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环境课件_第1页
第三章-光环境课件_第2页
第三章-光环境课件_第3页
第三章-光环境课件_第4页
第三章-光环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光环境第一节概述一、光源1.自然光源即太阳光或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为4~300000nm,其光谱组成分为三大部分。(1)红外线波长300000~760nm。(2)可见光波长760~380nm,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可被分解成红(760~622nm)、橙(622~597nm)、黄第三章光环境1(597~577nm)、绿(577~492nm)、青(494~480nm)、蓝(480~455nm)、紫(455~380nm)七色。(3)紫外线波长380~4nm。光是家畜生存和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家畜的光照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在全部太阳辐射中,红外线约占50%~60%,紫外线约占1%,其余的是可见光。(597~577nm)、绿(577~492nm)、青(42太阳高度角变化时,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随之改变,太阳高度角愈小,波长短的光线在大气中的损失愈多,到达地面的就愈少。紫外线在穿过大气层时,波长小于290nm的部分被臭氧层中的臭氧所吸收,只有波长在290~380nm的紫外线才能到达地表。

太阳高度角变化时,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随之改变,太阳高3

光谱组成随着时间、纬度、海拔等的变化而变化。如短波光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少;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冬季长波光增多,夏季短波光增多。光谱组成随着时间、纬度、海拔等的变化而变化。42.人工光源(1)白炽灯和荧光灯白炽灯和荧光灯常用于照明,荧光灯耗电量比白炽灯少,而且光线比较柔和,不刺激眼睛,但设备投资较高,在一定温度下(21.0~26.7℃)光照效率最高,但温度太低时不易启亮。2.人工光源5(2)红外线灯红外线灯在畜牧生产上常用来作为热源,对雏鸡、仔猪、羔羊和病畜进行照射,不仅可以御寒,而且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在母猪分娩舍常采用红外线灯给仔猪取暖。(2)红外线灯6(3)紫外线灯在生产中,紫外线灯常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3)紫外线灯7三、光的一般作用光照射到生物体上,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进入生物组织之内,其中一部分被该物质所吸收,穿过的部分则未被吸收。三、光的一般作用8光能被吸收后,由于入射光的能量不同,使机体组织产生不同的反应,可引起光热效应、光化学效应和光电效应。光热效应就是入射光的能量不大时,往往只能使物质分子或原子发生旋转或振动,光能转变成动能和热能。红外线和红光的能量较小,所引起的反应属于光热效应。光能被吸收后,由于入射光的能量不同,使机体组织产生不同的反9光化学效应是当入射光的能量较大时,可使物质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被激发,电子激发能可在分子内或分子间传递,这部分激发能可转化为化学能而发生光化学反应。可见光和紫外线的能量较大,往往引起这种类型反应。光化学效应是当入射光的能量较大时,可使物质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10常见光化学反应:⑴光分解效应例如光对动物引起的视觉反应。⑵光合作用⑶光聚合作用⑷光敏作用动物和人的日光性皮炎,就是光敏作用的例子。

常见光化学反应:11光电效应是当入射光的能量更大时,可引起物质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逸出轨道,形成光电子或阳离子而产生光电效应。紫外线和可见光能量足够大时,均可引起这种变化(活体内很少产生)。光电效应是当入射光的能量更大时,可引起物质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12光线被物体吸收的程度,与光线进入物体的深度成反比各种。各种光线对物体的穿透能力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短波红外线>红、橙、黄>绿、青、蓝、紫>长波紫外线>长波红外线>短波紫外线。光的波长越小,物体吸收越强烈,光线进入的深度越小,因此,在所有的光线中,生物组织对紫外线的吸收最为强烈,对可见光的吸收差,对红外线的吸收更差。光线被物体吸收的程度,与光线进入物体的深度成反比各种。各种光13二、光周期与光钝化1、光周期(photoperiod):是指光照时间与黑暗时间交替循环的变动规律。光照时间运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规律性变化称为光的周期性。2、光钝化:是指动物处于持续的长光照下,对光产生的不敏感现象。此时的动物性腺萎缩,不能释放出足够的卵泡刺激素(FSH)刺激卵巢活动。二、光周期与光钝化1、光周期(photoperiod):是指14三、光照强度1、光强度的单位:

坎德拉(cd)——指加热到2024K的黑体每平方厘米面积发出的光强度。2、光通量的单位:

流明(Lm)——当以1坎德拉的光源为球心,以1米长为半径,单位时间通过每平方米面积的光通量,称为1流明。三、光照强度153、光照度是指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光照度的单位:勒克斯(Lx或Lux):当投射到1平方米面积上的光通量为1流明时照度为1勒克斯。3、光照度是指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16第二节可见光一、光的波长(光色)对家畜的影响1、行为医学上认为红光有充血作用,蓝光和绿光起镇静作用,黄色光和黄绿色对机体最舒适。红光有镇静作用,能降低畜禽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减轻或制止鸡的啄癖、争斗,第二节可见光一、光的波长(光色)对家畜的影响17减少鸡的活动量和采食时间。目前有些商品蛋鸡场用红光为蛋鸡提供光照,防止鸡啄癖和争斗。此外,在夜间或无窗鸡舍内捕鸡时,用红光照射,鸡不能迅速移动,很易捕捉。减少鸡的活动量和采食时间。18②繁殖

红光可延迟鸡的性成熟,使产蛋量增加,种蛋受精率下降。红光也可延长小母猪的性成熟时间。③产蛋

绿光、蓝光和黄光可使产蛋量下降,蛋形变大。②繁殖19④生长肥育和饲料利用率

红光、绿光、蓝光、黄光可促进鸡的生长,降低饲料利用率,使鸡增重快,成熟早。在相同光照时间下,用7~10Lx红色光和白色光分别照射公雏,红光组雏鸡日增重比白光组高10%,每千克增重耗料量减少0.24kg,成活率提高13%。④生长肥育和饲料利用率20二、光照强度对家畜的影响

