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联系方式:8392782(H)
7811902(小灵通)(手)E-mail:zhfxy_cn@办公室:综合实验楼226房间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1绪论一、测井的应用①判断岩性、划分储层,确定其厚度和深度;②计算储层的物理参数(孔隙度Φ和渗透率K);③计算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判断含油性;④确定地层本身的一些物理参数,如密度;⑤开发过程中提供动态监测;⑥检查固井质量,计算地层压力等。绪论一、测井的应用2二、主要的测井方法1、电法测井又分自然电位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聚焦电阻率)测井、感应测井、介电测井、电磁波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阵列感应测井、方位侧向测井、地层倾角测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等(频率:从直流0-1.1GHz)。二、主要的测井方法1、电法测井32、声波测井分声速测井、声幅测井、长源距声波全波列测井、水泥胶结评价测井、偶极(多极子)声波测井、反射式声波井壁成像测井、井下声波电视、噪声测井等,频率由高向低发展,20KHz~1.5KHz。2、声波测井43、放射性测井分为伽马测井、中子测井以及核磁测井。其中1)伽马测井包括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密度测井、岩性密度测井、同位素示踪测井等。2)中子测井包括超热中子测井、热中子测井、中子寿命测井、中子伽马测井、C/O比测井、中子活化测井等。3、放射性测井54、其它测井
(1)生产测井:主要分为三大类:生产动态测井、工程测井、产层评价测井;(2)随钻测井;(3)气测井;(4)成像测井技术;(5)水平井测井技术。4、其它测井6三、储集层的评价1、储集层(1)定义:石油和天然气储藏在地下具有连通的孔隙、裂缝或孔洞的岩石中,这些具有连通孔隙、既能储存油、水、气,又能让油、水、气在岩石孔隙中流动的岩层,称为储集层。三、储集层的评价1、储集层7(2)能够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储存油气的孔隙、孔洞和裂缝(隙)等空间场所;二是孔隙、孔洞和裂缝(隙)之间必须相互连通,在一定压差下能够形成油气流动的通道。(2)能够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8(3)孔隙性和渗透性岩石具有由各种孔隙、孔洞、裂缝(隙)形成的流体储存空间的性质称为孔隙性;而它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流体在岩石中渗流的性质称为渗透性。(3)孔隙性和渗透性92、储集层的分类(1)碎屑岩储集层为陆源碎屑岩,主要包括砂岩、粉砂岩、砂砾岩和砾岩。粒间孔隙为主
(2)碳酸盐岩储集层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等储集层次生孔隙为主,包括裂缝、溶洞等
2、储集层的分类103、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包括评价储集层物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评价储集层含油性的含油气饱和度、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储集层的厚度等。
3、储集层的基本参数11(1)孔隙度φ指储集层的孔隙空间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孔隙度是反映储集层储集能力相对大小的参数。
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缝洞孔隙度(1)孔隙度φ12(2)渗透率K在有一定压差存在时,储层有让流体在其孔道中通过的能力,岩石的这种性质称为渗透性,其好坏用渗透率来表示。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
(2)渗透率K13(3)饱和度(S)岩石孔隙中所含的某种流体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含水饱和度;含油气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可动油饱和度剩余油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
(3)饱和度(S)14(4)有效厚度
储集层厚度是指储层顶、底界面之间的厚度。扣除了不合标准的泥岩夹层、致密夹层。
