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000字》_第1页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000字》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学院:专业:级别课题名称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位选题背景与来源(或选题缘由,两个标题均可)幼儿阶段是个体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对其个性的发展,及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其目的在于促进学前幼儿独立自主的意识培养,并为幼儿近期教育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并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照顾,自主处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个体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幼儿适应社会,走向独立的第一步。当前,我国关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比较少,主要以理论阐述为主,注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方面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实证研究方面仍然较少,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因素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拟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证分析,对影响下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可能原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一)选题目的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是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自理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直接影响,有助于他们社会性的良好体现,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小班幼儿年龄尚幼,且进入幼儿园时间不长,因此自理能力普遍存在。因此本文从了解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未基础,探寻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探讨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对幼儿自理能力养成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与实践依据。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是独立成长的必备技能之一,也是重要技能之一,以往对儿童自理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幼儿园儿童自理能力的研究和培养上,教师共享的文献很多,很少有实证数据支持对新建幼儿园儿童自给自足现状的研究,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小班幼儿生活自理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为使研究成果丰富和补充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教育研究素材,对新入园幼儿自理能力的研究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入园幼儿自理能力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家长与幼儿园了解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提高家长与幼儿园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通过理论阐述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树立正确的儿童家长教育观念,以期幼儿家长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实践训练策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为幼儿适应入园后生活的变化做足准备,以促进幼儿更好、更全面的发展。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一)关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现状叶晓丹(1988)通过对广州市七所不同类型的大班266名幼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班幼儿生活自理总体水平较高;男孩自理水平略高于女孩;幼儿自理能力具体项目发展不平衡,且家园表现不一致;民办幼儿园幼儿的生活自理水平高于公办等其他性质幼儿园。熊易群等(1995)通过发放并收回10个省和自治区5-6岁的181份有效幼儿家长问卷,发现5-6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幼儿的自理水平与父母对儿童培养的态度和方法有很大关系。汪娟(2011)对某园从托班到大班幼儿的生活自理现状抽样调查显示:幼儿生活自理意识淡薄,缺失责任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尤其托班和小班),自理行为不太明确。她指出影响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家园间的不一致教育观念,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以及亲师互动等因素有关。柯俊(2014)调查发现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普遍较低。刘畅(2015)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现状调查表明: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存在家长代替包办现象。李凤娇(2014)对小班进行问卷调查显示: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如非独生子女。(二)幼儿自理能力差异原因的研究1.幼儿园原因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A.Gesell,1954)对婴幼儿动作能力发展进行了详尽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婴幼儿行为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方向性原则,成熟原则,相互交织原则和技能不对称原则。其中成熟原则指出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过程主要有生理成熟因素所控制。因此,幼儿自主控制动作的发生、发展必须以神经、肌肉等生理结构的成熟为基础。2.家长原因安粉玉(2010)结合她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认为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原因: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什么都不能独立去做,总怕累着孩子,伤着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怕麻烦,怕脏,嫌孩子动作慢。教师原因幼儿园教师的“包办代替”。从理论上讲,幼儿园教师是具备幼儿教养知识和技能合格的幼教工作人员。但是不能否认,在我国当前幼教工作的一线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具备相应的资格。她们或者在观念上没有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重要性,或者在实践中缺乏必要的耐心。比如对于一个系错扣子的孩子,她可能会告诉孩子一遍正确系扣子的方法,也可以告诉孩子第二遍,可是当第三次看到孩子仍然系错了扣子时就会失去耐心,直接替孩子系好扣子或者干脆不管他。综上所述,小班幼儿年龄小,身体发展水平有限,但是他们的自理能力是呈逐步熟练的趋势。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包办代替,嫌孩子动作慢不如自己做等等错误的观念。家长和教师作为幼儿自理能力的引导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家长和教师教养方式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教育观念有待提高,方式有待转变。(三)家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陈金华(2009)指出当前家长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存在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意识缺乏、对孩子身体发展认识不够、耐心不足、方法不当、包办代替等现象。