1、生长发育

鸡对可见光十分敏感,感觉阈很低,大量的资料表明,小鸡在弱光中能很好地生长,光照强度过大,容易引起鸡的啄癖和神经质,对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二、光照强度对家畜的影响21一般认为5Lx光照能剌激仔鸡最大生长,过弱的光照强度不但影响饲养管理工作,而且使鸡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母猪舍内的光照强度以60~100Lx为宜,光照强度过小会使仔猪生长减慢,成活率降低。肥育猪则宜采用40Lx光照强度饲养。一般认为5Lx光照能剌激仔鸡最大生长,过弱的光照强度不但影响22目前一般认为,弱光能使肥猪保持安静,减少活动,提高饲料利用率,但光照强度小于5Lx,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过强的光照会引起肥猪兴奋,减少休息时间,增加甲状腺素的分泌,提高代谢率,从而影响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目前一般认为,弱光能使肥猪保持安静,减少活动,提高饲料利用率232、产蛋光照强度对蛋鸡产蛋具有重要影响,据Morris研究,获得最大产蛋率,在饲槽水平高度处至少应有10Lx照度。光照强度(在0.12~37Lx范围内)与500日龄内产蛋量的关系为:E=232.4+15.18X-4.256X2

式中E为每只母鸡到500日龄产蛋数,X为光照强度(Lx)的常用对数。光照强度为0.1、2.2、5、10、20、37Lx的产蛋量分别为214.81、236.58、240.93、243.32、244.95和245.73个,可见光照强度在10Lx以上产蛋量增加很少。2、产蛋243、死亡率

光照强度对鸡的饲养密度和死亡率也有影响,光照强度过大,会刺激动物神经系统,引起动物过度兴奋,易产生行为异常,如异癖、争斗,导致动物死亡率增加。3、死亡率254、繁殖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有利于动物的繁殖活动。雄禽的性活动可能需要较强的光照。研究表明,光照强度对小母猪性成熟具有重要影响,当光照强度从10Lx增加到45Lx,小母猪初情期提前30~40天。4、繁殖26当光照强度从10Lx增加到100Lx,公猪射精量和精子密度显著增加。低光照强度不利于母畜子宫的发育。研究发现:在较黑暗环境中培育的猪,子宫要比在光亮环境中培育猪的子宫重量少18%~26%,睾丸重量少21%。当光照强度从10Lx增加到100Lx,公猪射精量和精子275、泌乳

牛舍人工光照强度从15~20lx增加到100~200lx,牛氧消耗量增加11.0%-22.6%,每千克体重沉积能量增加16.0%-22.0%。5、泌乳286、行为

光照强度也影响家畜的行为和生长发育。光照强度较低时,鸡群比较安静,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都比较高,光照强度过大,容易引起啄喙、啄趾啄肛和神经质。6、行为29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容易引起母鸡泄殖腔外翻。猪在照度为0.5Lx时,站立和活动时间较短,睡眠和活动时间较长,随着照度强度增加,猪活动时间增加,休息时间缩短。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容易引起母鸡泄殖腔外翻。30三、光照时间对家畜的影响1、繁殖性能

马、驴等动物在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配种,绵羊和山羊等动物则在秋季日照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发情配种。光照时间逐渐延长情况下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长日照动物;将在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时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短日照动物。三、光照时间对家畜的影响31长日照动物有马、驴、雪貂、狐、野猪、野猫、野兔、仓鼠以及所有的鸟类。短日照动物有绵羊、山羊、鹿和一般野生反刍动物。一些动物由于人类的长期驯化,其繁殖的季节性消失,如牛、猪、兔,这些动物能常年发情配种繁殖。动物繁殖的季节性本身就说明光对家畜的繁殖具有深刻的影响。长日照动物有马、驴、雪貂、狐、野猪、野猫、野兔、仓鼠以及所有32一般而言,延长光照,有利于长日照动物繁殖活动。对于长日照动物的公畜,延长光照,可提高公畜的性欲,增加公畜的射精量,提高公畜精子的密度,增强精子活力。例如,马在春夏季节,精液质量最高,性行为反应最为明显。一般而言,延长光照,有利于长日照动物繁殖活动。33将公鸡光照时间从12h/d延长到16h/d,射精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和精子活率分别增加14.3%,51.81%,57.49%和4.3%,畸形率和死精率则分别下降41.9%和11.1%。延长光照,可促进长日照动物性腺发育,如延长光照,可诱发母马发情。将公鸡光照时间从12h/d延长到16h/d,射精量、精子浓度34在秋季短日照季节,每日给予母马16小时光照,在40~50天内,母马开始发情。研究表明,给予生长期母牛以长光照,初情期可提前49天。持续光照,会使母猪发情期延长;用长光照处理母猪,母猪仔猪成活率提高9.7%,21天窝重增加14.9%。在秋季短日照季节,每日给予母马16小时光照,在40~50天内35与长日照动物相反,延长光照,则抑制短日照动物繁殖活动。缩短光照可提高短日照公畜的繁殖力。如将绵羊光照时间从13h/d缩短到8h/d,公羊精子活力和正常顶体增加16.6%和27%,用短日照处理组公羊的精液配种,母羊妊娠率和产羔率分别比自然光照组增加35%和150%。与长日照动物相反,延长光照,则抑制短日照动物繁殖活动。362、产蛋性能

