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控知识1
福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控知识1中医药与传染病认识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历史上,由于瘟疫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中医学在反复医疗实践和学术争鸣中不断认识其病源。1.认为“瘟疫”与“伤寒”、“温病”同是外感病,病因“时行不正之气”、发病与人体正气强弱有关。2.认为瘟疫的病源异于伤寒、温病,另有一类特殊病源“异气”、“病气”、“尸气”。认为瘟疫有特殊病源体,传入人体主要的门户是口鼻,并特异性侵入有关组织器官。《寓意草》“四时有不正之气,感之而致病者,初不名为疫也,因病致死,病气、尸气,混合不正之气,斯为疫矣。一室连床,沿门阖境,共酿之气,尸虫载道,必然之势”(构成瘟疫流行条件)。《医学心悟·论疫》“疫之症,来路两条,有在天者,有在人者。非其时而有其气,自人受之,或为大头天行之类,斯在天之疫也;若夫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方,一方之病,染及合邑,此乃病气、秽气相传染,其气息俱从口鼻而入,乃在人之疫以气相感,与天无涉”(前些年“非典”的传染性,似乎证实这一论述),指出瘟疫有其特殊病源,和传播途径。2中医药与传染病2防疫措施中医药历来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为主”原则,主张未病先防。对传染病的具体防疫措施有:1.对外感瘟疫病人,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疗效。2.早期隔离病人。3.对有疫病密切接触者,或病源携带者的发现、监测和管理。《治疫全书》“毋近病床塌、毋凭死者棺触臭恶,毋食病家食菜,毋拾死者衣物”,提出防疫隔离的具体要求。4.对动物传染源认识和措施。《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狸肉漏脯等毒,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指出病畜及被污染物品不能食用,重视食品卫生。3防疫措施35.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本草纲目》“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已采取蒸气高温方法灭菌防疫。6.对易感人群的防疫措施。《景岳全书》“夏秋新凉之交,或疾风暴雨,或乍寒乍热之时,善养身者,外而衣被,内而口腹,宜增则增,宜节则节,略为加意”,重视个人防护,预防疾病。7.预防接种的创始与应用。我国早已采取措施与天花作斗争,明《寓意草》(1643年)记“种痘医案数例”的“人工种痘”法,《张氏医通》(1695年)载“种痘说”: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四法;《种痘新书》(1741年)已记“种痘八九千人”。现公认,这种人工种痘,虽在安全度上存在一定问题,但这一创举,启示了后人将它改造为“牛痘”接种法全球施用,人类终于在1977年根除天花。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彻底根除某一种严重传染病的成功范例。45.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本草纲目》“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服
早在400多年前,古人们就发明了种牛痘预防天花、水痘等疾病,并一直沿用至今。5早在400多年前,古人们就发明了种牛痘预防天花、水治疗方法1.针对瘟疫、伤寒、温病同是传染性热病理论,采取“辨证”施治方法。传染病的种类很多,但具有其共同临床特点,即病原体在受传染的人体繁殖过程,从一个阶段进展到另一阶段呈规律性。每一个传染病从发生发展以至恢复,一般可以分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等几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中医学认为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于外邪侵犯人体由体表入里,或由口鼻入内自上而下,由浅表深入内脏病变过程,同样有类似相应“分期”和治疗方法。如《伤寒论》将“外感热病”立“六经病脉证并治”六期分证;《温热论》分“卫气营血”四期辨证;《温病条辨》划“上中下三焦辨证”三期分证。每个证期都有其主因、主症、主方。三者分类方法之间,并存在着交叉联系,理、法、方、药相一致。如以传染病发病期中“稽留热”,中医六经辨证中属于“阳明病”、卫气营血辨证属“气分证”、三焦辨证属“中焦病证”,临床表现为“但热不寒,壮热”,“里实热证”。治疗法则宗《内经》“热者寒之”,选择白虎汤为主方进行治疗。至于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常以不同类型出现,如轻型、重型、再感染、重复感染、再燃复发等等。在中医学里分别称为“合病、并病、顺传、逆传、食复、劳复”等进行辨治。6治疗方法62.针对瘟疫、伤寒、温病的病因微有不同,采取“辨病”和“特效”专病、专方、专药治疗。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过程,已积累出一定数量行之有效、可重复性的“专方专药”。如《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治“阳黄”,葛根黄苓黄连汤治“热利”,白头翁汤治“湿热痢”,现分别用于病毒性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效。又如,《摄生众妙方》荆防败毒散、《温病条辨》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发疹性传染病等有效。《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腮腺炎、丹毒、猩红热等病毒、细菌感染疾病有效。72.针对瘟疫、伤寒、温病的病因微有不同,采取“辨病”和“特效3.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自古以来,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样在防治传染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397法中,论述针灸疗法的有33法;又如《霍乱论·治法篇》除了应用内服药治疗传染病外,常采用“通关散吹入鼻中取嚏”开窍急救;以及“刮痧、淬法、刺法、熨灸、敷贴、榻洗”等适宜技术治疗瘟疫传染病。83.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自古以来,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样在防治展望新《传染病防治法》已公布,其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提高传染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样对中医药医、教、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古已有之”、“经验丰富”,而要研究新情况,要在继承传统学术基础上,应有所创新发挥,作出新贡献。如重新认识“邪正相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变规律;研究“皮毛、腠理、气血津液”与“人体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防卫系统”免疫原理;研究运用中医药方法(包括针灸等)防治某些病毒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等9展望9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方案一、
麻疹的中医药预防
二、
水痘的中医药预防
三、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药预防
四、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预
五、
流行性脑膜炎的中医药预防
六、
甲肝的中医药预防
七、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医药预防
八、结核病的中医药预防九、细菌性痢疾
