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第七讲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化_第1页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第七讲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化_第2页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第七讲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化_第3页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第七讲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化_第4页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第七讲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

一、经济全球化与利用外商投资;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动;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四、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及其调整。一、经济全球化与利用外商投资

(一)关于国际直接投资1,经济全球化及其定义。西方的一些学者把全球化解释为“在真实时间内,在个星球范围内统一运作的一种经济。这是一种在资本流动、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原料提供、管理和组织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完全相互依赖的经济。”[1]

与此相同的一个定义是:所谓经济全球化,指的是以生产的全球化为基础,以国际金融流通为中心环节所引起的诸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在这种经济形式中,各国、各民族都处于一个联系紧密的生产、贸易、信息和通讯网络之内[2]。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为载体、以技术为核心、以市场经济规则为基本原则,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诸种生产要素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2,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获得价值增值而将资本投放到国外(境外),并对这种在国外(境外)兴办的企业拥有经营管理上的控制权的一种经济活动。“对一家大部分股权为投资国居民所有的国外企业提供贷款或购买其股权的资金流动,”[1]

[1]金德尔伯格等著:《国际经济学》第486--487页。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作为一种资本流动,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主要区别集中在投资者是否拥有对所投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上。国际直接投资的演变或发展阶段:(1)先驱阶段。17--18世纪中叶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2)缓慢发展阶段(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3)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初以来)。

3,跨国公司。

所谓跨国公司,是指在它们的基地所在国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或服务设施的企业。因此,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是混同使用的。(1)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两者均是国家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基本方式,区别在于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诸多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而国际贸易只是产品(包括一部分贸易性劳务)的流动。按照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有关专家的研究,贸易会最终导致国际直接投资,而对外直接投资将会带来更多的贸易。具体地看,不同行业间的互动关系有所不同。制造业的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其贸易替代效应,并且还会改变贸易等构成;在自然资源行业,贸易通常会带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带有贸易支持或贸易创造的性质;在可贸易性服务行业,其情况与制造业大体相似。在不可贸易性服务行业,投资对贸易的影响仅限于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才可能出现的贸易。

(2)国际直接投资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跨国公司不仅是推动国际直接投资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且也对世界各国体制的调整以及体制间的相互融合发展潜在的作用。

(二)西方关于国家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两国间之所以会自愿进行贸易,并在贸易中获利,是因为两国间存在着绝对优势,即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高效率(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更低(绝对劣势)。因而两国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两国的资源都可以被最有效地利用,并在这种贸易中获利。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解释了国际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些贸易。但不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大部分,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面对这一问题,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原理。他认为,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无绝对优势),仍有进行互利贸易的可能: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即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一些的商品,即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李嘉图只是假定而没有解释的两个主要问题:两国间的比较优势、以及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获利的影响。在遵循了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市场完全竞争的”这一假定前提下,赫-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由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不同,使得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引起产品生产成本的差异。生产成本的差异导致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因此,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而进行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这样,国际贸易就成了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赫-俄理论较好地阐析了李嘉图的理论假设,将比较优势学说建立在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基础上。

但是,赫-俄理论却无法说明在要素禀赋大致相似的情况下,先进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尤其是产业内的贸易和相互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现实。并且,这一理论把国际贸易当作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因而在新古典国际贸易的分析框架中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生长的空间。

斯蒂芬·海默另辟蹊径,通过改变古典的或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对国际直接投资问题作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生产同类产品,完全可以获得所有生产要素及其在技术上的优势,纯粹竞争性的工业部门不会出现直接投资[1]。

海默认为,现实中的市场是一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具有不完全性,少数企业能够凭借垄断影响市场价格;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性,少数企业可以得到规模收益递增效益;由政府介入或关税所引起的市场不完全竞争。某些企业具有的独特垄断优势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相辅相存,并存于现实经济生活中。正是这些独特的垄断优势,比如资本实力雄厚、技术先进、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强,拥有完备健全的销售系统与先进发达的营销手段,较高水平的管理技能等,促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出东道国企业无法生产的高技术异质产品,借以占领或控制东道国市场,谋取垄断高额利润。至于企业为什么会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产品出口或许可证贸易方式,是因为直接投资可以绕过东道国的关税壁垒,直接进入东道国市场;比较起来,直接投资可以控制经营,比技术出口获得更多的乃至全部的收益。海默同时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互相投资,完全是一种寡占反应行为。垄断优势理论主要分析的是横向直接投资的动因问题,较好地解释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之间互相直接投资的现象。2,国际产品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研究发现,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间和区位选择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据此提出了概括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态特征的产品周期理论。弗农认为,从事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之所以拥有东道国厂商所没有的产品和工艺上的特有优势,主要是因为身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首先会面临消费市场、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市场中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等诸种压力。这些压力会推动企业作出迅速的反应,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技术和工艺、市场营销与管理、企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保持其相对领先的优势。因此,发达国家厂商对外直接投资的“特有优势”基础产生于其高收入的市场,这些厂商在产品和工艺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凭借其投入获得了这些在其他国家可加以扩散、运用的优势。一旦厂商获取以新产品、新工艺为载体的“特有优势”,便开始了其周期的生命循现,伴随着“特有优势”的扩散转移,厂商的对外直接投资便表现出它的不同发展阶段: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即对外直接投资阶段;海外生产扩张阶段。

