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山东省部分地区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精选汇编_第1页
文言文阅读专题-山东省部分地区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精选汇编_第2页
文言文阅读专题-山东省部分地区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精选汇编_第3页
文言文阅读专题-山东省部分地区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精选汇编_第4页
文言文阅读专题-山东省部分地区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精选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专题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1)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3)差可拟()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气”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③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④会⑤期哉!”乃往,身自罢⑥之。魏于是乎始强。【注释】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②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③适:往。④一:当初。⑤会:约定。⑥罢:取消。13.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粗词的含义。(4分)(1)文侯与虞人期猎(

)

(2)是日与群臣饮酒(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往,身自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可用文中语句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4分)10、(1)家庭聚会(2)不久、一会儿(3)相比11、(1)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12、“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好。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梅,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接,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魏文侯和虞人约定日期打猎。到了这天,文侯跟群臣喝酒,饮得正高兴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文侯将要出行,身边的人说:“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文侯说:“我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日期,虽然高兴,怎能不如期相会呢!”(魏文侯)于是就动身前往,亲自取消打猎的约定。魏国于是逐渐强大起来。13.(4分)(1)约定(2)这14.(4分)(1)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2)(魏文侯)于是就动身前往,亲自取消打猎的约定。15.(4分)饮酒乐,天又雨。文侯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君。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7.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尊君在不②下车引之8.翻译句子。与人期行,相委而去。9.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写出两点。【答案】7.①同“否”。②拉,牵拉。8.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离开了。9.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要知错就改。【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②句意为:下车来拉他。引,牵拉。【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期行,相约同行。委,舍弃。去,离开。【9题详解】考查阅读启示。根据元方批评友人的话“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得启示: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根据“友人惭,下车引之”可知,友人认识到了自己错误,于是下车来拉元方。可得启示:要知错就改。【点睛】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二)谢公①与人围棋,俄而谢玄②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③厉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选自《世说新语•雅量》,中华书局1983年版)【注】①指谢安。②谢玄:谢安的侄子,东晋名将。③淮上:淝水战场上。10.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谢玄淮上信至②看书竟11.翻译句子。意色举止,不异于常。12.文中谢公是怎样一个人?【答案】10.①到②书信11.(谢安的)神情举止,跟平常没有什么不同。12.谢公是一个镇定自若、性格沉稳、举重若轻的人。【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淮上的谢玄的书信到了。至,到。②句意为:看完了信。书,书信。【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意色,神情脸色。不异,没有不同。常,平常。【12题详解】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默然无言,徐向局”“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可知,前线军情紧急,谢安却在后方和客人安然下棋,可知他是一个举重若轻、镇定自若的人。前线信至,信上写大获全胜,他神色也没任何变化,而是神情如常,可知他是一个性情沉稳的人。【点睛】译文:谢公与别人正在下围棋,不一会儿淮上的谢玄的书信到了。谢公看了之后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没有说话,慢慢和客人下着棋,客人问淮上的军情如何,谢公回答说:“那些小子大破敌军。”在说话时,谢公的神色举止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甲】京房①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世说新语·规箴》)【乙】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论语·为政》)不服。"【注释】①京房∶字君明,西汉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汉元帝时官至魏郡太守。②举直错诸枉∶举,提拔。错,通"措",置。枉,不正直。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置于不正直的人之上。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京房与汉元帝共论(2)因问帝(3)幽、厉之君何以亡(4)所任何人14.下列加点"而"字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知不忠而任之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人不知而不愠(《论语·述而》)D.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16.京房规劝君主,为什么要从周幽王、厉王说起?上面两段文字都提及治国的问题,请简要概括反映了怎样的相同的治国主张?(4分)五、(22分)(二)(12分)13.(4分)=1\*GB2⑴讨论=2\*GB2⑵乘,趁,趁机=3\*GB2⑶灭亡=4\*GB2⑷任用14.(2分)C(例句:而,连词,表示转折,却,但是。A.连词,表示承接,然后;B.表示承接,然后;C.表示转折,却,但是;D.表示承接,然后)15.(2分)亡国的君主,各自都认为他的臣下是贤能的。哪里是明知不忠还要任用他呢!(各:各自;贤:认为…贤能1分。语言通顺1分)16.(4分)层层铺垫,设机巧引君入瓮。他把自己想说的道理引导对方说出来(1分);用语含蓄委婉,善于引导,达到劝谏的目的(1分)。共同治国主张:提拔任用正直无私(1分)、忠诚(1分)的人。(每个要点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甲】京房和汉元帝在一起议论,趁机问元帝:“周幽王和周厉王为什么灭亡?他们所任用的是些什么人?”元帝回答说:“他们任用的人不忠。”京房又问;“明知他不忠,还要任用,这是什么原因呢?”元帝说:“亡国的君主,各自都认为他的臣下是贤能的。哪里是明知不忠还要任用他呢!”京房于是拜伏在地,说道:“就怕我们今天看古人,也像后代的人看我们今天一样啊。”【乙】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七年级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文言文阅读(12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时:时常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越过C.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以……为乐12.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人不知而.不愠A.相委而去B.择其善者而从之C.切问而近思D.思而不学则殆13.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可以为师矣A.贤哉,回也B.白雪纷纷何所似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D.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尊君”属于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可以翻译为“你的父亲”。“家君”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已的父亲,可以翻译为“我父亲”。B.《论语》是记录孔子、孟子、苟子个人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共20篇。东汉把它与《大学》《中庸》《礼记》合称为“四书”。C.孔子认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是在谈学习方法,即复习旧课,领悟新知。D.“人不知而不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三句都是在谈修身做人。1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二)文言文阅读11、A12、D13、C14、B15.(1)(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2)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小题。(12分)

