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浅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的8个问题_第1页
2023年浅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的8个问题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浅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的8个问题1、关于超长结构的问题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m,同时规定当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或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且有充分依据的,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大。这两条使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较难把握。工程实例中超过55m就设置伸缩缝,这显然是很难保证的,而且在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后很难控制房屋的长度而不至于产生裂缝等不良现象。出现此类状况这取决于各地区的温差及混凝土不同的收缩应力。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梁柱配筋进行概念上的调整。首先是长向板钢筋应双层设置,并适当加强中部区域的梁板配筋,笔者认为中部区域作为一个中点必然受较大应力,而两侧梁柱,特别是边跨的柱配筋必须加强以抵抗温度应力带来的推力,而超长结构在角部容易产生的扭转效应也须我们在设计中对角部结构进行加强。当框架结构超过70m时,应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不设置伸缩缝,如采用预加应力,掺入抗裂外加剂等等,而且作为超过70m的结构,必须对温度及收缩裂缝采取定量的分析,并相应施加预应力,这在许多工程实例中应用的效果也是众目共睹的。如果对超长结构,不能有效的分析清楚受力情况,笔者建议还是应按标准要求设置伸缩缝,毕竟建筑上缝只要处理得当还是不影响观瞻的。2、关于桩筏根底设计中对于筏板厚度的取值问题桩筏根底设计中对于筏板厚度的取值,一般是先按建筑层数估算筏板厚度,常规是按层数×50mm来估算。例如一幢十八层的小高层住宅,我们那么先按18×50=900mm设定筏板厚,然后再根据排桩情况,分别验算角桩冲切,边桩冲切及墙冲切,群桩冲切。一般情况均为角桩冲切来控制板厚,但这里主要强调一个短肢剪力墙结构下的群桩冲切,短肢剪力墙结构由于墙体不封闭,故取值群桩冲切边界时有相当大的困难,而群桩冲切由于桩群重叠面积较大,应是一种不利状态。因此,一般建议是取值几个大层间近似作为冲切边界,所围区域内短肢墙体内力那么作为抗力抵消,虽不完全准确,但区域放大后,边界的开口效应有所削弱,是可行的。3、关于箱、筏根底底板的挑板问题从结构角度来讲,如果能出挑板,能调匀边跨底板钢筋,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置时,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较节约。出挑板后,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当根底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必要时可加较大跨度的周圈窗井。窗井部位可以认为是挑板上砌墙,不宜再出长挑板。虽然在计算时此处板并不应按挑板计算。当然此问题并不绝对,当有数层地下室,窗井横隔墙较密,且横隔墙能与内部墙体连通时,可灵活考虑。当地下水位很高,出根底挑板,有利于解决抗浮问题。此外,从建筑角度讲,取消挑板,可方便柔性防水做法。当为多层建筑时,结构也可谦让一下建筑。4、关于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强柱弱梁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而提出的。柱破坏了建筑物整个都会倾覆,而梁破坏那么仅是某个区域失效,因此,柱较之梁破坏的损害更大,当前我们的经济已高速开展,我们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一定要将这一概念设计贯彻下去。必须严格控制柱轴压比,笔者认为轴压比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宜超过0.9%,且我们对柱断面及配筋设置时应分部位处理,建议边柱,角柱应适当加强,特别是角柱,建议应全柱加密箍筋,且配筋率不宜小于1%,所有框架柱,不包括小截面柱,建议纵筋均应大于20,且柱筋品种不宜过多,矩形截面柱尽可能对称配筋。而对梁配筋那么建议应配足梁中部筋,而支座筋那么可通过调幅让其适当降低,以使地震作用下能形成梁铰机制,防止柱先于梁屈服,使梁端能首先产生塑性铰,保证柱端的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的实际受弯承载力。5、关于板面设置温度应力筋的问题根据规定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mm~200mm,并应在板的末配筋外表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外表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对于规那么较短的建筑物我们可以在各楼面边跨及屋面层设置相应的温度应力钢筋,而对于超长结构,那么建议在超长结构的长向均应设置双层钢筋。其余部位那么可因人而异,功能重要的区域设置,有条件的建设子项设置,而不必过于强调。另外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当地下室筏板厚度大于1200mm时,可在筏板中间配置温度收缩应力钢筋以抵抗大体积混凝土所产生的收缩及温度应力,配筋量笔者建议取1/2筏板厚的0。1%,且不小于Φ12@200。6、关于对梁筏根底板筋位置的设置问题弹性梁筏根底,由于考虑水浮力下底板所受向上的反向力,设计人员会要求筏板面筋能置于地梁主筋以下,而地梁配筋有时较多甚至配置双排筋,再加上梁箍筋那么施工中引起板筋的弯折相当困难,遇到人防工程那么更难施工。笔者认为从受力传递过程来说,板筋设置必须准确,但考虑施工困难及相应板保护层的损失,建议可以作适当放松。7、关于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重点问题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有两个重点问题值得我们防范,处理不当经常会成为薄弱环节,这也是抗震审查中经常发现的问题。〔1〕对普通长墙的界定,根据规定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这明显出现了一些难度,高厚比为7.9倍及8.1倍的两种墙受力特性截然不同,由此而引起的配筋亦相差甚远(对四级剪力墙而言,短肢剪力墙在一般部位的配筋率要求大于1.0%,而普通墙那么仅要求边缘构件配筋率0.4%,墙身局部配筋率仅为0.2%。)因此笔者在布置长墙时建议控制高厚比大于9,这样就与短肢剪力墙有所区分而不会混淆。(2)关于小墙肢根据规定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截面厚度的5倍,因为当墙肢高厚比拟小时受力特性是脆性破坏,属抗震不利构件。因此,笔者认为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尽量防止次类构件的出现,特别是高厚比小于3的小墙肢应不出现,如出现建议按构造柱考虑,不作为抗侧力构件,否那么应按框架柱设计,尽量降低轴压比,加强配筋。8、关于地基与根底设计的问题地基与根底设计一直也是值得结构工程师非常重视的方面,不仅仅由于该阶段设计过程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后期设计工作的进行,同时,也是因为地基根底也是整个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这一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更加严重甚至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地基根底设计中要注意地方性标准的重要性问题。所以,在进行地基根底设计时,一定要对地方标准进行深入地学习,以防止对整个结构设计或后期设计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这8个问题你知道答案吗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欢送登陆,查询更多相关信息。内容总结

〔1〕浅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的8个问题

1、关于超长结构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m,同时规定当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或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且有充分依据的,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大

〔2〕出现此类状况这取决于各地区的温差及混凝土不同的收缩应力

〔3〕欢送登陆,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内容总结

(1)浅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的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