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诗经》一、《诗经》对我们的影响《诗经》产生的年代: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诗经》时的社会状况:宗法制农业社会(奴隶社会初期)《诗经》产生的主要区域:中原地区为主1、作为文学的《诗经》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抒情诗为主流,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以关注政治为价值取向,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以忧伤的风格为基调,奠定了中国抒情诗的基调--伤感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1、细致隽永--委婉曲折波澜起伏2、真挚感人--明朗欢快感染力强3、含蓄蕴藉--模糊性朦胧性
2、作为文化的《诗经》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汉书.艺文志.七略》:“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以其关心社会政治与道德,成为儒家的道德教科书以其记述的名词典故、典章制度、丽词骈语以及对悲欢离合的描述和对生命的感悟等,成为人生社会的教科书以其“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启示,成为现实生活的百科全书以其诵而兼歌、歌而兼舞三位一体,成为现代娱乐的主要载体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已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入仕为官的敲门砖,也成为当今社会有教养的中国人的必备之书二、《诗经》的来历1、孔子编撰《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2、合“韶武雅颂”之音(主旋律)
《论语八佾》:“子谓《韶》:‘尽善矣,又尽美也。’谓《武》:‘尽善矣,未尽美也。’”
朱熹:“《韶》:舜乐;《武》,武王乐。”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古代舞蹈,八为一行,一行称一佾。天子使用八佾;诸候使用六佾,大夫只能使用四佾。
季氏是大夫,却用八佾,这是僭越的行为3、四家诗
《鲁诗》:鲁人申培,亡于西晋;《齐诗》:齐人辕固生,亡于三国魏;《韩诗》:燕人韩婴,亡于宋,今存《韩诗外传》;《毛诗》:荀子之弟子毛亨。
《鲁诗》、《齐诗》、《韩诗》为西汉官学,《毛诗》为东汉官学。4、《诗经》的功能
《论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矣已,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陈诗以观民风。”
孔子:“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5、诗的定义《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6、诗的作用《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毛诗序》:“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7、道的本质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孔子:“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大家切记:平常心是道。平平常常才是真。8、声、音、乐是三个不同的境界《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方能知乐。”
《礼记·乐记》“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三、关于《诗经》的分类1、风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首关于风的解释《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朱熹:“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2、雅共105首,其中大雅31首小雅74首关于雅的解释关于雅的解释《毛诗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朱熹:“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周王朝将王畿内的乐歌,尊称正乐,尊王,是“王权”的表现雅的内容小雅赞颂诗宴饮诗大雅史诗赞颂诗雅的用途小雅宫廷宴会大雅诸侯朝会3、颂周颂鲁颂商颂共40首关于颂的解释《毛诗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朱熹:“颂者,宗庙之乐歌。”歌舞合一对上帝、祖先、神明的崇拜奴隶社会的尊神神权的体现四、关于《诗经》的内容1、反映农业生产、生活的农事诗周始祖:后稷稷:百谷之长谷神江山社稷周朝时,春播:“祈谷、藉田”典礼秋收:“报祭”礼农业文明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在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内谨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围,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全诗8章88句,380字。属长篇叙事诗
2、以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代是农业宗法制社会,宗族间相亲相爱的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宴享诗赞美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关系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礼乐文化: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篇》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礼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司马迁《礼书乐书》
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乐论篇》)乐者敦和。--礼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礼记乐记乐本》
