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查房
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查房
意义
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脑组织原发性损伤,不论其损伤的程度和范围有何不同,均有脑组织挫裂和裂伤及解剖结构上的损害。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脑水肿的重要手段。术后患者病情较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所以对术后患者实施认真,细致,全面的护理对疾病的转归十分重要。意义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脑组织原发性损伤,不论其损查房目的
1.掌握颅脑外伤患者观察重点及护理要点。2.掌握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护理。3.熟悉术后恢复期的健康宣教。查房目的
1.掌握颅脑外伤患者观察重点及护理要点。
病例简介姓名:鲁国潮性别:男年龄:47岁床号:15床住院号:333156入院时间:2017-09-07入院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病例简介姓名:鲁国潮性别:男年龄:47岁床号简要病史
患者男,47岁,因“车祸至头部外伤后头痛约1小时”于2017-09-07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伤后有短暂的昏迷史,醒后不能记起受伤经过,感头痛头昏不适,无呕心呕吐及抽搐查体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顶部一直径约3cm头皮肿胀区域,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体检未见阳性体征,GCS评分15分。院外未作特殊处理。急送往我院,门诊行CT检查后以“脑外伤”收入我科。入院时查体:BP121/79mmhgp95次/分R20次/分T36.3℃患者于9月9日复查CT血肿增大
于18:50分行相关术前准备,护送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左颞叶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昏迷,给予脱水降颅内压,预防感染及应激性溃疡、止血、营养神经对症支持处理。留置皮下引流管、胃管及尿管固定通畅。注意事项:注意平稳控制血压,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变化,骨窗张力及引流情况。现患者意识模糊,生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GCS评分13分。简要病史
患者男,47岁,因“车祸至头部外伤后头痛约1小时”辅助检查
影像科检查:9-7头部CT示:左颞叶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实验室检查:9-9血常规:白细胞(WBC)12.96×109∕L,血红蛋白Hb144g∕L,红细胞比积(HCT)44.0,红细胞(RBC)4.92×1012∕L。生化钾(K)3.66mmol/L,钠(Na)139.6mmol/L。白蛋白41.6g∕L9-10血常规:白细胞(WBC)11.0.×109∕L,血红蛋白Hb113g∕L,红细胞比积(HCT)34.9,红细胞(RBC)3.88×1012∕L。9-10血常规:白细胞(WBC)15.12×109∕L,红细胞(RBC)4.05×1012∕L,红细胞比积(HTC)35.4。9-10生化:钾(K)3.43mmol∕L,钠(Na)136.0mmol/L。辅助检查
影像科检查: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查房课件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2.观察颅内压的变化。3.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固定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4.观察患者呼吸形态,血氧饱和度变化。5.观察患者尿道口皮肤粘膜情况。6.观察患者出入量情况,尿液的量、颜色、性状等7.观察患者皮肤情况。8.了解患者心理需要。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
1.脑疝2.脑组织灌注异常3.烦躁、焦虑、紧张4.呼吸型态紊乱/气体交换受损5.清理呼吸道无效6.水电解质紊乱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8.潜在并发症:肢体废用综合征、尿路感染、便秘9.排尿模式改变10.自我形象紊乱11.知识缺乏12.皮肤完整性受损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
1.脑疝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查房课件格拉斯评分法
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正常睁眼4回答正确5
遵命动作
6呼之睁眼3
回答错误4刺痛定位5刺痛睁眼2
胡言乱语3刺痛屈曲4无反应1
唯有声叹2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3
不能发音1异常伸展(去大脑状态)2不能活动1格拉斯评分法
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正常睁眼4回答正确5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我们科室常见的意识障碍以兴奋性降低为特点.意识障碍分类:1、嗜睡
2、意识模糊
3、昏睡
4、昏迷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
意识障碍的判断
嗜睡:此时意识的清晰度水平降低较轻微,此时,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意识模糊:病人对外界刺激的阈限明显增高。因此,除强烈刺激外,很难引起反应,病人多处于半睡状态,此时,吞咽、角膜、对光反射均尚存在,但可出现一些原始动作如舔唇、伸舌、强握、吸吮等。这种状态可过渡到昏睡或昏迷状态。
意识障碍的判断
意识障碍的判断
昏睡:在强烈疼痛刺激下,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可见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昏迷:此时意识完全丧失,病人无自发运动,对任何刺激都不产生反应。(浅昏迷和深昏迷)
意识障碍的判断
意识障碍的判断
浅昏迷:患者不能随意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均无反应,但以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孔或针划足底时可有轻微反应,呼吸、脉搏、血压无明显变化。深昏迷:患者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反射均消失,身体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意识障碍的判断
浅昏迷:患者不能随意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减少探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2.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给氧以改善脑缺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头部抬高30度并偏向一侧,痰多不易吸出时立即气管切开。
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减少探视。严密观察体温、3.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摇高床头15-30º,在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袋,并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可牵拉、扭曲、受压、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严防在搬动过程中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若引流管被血凝块或沉淀物阻塞,应用双手顺行捏挤至引流管通畅,或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空针轻轻向外抽吸。外出检查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3.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摇高床头15-30º,在无菌操作下接头部引流管的种类
