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负数,曾在一部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及其加减法运算法则,并给出名为“正负术”的算法,这部著作采用按类分章的问题集的形式进行编排,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正式确立.这部经典名著是()A.《海岛算经》 B.《九章算术》C.《孙子算经》 D.《周髀算经》2.如图是交通禁止驶入标志,组成这个标志的几何图形有()A.圆、长方形 B.圆、线段C.球、长方形 D.球、线段3.计算的结果为()A.27 B. C.18 D.4.计算:的结果等于()A. B. C.27 D.65.如图,B、C两点把线段MN分成三部分,其比为MB:BC:CN=2:3:4,点P是MN的中点,PC=2cm,则MN的长为()A.30cm B.36cm C.40cm D.48cm6.如图,∠AOB是平角,∠AOC=30°,∠BOD=60°,OM、ON分别是∠AOC、∠BOD的平分线,∠MON等于()A.90° B.135° C.150° D.120°7.下列语句错误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C.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8.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和是同位角 B.和是内错角C.和是同旁内角 D.和是同旁内角9.如图.∠AOB=∠COD,则()A.∠1>∠2 B.∠1=∠2C.∠1<∠2 D.∠1与∠2的大小无法比较10.如图,已知线段AB=10cm,M是AB中点,点N在AB上,MN=3cm,那么线段NB的长为()A.2cm B.3cm C.5cm D.8cm11.下列调查适合做抽样调查的是()A.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B.对某社区的卫生死角进行调查C.对某班学生进行6月5日式“世界环境日”知晓情况的调查D.对中学生目前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12.如图,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数轴上另有一点到点的距离为,到点的距离小于,则点位于()A.点的左边 B.点与点之间C.点与点之间 D.点的右边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北京某天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3℃,则这一天的温差是________14.按照下列程序计算输出值为2018时,输入的x值为_____.15.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是9600000平方公里,用科学记数法应记为___________.16.填在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a的值是____.17.如果y|m|﹣3﹣(m-5)y+16是关于y的二次三项式,则m的值是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5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y=19.(5分)按要求完成下列证明:已知:如图,AB∥CD,直线AE交CD于点C,∠BAC+∠CDF=180°.求证:AE∥DF.证明:∵AB∥CD()∴∠BAC=∠DCE()∵∠BAC+∠CDF=180°(已知),∴____________+∠CDF=180°()∴AE∥DF().20.(8分)先化简再求值:3a﹣[﹣2b+2(a﹣3b)﹣4a],其中a,b满足|a+3|+(b﹣)2=1.21.(10分)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在桌面上,让三角板OAB的30°角顶点与三角板OCD的直角顶点重合,边OA与OC重合,固定三角板OCD不动,把三角板OAB绕着顶点O顺时针转动,直到边OB落在桌面上为止.(1)如下图,当三角板OAB转动了20°时,求∠BOD的度数;(2)在转动过程中,若∠BOD=20°,在下面两图中分别画出∠AOB的位置,并求出转动了多少度?(3)在转动过程中,∠AOC与∠BOD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你给出相等关系式,并说明理由;22.(10分)某校组织部分师生从学校(A地)到300千米外的B地进行红色之旅(革命传统教育),租用了客运公司甲、乙两辆车,其中乙车速度是甲车速度的,两车同时从学校出发,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2小时后甲车到达服务区C地,此时两车相距40千米,甲车在服务区休息15分钟户按原速度开往B地,乙车行驶过程中未做停留.(1)求甲、乙两车的速度?(2)问甲车在C地结束休息后再行驶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相距30千米?23.(12分)如图,是线段上一点,,、两点分别从、出发以、的速度沿直线向左运动(在线段上,在线段上),运动的时间为.(1)当时,,请求出的长;(2)当时,,请求出的长;(3)若、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请求出的长;(4)在(3)的条件下,是直线上一点,且,求的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分析】根据数学史的知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及其加减法运算法则,并给出名为“正负术”的算法,这部著作是:《九章算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数学史,广泛了解我国辉煌的数学历史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根据平面图形定义可恨容易找出正确答案。【详解】解:根据图形可得组成这个标志的几何图形有长方形、圆.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图形,关键是掌握平面图形的定义.3、B【分析】由正数与负数的乘法法则即可计算出结果.