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10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方案一、麻疹的中医药预防麻疹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空气传播。多发于婴幼儿。患过麻疹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麻疹病潜伏期为lO-12天。出疹前后5天左右为传染期。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眼泪、鼻涕、唾液中。发病时可有发热、流涕、流泪、怕光、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发热后的2-3天,于口腔两侧近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可出现"麻疹粘膜斑",斑点为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一圈红晕。出疹后2-3天,此斑就会消失。图为麻疹患者出现“柯氏斑”11麻疹图为麻疹患者出现“柯氏斑”11(一)中医治疗:鲜芫荽30克,水煎服适用于前期;浮萍、苏叶、芫荽各15克,西河柳30克、煎水外擦全身,适用于出疹期出疹不远;鲜芦根、鲜茅根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恢复期。鲜芫荽
12(一)中医治疗:鲜芫荽12(二)治疗原则:1.麻疹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中医治疗麻疹一般按病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常用透疹、清热、解毒等治法,使疹毒外透,从而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同时配合西医对症疗法,但不宜早期滥用抗生素。2.麻疹合并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选用敏感、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同时用中药以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法治疗。中西药合用,以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对麻疹并发喉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均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在治疗上,以宣透解毒为总原则,并根据发病过程中各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候,分别采用透发、解毒、养阴等法。对于疹发不畅,邪毒内陷之逆证,则宜清热解毒,以达邪外出。本病治疗,重在透发。麻毒外透,则邪有所出,以防他变。在治疗中按出疹时期,分段辨治。疹前期以透为主,出疹期以清为主,疹回期则以养阴为主。但应注意透发防耗津液,清热勿过犯寒凉,养阴忌滋腻留邪。13(二)治疗原则:13水痘水痘是儿童的高度急性传染性疾病,偶发于成人。以冬春季发病为主,有终生免疫力。它是由复合疱疹DNA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原发感染。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水痘传染性强。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都有传染性。水痘患儿14水痘水痘患儿14(一)中药方剂:1.连翘、牛蒡子、桑叶各9克,荆芥4.5克,大青叶15克。瘙痒较剧,加蝉衣4.5克,白僵蚕、白蒺藜各9克。水疱较多,加泽泻9克,生薏仁、滑石各12克。发热重,舌苔黄膳,去荆芥、配加银花、黄芩各9克,蒲公英15克,黄连3克。营分有热,见神烦不宁、舌绛,去荆芥,加生地12克,丹皮、赤芍各9克,紫花地丁15克;伴神昏者,另用万氏牛黄丸一粒化服;兼抽搐,再加石决明30克,钓藤15克(后下),地龙9克。2.红豆30克,白萝卜60克,淡竹15克煎水代茶饮。连翘15(一)中药方剂:连翘15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多见于儿童,也偶见于成年人。一般患过此病的人痊愈后,便具免疫力,但也有少数人会再患此病。中药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只要辩证正确,及时治疗,可以治愈。临床上将本病分为风热外感型和热毒炽盛型两个类型,患者可根据各型的症状特点,辨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6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16(一)风热外感型:这种类型与感冒有些相似,症见头痛,发热不高,多在37.5℃~38.5℃之间,有的还可有喷嚏、流涕,腮部肿胀酸痛,进食咀嚼均感腮部有十分难受的酸痛,舌质红,舌苔多呈薄黄,脉多浮数(即轻轻一按即可感到脉博跳动且跳动很快)。治疗应清热解毒,透表散结。可用:薄荷5克(后下),连翘12克,土金银花15克(即本地出产的金银花),玄参12克,夏枯草15克,虎杖12克,荆芥6克,板蓝根25克,牛蒡子9克,黄芩8克,黄柏6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可连服3~4剂。配合药物外敷,有助于提高疗效。可用黄柏粉6克,青黛粉4克调匀,加入食醋调成糊状外敷腮部肿痛处,只要皮肤不敏感,可连敷8小时~10小时。休息3~4小时换药再敷。在农村可用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捣烂外敷,疗效也相当好。若无仙人掌,也可用蓝靛外敷。17(一)风热外感型:17(二)热毒炽盛型:除腮部肿大较为明显外,腮部胀痛明显,稍为轻触即感疼痛。进食咀嚼吞咽均感艰难,咽喉部红肿,大便硬结不畅,小便短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脉弦数(如按琴弦,且脉搏跳动快)。治疗时应当荡涤热毒,消肿软坚。可用:黄芩12克,胡黄连8克,黄柏6克,蒲公英32克,马勃4.5克(布包煎),生蒲黄3.3克(布包煎),夏枯草18克,柴胡63克,玄参12克,牛蒡子10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天1剂,连服3天。黄芩18(二)热毒炽盛型:黄芩18(三)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方:凡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又接触过病人者,可煎服下列中草药,每天1剂,连服3~4天。土金银花15克,板蓝根20克,鸭跖草12克,蒲公英18克,蜜枣5枚。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如上述药物不全,可用下列药物补充,缺一补一,缺二补二,依此类推。替补药物及剂量为:大叶桉树叶18克,虎杖15克,马齿苋20克,败酱草15克)。金银花19(三)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方:金银花19流行性感冒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一般为1~3日。起病急骤,以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酸痛等为主要表现,此时呼吸道症状可不严重。2~3日后,全身症状逐渐减退,但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较显著,少数病人可有鼻出血、食欲不振、恶心以及便秘或者腹泻等轻度胃肠道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流感属"时行感冒",一般按风寒、风热、暑湿三种情况论治。20流行性感冒20(一)风寒证主要有恶寒重、无汗、头痛、身体酸痛、鼻塞、咳嗽、吐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轻按即感觉到脉跳,且有绷紧之感)等表现。对此证可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常用荆防败毒散:方药:荆芥、防风、姜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各15克,甘草5克。荆防败毒散21(一)风寒证荆防败毒散21(二)风热证主要有身热较重、稍微怕冷、出汗较少、头胀、咳痰粘黄、流黄浊涕、舌苔薄、黄且边尖红、脉浮数(脉搏快,轻轻一按就可感觉到脉搏跳动)等表现。此证应予辛凉解表,常用银翘散:方药:连翘、银花15克,桔梗、薄荷、甘草、牛蒡子各6克,竹叶、荆芥、豆豉各10克。(三)暑湿证主要有发热、少汗、身体酸痛、头昏重、眼痛、口中粘腻、胸闷、恶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脉捕快而不畅)等表现。此证应清暑祛湿解表,常用香薷饮:方药:银花、连翘、扁豆各9克,香薷、厚朴各6克。22(二)风热证22
