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分析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课件_第1页
事故案例分析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课件_第2页
事故案例分析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课件_第3页
事故案例分析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课件_第4页
事故案例分析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故案例分析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故事故案例分析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故1一、电气事故的分类

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按发生的电路状况可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按事故的严重性可以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等;按伤害程度可以分为死亡、重伤、轻伤3种;一、电气事故的分类

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2触电事故:

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于人体而造成的。触电又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3种。触电事故:

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32.雷电和静电事故:

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雷电可摧毁建筑物,伤及人畜等,还可能引起火灾;静电放电的最大威胁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2.雷电和静电事故:

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43.射频伤害:

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即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各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手机、电吹风、电磁炉、电视等)从而引起各种疾病。除高频电磁场外,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高压电线下、人在高压变压器室头发麻等)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3.射频伤害:

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即电磁场伤害。5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故2010年4月22日,维修队试验人员××在××站进行电气春检试验时,误入35kVP52II段电压互感器柜内避雷器带电间隔,在准备搭挂接地线时,35kV高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右手及右腿膝关节部位电击伤,35kVA相套管下侧伞裙外侧也被弧光烧损,现场为了解救,及时拉开了进线312开关,简单救护后被及时赶到的120救护车送往医院。事故障造成全站停电1小时。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故2010年4月22日,6原因分析:

(1)春检人员对变电所运行方式不清楚,哪些设备带电,哪些设备不带电没有搞清楚,误以为拉开电压互感器手车就断开了避雷器电源,35kVP52II段电压互感器柜内避雷器当时运行方式下属于带电设备。(2)第一种工作票中所列工作内容没有35kVP52II段电压互感器柜内避雷器试验任务。原因分析:

(1)春检人员对变电所运行方式不清楚,哪些设备带7原因分析:(3)在设备带电,柜后门电磁锁打不开的情况下,误以为电磁锁有故障损坏,擅自做主用紧急钥匙打开后门,进入有电设备。(4)接触避雷器前,没有对设备进行验电。原因分析:(3)在设备带电,柜后门电磁锁打不开的情况下,误以8原因分析:(5)没有使用专用接地线而是使用个人试验接地线进行放电。(6)工作负责人监护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作业行为。原因分析:(5)没有使用专用接地线而是使用个人试验接地线进行9原因分析:(7)试验人员没有佩戴手表式近电报警器,失去最后一道安全关口。原因分析:(7)试验人员没有佩戴手表式近电报警器,失去最后一10原因分析:(8)现场安全措施不完备,有电的35kVP52II段电压互感器柜后门没有设警戒线。(9)紧急钥匙管理存在一定漏洞,在没有问清试验人员借用紧急钥匙用途的情况下,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和得到批准,让其随意取走,存在监管不到位的责任。原因分析:(8)现场安全措施不完备,有电的35kVP52II11防范措施

1)加强试验人员安全意识和现场运行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参检人员的责任心,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的工作票制度。

(2)明确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工作负责人作为现场监护人,一般情况下只负责对工作班成员的监护,不得参与工作班的具体工作。

防范措施

1)加强试验人员安全意识和现场运行知识的培训教育,12防范措施

(3)接触设备前,必须使用验电器进行验电,验明确无电压后立即使用专用接地线进行接地。

(4)要求所有参与春检人员,必须佩带手表式近电报警器。

防范措施

(3)接触设备前,必须使用验电器进行验电,验明确无13防范措施

(5)紧急开锁钥匙专门管理,在没有得到站电气负责人书面批准前,不得任何人使用。

(6)加强现场管理,按照工作票安全措施要求,做全做好现场安全措施。防范措施

(5)紧急开锁钥匙专门管理,在没有得到站电气负责人14事故案例分析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课件15谢谢观看谢谢观看16事故案例分析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故事故案例分析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故17一、电气事故的分类

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按发生的电路状况可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按事故的严重性可以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等;按伤害程度可以分为死亡、重伤、轻伤3种;一、电气事故的分类

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18触电事故:

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于人体而造成的。触电又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3种。触电事故:

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192.雷电和静电事故:

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雷电可摧毁建筑物,伤及人畜等,还可能引起火灾;静电放电的最大威胁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2.雷电和静电事故:

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203.射频伤害:

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即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各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手机、电吹风、电磁炉、电视等)从而引起各种疾病。除高频电磁场外,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高压电线下、人在高压变压器室头发麻等)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3.射频伤害:

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即电磁场伤害。21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故2010年4月22日,维修队试验人员××在××站进行电气春检试验时,误入35kVP52II段电压互感器柜内避雷器带电间隔,在准备搭挂接地线时,35kV高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右手及右腿膝关节部位电击伤,35kVA相套管下侧伞裙外侧也被弧光烧损,现场为了解救,及时拉开了进线312开关,简单救护后被及时赶到的120救护车送往医院。事故障造成全站停电1小时。误入35kV避雷器柜引发的人身触电事故2010年4月22日,22原因分析:

(1)春检人员对变电所运行方式不清楚,哪些设备带电,哪些设备不带电没有搞清楚,误以为拉开电压互感器手车就断开了避雷器电源,35kVP52II段电压互感器柜内避雷器当时运行方式下属于带电设备。(2)第一种工作票中所列工作内容没有35kVP52II段电压互感器柜内避雷器试验任务。原因分析:

(1)春检人员对变电所运行方式不清楚,哪些设备带23原因分析:(3)在设备带电,柜后门电磁锁打不开的情况下,误以为电磁锁有故障损坏,擅自做主用紧急钥匙打开后门,进入有电设备。(4)接触避雷器前,没有对设备进行验电。原因分析:(3)在设备带电,柜后门电磁锁打不开的情况下,误以24原因分析:(5)没有使用专用接地线而是使用个人试验接地线进行放电。(6)工作负责人监护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作业行为。原因分析:(5)没有使用专用接地线而是使用个人试验接地线进行25原因分析:(7)试验人员没有佩戴手表式近电报警器,失去最后一道安全关口。原因分析:(7)试验人员没有佩戴手表式近电报警器,失去最后一26原因分析:(8)现场安全措施不完备,有电的35kVP52II段电压互感器柜后门没有设警戒线。(9)紧急钥匙管理存在一定漏洞,在没有问清试验人员借用紧急钥匙用途的情况下,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和得到批准,让其随意取走,存在监管不到位的责任。原因分析:(8)现场安全措施不完备,有电的35kVP52II27防范措施

1)加强试验人员安全意识和现场运行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参检人员的责任心,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的工作票制度。

(2)明确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工作负责人作为现场监护人,一般情况下只负责对工作班成员的监护,不得参与工作班的具体工作。

防范措施

1)加强试验人员安全意识和现场运行知识的培训教育,28防范措施

(3)接触设备前,必须使用验电器进行验电,验明确无电压后立即使用专用接地线进行接地。

(4)要求所有参与春检人员,必须佩带手表式近电报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