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企业管理论文_第1页
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企业管理论文_第2页
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企业管理论文_第3页
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企业管理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们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企业管理论文公司治理构造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和公司法规范的重点。它由公司的组织构造及其组织构造的运行规范两部分组成。本文从更新公司治理观念,完善和加强公司内部鼓励机制以及完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角度出发,通过完善股东会职权和议事规则、完善董事产生程序、完善监事会资格和职权以改变并完善公司治理构造。本文关键词语:公司治理构造;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AbstractCorporategovernancesystemisthecoreandthefocusofcompanylawnorms.Itconsistsofthecompanysorganizationalstructureandoperationalnormsof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iscomposedoftwoparts.Inthispaper,theconceptofcorporategovernancefromtheupdate,improveandstrengthenthecompanyaswellastheincentivemechanismwillimprovethecompanysshareholders,boardofdirectors,boardofsupervisorspointofviewofshareholdersthroughtheimprovementoftermsofreferenceandrulesofprocedure,thedirectorshaveaperfectprocess,andimprovethequalificationsandtermsofreferenceoftheboardofsupervisorstochangeandimprovethecorporategovernancestructure.1.公司治理概论1.1公司治理构造相关概念公司治理构造,是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等公司组织机构组成的治理系统,包括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组织机构的运行规范。它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和公司法规范的重点。股东会是由全体股东共同组成,其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大部分由公司章程决定,但(公司法〕对一些特定问题作了硬性规定,例如:公司能够修改章程但必须经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董事会是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根据公司章程设立并由全体董事组成的业务执行机关,具有下面特征:董事会负责公司经营活动的指挥与管理,对公司股东负责并报告工作,必须执行股东会关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定。监事会是为了保证公司正常有序有规则的进行经营,保证公司决策正确和领导层正确执行公务,防止滥用职权最终危及公司、股东和第三人利益而设立的处于股东会领导下的公司常设机构,通过对公司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独立董事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络或专业联络,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定的董事。除了上述提及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外,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的总经理也是完善公司治理构造的一个关键。总经理由董事会任命并对董事会负责,公司的发展与其息息相关。1.2研究完善公司治理构造的意义公司治理构造是公司制度的核心,不断的完善公司治理构造有助于我们国家公司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公司管理效率,进而促进公司更好的配置资源、提高效率。2.我们国家公司治理构造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我们国家(公司法〕固然对公司治理构造做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其设计仍不尽合理,存在各种问题。2.1股东会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主要问题是一股独大的内部人控制局面较为普遍,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我们国家大部分企业都有家族或者国家持有股权的影子,造成一股独大的局面,进而造成第一大股东在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及在选举董事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相应地也就控制了公司的经营方向和实际运营。