(4)有效厚度154、地层评价地层评价是指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和储集层、评价储集层的岩性(矿物成分和泥质含量)、储油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含油性(含油气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产能和生产动态(开发过程中油、气、水的产能变化、储集层变化)等。4、地层评价16第1章自然电位测井课件17第一章自然电位测井一、自然电位的产生产生的原因是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相接触时的扩散和吸附作用;盐溶液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滤作用;金属矿物的氧化还原作用等。
第一章自然电位测井一、自然电位的产生181、扩散电动势的产生
(1)扩散现象
用一渗透性膜隔开的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在相互接触时,高浓度溶液中的离子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总要向低浓度溶液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1、扩散电动势的产生19(2)扩散电动势产生的机理Cl-Na+CW1CW2氯离子的迁移率大于钠离子的迁移率。
溶液接触面形成了扩散电场。
(2)扩散电动势产生的机理Cl-Na+CW1CW2氯离子的迁20在扩散电场作用下,Cl-受到电场的排斥作用而迁移速度减小,而Na+迁移速度增大,同时在渗透压的作用下两种离子继续扩散,最终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动势,即扩散电动势Ed。在扩散电场作用下,Cl-受到电场的排斥作用而迁移速度减小,而21(3)扩散电动势的表示
对于氯化钠溶液,
(3)扩散电动势的表示对于氯化钠溶液,22(4)砂泥岩剖面纯砂岩的扩散电动势地层水和泥浆滤液接触,其矿化度(浓度)分别为和,产生扩散电动势:(4)砂泥岩剖面纯砂岩的扩散电动势23①适用条件:低矿化度和中等矿化度溶液自由接触面附近②矿化度较低的情况下,溶液的电阻率与溶液的矿化度有线性关系,则扩散电动势可表示为:①适用条件:低矿化度和中等矿化度溶液自由接触面附近242、扩散-吸附电动势(1)产生机理:利用泥岩隔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分开,在泥岩隔膜处所形成的电动势。①泥岩隔膜的离子双电层岩石颗粒表明带有固定的负电荷,它同水溶液接触时,必然吸引极性水分子和Na+
2、扩散-吸附电动势25一部分Na+紧贴岩石颗粒表面,指做热运动,而不能移动,构成吸附层;另一部分阳离子则在吸附层之外形成扩散层,在扩散层Na+可以正常移动;这就是离子双电层。一部分Na+紧贴岩石颗粒表面,指做热运动,而不能移动,构成吸26②扩散—吸附电动势的产生在扩散过程中,离子扩散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远水中的离子的扩散,应同砂岩一样;另一部分则是双电层中的Na+的扩散。两者共同作用相当于参与扩散的阳离子数增多,从效应上看,表现为Na+的迁移速度超过了Cl-。②扩散—吸附电动势的产生27在浓度小的一方富集了Na+,出现相对过剩的正电荷,而在高浓度一方,富集了Cl-,出现了过剩的负电荷——因此扩散的结果与砂岩恰相反。在浓度小的一方富集了Na+,出现相对过剩的正电荷,而在高浓度28正是由于泥岩吸附的Na+的参与(扩散层),这种扩散作用称为扩散—吸附作用,而形成的电动势则称为扩散—吸附电动势正是由于泥岩吸附的Na+的参与(扩散层),这种扩散作用称为扩29(2)砂泥岩剖面上的扩散—吸附电动势在砂泥岩剖面的泥岩井段,设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矿化度分别为和,对于淡水泥浆,,则井壁处有扩散—吸附电动势的产生。(2)砂泥岩剖面上的扩散—吸附电动势30二、自然电位测井1、砂泥岩剖面井内的扩散电动势和扩散-吸附电动势的分布图二、自然电位测井1、砂泥岩剖面井内的扩散电动势和扩散-吸附电31第1章自然电位测井课件32第1章自然电位测井课件33(1)等效电路根据自然电场分布,井内等效电路如下EdaEdEda(1)等效电路EdaEdEda34(2)总电动势(3)自然电流自然电场产生井内的自然电流为(2)总电动势35(4)测量结果(理论上)(4)测量结果(理论上)362、测井原理(1)静自然电位SSP从自然电位产生机理来看,扩散电位和扩散吸附电位是自然电流产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测井上定义静自然电位SSP:2、测井原理37(2)自然电位幅度定义为自然电流I在流经泥浆等效电阻上的电位降。
