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心理学批评
心理学批评是一种汲取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和包含的心理现象以及读者的欣赏心理进行分析的方法。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节
心理学批评概述
一、心理批评的对象及视域二、心理批评的滥觞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二、心理批评的滥觞
(一)西方古代的心理批评西方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集中表现在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时期的一些思想家的言论中,其中最为突出的有:
迷狂说:柏拉图提出的关于文艺创作论的学说。他认为心灵的迷狂状态对文学艺术创作来说,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净化说: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对于文学艺术价值论的归纳,他认为“悲剧”可以借助语言、音乐、动作等手段,使人们的感情在欣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某种宣泄、淘洗、净化、平衡,有效地清除掉心灵在日常生活中淤积的那些有害的东西,从而实现身心的健康与社会的安定。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
体验说:是贺拉斯对文学创作论做出的贡献。他认定作家在创作时只有仿佛身临其境、清晰地“看到”他所要描绘的对象时,才能够写出令人信服的文句来,确是文学创作的至理名言。
“我劝告已经懂得写什么的作家到生活中、到风俗习惯中去寻找模型,从那里汲取活生生的语言吧。”
——贺拉斯《诗艺》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
言意说:《周易》中用“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提出了言意问题这一文学艺术表现中的核心问题,以后庄子进行了更为精彩的论述。他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意象”较之“语言”,更能把握精妙的事物,文学通过把通用的日常语言变成个性化的心灵意象来实现对世事人生的把握。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
中国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不但“源远”,而且“流长”。从先秦到近代,不仅从未间断,还曾掀起过两次文学批评的高潮。一次高潮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了曹丕、陆机、钟嵘这样的文论大家和刘勰这样的集大成的人物,诞生了《文心雕龙》这样的鸿篇巨制。另一次高潮发生在南宋、明清期间,在“心学”的哲学氛围中先后酿成了严羽的“妙悟说”、李贽的“童心说”、袁宏道的“性灵说”、王世祯的“神韵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等,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新的光辉。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弗洛伊德(1856~1939)的学说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之一。弗洛伊德的本行是精神病医生,其治疗方法为“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让病人处于“自由联想”状态,再由医生帮助病人解除压抑感,达到治疗目的。这个过程即“精神分析”。精神分析批评是以精神分析学理论为基础的、对文学现象的研究。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意识结构
意识暂时退出意识的部分无意识精神结构前意识表层部分深层(原始)部分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
梦的解析
1.梦的本质——梦是人的无意识得以表现和发泄的一种方式。梦是欲望的满足。
2.梦的运作过程所使用的改装手法:①浓缩——即将丰富的梦的思想简约为某种显在的梦的内容或形象,也就是将数种潜在的含义集中显示为一个意象。②置换——通过隐喻、暗示等方式,将比较疏远和无甚关系的事物代替梦的无意识的中心内容;或者将梦的潜在的思想重点或中心转移开去,以至难以从梦的外显内容观察梦的内隐思想。梦的置换作用实际上是以改装的面貌来复现无意识的欲望。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作家与白日梦1.儿童的游戏和成人的幻想:创造幻想的世界。2.幻想的特征①幸福的人不会幻想;②幻想的动力来自未得到满足的愿望;3.艺术创作与幻想的一致性①作家的无意识领域充满了受到压抑的欲望。②这些欲望构成了强烈的冲动,借助于艺术创作来来获得替代性满足。4.文学艺术是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和升华,艺术即白日梦。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俄狄浦斯情结
1.俄狄浦斯情结
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源出于希腊悲剧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意为儿子生来对母亲有着某种性爱,而对父亲则有着嫉妒心甚至仇恨。*厄勒克特拉情结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弗洛伊德《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指出:达·芬奇在两性构成上倾向于女性,有强烈的认同母亲的倾向,由此形成的同性恋和自恋倾向,说明其艺术创作与人格构成之间的复杂关系。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二、精神分析批评的操作方法(一)探讨作家的创作心理精神分析首先将目光投向作家的无意识领域,对影响作家创作的无意识心理作细微的阐发。注重对作家各种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包括自传、私人信件、讲稿及其它文稿,特别是作家童年生活的记载。作家内心深处的冲突尤其是童年生活中性爱冲动的幻想和挫折构成了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二)分析人物的心理结构
人物的性心理和人格结构关系。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奥地利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曾经多么爱你,而你在这爱情上却没有一丝累赘。我不会让你痛苦地怀念的——这使我感到安慰。在你美好、光明的生活里不会发生些微变化……我并不拿我的死来做任何有损于你的事……这使我感到安慰。”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三、精神分析批评的评价
1.将文学批评的视野引入人类的深层心理,使人们注意到作家的无意识心态,作品里所体现或暗示的各种心理因素以及读者的欲望和快感,开拓了文学批评的领域。