禽类对光照的刺激更为敏感,小母鸡在短光照尤其是逐渐缩短光照时间的环境中性成熟延迟,在长光照尤其是逐渐延长光照时间的环境中性成熟提前。延长光照可使小母鸡性成熟提前,10h/d以下的光照,性成熟的日龄随光照时间缩短而延长。2、产蛋性能37在秋冬季每日分别用13h、14h、15h的光照时间处理母鸡,与每日12h光照组相比,产蛋率分别增加71.6%,118.5%和118.1%。每日用14h光照射母鸭,产蛋率比对照组(10h/d)增加92%。产蛋鸡最佳光照时间为14~16h/d,光照时间超过17h/d,反而导致产蛋量下降。每日光照14h,母鸡产蛋率比光照10h/d组产蛋率高92%。在秋冬季每日分别用13h、14h、15h的光照时间处理38在禽类产蛋期,应保持光照时间恒定,突然增加光照时间或突然减少光照时间,都会扰乱内分泌系统,导致产蛋率下降。例如,将每日16h/d的光照增加到20h/d,结果次日鸡群产蛋率下降7.4%~12.57%。在禽类产蛋期,应保持光照时间恒定,突然增加光照时间或突然减少39禽类大多数属于长日照动物,长光照(14~17h/d)可刺激下丘脑分泌GnRH,进而促进腺垂体分泌FSH和LH,促使卵巢分泌雌激素,这些激素有助于卵巢和卵泡的发育。LH分泌高峰是母鸡排卵的必要条件,正常的周期性光照有助于LH分泌高峰的周期性出现,这是确保蛋鸡正常产蛋的重要条件。禽类大多数属于长日照动物,长光照(14~17h/d)可刺激403、产奶量延长光照,可增加牛、羊和猪的产奶量。乳牛用16h/d的人工光照,产奶量比9h/d光照组高6~15%。将猪的光照从每日8h延长到16h,产奶量增加24.5%。3、产奶量41延长光照使家畜产奶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长光照刺激了动物的采食活动,增加了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为提高产奶量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长光照促进了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调节体内能量和物质的代谢,使其向有利于乳汁生成的方向发展。延长光照使家畜产奶量提高的主要原因:424、生长肥育和饲料利用率

一般认为,光具有促进畜禽生长的作用。对仔鸡的研究表明,24h的持续光照,无论强度如何,均较8h/d光照的鸡生长速度快。采用短周期间歇光照,可刺激肉用仔鸡消化系统发育,增加肉用仔鸡采食量,降低肉用仔鸡活动时间,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率。4、生长肥育和饲料利用率43与24h/d连续光照相比较,采用间歇光照(明暗周期为1:3),可提高肉鸭日增重,降低腹脂率和皮脂率。其原因是间歇光照黑暗期长,限制了畜禽的采食和活动,降低了能量消耗和推迟了脂肪沉积的时间。与24h/d连续光照相比较,采用间歇光照(明暗周期为1:344延长光照,有利于牛的生长。如每日光照时间从8h延长到15h,3~6月龄牛的胸围增加31.8%,平均日增重增加10.2%。在限饲和任意采食两种情况下,光照16h/d组比8h/d组日增重增加12.8%和24.8%延长光照,有利于牛的生长。45光照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主要表现在饲料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家畜活动的能量消耗和体组织的增生三个方面。光照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主要表现在饲料营养物质的摄46光照通过视觉系统刺激畜禽,兴奋神经系统,减少褪黑色素和其它神经抑制递质的分泌,使家畜处于清醒状态,这刺激了家畜的采食活动,延长了采食时间,在饲养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增加了群体中弱者的采食机会,提高了动物采食的均衡性。长光照可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光照通过视觉系统刺激畜禽,兴奋神经系统,减少褪黑色素和其它神475、健康

连续光照使肉用仔鸡关节变形(外翻和内翻)、脊椎强直和膝关节增大发病率增加。将光照时间从23h/d减少到16h/d,可将肉用仔鸡死亡率从6.2%降低到1.6%。其原因是缩短光照有利于降低鸡心脏等器官的负荷,减少代谢病、腹水病和“心衰”的发生,提高鸡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5、健康48四、光照制度的制定人工光照是通过人工控制光源,延长或缩短光照时间,增强或减弱光照强度,改变光照周期和节律的办法,克服自然光照的季节性,影响家畜生殖和代谢机能,达到促进畜禽生产能力的目的。四、光照制度的制定人工光照是通过人工控制光源,延长或缩短光照49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人工光照最普遍的是养禽业,对其它家畜使用很少。无窗畜舍可以完全使用人工照明,开放式或有窗畜舍则利用照明设备补充自然光照之不足。我国的有窗畜舍,在生产实践中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人工光照只是作为自然光照的补充。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人工光照最普遍的是养禽业,对其它家畜使用501、恒定法雏鸡出壳后3天内,每天给予23小时光照,第4天开始给予每天13小时固定光照,直到20周龄产蛋期。此后每周增加半小时光照,待每天光照时数达到16小时后,维持恒定不变。此法较简单,效果也较好。1、恒定法51

2、间歇光照法这是用人工光照来改变自然光照的节律,使一个自然昼夜变成2个或2个以上人工昼夜,光照和遮暗的时间比例相等或长短不一。2、间歇光照法52第三节红外线和紫外线一、红外线对家畜的作用

1、消肿镇痛作用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是光热效应。红外线照射到动物体,其能量在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中转变为热能,引起温度升高(可达6摄氏度),血管扩张,皮肤潮红,局部循环加强,最终使组织营养和代谢得到改善。第三节红外线和紫外线53红外线的消肿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局部渗出物易被吸收清除,而使组织张力下降,肿胀减轻,减缓疼痛。红外线镇痛作用机理:A、热本身对感觉神经有镇痛作用;B、热作为一种新刺激,与疼痛冲动同时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使后者受到干扰,因而减弱了疼痛感觉。红外线的消肿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局部渗出物易被吸收54C、上述消肿结果,使组织张力下降,肿胀减轻,加之肌痉挛随之减弱,因而痛感减缓。D、缺血性疼痛,因血液循环改善而得以减轻。在兽医上常用红外线来治疗冻伤,风湿性肌肉炎、关节炎及神经痛等疾病。C、上述消肿结果,使组织张力下降,肿胀减轻,加之肌痉挛随之552、采暖红外线在畜牧生产中,照射仔猪、雏鸡、羔羊和病畜,提高其成活率。常用红外线灯作为热源,不仅可以御寒,而且改善了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效果良好。2、采暖56(4)色素沉着红外线也有一定的色素沉着作用。因红外线被吸收后破坏了细胞,分解了蛋白质,激活了酪氨酸酶,后者与色素原结合,使之变为黑色素,皮肤上即出现色素沉着。此外,红外线还能加强太阳光谱中紫外线的杀菌作用。(4)色素沉着574、不良影响

