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用)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2d25c0184c193a0cd702c810797d13/7d2d25c0184c193a0cd702c810797d131.gif)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用)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2d25c0184c193a0cd702c810797d13/7d2d25c0184c193a0cd702c810797d132.gif)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用)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2d25c0184c193a0cd702c810797d13/7d2d25c0184c193a0cd702c810797d133.gif)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用)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2d25c0184c193a0cd702c810797d13/7d2d25c0184c193a0cd702c810797d134.gif)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用)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2d25c0184c193a0cd702c810797d13/7d2d25c0184c193a0cd702c810797d1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1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1a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
2a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
[热点分析]
自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出现以来,关系型话题作文风靡全国,2004年达到极盛。全国卷(四套)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其他省市:材与非材(天津)平凡与自豪(辽宁)语言与沟通(广东)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重庆)人文素质与发展(浙江)3a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只占总人口的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对此,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见闻,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像,抒发感情,等等。[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2004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4a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4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莽丛林间,玛雅文明湮没了;丝绸之路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200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5a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审题分析:①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②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③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6a审题分析:6a何为关系型作文话题
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我与地坛”【思维点睛】7a何为关系型作文话题【思维点睛】7a
关系型话题的特点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
8a关系型话题的特点8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①直接亮出话题。如2001年北京模拟考题,直接要求以“冷与热”为话题作文。②由具体材料抽象出话题。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先是转述韩非子“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再提出两个问题,而后抽象出话题,如“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如“行走在消逝中”。9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9a关系型话题审题要旨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10a关系型话题审题要旨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几种主要的关系:
1.对立统一关系:
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如“自由与纪律”,“平凡与伟大”,“磨砺与成功”,“大与小”11a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几种主要的关系:
1.对立统一关系:2.并列共存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成人与成才”,“学与问”,“言与行”,“说与做”,“山与水”12a2.并列共存关系:12a3.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再如:“自信·自满·自负”、“向前看与向钱看”、“卑鄙与高尚”。13a3.是非取舍关系:13a
如“痛苦与成功”: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4.并非绝对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再如“名师与高徒”。14a如“痛苦与成功”: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个要素
有些话题的构成要素,从何种层面解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名师与高徒”谈的是条件与结果;“痛苦与成功”谈的是过程和结果;“我与地坛”谈的是人与空间;“平凡与伟大”往往指具体的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15a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个要素
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
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另外,针对这个话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肉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16a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三、如何审题(1)审话题明关系,突重点
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17a三、如何审题17a