以上三证的方药均应和水煎服(若嫌不方便,也可到药店买成药)。煎药时宜于轻煎,不可过煮。煎好后趁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吃热稀饭,米汤以助药力。出汗后尤应避风保暖,以防复感。此外,在流感易发的季节,尤其要重视预防。可根据时令选择以下方药:冬春风寒多发季节:贯众、紫苏、荆芥各10克,甘草3克。水煎顿服,连服3天。夏日暑湿当令季节:香薷、佩兰各5克,薄荷2克煮汤代茶饮。流感广泛流行时,可用贯众10克,板蓝根12克,生甘草3克煎服,每日一剂。23以上三证的方药均应和水煎服(若嫌不方便,也可到药店买流行性脑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冬春季发病较多。脑膜炎双球菌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从空气传播。防流脑,可按时接种流脑疫苗。除接种疫苗外,应用传统的中药治疗也尤为重要。24流行性脑膜炎24(一)流行性脑膜炎中药方剂【辨证】温热疫毒,深入营血,内陷心包。【治法】清营透热,清心开窍。【方名】疫疠解毒清心汤。【组成】生石膏200克,犀角1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玄参50克,生地50克,知母15克,丹皮15克,焦栀子15克,生绿豆100克,鲜菖蒲15克,白茅根10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25(一)流行性脑膜炎中药方剂25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中医普遍认为是甲型肝炎主诉全身疲乏无力、恶心、厌油腻性食物,小便黄、肝区闷疼,是肝胆湿热、肝气郁结所致。因此,用中医中药防治甲肝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对于未感染者,主要用板蓝根、茵陈、蒲公英、甘草、蛇舌草、赤芍等为配方,煎汤剂服用。对于出现黄疸或丙氨酸羟基转移酶升高者,可用清热利湿、疏肝解郁等方法治疗,一般选用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金钱草水煎服或茵陈、金钱草、白茅根、在警及赤芍水煎服。26甲肝2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可以导致数以亿计的禽类死亡并可以传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因心、肾等多种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面对如非典、禽流感等大规模病毒性流行病,西药对其作用甚微,并且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中药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可用于解表清热类的中成药有: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清热解热类的有: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清热开窍化瘀类: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止咳化痰平喘类: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喉枣散、祛痰灵等;益气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2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7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现介绍几种结核病的中药预防保健汤。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8结核病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81.冰糖黄精汤【来源】《闽东本草》【原料】黄精30克冰糖50克6【制作】黄精用冷水泡发,加冰糖,用小火煎煮1小时即成。【用法】吃黄精,喝汤,每日2次。【功效】滋阴,润心肺。适用于身体虚弱、肺虚咳嗽及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大、低热、咯血以及妇女低热、白带等病症。黄精291.冰糖黄精汤黄精292.百合粥治结核【来源】《本草纲目》【原料】百合30克(千百合碾粉2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制作】百合剥皮去须切碎(或干百合粉)与糯米同入砂锅内,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即成。【用法】作早晚餐或作点心,温热食。20天为一疗程。百合302.百合粥治结核百合303.白芨冰糖燕窝【来源】民间方【原料】燕窝10克白及15克【制作】燕窝制如食法,与白及同放瓦锅内,加水适量,隔水蒸炖至极烂,滤去滓,加冰糖适量,再炖片刻即成。【用法】每日服1~2次。【功效】补肺养阴,止嗽止血。适用于肺结核咯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白芨313.白芨冰糖燕窝白芨314.贝母甲鱼【来源】民间方【原料】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1000克料酒盐花椒生姜葱各适量。【制作】将甲鱼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川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蒸笼蒸1小时即成。【用法】佐餐,趁热食。【功效】滋阴补肺。适用于阴虚咳嗽、喘、低热、盗汗等症。健康人食用更能防病强身。324.贝母甲鱼32细菌性痢疾(一)中医药预防菌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可通过饮食水、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传播。多发生于夏秋季。此病起病急,患者往往表现为突发高烧,阵发性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可达十几次至几十次,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其中中毒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体温可达摄氏40度以上,表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昏迷、抽搐,会迅速出现循环及呼吸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防菌痢有相当长历史和显著疗效,中医药在预防菌痢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在中医整体调摄,因人、因地、因时三因防治,注重非特异性预防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应用中医药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实践核心,不仅要考虑人体正气强弱、体质及精神状况、对病邪的易感性,还应包括人体与外界大环境的融合状态。立足于这种综合的考虑,兼顾整体与个体,有必要实施中医药预防。33细菌性痢疾33(二)在菌痢好发季节,以宣传教育、预防为主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向公众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让公众掌握菌痢的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常剪指甲,勤换衣服。2.讲究饮食卫生:平素要十分注意护养脾胃,忌吃生冷、油腻、肥厚、辛辣、过甜等物;慎用煎、炸、烙、烤、炙者,进食宜定时定量,避免饥饱不匀.不喝生水,菜要烧熟煮透;水果要洗净、削皮;其它食物要煮熟再吃,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不吃变质腐败的食品;对碗筷等餐具应经常煮沸消毒;不要去大排挡就餐和购买无证经营的盒饭,不要自办大型聚餐活动;不吃被苍蝇、蟑螂等叮咬或爬过的食物。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运动要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动作由慢到快,由易到难,逐渐过渡。可行散步、慢跑、打羽毛球,爬楼梯、登山、蹬车、健身训练、广播操、太极拳等,但要适可而止,选用何种方法,活动强度是否可以承受,应以自身的身体条件为前提。概括起来,预防菌痢有十二字真经: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涤,强体质。34(二)在菌痢好发季节,以宣传教育、预防为主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向(三)菌痢流行时,易感人群的预防易感人群包括医务人员、家属和体质虚弱者等,前者由于和患者接触相对较密切,后者免疫力下降,所以更加容易感染。1.