2.局限:对文学活动中性的搜寻和解释,对文学的审美作用缺乏认识。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一、心理批评的对象及视域在“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这组成文学的四要素中,心理批评选取的立足点是“人”,主要是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还有作为文学接受主体的“读者”,出发点则是作家、读者的心理结构以及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和文学鉴赏的心理活动。文学的心理批评的对象则包括“作家的个性、风格”,“创作的心理过程”、“作品的心理分析”、“文学的精神价值”、“文学阅读的社会心理效应”等方面。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
“此外还有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它凭附到一个温柔贞洁的心灵,感发它,引它到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的境界,流露于各种诗歌……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他的神志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了。”
《斐得若》篇预言的迷狂、教仪的迷狂、爱情的迷狂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悲剧……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类感情得到净化(卡塔西斯)。”
——《诗学》第六章《修辞学》怜悯是“一种由于落在不应当受害的人身上的毁灭性的或引起痛苦的、想来很快就会落到自己身上或亲友身上的祸害所引起的痛苦的情绪”。恐惧是一种“由于想象有足以导致毁灭或痛苦的、迫在眉睫的祸害而引起的痛苦或不安的情绪。”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
(二)中国古代的心理批评中国古代的心理批评,可以从老子、庄子、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探寻到最初的源头。
虚静说: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教化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易俗”
——《毛诗序》文学功用说。实施“教化”的心理基础是“情感”,重视文学艺术社会功能,实质上是一种“服务论”,为历代的统治阶级所倡导。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第二节心理批评的理论及运用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二、精神分析批评的操作方法三、精神分析批评的评价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无意识学说心理的三个部分: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意识处于表层,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受社会和道德的制约;前意识处于中层,指虽然不为人注意,但只要集中注意力即可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无意识属于本能,毫无理性,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种具有极大动因的心理要素。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人格结构
超我自我本我伦理化的自我,具有理想化特征代表理智,遵循现实原则原始的自我,遵循快乐原则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
③具象——将梦的隐藏的含义表现为视觉形象。④二度加工——初醒时将梦中的杂乱情形组构成较为连贯的情节,填充它的空白,消除它的矛盾,用相对连续和可理解的叙述形式把梦表现出来。
3.梦的解释——就是要把梦的重重的伪装揭开,由显梦寻求隐义。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元配;我欲成仙作佛,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李渔《闲情偶寄》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
“也许我们所有的人都命中注定把我们的个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我们的个仇恨和屠杀愿望指向父亲。我们的梦使我们确信事情就是这样。”
——弗洛伊德
2.对艺术作品的分析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达芬奇《蒙娜丽莎》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分享说作家把自己的无意识欲望投射到文学作品中去,而读者也把自己的无意识欲望投射到他所欣赏的作品中,于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无意识活动,在读者身上引起了类似的活动,读者从中得到了满足和享受。
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0页!《游园惊梦》(1968年)短篇小说集《孽子》(1983年)专题七:心理学批评共3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1页!(三)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哈姆莱特“在完成指定由他完成的复仇任务时的犹豫不决”,既不在于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的性格,也不在于他的智力麻痹了他行动的力量,而在于哈姆莱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方采购合同范本
- 企业项目合资合同范本
- 浙江长兴县龙山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教学设计
- 2024年韶关市曲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招聘笔试真题
- 公司英文合同范本
- 农田路养护合同范本
- 前台收银合同范本
- 包材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年金昌市金川区图书馆招聘笔试真题
- 农村自建住宅买卖合同范本
- 世界给予我的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法社会学教程(第三版)教学
- AQ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
-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课件
-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EHS)方案(24页)
- 水厂项目基于BIM技术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城市智慧水务讲座课件
- 幼儿园绘本:《闪闪的红星》 红色故事
-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铁总建设〔2018〕124号)
- 叉形件加工设计与分析论文
- 高强螺栓质保书
- 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网络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