颅内创腔引流颅内脓腔引流硬脑膜下引流脑室引流头部引流管的种类
颅内创腔引流
颅内创腔引流颅内占位性病变,入颅内肿瘤手术切除后,在残留的创腔内放置引流物的称创腔引流。目的是引流手术残腔内的血性液体和气体,使残腔逐渐闭合,减少局部积液或形成假性囊肿的机会。1)位置:术后早期,创腔引流瓶位置放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以保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尤其是位于顶后枕部的创腔,术后48小时内,不可随意放低引流瓶,否则可因创腔内液体被引出致脑组织迅速移位,有可能撕破大脑上静脉,引起颅内血肿。另外,创腔内暂时积聚的液体可以稀释渗血,防止渗血形成血肿。创腔内压力升高时,血性液仍可自行流出。2)速度:术后48小时后,可将引流瓶略放低,以其较快引流出创腔内的液体,使脑组织膨出,以减少局部残腔,避免局部积液造成颅内压升高。3)量:若术后早期引流量多,应适当抬高引流瓶,引流放置3~4日,一但血性脑脊液转清,即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颅内创腔引流颅内占位性病变,入颅内肿瘤手术切除后,在残留的颅内脓腔引流对于薄膜形成的脑脓肿病人,在发生脑疝或全身衰竭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情况下,为挽救生命,常施行颅骨钻孔,脓肿穿刺抽脓术,脓腔内放置引流管,引流脓液并行腔内注药冲洗。引流瓶应至少低于脓腔30cm,病人应取利于引流的体位。为避免颅内感染扩散,应待术后24小时、创口周围初步形成粘连后方可进行囊内冲洗;先用生理盐水缓慢注入腔内,再轻轻抽出,主义不可过分加压,冲洗后注入抗生素,然后夹闭引流管2~4小时,引流管的位置应保留在脓腔的中心,故需根据X线检查结果加以调整,待脓腔闭合时拔管。颅内脓腔引流硬脑膜下引流慢性硬脑膜下积液或硬脑膜下血肿,因已形成完整的包膜和液化,临床可采用颅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术后于包膜内放置引流管继续引流,以排空其内血性液或血凝块,以利于脑组织膨出,消灭死腔,必要时可冲洗。术后病人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患侧卧位,注意体位引流。引流管应低于创腔30cm。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剂,亦不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以免颅压过低影响脑膨出。通常于术后第3日拔除引流管硬脑膜下引流脑室引流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脑室引流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脑室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①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①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瓶(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次放低。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是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电介质失衡。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应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液通畅;若引流管内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引流管根部两次,更换引流瓶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瓶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否颅内压再次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瓶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内引起感染。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4.保持术部敷料干燥固定,观察渗血渗夜情况,污染时及时在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术区疼痛难忍时,遵医嘱予对症治疗。5.遵嘱按需抽血监测肾功及离子四项等变化,严密监测有无电解质紊乱情况。4.保持术部敷料干燥固定,观察渗血渗夜情况,污染时及时在无菌6.饮食护理根据营养师的调配给予鼻饲饮食,鼻饲的温度为38-40℃,灌注速度不易过快,以免造成食管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注食时应抬高床头45º,注食前后分别予3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注意每次注食前回抽少许胃常时方能注食,若出现咖啡色样液,则暂停进食,及时报告医生,若回抽物为未消化食物,则应根据抽出量来调整鼻饲及间隔时间,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应静脉补充营养。6.饮食护理根据营养师的调配给予鼻饲饮食,鼻饲的温度为37.体位予气垫床使用,抬高床头15-30º,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头部予垫冰枕、冰帽,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脑耗氧量,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脑组织,予定时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由大到小活动肢体各关节,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变形。7.体位予气垫床使用,抬高床头15-30º,以利于静脉回8.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头部抬高15-30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持床铺平整、清洁,按时翻身、干燥、拍背,一般每2小时1次,必要时每1小时1次,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做好晨晚间护理,加强口腔及会阴护理,防止口腔溃疡和尿路感染;保持大便通畅,三日无大便时,予以开塞露通便,注意动作要轻柔;8.加强基础护理:对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约束带约束(注意观察约束处皮肤),床旁加护床栏,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体温过高(>38.5℃)应给予头戴冰帽、枕凉水袋或双侧颈动脉处置冰盐水袋等,以降低脑代谢,缓解脑缺氧,减轻脑损害。及时更换病号服,防止感冒。对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约束带约束(注意观察约束处皮肤),床旁加9.心理护理:颅脑损伤对病人家属都是沉重的打击,我们理解家属的行为,鼓励家属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同病房的已康复的病人给其现身说法。9.心理护理:颅脑损伤对病人家属都是沉重的打击,我们理解家属10、加强功能锻炼:病人病情好转,意识清醒可逐渐由坐位训练、站立训练到步行训练逐步进行。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检查时令患者作肢体伸缩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0--5级,共六个级别: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3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不完全。5级肌力正常。10、加强功能锻炼:病人病情好转,意识清醒可逐渐由坐位训练、第一步被动锻炼:长期卧床病人必须作早期运动,肢体可活动的病人应在床上作患肢伸屈运动。床上运动开始得越早越好。第二步从卧到坐:病人从卧到坐需要一个锻炼和适应过程,如果突然坐起,会因体位变化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导致面色苍白、头晕、全身出汗,故锻炼应循序渐进。每天让患者的头背抬高10度,每天锻炼两次以上,每次需3—5分钟。一周后病人可在有靠背的床椅上坐稳,然后两足踏地,健侧手紧握床栏,辅助者双手扶住病人肩部,每日锻炼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随着病人坐稳程度的增加辅助者可渐渐撤离双手,让病人健康手抓住床栏维持平衡,然后鼓励病人撤离健侧手,完全靠身体平衡坐稳。