常晒被子、衣服、生活用品,因为痢疾杆菌在日光直接照射30分钟,摄氏50-60度10分钟即可杀灭,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很敏感。2.可服用生大蒜,每天可吃一两颗蒜,连吃五到七天;或用马齿苋、铁苋菜、石榴皮、杨树花煎汤100ml,一日两次服用,可以预防痢疾的发生。3.家属与患者餐具要分开,每天对餐具进行消毒,接触的衣物进行煮沸杀菌,居室用香醋每日进行熏蒸。4.家中若有痢疾病人一定要送医院治疗。除了对病人用过的餐具、马桶进行消毒外,病人的内衣内裤、被单、床褥等最好也要进行消毒。35(三)菌痢流行时,易感人群的预防易感人群包括医务人员、家属和(四)菌痢流行、暴发时中医辨证施治1湿热痢症状: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脉:苔腻微黄,脉滑数。处方用药:芍药汤加银花治则:清热解毒,调气行血。加减:白头翁汤。如血瘀阻,腹痛绞较甚者,酌加地榆、桃仁、赤芍、丹皮等以凉行血2疫毒痢
症状: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较湿热痢为甚,或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则神昏痉厥舌脉: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处方用药:白头翁汤。治则:清热凉血解毒36(四)菌痢流行、暴发时中医辨证施治363寒湿痢
症状: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身重困。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处方用药:胃苓汤。治则:温化寒湿4阴虚痢
症状:瘌下赤白脓血或下鲜血粘稠,脐腹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舌脉:舌质红绛,少苔或舌光红乏津。脉细数。处方用药:驻车丸治则:养阴清肠373寒湿痢375虚寒痢
症状:下痢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或腹部隐痛,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酸怕冷。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处方用药: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治则:温补脾肾、收涩固脱6休息痢症状: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饮食减少,倦怠怯冷,咰卧,临厕腹痛里急,大便夹有粘液治见赤色舌脉: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处方用药:连理汤。治则: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385虚寒痢38(五)细菌性痢疾的中医食疗【饮食原则】
l、发热、腹痛、腹泻者,宜流质及半流质。2、慢性痢疾或恢复期则予以半流质或软食。3、宜少食多餐,饮食要易消化、富营养。4、有足够的蛋白质、热卡、维生素。【宜食】鸡蛋、瘦肉、鱼、鸡肉、豆制品。【忌食】l、粗纤维、油腻、乳类制品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2、豆类、薯类等产气食品。3、瓜果、冷饮等生冷食品。【推荐食谱】除忌食食物外,正常饮食。39(五)细菌性痢疾的中医食疗39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指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在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版》等防治技术方案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以下中医药治疗方法。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毒时邪,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病位在肺、脾、心三脏。基本病机为外感时邪疫毒,卫表被遏,肺气失宣,症见发热、头痛、身楚、咳嗽、流涕等,由于湿热内蕴、心经火盛,内外交争,心经之火上蒸于口舌,脾胃湿热熏蒸于四肢,则发为疱疹;如果毒邪没有及时祛除,耗伤气阴,可出现心悸、胸闷、气短;邪毒炽盛,逆传心包,内陷厥阴,可出现壮热、神昏、抽搐等危象。40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40中医药预防:运用具有清热解毒,生津化湿之功能的中药,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一)中成药:1.双黄连口服液口:5~10ml,一日2次,口服。连续服用7日;2.健儿清解液:5~10ml一日2次,口服。连续服用7日;(二)饮食疗法:1.米仁粥:生米仁100g、金银花30g、白术30g熬粥,每日一次。(托幼机构作为午后点心服用);2.银花茶:金银花10g、野菊花6g煮沸20分钟代茶,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饮用;3.金银花露:用市售金银花露5~10ml冲水饮用。每日二次。41中医药预防:41(三)预防汤:金银花10g、野菊花6g、黄芩6g、米仁30g、白术10g,藿香10g,煎汤服用,连续服用7日。(四)预防香袋:建议佩带儿童香袋。或自制菖蒲5g藿香5g白芷5g艾叶5g研粉装入布袋佩带胸前。(五)银花洗手液:金银花煎水洗手,一日数次。(六)漱口液:金银花10g、野菊花6g、板兰根10g、生甘草5g煎汤漱口。(七)艾菖熏蒸:用菖蒲、艾叶适量,熏蒸室内,或用鲜药悬挂室内。(八)注意卫生,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饮食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九)口服提高免疫的中成药槐杞黄颗粒,一次半包,一日2次。42(三)预防汤:42中医药治疗:(一)轻症:1.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阶段症状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2.治疗原则:疏散风热、透疹外出,佐以清热解毒3.基本方及参考剂量:金银花10g、连翘10g、板蓝根10g、黄芩10g,丹皮10g蝉蜕3g、紫草10g。可以根据临床表现,酌情加入野菊花、蒲公英、大青叶、茯苓、薏苡仁、紫草等药物,以加强清热解毒,化湿透疹作用。发热咽痛者加柴胡10g、玄参10g;口唇干燥加芦根15g;便秘者加生大黄5g;高热持续不退加石膏30~45g;苔厚恶心、呕吐加藿香正气口服液。烦躁不安者可加莲子心;口渴甚者可加麦冬、芦根。中成药可选用牛黄解毒片、万应胶囊、双黄连口服液、健儿清解液、痰热清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药物。外用药物:西瓜霜、锡类散吹敷口腔患处,金黄散或青黛散撒布手足疱疹处。43中医药治疗:43(二)重症:1.神经系统受累阶段、心肺衰竭阶段。邪毒炽盛,内陷心包证:本证处于疾病出现脑炎、脑膜炎、脑水肿等中枢系统改变的严重并发症阶段,死亡率高。主要临床表现:出现壮热、神昏、抽搐等神志改变治法:清热解毒,醒脑开窍。方药:清开灵注射液。宜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等2.气阴两伤,阴阳两竭证:本证处于疾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阶段,死亡率高。主要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口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或四肢不温,不能平卧,舌质红、苔黄,脉数或微欲绝或结代。治法:益气养阴,回阳救逆。方药:参附汤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加减:①神昏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②冷汗淋漓者加煅龙牡;③肢冷者加桂枝、干姜;④喉间痰鸣者加用猴枣散。44(二)重症:44(三)恢复期:前期病程中邪热之毒耗伤阴液,而且口咽部的疱疹影响患者的进食,因此在疾病的后期患者以阴伤脾虚为主,治疗宜健脾助运,生津养阴为主。方药:生米仁15g、芦根10g、石斛10g、白术10g、生谷芽15g、麦冬10g。每日1剂。石斛45(三)恢复期:石斛45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YouDoYourBest,FailureIsGreat,SoDon'TGiveUp,StickToTheEnd结束语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It'SAnHonorToWalkWithYouAllTheWay演讲人:XXXXXX时间:XX年XX月XX日