产品周期理论在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的诸种理论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它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1)首次考察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间相互转换的动态性特征,其中,贸易既是投资的先导,也是它的替代,而投资则会进一步带来贸易;(2)在继承了垄断优势说的同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有益补充:既说明了从事国际直接投资企业是如何获取其垄断优势的,又引入了时间变量,把“垄断优势说”动态化了;(3)在遵循“垄断优势说”假定前提的条件,巧妙地引入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尤其是赫——俄的要素禀赋论,通过对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和企业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动态性描述,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一个大致上统一的分析框架内,初步解决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转换问题。在肯定了这一理论的贡献的同时,一些学者也指出了它的不足,比如: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投资;8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的投资并不是象产品周期理论所预期的那样,按阶段交替发展,而是一开始就在海外设计,研制并销售;而导致美国企业向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也并非是厂商在本国市场上垄断优势的削弱或丧失,事实上,很多跨国公司一方面向外转移生产,另一方面仍然保持着在母国的垄断技术优势,等等

3,内部化理论。

在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中,有一些是由特定的技术和知识所形成的。跨国公司为什么一般不将其拥有的技术和知识当作商品,通过许可证等形式出口转让,而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内部交易形式转移到海外的子公司?英国里丁大学的伯克莱(Peter.J.Buckley)和卡森()以科斯等人的交易成本学说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问题,提出了内部化理论。交易成本学说认为,厂商除了生产还必须从事研究、开发、采购原材料、招募雇员与人员培训、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交易活动。这些活动必须依靠市场来完成,因而需要付出实现市场现实交易需求的事前交易成本、安排、调整、协调交易合同等的事中交易费用与确保、继续买卖合同双方或多边权责利的事后交易费用。由于市场的不完全,交易往往缺乏效率,导致交易成本很高。因此,为了节省交易成本,厂商会将一些交易活动纳入其生产组织内部,以统一的较小的行政管理成本替代因市场不完全所导致的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

随着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作为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的中间产品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中间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性能质量要求各异;另一方面,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也日益显露,这种不完全性包括知识、技术和技能等信息形态产品和上下游投入的原材料、零部件等两种类型。为了减少这种不完全性所带来的市场交易成本的上升,在多数情况下,厂商逐步发展了两种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依据前者形成与发展了横向一体化,依据后者进一步促进了纵向一体化的发展。特定的技术和知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和特殊的中间产品形式。这不仅是因为在生产经营中这种“知识形态的资产”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中越来越居于首要的地位上,而且其对市场的完善程度有更高的要求。这种以信息形态出现的中间产品既具有整体性、专有性,又具有共享性和重复性。知识形态的中间产品在成交后,如果卖方仍然保留所有权,仅仅让渡其使用权,其供给能力的重复性,使得买卖双方都存在着继续扩散的可能。卖方与买方都可能丧失这一产品的专有性;如果是一次性买断,卖方因此会丧失其垄断优势,而买者则可能因得不到有关该中间产品的充分信息,难以了解其真正价值,或者因信息产品的共享性和重复性为由,一般不愿按所有者(卖方)满意的价格成交,使得卖方的知识产品优势得不到所预期的丰厚的利润回报。总之,中间产品的市场“信息不对称”这一固有特征,会产生较大的交易障碍,使得买卖双方往往会为此付出很高的交易成本。

在外部市场失效与交易成本很高的情况下,厂商往往会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本来在外部市场进行的交易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间进行,形成了一个内部化的市场,以此取代外部市场。跨国公司的这种内部化行为,既能够避免市场失效,又能将信息形态的特有技术与知识保留在公司内部,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转移该优势,达到低成本转移与保持垄断优势的双重目的。当然,内部化也是要付出成本的。只要内部化的利益大于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化成本之和,企业便拥有这种内部化的优势,进行一体化的国际生产。内部化理论主要是以交易成本学说为基础的,主要回答了跨国公司为什么要将所管理经验等在其内部让渡,而不通过外部市场,以许可证等形式转让给其他厂商的问题。这一理论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比如邓宁指出,这一理论没有说明跨国公司为什么必然要到国外去直接投资,更无法说明其投资的区位分布。因为这一理论忽视了要素禀赋理论。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里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邓宁(John.H.Dunning)在兼收并蓄了西方跨国公司理论各流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综合性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核心是三优势学说,即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所谓所有权特定优势,则是继承了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邓宁将所有权优势概括为两方面,即由于独占无形资产(如技术、商标等)所产生的优势和来自规模经济的优势,前一种优势可以转让,后一种优势则无法转让;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在内部运用自己的所有权优势,以减少或节约交易成本的能力。内部化优势不仅可以克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所引致的交易失效或交易成本过高,而且可以抵消因东道国政府的诸如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所导致的市场失效;与所有权优势与内部化优势不同,区位优势来自跨国公司的外部,即跨国公司无法自由支配,却可以加以适应和利用的东道国的环境条件。由于引入了区位理论,邓宁克服了内部化理论无法说明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区位问题,直接回答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的原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只能说明跨国公司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是一个必要条件,内部化优势只是说明跨国公司具有在其内部对技术和知识加以利用以克服外部市场失效的某种优势,只有在引入区位优势之后,才能回答跨国公司为什么要到国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只有以上这三项优势都具备跨国公司才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缺乏其中任何一项条件都将导致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策略的变化。仅有所权优势,厂商可能会将所有权优势转让给其他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厂商可能会因缺乏有利的投资场所而放弃对外投资,在国内进行生产,从事商品出口。因此,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厂商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则是厂商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解释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时,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不过,仍有西方学者批评该理论体系没有创新,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和线索,缺乏理论上统一的逻辑性。其体系的特色带有明显的折衷和兼容性。

