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1-5章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1-5章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1-5章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1-5章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1-5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世界万物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一切活动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问题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高哲学概括。物质唯一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应。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有物质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包括三个基本观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要素是客观的;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

(2)自觉能动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3)社会历史性。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客观性: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承认,认识的到,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2)意识的能动作用含义:意识能动性指人的意识具有能动的反映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

表现:(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4、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联系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的基本特征:(1)联系具有普遍性。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2)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联系具有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本质联系与现象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因果关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4)联系具有具体性、条件性。联系总是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任何事物的联系都要依赖于特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变化,事物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将发生变化。(2)发展的永恒性、普遍性及其实质定义: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中内在具有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1)矛盾定义: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特征:①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矛盾双方的相互克服。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业。(2)量变和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3)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①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方法;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之否定规律(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6、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①唯物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的统一;②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①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②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思考: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认识与实践(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真理与价值(1)真理:①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③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真理与谬误: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实践对真理检验具有条件性

(2)真理与价值的统一1.真理与价值是相对立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真理是讲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要求认识要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是指外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3.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人、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等。

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

②社会存在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③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④生产方式则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决定力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①社会存在反映的不同层次来看,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②社会意识的主体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③从对经济基础的不同关系来看,可以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派生。

②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④正确而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4)社会意识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是指社会成员共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①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②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①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②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3)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①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特征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

任何上层建筑总是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本相适应的,为其服务,因而对它始终起着维护和巩固的作用。

当上层建筑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即对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相适应,就能够对它们起着促进的作用;否则,就会起阻碍和破坏作用,甚至使社会经济遭到崩溃。

4.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更替:统一性和多样性;社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5.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③社会基本矛盾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6.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特殊条件下还可能激化。②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一方面起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促进生产关系的完善。7.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②岁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③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④两重性: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主流;另一方面又可能对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8.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凡是顺乎社会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从量上说,它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

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力量,首先表现在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途径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用暴力手段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5C后30年(开始)16C(高潮)19C初(结束)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封建专治越来越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

继尼德兰革命之后,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随后,在英国爆发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

恩格斯: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②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是为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的特点:以分工和协作为前提;开放、进取。

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基本条件);不同的利益主体(决定性条件)。

商品经济的类型: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①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任何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价值: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3)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刺激: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筛子: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4)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①私有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②私有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③私有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劳动价值论(1)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包括以下内容:①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②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2)实践意义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③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④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⑤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⑥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4.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劳动处于异化状态。劳动力是活的人体中存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剩余价值成为劳动力商品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了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劳动力进入劳动过程进行消费,耗费了体力和智力,形成了商品的价值。而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即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劳动力耗费体力和智力形成的商品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的差额,即剩余价值。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社会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6.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统治职能之外,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是以经济自由为基本特征,其经济体制包括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三大基本内涵,其经济活动的外在表现是既摆脱封建关系的束缚,又不受政府的干预。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3.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展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和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对国外进行的投资或贷款。其实质是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和人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其形式有二:一是借贷资本输出(间接投资),二是生产资本输出(直接投资)。资本输出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有:(1)积极方面:资本输出使列强获得了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增强了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矛盾和危机,并进一步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政治、经济上的统治。(2)消极方面:首先,大量的资本输出也导致国内工业资本不足,新技术、新设备更新缓慢,最终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其次,输出国之间为争夺世界市场、投资场所、原料能源产地,相互之间的争夺愈发激烈,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1)积极方面:大量外国资本的进入,促进了输入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