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日贸易摩擦因素分析_第1页
论文-中日贸易摩擦因素分析_第2页
论文-中日贸易摩擦因素分析_第3页
论文-中日贸易摩擦因素分析_第4页
论文-中日贸易摩擦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目录目录 3摘要 11引言 22绪论 32.1研究背景 32.2选题意义 33中日贸易摩擦现状 43.1反倾销摩擦的数量分析 43.2反倾销摩擦的分类分析 43.2.1农产品 53.2.2纺织品、服装 53.2.3化工产品 54中日贸易摩擦的因素 74.1进出口数量大是摩擦基础 74.1.1巨大贸易额是摩擦的必要条件 74.1.2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摩擦导火线 74.2中日经济水平不均等 94.3进出口产品的生产技术差异 94.3.1中日进出口产品竞争力悬殊 94.3.2中日进出口产品结构差异 94.4中日之间贸易政策不同 95结论 115.1中日贸易摩擦的影响 115.1.1影响我国对日出口额的增长 115.1.2增加产品出口成本 115.2对日本的影响 115.2.1不利于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 115.2.2影响日本企业自身利益 115.2.3使日本的消费者利益受损 115.3中日贸易摩擦的结果和规避对策 115.3.1完善政府职能,积极、主动应对中日贸易摩擦 115.3.2尽快普及和熟悉WTO相关规则 125.3.3调整产业分工结构,改善我国以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现状 12参考文献 12后记 13ADDINCNKISM.UserStyle摘要我国与日本之间从建交以来,政治和经济上的关系一直都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政治上冷淡相对,在经济上却密不可分,在改革开放时期,日本也大量到我国投资,在国家负债方面,中国也曾一度依赖日本。但是,两国的政治形式一直都处于比较紧张和微妙的状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主义特色下的经济繁荣发展,市场需求与供给也推进了中日之间的经济建交。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扮演者重要的相互利害关系,良好的政治关系,可以促进国民间的信任和亲密关系,有利于开展贸易和经济往来。政府的主导力将会使两国的关系更加密切,相互之间更加信任之后,开展经济贸易就容易得多。然而,恶化的政治关系将会使国民之间相互仇视、排斥和疏远,抵触的情绪会不利于经贸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我国与日本之间,确实存在过相互排斥好仇视的局面,打砸日货,抵制日本的产品进境内等,都是因为政治上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而带来的损失。在本文中,作者利用我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就中日之间的贸易争端,反倾销、反补贴和贸易保障措施的数量;以及贸易摩擦涉及的行业,农业或是工业产业的纠纷,进行量化研究。以期待得出中日之间贸易摩擦的实际状况,得出结果采取应对措施和建议。关键词:中日贸易,贸易摩擦,贸易救济措施

引言我国与日本的经济往来历史久远,特别是在明朝时期就与日本有这大规模的经济往来。但是,由于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日之间的战争影响,民族矛盾加深,很多中国人呢仇恨外来入侵者的心理至今没有减弱。但这一点为中日之间的贸易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在中日之间,商人们往往会因为历史因素或者民族之间的恩怨,而产生不愉快的商务往来。我国与日本均是亚洲的贸易大国,相互之间的贸易总量都占据自身经济的很大比重,因此,双方都必须正视这一利害关系,理性、理智的对待彼此的贸易关系,合理化自身的贸易地位。中日贸易额在2010年达到新的高度——3018.5亿美元,这一数值相比前年增长了近30%,日本也因此不得不承认中国成为他们国家的首要贸易对象国。而到了2012年,这一数值却下跌了3.3%,为3336亿美元,这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两国贸易额首次出现下降。究其原因,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日关系由于政治摩擦而变得紧张,都导致了贸易额的下跌。日本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对象国2013年以美元计价的中日贸易额同比减少了6.5%,减至3119亿9518万美元,连续2年出现减少。受中国内需增长放缓影响,对华出口额出现下滑,日本的对华贸易逆差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时,日本从中国的进口额减少了3.7%,减至1821亿1190万美元,4年来首次出现减少。液晶电视的销售持续低迷,音响影像设备的进口额下滑了约20%。可见,如果只顾及双方的贸易摩擦,而减少贸易的往来,必然会影响两国的经济发展,所以,本研究中,笔者就中日贸易摩的造成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得出建设性结论和建议,对我国于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贸易纠纷提高意见参考。

绪论研究背景我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两国关系急速升温,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本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遗憾的是,与中国相比,日本作为相对高出口层次的国家,经常无故挑起对华贸易事端,由于我国在出口地位和层次上处于劣势,且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与技术含量低,在贸易摩擦中常常会受制于人,也因此遭到较大损失。从1997年我国开始有立案对外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开始,在这将近30年贸易时间里,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对日本立案起诉的反倾销案件共32起。与贸易争端最频繁的美国、欧盟几乎一个水平线。