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科学概论课件)7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一、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区分的合理性和局限性1、人文科学是对以自然科学为范型的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具有重要的现代性批判意义以及学科知识和精神文化互补的必要性。2、人文学科最高的使命是与自然科学的整合统一。3、就学科对象来说,由于“人”或“人文”不是超脱于客观对象的抽象存在,而是以客体对象为体现形态的对象化存在。因此,对人文对象的理解和把握不可能离开科学对象。比如,在科学对象的指称下,处在生产领域的产品,是工艺生产的结果,是工厂制造了产品;在商业流通领域,产品转化成商品;在消费者购买之后,商品又转化为消费品。但从人文角度来看,作为产品,它是人的创造性对象化的确证物;作为商品,它是人与人之间人性交往、互通有无的伦理中介;作为消费品,它又成为人享受自然与社会的恩泽并进一步体验人与物、人与人融合境界的人文对象。由此可见,意向内涵的不同表现为科学涵义和人文意义的区别。不过,不同的意向内含都以同一个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依托。4、人文对象和科学对象的区分是内在意向性的,而不是外在实体性的。5、人文对象和科学对象的区分表明了现代性自身的局限:因为在未来的理想社会里,将以人文意向对象和科学意向对象的趋于统一为标志。在这种理想状态中,一个对象将既是有用的工具手段,又是美好的体验的目的本身。二、主体、客体和主体观念1、自然与社会科学以客体为对象,而人文科学则以主体性的人为对象。这是关于人文对象和科学对象相区分的最基本的哲学表述。2、笛卡尔以“我思”为基点的主体观,把主体归结为理性的“思”。这思想着的主体和不能思想的客体事物相对立。3、康德的主体观既包括认知思维的理性主体,又包括作为伦理意志的主体和情感判断的主体。康德坚持了理性的主体观,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点是:主体最为根本和可贵的是伦理意志。伦理意志就是依据善的命令决定行为的自由意志,它是比单纯理性思维主体更关怀人性本质的方面。4、黑格尔对理性主体观的重要贡献,是使主体从单纯主观意识的状态中走向客观世界。1)黑格尔主客体辩证法认为,主体从纯主观自在状态(正题)对象化为自在状态(反题),进而携带对象化成果返回更加充实和丰富的主体自在又自为的状态(合题)。2)黑格尔主客体辩证法保证了主体的自我性和自由性,同时使抽象的主观化的主体转化为真实而丰富的客观化的主体。3)黑格尔论证的客观化的主体观,使“主观”和“主体”变得泾渭分明。5、马克思把黑格尔以“精神”为基点的主体转变为以劳动、实践为基点的主体。1)主体不再是能动的精神,而是能够使用、制造工具并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者和实践者。2)马克思把立足于客观劳动、实践世界的主体从自我个体扩展为社会群体:主体是社会地存在着的,而且变动地、历史地、永无止境地生长着。三、“人”与“主体”的消解乃至消亡1、“自我”消解于现代社会关系网络中而不再独立自足。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现代社会的总体系统和结构日益规定着个性。马克斯·韦伯所谓“科层制”就是用理性法律取代个人意志的机构性管理。社会总体性系统结构强调严格的执行和操作,否定个性和自我意识;个体只有进入系统结构,承担由总体规定的角色,才有其地位。2、“意识”消解于结构与操作、历史与无意识。现代社会科学揭示了社会系统结构的操作运行对自我意识的规定性:1)第二国际的经济史观强调经济生产对社会意识的规定性;2)行为主义和操作主义强调肢体动作和操作优先于意识;3)结构主义强调结构对意识和自我个体的规定性;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揭示了自我意识的深层结构,它的意义体现在:第一、精神分析学把自我意识区分为理性“自我”和无意识的“超我”及“本我”,实质否定了近代哲学单一理性的自我意识;第二、社会关系性“超我”和自然生命体的“本我”深层地先在地规定了“自我”,这又是对自我意识理性本体地位的否定。5)荣格对深层心理的集体无意识原型的揭示,使个体自我意识更深远地联系到超越个体生活经历的传统文化。四、现代时间的特性及其历史信念马克思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这一判断揭示了人文主体的时间性。与古代时间循环绵延的自然时间不同,现代人文主体性体现在现代时间观念中,现代时间以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准化和广阔的商业交换为依据,形成了以下特性:1)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为现代时间提供了确定而精密的时间分割单位。这种可准确计量和依循的时间支撑着现代人的理性特性。2)现代分工协作以及空前全球化的市场交换,促使每一生产单位的产品被迫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获得相应的劳动价格。