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65a9b340ec5a205208f145c5dd3be7/be65a9b340ec5a205208f145c5dd3be71.gif)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65a9b340ec5a205208f145c5dd3be7/be65a9b340ec5a205208f145c5dd3be72.gif)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65a9b340ec5a205208f145c5dd3be7/be65a9b340ec5a205208f145c5dd3be73.gif)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65a9b340ec5a205208f145c5dd3be7/be65a9b340ec5a205208f145c5dd3be74.gif)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e65a9b340ec5a205208f145c5dd3be7/be65a9b340ec5a205208f145c5dd3be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章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1、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干洁空气组成图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1、大气的组成:干2干洁空气固体杂质水汽N2O2O3CO2吸收红外线,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注意:水汽也有这个作用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固体杂质水汽N2O2O3CO2吸收红外线,对地面有保3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原理: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大气圈进行分层.高层大气大气上界是地球大气的最大上限高度。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原理: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4①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下热上冷)。厚度:8-18千米,平均12
Km。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1.对流层③天气和气候变化显著。①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下热上冷)。厚度:8-18千米,5平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上热下冷)。③天气晴朗。对流层2.平流层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臭氧层在20-30千米处.②大气水平运动为何有利于高空飞行?水平运动,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臭氧层平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上热下冷)。③天气晴朗。对流6高层大气3.高层大气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高层大气3.高层大气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7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的是:2、南极上空臭氧层变薄现象出现在:3、有利于航空飞行的是:4、太阳活动强烈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的是:
CBBA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的8①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下热上冷)。厚度:8-18千米,平均厚度为12km。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1.对流层③天气和气候变化显著。①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下热上冷)。厚度:8-18千米,9逆温逆温10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对流层大气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ºC逆温:
对流层中某海拔高度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就叫逆温现象气温垂直递减变化小于-0.6℃/100米或干脆随高度增加气温反而升高。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对流层大气11逆温类型:1、辐射逆温2、平流逆温3、锋面逆温4、地形逆温5、下沉逆温逆温类型:1、辐射逆温2、平流逆温3、锋面逆温4、地形逆温5121、辐射逆温(黎明时达最强)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导致贴近地面的气层随之剧烈降温,而离地面较高气层受地面影响较小,降温较少,形成由下而上的逆温。
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1、辐射逆温(黎明时达最强)由于地面强烈辐射132、平流逆温(冬半年出现较多)
此类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常常出现平流逆温,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慢,于是产生逆温。2、平流逆温(冬半年出现较多)此类逆温的强弱143、锋面逆温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密度小,爬升到冷空气的上面,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过渡区即锋面。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显著,也可出现逆温。暖气团冷气团※此逆温现象只能在冷气团一侧可以观察到。3、锋面逆温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密度154、地形逆温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美国的洛杉矶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有两百多天出现逆温现象。4、地形逆温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165、下沉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范围大,不接地)
高压控制区,高空存在着大规模的下沉气流,由于气流下沉的绝热增温作用,致使下沉运动的终止高度出现逆温。5、下沉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范围大,不接地)17利:①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②若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逆温的影响:弊:严重阻碍空气对流,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形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利:①抑制沙尘暴的发生;逆温的影响:弊:严重阻碍空气对流,18沙尘暴的形成需具备4个条件:
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四是干旱的气候环境。沙尘暴多发生于北方的春季,而且降雨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沙尘暴是很好的证据。沙尘暴的形成需具备4个条件:19图中四种气温垂直变化状况最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C图中四种气温垂直变化状况最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C20读下表,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中,最有利于该地某工厂78米高的烟囱烟尘扩散的是()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A16.3℃16.6℃16.8℃17.0℃17.1℃B21.0℃21.0℃20.9℃20.9℃21.0℃C20.9℃20.8℃20.6℃20.2℃20.0℃D15.2℃14.8℃14.7℃14.9℃15.2℃C读下表,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21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22ABAB23例1(2006江苏)图4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圈”,图5是“该城市冬季近地面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9.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10.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A.50米B.75米C.100米D.150米