都是我国反侵销案例中最影响严重的贸易对象。特别是在2002年开始到2007年之间,我国对日本的反倾销数量数据急剧增加。为此,作者为了探明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选题意义中日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2013年中日贸易额同比减少了6.5%,减至3119亿9518万美元,但是这一贸易总额已经达到绝对的高度,也使得中日双方更加依赖彼此。在进出口方面,随着两国贸易总额的不断发展,现在中国跃居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相应的日本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对象国,总额仅次于欧盟和美国。可以说中日两国在彼此的对外贸易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因为中日贸易额的不断扩大越来越激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不少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国内的需求减少,购买力下降,国内的产业也需要保护。所以,不断提高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通过各种政策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日本在中国部分农产品及和一些工业产品上也增强了很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导致双方贸易摩擦升温。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对中日两国的贸易是不利的,甚至两国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牵连。

中日贸易摩擦现状反倾销摩擦的数量分析在二战后之后,日本的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下迅速崛起,曾经一直遥遥领先我国,从而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10年间,日本对我国的投资曾引起几次热潮。但那时候的中日贸易,多是以直接投资为主,其次是中日合营,如汽车行业等的情形,在这过程中,由于我国的贸易处于落后阶段。在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方面,缺乏有力的保护自身的能力。然后,在1999年之后,我国就不断在贸易的亏损中汲取教训,终于学会利用WTO组织的规定,和健全自身的贸易保护法规,来武装自己,抵御日本贸易的大肆入侵。这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国对日本立案诉讼的案件中,绝大多数也胜诉,或者庭外和解得到补偿。下表是我国自1999年只2011年之间,对外立案起诉外伤倾销的情况,与此同时,我国的反补贴案例中,没有对日本的反补贴案例。在此外的保障措施中,有过采取“进口限制”、提高关税、加强品质检验等手段进行贸易防卫,笔者就不一一给出相应数据。表格STYLEREF1\s3SEQ表格\*ARABIC\s11中国对日反侵销的案件数量统计年度1999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102011数量22745531111图表STYLEREF1\s3SEQ图表\*ARABIC\s11中国对日反侵销的案件数量统计由上图可得知,我国对日贸易的摩擦情况呈现了“过山车”式的变化,刚开始时数量很少,继而突飞猛进的增加,在经过一系列的反倾销胜诉之后,双方也有所缓解。1999年两起反倾销案件,从2002年开始,到2006年,这几年的反倾销都持续高水平。经过几年的反倾销鏖战之后,日本对我国的倾销和遭遇的损失也变大,因此,2007年之后,就大大减少了摩擦纠纷发生。也自律了自己的贸易行为。反倾销摩擦的分类分析从1999年至2011年,中国对日本的反倾销高达32起案件,反倾销诉讼调查中涉及化工产品的21起,所占比例非常大。其他的产品行业涉及不多,但也会采取别样的保障措施来保证我国的利益不受不正当的损害。表格STYLEREF1\s3SEQ表格\*ARABIC\s12中国对日反侵销的案件分类统计行业时间数量产品描述钢铁类1999、20112不锈钢冷轧薄板、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产品造纸业2002、20063铜版纸、电解电容器纸、相纸产品案化工原料1999-201121苯酚、乙醇胺、PBT树脂、辛醇、丁醇、双酚A等有机原料类2002、20033丁苯橡胶、氯丁橡胶、氨纶其他2003、2004、20083光纤、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资料来源:国家商务部,国别报告基于上述表格的描述和其他方面的贸易救济,笔者大致将中日的贸易摩擦分为:农产品,纺织品、化工产品三大类,而其中包含了化学工业品原料的化工类产品,正是我国于日本之间摩擦最严重,纠纷就多的一类。农产品通过比较分析能够看出,中国与日本以及中国与美国在贸易与经济摩擦中,尽管中日贸易中所涉及到的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均远小于中美贸易,但出于中国与日本经济贸易的互换总额过大、经济贸易相关性十分紧密的原因,所以,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贸易摩擦不容小觑,经济贸易摩擦的发生次数过多,不但十分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与日本两国正常的经济贸易往来,而且对中国与日本国内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中国与日本经济贸易的往来大部分还是集中在纺织产品、农业产品、化工产品以及金属制品等领域。面临日本单方采取的无理的限制措施,中国政府态度积极且不焦躁,但日本全权不予理睬,并下达从2001年4月23日开始,对来源于中国的三种农产品采用临时现行的紧急限制的进出口举措。正是因为日本在进出口农产品检验中实行的最高限额管理的办法,限定了每一天检验的蔬菜总额,造成通过海关的预估时间加长,许多蔬菜在运输的过程中腐烂掉,这一举措的实施导致我国农民损失惨重。随着日本对中国产品设限措施这一状况的不断恶化,于2001年6月18日,中国政府采取了相对应的反击措施,对外公布对从日本进口的手机、空气清新器、汽车等3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起征高关税。