高度集中的股权构造直接导致小股东在公司中失去发言权。大股东做决策时往往只考虑本身利益,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有些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以低价买、价卖的方式从子公司套取利润,有的通过让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方式转移本身风险,有的掏空上市子公司却鼓了个人腰包,企业利益遭到严重损害。[1]2.2董事会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这个问题主要具体表现出在董事会成员来源不规范和董事会职能虚化。在我们国家,哪些人有资格成为董事当前没有严格规定。董事候选人一般由大股东或主管部门提出,股东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投票通过,丧失了对董事会成员的选择权,致使很多不胜任董事职务的人进入公司董事会。同时,董事专业构造不合理,法律类人才严重匮乏,导致董事会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问题频出。董事会是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企业决策应通过董事会集体表决产生。由于董事长大多由原厂长、经理担任,长官意识较浓,其他董事董事意识淡薄,未发挥应有作用,董事会还是一言堂,集体决策原则名存实亡。根据(公司法〕规定,董事既有权利,也有责任。但董事渎职怎样确定、怎样追查责任,没有切实可行措施,所以,在名有责任实无约束的董事决策机制下,董事会形同虚设。2.3监事会、独立董事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监事会的职责是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要求予以纠正等。由于监事会工作遭到种种限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我们国家又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但当前,独立董事制度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独立董事主要由大股东决定聘请,难以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的薪酬来源于公司,很难对公司经营活动发表客观的独立意见;独立董事行使权利没有制度保障与配合,无法实现对管理层的约束。与之相反,公司管理层发现独立董事的意图对其不利时,却能够对独立董事实行罢免。因而,监事会及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在我们国家日常公司治理中没有能发挥正常作用,对公司董事会的决定不能加以监督。2.4经理人员的鼓励机制和监督机制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主要存在问题:对经理人员鼓励多约束少,侵蚀和侵占国有资产、损害股东利益的现象较为普遍;鼓励方式单一,没有针对性;外部环境和内部制度存在缺陷。我们国家的经理制引入较晚,详细实行状况也不完善。经理人本身约束太少,对上负责造成了经理只受董事会约束而不受下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另外,个别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其他董事对其的监督就愈加困难。3.完善我们国家公司治理的措施3.1更新公司治理观念公司是模拟自然人构成的一种法人组织体。在近当代公司法构成时期,公司的组织机构形式是在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分权制衡的思想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形式对构建公司的组织机构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西方近当代公司法按照政治上的立法(议会)、行政()、司法(法院)三权分立,构建公司的组织机构形式。[2]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分别作为权利机关(意思机关)、日常经营决策机关和监督机关。3.1.1传统公司法理论对公司治理的界定传统公司法理论以为,公司仅仅是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组成的联合体和为他们赚钱的工具,所以传统的公司治理构造也被理解为怎样通过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责权划分来构成它们之间的制衡,以实现物质资本所有者对公司最终控制的一种机制。我们国家(公司法〕也受其影响,明确规定以股东会为中心。但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股东会中心主义正日趋衰败,人们已开场关注相关利益者的利益。[3]3.1.2当代公司法理论对公司治理的界定当代公司法理论以为公司是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益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由此所决定,公司治理构造能够理解为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利害关系人之间有关公司经营及权利配置的机制。