5,边际产业论。

1970年代中期,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依据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从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所谓贸易互补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小岛清认为,在工业化国家,存在着一些边际产业,这些产业已经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但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种按“边际产业”顺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将使投资母国与东道国双方实现利益更大、数量更多的贸易。因为这是一种“顺贸易”型直接投资,投资母国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实行专业化并出口该产品,同时收缩比较劣势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转移到国外,在充分利用东道国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将生产的产品出口到母国。因此,所谓“顺贸易”型,指的是投资与贸易处在一种互补关系状态中。小岛清指出,美国是一种“逆贸易”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即从本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逆着比较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这其实是以国外生产替代本国出口,投资与贸易处在一种替代关系中。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节约成本,反而浪费了生产资源,并使得美国的可借出口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减少,限制了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论”以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为现实背景,初步说明了亚洲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以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等为序的产业调整依次递进的客观现象。但这一理论既带有狭隘的民族情结,也不具备普遍的解释能力,与80年代以来全球的国际直接投资的现实背离的差距较大。(三)社会主义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利用FDI的思想或理论

1,经典作家的思想或理论。(1)马克思的相关论述:概括起来,马克思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二是资本的那种为获得更多利润的本质要求。”不断扩大产品的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1]

(2)列宁的思想和理论。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列宁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中的国际直接投资问题。列宁认为,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在20世纪初期才大大发展起来的。将资本输出到落后国家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利润。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第一个论述了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东道国如何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问题。这一理论贡献集中在他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有关阐述中。(3)邓小平理论。

2,“两缺口”模型。

由H·钱纳里和A·斯特罗特于1966年所提出的“两缺口”模型,被经济学界视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带有普遍性意义的解释性理论。钱纳里和斯特罗特依据宏观经济分析中的表现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的这一恒等概念的公式,即:Y=C+I+(X-M)式中Y为总收入,C为总消费,I为总投资,X和M各代表出口和进口,上式移项后为:Y+M=C+I+X移项:Y-C+M=I+X而Y-C+S(总储蓄)于是S+M=I+X再移项I-S=M-X“两缺口”模型的主要内容: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I-S=M-X。公式的左端表示投资与储蓄之差,称之为储蓄缺口;右端表示进口和出口之差,称之为外汇缺口。两缺口相等是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1]。

[1]参见刘涤源、谭崇台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说》,第408-409页。武汉大学出版社。调整两缺口不外乎两种方式:在不利用外资的情况下,如果国内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即当I-S>M-X时,就必须削减投资或者增加储蓄。如果外汇缺口大于国内储蓄缺口,即当I-S<M-X时,就必须削减进口或增加出口;在利用外资的情况下,外资的进入可以对两个缺口都产生影响。当外资以机器设备的形式进入发展中国家时,则它一方面是进口,但这笔进口不需出口来抵付。另一方面,它又是投资品,而这宗投资品则不需国内储蓄来提供。前一种方式被视为消极被动的调整方式。因为削减投资意味着降低发展速度,而在内部积累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增加储蓄又不可能;削减进口则会延缓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既定的技术结构与出口结构的条件下迅速地增加进口又难以达到。而利用外资则被看作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调整方式。外资的进入可以使得因加紧动员国内资源以满足投资需求和加紧动员国内资源以冲销进口而出现的两重压力同时有所减轻。“两缺口”模型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必要性。钱纳里等人认为,“从短期看,外资的效力决定于它们的救技术、储蓄和进口等短缺的用途”[1]。

[1]《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8辑,第225-226页。两缺口模型的动态改进

从长期看,如果外资的进入没有使发展中东道国的结构发生改进,则极有可能使东道国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出现风险。有学者引入外资利用变量F,时间因素t,对“两缺口”模型作了动态的改进:Io-So=Fo=Mo-XoIt-St=Ft=Mt-XtΔY-ΔS=Ft-Fo=ΔM-ΔX改进了的“两缺口”模型表明,在经济的长期增长中,如果发展中家的两个缺口一直存在,即ΔI-ΔS>0,或者ΔM-ΔX>0,则需要Ft-Fo>0,即需要外资的长期流入和追加的外资量持续扩大。一旦不能满足这个条件,即Ft-Fo≤0时,经济增长就会停滞不前,出现风险。这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开放经济中患有“外资依赖综合症”的最常见的表象特征。因此,利用外资,积极地、主动地调整本国的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既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最直接的经济目的,也是其长期利用外资、保持外资利用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正如金德尔伯格所言:“‘两缺口’模型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一国经济结构改变的必要性。如果援助不能发挥该模型公式所包含的改革作用,那么这两个缺口将永远存在”。

3,波特的竞争理论——价值链学说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企业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送、管理等活动的集合体。因而竞争优势实际上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所谓价值链,其实是使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的所有活动及其相互作用对竞争优势产生影响的基本工具。每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方式联结在一起的几种基本的活动类别,即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所构成的。波特的价值链学说为国际投资自由化趋势下,发展中东道国企业如何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以培养本国产业竞争力,东道国政府应当提供哪些政策才能有利于本国企业实现这个目的提供了帮助。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动

(一)FDI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1,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本国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国内资本需求的压力;2,带来了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3,增加或扩大就业机会;4,通过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劳动力的生产技能,从总体上改善了国内劳动力的总体素质;5,改善了东道国的财政收入状况,等等。

(二)FDI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一般分析。

1,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经济最直接的作用,是对一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需资源的追加,即增加了所必需的要素供给,缓解了因资本短缺、经济内源不足所引起的瓶颈制约。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止纳克斯所指出的发展中国家“贫困恶性循环”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外国直接投资也会缓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因不可抑制的“资本深化”现象所引致的资本要素的短缺对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制约作用;2,外国直接投资往往伴随着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进入,可能一些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还会填补发展中东道国的空白。这些技术的扩散与管理经验的逐步推广,会诱发本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使得东道国的生产结构变得比以前更加迂回,中间需求的份额所占比重上升,社会的最终需求的容量也会不断扩大。重要的是,当发展中东道国企业在不断使用外国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了吸收和改进外国技术的能力时,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东道国企业用至某个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就会迅速地显现出现。因此,吸收外国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或国家实现社会生产结构与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也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的目的;