第一步被动锻炼:长期卧床病人必须作早期运动,肢体可活动的病人第三步站立锻炼:病人开始时站立并不能平稳,必须有辅助者的帮助。站立锻炼每次,3—5分钟,每日数次,视进步情况可逐期增加次数和时间。先让患者背靠墙站好,辅助者双手扶患者腋部,双膝顶住患者膝关节,经过几天站立后,辅助者可试行双手撤离,病人靠墙独自站立后逐渐扶床栏站立,进一步不靠帮助而独自站立。然后在辅助者保护下,让病人双手扶床栏,进行躯干左右旋转运动,再进—步可做左右摆动,而后扶床栏,两足交替提起,进而横向移步,为行走打基础。第四步行走锻炼:患者用健手扶住辅助者肩部,辅助者以手扶住病人腰部,从原地踏步开始,缓慢小步行走,经过数天锻炼后,可逐渐撤离辅助者的帮助,改为扶拐行走。扶拐行走的距离宜由短到长。弃拐行走锻炼的途中要有依靠物,以便在有依靠的情况下徒手行走,逐渐加长行走距离。第三步站立锻炼:病人开始时站立并不能平稳,必须有辅助者的帮助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1.切勿锻炼过度。康复锻炼虽然要消耗人体的能量和养料,并破坏其细胞,但引起的补偿更多,重建的也更强。这是康复的前提。补偿和重建都需要有足够的养料,它是在人体休息(主要是在睡眠)时进行的。因此,锻炼的强度越大,需要的养料越多,需要的休息质量就越高。否则,就会疲劳过度。这不仅不能达到超量补偿,甚至不能获得等量恢复,将会大大影响康复进程。2.预防扭伤筋骨、撕伤肌肉和韧带等事故,勿使康复锻炼中断。在开始锻炼时,应先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开始进行新康复锻炼动作时,应由家属在旁保护,以保证安全。3.想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不能缺课和中断,除非疲劳过度而有意休息几天。时断时续地锻炼,不能使被锻炼的部位感受到一定的重复性刺激,并不能产生适应性的反应。4.避免在康复锻炼中偏重多练某些部位,而忽视锻炼其它部位,要全面兼顾各关节,肌肉,及各种不同功能.5.可做一些康复锻炼记录,并时常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总结本人对哪个动作反应较好或较差,哪段锻炼期间进步较快或较慢。从中得出改进锻炼的有效办法,以鼓舞自己坚持锻炼,不断进步。总之,长期卧床慢性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及身体情况,坚持进行适宜的活动和体育锻炼,适当地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这样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1.切勿锻炼过度。康复锻炼虽然要消耗人体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护理记录书写要求
护理记录书写要求
2019年9月1日起卫生部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报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及护理记录。以上病历资料作为客观性病历资料提供给患者。
2019年9月1日起卫生部颁布的《一.患者护理记录书写原则1.符合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⑴护理记录是护士针对患者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因此护理记录书写应当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⑵护理记录使用蓝色水笔书写,不能遗失、涂改或伪造。⑶文字工整、字迹清楚、描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各眉栏项目、页数逐项填写齐全。在书写过程中如出现错字时,应在错字上用蓝色水笔画双线(=),不可采用刮、贴、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一.患者护理记录书写原则⑷护理记录书写要求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症、疾病名称可使用原文。⑸护理记录应由注册护士书写并签全名。如护生、进修护士书写后,必须由带老师或值班注册护士审阅、修改后签名。上级护士有审查修改下级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责任,若修改内容,应在原文下方采用红色水笔记录,并在需修改的文字上画双线,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修改后应注明修改日期及签字。⑹因抢救危重患者未能及时记录时,值班人员应在抢救后6小时内据实补机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及补记时间。⑷护理记录书写要求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例:顶格写年月、日、时间。年份只写一次,变换年份时要将年月日写全。如:首次写2009-6-1910AM,以后只写6-20时间,时间具体到分钟第二行空两个格开始写内容。另起一行并在行末尾签全名。例:2.护理记录应采用护理程序方法,顺时间进程准确、客观记录,连贯有序,体现护理记录的连续性⑴护理记录应通过对患者的观察、交谈、测量及查阅病历资料等评估方法,准确地描述所获得的病史、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反映病情变化的客观资料并做好记录。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难以衡量的主观判断用词,如:患者血压偏高、生命体征平稳、一夜睡眠尚可等均为不规范用语,如需描述应记录具体数值。⑵护理记录应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反映患者现存、潜在高危及合作性护理问题,与疾病相关的阴性或阳性体征,检查结果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效果,准确记录。切忌将计划性、尚未实施的护理措施及未执行的医嘱写在护理记录中,非执行人员不能代为记录。⑶护理记录应反映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连续性整体的病情观察及效果评价。当发现病情变化时应及时记录。
2.护理记录应采用护理程序方法,顺时间进程准确、客观记录入院至出院连续性从入院收集资料开始至出院实施指导必须保持记录的完整,使之了解病情发展和转归。各班交接的连续性护理记录内容的连续性入院至出院连续性从入院收集资料开始至出院实施指导必须保持3.护理记录中,关键性内容必须与医疗记录相一致。⑴诊疗过程时间(住院、手术、分娩、抢救、死亡等时间)及药物治疗性内容(药名、剂量、用法、给药时间、用药后反应等)应与医疗记录、医嘱内容一致。⑵根据医嘱、病情及护理常规的内容准确记录,要求护理记录应当与体温单、医嘱单等相关内容保持一致。⑶护理记录描述的内容与医疗记录相关,如医疗病历诊断为左心衰竭,护理记录描述与左心衰竭相关的症状、体征,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等内容。
病历是由医护人员共同完成的病历资料,因此保持各种诊疗记录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致性是十分重要的。患者主诉、病情变化、病程记录、治疗措施等必须同步。使病历作为一份完整资料,准确反映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过程中医护人员所进行的诊治护理一致性。3.护理记录中,关键性内容必须与医疗记录相一致。4.对护理记录护士应根据专科特点,准确地评估、动态观察其症状、体征等病情变化,予以客观描述并做好记录。5.如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应及时、准确、真实、客观记录。4.对护理记录护士应根据专科特点,准确地评估、动态观察其症状二、一般护理记录书写要求1.护理记录可采取阶段性的小结形式⑴一级护理中对病情不稳定患者,每班应有病情小结,对病情较稳定的患者,每周至少记录3次,并视病情变化随时进行病情记录。⑵二级护理中对病情稳定患者,每周至少有病情记录1-2次,若有病情变化应及时记录。⑶三级护理的患者每周至少有病情小结记录1次,若有病情变化应及时记录。二、一般护理记录书写要求1.护理记录可采取阶段性的小结形式2.对于病重、病危抢救及大手术等需要建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的患者,则不再使用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但两种记录单应紧密衔接,避免遗漏或脱节。3.新入院患者护理记录应在患者入院后24h内完成。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主诉;简要病史;入院时间;诊断;入院方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病情,护理级别;饮食;入院时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执行医嘱等情况。并要求三班连续性。2.对于病重、病危抢救及大手术等需要建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的4.