从此以后,日本政府决定放弃对进口于中国的3种农产品实行进口限制措施,而中国政府也撤消了对日本的3种工业制品征收的特别关税。至此,中日两国这一次农产品贸易争端才暂告结束。纺织品、服装中日两国的服装和纺织品贸易在1995及1996年曾出现过较为严重的摩擦状况,在该段时间日本政府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毛衣、毛巾、针织外衣采取进口限制措施。于1995年4月日本通产省首先开始对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实施设限调查并在1996年8月开始对进口中国纯棉府绸进行设限调查。但这两次调查的结果均是以日本方面主动放弃实行限制进口的措施而告终。而中日两国的服装和纺织品贸易摩擦状况并没有因此而宣告终结,1999年及其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在日本纺织协会及棉工联等有关团体的联合压力下,日本通产省防治产业审议会基本政策小组委员会要求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而且日本自民党还专门设立了纺织品对策特别委员会来专门探讨在现行WTO体制下实施进口紧急限制措施的合理性,而日本政府当局亦准备对包括纺织品及六种蔬菜在内的多钟产品采取限制进口的紧急措施。日本于2004年颁布的《应对中国纺织品特别措施》中明确的作出了对中国纺织品特别措施的规定:中国对日本出口纺织品的年增长幅度不能超过7.5%,毛制品年增长幅度不能超过6%"一旦中国出口的纺织品超过此幅度,日方将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进口数量限制"这一措施的颁布,更加加剧了中日纺织品的贸易摩擦。只是因为中国纺织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出口重心开始向美国及欧盟转移,近年来我国与日本之间的纺织品摩擦才逐渐减少。化工产品中国与日本两国之间的产品贸易摩擦中,一般都以中国主动对来自于日本的化工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为主,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9月为止,中国共对进口于日本的化工产品实行了累计约3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化工产品29起,占87.88%;已经终裁的化工产品反倾销案件中,存在恶意倾销的案件共23起,占69.7%。据截止于2009年的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对日本发起的所有的反倾销诉讼中的二氯甲烷、涤纶短纤、聚酯切片、邻苯二酚、聚酯薄膜聚、氯乙烯(PVC)、己内酰胺(CPL)、丁苯橡胶、苯酐等近20起诉讼立案均以终裁我国胜诉为终。乙醇胺、苯酚等2起初裁确定造成损害,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当然并非所有立案调查的反倾销案件均以获胜告终,饲料级赖氨酸、聚苯乙烯(PS)裁决有倾销、无损害,终止调查。MDI因烟台万华拆销申请,终止调查。另外TDI等2起诉讼还在调查之中。

中日贸易摩擦的因素进出口数量大是摩擦基础巨大贸易额是摩擦的必要条件日本的贸易概述,从2001年到2013年之间,年度贸易额、进口额、出口额及其增长情况如下。表格STYLEREF1\s4SEQ表格\*ARABIC\s11日本今年来的贸易状况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时间总额同比%出口同比%进口同比%差额同比%2001年752482.00-12.40403247.00-15.80349235.00-8.0054012.00-45.702002年755121.000.40417165.003.50337957.00-3.2079208.0046.602003年855274.0013.30471913.0013.10383361.0013.4088551.0011.802004年1021853.0019.50566191.0020.00455661.0018.90110530.0024.802005年1111471.008.80595269.005.10516202.0013.3079068.00-28.502006年1225224.0010.20646441.008.60578783.0012.1067658.00-14.402007年1336199.009.10714126.0010.50622072.007.5092054.0036.102008年1544440.0015.60781952.009.50762488.0022.6019465.00-78.902009年1132253.00-26.70580465.00-25.80551788.00-27.6028678.0047.302010年1464343.0029.30770046.0032.70694297.0025.8075749.00164.102011年1679590.0014.70823544.006.90856046.0023.30-32502.00-142.902012年1684285.000.30798447.00-3.00885838.003.50-87391.00168.902013年1547880.00-8.10714993.00-10.50832887.00-6.00-117893.0034.90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别贸易报告,\o"2013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2013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由上表内容可见,日本在2001年到2013年之间,贸易总额总体趋于上升态势,但进出口差额在2011年之后呈现负增长趋势,即是说,日本的进出口贸易额处于逆差。中日之间的贸易总量很大,这才形成了贸易摩擦发生的必要条加,有贸易往来,才会产生摩擦,因此,贸易总量的高低,是决定贸易国双方是否会有贸易摩擦的必要条件。因此,可说中日贸易摩擦形成的第一个因素,就是双方巨大的贸易额和紧密的贸易关系。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摩擦导火线在日本的对外贸易中,中国是日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处于日本对外贸易中的第一位。