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水禽生产_第1页
第六章水禽生产_第2页
第六章水禽生产_第3页
第六章水禽生产_第4页
第六章水禽生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水禽生产第一节我国水禽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节肉鸭生产的关键技术第三节肉鹅生产的关键技术水禽数量: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禽生产和消费国,水禽肉、蛋、羽绒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品种:已培育出许多生产性能优良的地方良种。如绍兴鸭、金定鸭、北京鸭、天府肉鸭、江南I号、江南II号、仙湖鸭、天府肉鹅等。第一节我国水禽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北方水禽生产区近年发展较快,大多是高起点、上规模的外贸、三资企业。南方生产区包括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我国水禽生产最发达的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90%,有: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两湖、两广、四川11个省市区。放牧为主→规模化、适度规模专业化和农户分散饲养并举。加工:发扬光大传统加工方式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内容,生产技术有了改进。除北京烤鸭和两广的烧鸭外,出现了江苏的盐水鸭、四川的樟茶鸭、熟板鸭等有名产品。真空保鲜包装、生产技术有了较大改进。出口一直比较活跃:传统的出口品种如板鸭、松花皮蛋、盐蛋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白羽肉鸭屠宰分割出口也占据国际市场的较大份额。水禽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水禽饲料营养研究工作严重滞后水禽产品的传统加工手段落后,质量、卫生标准差,产品档次低。水禽生产的产业化程度低,水禽供种、供料、技术服务、产品加工流通等主要生产环节相互脱节,造成市场波动大,严重影响了水禽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第二节肉鸭生产的关键技术

养鸭生产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提高种蛋合格率的关键措施

种鸭产蛋异常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半番鸭(骡鸭)的生产发展养鸭生产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市场因素:鸭产品的种类及要求、需求量品种:大型肉鸭、中型肉鸭、麻羽、蛋鸭饲养方式:舍饲和放牧饲养、特点杂交制种体系优质的饲料适宜的饲养规模足够的资金及场地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措施育雏前的准备:鸭舍清洗消毒、垫料、保温、饲喂设备把握好育雏条件:P171密度表8-5选择和分群饲养:强弱分群种雏鸭的育雏:尽早饮水开食、尽早脱温下水、公鸭的育雏、种雏鸭的饲养方案营养全面的日粮配合:P175表8-6适宜的上市日龄:根据销售对象、加工用途等确定,越早经济效益越好。提高种蛋合格率的关键措施育成期限饲+光照控制→适时开产限饲:据体重,±0.5-1kg/100只,每天早上喂1次光照:P177适宜的营养水平:表8-6产蛋初期CP一般为19%~19.5%产蛋率达50%时,应增加到20%~21%。加强喂料的管理:均匀整群及时收集,减少窝外蛋提高种蛋受精率:公母比例、种公鸭的选择加强产蛋期的日常管理产蛋期的选择淘汰:产蛋一年后,全群淘汰+逐渐淘汰提高种蛋合格率的关键措施种鸭产蛋异常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当种鸭育成期限饲不严格

光照不合理:如开产过早、脱肛等气候炎热有害气体的应激:通常不良、垫草潮湿等其它环境异常的应激:鸭群捕捉不当、人工授精、免疫与投药方法不当半番鸭(骡鸭)的生产骡鸭的特点:性情温驯,耐粗饲,体重大,少脂多肉省料,能生产优质肥肝,生产费用低。杂交方式:公番鸭×母家鸭,效果好。家鸭作母本,产蛋多,雏鸭成本低,杂交鸭公母生长速度差异不大,12wk平均wt3.5~4kg。反交则产蛋少,杂交鸭公母wt差异大。半番鸭(骡鸭)的生产杂交母本:最好用天府肉鸭、樱桃谷鸭等大型肉鸭的母本品系,繁殖率高,生产的骡鸭体形大,生长快。配种方式人工授精(最好采用)种公鸭与母番鸭分开饲养。适宜采精时间27~47周龄,最适采精时期为30~45周龄自然配种:1:4,20wk前合群骡鸭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消费习惯、产品加工第三节肉鹅生产的关键技术

鹅业生产要素

鹅的饲养管理要点

提高种蛋受精率的关键技术鹅业生产要素繁殖特性:季节性、就巢性、固定配偶、第二年或第三年产蛋量达到高峰饲养方式与经济效益:饲养条件鹅产品种类及特点生产模式:规模化生产模式综合生产模式:鹅鱼、果林鹅,种养结合鹅的饲养管理要点营养需要:育雏方式:网上饲养与地面饲养相结合饲养密度:放牧与放水:4-5d的晴朗日子,逐渐延长饲料:种类、用量、搭配商品鹅的上市日龄0-4wk育雏,5-10wk育肥,9-10wk可达到3.5kg以上,即可上市上市前10-15天左右进行短期催肥育成种鹅(5-30wk)的限饲17-18wk起,开产前50-60天结束,约60-70天。防疫种鹅的选择

公母鹅比例合理:小6~7;中4~5;大3~4。种鹅应有计划的更新换代一般鹅群的年龄结构为:第1~4岁的产蛋母鹅分别在30%、35%、25%、10%。种鹅利用2~3年为好。

种鹅应有适当的水面+运动场舍内3只/m2;运动场面积加倍,水面占1/3-1/2。适当放牧提高鹅蛋合格率的关键技术加强产蛋期饲养管理:CP开产前一个月15%-16%,产蛋率达30%-40%时17%-18%。10-27wk采用6-8h,28wk起逐渐增加到14-15h,251x夏季结束产蛋一月后8h光照,到秋季逐渐增加到15h,可使母鹅一个产蛋年有两个产蛋周期。控制好群体的大小:每群不超过300只配种高峰时间的管理:早晨、傍晚放水提高鹅蛋合格率的关键技术人工强制换羽:换羽之前,首先清理淘汰产蛋性能低、体型较有伤残的母鹅以及多余的公鹅;停止人工光照。停料2~3天,只提供少量的青饲料,保证充足的饮水;第4天开始喂给由青料+糠麸糟渣等组成的青粗饲料,喂料量控制在7-8成饱;第10天左右试拔主翼羽和副主翼羽,如果试拔不费劲,可逐根拔除。否则应隔3天~5天后再拔一次,直到拔完,按育成鹅饲养。提高鹅蛋合格率的关键技术活拔羽绒技术种鹅拔羽适宜时间

育成期2次;休产期2-3次;成♂7-8次/年新羽长齐:鹅约需40-45天,鸭约需35-40天

活拔羽绒的操作

拔前准备:停食+游泳+晾干保定拔羽顺序:胸部→腹→体侧→腿侧→颈→背部。先拔片羽,后拔绒羽。主,副翼羽和尾羽不拔。若毛根带血,应延迟拔羽时间。手法:顺羽毛方向,片羽和绒羽分别装袋。拔后饲养管理小块破皮,可涂红药水或紫药水。第一二次拔羽后,大多数鹅(鸭)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表现出行走不稳,愿站不远睡,不思饮食,经两三天后即会恢复正常。一周内加强补饲,多加一些动物性蛋白质。拔后3天内不要放牧游水,切忌暴晒和淋雨。一周以后可照常放牧。圈舍地面要多铺垫草,以防感冒。天府肉鹅父母代繁殖性能测定

饲养方式开产日龄初产年产蛋量(个)蛋重(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舍饲200~21070~8014182~8485~88放牧饲养200~21085~9014188~9288~90返回

鹅饲料种类、用量及搭配商品肉鹅:全价配合料0.5-1公斤、粗饲料3公斤左右,青饲料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