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步练习 省赛一等奖_第1页
《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步练习 省赛一等奖_第2页
《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步练习 省赛一等奖_第3页
《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步练习 省赛一等奖_第4页
《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步练习 省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步练习中国环境保护部2022年5月11日在北京公布,今年6月5日“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践行绿色生活”,这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据此回答1~2题。1.材料中提及的“环境”是指()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C.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态圈【解析】材料中的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即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的总和,包括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部分。【答案】C2.下列属于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而遭到破坏的环境是()A.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B.建设的“三北”防护林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D.人工建设的水库大坝【解析】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属于人工环境。A项表述的为天然环境,B、D项为人工环境,但并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答案】C2022年黄金周,从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到天安门广场,国内各景区垃圾遍地的景象再次令人痛心地成为话题。假日出游过程中乱扔垃圾,表明当前公民素质教育与我国大国地位并不相符。结合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回答3~5题。3.材料中提到的问题属于图中哪个箭头所表示的过程()A.①B.②C.③D.④4.材料中提到的问题可能引起()A.水土流失B.生物多样性减少C.土壤污染D.荒漠化5.植树种草和酸雨分别可用箭头________表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5.【解析】第3题,①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②表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③表示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④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材料中的垃圾属于废弃物。第4题,乱扔垃圾会造成土壤污染。第5题,植树种草属于人类作用于环境,酸雨属于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答案】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6~7题。6.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病虫害防治不力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生存环境改变D.人为破坏严重7.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④6~7.【解析】第6题,各种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同,大树移植到城市后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影响了成活率。第7题,大量移植树木使得原生地树木减少,使得植被覆盖率降低,加剧了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其生态环境也发生改变。【答案】读以下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8~9题。8.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A.改善环境质量B.人类与环境统一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物质资料生产9.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8~9.【解析】第8题,从图中信息可知,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有效缓解资源压力,改善环境质量。第9题,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只有人类善待自然,自然才能善待人类,才能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答案】下图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图。据此回答10~11题。10.分析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B.后工业化阶段后环境污染减轻C.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D.经济越落后,环境污染越差【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平时知识的积累。从图上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会逐步提高(即环境污染会减轻),也就是说,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之后,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才会呈正相关的关系。【答案】B11.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取决于()A.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B.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不断调整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本图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而没有涉及“人类的认识能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等,注意读图做题。【答案】A12.洞庭湖区近20年来由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面面积减少30%,1998年长江洪灾与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有关,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的B.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C.人类对环境具有改造作用,环境不能反作用于人类D.如果人类活动不合理,也不会产生环境问题【解析】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合理,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答案】B二、综合题13.读生物要素与非生物要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________内不同生物种群之间不停地进行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交换,构成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3)下列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只能接纳少数污染物质,对预防城市环境污染作用不大B.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功能C.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太少或遭到破坏,便会导致城市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低下D.人工绿地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解析】本题以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1)题,由示意图可知,空气、水、土壤等应为非生物要素。生物要素主要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根据三者的食物链关系可确定,B为植物,C为微生物,D为动物。第(2)题,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生物种群之间不停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构成的。第(3)题,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人工环境的组成部分,它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功能,其公共绿地面积减少,会使其调节功能下降。【答案】(1)非生物要素植物微生物动物(2)生物群落物质能量生态系统(3)BC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各题。材料一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2022年4月30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东移较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022年4月30日08时至2022年5月1日08时,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甘肃中西部、宁夏北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其中,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局地有强沙尘暴。材料二回顾过去,我国人口多,对农产品需求量大,为了提高农业产出,一方面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一方面对现有的土地过分利用,造成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荒漠化及受荒漠化威胁的土地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千米。各种农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为:氮40%~50%、磷10%~20%、钾30%~40%。这种大量和过分使用化肥的状况不仅对土壤造成污染,也使土壤板结。(1)由材料一可知,近年来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在我国频繁发生,这种现象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是:问题①___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②___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③___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除大量使用化肥外,还有____________等。(4)材料中“对现在土地过分利用”主要是指(多选)()A.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垦耕C.草原实际载畜量大大超过理论载畜量D.乱伐森林,给土地“剃光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审题的能力。解答该题应特别关注以下几点:(1)我国国土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