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分层作业 (含答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_第1页
《涉江采芙蓉》分层作业 (含答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_第2页
《涉江采芙蓉》分层作业 (含答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江采芙蓉》分层作业题型一:语言文字运用得分建议用时:30分钟题型一:语言文字运用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汉乐府继承了《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写战争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所思》《上邪》等,则歌咏了男女间诚挚坚贞的爱情;《陌上桑》赞美了平民女秦罗敷的美丽智慧,讽刺了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孔雀东南飞》叙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批判了封建家长制的冷酷无情。汉乐府民歌语言朴素________,活泼生动;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其中有十九首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当时代表了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的离情别思,官员、士人的仕途失意,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的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后人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共赴黄泉

真率

风雨飘摇

典范B.香消玉殒

坦率

风雨飘摇

典型C.香消玉殒

真率

风雨交加

典型D.共赴黄泉

坦率

风雨交加

典范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其中有十九首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B.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C.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D.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当时代表了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B.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想饱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C.“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D.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广博智慧,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答案】1.A

2.C

3.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共赴黄泉:一起去死,表达对感情的忠贞。香消玉殒:像玉一样殒落,像花一样凋谢,比喻年轻女子死亡。语境是说“刘兰芝和焦仲卿”,应选“共赴黄泉”;真率:真诚直率;不做作。坦率:坦白直率。语境修饰“汉乐府民歌语言”,应选“真率”;风雨飘摇:意思是指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风雨交加:意思是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语境修饰“东汉后期的社会环境”,应选“风雨飘摇”;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语境是说《古诗十九首》是五言抒情诗写得特别好的一个代表,应选“典范”。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缺少宾语,应在“大兴”后加“局面”,排除AB;“其中有十九首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缺少介词“被”,排除A;“当时”语序不当,应放到“五言诗”前面,排除D。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五言之冠冕”的引号表特殊含义。A.表讽刺、否定;B.表强调;C.表特定称谓;D.表特殊含义。故选D。题型二:题型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词,完成各题。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是说,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是说,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这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是说,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啊,永远异地相思,只有忧伤陪伴他们终老。写出了一对长久分别的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D.此诗借助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而丈夫则远离而不知,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5.如果我们把女人作为这首诗的主角,那么,这首诗的主要写法就是虚实结合,请作简要分析。【答案】4.D

5.(1)直接描写思妇涉江、采芙蓉、采兰花,实写;(2)想象游子还顾望乡,忧心如焚,虚写;(3)符合古代对写的方式,即虚实结合。【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D.“而丈夫则远离而不知,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错误,根据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可知,丈夫身在远方,也同样思念着家乡,并非“远离而不知”,这首诗表达的是妻子和丈夫互相思念。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如果把女人作为主角,那么“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就是描写女主人公的实际行动,即涉江、采芙蓉、采兰花,这些都是实写。既然女人是实写的一方,那么“还顾望旧乡”的游子,就不可能是女子眼前所见之人,而是“所思在远道”的女主人公因思念而想象的景象,因为思念远方的游子,故而想象远方的游子也在望故乡而思念自己,为无法归乡而忧伤不已,这是虚写。这种手法是对写法,也叫对面落笔,即实写一方,想象另一方也怀有同样的思念之情,从而让情感抒发更加缱绻深厚。题型题型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穆穆清风至(汉)无名氏穆穆①清风至,吹我罗衣裙。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朝登津梁上,褰②裳望所思。安得抱柱③信,皎日以为期。注释:①穆穆:清明柔和的样子。②褰:把衣服提起来。③抱柱:《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梁”与上文“津梁”都指桥梁。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春色触发的怀远之情,在古代闺情诗中有很多。例如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本诗也是一首闺情诗。B.春风吹动了衣襟,使主人公想起了心上人的青袍也一定是在春风中飘拂着,这种用恋人的衣着代指恋人的手法与《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C.《诗经·氓》中的主人公对氓因思念而望:“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这与本诗主人公“望”不到所思之人时抒发的情感相同,都是含蓄而委婉的。D.很多汉代古诗和这首无名氏的作品一样,具有素朴的民歌风格,平淡纯净,一往情深,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7.对本诗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人认为是“深怨”,有人认为是“热烈的期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答案】6.C

7.(1)“深怨”。理由①前四句写春风和煦,春草勃发,触发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美好思念②五六句写她一大早提着衣裙登上津梁,焦灼地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却未能如愿,与美好的期待形成了反差③“安得”引领的问句强化了对无法得到像尾生那样坚守信约之人的深深遗憾。(结合诗句分析,能够合理解释即可酌情给分)(2)“热烈的期待”理由①前两句的“穆穆”为全诗渲染出了一派春风和煦的景物氛围②三四句春风吹动衣裾,春草勃发触发了主人公对心上人形象的美好想象③五六句写她在春天的早晨提着衣裙登上了在尾生的典故中出现过的津梁,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信守誓约的心上人的热烈期待。【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都是含蓄而委婉的”错误,本诗表达感情含蓄温厚,《氓》热烈直白。故选C。7.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解题思路是:首先亮明观点,而后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本题具体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诗是一首闺情诗,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风和草长的春天,痴情地怀念着远行在外的心上人。前四句写女子的感情活动,后四句写她的行动。最后两句“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意思是,怎能像尾生那样坚守信约、如期而归呢!这两句运用尾生宁死不负信约的典故,指日为誓,以示守信。这两句有两种理解:一是深怨‘所思’之人不可靠的意思,“安得”用一种反问语气强化了遗憾之情;二是与其说是怨,不如说是热烈的期待,她是以尾生这样的钟情来期待她的爱人的,突出典故的作用,“安得”用一种反问语气强化了期待之情。两种理解都可以,考生只要结合全诗分析,言之成理即可。题型题型四:情景默写8.涉江采芙蓉(1)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2)运用设问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