手术患者护理记录,有以下几种。⑴术前记录:一般在术前1日记录。记录内容:患者拟定手术名称、麻醉方法、术前准备、患者心理状态、症状控制情况、采取护理措施及术中和术后需注意的问题,需特殊交代的问题。(开出手术医嘱后,三班观察并记录)⑵术后记录:患者返回病房处置后应立即记录。记录内容: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手术名称、返回病房时间、护理级别、意识状态、体位、生命体征、各种引流管情况、伤口出血情况、治疗、护理措施、效果等。(手术后班班交接记录,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4.手术患者护理记录,有以下几种。5.转入或转出记录:患者转入或转出科室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转科原因做好病情小结。(按患者入院基本要求记录,如转入时间、方式等)6.出院记录:一般于出院前1~2天对即将出院患者进行出院指导,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住院天数、康复情况、出院时间、出院指导(如饮食、用药、管道护理、活动、休息)等。5.转入或转出记录:患者转入或转出科室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转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要求1.应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号、页码、记录日期、时间、出入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需监测的各项生理指标、护理措施、效果及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重症监护病房可根据其监护的特殊需要设重症监护记录单。2.对危重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如病情稳定,每班可以记录1~2次。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要求1.应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3.患者一旦发生病情变化,护士应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抢救、用药、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及特殊检查等时间,并根据相关专科的护理特点,详细描述其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与疾病相关的阳性、阴性体征等,还应记录各种仪器监测指标以及检查结果、皮肤、管道、护理措施及效果等。因故不能及时记录时,应在抢救后6h内据实补记。4.死亡患者应重点记录抢救时间、抢救经过及死亡时间。3.患者一旦发生病情变化,护士应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抢救、用药5.准确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每餐所进食物、饮水量、输液量等,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各种引流量等。6.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有小结。小结内容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特殊用药并根据专科特点记录病情变化、护理措施、效果、总结记录出入量等。小结记录时间:7am~7pm用蓝色水笔画横线总结12h出入量,在横线下病情记录栏内用蓝色水笔简明扼要地记录12h病情变化;7pm~7am用红色水笔在其下画横线总结24h出入量,在横线下病情记录栏内用红色水笔总结当班病情变化。5.准确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每餐所进食物、饮水量、输液量等,四、客观性、主观性资料
1.客观性病历资料:通过护士对患者的观察、交谈、测量(实验室检查结果、测量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等方法,所得到的数据、症状、体征。客观资料是指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医嘱等客观情况的资料。
护理记录中必须记录护士亲自观察到的和患者实际发生的事情,患者实际得到的治疗、护理及护理效果需详实记录在护理记录中。要求护理记录既简明易懂,又能表达护理过程,使护理记录更切实际。
四、客观性、主观性资料2.主观性病历资料:医护人员在治疗或护理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得出的结论。即反应医护人员对患者及诊治护理等情况的主观认识。2.主观性病历资料:医护人员在治疗或护理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护理问题客观资料主观资料尿潴留患者主诉排尿困难并频繁的小量排尿,查体膀胱膨胀叩浊由于逼尿肌松弛而引起的尿道压力增高便秘患者主诉已三日未解大便,腹部稍有胀痛感因活动量少肠蠕动减慢而引起排便困难失眠患者主诉难以入睡,每晚入眠3-4小时失眠与环境改变有关出血患者心率130次/分钟,左腹腔引流管流出血性液达200ml患者返回病房患者主诉心情好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血小板降低有关术中顺利、一般情况好、患者安返病房患者心理状态良好例:护理问题客观资料主观资料尿潴留患者主诉排尿困难并
★要求护士在记录中没有做过的事情不要写,做过的事项也不要漏记,不能由别人代写记录,护理记录要求护士做什么写什么,不要将计划性内容、尚未实施的措施写在记录中。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伴喉头水肿
1.床旁备气管切开包一个,密切观察呼吸变化
2.嘱患者安静少说话保持声带休息状态
3.定时更换舒适体位,保持舒适状态(抬高床头45°)
4.按需给予吸氧(持续氧气吸入3L/分)
5.如果患者不能自主咳痰需给予吸痰★要求护士在记录中没有做过的事情不要写,做过的事项也◆条例规定“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争取时间采取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诵一遍医生确认无误,护士可执行并认真记录”。由于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难以保证极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是判定责任的重要依据。◆条例规定“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争取时间采取口头医嘱,护士应复◆条例中规定“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患双方共同在场情况下,对病历予以封存,保证原始病历记录的真实性”。所以要求及时补记防止患者家属在其抢救中对抢救程序、技术、用药等措施提出异议。◆条例中规定“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患双方共同在场情况下,五、护理记录的陈述要以存在问题
(现存问题、高危问题、合作性问题)
采取护理措施及评价效果形式记录,记录中也应真实反应阴性体征,为举证资料作以支持。
五、护理记录的陈述要以存在问题(现存现存问题:病人主诉发烧、鼻塞、咳嗽、全身灼热感,测体温38.8℃,遵医嘱安痛定2ml肌注,给温水擦浴,协助饮水300ml。30分钟后测体温37.8℃,安静入睡。高危问题:内引流术后一周,腹部引流管口渗出腹水约100ml,更换伤口敷料;病人消瘦,活动困难,协助病人活动变换体位,观察骶尾部皮肤无压红,皮肤完好。帮助整理床单位。合作性问题:病人于3PM排出柏油样大便一次约200ml,主诉心慌,P120次/分、R24次/分、Bp100/70mmHg。通知医生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由莫菲氏管给予立止血1ku,急合血600ml,安慰病人嘱卧床休息,监测Bp、P、R及严密观察大便颜色。现存问题:病人主诉发烧、鼻塞、咳嗽、全身灼热感,测体温38.2019-2-1310Am
患者主诉因胃疼3个月,半月前来我院门诊行胃镜检查,诊断胃癌,于今日9AM由家属陪同步行入院。二级护理,指导患者半流质并做入院教育,患者主诉糖尿病史两年,未用降糖药物,靠饮食调节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患者有医疗保险,暂时无经济负担,家属给有效的心理支持。按常规进行各项检查。 刘华2-1511AM患者胸片、心电图回报正常。血糖值为9.6mmol/L,遵医嘱每日测血糖4次口服优降糖2.5mg每日一次,并请营养师与患者共同制定糖尿病饮食,4PM测血糖值7.8mmol/L。刘华2-2110AM术前记录患者准备明日8AM在静脉麻醉下行全胃切除术。术前常规准备已做,青霉素皮试(+),利君呱舒皮试(—),已向患者做好手术前配合教育,患者情绪稳定,主诉能全力配合,患者血糖控制在5.9~6.3mmol/L之间,遵医嘱停止口服降糖药,今晚洗肠一次,10PM开始禁食水,明晨置营养管、尿管。刘华2-221pm术后记录患者于今日8AM在静脉麻醉下行全胃切除术,于12N返回病房。详细记录见危重患者护理单。刘华第1页例: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姓名王娜性别女年龄
