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积累运用(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佝偻(lóu)亵渎(xiè)调和(tiáo)强聒不舍(guō)B.瞥见(biē)惊骇(hài)恍若(huǎng)附庸风雅(yōng)C.汲取(xí)宽宥(yòu)游弋(yì)絮絮叨叨(sù)D.佝偻(gōu)矗立(zhù)坍塌(tān)金戈铁马(g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秘诀旁骛浪荡言不及意 B.劫掠赃物赞誉鸠占雀巢C.轻觑麾下窗棂相得益彰 D.广袤积攒困厄形消骨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有些“标题党”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故弄玄虚,以致误导舆论。B.他十分喜爱古诗词,人们都说他是一个附庸风雅的人。C.事物在变,环境在变,周围的人也在变,我们只有随机应变,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D.敌人已经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是守还是撤,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4月15日突发大火,尖塔倒塌,屋顶烧毁,损失惨重。B.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图片让举世震惊。C.武威文庙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D.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5.下面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古今名言,请从中提炼出“自强不息”的内涵。(4分)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②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荀子》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⑤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4分,每点1分)6.上题的名言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如果要做一个自强的人,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7分)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特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戚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注释】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③孟贲: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臣南方草鄙之人也(见识短浅)B.亲尝教以兵(父母,这里指父亲)C.寡人不好兵(武器)D.王曰:“然。”(正确的,对的)8.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内无孟责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B.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C.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D.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同说自己是南方的一个草鄙之人,可以看出他的谦虚。B.赵王前面拒绝听郑同谈论,后面请求郑同多多指教,由此可以看出郑同的言论打动了赵王。C.郑同举了“人有万金之财,若没有防备能力,会陷入危险”的例子来劝说赵王当强敌来犯时要做好防御。D.郑同为说服赵王举了他游说魏昭王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用兵的重要性,可见他的口才之好。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4分)(2)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参考译文】郑同北上拜见赵王。赵王说:“您是南方的博学之士,来这里有何见教?”郑同回答说:“我是南方一个部陋无知的人,有什么值得您向我请教?即使这样,大王您已经把问题摆在了(我)面前,(我)又怎么敢不回答呢?我年轻的时候,父亲曾教给我兵法。”赵王说:“我不喜欢兵法。”郑同听了这话拍手仰天大笑,说:“兵法本来就是天下最狡诈的人喜欢的东西,我原来就猜想大王您不喜欢它。我也曾用兵法游说过魏昭王,昭王也说:‘我不喜欢。’我就说:“大王的行为能比得上许由吗?许由并没有被世俗的名利牵累,所以不接受(尧的禅让)。可是现在大王已经接受了先王遗留下的江山,您想要保持祖先的灵魂不受侵扰吗?’魏昭王说:‘那是当然的。’现在如果有人揣着万金之财,一个人独自在野外露宿,本身没有孟贫那样的成式,身边也没有强弓利箭来防御,(那么)不超过一个晚上,就会有危险的。现在有强大贪婪的国家进逼大王的边境,向大王索取疆土,晓之以理、动之以义,他们都不会听从。大王您如果没有争战之国所具有的防御装备,又将用什么去抵御他们呢?大王您如果不讲求用兵的策略,那么邻国的野心就会得退了。”赵王说:“寡人请求你多加指教。”(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1-12题。(7分)晚次乐乡县①陈子昂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②夜猿鸣。【注释】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噭悲伤哭泣声,指徽啼声。11.概括本诗中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4分)12.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夜色的浓重。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1)窈窕淑女,。(《诗经·关雎》)(2),自露为霜。(《诗经·兼葭》)(3)夜久语声绝,。(杜甫《石壕吏》)(4),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8分)怎样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宗白华①在我看来,我们生活的内容分为对外经验和对内经验。“对外经验”,即对于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了解、思维、记忆;“对内经验”,即思想、情绪、意志、行为。我们要想使生活丰富,就要在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提升我们对外经验的能力,使我们观察研究的对象增加;一方面提高我们内在经验的质量,使我们思想情绪的范围丰富。②我们闲居无事的时候,独往独来,或是走到自然中,看着闲云流水,野草寒花;或跑到闹市里观看社会情状,人事纷纭。在这个时候,最容易看出我们思想智慧的程度高下。③有一次黄昏,我走到街头一个铁匠家门口。看见那黑漆漆的茅店中,一堆火光耀耀,映着一个工作的铁匠,红光射在他丰满的臂上、身上、面上,映衬那后面一片黑暗,非常鲜明。