《诗经》反映的礼乐文化既有赞美也有抨击《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3、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二雅中:以进言、规劝,指责、忧怨为主题《大雅板》和《大雅荡》传说是有身分和地位的诸候、大臣所作,是刺、谏厉王之诗。后有成语板荡识君臣国风中:以揭露、讽刺为主题《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4、战争诗
反映君王武功将士的同仇敌忾正面描写军容军威
其特点:强调道德感化和军事震慑,不具体描写战场的血腥厮杀
是我国古代崇德尚义,注重文德教化的政治理想。这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古代战争诗。战争诗更多的是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维雨其蒙。果蠃之实,亦施於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5、徭役诗《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6、周朝史诗7、爱情诗五、关于《诗经》中爱情诗《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孔子:“《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是以关雎乐得淑女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郑笺:“挚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朱熹:“雎鸠,水鸟也。状类凫◆
(yi),今江淮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也。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古人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寤”:睡不着时,“寐”:睡着时。“服”:思“悠”:深深地《白虎通》:“琴,禁也。瑟,啬也。”“芼”:择《尚书》:“玩物丧志,玩人丧德。”孔子:“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毛诗序》:《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中焉。
古人认为:夫妇为人伦始,夫妇之德是社会道德之基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毛诗:“《思齐》,文王所以成圣人。”孔颖达:“作思齐诗者,言文王所以得圣,由其贤母所生。文王自天性当圣,圣亦由大贤故,故歌咏其母。言文王之圣有所以而然也。”欧阳修:“文王所以圣者,世有贤妃之助。”
男女有别的另一层意思:职责不同古人高度赞美女人:厚德载物《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毛诗:“齐,庄也。”齐:肃敬。朱集传:“媚,爱也。周姜,大王之妃大姜也。”毛诗:“大姒,文王之妃也。”郑笺:“徽,美也。嗣大任之美音,谓续行其善教令。”文王之父母:王季太任王季之父母:古公dan父太姜文王之妻:太姒太姜—太任—太姒:周室三母“三太”中国的伟大女性
古人称妻为“太太”,可能缘于此古人称夫人为“妻”,妻者,齐也,言与夫齐;夫者,扶也,犹能扶成王之德也。
相夫教子《易经系辞》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日月—阴阳—乾坤主辅—上下—左右
伦:条理次序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笺:“惠,顺也。”恭顺。毛诗:“恫,痛也。”毛诗:“刑,法也。寡妻,适妻也。”寡妻:嫡妻。《玉篇·彳部》:“御,治也。”《集疏》:“刑寡妻,至兄弟,以御家邦,即身修、家齐、国治之道也。”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雍雍、肃肃:《集传》:“言文王在闺门之内则极其和,在宗庙之中则极其敬。”不显:明亮。不:丕射:黑暗。《通释》:“临者,临视之义。保者,保守之义。”犹如“慎独”雍雍在宫,肃肃在庙:处事有度不显亦临,无射亦保:处理有方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故。戎疾:灾难。不:语助。殄:绝。烈假:瘟疫。瑕:远。王引之《经传释词》:“不,语词。不闻,闻也;不谏,谏也。式,用也。入,纳也。言善言则用之,进谏则纳之。”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斁(dù):败坏。朱熹:“古之人,指文王也。”誉髦斯士:毛诗:“古之人无厌于有名誉于之俊士。”《礼记哀公问》: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人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孔子:“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爱情主题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灿若繁星,令人赏心悦目。
《诗经》中的情诗,主要集中在《国风》中,160篇中,有52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郑风》、《卫风》的情诗最有名。《诗经》中的情诗主要是民歌,对男女的爱慕,追求,幽会,相思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细致地刻画了恋者的神情心态,惟妙惟肖的描绘他们的内心活动,呈现出一幅幅或优美真切,或淳朴古拙,或哀婉动人的民情风习图。其主人公都是对爱情真挚、强烈的青年男女,他们毫不掩饰地歌唱心中的爱情。1、快乐的恋爱生活(1)相遇--《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道具:兰--勺药
实现转换:
溱与洧士与女风景--风俗风俗--爱情
年轻的士与女自然界的春天--人生的青春略写--详写“全镜头”--“特定镜头”(2)约会--《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女生约男生之前当有邂逅情节简单,内容丰富潜台词多,心里活动复杂画面简约,想象空间很大人物刻画:
男主人公:木讷憨厚实诚自信女主人公:聪明漂亮机灵刁钻(3)新婚--《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赿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杜甫《赠卫八处士》: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今夕行》:今夕何夕岁月徂,更长烛明不可孤。(4)恩爱--《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场景剧:第一个镜头:鸡鸣晨催第二个镜头:女子祈愿第三个镜头:男子赠佩2、酸涩的爱情诗—坚贞与相思之苦《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3、反抗礼教的爱情诗《齐风·南山》:“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4、痛苦的爱情诗--弃妇诗
