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隋唐五代 第三章 李白.电子教案教学课件_第1页
15 隋唐五代 第三章 李白.电子教案教学课件_第2页
15 隋唐五代 第三章 李白.电子教案教学课件_第3页
15 隋唐五代 第三章 李白.电子教案教学课件_第4页
15 隋唐五代 第三章 李白.电子教案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主编第三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第二节李白的乐府与歌行第三节李白的绝句第四节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第五节李白的地位与影响第一节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一、李白的生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不知由于何种原因,李白先世谪居条支或碎叶,李白就出生在那里。他早期曾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少年时代,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至大。一、李白的生平大约在十八岁时,他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在以后的岁月里,还可以看到李白思想中纵横家的某些印记。蜀中又是一个有着任侠风气的地方,侠士风概对李白也有影响。他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隐居与漫游、神仙道教信仰和任侠中度过的。一、李白的生平开元十二年(724),李白游峨眉山。第二年春,他东游洞庭、登庐山,至金陵、扬州,往游越中。然后西游云梦,经襄阳,作客汝海,不久便在湖北安陆定居下来,与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从此“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以安陆为中心,开始他的干谒与漫游的生活,历江夏、襄阳、洛阳,北上太原,南下隋州,又回到洛阳。干谒失败之后,他大约在开元二十四、二十五年前后,西入长安求仕,结果是大失所望。他在长安看到的是官场的黑暗,心中充满愤慨与不平。一、李白的生平天宝元年(742),机会终于来临,李白奉召入京,供奉翰林。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但不久,就为朝中权贵所谗毁,他在仕途上再次遭受打击,天宝三载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长安。这次他的愤慨更为深广。他沿黄河东下,来到洛阳。在洛阳,与杜甫相遇,结下了千古传颂的深厚友谊。一、李白的生平他寄家东鲁,南下吴越,北上蓟门,近十年的漫游,都带着复杂的心情,既悲愤不平,又依然关心国家命运。安史乱起,他正在庐山,永王李璘奉玄宗普安郡制置诏,出兵东南,经九江,李白以为报国的时机已到,入永王幕,慷慨从军。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即位灵武,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也因反叛罪蒙冤入狱,长流夜郎。乾元二年(759),他在流放途中遇赦放回,流寓南方。上元二年(761)闻知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又想从军报国,无奈半道病还,往当涂依县令李阳冰。于次年病逝于当涂,年62岁。二、李白的思想与人格盛唐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始终幻想着“平交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二、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他的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人生中当然要不断遭致失败。这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但由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他是把盛唐士人的入世进取的精神高度地升华了,带进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二、李白的思想与人格神仙道教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正式入道,炼丹服食,是非常认真的,充满对于神仙境界的幻想。当他仕途失意的时候,便进一步走向道教。但有时他又对神仙世界持怀疑态度。道家和道教信仰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的能力,他的不少诗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而其实是渴望融入自然,在内心深处深藏着对于人生自由的向往,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山水漫游,企慕神仙,终极目的是要达到一种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他的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源于这样的思想基础。二、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他也接触佛教,由于他道家、道教思想之深厚,他在接触佛教时,往往混道、释,仙、佛为一体。在他的思想中,道家、道教与佛家的某些思想是相通的,因此在他的潜意识里,常常二者混一。二、李白的思想与人格李白明朗、自信、壮大、奔放的感情,也基于对不受约束的自由人生的向往。李白人格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高度升华的产物。第二节李白的乐府与歌行一、古风李白是个非常自负的诗人,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他有感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对“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的诗风提出批评,说“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古风五十九首》这组诗中有的篇原作《咏怀》《感兴》《感遇》,后人编集,把这些诗归入古风之中。可见这组诗的内容主要承接阮籍《咏怀》、陈子昂《感遇》的传统,或言抱负,或咏古伤今,或讽刺写实。二、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继承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能曲尽拟古之妙。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收有李白乐府诗149首,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为古题乐府,少数新乐府辞格调也多近古乐府。二、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其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缘事而发之作,与《古风》诗一样,表达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寄托。再一方面,则是用古题写己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事,在某一点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后一方面的乐府诗,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蜀道难》(节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诗人在选择乐府旧题抒写己怀时,常根据这个题目在古辞中的寓意和情感倾向,进行创造性的生发和联想,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的气势。二、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见之于字句音节时,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在以五、七言为主的杂言体的乐府中尤为明显。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实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三、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但两者之间的界限不容易划清。一般将李白古诗中以歌、行、吟、谣等为题的纵情长歌,作为其歌行的代表作。在这些作品里,抒情的意味更浓,诗人以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有时顺流直下,有时大跨度跳跃。《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四、李白歌行的价值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都展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第三节李白的绝句一、明快的语言所表达的无尽情思李白诗歌的美是多样的,除大气磅礴、雄奇壮美的风格外,还有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这主要体现在他那些随口而发、颇多神来之笔的绝句里。他的五言绝句,往往有一种明快格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表现出无尽的情思韵味。一、明快的语言所表达的无尽情思绝句体制短小,适于写一地景色、一时情调,可它离首即尾,易流于浅露,所以绝句贵在含蓄。但若刻意锤炼,又易流于斧凿,所以绝句又贵在自然天成。李白的五言绝句,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做到了既自然,又含蓄,真实简练而蕴涵丰富。这是绝句的最高境界。二、清新俊逸的爽朗风神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他的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就形成了清新飘逸的情思韵味。《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其五: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二、清新俊逸的爽朗风神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和送别诗为多,也写得最出色。他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具有一气流贯的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这些作品,多写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表现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三、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李白的绝句,特别是七言绝句,带有以古入律、自由发挥的特点,融入了乐府歌行开合随意而以气贯穿的表现手法。李白绝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极为明显,在他159首绝句(五绝79首,七绝80首)里,拟乐府民歌的作品约45首,占了近三分之一。第四节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一、主观色彩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一、主观色彩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折杨》《皇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二、想象特色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三、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这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涵。因此,李白诗的意象,便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三、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第五节李白的地位与影响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