与传统观念不同,当代公司法理论要求当代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制定公司发展方略以及经营管理公司时,必须考虑职工、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不能一味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相关利益者权益遭到重视已是趋势,我们国家也应顺应潮流更新观念、加强对职工、债权人等非股东利害关系人利益的保卫。3.1.3更新公司治理概念的详细措施首先,允许银行介入公司治理。在我们国家,银行是公司最大的债权人,银行的利益理应遭到保卫。而我们国家(商业银行法〕禁止商业银行持有公司股票。从实践来看,199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出的(关于进一步改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金融股票的通知〕中规定了主办银行制,使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公司的监控主体。但实践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办银行对企业既无监管的动力,也无必要的监管途径和手段。1999年起施行的债转股措施,固然在银行与公司之间增设一个企业性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但其本质是让银行成为公司的股东。能够肯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让商业银行直接成为股东才是明智的选择。银行具有信息优势和较强的监控能力,能够作为监督机制的一部分更好的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其次,应鼓励员工介入公司治理。当代公司的兴衰与职工的利益休戚相关,职工对公司的关心程度更甚于股东。由于股东在其所投资的公司衰落时,可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在证券市场另行选择投资对象,而对职工来讲,让其重新就业要困难的多。所以,职工越来越把公司的决策与自个的亲身利益联络在一起,已不再把公司的决策仅仅看成是公司股东会的职责。职工介入制度也日益得到认可,例如在德国职工在监事会中所占比例与股东一样,在日本全员介入已经被看作公司制的根本特征。我们国家也历来重视职工介入企业管理,职工当家作主一直被以为是国有企业乃至社会制度的重要特征。因而,要实现员工介入管理,就必须从两方面做起:第一,鼓励员工持股。职工持股能够到达劳动和资本相结合的目的,加强员工对公司的关心和介入,使其有归属感。第二,推行职工董事制度。我们国家(公司法〕中,只规定了国有有限公司董事会中应有公司职工的代表。而对股份有限公司却无此类规定,这不利于保卫职工的利益。因而,与职工持股相适应,应全面规定在公司董事会中保有一定比例的职工代表,并规定其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3.2完善股东会制度的措施我们国家(公司法〕在制定时固然较多地注意保卫股东的利益,给予股东会很大的权利,但从世界公司治理构造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国家公司运行的实践看,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首先,股东会完善职权。我们国家(公司法〕对股东会的11项职权作了明确规定,而这些职权的牵涉内容均可作为股东大会的审议事项,但股东会要提出事项审议必须先由董事会提出,这种规定在实践中就有可能造成股东会被董事会所控制,难以构成股东会对董事会的有效监督。因而,法律能够赋予股东提案权,允许持股到达一定数目的股东在股东大会召开前提出议案,即设置股东提案权。另外,也应该赋予股东代表诉讼和股东代表公司权。我们国家(公司法〕第333条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背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损害行为的诉讼,除此之外该法再无股东起诉权的规定,这就导致很多情况无法处理。近年来国内已出现了有些股东请求公司董事会召集临时股东大会,但董事会拒绝召集,人民法院由于缺乏明确法律根据,也不责令公司董事会召集的现象。因而,应设立股东代表权和诉讼权,当董事会或董事会成员违法经营或不履行职责且监事会和监事未尽到监督义务时,确保持股一定比例的股东有权代表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其次,完善股东会的议事规则。第一,应完善出席股东会最低法定人数及决议最低法定股份数的规定。我们国家(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做出一般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对于十分决议如公司合并分立等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但并未明确规定出席股东大会的最低法定人数和决议最低法定股份数。在实践中,股东大会往往被少数大股东所控制,进而削弱股东大会应有的作用。第二,应采取累积投票制,保卫小股东的利益。我们国家(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表决,实行一股一票制。一股一票看似民主,但实际上往往使股东大会成为大股东会,而无法保证小股东的利益。因而,改变一股一票制成为关键。我们国家大陆公司能够仿照台湾地区实行的累积投票制,即股东会选任董事时,每一股份有与应选董事人数一样之选举权,得集中选举一人,或分配选举数人,由所得选票代表选举权较多者,中选为董事。累积投票制允许股东将全部表决权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候选人,进而大大增加了小股东所推荐的候选人中选的时机,有利于保卫小股东的利益。