产生原因(一)女性经济地位低下(二)礼法制度的不公《春秋》:“妇女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
《大雅·瞻》:“妇无公事,休其蚕织。”《大戴礼·本命篇》:“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说文解字》:“妇,服也。”
(1)《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赏析抒情方面的三点:一、选取了令人心碎的时间(突出对比)新-旧:热闹、亲密—绝情、冷淡二、借用了含蓄不尽的妙喻(突出生活气息)言事、表情三、倾注了一唱三叹的特色(突出复杂心理)无力自拔;断续错杂形象分析一、女主人公是善良的:同心同德,共创家业--“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尽心持家,睦邻友好--“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二、女主人公是温柔多情的:首先是她对丈夫的痴情“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其次是对自己的辩白“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三、女主人公是自信自强的:“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四、女主人公又是软弱的:“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2)《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是知礼守礼的:“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女主人公是温顺多情的:首先表现在痴情上“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其次表现在留念旧情上“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及尔偕老”女主人公是吃苦耐劳的:“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女主人公自信自强、安知天命:“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躬自悼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王风·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嘅其叹矣条其啸矣啜其泣矣--层层递进
塑造了一个独自哀伤、怨责、自悔不已的弃妇形象(4)《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兮,不寁好也!塑造了一个孤苦无助、令人同情的弃妇形象。“无我恶兮”“无我丑兮”表现女子的不自信多层面分析:一、遗弃因素?生活好转?不能共欢乐(能同共苦)?色衰?二、被弃后的态度?怨而不怒?怨中有望?沉痛自悔?哀怜求告?三、被弃后的生活?回娘家度日?十分窘迫!自食其力?好的选择。上古已婚女子整体风貌:吃苦耐劳温顺多情自我肯定感情专一软弱认命六、《诗经》的艺术成就《诗·大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六义”又称“六诗”,《周礼·春官·太师》:“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义”实际上可分两类,即风、雅、颂为一类,是指诗的写作体裁;赋、比、兴为另一类,是指诗的表现手法。1、赋比兴艺术
赋、比、兴是《诗经》对我国诗歌艺术宝库的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孔颖达:“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赋者陈其事而直言,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以他物以引所咏之词。
(1)赋的几种使用方式全诗用赋,如《七月》全诗用设问叙述,如《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全诗开头是起兴,下面都是叙述如《谷风》每章开头是起兴,下面都是叙述如《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有兔爰爰,雉离于罦。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2)比的几种使用方式A、某字或某词用“比”明喻甲如乙如《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赬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其中:“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鲂鱼赬尾,王室如毁”
隐喻甲是乙如《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其中“尹氏大师,维周之氐”还有《大雅·板》中的“价人维藩,大师维垣”等
借喻如《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的形象和诗人想要表达的事理融为一体。
B、诗的整个形象就是比,如《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还有《硕鼠》、《鹤鸣》等(3)兴的几种用法A、含有譬喻和象征意义,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家开放大学《个人理财》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2025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公需科目弘扬时代精神,凝聚前行力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交通拥堵动态干预机制考核试卷
- 照片墙的数字印刷技术探讨考核试卷
- 2025年度北京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及答案(A卷)
- 传感器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新营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电子陶瓷概述》课件
- 分田协议书范本2024年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曲线方向整治
- 工业自动化设备智能化改造方案设计
- 住宅小区综合管网工程施工方案内容完整
- 保时捷订车合同范例
- 管道闭水试验(自动计算)
- 微专题讲义:零点差问题-解析版
-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件-宋霜-最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