40科别外科床号
15病案号
286322019-2-1310Am患者主诉因胃疼[例]转出记录:患者今日术后第四天,在护士陪同下于10AM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伤口无渗液、腹稍胀未排气。保留营养管,引流少量胆汁样液体,保留左右腹腔引流管,均为少量血水液流出。尿管已拔能自解小便。血糖控制在6.3-10.5mmol/L之间,遵医嘱继续给予0.9%盐水500ml胰岛素36u静脉慢滴维持。[例]转出记录:患者今日术后第四天,在护士陪同下于10A[例]出院记录:患者住院25天,伤口Ⅰ期愈合。患者现已能进软食,进食后无腹胀不适主诉。已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准备明日上午出院,已做出院指导。[例]出院记录:患者住院25天,伤口Ⅰ期愈合。患者现已能进软例:手术后记录:患者于今日8AM在静脉麻醉下行全胃切除+脾切除术,于12N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平卧位未清醒,给予氧气吸入4L/分钟。接心电监护示波窦率,体温36.2℃、脉搏88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30/80mmHg、血氧饱合度97%。伤口无渗出,保留营养管、左右双侧腹腔引流管及尿管并连接引流袋。回病房静脉输液通畅65滴/分钟。患者有糖尿病史遵医嘱4小时测量血糖一次观察血糖变化。例:手术后记录:患者于今日8AM在静脉麻醉下行全胃切除+脾切练习题1.护理记录书写的原则2.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3.护理记录的分类及基本要求练习题1.护理记录书写的原则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查房课件
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查房
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查房
意义
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脑组织原发性损伤,不论其损伤的程度和范围有何不同,均有脑组织挫裂和裂伤及解剖结构上的损害。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脑水肿的重要手段。术后患者病情较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所以对术后患者实施认真,细致,全面的护理对疾病的转归十分重要。意义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脑组织原发性损伤,不论其损查房目的
1.掌握颅脑外伤患者观察重点及护理要点。2.掌握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护理。3.熟悉术后恢复期的健康宣教。查房目的
1.掌握颅脑外伤患者观察重点及护理要点。
病例简介姓名:鲁国潮性别:男年龄:47岁床号:15床住院号:333156入院时间:2017-09-07入院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病例简介姓名:鲁国潮性别:男年龄:47岁床号简要病史
患者男,47岁,因“车祸至头部外伤后头痛约1小时”于2017-09-07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伤后有短暂的昏迷史,醒后不能记起受伤经过,感头痛头昏不适,无呕心呕吐及抽搐查体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顶部一直径约3cm头皮肿胀区域,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体检未见阳性体征,GCS评分15分。院外未作特殊处理。急送往我院,门诊行CT检查后以“脑外伤”收入我科。入院时查体:BP121/79mmhgp95次/分R20次/分T36.3℃患者于9月9日复查CT血肿增大
于18:50分行相关术前准备,护送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左颞叶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昏迷,给予脱水降颅内压,预防感染及应激性溃疡、止血、营养神经对症支持处理。留置皮下引流管、胃管及尿管固定通畅。注意事项:注意平稳控制血压,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变化,骨窗张力及引流情况。现患者意识模糊,生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GCS评分13分。简要病史
患者男,47岁,因“车祸至头部外伤后头痛约1小时”辅助检查
影像科检查:9-7头部CT示:左颞叶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实验室检查:9-9血常规:白细胞(WBC)12.96×109∕L,血红蛋白Hb144g∕L,红细胞比积(HCT)44.0,红细胞(RBC)4.92×1012∕L。生化钾(K)3.66mmol/L,钠(Na)139.6mmol/L。白蛋白41.6g∕L9-10血常规:白细胞(WBC)11.0.×109∕L,血红蛋白Hb113g∕L,红细胞比积(HCT)34.9,红细胞(RBC)3.88×1012∕L。9-10血常规:白细胞(WBC)15.12×109∕L,红细胞(RBC)4.05×1012∕L,红细胞比积(HTC)35.4。9-10生化:钾(K)3.43mmol∕L,钠(Na)136.0mmol/L。辅助检查
影像科检查: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查房课件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2.观察颅内压的变化。3.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固定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4.观察患者呼吸形态,血氧饱和度变化。5.观察患者尿道口皮肤粘膜情况。6.观察患者出入量情况,尿液的量、颜色、性状等7.观察患者皮肤情况。8.了解患者心理需要。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
1.脑疝2.脑组织灌注异常3.烦躁、焦虑、紧张4.呼吸型态紊乱/气体交换受损5.清理呼吸道无效6.水电解质紊乱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8.潜在并发症:肢体废用综合征、尿路感染、便秘9.排尿模式改变10.自我形象紊乱11.知识缺乏12.皮肤完整性受损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
1.脑疝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查房课件格拉斯评分法
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正常睁眼4回答正确5
遵命动作
6呼之睁眼3
回答错误4刺痛定位5刺痛睁眼2
胡言乱语3刺痛屈曲4无反应1
唯有声叹2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3
不能发音1异常伸展(去大脑状态)2不能活动1格拉斯评分法
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正常睁眼4回答正确5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我们科室常见的意识障碍以兴奋性降低为特点.意识障碍分类:1、嗜睡
2、意识模糊
3、昏睡
4、昏迷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
意识障碍的判断
嗜睡:此时意识的清晰度水平降低较轻微,此时,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意识模糊:病人对外界刺激的阈限明显增高。因此,除强烈刺激外,很难引起反应,病人多处于半睡状态,此时,吞咽、角膜、对光反射均尚存在,但可出现一些原始动作如舔唇、伸舌、强握、吸吮等。这种状态可过渡到昏睡或昏迷状态。
意识障碍的判断
意识障碍的判断
昏睡:在强烈疼痛刺激下,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可见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昏迷:此时意识完全丧失,病人无自发运动,对任何刺激都不产生反应。(浅昏迷和深昏迷)
意识障碍的判断
意识障碍的判断