论语(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⑤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2)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

(4)不逾矩_____________8.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日:①吾日三省吾身

②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为: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可以为师矣

C.而: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其不善者而改之D.时:①学而时习之

②元方时年七岁10.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结合实际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各有所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所以每个人都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7.(1)说:通“悦”,愉快(2)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省:自我检查、反省(4)逾:越过,超过8.(1)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怨恨他,不也是君子吗?(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9.【答案】C【解析】A.每天/天;B.替/做;C.都表顺承;D.按时/当时;故选B。10.略。仿照示例,选句与启示要契合。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②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⑦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人不堪其忧堪:(2)博学而笃志笃:(3)逝者如斯夫逝:(4)匹夫不可夺志也夺:5.翻译下面的句子。(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第①章赞扬了颜回什么品质?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只要温习了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谈论的是学习方法。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D.“四书”指的是《尚书》《论语》《大学》《中庸》。8.第④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在生活中或许也有这样的经历,请谈谈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不超过30个字)4.(1)能忍受(2)坚定(3)往、离去(4)改变5.(1)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2)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加以改正。6.赞美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7.C8.示例:我的舍友是我的老师。在这几年里,她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一直鼓励着我。【分析】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的翻译。(1)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2)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坚定。(3)逝去的一切像流水一样消逝。逝:往、离去。(4)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夺:改变。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1)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好:喜好;乐:以……为快乐。(2)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加以改正。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学习。6.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根据“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知,颜回虽然生活过环境艰苦,但是却能自得其乐,赞美了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7.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A.孔子认为,温习了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选项错误;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逝去的一切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告诉我们要惜时;选项错误;D.“四书”指的是《孟子》《论语》《大学》《中庸》;选项错误;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解答时,注意题干的要求。生活中,很多人其实都是我们的老师,比如:坚持不言败的同学,勤劳苦干的父母,甚至毫不相识的清洁工等,他们身上的某些品质让我们感动,值得我我们学习。解答时,任选一位即可。【点睛】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A.与讲论文义儿女:子女,泛指子女这一辈的人B.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C.撒盐空中可拟差:大体D.未若柳絮风起因:因为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A.下车引知者不如好之者B.相委去学不思则罔C.儿女讲论文义君家君期日中D.我如浮云魏明帝宜武场上断虎爪牙

(3)下列对所学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A.《咏雪》中,“公欣然”和“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侄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朋友失约,太丘决然舍去的做法没有体现出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C.令尊、令堂、令郎、令爱是敬辞;家父、家严、家冠、家母、家慈是谦辞。D.《<论语>十二章》中,第八章“饭疏食,饮水”,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之间该如何抉择。【解析】译文: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解答】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BC.正确;D.有误,句意为: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因,趁,乘。故选:D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之:代词,他/代词,它;B.而:表示顺承/表示转折;C.与:介词,和/介词,和。D.于:对于/在。故选:A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CD.正确;B.有误,陈太丘依照约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体现的是古人“诚信”的理念。。故选:B。

课外文言文阅读。

晋中行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遭我玉环;是振我过也。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之其君臭。

【注释】①中行文子:晋国大臣,即荀灾。中行,复姓;文子,谧号。②啬夫:本指农夫,后用作小官名。③奚:为什么。④遗:赠送。⑤振:这里是助长的意思。⑥求容:求得容身。此指求取(别人)喜欢。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

(2)川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振我过也。

(3)文中行文子不肯住宿县城的原因是________,这个故事启示我们________(自己的话回答)。【答案】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这是助长我的过错呀。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看人识人不能只注重表面,而应看清他的实质【考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参考译文:

春秋时晋中行文子逃亡,经过一个县城。侍从说:“这里管理县邑的人,是先生您的老朋友,您何不休息一下,等待后面的车子呢?”文子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