他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增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二是对幼儿的活动给予具体指导;三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四是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五是借助同龄间的榜样力量教育幼儿。班杜拉指出幼儿通过观察进行学习,所以同伴间的力量不容忽视。作者从家庭培养的角度阐述的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相对比较全面,可资借鉴。黄瑞芳(2012)提出五条建议: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增强幼儿自理意识;教育方式要寓教于乐;让幼儿体验成功;巩固幼儿的自理行为。5、研究述评(文献总结)已有研究主要是针对现状、问题及原因来作为主要展开方式,在调查与分析结果方面成果丰硕,而针对给出的解决策略则略显粗糙,没有详细以身心发展层面去探索的提高方式,本研究在进行新的调研后,与过去所得结论做对比,再提出详尽的解决策略(二)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有关书籍方面,《托幼机构0-3岁婴幼儿教养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一周又一周——儿童发展记录(第三版)》《学龄前儿童教育》等详细介绍了对不同年龄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与方法。其中一部分研究制定的调查问卷给本研究一定的启示,使研究者初步掌握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初步知道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价维度,为本研究改编问卷提供了思路借鉴。已有研究大多针对在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少部分研究关注家庭开展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法上还不够具体,不具有太多可借鉴的意义。为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结合工作经验与专家建议,改编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并结合访谈法了解新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本研究将更加注重在家庭于心理反馈层面上,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的可实践性,可操作性。四、选题研究方案(或选题研究设计)(一)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研究目标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解析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上存在问题的思路。希望为家长与相关研究者提供提供一定的教育建议与策略作为参考。2.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34名小班幼儿,其中25名有托班经历。研究者通过这些幼儿1年时间的观察,及时做好相关记录(文本、录像、照片),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进行分析3、研究内容1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及意义1.3研究方法2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相关理论基础2.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论2.2儿童心理发展特征2.3幼儿自理能力的内涵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査3.1研究对象的选择3.2问卷调查3.3调查结果与分析4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1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的问题4.2.1洗手问题4.2.2吃饭问题4.2.3脱衣问题4.2.4午睡问题4.2.5入厕问题4.2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题成因4.2.1自身原因4.2.2家长原因4.2.3幼儿园原因5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建议5.1教师素养方面5.2幼儿园管理方面5.3家庭方面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什么是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有哪些相关的理论支撑?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哪些问题?从几个方面去解决这些问题?(二)研究思路(选题的研究结构及构思)从基础理论知识开始,到调查实证,再到合理分析问题与原因,最后探讨解决措施。(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1、研究方法(1)文献法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教师中存在的各类比较集中和突出的问题,利用互联网、阅览宰、图书馆等查阅相关研究资料,直接或间接地参考和应用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寻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和方法。(2)问卷调查法通过使用问卷,进行资料搜集的一种调查方法。因问卷为匿名填写,所以搜集的资料比较客观,可以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3)逻辑分析法用逻辑分析措施,在各个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历程中寻出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结合所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2、可行性分析在学校图书馆中有良好的资料库,并通过网络能够根据研究需要便捷地搜索和下载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分详尽的理论资源。在学校学习了与课题相关的各项专业课程,已经具备了完成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运用专业知识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自身努力,严格按照论文写作阶段计划执行,不断修改和完善文章的内容,确保文章的写作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五、总体安排、进度计划(一)总体安排1.准备阶段查阅文献——设计研究思路——确定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2.实施阶段收集案例、进行访谈——分析整理案例——得出结论3.收尾阶段撰写论文初稿——反复进行修改——完成论文(二)进度计划一、2019年12月--2020年1月,学生选定指导教师,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搜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确定研究方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二、2020年2月17日--4月17日,实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工作。三、2020年4月6日--4月10日,中期检查。四、2020年4月20日--4月28日,指导教师给出论文初评成绩,各班按要求提交论文终稿电子版,进行论文检测。五、2020年5月1日—5月3日提交论文六、2020年5月4日—5月10日进行论文答辩六、参考文献叶晓丹,黄锦芬.广州市大班幼儿自理能力调查报告[J].教育导刊,1988(5):7-16.熊易群.5至6岁儿童独立性发展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5(5):40-42.汪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导刊,2011(12):16-19.柯俊.小班幼儿的家庭养成教育情况调查[J].教育导刊,2014,(10):83-85.刘畅,王敏.新入园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和提高对策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10):30-31.李凤娇.石林县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现状[J].曲靖师学院学报,2014(9):92-94.安粉玉.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J].科技信息.2010(19),第6%页.陈金华,杜学元.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7月,第70-72页.朱燕.浅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好家长,2019(21):182-182.刘俊.影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评估[J].好家长,2019(6):17-17.沈洁.刍议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中的运用[J].学园,2018(6).德机卓玛.幼儿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C]//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