3,外国直接投资提供了就业机会,扩大了就业规模。超量的人口规模所引起的就业压力以及经济中因双元结构所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临并予以逐步解决的重要问题。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各种形式的吸收、培训劳动力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既缓解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就业压力,也有助于改进劳动力的总体素质。随着就业机会的扩大、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会逐步提高,民间的储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总储蓄水平趋于上升,相对于投资的储蓄缺口会逐步趋于平衡;4,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或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均有着直接的强化作用。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实行的一种有计划地用国内产品去替代进口货物的发展战略。通过进口替代,国内产出可以多样化并减少对进口工业品的依赖,从而不仅能消极地改善贸易条件的不利,还能积极地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因为工业的增长率一方面决定于国内的需求水平,另一方面也决定于进口替代的能力[1]。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极有可能会为东道国提供一种或者若干种原本需要直接进口的产品或者半成品,成为东道国企业生产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从而会相应地减轻东道国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外汇不足的约束;同样,在发展中国家实行的引导和鼓励企业以国外市场为目标,通过积极地出口,以此带动本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的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中,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在充分寻求或利用东道国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的基础上,无论是投资原有的出口产品的行业,还是投资那些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行业,通过对其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其附加价值,或者使原有的出口规模扩大,或者促进了新的出口行业的产生。从一个更宽泛的角度看,外国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对东道国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作用,会最终导致东道国产出结构的变化,加快东道国出口替代的进程。

(三)决定或影响FDI与发展中东道国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若干因素。

1,引资目标;

2,产业结构状况;3,引资策略。4,FDI对发展中东道国产业结构变动作用的不确定性。

(1)当外国直接投资进入处在上游的出口行业或出口产品的生产领域内,利用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和比较利益扩大出口规模时,供产品出口生产的零部件或原料极有可能是以公司内部贸易的形式从国外进口的。此时出口行业对东道国上游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拉动作用将会很小,甚至没有,出现拉动效应外溢的现象。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看,这是直接投资对贸易的扩张效应的实现;

(2)当东道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来加速本国的进口替代的进程时,如果这一战略能够顺利实现的话,那么它首先是以让出本国的部分乃至大部分市场为条件。如果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不能由本国企业提供,那么实际改变的只是东道国的进口结构,即从成品进口变为原料和中间产品和资本品的进口。更重要的是由于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跨国公司力图实现其所有权优势,东道国获取的并不是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在让出本国部分市场乃至大部分市场、并抑制了本国企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导致国民经济对外资依赖性的增加;

(3)当东道国政府力图同时从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两个方面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加速本国的工业化发展时,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如果再考虑到跨国公司的经营目标与策略的不同选择、东道国对外资的产业导向能力有限等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变动所具有的积极效应就更具有不确定性了;

(4)发展中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阶段性的区别,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相应的政策予以引导和配合。因此,产业结构的阶段性特征要求东道国政府及时对其引资目标进行调整,并围绕着预期目标作相应的政策安排。这种调整的必要性既来自对外国直接投资变化的反应,也来自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结论:FDI对发展中东道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至少受到跨国公司投资类型、投资目标、策略选择与发展中东道国引资的预期目标、引资策略和产业结构现状这两大类因素的制约。外国直接投资的实际绩效实际上是跨国公司与发展中东道国政府之间博弈的结果。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否取得所预期的实际绩效,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在预期目标、策略安排等问题上相机抉择的水平与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

(一)外商投资与中国特色

1,经济体制处在转轨过程中;2,引资目标的多元化;3,利用外商投资具有阶段性变化;4,中国的产业结构具有工业化不同阶段相互重叠、相互交叉的明显特征。

中国的外商投资具有某些特别的性质。这种特殊的性质一方面决定了我们在直接借鉴或套用一些新兴工业国或地区利用外资的成功经验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此需要我们必须依据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同阶段的客观要求,不断地探索和调整利用外商投资的预期目标和有关的政策安排。另一方面,在某些特殊的或局部的情况下,这些特点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实际绩效的大小。

(二)外商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机理

1,外商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作用的一般分析。(1)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合理性、协调性的关系。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加工工业与基础产业的关系;扩大就业规模与劳动力就业结构改善。(2)外商投资与产业素质的改善。(3)外商投资与产业技术进步。(4)外商投资与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外商投资与我国产业的组织结构。

2,几点简要的结论

(1)外商投资对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基本上发挥着积极的正向效应。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地或间接地创造了就业机会,扩大了就业规模。由于外商投资明显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因而不仅使这些局部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压力得到缓解,而且也吸收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对于逐步消解中国经济中二元经济结构起着积极的效应。尽管这种积极效应相对于中国农村需要向外转换的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而言显得十分微小。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的人力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开发,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也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熟练工人;(2)外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产业素质,促使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的转变。同时提高了一部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这主要是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迫使政府和企业不得不从寻求规模经济效益的角度去加强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港、澳、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中小型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与发展,促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由初级产品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的转换,由此引起比较优势的更迭和替代。但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国内企业在技术进步方面存在着被外商投资企业控制或抑制以及陷入“模仿-引进-模仿-引进”这一被动循环的迹象,一些产业中这种现象已经十分明显。