过度的红外线作用,可使热调节发生障碍。这时机体以减少产热,并重新分配产热来适应新的环境,由于内脏血液量减少,使胃肠道对待异性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当过强的红外线作用于皮肤时,皮肤温度可升达40℃或更高,皮肤表面发生变性,甚至形成严重烧伤。此时生物学过程加强,组织分解产物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性反应。4、不良影响58⑴日射病:波长600—1000nm的红光和红外线能穿透颅骨,使颅内温度升高,引起“日射病”。病症以神经症状为主,动物起初兴奋,继而烦躁不安,然后昏迷,这时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机能紊乱,出现喘气、脉搏加快、粘膜充血、痉挛,终因心脏和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⑴日射病:波长600—1000nm的红光和红外线能穿透颅骨59⑵眼睛疾病波长1000~1900nm的红外线长时间照在眼睛上,可使水晶体及眼内液体的温度升高,引起羞明、视觉模糊、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常见于马属动物在日晒下长时间使役。因此,在夏季户外长时间放牧或使役时,应注意保其头部和眼睛。⑵眼睛疾病60二、紫外线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照射机体后可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电效应。根据其生物学作用的强弱,一般将紫外线分为三段:A段,波长320-380nm,只有一部分能到达地面,其生物学作用较弱,主要起色素沉着作用。B段,波长275-320nm,生物学作用很强,主要是抗佝偻病和红斑作用。二、紫外线61

C段,波长275nm以下,来自太阳辐射的这段紫外线不能到达地面。此段具有最大的杀伤力,对机体细胞也有强烈的刺激和破坏作用。1、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的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特异反应称为红斑作用。这种红斑是在照射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6—8h)后才出现的。而且红斑部位的皮肤微隆起,边缘整齐,易辨认。

C段,波长275nm以下,来自太阳辐射的这段紫外线不62

红斑作用最强的波长是254nm和297nm,通常以波长为297nm,功率为1W的紫外线灯的红斑辐射强度作为一个红斑剂量。测定红斑的生物学剂量,不仅在兽医理疗上可作为掌握紫外线照射时间的依据,而且在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红斑作用最强的波长是254nm和297nm,通常以63

2、杀菌作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决定于波长、辐射强度及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一般认为波长在300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杀菌力最强的是253.7(253~260)nm的紫外线。杀菌作用机理:细菌或病毒的蛋白质、酶、和核酸能强烈吸收相应波长的紫外线,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离解,酶活性降低或消失。细胞DNA中两个胸腺嘧定分子的5、6碳原子彼此连结成环丁烷,形成了胸腺嘧定二聚体,DNA结构和功能破坏,从而影响了细菌和病毒的正常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甚至死亡。

2、杀菌作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决定于波64

只有当细菌或病毒在空气中或在物体浅表时方有杀灭效果。因此,在应用紫外线消毒物体时,必须首先把物体洗净。紫外线杀菌作用多用于手术室、消毒室或畜舍内的空气消毒,也可用于临床上治疗表面感染。只有当细菌或病毒在空气中或在物体浅表时方有杀灭效果。因65在畜牧生产中,常用紫外线灯对畜舍进行灭菌.目前在鸡、鸭、猪等畜禽舍使用的低压汞灯,辐射出254nm紫外线,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实践证明,用20w的低压汞灯悬于畜舍2.5m的高空,每20m2悬挂一盏,即1W/m2,每日照射50min左右,这样可降低家畜的染病率和死亡率,生产力明显提高。在畜牧生产中,常用紫外线灯对畜舍进行灭菌.目前在鸡、鸭、猪等66在布置低压汞灯灭菌时,可以直接向下方照射,而对刚出生的家畜,因其被毛稀疏,不能过多照射;奶牛、奶羊的乳部因皮薄在照射时应注意剂量。在布置低压汞灯灭菌时,可以直接向下方照射,而对刚出673、抗佝偻病作用

波长280~295nm的紫外线照射可使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VD3,波长272~284nm的紫外线可使植物和酵母中的麦角固醇转变为VD2。V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保证了骨骼的正常发育。3、抗佝偻病作用68当缺乏紫外线照射时,VD2、VD3的合成受阻,动物对Ca的吸收减少,血中无机磷含量降低,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钙在骨骼中的沉着发生障碍,引起骨钙化不全,幼畜出现佝偻病,成畜表现骨软症。

当缺乏紫外线照射时,VD2、VD3的合成受阻,动物对Ca的吸69

当太阳高度角小于35°时,这个波段紫外线难以到达地面,所以在冬季纬度大于32°的地区,太阳辐射的抗佝偻病作用较差,纬度愈高,动物愈容易出现佝偻病和骨软症,低纬度地区的动物则不易出现。白色或浅色皮肤的家畜易被紫外线透射,形成VD的效力较强,因而在同样条件下,黑色皮肤的家畜较白色皮肤的家畜易患佝偻病。