浅昏迷:患者不能随意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均无反应,但以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孔或针划足底时可有轻微反应,呼吸、脉搏、血压无明显变化。深昏迷:患者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反射均消失,身体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意识障碍的判断
浅昏迷:患者不能随意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减少探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2.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给氧以改善脑缺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头部抬高30度并偏向一侧,痰多不易吸出时立即气管切开。
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减少探视。严密观察体温、3.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摇高床头15-30º,在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袋,并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可牵拉、扭曲、受压、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严防在搬动过程中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若引流管被血凝块或沉淀物阻塞,应用双手顺行捏挤至引流管通畅,或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空针轻轻向外抽吸。外出检查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3.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摇高床头15-30º,在无菌操作下接头部引流管的种类
颅内创腔引流颅内脓腔引流硬脑膜下引流脑室引流头部引流管的种类
颅内创腔引流
颅内创腔引流颅内占位性病变,入颅内肿瘤手术切除后,在残留的创腔内放置引流物的称创腔引流。目的是引流手术残腔内的血性液体和气体,使残腔逐渐闭合,减少局部积液或形成假性囊肿的机会。1)位置:术后早期,创腔引流瓶位置放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以保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尤其是位于顶后枕部的创腔,术后48小时内,不可随意放低引流瓶,否则可因创腔内液体被引出致脑组织迅速移位,有可能撕破大脑上静脉,引起颅内血肿。另外,创腔内暂时积聚的液体可以稀释渗血,防止渗血形成血肿。创腔内压力升高时,血性液仍可自行流出。2)速度:术后48小时后,可将引流瓶略放低,以其较快引流出创腔内的液体,使脑组织膨出,以减少局部残腔,避免局部积液造成颅内压升高。3)量:若术后早期引流量多,应适当抬高引流瓶,引流放置3~4日,一但血性脑脊液转清,即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颅内创腔引流颅内占位性病变,入颅内肿瘤手术切除后,在残留的颅内脓腔引流对于薄膜形成的脑脓肿病人,在发生脑疝或全身衰竭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情况下,为挽救生命,常施行颅骨钻孔,脓肿穿刺抽脓术,脓腔内放置引流管,引流脓液并行腔内注药冲洗。引流瓶应至少低于脓腔30cm,病人应取利于引流的体位。为避免颅内感染扩散,应待术后24小时、创口周围初步形成粘连后方可进行囊内冲洗;先用生理盐水缓慢注入腔内,再轻轻抽出,主义不可过分加压,冲洗后注入抗生素,然后夹闭引流管2~4小时,引流管的位置应保留在脓腔的中心,故需根据X线检查结果加以调整,待脓腔闭合时拔管。颅内脓腔引流硬脑膜下引流慢性硬脑膜下积液或硬脑膜下血肿,因已形成完整的包膜和液化,临床可采用颅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术后于包膜内放置引流管继续引流,以排空其内血性液或血凝块,以利于脑组织膨出,消灭死腔,必要时可冲洗。术后病人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患侧卧位,注意体位引流。引流管应低于创腔30cm。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剂,亦不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以免颅压过低影响脑膨出。通常于术后第3日拔除引流管硬脑膜下引流脑室引流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脑室引流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脑室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①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①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瓶(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次放低。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是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电介质失衡。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应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液通畅;若引流管内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引流管根部两次,更换引流瓶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瓶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否颅内压再次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瓶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内引起感染。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4.保持术部敷料干燥固定,观察渗血渗夜情况,污染时及时在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术区疼痛难忍时,遵医嘱予对症治疗。5.遵嘱按需抽血监测肾功及离子四项等变化,严密监测有无电解质紊乱情况。4.保持术部敷料干燥固定,观察渗血渗夜情况,污染时及时在无菌6.饮食护理根据营养师的调配给予鼻饲饮食,鼻饲的温度为38-40℃,灌注速度不易过快,以免造成食管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注食时应抬高床头45º,注食前后分别予3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注意每次注食前回抽少许胃常时方能注食,若出现咖啡色样液,则暂停进食,及时报告医生,若回抽物为未消化食物,则应根据抽出量来调整鼻饲及间隔时间,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应静脉补充营养。6.饮食护理根据营养师的调配给予鼻饲饮食,鼻饲的温度为37.体位予气垫床使用,抬高床头15-30º,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头部予垫冰枕、冰帽,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脑耗氧量,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脑组织,予定时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由大到小活动肢体各关节,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变形。7.体位予气垫床使用,抬高床头15-30º,以利于静脉回8.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头部抬高15-30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持床铺平整、清洁,按时翻身、干燥、拍背,一般每2小时1次,必要时每1小时1次,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做好晨晚间护理,加强口腔及会阴护理,防止口腔溃疡和尿路感染;保持大便通畅,三日无大便时,予以开塞露通便,注意动作要轻柔;8.加强基础护理:对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约束带约束(注意观察约束处皮肤),床旁加护床栏,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体温过高(>38.5℃)应给予头戴冰帽、枕凉水袋或双侧颈动脉处置冰盐水袋等,以降低脑代谢,缓解脑缺氧,减轻脑损害。