笔者将用2013年日本的贸易伙伴国前五位的进口、出口来阐述,在中日贸易之间,如果贸易摩擦严重,或者纠纷不断,必然会对中日双方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表格STYLEREF1\s4SEQ表格\*ARABIC\s122013年日本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情况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总值714993.00-10.50100.00美国132429.00-5.5018.50中国129124.00-10.4018.10韩国56558.00-8.007.90台湾省41635.00-9.505.80香港37364.00-9.005.20资料来源:国家商务部,国别报告从上表中可得,中国在日本的对外贸易伙伴中,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出口的第二位。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高达129124百万美元,在日本出口总量的18.1%,仅次于美国18.5%的占比,基本与美国持平,而出日本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7.9%这一出口额比中10.02%的水平。可见,日本的对外经济对我国的市场依赖非常之大,如果不解决好双方的贸易摩擦问题,日本的经济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表格STYLEREF1\s4SEQ表格\*ARABIC\s132013日本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口情况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总值832887.00-6.00100.00中国180762.00-4.1021.70美国69792.00-8.508.40澳大利亚50992.00-9.706.10沙特阿拉伯49885.00-8.906.00阿联酋42525.00-3.305.10资料来源:国家商务部,国别报告如上表,在日本2013年的进口中,笔者选取了其前五大贸易伙伴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中国式排在日本的进口首位,也就是说,中国,成为了日本市场中商品的最大依赖国。2013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贸易总额为180762百万美元,占日本总进口额的21.7%比重。而日本的第二位进口伙伴美国,日本从美国的进口额才69792百万美元,占日本总进口额8.4%的比重,低于中国13.3%的比重。由以上种种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中日贸易不光是对两国之间的影响很大,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毕竟,我国于日本都是世界前列的经济强国。虽然在贸易的过程中,无法避免贸易摩擦的发生,但从我国对日本的反侵销案件设立数量上可见,为了保证双方的经济利益,总是能通过庭外和解,或是法律有段来有效贸易解决争端问题,因此,如果不解决好双方之间的贸易摩擦关系,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后果。日本的最大进口伙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伙伴是美国,在中日之间,日本的进出口差额是逆差的局面,想要扭转在中国市场的亏损,避免不了要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老保护日本的商人。日本政府往往由于贸易逆差,而采取的倾销和其他规定之外的手段为自己获取利益。从而引起贸易争端,因此,日本处于贸易逆差,是引起贸易争端的导火线。中日经济水平不均等众所周知,当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体制完善,国内市场的生产水平高于需求水平,国内产品的竞争力日益增强时,改过就更加倾向于主张贸易的自由化,从而加大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促进本国的出口贸易。而当一个国家经济实力较弱,或者处于经济衰退周期时,面对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就会采取一种保守的、封闭的办法,力图保护本国的相关不成熟的、幼稚的、或是处于黄昏期的生产产业,从而增强本国的外对贸易的保护壁垒。日本在二战之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贸易强国,在2000年前,其经济总量和市场整体发展水平都远远高于我国,在中日的双边贸易中,日本的产品总是处于优势地位,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因为,在日本向我国出口时,往往会因为低价而形成倾销的事实,对我够的产额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因此,由于两国的经济水平悬殊,发达水平下的日本一度的被我国起诉反侵销,这也是为了保护我国的行业和经济利益。进出口产品的生产技术差异中日进出口产品竞争力悬殊出口量远超别国或者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都可以被看作是富有竞争力的表现。另外,对本国竞争力状况的分析可以借助于能够体现一国宏观经济规模的指标,例如GDP和经济年增长率。日本在化工产业的生产水平很高,这远远超出我国的总体技术水平,因此,在我国对日的进口产品中,化工产品诸如:三氯乙烯、苯酚、丙烯酸酯、聚氯乙烯等原料的进口,绝大多数会遭到我国的反侵销申诉,这其中的但部分是日本产业恶意倾销的结果,但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我国在一些产业上的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从而给了日本企业相当大的市场空间。日企业在倾销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占据我国的化工原料市场。如果,我国自身想要提升竞争力,就可以防止国外产品的进入。当然,在这过程中,我国会采取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的方式,进而引起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由于中日双方在地理、经济上的关系,抛除民族和历史因素的成见,双方贸易摩擦不仅对中国消费者造成损失,同样也损害日本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在内外压力下,日本当局只好妥协,寻求和谈解决贸易争端。