【详解】解:(-3)×9=-27;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法;熟练掌握正数与负数的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A【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5、B【分析】此题根据题目中三条线段比的关系设未知数,通过用线段之间的计算得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进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设MB为2x,BC为3x,CN为4x,则MN为9x,因为P是MN的中点,所以PC=PN﹣CN=MN﹣CN,即:×9x﹣4x=2,解得x=4,所以MN=4x=36cm.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计算,由题目中的比例关系入手设未知量列方程求解是比较常见的题型,本题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得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B【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AOB是平角,∠AOC=30°,∠BOD=60°,∴∠COD=90°(互为补角)∵OM,ON分别是∠AOC,∠BOD的平分线,∴∠MOC+∠NOD=(30°+60°)=45°(角平分线定义)∴∠MON=90°+45°=13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度的求解,准确利用角平分线计算是关键.7、B【分析】根据线段公理、射线的表示方法、直线的表示方法和直线公理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正确;B.射线AB与射线BA端点不同,不是同一条射线,故错误;C.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故正确;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线段公理、射线的表示方法、直线的表示方法和直线公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D【分析】根据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定义去判定各角之间的关系.【详解】A.∠A和∠1是内错角,错误;B.∠A和∠2不是内错角,错误;C.∠A和∠3不是同旁内角,错误;D.∠A和∠B是同旁内角,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的定义,掌握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AOB=∠COD,∴∠AOB-∠BOD=∠COD-∠BOD,∴∠1=∠2;故选B.【点睛】考查了角的大小比较,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10、A【分析】首先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得出AM=BM,然后根据MN,即可得出NB.【详解】∵AB=10cm,M是AB中点,∴AM=BM=5cm∵MN=3cm,∴NB=MB-MN=5-3=2cm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与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熟练掌握,即可解题.11、D【分析】卫生死角、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八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应该全面调查,而中学生人数较多,对其睡眠情况的调查应该是抽样调查.【详解】A、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非常重要,必须全面调查,故此选项错误;B、对某社区的卫生死角进行调查工作量比较小,适合全面调查,故此选项错误;C、对某班学生进行6月5日式“世界环境日”知晓情况的调查工作量比较小,适合全面调查,故此选项错误;D、对中学生目前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工作量比较大,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统计调查的方法有全面调查即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一般来讲:通过普查可以直接得到较为全面、可靠的信息,但花费的时间较长,耗费大,且一些调查项目并不适合普查.12、C【分析】由数轴上点的位置,找出离A距离为1的点,再由到B的距离小于3判断即可确定出C的位置.【详解】点O、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0、2、4,∵点C到点A的距离为1,
∴所以C点表示的数为1或3,又∵点C到点B的距离小于3,∴当C点表示的数为1时,点C到点B的距离为4-1=3,不符合题意,舍去;当C点表示的数为3时,点C到点B的距离为4-3=1,符合题意;∴点C表示的实数为3,
即点C位于点A和点B之间.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熟练掌握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9℃【分析】由温差等于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减法的应用,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是解题的关键.14、1【分析】根据程序图中运算顺序逆推即可.【详解】解:∵程序计算输出值为2018∴输入的x值为[2018÷2-(-1)]÷5=(1009+1)÷5=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5、9.6×1【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将96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9.6×1.