谢谢大家演讲人:XXXXXX福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控知识48
福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控知识1中医药与传染病认识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历史上,由于瘟疫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中医学在反复医疗实践和学术争鸣中不断认识其病源。1.认为“瘟疫”与“伤寒”、“温病”同是外感病,病因“时行不正之气”、发病与人体正气强弱有关。2.认为瘟疫的病源异于伤寒、温病,另有一类特殊病源“异气”、“病气”、“尸气”。认为瘟疫有特殊病源体,传入人体主要的门户是口鼻,并特异性侵入有关组织器官。《寓意草》“四时有不正之气,感之而致病者,初不名为疫也,因病致死,病气、尸气,混合不正之气,斯为疫矣。一室连床,沿门阖境,共酿之气,尸虫载道,必然之势”(构成瘟疫流行条件)。《医学心悟·论疫》“疫之症,来路两条,有在天者,有在人者。非其时而有其气,自人受之,或为大头天行之类,斯在天之疫也;若夫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方,一方之病,染及合邑,此乃病气、秽气相传染,其气息俱从口鼻而入,乃在人之疫以气相感,与天无涉”(前些年“非典”的传染性,似乎证实这一论述),指出瘟疫有其特殊病源,和传播途径。49中医药与传染病2防疫措施中医药历来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为主”原则,主张未病先防。对传染病的具体防疫措施有:1.对外感瘟疫病人,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疗效。2.早期隔离病人。3.对有疫病密切接触者,或病源携带者的发现、监测和管理。《治疫全书》“毋近病床塌、毋凭死者棺触臭恶,毋食病家食菜,毋拾死者衣物”,提出防疫隔离的具体要求。4.对动物传染源认识和措施。《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狸肉漏脯等毒,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指出病畜及被污染物品不能食用,重视食品卫生。50防疫措施35.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本草纲目》“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已采取蒸气高温方法灭菌防疫。6.对易感人群的防疫措施。《景岳全书》“夏秋新凉之交,或疾风暴雨,或乍寒乍热之时,善养身者,外而衣被,内而口腹,宜增则增,宜节则节,略为加意”,重视个人防护,预防疾病。7.预防接种的创始与应用。我国早已采取措施与天花作斗争,明《寓意草》(1643年)记“种痘医案数例”的“人工种痘”法,《张氏医通》(1695年)载“种痘说”: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四法;《种痘新书》(1741年)已记“种痘八九千人”。现公认,这种人工种痘,虽在安全度上存在一定问题,但这一创举,启示了后人将它改造为“牛痘”接种法全球施用,人类终于在1977年根除天花。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彻底根除某一种严重传染病的成功范例。515.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本草纲目》“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服
早在400多年前,古人们就发明了种牛痘预防天花、水痘等疾病,并一直沿用至今。52早在400多年前,古人们就发明了种牛痘预防天花、水治疗方法1.针对瘟疫、伤寒、温病同是传染性热病理论,采取“辨证”施治方法。传染病的种类很多,但具有其共同临床特点,即病原体在受传染的人体繁殖过程,从一个阶段进展到另一阶段呈规律性。每一个传染病从发生发展以至恢复,一般可以分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等几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中医学认为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于外邪侵犯人体由体表入里,或由口鼻入内自上而下,由浅表深入内脏病变过程,同样有类似相应“分期”和治疗方法。如《伤寒论》将“外感热病”立“六经病脉证并治”六期分证;《温热论》分“卫气营血”四期辨证;《温病条辨》划“上中下三焦辨证”三期分证。每个证期都有其主因、主症、主方。三者分类方法之间,并存在着交叉联系,理、法、方、药相一致。如以传染病发病期中“稽留热”,中医六经辨证中属于“阳明病”、卫气营血辨证属“气分证”、三焦辨证属“中焦病证”,临床表现为“但热不寒,壮热”,“里实热证”。治疗法则宗《内经》“热者寒之”,选择白虎汤为主方进行治疗。至于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常以不同类型出现,如轻型、重型、再感染、重复感染、再燃复发等等。在中医学里分别称为“合病、并病、顺传、逆传、食复、劳复”等进行辨治。53治疗方法62.针对瘟疫、伤寒、温病的病因微有不同,采取“辨病”和“特效”专病、专方、专药治疗。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过程,已积累出一定数量行之有效、可重复性的“专方专药”。如《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治“阳黄”,葛根黄苓黄连汤治“热利”,白头翁汤治“湿热痢”,现分别用于病毒性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效。又如,《摄生众妙方》荆防败毒散、《温病条辨》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发疹性传染病等有效。《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腮腺炎、丹毒、猩红热等病毒、细菌感染疾病有效。542.针对瘟疫、伤寒、温病的病因微有不同,采取“辨病”和“特效3.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自古以来,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样在防治传染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397法中,论述针灸疗法的有33法;又如《霍乱论·治法篇》除了应用内服药治疗传染病外,常采用“通关散吹入鼻中取嚏”开窍急救;以及“刮痧、淬法、刺法、熨灸、敷贴、榻洗”等适宜技术治疗瘟疫传染病。553.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自古以来,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样在防治展望新《传染病防治法》已公布,其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提高传染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样对中医药医、教、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古已有之”、“经验丰富”,而要研究新情况,要在继承传统学术基础上,应有所创新发挥,作出新贡献。如重新认识“邪正相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变规律;研究“皮毛、腠理、气血津液”与“人体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防卫系统”免疫原理;研究运用中医药方法(包括针灸等)防治某些病毒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等56展望9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方案一、