(2)自然电位幅度定义为自然电流I在流经泥浆等38(3)测井原理:将测量电极N放在地面,M电极用电缆送至井下,提升M电极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曲线成为自然电位曲线(即为SP曲线)。在纯的、非常厚的含水砂岩层,地层的截面积比井大得多,即有:(3)测井原理:将测量电极N放在地面,M电极用电缆送至井下,39在纯的、巨厚含水砂岩地层,测量结果可以看作是静自然电位SSP;对于薄层,;含油气地层也有:。第1章自然电位测井课件40因而,在砂泥岩剖面,实际上测量得到的SP电位实际上都小于静自然电位,故而SSP应在井段内的测量结果最大值处读取。因而,在砂泥岩剖面,实际上测量得到的SP电位实际上都小于静自413、SP曲线及其特点3、SP曲线及其特点42(1)SP曲线要素泥岩基线—实测SP曲线没有绝对的零点,而是以井段中较厚的泥岩层的SP幅度为基线,称为泥岩基线;异常—在砂岩层处SP曲线相对于泥岩基线发生偏转,对应的曲线峰称为异常。曲线相对于泥岩基线可以向正方向偏转,称为正异常;也可以向负方向偏转,称为负异常。(1)SP曲线要素43半幅点—幅度变化的中点,对应厚地层一般对应于地层的界面。由井内自然电场分别可知,SP在砂泥岩界面幅度变化最大。半幅点—幅度变化的中点,对应厚地层一般对应于地层的界面。44(2)曲线特点(2)曲线特点45a.当地层岩性均匀,且上下围岩性质相同时,曲线对称于地层中点,且在地层中点处出现极大值;b.厚地层(h>4d),自然电位幅度值近似等于静自然电位,曲线半幅点深度正对应于地层的界面;c.随地层厚度减小,对应于地层界面处的幅度升高(向峰值方向移动),地层的极大值减小,此时由半幅点确定的地层厚度要大于实际地层厚度。a.当地层岩性均匀,且上下围岩性质相同时,曲线对称于地层中点46(3)曲线读数作泥岩基线,选井段内厚泥岩层的SP作为基线(沿井轴平行);量出地层峰值与基线的距离;根据测井曲线图头的带极性的横向比例尺,将距离转化成SP的幅度值(毫伏)(3)曲线读数47(4)渗透性异常在砂泥岩剖面钻井中,一般为淡水泥浆钻进,即,砂岩渗透层井段出现明显的负异常;在盐水泥浆井中,有,则渗透层井段出现正异常,是识别渗透层的重要特征。(4)渗透性异常48三、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因素
三、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因素49在砂泥岩剖面中,自然电位曲线的幅度及特点主要取决于SSP和I。SSP主要决定于岩性、地层温度、地层水、泥浆中的离子成分以及泥浆滤液和地层水电阻率的比值;自然电流主要决定于流经路径中介质的电阻率、地层厚度及井径的大小。在砂泥岩剖面中,自然电位曲线的幅度及特点主要取决于SSP和I501、的影响砂岩剖面纯砂岩井段的电动势为:泥岩井段的电动势为:
1、的影响51
2、岩性的影响以泥岩为基线,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出现在砂质渗透性岩层中;若目的层为较厚的纯砂岩时,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出现最大的负异常。K值受泥质含量的影响,Vsh增大,曲线异常幅度降低。2、岩性的影响52
3、温度的影响4、溶液含盐性质的影响5、地层电阻率和含油性的影响6、地层厚度的影响7、扩径和侵入的影响3、温度的影响53四、应用1、划分渗透性岩层(1)划分方法:以大段泥岩层部分的自然电位曲线为基线,出现负异常的井段都可以认为是渗透性地层。
四、应用54具体特点:①纯砂岩井段出现最大的负异常;②含泥质的砂岩负异常幅度变低,且随泥质含量的增多而异常幅度下降;③含水砂岩的自然电位幅度比含油砂岩的自然电位幅度要高。具体特点:55(2)确定渗透层界面的方法——“半幅点法”确定基线;找出基线与自然电位幅度极大值之间的二等分点P;过P点作平行于井轴的直线与自然电位曲线相交于a、b点,即为渗透性顶、底界面的深度位置。(2)确定渗透层界面的方法——“半幅点法”562、估算泥质含量3、确定地层水电阻率4、判断水淹层(1)水淹层:在油层开发中,见到了注入水的油层,称为水淹层。储集层哪部分被水淹决定与岩层各部分的渗透性,一般规律是渗透性好的部分容易被水淹,因此大多数水淹层具有局部水淹的特点。2、估算泥质含量57(2)判断在SP曲线上,水淹层上下泥岩基线发生偏移,一般为淡水注入,上部水淹,则上基线偏移;下部水淹,则下基线偏移。(2)判断58思考题1、以泥岩为基线,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的偏转(异常)方向主要取决于__和
的相对矿化度。当Rw>Rmf时,SP曲线出现___异常,Rw<Rmf时,SP曲线出现__异常。思考题1、以泥岩为基线,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的偏转(异常)方592、注入水水淹的储集层产生SP基线偏移的原因是:(1)注入水含盐量与原生水含盐量有明显差别;(2)注入水时产生过滤电位;(3)储集层上部和下部泥质含量不同3、计算泥质含量时:地层含油气、薄层、泥浆侵入深度增大以及盐水泥浆有什么影响?2、注入水水淹的储集层产生SP基线偏移的原因是:(1)注入水60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YouDoYourBest,FailureIsGreat,SoDon'TGiveUp,StickToTheEnd结束语61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It'SAnHonorToWalkWithYouAllTheWay演讲人:XXXXXX时间:XX年XX月XX日