另外,平衡股权构造,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十分是国有股权占大部分的公司需要作这方面的改良。加快施行国有股减持、国有资产变现和开放投资限制等措施,鼓励更多的非国有法人资本、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向国有企业,降低企业中国有资本持股比例,促进公司股权多元化。只要国家股比重降低,才能真正确保法人治理构造中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互相制衡的决策与管理、约束机制的正常运行,也才能真正落实公司法人的自主经营权。3.3完善董事会制度的措施董事会在公司治理构造的地位日益突出。尽管我们国家公司立法仍固守股东会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但由于实践中普遍存在国有股控股和股东虚位现象,导致大多数股东尤其是小股东只关心投资利润的多少和股票行情的变化。因而,董事会中心的强化有必要完善我们国家公司的董事会制度。首先,完善董事的产生程序。董事会是公司法人治理构造的核心,董事会的健全与否对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董事的选任也就显得异常重要。董事能否有能力,董事能否为所有股东的利益着想,为公司的发展着想等等,直接影响着董事会能否有效运行。所以,董事会产生程序能否合理将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方方面面。我们国家(公司法〕规定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和更换,且采用一股一票制。这种程序在实践中具体表现出为首届董事会成员由发起人〔一般为大股东〕选举产生,在换届选举时,董事候选人一般由董事会提名或大股东提名。由前面的股东会一股独大的问题可知,董事会成员一般由知名人士,大股东代表担任,因此使小股东无法选出代表自个利益的董事成员,其利益无法遭到有效保卫。因而应进一步完善董事会产生程序,使董事会的构成愈加合理。其详细措施除了用累积投票制代替一股一票制外,还应规定董事候选人提名制,即规定一定数额股份的股东能够提一名董事候选人,这样有利于小股东有针对性地提出自个的候选人,而不是在大股东或董事会提名的董事候选人中被动地作出选择。其次,完善有关董事义务和责任的规定。第一,应规定董事的注意义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立法都规定了董事对公司负有注意义务,我们国家(公司法〕却对此未作明确规定。所谓注意义务就是董事在管理公司时应给予合理的注意,而合理的注意指董事在处理公司事务上所应给予的注意程度只需要相当于一个同样有其学识及经历体验的人处理自个事务上的同样注意程度。我们国家应借鉴国外的立法经历体验,对董事的注意义务做出规定,即行为的好心性、处于类似地位的普通人在类似情况下所应尽到的注意等。董事既不能太不注意,进而使公司日常管理陷入困难,也不能太注意。第二,应完善董事的个人责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董事的个人责任做了较具体的规定,即董事对公司应承当的责任、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我们国家(公司法〕固然对董事的个人责任也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没有规定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但是公司内部责任和董事间接责任对董事惩戒力度有限,不能很好的规范董事的行为。因而,我们国家必须借鉴国外经历体验针对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规定作如下要求:董事在违背法律和公司章程或由于过错给第三人造成损失时,应与公司一起对第三人承当连带赔偿责任。第三,完善董事的鼓励和约束机制。董事的积极性能否有效地调动起来,直接关系着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基于这一认识,国外立法都努力建立和完善对董事的鼓励和约束机制,使董事能尽最大努力发挥自个的潜能。而我们国家当前董事收入偏低,很难做到鼓励董事,调动董事积极性。零报酬现象严重,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水平偏低,公司的进取心就缺乏,公司活力很低。进一步建立完善的鼓励和约束机制,可实行年薪制,年薪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企业经营者与职工利益分离,并以责任轻重、风险大小、生产经营周期〔通常为一年〕为单位进行考核,确定其薪金水平。经营者的收入包括基薪和风险收入两部分。实行年薪制,不致于使董事担忧无法得到应有的报酬;可以推行持股制,董事持有公司股票,公司的发展就与董事的本身利益相结合起来,公司经营良好,其股份市值也就上升,能为其带来可观收益;公司经营不善,公司股票下跌,其收入也会遭到影响,这样董事就会努力经营管理好公司;另外可以施行股票期权制,美国90%的总经理都持有股票期权,给予董事一定的购买股票的权利,当公司经营良好,且股票市值上升时,董事以较低价格购买公司股票,可使自个的收入增加。当前我们国家在董事对第三人责任上规定并不明确,对董事鼓励不够,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国家在法律法规完善以及企业本身的完善,而董事本身也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以次来不断完善董事会制度。3.4完善监事会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的措施在当代公司中,董事会是公司治理中枢和管理权的中心,由此决定作为公司监督机构的监事会的作用就也日益重要。但我们国家(公司法〕对监事会的规定,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并且在监督程序、监事会的权利和责任的规定上都存在一定的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监事会其监事资格必须完善。