麻疹的中医药预防
二、
水痘的中医药预防
三、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药预防
四、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预
五、
流行性脑膜炎的中医药预防
六、
甲肝的中医药预防
七、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医药预防
八、结核病的中医药预防九、细菌性痢疾
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57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方案一、麻疹的中医药预防麻疹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空气传播。多发于婴幼儿。患过麻疹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麻疹病潜伏期为lO-12天。出疹前后5天左右为传染期。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眼泪、鼻涕、唾液中。发病时可有发热、流涕、流泪、怕光、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发热后的2-3天,于口腔两侧近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可出现"麻疹粘膜斑",斑点为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一圈红晕。出疹后2-3天,此斑就会消失。图为麻疹患者出现“柯氏斑”58麻疹图为麻疹患者出现“柯氏斑”11(一)中医治疗:鲜芫荽30克,水煎服适用于前期;浮萍、苏叶、芫荽各15克,西河柳30克、煎水外擦全身,适用于出疹期出疹不远;鲜芦根、鲜茅根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恢复期。鲜芫荽
59(一)中医治疗:鲜芫荽12(二)治疗原则:1.麻疹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中医治疗麻疹一般按病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常用透疹、清热、解毒等治法,使疹毒外透,从而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同时配合西医对症疗法,但不宜早期滥用抗生素。2.麻疹合并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选用敏感、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同时用中药以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法治疗。中西药合用,以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对麻疹并发喉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均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在治疗上,以宣透解毒为总原则,并根据发病过程中各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候,分别采用透发、解毒、养阴等法。对于疹发不畅,邪毒内陷之逆证,则宜清热解毒,以达邪外出。本病治疗,重在透发。麻毒外透,则邪有所出,以防他变。在治疗中按出疹时期,分段辨治。疹前期以透为主,出疹期以清为主,疹回期则以养阴为主。但应注意透发防耗津液,清热勿过犯寒凉,养阴忌滋腻留邪。60(二)治疗原则:13水痘水痘是儿童的高度急性传染性疾病,偶发于成人。以冬春季发病为主,有终生免疫力。它是由复合疱疹DNA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原发感染。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水痘传染性强。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都有传染性。水痘患儿61水痘水痘患儿14(一)中药方剂:1.连翘、牛蒡子、桑叶各9克,荆芥4.5克,大青叶15克。瘙痒较剧,加蝉衣4.5克,白僵蚕、白蒺藜各9克。水疱较多,加泽泻9克,生薏仁、滑石各12克。发热重,舌苔黄膳,去荆芥、配加银花、黄芩各9克,蒲公英15克,黄连3克。营分有热,见神烦不宁、舌绛,去荆芥,加生地12克,丹皮、赤芍各9克,紫花地丁15克;伴神昏者,另用万氏牛黄丸一粒化服;兼抽搐,再加石决明30克,钓藤15克(后下),地龙9克。2.红豆30克,白萝卜60克,淡竹15克煎水代茶饮。连翘62(一)中药方剂:连翘15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多见于儿童,也偶见于成年人。一般患过此病的人痊愈后,便具免疫力,但也有少数人会再患此病。中药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只要辩证正确,及时治疗,可以治愈。临床上将本病分为风热外感型和热毒炽盛型两个类型,患者可根据各型的症状特点,辨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16(一)风热外感型:这种类型与感冒有些相似,症见头痛,发热不高,多在37.5℃~38.5℃之间,有的还可有喷嚏、流涕,腮部肿胀酸痛,进食咀嚼均感腮部有十分难受的酸痛,舌质红,舌苔多呈薄黄,脉多浮数(即轻轻一按即可感到脉博跳动且跳动很快)。治疗应清热解毒,透表散结。可用:薄荷5克(后下),连翘12克,土金银花15克(即本地出产的金银花),玄参12克,夏枯草15克,虎杖12克,荆芥6克,板蓝根25克,牛蒡子9克,黄芩8克,黄柏6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可连服3~4剂。配合药物外敷,有助于提高疗效。可用黄柏粉6克,青黛粉4克调匀,加入食醋调成糊状外敷腮部肿痛处,只要皮肤不敏感,可连敷8小时~10小时。休息3~4小时换药再敷。在农村可用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捣烂外敷,疗效也相当好。若无仙人掌,也可用蓝靛外敷。64(一)风热外感型:17(二)热毒炽盛型:除腮部肿大较为明显外,腮部胀痛明显,稍为轻触即感疼痛。进食咀嚼吞咽均感艰难,咽喉部红肿,大便硬结不畅,小便短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脉弦数(如按琴弦,且脉搏跳动快)。治疗时应当荡涤热毒,消肿软坚。可用:黄芩12克,胡黄连8克,黄柏6克,蒲公英32克,马勃4.5克(布包煎),生蒲黄3.3克(布包煎),夏枯草18克,柴胡63克,玄参12克,牛蒡子10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天1剂,连服3天。黄芩65(二)热毒炽盛型:黄芩18(三)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方:凡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又接触过病人者,可煎服下列中草药,每天1剂,连服3~4天。土金银花15克,板蓝根20克,鸭跖草12克,蒲公英18克,蜜枣5枚。