中日进出口产品结构差异首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强,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始终保持对日贸易顺差,并且这一顺差具有受我国对日本的比较优势影响,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我国对日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具体来说,由以往的低附加值初级产品,逐步到如今的机电信息产品,服装等。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的机电产品跃居成为中国对日出口的头号产品,比重甚至超过了以往的优势产业——纺织品。显示了我国对日的进出口贸易,在产品结构上取得多元化的突破进展。中日之间贸易政策不同由于日本政府在治理经济方面的失败,政府形象受损。政府频繁的政治活动,难以赢得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日本政府只好选择贸易战。经常使用各种贸易手段来保持本国厂商的优势地位,影响外国企业的决策,帮助本国厂商在竞争中获得胜利。但由于日本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本经济的长期不景气,使日本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经济市场横行,但是,尽管日元大幅贬值,日本的进出口贸易额也长期处于逆差的境地。而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之后,为了履行入世的承诺,在很多方面都被迫放宽政策,降低贸易壁垒,然而,日本政府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而非自由贸易战略,导致日产品趁机涌入我国市场,在入世之后的两三年内,如从2002年开始、2005年,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2年起的5年内,我国一共在商务部立案起诉日本25起反倾销案件,2002年7起,2003年4起,2004年6起,2005年5起,2006年3起。在这些案件中,我国还是胜诉了绝大部分,此外还有没有被计数的未立案的和解纠纷。可见,中日两国不同的贸易政策和态度,是直接引起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结论中日贸易摩擦的影响影响我国对日出口额的增长我国对日出口额受中日贸易摩擦的影响严重,以2001年为例,日本方面对中国的蔺草席、香菇、大葱等农副产品进行了紧急出口限制,直接导致了此三种农副产品出口量的下滑,分别达60%,50%和70%,给中国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60亿日元。增加产品出口成本近年来,日本不断提高进口产品的检验标准。国内企业为了通过日本近乎苛刻的产品检验标准,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成本在产品检验上,进而导致出口成本增加。另外由于检验时间的延长,增加了产品的储存成本,进一步增加了出口成本。对日本的影响不利于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在“三高产品”(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精密度产品)制造方面,居于世界前沿水平。日本的比较优势在于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充裕的资金。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日本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集中精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及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将纺织业、农业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国外转移,以便更好的发挥其优势。可是,日本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增添了阻力,影响了其先进产业的比较优势发挥。影响日本企业自身利益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劳动力成本高昂,因此许多日本企业选择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中国办厂,再将生产的产品返销回国内。日本对中国设置的贸易壁垒,就会使在华的日资企业蒙受损失。以汽车行业为例,近十年来中日贸易摩擦曾多次引起国内消费者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行动,丰田、本田等汽车品牌的销售量出现明显下滑,严重影响了其本土企业的效益。使日本的消费者利益受损广大日本消费者也是中日贸易摩擦的受害者。站在日本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期望买到价格低廉的中国农产品,由于日本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使得中国对日出口农产品数量的明显减少,价格的不断提高。尽管其本国农民的收入得到保护和提高,但其本国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中国的农产品,从而使其本国消费者的利益蒙受损失。中日贸易摩擦的结果和规避对策完善政府职能,积极、主动应对中日贸易摩擦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这利于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有利于规避国际经济摩擦。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还有待完善,在对外贸易中不规范做法仍然存在,并影响着贸易伙伴之间的信誉和效率。对此,我国的政府的相应职能部门,应积极完善国际贸易制度,遵循WTO的规则和国际惯例,认真履行对WTO的承诺。从而获得国际上有贸易往来国家的赞赏和认同,进而减少相互之间的误会和摩擦。尽快普及和熟悉WTO相关规则我国于2001年成功加入WTO之后,在中日贸易摩擦方面,有了更理性认识,使中国可以在WTO原则下,建立自己的对外贸易防范机制,防止发达国家滥用反倾销,反补贴,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