那铁匠举着他极健壮丰满的臂膀,用一个极适当协和的姿势,击着那透红的铁块,火光四射。我看着,心里就想到:这不是一副极好的荷兰画家的画稿吗?内心充满了艺术的思想。站着看着,我不忍走了,渐渐地转想到人生问题,心想人生最健全最真实的快乐,就是有一个安定的工作。有了它,然后才得身心泰然,才得健金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社会中真实的支柱,也就是这班各尽所能的劳动家。我想到此,则是从人生问题,又转到社会问题了。后来我又联想到生物学中的生存竞争说,又想到哲学家生存意志的人生观与宇宙观。诸君自由运用,可以使人生最小的一段,化成三四倍的内容,乃不致因闲暇而无聊,因无聊而堕落,因堕落而痛苦了。④但这还不是我所说对外经验丰富的全部方法。这不过是把我们的一种对外经验,一个自然界的对象,作多方面的玩味观察,把一个单调的、平常的环境,化成一个复杂的、丰富的对象,使它表现出多方面(艺术、人生、社会、科学、哲学)的境相。这就是使我们的“心”成了一个多方面的折光的镜子,照着那简单的物件,变成多方面的形态色彩。⑤以上的观照已经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丰富不少,但我们还要使我们“对内经验”也扩充丰富,使我们的感情意志方面也不寂寞,这有什么方法呢?这个实在很简单。我们情绪意志的表现是在“行动”中,我们只要积极地奋勇地行动,投身于生命的波浪,世界的潮流,一叶扁舟,莫如所属,遍尝各种情绪细微的变化,经历一切意志汹涌的起伏。那时,我们的生活丰富无比。再在这个丰富的生命之泉中,从理性方面生发出思想学术,从情绪方面生发出诗歌艺术,从意志方面生发出事业行为,这不是我们理想的最高人格吗?(有删改)14.作者认为怎样“使我们的生活丰富”?(4分)15.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论证思路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结构类型为总一分一总。B.作者认为人的思想、情绪、意志、行为等,都属于生活内容中的“对内经验”。C.人们闲居无事时投身自然,置身闹市,观察、体验,可看出其“对外经验”能力高下。D.第③段中作者写自己站在铁匠家门口浮想联翩的经历,是用例证法来证明观点。16.理解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5分)17.第⑤段中作者说“这个实在很简单”,你认为是否简单?为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看法。(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8分)规矩是生命的防线韩青①钱穆先生在他的文章《做人的规矩》中曾写道:“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是没有约束和监督,他的动物性随时随地都会迸发出来,进而伤及他人、他物。所以,孟子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其实,这样说还不够深刻,应该说:没有规矩,就难以成人。而所谓规矩,就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底线,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就会被打乱,原本能实现的理想就会被搁浅,不一而足。②因此,每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懂规矩,并且要在它管辖的范围内做事、做人。这就像火车一样,必须在自己的轨道上行进,才能拥有自己正常的生活和目标,一旦脱离了自己的轨道,结果就不言而喻。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生活要有诗和远方,而一个不懂规矩的人,在抵达诗和远方之前就出事了,甚至永远跟未来美好的一切诀别了。显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守规矩就是对自己的保护、尊重和升华。③《三国志》中记载:一次,曹操带兵出征,路过一片麦田时,下令任何人不得踩踏,违者斩,可自己的马却受惊踏入其中。于是他说:“我自己下的命令,自己却带头去破坏它,又怎能让三军执行呢?”说罢,拔出宝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古人割须割发都是一种刑罚,而他自刑,全军震动,也使军队纪律更严明。他如果带头不守规矩,那么就不可能打下自己的江山,也不可能成为历史上一个响当当的人物。④说实话,好规矩的确能成就人,而将它化作具体行动的人,品格得过硬。《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西汉大臣张安世就是这样的人。当年,他曾向朝廷举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他非常生气,认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耶”!从此与此人绝交。他作为功臣,虽食邑万户,却仍穿夫人亲自纺织的布衣,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他“不望私谢”之举了。可见,他做自己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超然物外,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要。这就是他的好规矩,而他在落实它的过程中,显然有过硬的品格贯穿始终,否则,再好的规矩也会成为一朵谎花。而如此过硬的品格,往往都源于一颗“优等的心”。毕淑敏说,这样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⑤《经世奇谋》中记载的窦仪就有一颗这样的心。当年,赵匡胤攻下滁州,周世宗派翰林学士窦仪去登记滁州府库的货物。赵匡胤派了自己的亲信官吏来取库藏的绢。窦仪说:“您当初刚攻下城的时候,即便把库房里的东西拿空也没有关系,如今既然已经登记为官物,没有诏书就不能拿了。”赵匡胤由此很器重他。而他的心何其“优等”,如果没有这样的心,那么他就会变得很随便、不讲原则,进而失去了规矩、品格。⑥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要知道,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矩,一旦你脱离了或破坏了它,可能就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所谓守规矩,既指自己守规矩,又指自己守别人、别物该有的规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自己和别人,防止自己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他人、他物之上。⑦由此可见,规矩就是生命的防线。有了它,那些假、恶、丑的东西就会被拒之于心门之外,进而防止我们误入歧途。(有删改)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9.选文开头引用钱穆先生和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20.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21.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毕淑敏说,这样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2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了选文后你得到的启示。(5分)四、名著阅读(6分)23.在互联网时代,小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