(3)在制造业中,外商投资对结构的调整效应大于提升效应。一是因为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所呈现的明显的的阶段性特征所致。如前所述,八十年代初中期,我国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轻、重”失衡的情况。矫正和调整这种失衡成为当务之急;二是当时处在外商投资的起步和试探阶段,为避免投资风险以及国内市场的需求拉动,外资基本上集中在轻工纺织、家电、旅游等一些投资少、回收期短、收益快的行业;三是当时中国实行的是局部区域开放政策。区域发展既受惠于中央赋予的各项特殊政策。也从国内的其他区域获取了上述产业发展的资金、人才、原料等条件,加之外资投向布局的相对集中,便于区域政府的管理与中央政府有关政策的制订和调整。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制造业轻重失衡的结构得到了迅速有效地矫正。外商投资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明显。进入90年代之后,我国制造业出现了向重化工业发展的明显趋势。除了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之外,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一是需要下游产业的拉动,一是需要国内需求结构的拉动。如上所述,外商投资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国内原有下游产业的市场空间,抑制了一些下游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推行投资扩张贸易的经营策略,通过国外的子公司供应其所需的中间产品,进而在客观上“疏离”了下游产业对重化工业所具有的产业联带关系。如果考虑到国内需求结构变动所引起的市场空间相对狭小,我国制造业由轻型制造业为主向重化工业为主这一结构转换速度的趋缓也就有因可循了。

(4)外商投资对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动的作用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外商投资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无疑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起着直接的改善作用。但是,就已有的实践看,外资的投向主要是集中在第二次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领域,基本上是通过对第二次产业主要是制造业结构的作用来间接地影响三次产业间的结构状况。间接作用为主、直接作用为辅,可以被认定为外商投资对我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动作用的主要形式。其间接作用的效应具有不确定性,基本上随着三次产业间结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当三次产业间结构状态严重失衡时,外商投资有可能使这种状态进一步加剧。换言之,外商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总体状态改进的积极效应并不十分明显。那种认为外商投资可以直接改善我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的状态的认识是不切实际的。在这个问题上,改进的办法一是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导向作用,尽可能地使它的投资结构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总体变动趋势直接对接,以矫正目前三次产业间结构严重失衡的状况。不过,这一办法估计不会有更多的实际效果。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外资的导向作用。但外商投资最直接的目标是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以及发展中东道国的市场,而不是东道国政府的预期目标。在现今的情况下,众多发展中国家都遭遇到资本短缺的难题,受资国更多的是处在“卖方市场”的地位上。如果导向政策力度过大,不是外资不来,就是为导向政策的实施付出更大的成本或代价。更为积极、主动的办法是东道国政府针对产业结构状态实施有效地调整政策。这样不仅能获取外商投资对产业结构总体状况改善的直接效应,也会得到更多的间接效应。

(三)外商投资与我国的经济安全

1,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民族经济和民族利益。所谓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的共同心理素质和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经济活动形成的主体。只要存在民族就存在民族经济。民族经济可以被表述为以民族为活动主体、从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一切活动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总和形式。民族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同国家的存在是以不同民族的存在为条件。国家间的联系与交往,也就是不同民族间的联系与交往。民族经济利益构成国家利益,或者说国家利益代表或体现了民族利益。在国家间以贸易为经济交往的主要形式、国家间经济界限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民族经济直接等同于国家经济。此时,民族经济这个概念并不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人们普遍注意的是民族经济或国家经济内部的运作问题。然而,当全球化生产以不可阻挡的趋势逐渐地消解民族国家的经济界限时,民族经济与国家经济原有的等同性发生了变化:国家经济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包容性,不仅包含了民族经济,也包容了别的民族的经济活动。2,利用外商投资与我国的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呈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发展中国家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过程中需时刻予以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央正式提出了这一问题:“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有步骤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实行国民待遇,加强引导和监管。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和实施涉外经济贸易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所概括或描述的应该是一国的经济运行或发展状况。同时,“经济安全”不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是相对于一国之外的诸种经济因素对国内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非常规干扰”而言的。所谓经济安全,指的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一国不受外部各种经济因素的非正常干扰,基本保持经济的正常运行态势和发展趋势。

经济安全与经济危机在内容上并不是两个完全对称的相反概念。一般而言,经济危机的出现通常由三种原因所致:一是国内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难题不能化解,逐步沉淀淤积,最终产生强释放方式,导致经济发展进程的停滞、中断甚至倒退;二是由外部强大的非常规干扰,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等因素所致;三是在外部因素的诱导冲击下,内部经济矛盾冲突加剧乃至突变的结果。与经济安全相对应的经济不安全,主要是指上述第二、三种场合所出现的情况,即受到外部诸种经济因素的严重威胁,国民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乃至停滞与倒退。一国的经济安全与否,即能否排除和消解外部各种经济因素的非常规干扰,免受其威胁,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态势和基本发展趋势,从根本上看,取决于一国经济的抗拒干扰、排除威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两个基本部分所构成:一是各产业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即一国产业的竞争力;一是国家凭借主权对国内重要产业的控制调整能力。从长远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是抗拒外部威胁、维护经济安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力量。

问题还在于,在对外资的调控方面,发展中国家往往会处于两难的选择中:不予控制或控制不力,起不到实际的作用;控制过紧,不仅会影响利用外资的基本大局,也会对国内企业形成过分的保护,反而不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这种两难处境实际上是由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不利地位造成的。(1)对国内的产业实行有重点的控制与调整,尤其是对那些处于成长期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要实施必要的保护。这种保护的目的在于为国内企业缩小与外商投资企业在竞争能力上的差距提供一个时间差;(2)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跟进策略,“借力打力”,形成多元竞争格局,避免出现由某一跨国公司垄断某个产业或某个产品的局面;(3)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步伐。重要的是,采取种种实际有效的措施,激发国内企业的活力,推动国内企业的重组,以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四、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及其调整