当太阳高度角小于35°时,这个波段紫外线难以到达地面,704、色素沉着作用

色素沉着就是动物在阳光的照射下,皮肤和被毛颜色变深的现象。紫外线产生色素沉着作用的波长是320~380nm。皮肤的色素沉着,在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下均能发生,最强、最持久的色素沉着,发生在几种光谱同时作用时。4、色素沉着作用71紫外线可使皮肤中的黑色素原通过氧化酶的作用,转变为黑色素,使皮肤发生色素沉着。色素沉着是机体对光线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紫外线照射在动物皮肤上,能解除硫氢化合物的抑制作用,使酪氨酸酶的活性大大增加,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酪氨酸生成的衍生物共聚而成黑色素蛋白,使皮肤颜色变深。紫外线可使皮肤中的黑色素原通过氧化酶的作用,转变为黑色素,使725、增强免疫力和对传染病抵抗力紫外线的适量照射,能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机体的组织细胞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抗原性发生变化,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同时紫外线照射可提高免疫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补体和凝集素,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5、增强免疫力和对传染病抵抗力736、增强气体代谢作用

紫外线照射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慢变深,促进氧的吸收和二氧化碳、水汽的排出。同时能增加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素的含量,提高血液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加速组织代谢过程。紫外线局部照射时,还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止痛、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6、增强气体代谢作用747、光敏性皮炎: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动物体内的一些光敏物质(如叶红素)对机体产生明显的作用,引起皮肤过敏、皮肤炎症或坏死现象,称为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专发于白色皮肤,特别是在动物无毛或少毛的部位,畜牧生产中多见于猪和羊。如家畜采食了荞麦苗、三叶草、苜蓿、灰菜等,在日晒下常可发生光敏性皮炎。7、光敏性皮炎: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动物体内的一些光敏物质(如758、光照性眼炎与癌紫外线对眼睛过度照射时,可使结膜与角膜发炎,称光照性眼炎。最易引起光照性眼炎的紫外线波长是295~360nm。临床表现为角膜损伤、眼红、烧灼痛、流泪、畏光,经数天后消失。紫外线尚有致癌作用。海福特牛的眼睑为白色,较易致癌。8、光照性眼炎与癌76在畜牧生产中,常用人工保健紫外线(280-340nm)照射畜禽,来提高其生产性能。采用15-20w的保健紫外线灯,安装在畜舍上空,距被照射畜体1.5-2.0m高,每日照射4-5次,每次30分钟。安装0.7w/m2,经照射后的畜禽,其生长率、产蛋和孵化率均比不照射的提高。用紫外线灯也可照射奶牛、奶羊,同样能提高产奶量及其奶中的维生素D的含量。9、提高畜禽生产力在畜牧生产中,常用人工保健紫外线(280-340nm)照射畜77用长波紫外线照射雏鸡,可使60日龄雏鸡活重提高23%,心肺的重量都远远超过对照组,而且紫外线照射组鸡成活率提高3.7%。对种蛋进行长波紫外线照射可提高孵化率3~10%,而且小鸡出壳早、活重大、成活率高、体重增长快。用长波紫外线照射仔猪可提高仔猪重22.9%。用长波紫外线照射奶牛,母牛产奶量增加10~20%。

用长波紫外线照射雏鸡,可使60日龄雏鸡活重提高23%,心肺的78第三章光环境第一节概述一、光源1.自然光源即太阳光或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为4~300000nm,其光谱组成分为三大部分。(1)红外线波长300000~760nm。(2)可见光波长760~380nm,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可被分解成红(760~622nm)、橙(622~597nm)、黄第三章光环境79(597~577nm)、绿(577~492nm)、青(494~480nm)、蓝(480~455nm)、紫(455~380nm)七色。(3)紫外线波长380~4nm。光是家畜生存和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家畜的光照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在全部太阳辐射中,红外线约占50%~60%,紫外线约占1%,其余的是可见光。(597~577nm)、绿(577~492nm)、青(480太阳高度角变化时,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随之改变,太阳高度角愈小,波长短的光线在大气中的损失愈多,到达地面的就愈少。紫外线在穿过大气层时,波长小于290nm的部分被臭氧层中的臭氧所吸收,只有波长在290~380nm的紫外线才能到达地表。

太阳高度角变化时,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随之改变,太阳高81

光谱组成随着时间、纬度、海拔等的变化而变化。如短波光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少;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冬季长波光增多,夏季短波光增多。光谱组成随着时间、纬度、海拔等的变化而变化。822.人工光源(1)白炽灯和荧光灯白炽灯和荧光灯常用于照明,荧光灯耗电量比白炽灯少,而且光线比较柔和,不刺激眼睛,但设备投资较高,在一定温度下(21.0~26.7℃)光照效率最高,但温度太低时不易启亮。2.人工光源83(2)红外线灯红外线灯在畜牧生产上常用来作为热源,对雏鸡、仔猪、羔羊和病畜进行照射,不仅可以御寒,而且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在母猪分娩舍常采用红外线灯给仔猪取暖。(2)红外线灯84(3)紫外线灯在生产中,紫外线灯常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3)紫外线灯85三、光的一般作用光照射到生物体上,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进入生物组织之内,其中一部分被该物质所吸收,穿过的部分则未被吸收。三、光的一般作用86光能被吸收后,由于入射光的能量不同,使机体组织产生不同的反应,可引起光热效应、光化学效应和光电效应。光热效应就是入射光的能量不大时,往往只能使物质分子或原子发生旋转或振动,光能转变成动能和热能。红外线和红光的能量较小,所引起的反应属于光热效应。光能被吸收后,由于入射光的能量不同,使机体组织产生不同的反87光化学效应是当入射光的能量较大时,可使物质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被激发,电子激发能可在分子内或分子间传递,这部分激发能可转化为化学能而发生光化学反应。可见光和紫外线的能量较大,往往引起这种类型反应。光化学效应是当入射光的能量较大时,可使物质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88常见光化学反应:⑴光分解效应例如光对动物引起的视觉反应。⑵光合作用⑶光聚合作用⑷光敏作用动物和人的日光性皮炎,就是光敏作用的例子。

