相薄薄:迫C.上推恩,凡职官居板屋推恩:推行恩惠,开恩D.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表里:建立姻亲解析:D项“表里”这里意为“勾结”。答案:D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余叩所以 B.矢溺皆闭其中C.或随有瘳 D.文书下行直省解析:“矢溺”通“屎尿”。答案:B3.对下列有关古代刑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极刑:这里指凌迟B.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绞缢:绞刑C.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刖:砍去双手D.惟大辟无可要大辟:斩首解析:C项“刖”在古代是砍去双脚的刑法。答案:C4.下列句中“或”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疾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B.蛟或浮或没C.或师焉,或不焉 D.或曰:六国破灭解析:A、C、D三项中的“或”均为不定指代词意为“有的人”,B项为“有时”。答案:B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B.吾辈无生理矣C.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D.往岁多至日十数人解析:A项都是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或发生。B项古义为活的可能,今义为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古今异义。C项古义为把……当作……,今义为“认为”。D项古义到今义意义缩小。答案:A6.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余叩所以B.此所以染者众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解析:A、B、D三项意为“……的原因”,C项意为“用来……的”。答案:C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救。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康熙四十八年,以赦出。居数月,漠然无所事。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五十一年,复援赦减等谪戍,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7.下列“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意气扬扬,若自矜诩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而刀刃若新发于研 D.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解析:A、B、C三项均意为“好像”,D项意为“如果”。答案:D8.下列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B.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C.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 D.居数月,漠然无所事解析:“漠然”古义为“寂寞无聊”;今义为“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答案:D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谋故:阴谋B.吏因以巧法巧法:利用法律条文舞弊C.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意色:神色D.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系狱:被关押在狱中解析:“谋故”意为“谋杀”。答案:A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词上,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其同事者曰:“是可欺死者,不能欺主谳者,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胥某笑曰:“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则吾辈终无死道也。”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主者口呿舌挢,终不敢诘。余在狱,犹见某姓,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胥某一夕暴卒,众皆以为冥谪云。10.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B.复请之,吾辈无生理C.止主谋一二人立决D.其同事者曰解析:“主谋”古今意义相同。答案:C11.下列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是无难,别具本章B.是可欺死者,不能欺主谳者C.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D.是以某某易其首者解析:A、B、D三项均为代词,意为“这”,C项是判断词。答案:C1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多潜易之,增减要语潜易:暗中更改B.遂缚以出,不羁晷刻不羁:不停留C.狱具矣,胥某谓曰狱具:案件已经审判D.狱中人群指曰人群:成群的人解析:“人群”在这里意为“人们都”。答案:D三、课外阅读(2022·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村落嫁娶图记[明]顾彦夫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①。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②,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欷歔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③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去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茆茨④,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⑤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将劳其女子之父母,且迎之也。二人挈榼,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选自《明文海》)[注]①锦衣:锦衣卫官员。②肩舆:轿子。③妓:歌舞女艺人。④茆茨:茅草屋。⑤罄折:谦恭的样子。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从事京师锦衣从事:任职B.