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劳动力配置(第五章)_第1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第五章)_第2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第五章)_第3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第五章)_第4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第五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劳动力配置(第五章)第五章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第一节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方式(重点)第二节城乡劳动力配置现状第三节户籍制度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重点)第四节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第一节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方式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配置在第一产业,而城镇劳动力主要配置在第二、第三产业。因此,研究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问题与产业间劳动力的配置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区域的角度研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后者则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研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变化,可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劳动力资源配置规律。从配置方式上看,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根据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1949-1957年,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此时新中国刚成立,新政府一方面需要对付国外、国内的反动势力,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发展经济稳定国内的局势,城市中有几百万失业者需要就业,而国家没有能力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要,客观上需要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解决就业问题以及满足国民对消费品的需要。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国家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解决就业问题。二、1958-1978年,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在这个价段,劳动力资源不允许根据市场信号进行配置,劳动力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劳动者个人在工作地点的选择、职业选择、人力投资等方面没有了自主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配置采取的是“统包统配”的方式。以户籍制度、企业用工制度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关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限制了劳动力资源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劳动力资源的生产力水平和农村劳动力的生产力水平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被打破。三、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者在职业的选择和工作地点的选择上有了一定的自由,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因此,在1978年以后,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宽,形成了多种就业方式并存的局面。在市场化进程中,劳动力流动的动机是利益的驱动,也就是说,城乡间、地区间、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机,这也是理性经济人的理性选择。收入差别的定义是比较宽泛的,包括了非货币性方面的差别。尤其是广大东部地区率先快速发展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吸引了中西部地区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和东部地区寻找就业岗位。第二节城乡劳动力配置现状一、劳动力资源的总量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基本决定了劳动力资源的规模。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对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进行有效控制,导致人口的数量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1952年总人口是5.75亿人,到2004年达到13亿人左右。与此同时,全国的就业人数也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由1952年的2.07亿人增加到2004年的7.52亿人。

从城乡人口的比重来看,乡村人口所占的比重1952年以来一直呈下降的趋势,相对数量在下降,1952年所占比重达到87.5%,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值,2004年下降为58.24%。1978年以后,农村人口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加强了。根据统计(见P93~94“表5-1”),全国就业人员由1952年的20729万人,占总人口的36.1%,增加到2004年的75200万人,占人口的57.9%。(中国2018年劳动力资源80686万人)二、城乡劳动力资源结构从总体趋势上看,城镇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都呈上升的趋势,乡村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总体来看呈下降的趋势,但乡村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仍是庞大的。根据P95“表5-2”统计,1952年总就业人数为20129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为2586万人(城镇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占总就业人数的11.99%(城镇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同期,乡村就业人数为18243万人(乡村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占总就业人数的88.01%(乡村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到了2004年,全国就业总量为7520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为26426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35.21%;同期,乡村就业总数为48724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64.79%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宽。城镇中以国有单位为主的单一就业渠道。从就业规模上看,改革开放以后在国有经济单位、城镇集体单位中就业的人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对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城镇私营企业中就业的人数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户籍制度是影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户籍管理把城乡人口分布和劳动力配置凝固化了。根据户籍管理规定,一个人出生后,依据其母亲的户籍所在地进行户籍登记。在他或她的一生中,除非有政府认为恰当的理由或按照计划经济的统一安排,经公安部门批准,才可以改变户籍登记地。从20世纪50年代末一直到改革开始,户籍制度被严格执行,人口迁移特别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受到严格的限制。第三节户籍制度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现有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也是改革过程中迄今为止变化最小和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国之初,人口的城乡流动和自由迁移是不受限制的。但以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户籍管理制度,从此形成了几乎延续至今的,阻碍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框架。除了直接制约农村人口迁移和劳动力转移的这种基本制度安排之外,还有一系列传统体制也具有排斥人口流动发生的效果。例如,与城市全面就业和低工资制度相配合,城市住房、医疗、教育和其他生活基础设施都含有排他性补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20多年时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既是不合法的,又是成本高昂的。偶尔也有农村劳动力外出,但规模和范围都十分有限,并被视为非法,称作“盲目流动人口”。这种人口流动,常常被政府制止。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受利益的诱导和驱使,城镇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以及社会福利、发展的机会高于农村,都是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城乡间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水平、个人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差距越大,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动机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消除城乡差距是减缓劳动力流动的关键措施。第四节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

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从我国发展的趋势来看,城乡间的差距目前仍有扩大的趋势,这是造成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经济动因。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家统计局专家姚景源根据2003年数据测算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6倍左右,而且这仅是城乡间的“名义差别”,如果再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对农村居民来说可望而不可及的各种实物补贴,如公费医疗、国家对中小学的财政补贴、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等计算在内,城乡的“实际差别”将更大。

人力资本的结构对劳动力的流动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原因是城乡产业结构和差异,城镇产业的生产技术特征对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城镇产业的技术水平一般较农业产业高,因而对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而农村产业基本上是以粗放型生产经营为主,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也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劳动力的流动是以市场供求信息为导向的,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供不应求的地区。如果市场供求信息不准、不畅通,就会造成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重点):

1.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由于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投资的扩大等,城镇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在农村,伴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多的劳动力将由农业部门转移出来。

2.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经济发达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