(一)产业政策与利用外商投资产业政策间的关系

1,产业政策及其实施。(1)产业政策及其作用。

产业政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旨在弥补或修正市场机制缺陷、带有特定指向的产业发展政策的总和。简言之,产业政策就是由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的基本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产业政策是政府用以弥补或修正市场在配置资源时所固有的局限性或缺陷的基本手段。由于在现实经济中市场存在着信息性失灵、垄断性失灵、外部性失灵、公共性失灵等,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主要是以诱导的方式但不排除有时是直接介入的方式来调节和干预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和产业内部的配置过程,以此来修正失效的市场功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其二,产业政策是一些国家尤其是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手段。

(2)实施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产业政策与政府的其他经济政策一样,都是对市场经济的事先干预或事后矫正。政府通过这种事先或事后的干预,来保证市场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协调各产业的发展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弥补或校正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或缺陷。产业政策的这两个基本作用是以“市场失效”说和“后发优势”说为其理论依据的。这两个理论的产生或多或少地体现和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运用产业政策的基本态度、干预经济的力度和范围以及所实现的具体目标。这种差别实际上表现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如何看待和协调产业政策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关系问题。先行国家由于在国际竞争中占有十分明显的领先优势,能够相对稳定地保持其“先行者利益”,因而其产业政策的指向往往集中在调整竞争关系与防止垄断方面;后发国家因为一般都是处在市场经济尚欠发展的阶段,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体系尚未完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政府面临着双重的现实问题:不仅需要运用政策去弥补或修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固有缺陷,而且更要运用各种政策去调节因不完善的市场所带来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的状况。

问题在于,人们往往把这种欠发展的市场失败也当作是市场失败来认识。在强烈的超超意识的支配下,政府和理论界往往都把产业政策当作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换而进行主动干预的重要手段,相信通过产业政策解决问题比通过市场机制解决问题的成本更低。因此,在强调后发优势的作用和产业政策的干预力度和干预范围时,却往往忽视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的潜在性与其现实性之间的偏差以及产业政策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以及它的时效性问题。这样,在现实中,往往越是强调发挥后发优势,则后发优势实现的可能性越小,政府在推行产业政策的过程中,其选择的空间,相对而言,反而显得更为狭窄,从而极有可能带来双重的后果:一方面社会如此付出了高昂的社会成本;另一方面,阻碍了市场机制正常的形成过程。因此,围绕着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发展中国家首先会遇到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后发优势的理论与现实间的偏差。“后发优势说”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这个学说包括:优势产业、结构转换、规模经济、技术开发等理论[1];一是产业政策作用的另一方面,即产业政策的局限性或缺陷问题。

2,产业政策与经济体制:企业、政府与市场。

(1)企业。我国正处在原有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主体,是政府行为与市场两者间共同作用的对象,既受政府行为的调节,又受市场关系的约束和引导。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企业的行为更容易受到政府行为的支配,还是更容易受市场机制的支配?这个问题也可以表述为:市场与政府行为,谁对企业的作用更大?(2)市场。市场对企业作用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它自身的完善程度,其次取决于政府对市场作用的认识、评价、判断等,再次,取决于市场运行的基本态势,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还是“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在两类不同的市场运行态势中,市场作用的力度和指向有所不同。在卖方市场状态下,它对资源在某个产业或部门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可能会远远大于政府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而在买方市场的状态下,它所产生的竞争机制可能会推动产业集中度的迅速提高。而由这种推动作用所产生的产业集中的实际效果往往会大于或优于政府产业政策在这方面的干预作用。

(3)政府。

第一,政府是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主体。在这个意义上,产业政策实际效果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首先取决于政府所制定的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和政府为推行这一政策所采取的手段及其实施的力度。在我国现阶段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体制中,作为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主体的政府及其行为除了受到市场关系的制约外,还存在着两个基本的制约关系:一是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中央与地方(部门)的利益关系,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中央政府而言,它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实现全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此前提下,它在调节经济、实施经济赶超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局部服从全局,在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不惜以牺牲局部利益为代价来保证全局利益的实现。同时,所谓全局利益的最大化又是以各个局部利益或者说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作为前提的。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方之间因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历史原因等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要求中央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得不以“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为由,给地方政府在贯彻政策时留有相对的活动空间。这种做法既可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可以防止因政策的刚性或不合理带来的较大的社会成本。

具体到地方政府,其行为目标是多元化的,其中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区域经济利益被放在了各种目标的首要位置上。由此也引发出了一个至今仍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因此,在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中,当中央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的指向与地方利益相一致时,这种政策的效应会得到不断地放大;当中央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指向与地方利益不一致甚至相抵触时,地方政府往往会讨价还价,阳奉阴违,甚至与本地企业一起采取暗中抵制的合谋行为,使这种政策的效应得到不断地削弱,甚至起不到实际的作用。作为中央与地方之间利益矛盾关系的一种转化形式,地方保护主义同样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其一,地方保护主义的实质是以行政归属关系为基础的超经济垄断——地区垄断和部门垄断。对外,它直接构成资源在区域间有效配置的行政壁垒和行政障碍;对内,它使得区域内正常的产业壁垒无法形成。这是重复投资、重复生产的重要生成机制之一;其二,地方保护主义是抑制市场竞争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延缓了产业集中度提高的正常过程;其三,这种重复投资、重复生产,同时由于一些企业又不能因市场竞争机制的正常作用而被淘汰的状况产生了双重的结果:中国经济发展中买方市场态势的提前到来与工业结构总体素质偏低,其中主要是技术进步速度偏慢,企业规模小且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这些都为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增添了一定的困难,也直接影响到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二,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力度取决于其投资能力的大小,政府投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政府的财力,而政府的财力从根本上就是由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决定的。然而在既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的变革同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投资能力的大小。比如投资体制在从一元投资体制到多元投资主体的转变进程中,政府原有的投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较之以往,其投资能力相对减弱,从总体上呈现出由强变弱的变化趋势。又如金融体制的改革,在原有的金融体制下,政府即使财力有限,也可凭借自己的行政干预,通过向银行贷款来扩张自己的投资能力。在金融体制变革、银行商业化改革之后,银行的独立性得到了加强和巩固,地方政府已不能用行政干预的方式来迫使银行贷款,其投资能力也相应地减弱了。第三,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力度和效果还取决于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和配套问题。一是产业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如结构调整、产业扶持与产业援助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使其作用的指向能够保持基本一致,产生强有力的合力作用;一是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如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政策的相互协调。比如,在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也需要相应的金融政策的配套,在投资、税收等方面予以倾斜的同时,从资本筹措、公司上市的有关政策方面予以适当的支持,等等。