常见光化学反应:89光电效应是当入射光的能量更大时,可引起物质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逸出轨道,形成光电子或阳离子而产生光电效应。紫外线和可见光能量足够大时,均可引起这种变化(活体内很少产生)。光电效应是当入射光的能量更大时,可引起物质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90光线被物体吸收的程度,与光线进入物体的深度成反比各种。各种光线对物体的穿透能力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短波红外线>红、橙、黄>绿、青、蓝、紫>长波紫外线>长波红外线>短波紫外线。光的波长越小,物体吸收越强烈,光线进入的深度越小,因此,在所有的光线中,生物组织对紫外线的吸收最为强烈,对可见光的吸收差,对红外线的吸收更差。光线被物体吸收的程度,与光线进入物体的深度成反比各种。各种光91二、光周期与光钝化1、光周期(photoperiod):是指光照时间与黑暗时间交替循环的变动规律。光照时间运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规律性变化称为光的周期性。2、光钝化:是指动物处于持续的长光照下,对光产生的不敏感现象。此时的动物性腺萎缩,不能释放出足够的卵泡刺激素(FSH)刺激卵巢活动。二、光周期与光钝化1、光周期(photoperiod):是指92三、光照强度1、光强度的单位:

坎德拉(cd)——指加热到2024K的黑体每平方厘米面积发出的光强度。2、光通量的单位:

流明(Lm)——当以1坎德拉的光源为球心,以1米长为半径,单位时间通过每平方米面积的光通量,称为1流明。三、光照强度933、光照度是指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光照度的单位:勒克斯(Lx或Lux):当投射到1平方米面积上的光通量为1流明时照度为1勒克斯。3、光照度是指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94第二节可见光一、光的波长(光色)对家畜的影响1、行为医学上认为红光有充血作用,蓝光和绿光起镇静作用,黄色光和黄绿色对机体最舒适。红光有镇静作用,能降低畜禽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减轻或制止鸡的啄癖、争斗,第二节可见光一、光的波长(光色)对家畜的影响95减少鸡的活动量和采食时间。目前有些商品蛋鸡场用红光为蛋鸡提供光照,防止鸡啄癖和争斗。此外,在夜间或无窗鸡舍内捕鸡时,用红光照射,鸡不能迅速移动,很易捕捉。减少鸡的活动量和采食时间。96②繁殖

红光可延迟鸡的性成熟,使产蛋量增加,种蛋受精率下降。红光也可延长小母猪的性成熟时间。③产蛋

绿光、蓝光和黄光可使产蛋量下降,蛋形变大。②繁殖97④生长肥育和饲料利用率

红光、绿光、蓝光、黄光可促进鸡的生长,降低饲料利用率,使鸡增重快,成熟早。在相同光照时间下,用7~10Lx红色光和白色光分别照射公雏,红光组雏鸡日增重比白光组高10%,每千克增重耗料量减少0.24kg,成活率提高13%。④生长肥育和饲料利用率98二、光照强度对家畜的影响

1、生长发育

鸡对可见光十分敏感,感觉阈很低,大量的资料表明,小鸡在弱光中能很好地生长,光照强度过大,容易引起鸡的啄癖和神经质,对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二、光照强度对家畜的影响99一般认为5Lx光照能剌激仔鸡最大生长,过弱的光照强度不但影响饲养管理工作,而且使鸡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母猪舍内的光照强度以60~100Lx为宜,光照强度过小会使仔猪生长减慢,成活率降低。肥育猪则宜采用40Lx光照强度饲养。一般认为5Lx光照能剌激仔鸡最大生长,过弱的光照强度不但影响100目前一般认为,弱光能使肥猪保持安静,减少活动,提高饲料利用率,但光照强度小于5Lx,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过强的光照会引起肥猪兴奋,减少休息时间,增加甲状腺素的分泌,提高代谢率,从而影响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目前一般认为,弱光能使肥猪保持安静,减少活动,提高饲料利用率1012、产蛋光照强度对蛋鸡产蛋具有重要影响,据Morris研究,获得最大产蛋率,在饲槽水平高度处至少应有10Lx照度。光照强度(在0.12~37Lx范围内)与500日龄内产蛋量的关系为:E=232.4+15.18X-4.256X2

式中E为每只母鸡到500日龄产蛋数,X为光照强度(Lx)的常用对数。光照强度为0.1、2.2、5、10、20、37Lx的产蛋量分别为214.81、236.58、240.93、243.32、244.95和245.73个,可见光照强度在10Lx以上产蛋量增加很少。2、产蛋1023、死亡率

光照强度对鸡的饲养密度和死亡率也有影响,光照强度过大,会刺激动物神经系统,引起动物过度兴奋,易产生行为异常,如异癖、争斗,导致动物死亡率增加。3、死亡率1034、繁殖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有利于动物的繁殖活动。雄禽的性活动可能需要较强的光照。研究表明,光照强度对小母猪性成熟具有重要影响,当光照强度从10Lx增加到45Lx,小母猪初情期提前30~40天。4、繁殖104当光照强度从10Lx增加到100Lx,公猪射精量和精子密度显著增加。低光照强度不利于母畜子宫的发育。研究发现:在较黑暗环境中培育的猪,子宫要比在光亮环境中培育猪的子宫重量少18%~26%,睾丸重量少21%。当光照强度从10Lx增加到100Lx,公猪射精量和精子1055、泌乳

牛舍人工光照强度从15~20lx增加到100~200lx,牛氧消耗量增加11.0%-22.6%,每千克体重沉积能量增加16.0%-22.0%。5、泌乳1066、行为

光照强度也影响家畜的行为和生长发育。光照强度较低时,鸡群比较安静,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都比较高,光照强度过大,容易引起啄喙、啄趾啄肛和神经质。6、行为107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容易引起母鸡泄殖腔外翻。猪在照度为0.5Lx时,站立和活动时间较短,睡眠和活动时间较长,随着照度强度增加,猪活动时间增加,休息时间缩短。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容易引起母鸡泄殖腔外翻。108三、光照时间对家畜的影响1、繁殖性能