在纽约市穷人居住区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因偷窃面包而被告上法庭,她偷窃的目的是为了喂养她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因为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按照法律她应该被判10美圆的罚金或10天的拘役。这时候一位中年男人向老太太鞠了一躬,并掏出10美圆放进帽子里,同时向众人说道:“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是时任任纽约市市长的拉瓜地亚。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地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50美分放到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老太太看到这个场面,痛苦流涕。18a在纽约市穷人居住区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近六法律是严肃的,执法者不被感情左右,是职责;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又是人性的本质。请以“法理和人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800字左右写作提示:关键是抓住“情与法”对立而统一的辨证关系,法虽不可为情左右,但法的本质是以规范来约束行为,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情感交流的根本保证,现实中法律也在不断完善更新,人道主义的关怀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情不可以驾驭在法律之上,如果“以情代法”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只有认真执法并且结合实情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才能使“法理和人情”更好地统一起来。19a法律是严肃的,执法者不被感情左右,是职责;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2)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中往往起到帮助理解话题,暗示命题者的一些意图的作用(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20a(2)审材料20a例:2005年全国卷Ⅲ的话题材料: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21a例:2005年全国卷Ⅲ的话题材料: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关键句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这句话具有很强的思想倾向:忘记仇怨,铭记恩情;忘记矛盾,铭记友善;忘记厌恶,铭记感激。它正好暗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结草衔环”“乌鸦反哺”等美德。“忘记”意味着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铭记”意味着感激、感恩和知恩图报,但不论是“忘记”还是“铭记”,都要有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忘记与铭记”是在引领考生正视过去,正确地看待历史。考生只有正确解读了材料的内涵,方能从容应对,写出精彩的文章。22a关键句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从“忘”的角度来说,可以写对得意者的警醒、对失意者的安慰、对过去的超越、对遗忘的无奈等;从“不忘”的角度来看,可以谈对人生过往经历的珍视、对历史和传统的肯定、对逃避过去的谴责等;从“忘记”和“铭记”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看,可以阐述哪些事情该忘哪些事情不该忘、忘与不忘之间的相互关系等。23a从“忘”的角度来说,可以写对得意者的警醒、对失意者的安慰、对(3)审要求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会付之东流。“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许多高考作文题,都要求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等,要求相当明确。考生一旦忽视了这一点,将作文写成诗歌或者其他不符合要求的体裁,就等于给自己的作文判了死刑。24a(3)审要求24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者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而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25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误区三:另起炉灶或偷换话题。有些考生根本不了解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彻底抛开了话题,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另外,不要偷换概念。换词也应尽量避免。即使是同义词也应尽量用话题中的词,以免产生曲解。
26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2【“满与空”思维导引】“满与空”这个题目属于关系型作文题,同时它还是一个哲理性的话题“满与空”可以是物理属性上的两种状态,如客人到家,给对方斟酒须要“满杯”;逛商场看到心仪的商品,但摸摸口袋却囊中羞涩,空空如也。也可以是人心灵深处的两种状况,结合提示语我们至少可以这样理解:27a【“满与空”思维导引】27a“满”可以指物质欲望太甚、日程安排太满、自满、充实自我、等等,“空”可以指心中没有真善美的滋养,生命很空洞、苦涩,过分追逐外界而忘记自我的存在,完全投入到物欲谋求中,忘记心中忽视对道德律的敬畏、空灵、清空、空虚等等。。28a“满”可以指物质欲望太甚、日程安排太满、自满、充实自我、等等【存在问题】1、“满”和“空”在作文中可以指代实的东西,也可以指代虚的东西但不少学生在本次作文没有将“满”和“空”具体指代的内容说出、说清,整篇文字看起来空洞无物,套话连篇。注意:几乎所有高考作文题都存在一个切入口化大为小(读书)的问题,将作文题中的相关概念缩小范围,有所明确、有所具体指代是做好作文最基本的前提)。2、点题、扣题意识仍非常单薄(这一点非常重要,做不好让人觉得你在偏题、甚至是跑题)。建议:每位同学用红笔在自己的试卷上圈画出自己的点题、扣题的字句。29a【存在问题】29a3、入题太慢不少同学行文至三分之一处,仍然不见题目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原则上必须在文章的第一节末尾处就该出现题目中的关键字、关键词。4、题目为关系型作文题,但不少学生在行文中丝毫不理会两者之间的关系,各自为政。有些同学即使提及两者关系,但是由于缺乏较高的思辨能力,二者关系处理起来也是有失偏颇。建议:学生平时多训练自己对某些具体问题的思辨能力。30a3、入题太慢不少同学行文至三分之一处,仍然不见题目中的关键字6、现在很多学生都在为议论文积极准备素材,阅卷中涌现了很多新颖的素材但学生以例代证现象太严重,即使有一定的议论,议论起来也缺乏层次感。注意:议论文主要以“议论”为主,事例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事例更不是观点另外如何使自己的议论有一定的层次感是很多选择议论文同学做不到的。7、有极少部分人有抄袭现象31a6、现在很多学生都在为议论文积极准备素材,阅卷中涌现了很多新满与空喜欢席慕容的一句话:“我喜欢远方,喜欢出发,喜欢每天都有一个新的目标。”当你要出发的时候,满满的行囊怎么让你轻松上阵呢?如同满满的一杯水,倘若不倒空它,就永远装着一杯水,别无他物。人亦如此,只有处于空的状态时,才有无限多种满可能。32a满与空32a
为了放大自己的可能,杨澜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从满到空。主持正大综艺爆红、春节晚会接连露面,她理智地认识到自己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顶峰之后必是低谷。于是她选择清空自己,毅然从央视退出,到国外学习。从零开始,重新出发。学成归国后,她担任凤凰卫视主持,有赢得掌声如潮。就是这样她也没有停下脚步,转战商场,创办阳光影视公司。一次次倾空,一次次装满,杨澜变得越来越强大。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出发,杨澜一路走来,这满与空的更替彰显了她国人的智慧和理性。33a为了放大自己的可能,杨澜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从满