综上所述,政府行为、市场活动与企业行为是决定产业政策实施及其实际效果的基本因素。这三个基本因素的作用及其指向又受到其他相关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这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而政府行为取向与市场作用之间的耦合程度以及在其共同作用下的企业活动取向使得各种产业政策的实际效果有了大小、强弱之分。

3,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

在我国,有关外商投资的政策,基本上都可以被视作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它们包含在我国政府所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法规、政策或条例中。其中,对外资的产业导向政策,又是所有政策中的重心所在。(1)1980年代与外商投资相关的一些政策。

从时间顺列看,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的作用范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伴随着对外开放整体格局的变化,其作用范围也经历了一个由区域向全国的发展过程。90年代之前,主要由中央政府颁布实现的有关法规、政策,基本上是一个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的政策体系。自1979年7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到1991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企业所得税法》,基本上为推动经济特区与东部一些沿海开放城市利用外商投资所制订的相关政策以及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作的调整。此后,外资的产业政策作用范围进一步覆盖至全国;在政策的作用指向上,外资的导向问题被放在了突出的地位,由此决定了政策的构成内容及实施手段。

概括地说,1986年之前,我国的外资产业政策主要是从行政约束和税收优惠两方面实施对外资投向的引导。在1983年9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对允许设立合营企业的主要行业作了规定。虽然这一规定在当时具有很大的任意性,但在实际中外商投资的投向主要是由审批机关在审批投资项目时把关,具体决定哪些部门禁止或限制外商投资。在优惠政策方面,主要是实行有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具体表现在生产性行业和服务性行业以及产品出口和向中国提供先进技术等在所得税、工商税和关税征收上的不同。在所得税方面,从事工业、交通运输业、农业、林业、牧业等生产性行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特区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所得税;从事服务业行业,客商投资超过500万美元,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特区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1年免征所得税,第2年和第3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在工商税方面,特区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国家限制出口或者另有规定的少数产品以外,都免征工商统一税。而内资企业从事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性业务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工商统一税,从事银行、保险业取得的收入,按照30%的税率征收工商统一税。[1]

[1]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暂行规定》,1984年11月15日。

在关税方面,对合营企业为生产出口而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准予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工商统一税;对引进专用技术而随附的关键仪器设备,准予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工商统一税;进口先进适用、国内不能生产供应的机器设备等,可减半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工商统一税;对外商在农牧业、科研、能源、交通运输以及开发重要技术领域等方面提供专有技术所收取的使用费,可以减为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技术先进条件或条件优惠的可以免征所得税。因此,在1986年之前,中国的带有明显区域性的外资产业政策基本上是以行政约束和税收优惠相结合的方式来贯彻、实施的。在税收优惠方面,中国政府鼓励外商向生产性行业投资,鼓励合营企业产品出口,鼓励外商向中国提供先进技术,推动和加快国内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而以上报审批为主要形式的行政约束则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一些外商投资项目层层报批,时间长,环节多,效率低,甚至迟迟得不到答复,引起外商的报怨,也影响了利用外商投资的发展进程。同时,这期间的政策尚缺乏公开性、稳定性。1986年10月中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颁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这也是首次明确地体现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的一部法规,在对外商投资企业全面实行优惠的基础上,尤其强调了引进先进技术的生产企业和产品出口的生产企业所给予的特别的优惠待遇,其优惠政策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对所有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优惠。如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产品免征工商统一税,简化其产品出口领取许可证手续和进口本企业生产所需物资免领许可证,由海关凭合同验收;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外汇管理部门监管下相互间调剂外汇余缺;国家银行对外商投资企业开办现汇抵押业务,贷放人民币资金;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允许企业依照国际惯例管理企业;对外国投资者将其分得利润再投资于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并经营5年以上,经税务部门核准,可全部退还其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2)对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包括:免缴国家对职工的各项补贴;降低场地使用费;对企业所需水、电、运输工具和通讯设施,按当地国营企业收费标准收取;对企业需要的短期周转资金及其他信贷资金,由中国银行审核后优先贷款;企业汇出其分得利润时,免缴汇出额的所得税。(3)对出口占其产值70%以上的产品出口企业,可以按现行税率减半缴纳所得税,在已按15%税率征收的地区,减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先进技术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减免所得税期满后,再延长3年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1]。