马、驴等动物在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配种,绵羊和山羊等动物则在秋季日照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发情配种。光照时间逐渐延长情况下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长日照动物;将在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时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短日照动物。三、光照时间对家畜的影响109长日照动物有马、驴、雪貂、狐、野猪、野猫、野兔、仓鼠以及所有的鸟类。短日照动物有绵羊、山羊、鹿和一般野生反刍动物。一些动物由于人类的长期驯化,其繁殖的季节性消失,如牛、猪、兔,这些动物能常年发情配种繁殖。动物繁殖的季节性本身就说明光对家畜的繁殖具有深刻的影响。长日照动物有马、驴、雪貂、狐、野猪、野猫、野兔、仓鼠以及所有110一般而言,延长光照,有利于长日照动物繁殖活动。对于长日照动物的公畜,延长光照,可提高公畜的性欲,增加公畜的射精量,提高公畜精子的密度,增强精子活力。例如,马在春夏季节,精液质量最高,性行为反应最为明显。一般而言,延长光照,有利于长日照动物繁殖活动。111将公鸡光照时间从12h/d延长到16h/d,射精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和精子活率分别增加14.3%,51.81%,57.49%和4.3%,畸形率和死精率则分别下降41.9%和11.1%。延长光照,可促进长日照动物性腺发育,如延长光照,可诱发母马发情。将公鸡光照时间从12h/d延长到16h/d,射精量、精子浓度112在秋季短日照季节,每日给予母马16小时光照,在40~50天内,母马开始发情。研究表明,给予生长期母牛以长光照,初情期可提前49天。持续光照,会使母猪发情期延长;用长光照处理母猪,母猪仔猪成活率提高9.7%,21天窝重增加14.9%。在秋季短日照季节,每日给予母马16小时光照,在40~50天内113与长日照动物相反,延长光照,则抑制短日照动物繁殖活动。缩短光照可提高短日照公畜的繁殖力。如将绵羊光照时间从13h/d缩短到8h/d,公羊精子活力和正常顶体增加16.6%和27%,用短日照处理组公羊的精液配种,母羊妊娠率和产羔率分别比自然光照组增加35%和150%。与长日照动物相反,延长光照,则抑制短日照动物繁殖活动。1142、产蛋性能

禽类对光照的刺激更为敏感,小母鸡在短光照尤其是逐渐缩短光照时间的环境中性成熟延迟,在长光照尤其是逐渐延长光照时间的环境中性成熟提前。延长光照可使小母鸡性成熟提前,10h/d以下的光照,性成熟的日龄随光照时间缩短而延长。2、产蛋性能115在秋冬季每日分别用13h、14h、15h的光照时间处理母鸡,与每日12h光照组相比,产蛋率分别增加71.6%,118.5%和118.1%。每日用14h光照射母鸭,产蛋率比对照组(10h/d)增加92%。产蛋鸡最佳光照时间为14~16h/d,光照时间超过17h/d,反而导致产蛋量下降。每日光照14h,母鸡产蛋率比光照10h/d组产蛋率高92%。在秋冬季每日分别用13h、14h、15h的光照时间处理116在禽类产蛋期,应保持光照时间恒定,突然增加光照时间或突然减少光照时间,都会扰乱内分泌系统,导致产蛋率下降。例如,将每日16h/d的光照增加到20h/d,结果次日鸡群产蛋率下降7.4%~12.57%。在禽类产蛋期,应保持光照时间恒定,突然增加光照时间或突然减少117禽类大多数属于长日照动物,长光照(14~17h/d)可刺激下丘脑分泌GnRH,进而促进腺垂体分泌FSH和LH,促使卵巢分泌雌激素,这些激素有助于卵巢和卵泡的发育。LH分泌高峰是母鸡排卵的必要条件,正常的周期性光照有助于LH分泌高峰的周期性出现,这是确保蛋鸡正常产蛋的重要条件。禽类大多数属于长日照动物,长光照(14~17h/d)可刺激1183、产奶量延长光照,可增加牛、羊和猪的产奶量。乳牛用16h/d的人工光照,产奶量比9h/d光照组高6~15%。将猪的光照从每日8h延长到16h,产奶量增加24.5%。3、产奶量119延长光照使家畜产奶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长光照刺激了动物的采食活动,增加了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为提高产奶量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长光照促进了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调节体内能量和物质的代谢,使其向有利于乳汁生成的方向发展。延长光照使家畜产奶量提高的主要原因:1204、生长肥育和饲料利用率

一般认为,光具有促进畜禽生长的作用。对仔鸡的研究表明,24h的持续光照,无论强度如何,均较8h/d光照的鸡生长速度快。采用短周期间歇光照,可刺激肉用仔鸡消化系统发育,增加肉用仔鸡采食量,降低肉用仔鸡活动时间,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率。4、生长肥育和饲料利用率121与24h/d连续光照相比较,采用间歇光照(明暗周期为1:3),可提高肉鸭日增重,降低腹脂率和皮脂率。其原因是间歇光照黑暗期长,限制了畜禽的采食和活动,降低了能量消耗和推迟了脂肪沉积的时间。与24h/d连续光照相比较,采用间歇光照(明暗周期为1:3122延长光照,有利于牛的生长。如每日光照时间从8h延长到15h,3~6月龄牛的胸围增加31.8%,平均日增重增加10.2%。在限饲和任意采食两种情况下,光照16h/d组比8h/d组日增重增加12.8%和24.8%延长光照,有利于牛的生长。123光照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主要表现在饲料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家畜活动的能量消耗和体组织的增生三个方面。光照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主要表现在饲料营养物质的摄124光照通过视觉系统刺激畜禽,兴奋神经系统,减少褪黑色素和其它神经抑制递质的分泌,使家畜处于清醒状态,这刺激了家畜的采食活动,延长了采食时间,在饲养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增加了群体中弱者的采食机会,提高了动物采食的均衡性。长光照可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光照通过视觉系统刺激畜禽,兴奋神经系统,减少褪黑色素和其它神1255、健康