随着当代公司越来越复杂化、专业化、当代化,对监事的专业知识也就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日本(商法特例法〕中就规定资本金5亿日元以上或债务在200亿日元以上的大公司必须接受经股东大会选出的会计监察人的财务监察,而英国则实行审计员制度以保证监督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参照这些做法,我们国家立法也应做相应规定,这样既能够要求监事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律师资格或具有相应的企业管理经历体验等,可以以要求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监事是管理、法律或会计方面的专业人员,这样有利于提高监事会的监督能力。另外,我们国家法律法规在监事资格方面还有缺陷:对关联企业的董事、经理和监事能否互相兼职没有做出规定,如德国就规定公司董事不能成为母公司的监事;两个或多个公司之间能否互派董事或监事,德国也规定假如一个公司的董事已经是另一个公司的监事,另一个公司的董事就不能担任该公司的监事;一个担任监事职务的人能否同时担任多家公司的监事,在这方面德国就明确讲明一个人不能同时担任十个以上的监事职务;亲属回避问题,即假如一个担任公司董事或经理,其亲属〔尤其是直系亲属〕能否担任公司监事。在这些方面,我们国家法律法规也必须作明确规定,防止少数人员利用这些漏洞损害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利益。[4]其次,监事会职权必须完善。我们国家(公司法〕对监事会赋予了相当广泛的职权,但由于一些重要的职权没有能赋予,以致有些职权也形同虚设。因而,再赋予监事一些职权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国外就有相关法律规定了下面权利以加强监事能力:临时股东大会的补充召集权,即监事会假如以为有必要召开股东大会时,能够提议董事会召开,假如董事会拒绝召集或不按时召集,监事会能够自行负责召集;公司代表权,当董事对公司提出诉讼时,让董事代表公司进行诉讼可能不利于公司,董事长或董事会提起诉讼时,董事长更无法代表公司进行诉讼,当董事会成员损害公司利益,公司对其提起诉讼时,由董事长代表公司提出诉讼也不适宜宜,例如日本(商法〕规定,公司对董事或董事对公司提起诉讼时,由监事代表公司。因而,我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应该做这几方面的规定。最后,监事会监督程序和监督手段必须完善。监督程序不完善、监督手段的缺乏,也是监事会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重要原因。我们国家(公司法〕规定,监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由公司章程规定,而没设强迫性条款。这种规定不利于监事会有效地行使职权。与从此相反,国外立法大都对监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做了强迫性规定,值得借鉴,如日本(商法特例法〕规定关于监事会的召集人、召集方式或议事等事项准用(商法〕关于董事会的有关规定,同时规定监事会构成决议需经监事过半数同意。而德国(股份法〕规定的更为具体。而我们国家(公司法〕虽赋予了监事会很多职权,但没有必要的监督手段予以保证,致使监事会监督职权难以真正落实。另外,扩张监事的检查公司财务权也是稳固监事地位的重要手段。财务检查权是我们国家监事会的核心职位,但立法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应当将监事会检查公司财务权扩张解释到检查、稽核、审计方面,监事会有权随时要求董事会、经理层向其提交财务报表。为实现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应当将监事监督权实现途径法定化。在独立董事制度上,也应做些完善。独立董事所处的尴尬境地与其缺乏公司内部支持有关,要使独立董事发挥作用必须借助监管部门的行政气力:尽快出台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建立人才库,加强对独立董事的信誉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强调保证知情权,尊重独立权,确保独立董事履行职责,介入决策。3.5完善和加强对经理人员的鼓励和监督经理人员负责处理公司日常事务,其决策的重要性对公司利益的利害关系起着重要作用。3.5.1加强经理人员鼓励措施的意义加强经理人员的鼓励有利于促进公司发展与壮大,而加强对经理人员的鼓励应做到:对不同风险偏好的经理人员施行不同的鼓励方式;考虑到行业和市场风险,对经理的鼓励应该以与同行业同期相比拟的相对绩效为根据;根据市场价值确定薪酬,减少公众舆论压力。通过以上措施能有效鼓励经理人员的积极性,能够促进公司业务的蓬勃发展。3.5.2加强对经理人员监督的措施对经理人员的监督也特别重要。为了更好的监督和规范经理的行为,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内部监督主要是限制董事会成员兼任经理,强化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外部监督主要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才市场及产品市场。完善的证券市场,存在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企业有被接管的可能,经理们就会感到压力,公司控制权市场能够成为防止经理人员损害股东利益的最为有效的外部监控机制。在完善的经理人才市场上,经理人员的声誉是其获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