谢谢大家演讲人:XXXXXX62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联系方式:8392782(H)
7811902(小灵通)(手)E-mail:zhfxy_cn@办公室:综合实验楼226房间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63绪论一、测井的应用①判断岩性、划分储层,确定其厚度和深度;②计算储层的物理参数(孔隙度Φ和渗透率K);③计算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判断含油性;④确定地层本身的一些物理参数,如密度;⑤开发过程中提供动态监测;⑥检查固井质量,计算地层压力等。绪论一、测井的应用64二、主要的测井方法1、电法测井又分自然电位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聚焦电阻率)测井、感应测井、介电测井、电磁波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阵列感应测井、方位侧向测井、地层倾角测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等(频率:从直流0-1.1GHz)。二、主要的测井方法1、电法测井652、声波测井分声速测井、声幅测井、长源距声波全波列测井、水泥胶结评价测井、偶极(多极子)声波测井、反射式声波井壁成像测井、井下声波电视、噪声测井等,频率由高向低发展,20KHz~1.5KHz。2、声波测井663、放射性测井分为伽马测井、中子测井以及核磁测井。其中1)伽马测井包括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密度测井、岩性密度测井、同位素示踪测井等。2)中子测井包括超热中子测井、热中子测井、中子寿命测井、中子伽马测井、C/O比测井、中子活化测井等。3、放射性测井674、其它测井
(1)生产测井:主要分为三大类:生产动态测井、工程测井、产层评价测井;(2)随钻测井;(3)气测井;(4)成像测井技术;(5)水平井测井技术。4、其它测井68三、储集层的评价1、储集层(1)定义:石油和天然气储藏在地下具有连通的孔隙、裂缝或孔洞的岩石中,这些具有连通孔隙、既能储存油、水、气,又能让油、水、气在岩石孔隙中流动的岩层,称为储集层。三、储集层的评价1、储集层69(2)能够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储存油气的孔隙、孔洞和裂缝(隙)等空间场所;二是孔隙、孔洞和裂缝(隙)之间必须相互连通,在一定压差下能够形成油气流动的通道。(2)能够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70(3)孔隙性和渗透性岩石具有由各种孔隙、孔洞、裂缝(隙)形成的流体储存空间的性质称为孔隙性;而它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流体在岩石中渗流的性质称为渗透性。(3)孔隙性和渗透性712、储集层的分类(1)碎屑岩储集层为陆源碎屑岩,主要包括砂岩、粉砂岩、砂砾岩和砾岩。粒间孔隙为主
(2)碳酸盐岩储集层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等储集层次生孔隙为主,包括裂缝、溶洞等
2、储集层的分类723、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包括评价储集层物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评价储集层含油性的含油气饱和度、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储集层的厚度等。
3、储集层的基本参数73(1)孔隙度φ指储集层的孔隙空间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孔隙度是反映储集层储集能力相对大小的参数。
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缝洞孔隙度(1)孔隙度φ74(2)渗透率K在有一定压差存在时,储层有让流体在其孔道中通过的能力,岩石的这种性质称为渗透性,其好坏用渗透率来表示。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
(2)渗透率K75(3)饱和度(S)岩石孔隙中所含的某种流体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含水饱和度;含油气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可动油饱和度剩余油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