故答案为:9.6×1.【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6、1.【解析】寻找规律:上面是1,2,3,4,…,;左下是1,4=22,9=32,16=42,…,;右下是:从第二个图形开始,左下数字减上面数字差的平方:(4-2)2,(9-3)2,(16-4)2,…∴a=(36-6)2=1.17、-1【分析】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定义,可知多项式y|m|-3-(m-1)y+16的最高次数是二次,共有三项,据此列出m的关系式,从而确定m的值.【详解】∵y|m|-3-(m-1)y+16是关于y的二次三项式,∴|m|-3=2,m-1≠2,∴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三项式的定义: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是几次就叫几次几项式.注意一个多项式含有哪一项时,哪一项的系数就不等于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2xy;3【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2xy将x=1,y=代入,得,原式=-2×1×()=3【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9、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CE;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析】由AB∥CD得,∠BAC=∠DCE,又∠BAC+∠CDF=180°,则∠DCE+∠CDF=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详解】解:证明:∵AB∥CD(已知)∴∠BAC=∠D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C+∠CDF=180°(已知)∴∠DCE+∠CDF=180°(等量代换)∴AE∥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0、5a+8b,-2.【分析】原式去小括号,然后去中括号,再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原式=3a-(-2b+2a-6b-4a)=3a-(-2a-8b)=3a+2a+8b=5a+8b,∵a,b满足|a+3|+(b﹣)2=1,∴a+3=1,b﹣=1,解得:a=﹣3,b=,则原式=5×(-3)+8×=﹣15+6=﹣2.【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1)40°;(2)转动了40°或80°;(3)∠AOC+∠BOD=60°或∠AOC-∠BOD=60°.【解析】试题分析:(1)可直接求出角的度数;(2)要考虑到在∠COD内部和∠COD外部两种情况;(3)要分几种情况加以讨论.试题解析:(1)∠BOD=90°-∠AOC-∠AOB=90°-20°-30°=40°.(2)如图∠AOC=90°-∠BOD-∠AOB∠AOC=90°+∠BOD-∠AOB=90°-20°-30°=40°=90°+20°-30°=80°所以转动了40°或转动了80°;(3)①OB边在∠COD内部或与OD重合,如图:关系式为:∠AOC+∠BOD=60°,理由是∠AOC+∠BOD=90°-∠AOB=90°-30°=60°;②OA边在∠COD内部或与OD重合,OB边在∠COD外部,如图:关系式为∠AOC-∠BOD=60°,理由因为∠AOC=90°-∠AOD,∠BOD=30°-∠AOD,所以∠AOC-∠BOD=(90°-∠AOD)-(30°-∠AOD)=90°-∠AOD-30°+∠AOD=60°;③OA、OB都在∠COD外部,如图:此时关系式为∠AOC-∠BOD=60°理由为因为∠AOC=90°+∠AOD,∠BOD=30°+∠AOD,所以∠AOC-∠BOD=(90°+∠AOD)-(30°+∠AOD)=90°+∠AOD-30°-∠AOD=60°综合上述:∠AOC与∠BOD的关系为:∠AOC+∠BOD=60°或∠AOC-∠BOD=60°.考点:角的运算.22、(1)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00km/h、80km/h.(2)甲车在C地结束休息后再行驶0.5小时后,甲、乙两车相距30千米.【分析】(1)根据两车同时出发,行驶2小时两车相距40千米,说明甲车速度比乙车每小时快20km/h,于是设甲车每小时行驶xkm/h,那么乙车每小时行驶x,列方程x﹣x=20即可;(2)设t小时后相距30km,考虑甲车休息15分钟时,乙车未做停留,即可列方程求解.【详解】解:(1)设甲车每小时行驶xkm/h,那么乙车每小时行驶xkm/h,∵两车同时出发,行驶2小时两车相距40千米,∴x﹣x=20,得x=100,于是x=80,答: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00km/h、80km/h.(2)设甲车在C地结束休息后再行驶t小时后,甲、乙两车相距30千米.则有100(2+t)﹣80(2++t)=30解得t=0.5答:甲车在C地结束休息后再行驶0.5小时后,甲、乙两车相距30千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在行程问题上的应用,要善于发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一个量来表示另一个量,再确定等量关系列方程.23、(1)4cm;(2)4cm;(3)4cm;(4)4cm或12cm.【分析】(1)(2)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PC,再由已知条件PD=2AC求得PB=2AP,由此求得AP的值;(3)结合(1)、(2)进行解答;(4)由题设画出图示,根据AQ−BQ=PQ求得AQ=PQ+BQ;然后求得AP=BQ,从而求得PQ与AB的关系.【详解】解:(1)因为点C从P出发以1(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1(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业智能点餐系统开发
- 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议论文(12篇)
- 零售行业安全信息员的职责定位
- 那年花开八年级作文700字(15篇)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 狼的诱惑结局大改写(14篇)
- 关于创新的作文六年级另辟蹊径,勇于创新13篇范文
- 护理个案观察分析框架
- KTV公主部音响设备调试流程
- 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感恩的心声(9篇)
- 2022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生物真题含答案2
- 2024年湖北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徒手整形 培训课件
- 市场营销学电子教案
- 《内蒙古乳制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0000字
- 研究生开题报告评审表
- 《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主题班会课件
- 建筑集团公司商务管理手册(投标、合同、采购)分册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磁铁的磁力》课件
- 幼儿园课件小小银行家
- 美的空调制造工艺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