连续光照使肉用仔鸡关节变形(外翻和内翻)、脊椎强直和膝关节增大发病率增加。将光照时间从23h/d减少到16h/d,可将肉用仔鸡死亡率从6.2%降低到1.6%。其原因是缩短光照有利于降低鸡心脏等器官的负荷,减少代谢病、腹水病和“心衰”的发生,提高鸡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5、健康126四、光照制度的制定人工光照是通过人工控制光源,延长或缩短光照时间,增强或减弱光照强度,改变光照周期和节律的办法,克服自然光照的季节性,影响家畜生殖和代谢机能,达到促进畜禽生产能力的目的。四、光照制度的制定人工光照是通过人工控制光源,延长或缩短光照127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人工光照最普遍的是养禽业,对其它家畜使用很少。无窗畜舍可以完全使用人工照明,开放式或有窗畜舍则利用照明设备补充自然光照之不足。我国的有窗畜舍,在生产实践中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人工光照只是作为自然光照的补充。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人工光照最普遍的是养禽业,对其它家畜使用1281、恒定法雏鸡出壳后3天内,每天给予23小时光照,第4天开始给予每天13小时固定光照,直到20周龄产蛋期。此后每周增加半小时光照,待每天光照时数达到16小时后,维持恒定不变。此法较简单,效果也较好。1、恒定法129

2、间歇光照法这是用人工光照来改变自然光照的节律,使一个自然昼夜变成2个或2个以上人工昼夜,光照和遮暗的时间比例相等或长短不一。2、间歇光照法130第三节红外线和紫外线一、红外线对家畜的作用

1、消肿镇痛作用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是光热效应。红外线照射到动物体,其能量在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中转变为热能,引起温度升高(可达6摄氏度),血管扩张,皮肤潮红,局部循环加强,最终使组织营养和代谢得到改善。第三节红外线和紫外线131红外线的消肿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局部渗出物易被吸收清除,而使组织张力下降,肿胀减轻,减缓疼痛。红外线镇痛作用机理:A、热本身对感觉神经有镇痛作用;B、热作为一种新刺激,与疼痛冲动同时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使后者受到干扰,因而减弱了疼痛感觉。红外线的消肿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局部渗出物易被吸收132C、上述消肿结果,使组织张力下降,肿胀减轻,加之肌痉挛随之减弱,因而痛感减缓。D、缺血性疼痛,因血液循环改善而得以减轻。在兽医上常用红外线来治疗冻伤,风湿性肌肉炎、关节炎及神经痛等疾病。C、上述消肿结果,使组织张力下降,肿胀减轻,加之肌痉挛随之1332、采暖红外线在畜牧生产中,照射仔猪、雏鸡、羔羊和病畜,提高其成活率。常用红外线灯作为热源,不仅可以御寒,而且改善了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效果良好。2、采暖134(4)色素沉着红外线也有一定的色素沉着作用。因红外线被吸收后破坏了细胞,分解了蛋白质,激活了酪氨酸酶,后者与色素原结合,使之变为黑色素,皮肤上即出现色素沉着。此外,红外线还能加强太阳光谱中紫外线的杀菌作用。(4)色素沉着1354、不良影响

过度的红外线作用,可使热调节发生障碍。这时机体以减少产热,并重新分配产热来适应新的环境,由于内脏血液量减少,使胃肠道对待异性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当过强的红外线作用于皮肤时,皮肤温度可升达40℃或更高,皮肤表面发生变性,甚至形成严重烧伤。此时生物学过程加强,组织分解产物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性反应。4、不良影响136⑴日射病:波长600—1000nm的红光和红外线能穿透颅骨,使颅内温度升高,引起“日射病”。病症以神经症状为主,动物起初兴奋,继而烦躁不安,然后昏迷,这时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机能紊乱,出现喘气、脉搏加快、粘膜充血、痉挛,终因心脏和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⑴日射病:波长600—1000nm的红光和红外线能穿透颅骨137⑵眼睛疾病波长1000~1900nm的红外线长时间照在眼睛上,可使水晶体及眼内液体的温度升高,引起羞明、视觉模糊、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常见于马属动物在日晒下长时间使役。因此,在夏季户外长时间放牧或使役时,应注意保其头部和眼睛。⑵眼睛疾病138二、紫外线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照射机体后可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电效应。根据其生物学作用的强弱,一般将紫外线分为三段:A段,波长320-380nm,只有一部分能到达地面,其生物学作用较弱,主要起色素沉着作用。B段,波长275-320nm,生物学作用很强,主要是抗佝偻病和红斑作用。二、紫外线139

C段,波长275nm以下,来自太阳辐射的这段紫外线不能到达地面。此段具有最大的杀伤力,对机体细胞也有强烈的刺激和破坏作用。1、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的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特异反应称为红斑作用。这种红斑是在照射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6—8h)后才出现的。而且红斑部位的皮肤微隆起,边缘整齐,易辨认。

C段,波长275nm以下,来自太阳辐射的这段紫外线不140

红斑作用最强的波长是254nm和297nm,通常以波长为297nm,功率为1W的紫外线灯的红斑辐射强度作为一个红斑剂量。测定红斑的生物学剂量,不仅在兽医理疗上可作为掌握紫外线照射时间的依据,而且在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红斑作用最强的波长是254nm和297nm,通常以141

2、杀菌作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决定于波长、辐射强度及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一般认为波长在300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杀菌力最强的是253.7(253~260)nm的紫外线。杀菌作用机理:细菌或病毒的蛋白质、酶、和核酸能强烈吸收相应波长的紫外线,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离解,酶活性降低或消失。细胞DNA中两个胸腺嘧定分子的5、6碳原子彼此连结成环丁烷,形成了胸腺嘧定二聚体,DNA结构和功能破坏,从而影响了细菌和病毒的正常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甚至死亡。

2、杀菌作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决定于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