及时更换病号服,防止感冒。对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约束带约束(注意观察约束处皮肤),床旁加9.心理护理:颅脑损伤对病人家属都是沉重的打击,我们理解家属的行为,鼓励家属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同病房的已康复的病人给其现身说法。9.心理护理:颅脑损伤对病人家属都是沉重的打击,我们理解家属10、加强功能锻炼:病人病情好转,意识清醒可逐渐由坐位训练、站立训练到步行训练逐步进行。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检查时令患者作肢体伸缩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0--5级,共六个级别: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3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不完全。5级肌力正常。10、加强功能锻炼:病人病情好转,意识清醒可逐渐由坐位训练、第一步被动锻炼:长期卧床病人必须作早期运动,肢体可活动的病人应在床上作患肢伸屈运动。床上运动开始得越早越好。第二步从卧到坐:病人从卧到坐需要一个锻炼和适应过程,如果突然坐起,会因体位变化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导致面色苍白、头晕、全身出汗,故锻炼应循序渐进。每天让患者的头背抬高10度,每天锻炼两次以上,每次需3—5分钟。一周后病人可在有靠背的床椅上坐稳,然后两足踏地,健侧手紧握床栏,辅助者双手扶住病人肩部,每日锻炼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随着病人坐稳程度的增加辅助者可渐渐撤离双手,让病人健康手抓住床栏维持平衡,然后鼓励病人撤离健侧手,完全靠身体平衡坐稳。第一步被动锻炼:长期卧床病人必须作早期运动,肢体可活动的病人第三步站立锻炼:病人开始时站立并不能平稳,必须有辅助者的帮助。站立锻炼每次,3—5分钟,每日数次,视进步情况可逐期增加次数和时间。先让患者背靠墙站好,辅助者双手扶患者腋部,双膝顶住患者膝关节,经过几天站立后,辅助者可试行双手撤离,病人靠墙独自站立后逐渐扶床栏站立,进一步不靠帮助而独自站立。然后在辅助者保护下,让病人双手扶床栏,进行躯干左右旋转运动,再进—步可做左右摆动,而后扶床栏,两足交替提起,进而横向移步,为行走打基础。第四步行走锻炼:患者用健手扶住辅助者肩部,辅助者以手扶住病人腰部,从原地踏步开始,缓慢小步行走,经过数天锻炼后,可逐渐撤离辅助者的帮助,改为扶拐行走。扶拐行走的距离宜由短到长。弃拐行走锻炼的途中要有依靠物,以便在有依靠的情况下徒手行走,逐渐加长行走距离。第三步站立锻炼:病人开始时站立并不能平稳,必须有辅助者的帮助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1.切勿锻炼过度。康复锻炼虽然要消耗人体的能量和养料,并破坏其细胞,但引起的补偿更多,重建的也更强。这是康复的前提。补偿和重建都需要有足够的养料,它是在人体休息(主要是在睡眠)时进行的。因此,锻炼的强度越大,需要的养料越多,需要的休息质量就越高。否则,就会疲劳过度。这不仅不能达到超量补偿,甚至不能获得等量恢复,将会大大影响康复进程。2.预防扭伤筋骨、撕伤肌肉和韧带等事故,勿使康复锻炼中断。在开始锻炼时,应先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开始进行新康复锻炼动作时,应由家属在旁保护,以保证安全。3.想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不能缺课和中断,除非疲劳过度而有意休息几天。时断时续地锻炼,不能使被锻炼的部位感受到一定的重复性刺激,并不能产生适应性的反应。4.避免在康复锻炼中偏重多练某些部位,而忽视锻炼其它部位,要全面兼顾各关节,肌肉,及各种不同功能.5.可做一些康复锻炼记录,并时常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总结本人对哪个动作反应较好或较差,哪段锻炼期间进步较快或较慢。从中得出改进锻炼的有效办法,以鼓舞自己坚持锻炼,不断进步。总之,长期卧床慢性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及身体情况,坚持进行适宜的活动和体育锻炼,适当地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这样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1.切勿锻炼过度。康复锻炼虽然要消耗人体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护理记录书写要求
护理记录书写要求
2019年9月1日起卫生部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报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及护理记录。以上病历资料作为客观性病历资料提供给患者。
2019年9月1日起卫生部颁布的《一.患者护理记录书写原则1.符合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⑴护理记录是护士针对患者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因此护理记录书写应当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⑵护理记录使用蓝色水笔书写,不能遗失、涂改或伪造。⑶文字工整、字迹清楚、描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各眉栏项目、页数逐项填写齐全。在书写过程中如出现错字时,应在错字上用蓝色水笔画双线(=),不可采用刮、贴、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一.患者护理记录书写原则⑷护理记录书写要求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症、疾病名称可使用原文。⑸护理记录应由注册护士书写并签全名。如护生、进修护士书写后,必须由带老师或值班注册护士审阅、修改后签名。上级护士有审查修改下级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责任,若修改内容,应在原文下方采用红色水笔记录,并在需修改的文字上画双线,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修改后应注明修改日期及签字。⑹因抢救危重患者未能及时记录时,值班人员应在抢救后6小时内据实补机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及补记时间。⑷护理记录书写要求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例:顶格写年月、日、时间。年份只写一次,变换年份时要将年月日写全。如:首次写2009-6-1910AM,以后只写6-20时间,时间具体到分钟第二行空两个格开始写内容。另起一行并在行末尾签全名。例:2.护理记录应采用护理程序方法,顺时间进程准确、客观记录,连贯有序,体现护理记录的连续性⑴护理记录应通过对患者的观察、交谈、测量及查阅病历资料等评估方法,准确地描述所获得的病史、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反映病情变化的客观资料并做好记录。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难以衡量的主观判断用词,如:患者血压偏高、生命体征平稳、一夜睡眠尚可等均为不规范用语,如需描述应记录具体数值。⑵护理记录应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反映患者现存、潜在高危及合作性护理问题,与疾病相关的阴性或阳性体征,检查结果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效果,准确记录。切忌将计划性、尚未实施的护理措施及未执行的医嘱写在护理记录中,非执行人员不能代为记录。⑶护理记录应反映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连续性整体的病情观察及效果评价。当发现病情变化时应及时记录。
2.护理记录应采用护理程序方法,顺时间进程准确、客观记录入院至出院连续性从入院收集资料开始至出院实施指导必须保持记录的完整,使之了解病情发展和转归。各班交接的连续性护理记录内容的连续性入院至出院连续性从入院收集资料开始至出院实施指导必须保持3.护理记录中,关键性内容必须与医疗记录相一致。⑴诊疗过程时间(住院、手术、分娩、抢救、死亡等时间)及药物治疗性内容(药名、剂量、用法、给药时间、用药后反应等)应与医疗记录、医嘱内容一致。⑵根据医嘱、病情及护理常规的内容准确记录,要求护理记录应当与体温单、医嘱单等相关内容保持一致。⑶护理记录描述的内容与医疗记录相关,如医疗病历诊断为左心衰竭,护理记录描述与左心衰竭相关的症状、体征,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等内容。