[1]《财政部税务总局有关人士阐述中国利用外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7)》,第106页,中国经济出版社、经济导报社。这部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基本上实现了以行政约束与税收优惠相结合的方式向以投向约束与税收优惠为主要内容的单一法规形式的重大转变。其基本意义在于,有关外商投资的政策环境趋向透明、相对稳定,使投资环境的建设和改善有了相对可靠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同时,也为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和政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统观这一时期利用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其作用点相对集中在吸引外资,扩大外商投资的规模与加强对外资的导向作用两个方面,其作用方式具体表现为对外资投向的行政或法规约束和为外资提供优惠待遇等。究其原因,与这一时期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2)所谓“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在80年代利用外资的实践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着我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和优惠待遇;另一方面,在行业的进入、企业的设立、合资中的出资比例、外汇的收支平衡等方面,我国政府都有比较明确的、相对严格的约束;对外资企业产品的内外销也有一定的比例限制,甚至外企中外籍员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支付的服务性劳务价格也有差异。外商投资企业这种在一些方面享受“超国民待遇”,在另一些方面出现“次国民待遇”两者并存的局面,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外资政策时通常都会遇到的现象。

(3)1990年代之后的相关政策。

1995年6月20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颁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并同时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商投资过程中第一次以专门的形式颁布的利用外资产业政策的文件。在这份文件中,明确地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的外商投资项目,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的外商投资项目,为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不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禁止外商投资的产业领域相对缩小,限制外商投资的产业相对扩大,尤其是服务业领域,在总体上加大了对外商投资产业领域的开放度。在调整乃至逐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约束性条件的同时,我国政府也对外商投资的“超国民待遇”问题作了初步的调整,比如,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减免税政策作了调整,规定自1996年4月1日起,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性货物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对新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设备和原材料,一律按法定税率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在此之前已依法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在规定的宽限期内,可继续享受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优惠,即对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进口的设备和原材料,1997年12月31日前仍按原规定执行,对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进口的设备和原材料,1996年12月31日前仍按原规定执行。

不过,相比之下,90年代以来,在改善外商投资的软环境方面,对外资的“次国民待遇”问题的调整步伐相对较快,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问题的调整节奏相对较慢。因而外商投资的“超国民待遇”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在实践中引发了一些问题,成为90年代中期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4,产业政策与利用外商投资产业政策间的联系与区别。

所谓利用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指的是我国政府为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与结构的调整、转换,以外商投资企业为对象而相应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总和,它是我国产业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间原则上是一种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差异性。共同性: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的目的完全服从于我国制定和实施的产业政策的基本目的,即都是为了促进我国产业发展,增强各产业的竞争优势,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制定并实施这项政策的主体都是政府,是政府为修正或弥补市场机制的局限或缺陷而采取的一种必要的、事先或事后的干预行为。其政策实施的机制也是以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现实基础。政策的目的同样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上政策实施的直接目的有所区别。比如现阶段对外商投资方向的引导仍然是外资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这个目的明显地表现在有关外资政策的具体制定和实施中。在政策实施的手段上,基本上是以鼓励性引导和限制或约束性措施为基本形式。最后,在政策的实施上,我们均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而其实际绩效同样具有不确定性,即有强弱、大小之分。

更令人关注的是外资产业政策所具有的差异性。究其原因,这种差异性根源于跨国资本流动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根源于外商投资并非单纯是一种为我所用的追加要素,而同时也是一种在国际竞争中“身经百战”、具有较强竞争力并试图吞并国内企业、尽一切可能地占领市场的经济动物以及随之而来的更为激烈和残酷的竞争方式。前已述及,无论是保持和实现其竞争优势,还是寻求或增强其竞争优势,跨国资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其所投资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因而外商投资企业与东道国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国际分工协作体系中先行者集团与后发者集团之间的既合作又矛盾的这一基本利益关系的具体反映,或者说,它们之间的所有关系都是围绕着这一基本利益关系而展开。从企业的角度看,外商投资企业同样也会受到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区别在于,外商投资企业更多地受到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的事先或事后的鼓励、限制、约束或调节;而基本上不受政府的行政行为的干预。它们与我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十分清晰,两者间有各自的利益和不同的目的。在基本政策既定的前提下,它们会全身心地盯住市场的变化,其行为完全受市场力量的引导和调节。当然,这其中并不排除外商投资企业为实现“本土化”以及为协调、改善与政府和所在地的关系而作的一些类似的公关或树立形象的活动。作为强势企业,面对我国市场运行态势所发生的变化,即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向“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的转变,它们可以采取各种公开的或者隐蔽的手段来化解因市场运行态势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努力保持其“领先一步”的相对优势。

最明显的差异反映在政府制定并实施外资产业政策方面。

首先,除了在制定政策时所必须考虑的诸种因素外,比如国内经济的运行状况、产业结构调整与转换过程中当前需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等,还必须将国际惯例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列入制定政策的各种依据之内,并将其放在十分显要的位置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利用外资产业政策的制定上,政府越来越受到外部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向国际惯例逐渐靠拢的客观要求也会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次,在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中,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介入,这一关系可能变得比以往更为复杂。这是因为在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插入了一个民族经济的发展问题。中央政府在保证实现全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民族经济的壮大、民族产业的发展以及其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关系问题;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节地区间经济发展均衡关系方面,中央政府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更倾向于外商投资进入一些欠发达地区,通过外商的推动和促进,使这些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以此来矫正和调节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失衡状况。但由于外商投资的投向更多地受到投资软硬环境的约束,加之我国外商投资实践中出现的“路径依赖”的现象,其投向更多地偏好于东部沿海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除了对那些欠发达地区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其“投资引资”的效应外,只能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以引导外资的投向,这可能会使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问题更加突出。问题更多地集中在各地方政府的行为上。民族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一般并不在地方政府的预期目标之内。

第三,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