(3)饱和度(S)76(4)有效厚度
储集层厚度是指储层顶、底界面之间的厚度。扣除了不合标准的泥岩夹层、致密夹层。
(4)有效厚度774、地层评价地层评价是指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和储集层、评价储集层的岩性(矿物成分和泥质含量)、储油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含油性(含油气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产能和生产动态(开发过程中油、气、水的产能变化、储集层变化)等。4、地层评价78第1章自然电位测井课件79第一章自然电位测井一、自然电位的产生产生的原因是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相接触时的扩散和吸附作用;盐溶液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滤作用;金属矿物的氧化还原作用等。
第一章自然电位测井一、自然电位的产生801、扩散电动势的产生
(1)扩散现象
用一渗透性膜隔开的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在相互接触时,高浓度溶液中的离子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总要向低浓度溶液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1、扩散电动势的产生81(2)扩散电动势产生的机理Cl-Na+CW1CW2氯离子的迁移率大于钠离子的迁移率。
溶液接触面形成了扩散电场。
(2)扩散电动势产生的机理Cl-Na+CW1CW2氯离子的迁82在扩散电场作用下,Cl-受到电场的排斥作用而迁移速度减小,而Na+迁移速度增大,同时在渗透压的作用下两种离子继续扩散,最终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动势,即扩散电动势Ed。在扩散电场作用下,Cl-受到电场的排斥作用而迁移速度减小,而83(3)扩散电动势的表示
对于氯化钠溶液,
(3)扩散电动势的表示对于氯化钠溶液,84(4)砂泥岩剖面纯砂岩的扩散电动势地层水和泥浆滤液接触,其矿化度(浓度)分别为和,产生扩散电动势:(4)砂泥岩剖面纯砂岩的扩散电动势85①适用条件:低矿化度和中等矿化度溶液自由接触面附近②矿化度较低的情况下,溶液的电阻率与溶液的矿化度有线性关系,则扩散电动势可表示为:①适用条件:低矿化度和中等矿化度溶液自由接触面附近862、扩散-吸附电动势(1)产生机理:利用泥岩隔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分开,在泥岩隔膜处所形成的电动势。①泥岩隔膜的离子双电层岩石颗粒表明带有固定的负电荷,它同水溶液接触时,必然吸引极性水分子和Na+
2、扩散-吸附电动势87一部分Na+紧贴岩石颗粒表面,指做热运动,而不能移动,构成吸附层;另一部分阳离子则在吸附层之外形成扩散层,在扩散层Na+可以正常移动;这就是离子双电层。一部分Na+紧贴岩石颗粒表面,指做热运动,而不能移动,构成吸88②扩散—吸附电动势的产生在扩散过程中,离子扩散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远水中的离子的扩散,应同砂岩一样;另一部分则是双电层中的Na+的扩散。两者共同作用相当于参与扩散的阳离子数增多,从效应上看,表现为Na+的迁移速度超过了Cl-。②扩散—吸附电动势的产生89在浓度小的一方富集了Na+,出现相对过剩的正电荷,而在高浓度一方,富集了Cl-,出现了过剩的负电荷——因此扩散的结果与砂岩恰相反。在浓度小的一方富集了Na+,出现相对过剩的正电荷,而在高浓度90正是由于泥岩吸附的Na+的参与(扩散层),这种扩散作用称为扩散—吸附作用,而形成的电动势则称为扩散—吸附电动势正是由于泥岩吸附的Na+的参与(扩散层),这种扩散作用称为扩91(2)砂泥岩剖面上的扩散—吸附电动势在砂泥岩剖面的泥岩井段,设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矿化度分别为和,对于淡水泥浆,,则井壁处有扩散—吸附电动势的产生。(2)砂泥岩剖面上的扩散—吸附电动势92二、自然电位测井1、砂泥岩剖面井内的扩散电动势和扩散-吸附电动势的分布图二、自然电位测井1、砂泥岩剖面井内的扩散电动势和扩散-吸附电93第1章自然电位测井课件94第1章自然电位测井课件95(1)等效电路根据自然电场分布,井内等效电路如下EdaEdEda(1)等效电路EdaEdEda96(2)总电动势(3)自然电流自然电场产生井内的自然电流为(2)总电动势97(4)测量结果(理论上)(4)测量结果(理论上)982、测井原理(1)静自然电位SSP从自然电位产生机理来看,扩散电位和扩散吸附电位是自然电流产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测井上定义静自然电位SSP:2、测井原理99(2)自然电位幅度定义为自然电流I在流经泥浆等效电阻上的电位降。