病历是由医护人员共同完成的病历资料,因此保持各种诊疗记录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致性是十分重要的。患者主诉、病情变化、病程记录、治疗措施等必须同步。使病历作为一份完整资料,准确反映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过程中医护人员所进行的诊治护理一致性。3.护理记录中,关键性内容必须与医疗记录相一致。4.对护理记录护士应根据专科特点,准确地评估、动态观察其症状、体征等病情变化,予以客观描述并做好记录。5.如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应及时、准确、真实、客观记录。4.对护理记录护士应根据专科特点,准确地评估、动态观察其症状二、一般护理记录书写要求1.护理记录可采取阶段性的小结形式⑴一级护理中对病情不稳定患者,每班应有病情小结,对病情较稳定的患者,每周至少记录3次,并视病情变化随时进行病情记录。⑵二级护理中对病情稳定患者,每周至少有病情记录1-2次,若有病情变化应及时记录。⑶三级护理的患者每周至少有病情小结记录1次,若有病情变化应及时记录。二、一般护理记录书写要求1.护理记录可采取阶段性的小结形式2.对于病重、病危抢救及大手术等需要建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的患者,则不再使用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但两种记录单应紧密衔接,避免遗漏或脱节。3.新入院患者护理记录应在患者入院后24h内完成。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主诉;简要病史;入院时间;诊断;入院方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病情,护理级别;饮食;入院时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执行医嘱等情况。并要求三班连续性。2.对于病重、病危抢救及大手术等需要建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的4.手术患者护理记录,有以下几种。⑴术前记录:一般在术前1日记录。记录内容:患者拟定手术名称、麻醉方法、术前准备、患者心理状态、症状控制情况、采取护理措施及术中和术后需注意的问题,需特殊交代的问题。(开出手术医嘱后,三班观察并记录)⑵术后记录:患者返回病房处置后应立即记录。记录内容: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手术名称、返回病房时间、护理级别、意识状态、体位、生命体征、各种引流管情况、伤口出血情况、治疗、护理措施、效果等。(手术后班班交接记录,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4.手术患者护理记录,有以下几种。5.转入或转出记录:患者转入或转出科室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转科原因做好病情小结。(按患者入院基本要求记录,如转入时间、方式等)6.出院记录:一般于出院前1~2天对即将出院患者进行出院指导,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住院天数、康复情况、出院时间、出院指导(如饮食、用药、管道护理、活动、休息)等。5.转入或转出记录:患者转入或转出科室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转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要求1.应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号、页码、记录日期、时间、出入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需监测的各项生理指标、护理措施、效果及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重症监护病房可根据其监护的特殊需要设重症监护记录单。2.对危重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如病情稳定,每班可以记录1~2次。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要求1.应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3.患者一旦发生病情变化,护士应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抢救、用药、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及特殊检查等时间,并根据相关专科的护理特点,详细描述其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与疾病相关的阳性、阴性体征等,还应记录各种仪器监测指标以及检查结果、皮肤、管道、护理措施及效果等。因故不能及时记录时,应在抢救后6h内据实补记。4.死亡患者应重点记录抢救时间、抢救经过及死亡时间。3.患者一旦发生病情变化,护士应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抢救、用药5.准确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每餐所进食物、饮水量、输液量等,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各种引流量等。6.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有小结。小结内容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特殊用药并根据专科特点记录病情变化、护理措施、效果、总结记录出入量等。小结记录时间:7am~7pm用蓝色水笔画横线总结12h出入量,在横线下病情记录栏内用蓝色水笔简明扼要地记录12h病情变化;7pm~7am用红色水笔在其下画横线总结24h出入量,在横线下病情记录栏内用红色水笔总结当班病情变化。5.准确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每餐所进食物、饮水量、输液量等,四、客观性、主观性资料
1.客观性病历资料:通过护士对患者的观察、交谈、测量(实验室检查结果、测量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等方法,所得到的数据、症状、体征。客观资料是指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医嘱等客观情况的资料。
护理记录中必须记录护士亲自观察到的和患者实际发生的事情,患者实际得到的治疗、护理及护理效果需详实记录在护理记录中。要求护理记录既简明易懂,又能表达护理过程,使护理记录更切实际。
四、客观性、主观性资料2.主观性病历资料:医护人员在治疗或护理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得出的结论。即反应医护人员对患者及诊治护理等情况的主观认识。2.主观性病历资料:医护人员在治疗或护理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护理问题客观资料主观资料尿潴留患者主诉排尿困难并频繁的小量排尿,查体膀胱膨胀叩浊由于逼尿肌松弛而引起的尿道压力增高便秘患者主诉已三日未解大便,腹部稍有胀痛感因活动量少肠蠕动减慢而引起排便困难失眠患者主诉难以入睡,每晚入眠3-4小时失眠与环境改变有关出血患者心率130次/分钟,左腹腔引流管流出血性液达200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用纺织品的产品线调整与升级换代考核试卷
- 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调教考核试卷
- 森林改培与生态经济发展考核试卷
- 海水淡化处理中的污泥处理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 DB11T 269-2014 粪便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规范
- DB11∕T 1796-2020 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技术规程
- 大班课件比赛教学课件
- 医院新员工培训计划
- 淮阴工学院《快速表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家开放大学《电气传动与调速系统》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须弥(短篇小说)
- 旋风除尘器设计与计算
- 《装配基础知识培训》
- 出口退税的具体计算方法及出口报价技巧
- PCB镀层与SMT焊接
- Unit 1 This is my new friend. Lesson 5 课件
- 2019年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项目申报表
- 剪纸教学课件53489.ppt
- 芳香油的提取
- 企业人才测评发展中心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