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
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第7章主要内容第1节聚落起源与开展第2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第3节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第4节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3
聚落
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4第1节聚落起源及其开展一、城市与乡村二、起源与开展三、城镇标准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5一、城市与乡村〔一〕城市的分类〔二〕集镇及其分类〔三〕乡村的分类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6
乡村聚落影响聚落开展和布局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1、地理位置〔村落的规模大小、布局结构、住宅形式〕2、气候〔与气候条件相适应,形成多样的住宅形式〕3、地形〔影响村落的规模和垂直分布〕4、水文〔沿河流、绿洲、地下水等水源分布〕5、土壤、地质〔影响村落的疏密和住宅建筑材料〕6、生物〔表现在村落住宅的结构和建筑材料上〕
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7〔二〕人文因素1、生产力开展水平〔村落的布局结构和住宅〕2、经济活动〔由于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所形成的村落特征也不一样〕3、工业与交通〔村落一般沿交通线路呈串珠状分布〕4、宗族关系〔受家族制度的影响,有的村落只聚居着同一家族〕5、宗教〔影响村落的布局和建设特征〕
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8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9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0中国福建土楼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1黄土地窑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2
乡村聚落的类型〔一〕一般类型的乡村1、密集型〔1〕街道式村落〔2〕中心绿地环形村落〔3〕棋盘式村落2、分散型〔1〕山区村落〔2〕水稻地区村落〔3〕西方殖民村落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二〕活动型村落没有固定地点,随季节变化或生产生活条件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居住地,一般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区、牧区和少数山区。〔三〕特殊类型〔1〕美国单户型〔2〕集体农场型〔3〕经营性农场型2023/1/1213推荐影片:了解欧洲农业及农村苔丝Tess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Polanski主演:娜塔莎·金斯基NastassjaKinski彼得·弗斯PeterFirth利·劳森LeighLawson上映日期:1979年10月25日西德
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4二、城市的起源和开展
〔一〕西方城市的开展
1、起始于希腊的城邦制度,每个城邦都是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组织;2、在罗马时代,城市获得巨大开展,罗马就是当时西方最大的城市,城市内部市政设施已相当完善。3、在罗马时代,城市开展方面的重要进展是通过罗马控制区的扩大,把城市带到欧洲的广阔地区。4、工业化后西方城市快速开展,现在已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5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基于防御功能而修建的城池,例如秦的咸阳、赵的邯郸、魏的大梁等。元、明、清三朝,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元大都〔北京〕,它是我国封建礼制表达在建筑上的典范,代表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极致。伴随明清两代商品经济与手工业的开展,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城市。鸦片战争后,我国城市开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批殖民主义色彩浓厚的城市相继出现,例如上海、青岛、哈尔滨、大连、天津、汉口等。
〔二〕中国城市的开展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64、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开展城市开展的三个阶段1949~1960年:初期开展阶段1961~1977年: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迁移。1978~1998年: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快速开展。1998年~现在:城市群、城市内涵开展、国际都市我国近40年城市化开展过程的特点经济开展速度、国家政策、三线建设、改革开放
〔二〕中国城市的开展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7
〔三〕工业化对城市开展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城市迅速开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出现了很多国际性的大都市和地域上成片分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污染等。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8
三、城镇标准〔一〕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和密度不同,划分标准也很不一致。1.按居民点到达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3.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规定城镇标准5.按居民点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9〔二〕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城市1.城市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均可设市:〔1〕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2〕聚居人口缺乏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0〔二〕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镇2.镇1984年11月,国家民政部对原建制镇标准做了调整,新的建制标准规定:〔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2〕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效劳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000人的,可以建镇;〔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遥远地区和山区,可以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4〕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两项总数虽缺乏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1第2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化的根本概念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机制当代城市化的特征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特征〔补充〕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2一、城市化的根本概念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效劳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概念涉及4方面的含义城市化的两个阶段:形式〔外延〕城市化、功能〔内涵〕城市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3二、城市化的进程〔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2、工业的扩展;3、住宅的扩散。〔三〕郊区的城市化1、土地利用集约化;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城市网络化。〔四〕逆城市化阶段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开展为主。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4三、城市化的机制农业生产力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开展经济开展人口与城市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5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进程加快;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区域差异明显;逆城市化倾向。〔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化进入快速开展阶段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世界城市化的几种模式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6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开展水平关系来考察,世界城市化可分成四种模式: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逆城市化。1.