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如上述药物不全,可用下列药物补充,缺一补一,缺二补二,依此类推。替补药物及剂量为:大叶桉树叶18克,虎杖15克,马齿苋20克,败酱草15克)。金银花66(三)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方:金银花19流行性感冒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一般为1~3日。起病急骤,以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酸痛等为主要表现,此时呼吸道症状可不严重。2~3日后,全身症状逐渐减退,但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较显著,少数病人可有鼻出血、食欲不振、恶心以及便秘或者腹泻等轻度胃肠道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流感属"时行感冒",一般按风寒、风热、暑湿三种情况论治。67流行性感冒20(一)风寒证主要有恶寒重、无汗、头痛、身体酸痛、鼻塞、咳嗽、吐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轻按即感觉到脉跳,且有绷紧之感)等表现。对此证可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常用荆防败毒散:方药:荆芥、防风、姜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各15克,甘草5克。荆防败毒散68(一)风寒证荆防败毒散21(二)风热证主要有身热较重、稍微怕冷、出汗较少、头胀、咳痰粘黄、流黄浊涕、舌苔薄、黄且边尖红、脉浮数(脉搏快,轻轻一按就可感觉到脉搏跳动)等表现。此证应予辛凉解表,常用银翘散:方药:连翘、银花15克,桔梗、薄荷、甘草、牛蒡子各6克,竹叶、荆芥、豆豉各10克。(三)暑湿证主要有发热、少汗、身体酸痛、头昏重、眼痛、口中粘腻、胸闷、恶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脉捕快而不畅)等表现。此证应清暑祛湿解表,常用香薷饮:方药:银花、连翘、扁豆各9克,香薷、厚朴各6克。69(二)风热证22
以上三证的方药均应和水煎服(若嫌不方便,也可到药店买成药)。煎药时宜于轻煎,不可过煮。煎好后趁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吃热稀饭,米汤以助药力。出汗后尤应避风保暖,以防复感。此外,在流感易发的季节,尤其要重视预防。可根据时令选择以下方药:冬春风寒多发季节:贯众、紫苏、荆芥各10克,甘草3克。水煎顿服,连服3天。夏日暑湿当令季节:香薷、佩兰各5克,薄荷2克煮汤代茶饮。流感广泛流行时,可用贯众10克,板蓝根12克,生甘草3克煎服,每日一剂。70以上三证的方药均应和水煎服(若嫌不方便,也可到药店买流行性脑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冬春季发病较多。脑膜炎双球菌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从空气传播。防流脑,可按时接种流脑疫苗。除接种疫苗外,应用传统的中药治疗也尤为重要。71流行性脑膜炎24(一)流行性脑膜炎中药方剂【辨证】温热疫毒,深入营血,内陷心包。【治法】清营透热,清心开窍。【方名】疫疠解毒清心汤。【组成】生石膏200克,犀角1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玄参50克,生地50克,知母15克,丹皮15克,焦栀子15克,生绿豆100克,鲜菖蒲15克,白茅根10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72(一)流行性脑膜炎中药方剂25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中医普遍认为是甲型肝炎主诉全身疲乏无力、恶心、厌油腻性食物,小便黄、肝区闷疼,是肝胆湿热、肝气郁结所致。因此,用中医中药防治甲肝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对于未感染者,主要用板蓝根、茵陈、蒲公英、甘草、蛇舌草、赤芍等为配方,煎汤剂服用。对于出现黄疸或丙氨酸羟基转移酶升高者,可用清热利湿、疏肝解郁等方法治疗,一般选用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金钱草水煎服或茵陈、金钱草、白茅根、在警及赤芍水煎服。73甲肝2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可以导致数以亿计的禽类死亡并可以传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因心、肾等多种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面对如非典、禽流感等大规模病毒性流行病,西药对其作用甚微,并且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中药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可用于解表清热类的中成药有: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清热解热类的有: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清热开窍化瘀类: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止咳化痰平喘类: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喉枣散、祛痰灵等;益气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7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7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现介绍几种结核病的中药预防保健汤。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75结核病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81.冰糖黄精汤【来源】《闽东本草》【原料】黄精30克冰糖50克6【制作】黄精用冷水泡发,加冰糖,用小火煎煮1小时即成。【用法】吃黄精,喝汤,每日2次。【功效】滋阴,润心肺。适用于身体虚弱、肺虚咳嗽及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大、低热、咯血以及妇女低热、白带等病症。黄精761.冰糖黄精汤黄精292.百合粥治结核【来源】《本草纲目》【原料】百合30克(千百合碾粉2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制作】百合剥皮去须切碎(或干百合粉)与糯米同入砂锅内,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即成。【用法】作早晚餐或作点心,温热食。20天为一疗程。百合772.百合粥治结核百合303.白芨冰糖燕窝【来源】民间方【原料】燕窝10克白及15克【制作】燕窝制如食法,与白及同放瓦锅内,加水适量,隔水蒸炖至极烂,滤去滓,加冰糖适量,再炖片刻即成。【用法】每日服1~2次。【功效】补肺养阴,止嗽止血。适用于肺结核咯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白芨783.白芨冰糖燕窝白芨314.贝母甲鱼【来源】民间方【原料】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1000克料酒盐花椒生姜葱各适量。【制作】将甲鱼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川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蒸笼蒸1小时即成。【用法】佐餐,趁热食。【功效】滋阴补肺。适用于阴虚咳嗽、喘、低热、盗汗等症。健康人食用更能防病强身。794.贝母甲鱼32细菌性痢疾(一)中医药预防菌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可通过饮食水、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传播。