当然,倾空的是过去的成就、荣誉带给自己的满足感。抱着过去不放的人只能在歧路上渐行渐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在一次又一次的出发。承载得太多只会让我们步履沉重,难以前进。如果是这样,每个人都该勇敢地放下自身的包袱,轻松地走向下一个目标。我们不需害怕失去什么。因为成长过程中学得的知识,经验是不会丢掉的。它已经变成我们走向下一个目标的动力。34a当然,倾空的是过去的成就、荣誉带给自己的满足感。抱
正如众所周知的乔布斯,即使面对被自己公司开除的困境,他一样可以在离开后,再一次开创品牌并获得不俗的业绩。他永远不依赖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地位,他永远想着下一步要做什么。这样的强者思维就是不满足,把天马行空的想象留给明天的无限可能。所以,千万别让杂念、困扰填满你的大脑,倾空对过去的满足与悔恨,用最少的浪费面对当下的自己,给自己的明天留有无限的可能。每时每刻,我们都该放下包袱,准备出发,走向下一个目标,走向充满希望的远方。评语:57分。本文阐述了人奔向新的目标时应有的状态:清空自己,再填满自己。立意比较准确。35a正如众所周知的乔布斯,即使面对被自己公司开除的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36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1a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
37a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
[热点分析]
自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出现以来,关系型话题作文风靡全国,2004年达到极盛。全国卷(四套)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其他省市:材与非材(天津)平凡与自豪(辽宁)语言与沟通(广东)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重庆)人文素质与发展(浙江)38a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只占总人口的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对此,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见闻,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像,抒发感情,等等。[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2004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39a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4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莽丛林间,玛雅文明湮没了;丝绸之路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200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40a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审题分析:①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②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③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41a审题分析:6a何为关系型作文话题
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我与地坛”【思维点睛】42a何为关系型作文话题【思维点睛】7a
关系型话题的特点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
43a关系型话题的特点8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①直接亮出话题。如2001年北京模拟考题,直接要求以“冷与热”为话题作文。②由具体材料抽象出话题。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先是转述韩非子“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再提出两个问题,而后抽象出话题,如“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如“行走在消逝中”。44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9a关系型话题审题要旨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45a关系型话题审题要旨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几种主要的关系:
1.对立统一关系:
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如“自由与纪律”,“平凡与伟大”,“磨砺与成功”,“大与小”46a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几种主要的关系:
1.对立统一关系:2.并列共存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成人与成才”,“学与问”,“言与行”,“说与做”,“山与水”47a2.并列共存关系:12a3.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再如:“自信·自满·自负”、“向前看与向钱看”、“卑鄙与高尚”。48a3.是非取舍关系:13a
如“痛苦与成功”: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4.并非绝对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再如“名师与高徒”。49a如“痛苦与成功”: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个要素
有些话题的构成要素,从何种层面解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名师与高徒”谈的是条件与结果;“痛苦与成功”谈的是过程和结果;“我与地坛”谈的是人与空间;“平凡与伟大”往往指具体的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50a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个要素
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
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另外,针对这个话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肉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51a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三、如何审题(1)审话题明关系,突重点
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52a三、如何审题17a