同步城市化(Synchrourbanization)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开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这里的一致主要指城市化与经济开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兴旺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据测算,兴旺国家在整个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极高。1841—1931年间英国为0.985,1866—1946年间法国为,1870-1940年间瑞典为0.967,整个兴旺国家为0.997。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由于农村人口只有迁居到城市后,才能在城市就业,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地域迁移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大局部兴旺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方式、美国自由迁移方式和德国容克买办方式等。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72.过度城市化(0verurbanization)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开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时机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过度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开展中国家根本上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化与经济开展水平远远不如兴旺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83.滞后城市化(under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开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防止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开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开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开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兴旺国家为70.2%,开展中国家为%,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仅为0.69,远低于该比值1.4—2.5的合理范围。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化的滞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294.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廉价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开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等。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兴旺国家。如美国除洛杉矶以外的12个最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在1950—1971年间,城市市区人口从2625.3万下降到2552.4万,郊区及卫星城人口那么从1463.5万增加到1714.7万。实际上,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开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30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31五、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特征
查阅资料解决以下主要问题:1、中国城市化现状2、中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主要难题及解决对策3、中国城市化开展的未来趋势4、中国城市化开展与兴旺国家的比较成都.现代国际田园城市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32第3节城市与环境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二、城市与自然环境三、城市地域结构开展动力及其模式
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33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城市区位
1、利用河流方面,对防守最有利的是河心岛、河流集合处、曲流形成的三面环水的半岛形位置。例如巴黎和重庆。2、利用海洋方面,对防守最有利的是岛、半岛与内港。例如日本的东京湾和广州的虎门等。3、利用制高点和隘口,例如希腊的雅典卫城、我国的潼关、娘子关等。
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34〔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1、城市与水运在古代很长时期内水运是重要的交通方式,这一时期很多城市都沿河流分布。2、城市与陆运很多城市沿陆上交通线路形成串珠式分布,例如丝绸之路沿线的张掖、敦煌,古罗马陆路系统上的罗马、巴黎、伦敦。3、城市与海运从地理大发现起,海上交通就把世界联系起来,很多沿海城市得以迅速开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35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36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与城市——地质灾害对城市的消灭地形与城市——是形成和影响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因素气候与城市——影响城市建筑的外观水资源与城市——影响城市供排水系统和城市水文景观城市的生物环境——是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根底条件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37三、城市地域结构开展动力及其模式〔一〕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动力分三方面,即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离散力那么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效劳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3〕摩擦力〔4〕三种力的循环作用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38〔二〕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1〕同心圆模型:是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ErnestW.Burgess〕提出的。
〔2〕扇形模型:是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H.Hoyt〕于1939年提出的。
〔3〕多核模型: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于1945年提出的。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39同心圆模式图1.中心商业区;2.过渡带;3.低收入居住带;4.高收入居住带;5.通勤带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40扇形模式图1.中心商业区;2.批发和轻工业区;3.低收入居住带;4.中收入居住区;5.高收入居住区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41多核模式图中心商业区;批发和轻工业区;低收入居住带;中收入居住区;高收入居住区;重工业中心区;市郊商业中心区;市郊居住中心区;市郊工业中心区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42第4节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一、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一〕城市体系的概念城市系统是有机的整体大小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行政、交通、经济等〔二〕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等级规模法那么首位城市法那么〔三〕农村聚落体系2023/1/12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43第4节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二、城市景观与感知城市景观概论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包车送员工合同范例
- 医院担架服务合同范本
- 互联网商标设计合同范本
- 个人建房外包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学校
- 低租金租房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合肥
- 农村建筑标准合同范例
- 供电设施租用合同范本
- 加工牛肉出售合同范本
- 危货押运员考试答案(题库版)
- 施工影像资料交底
- QCT267-2023汽车切削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租房协议书 租房协议书范本
- GB/T 43646-2024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要求
- 吊篮施工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汇编)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附真题答案)
- 急诊科护理带教经验
- 车间维修工培训课件
- 涉警舆情培训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