市场的竞争以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为轴心,带动着现代时间不断趋向紧张、缩短和快节奏。3)制造业工艺的技术程序把最终产品设定为目的,这一设定超前于现实,因而创造出未来;生产过程的完成把已设定的“未来”变成“现在”,又在后续的生产周期中推移为“过去”,由此生成时间运动流程。所以,现代时间是直线的,时间三维是分化的,而且以未来为牵引目标。2、信念人文主体是历史性的:一方面,人文主体历史地生成和变动;另一方面,历史观念参与建构人文主体。1)古代人及其时间观有其历史框架比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把过去时代(以夏商周为代表的古代)看作是历史的顶峰,而把身处的战国时代看作是大道远逝的乱世。2)与古代尊古立场相反,现代时间拥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信念。现代人是面向未来的。面向未来的时间观源于现代性的文化历史信仰,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犹太一基督教的末日救赎观。古代犹太人长期处在外族异教的统治和奴役下,虽屡经反抗但终归失败,因而对残酷的现实不再怀抱希望,而把希望都寄托在弥赛亚先知终将复活并以公义审判那一罪恶世界的信仰上。基督教受此启发,就以耶稣复活并惩恶扬善的末日审判为中心建立了末日救赎观。宗教文化史上末日救赎思想观念的演变,依托世界性基督教运动,从宗教文化角度重大地影响和塑造了现代历史观。现代历史观由此把古代循环的自然时间变成面向未来(末日审判)的直线进步时间。这一新的历史观以耶稣诞生为起点采用公元纪年,赋予进入这一历史进程的现代人面向未来、不断追求进步的现代品格。3)伴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基督教神学救赎历史观的逐渐衰落,兴起了以民族国家为单元、以全球化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依托的世界历史哲学。这种历史哲学预示着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及文明疆域的扩大具有无限的前景。历史必然进步成为现代人主体性的宏观信念条件。五、人文主体性与现代时间的冲突1、必要劳动时间与自然生命的冲突。以社会必要劳动实践度量和要求生命,是现代化历史对人类心性结构最深刻的塑造之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强制人性行为的力量——每一民族国家、每一行业、每一个人都卷入了这一场以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核心的永无止息的竞争。幼儿被卷入这场竞争(学前教育的隆盛),表明现代时间对自然生命最广泛的强制。2、时间三维的冲突。1)现代时间的决定性维度是未来。2)未来对现在和过去的支配,在信仰主义时代赋予现在崇高的激情;但在信仰主义衰落的时代,一个贬低过去、抛弃现在、轻视过程的未来,抽空了现代人的生存依托。3)日益抬头的个体自我意识把未来对现在的吸引看作是异在他者对自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呼伦贝尔学院《英语教学名家教学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17小学生消防课件
- 一流课程汇报答辩
-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基础俄语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省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星海音乐学院《小动物临床用药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部分校2024-2025学年小升初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石家庄学院《建筑审美与评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梅州市蕉岭县2025年数学四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药物合成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印刷行业售后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 《急性阑尾炎幻灯》课件
- 舞蹈工作室前台接待聘用合同
- 《编制说明-变电站监控系统防止电气误操作技术规范》
- 《论教育》主要篇目课件
- 血管外科常见病
- 城市建设施工噪音控制方案
- 2024届新高考语文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 【原文+注音+翻译】
- 邮政储蓄银行的2024年度借款合同范本
- 《最小公倍数》课件
- 从0到1开播指导抖音本地生活商家直播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