多发生于夏秋季。此病起病急,患者往往表现为突发高烧,阵发性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可达十几次至几十次,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其中中毒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体温可达摄氏40度以上,表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昏迷、抽搐,会迅速出现循环及呼吸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防菌痢有相当长历史和显著疗效,中医药在预防菌痢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在中医整体调摄,因人、因地、因时三因防治,注重非特异性预防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应用中医药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实践核心,不仅要考虑人体正气强弱、体质及精神状况、对病邪的易感性,还应包括人体与外界大环境的融合状态。立足于这种综合的考虑,兼顾整体与个体,有必要实施中医药预防。80细菌性痢疾33(二)在菌痢好发季节,以宣传教育、预防为主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向公众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让公众掌握菌痢的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常剪指甲,勤换衣服。2.讲究饮食卫生:平素要十分注意护养脾胃,忌吃生冷、油腻、肥厚、辛辣、过甜等物;慎用煎、炸、烙、烤、炙者,进食宜定时定量,避免饥饱不匀.不喝生水,菜要烧熟煮透;水果要洗净、削皮;其它食物要煮熟再吃,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不吃变质腐败的食品;对碗筷等餐具应经常煮沸消毒;不要去大排挡就餐和购买无证经营的盒饭,不要自办大型聚餐活动;不吃被苍蝇、蟑螂等叮咬或爬过的食物。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运动要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动作由慢到快,由易到难,逐渐过渡。可行散步、慢跑、打羽毛球,爬楼梯、登山、蹬车、健身训练、广播操、太极拳等,但要适可而止,选用何种方法,活动强度是否可以承受,应以自身的身体条件为前提。概括起来,预防菌痢有十二字真经: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涤,强体质。81(二)在菌痢好发季节,以宣传教育、预防为主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向(三)菌痢流行时,易感人群的预防易感人群包括医务人员、家属和体质虚弱者等,前者由于和患者接触相对较密切,后者免疫力下降,所以更加容易感染。1.
常晒被子、衣服、生活用品,因为痢疾杆菌在日光直接照射30分钟,摄氏50-60度10分钟即可杀灭,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很敏感。2.可服用生大蒜,每天可吃一两颗蒜,连吃五到七天;或用马齿苋、铁苋菜、石榴皮、杨树花煎汤100ml,一日两次服用,可以预防痢疾的发生。3.家属与患者餐具要分开,每天对餐具进行消毒,接触的衣物进行煮沸杀菌,居室用香醋每日进行熏蒸。4.家中若有痢疾病人一定要送医院治疗。除了对病人用过的餐具、马桶进行消毒外,病人的内衣内裤、被单、床褥等最好也要进行消毒。82(三)菌痢流行时,易感人群的预防易感人群包括医务人员、家属和(四)菌痢流行、暴发时中医辨证施治1湿热痢症状: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脉:苔腻微黄,脉滑数。处方用药:芍药汤加银花治则:清热解毒,调气行血。加减:白头翁汤。如血瘀阻,腹痛绞较甚者,酌加地榆、桃仁、赤芍、丹皮等以凉行血2疫毒痢
症状: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较湿热痢为甚,或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则神昏痉厥舌脉: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处方用药:白头翁汤。治则:清热凉血解毒83(四)菌痢流行、暴发时中医辨证施治363寒湿痢
症状: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身重困。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处方用药:胃苓汤。治则:温化寒湿4阴虚痢
症状:瘌下赤白脓血或下鲜血粘稠,脐腹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舌脉:舌质红绛,少苔或舌光红乏津。脉细数。处方用药:驻车丸治则:养阴清肠843寒湿痢375虚寒痢
症状:下痢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或腹部隐痛,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酸怕冷。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处方用药: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治则:温补脾肾、收涩固脱6休息痢症状: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饮食减少,倦怠怯冷,咰卧,临厕腹痛里急,大便夹有粘液治见赤色舌脉: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处方用药:连理汤。治则:温中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容触摸屏TP简介》课件
- 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
- 中心供氧的应急预案
- 《光伏电池板与系统》课件
- 因式分解活动课
- 《通货膨胀和失业》课件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集合的运算第课时补集
- 《生物公司运营分析》课件
- 混泥土搅拌车咕噜咕噜
- 六年级上册英语重难点复习学案基础练语音练拓展练-Unit8ChineseNewYear译林三起含答案
- 农业行业:农业众筹模式推广方案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2
-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大作业35淘宝案例分析
- DB61T1521.5-2021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 第5部分:后备羊培育
-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版)
- 跨学科实践活动6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2024-2030年中国番茄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08SS704 混凝土模块式化粪池
- DL∕T 1845-2018 电力设备高合金钢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第二辑】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 职域行销BBC模式开拓流程-企业客户营销技巧策略-人寿保险营销实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