(2)自然电位幅度定义为自然电流I在流经泥浆等100(3)测井原理:将测量电极N放在地面,M电极用电缆送至井下,提升M电极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曲线成为自然电位曲线(即为SP曲线)。在纯的、非常厚的含水砂岩层,地层的截面积比井大得多,即有:(3)测井原理:将测量电极N放在地面,M电极用电缆送至井下,101在纯的、巨厚含水砂岩地层,测量结果可以看作是静自然电位SSP;对于薄层,;含油气地层也有:。第1章自然电位测井课件102因而,在砂泥岩剖面,实际上测量得到的SP电位实际上都小于静自然电位,故而SSP应在井段内的测量结果最大值处读取。因而,在砂泥岩剖面,实际上测量得到的SP电位实际上都小于静自1033、SP曲线及其特点3、SP曲线及其特点104(1)SP曲线要素泥岩基线—实测SP曲线没有绝对的零点,而是以井段中较厚的泥岩层的SP幅度为基线,称为泥岩基线;异常—在砂岩层处SP曲线相对于泥岩基线发生偏转,对应的曲线峰称为异常。曲线相对于泥岩基线可以向正方向偏转,称为正异常;也可以向负方向偏转,称为负异常。(1)SP曲线要素105半幅点—幅度变化的中点,对应厚地层一般对应于地层的界面。由井内自然电场分别可知,SP在砂泥岩界面幅度变化最大。半幅点—幅度变化的中点,对应厚地层一般对应于地层的界面。106(2)曲线特点(2)曲线特点107a.当地层岩性均匀,且上下围岩性质相同时,曲线对称于地层中点,且在地层中点处出现极大值;b.厚地层(h>4d),自然电位幅度值近似等于静自然电位,曲线半幅点深度正对应于地层的界面;c.随地层厚度减小,对应于地层界面处的幅度升高(向峰值方向移动),地层的极大值减小,此时由半幅点确定的地层厚度要大于实际地层厚度。a.当地层岩性均匀,且上下围岩性质相同时,曲线对称于地层中点108(3)曲线读数作泥岩基线,选井段内厚泥岩层的SP作为基线(沿井轴平行);量出地层峰值与基线的距离;根据测井曲线图头的带极性的横向比例尺,将距离转化成SP的幅度值(毫伏)(3)曲线读数109(4)渗透性异常在砂泥岩剖面钻井中,一般为淡水泥浆钻进,即,砂岩渗透层井段出现明显的负异常;在盐水泥浆井中,有,则渗透层井段出现正异常,是识别渗透层的重要特征。(4)渗透性异常110三、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因素
三、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因素111在砂泥岩剖面中,自然电位曲线的幅度及特点主要取决于SSP和I。SSP主要决定于岩性、地层温度、地层水、泥浆中的离子成分以及泥浆滤液和地层水电阻率的比值;自然电流主要决定于流经路径中介质的电阻率、地层厚度及井径的大小。在砂泥岩剖面中,自然电位曲线的幅度及特点主要取决于SSP和I1121、的影响砂岩剖面纯砂岩井段的电动势为:泥岩井段的电动势为:
1、的影响113
2、岩性的影响以泥岩为基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区域加盟代理合同标准文本
- 做软件合同样本
- 军人自主择业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中国玻璃切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轻钢结构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菜籽油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 2025年磨削轧钢机组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尔格科技2024年上半年管理水平报告
- 2024年全球及中国正氰酸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高职劳动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美术教室装修合同模板
- 陕西省汉中市高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校际联考试卷历史(含答案)
- 2024年“五史”教育全文
- Unit 7 Happy Birthday!Section A(教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同仁堂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免疫治疗中假性进展的机制与评估标准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大纲和模拟试题库1
- 互动硬件体感交互设备
-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国开(河北)2024年《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