工丹青工:主管C.予以此图质之质:询问D.昏礼宜昏昏:结婚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工:擅长。答案:B14.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描写村落嫁娶场面中“送亲”及“迎亲”的一组是()\b\lc\{\rc\(\a\vs4\al\co1(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b\lc\{\rc\(\a\vs4\al\co1(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b\lc\{\rc\(\a\vs4\al\co1(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b\lc\{\rc\(\a\vs4\al\co1(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前一句写的是送亲,后一句写的是路人;B项,前一句写的是送亲,后一句写的是报信的小孩;C项,前一句写的是送亲,后一句写的是迎亲;D项,前一句写的是迎亲,后一句写的是路人。答案:C1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此题时,首先可以根据语气词“也”排除A项与D项,再结合语意与语境选出答案。答案:B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题应重点把握“家”(动词,居住)、“备”(完全、非常)、“谙”(熟悉)、判断句(也)。(2)题应重点把握“苦”(苦于)、状语后置句(以旦昼)、“盖”(伞)、“蔽日”(遮蔽阳光)等处。(3)题应重点把握“而”(才)、“唯”(只有)、“或”(有的)、“须”(长胡须、有胡须)等处。答案:(1)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2)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日光。(3)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参考译文】某一年春天的二月,我去京都任锦衣卫官员。周君拿出他所说的村落图给我看,我看他的神色,好像非常喜欢这村落图。他请求我说:“您一定要为我写一篇记。”他请求再三,我于是把图放在巾箱里带了回去。从京城回来时已经是年末,我还不知道此图的底细(详细情况)。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他擅长画画。他来拜访我,我拿此图询问他,说:“你懂得画,就好比我懂得书一样。请问(图中的)妇女骑着牛,这是为什么呢?”他回答说:“这是农家在嫁女儿,无法准备轿子,用骑牛来代替行走。一个老人牵着牛走,说明他重视自己的女儿,不让女儿自己驾驭牛。妇女骑着牛就是这么回事儿。”“而(图中)又有一个老人手持遮阳避雨的工具来护着她,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婚礼宜在天刚黑的时候举行。在夜里,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日光,这也是他们看得很重的。(图中)一个老妇人贴着牛耳朵走,一个老头在牛的后面慢慢地跟着,这是父母在送他们的女儿。一个老头拄着拐杖站着,一个老妇人靠在门边望着。一个年纪稍大的小孩儿,带着比自己小的孩子,用手指着(骑牛的女子)说着什么。他们的神情都好像在抽噎哭泣,那是在为离别悲伤。牛的前面有四个人敲着鼓吹着唢呐,他们是迎送引导新娘子的人。路边上有两头驴,它们按次序前行,骑在上面的是乡里的歌女。尾随在驴后面拿着古筝琵琶的,是歌女的两个仆人。另外,那个腿靠着小车边沿而坐的人是驾车人。这些都是在路上遇到送亲队伍而回头去看的人。距离那个树林一小段路,将又经过一个树林,两个孩子跳着跑着去报告。一个妇人从篱笆门里出来,胳膊上抱着一个小孩儿,又有一个小孩儿牵着妇人的衣裳跟着她走。田里有两个农夫,他们锄完地,正准备停下来。这些都是看见新娘子而说说笑笑的人。”“在离这儿更远的地方,又有一片茂盛的树林。竹篱笆茅草屋,好像是新娘子的家。门外有一个男子,穿戴整齐留着胡须,很谦恭地站着,这是谁呢?”他说:“这是她的夫婿。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他站在这里等待着,将要迎接新娘子进门。有两个妇人上前询问什么,这是妯娌们。她们准备去慰劳那新娘子的父母,并且迎接新娘子。两人提着盛酒或贮水的器具,其中一个拿着壶,这是迎接慰劳他们用的。一个女仆跟在后面,以供使唤。两个小孩儿一快一慢地跟随着,其中较大的小孩儿用手指着说着什么,好像是说新娘子快来了。一个老妇人站在门边张望,她是在了解外面的情况以考虑迎接礼节的缓急。”我听完这些,开玩笑说:“你真是乡村里的人啊,这么真切地了解乡村的情况,我学识不够丰富,就用您的话为这图作记,来偿还我欠了很久的文债,可以吗?”他笑着说:“这就是(佛祖)所说的,借一株草,化作六丈金身,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当时天冷,我口授跟随我一起出游的人,他们用嘴呵着笔将这些写了下来。四、语言应用17.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中有一句话说:“感人以诚不以伪。”意思是说要以真诚而不以虚伪感动别人,这则古训告诫人们要真诚待人,以诚感人。请根据示例向大家推荐一条你喜欢的古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古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古训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孔子《论语》中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引领构建绿色校园文化
- 二零二五年度女方婚前财产保护协议婚姻风险防控与婚姻安全协议书
- 2025年度泳池救生员安全责任管理与应急处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合作社土地入股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体工商户自愿退股及资产转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伤赔偿协议书赔偿条件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家校联动劳动实践家长与子女劳动协议
- 个人手房买卖合同(含房屋租赁权及使用权转移)
- 订货合同范本模板
- 桉树砍伐与2025年度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 2025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企业级软件开发作业指导书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II》教学大纲
- 代工生产合同范本
- 瑜伽课程合同转让协议书范本
- 个人经营性贷款合同模板
- 人教版英语2025七年级下册 Unit1Animal Friends教师版 语法讲解+练习
- DeepSeek新手入门教程
- 课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宣讲
- 2025年山东化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