在纽约市穷人居住区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因偷窃面包而被告上法庭,她偷窃的目的是为了喂养她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因为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按照法律她应该被判10美圆的罚金或10天的拘役。这时候一位中年男人向老太太鞠了一躬,并掏出10美圆放进帽子里,同时向众人说道:“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是时任任纽约市市长的拉瓜地亚。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地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50美分放到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老太太看到这个场面,痛苦流涕。53a在纽约市穷人居住区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近六法律是严肃的,执法者不被感情左右,是职责;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又是人性的本质。请以“法理和人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800字左右写作提示:关键是抓住“情与法”对立而统一的辨证关系,法虽不可为情左右,但法的本质是以规范来约束行为,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情感交流的根本保证,现实中法律也在不断完善更新,人道主义的关怀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情不可以驾驭在法律之上,如果“以情代法”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只有认真执法并且结合实情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才能使“法理和人情”更好地统一起来。54a法律是严肃的,执法者不被感情左右,是职责;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2)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中往往起到帮助理解话题,暗示命题者的一些意图的作用(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55a(2)审材料20a例:2005年全国卷Ⅲ的话题材料: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56a例:2005年全国卷Ⅲ的话题材料: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关键句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这句话具有很强的思想倾向:忘记仇怨,铭记恩情;忘记矛盾,铭记友善;忘记厌恶,铭记感激。它正好暗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结草衔环”“乌鸦反哺”等美德。“忘记”意味着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铭记”意味着感激、感恩和知恩图报,但不论是“忘记”还是“铭记”,都要有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忘记与铭记”是在引领考生正视过去,正确地看待历史。考生只有正确解读了材料的内涵,方能从容应对,写出精彩的文章。57a关键句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从“忘”的角度来说,可以写对得意者的警醒、对失意者的安慰、对过去的超越、对遗忘的无奈等;从“不忘”的角度来看,可以谈对人生过往经历的珍视、对历史和传统的肯定、对逃避过去的谴责等;从“忘记”和“铭记”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看,可以阐述哪些事情该忘哪些事情不该忘、忘与不忘之间的相互关系等。58a从“忘”的角度来说,可以写对得意者的警醒、对失意者的安慰、对(3)审要求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会付之东流。“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许多高考作文题,都要求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等,要求相当明确。考生一旦忽视了这一点,将作文写成诗歌或者其他不符合要求的体裁,就等于给自己的作文判了死刑。59a(3)审要求24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者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而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60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误区三:另起炉灶或偷换话题。有些考生根本不了解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彻底抛开了话题,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另外,不要偷换概念。换词也应尽量避免。即使是同义词也应尽量用话题中的词,以免产生曲解。
61a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2【“满与空”思维导引】“满与空”这个题目属于关系型作文题,同时它还是一个哲理性的话题“满与空”可以是物理属性上的两种状态,如客人到家,给对方斟酒须要“满杯”;逛商场看到心仪的商品,但摸摸口袋却囊中羞涩,空空如也。也可以是人心灵深处的两种状况,结合提示语我们至少可以这样理解:62a【“满与空”思维导引】27a“满”可以指物质欲望太甚、日程安排太满、自满、充实自我、等等,“空”可以指心中没有真善美的滋养,生命很空洞、苦涩,过分追逐外界而忘记自我的存在,完全投入到物欲谋求中,忘记心中忽视对道德律的敬畏、空灵、清空、空虚等等。。63a“满”可以指物质欲望太甚、日程安排太满、自满、充实自我、等等【存在问题】1、“满”和“空”在作文中可以指代实的东西,也可以指代虚的东西但不少学生在本次作文没有将“满”和“空”具体指代的内容说出、说清,整篇文字看起来空洞无物,套话连篇。注意:几乎所有高考作文题都存在一个切入口化大为小(读书)的问题,将作文题中的相关概念缩小范围,有所明确、有所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山西省三晋联盟名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互联网商品交易协议范本
- 2025年养老护理雇佣合同标准
- 2025年仓储合同风险控制策略制定
- 2025年仓储物流服务协议文本
- 2025年企业股份制改革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儿童鞋类行业供需合同样本
- 2025年船底防污漆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合同采购范例
- 2025年锰氧化物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4简易租房合同下载打印
-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八章 数字出版产品开发与分析
-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课件
- 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TBSES 001-202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橘子》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 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技术简介
- 2024年医美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阿基米德课件
- 2024年电力交易员(中级工)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2024年步步高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基础知识默写本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