0WSN图4E频率(%)102030图5温度温度温度温度温度150150150150150高度(m)高度(m)高度(m)高度(m)高度(m)1001001001001005050505050t1t2t3t4t5BC例1(2006江苏)图4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圈”,图5是“该城24图甲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2000年广东)(1)若TS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______℃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_____时。18℃TS=-8℃T地=10℃TS<T非逆温T地>10℃T>-8℃(TS)10图甲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25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单位:℃)(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
。风向(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____;气象原因是____;地形原因是____________。(1)②,②处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2)工厂排放大量煤烟、粉尘,汽车排放的尾气,使凝结核增多,烟雾弥漫;②处的气温下部低于上部即逆温的存在,抑制了气流的上升,不利于扩散,加重了低层大气的污染;商业居民区位于低洼地,气流不易扩散,加重了污染程度。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单位:℃)(1)②,②26〖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高度的上升①、③两处气温都是下降的;②处气温是上升的即可得出结论。(2)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汽车排放的尾气是产生烟雾的物质来源;逆温的存在象盖子一样阻止了向上的湍流扩散,对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加重了低层大气的污染;低洼的地形不利于气流的扩散,高空的风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不明显。(3)商业区和居民区是汽车尾气的主要发生地,近郊工业区是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地,逆温的存在使污染物不易被扩散,且近郊工业区又处商业区、居民区的下风地带,所以烟雾浓度为最大。
〖答案〗(1)②,②处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2)工厂排放大量煤烟、粉尘,汽车排放的尾气,使凝结核增多,烟雾弥漫;②处的气温下部低于上部即逆温的存在,抑制了气流的上升,不利于扩散,加重了低层大气的污染;商业居民区位于低洼地,气流不易扩散,加重了污染程度。(3)近郊工业区〖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高度的上升①、③两处气温都是下27
例: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3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图3回答1~2题。(04高考)1.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例: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1.①图表28例4.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3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图3回答1~2题。(04高考,)-14℃-35℃2℃-16℃1.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B例4.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14℃-3529例4.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3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图3回答1~2题。(04高考)2.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A.①B.②C.③D.④D例4.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2.飞机可以在30例、右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A.甲B.乙C.丙D.丁2.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①台风过境②晴朗无云的夜晚③冷空气南下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⑤暖锋过境⑥连续阴雨
A.①④B.③⑥C.②③D.⑤⑥ABC3.下列哪种地形易造成该地气温由甲到丁的演变()
A.山地B.谷地C.平原D.丘陵例、右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ABC3.313、此地终年干燥少雨,其气候类型可能是:A、温带沙漠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高山高寒气候B对流层的厚度低纬度大,各纬度的平均厚度约为12Km;如果对流层中气温出现“下冷上热”的情况,称为“逆温”。读某地春分日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4、图中对流层底部逆温现象最容易出现在:A、多云的夜晚B、晴朗的夜晚至日出前后C、晴朗的白天D、多云的白天至日落前后B3、此地终年干燥少雨,其气候类型可能是:B对流层的厚度低纬度325、下列现象的产生,与逆温有关的是:A、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阴雨霏霏,连日不开”A6、此地有座高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估计这座山的高度应该不小于:A、3000mB、3500mC、4000mD、5000mD5、下列现象的产生,A6、此地有座高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估33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可见光)→大气几乎不吸收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红外线)→被大气中的水汽、CO2大量吸收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3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地面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大气吸收、
反射、
散射等削弱作用大气逆辐射结论:地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大气上界太地地面增温地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35地面大气上界ADBCEFGHI练习:1、图中A、E、H所表示的辐射中属短波辐射的有
,属长波辐射的有
。2、从辐射数量上看A>D的原是:
。3、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4、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哪个大?为什么?5、露或霜为什么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AE、H因为D是进入大气层受到的大气的吸收和反射.F①大气吸地面辐射H②大气逆辐射补充晴天大,因为大气逆辐射少,大气保温作用弱(答案同上)地面大气上界ADBCEFGHI练习:1、图中A、E、H所表示36没有月球的大气有大气的地球大气上界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没有月球的大气有大气的地球大气资料:月球表面,白天37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玻璃温室大气作用----保温作用太地玻璃温室大气作用----保温作用38研究性实验:
准备两支温度计(初始温度相同),其中一支放在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5分钟后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重复实验两次。第一次第二次瓶内的温度计读数28.60C28.80C瓶外的温度计读数28.20C28.30C为什么两只温度计的读数会不同?瓶内的温度计读数为什么会较高?研究性实验:第一次第二次瓶内的温度计读数28.60C28.839资料: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太阳辐射很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但同时也是我国最冷的地区,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10—15度左右,年平均气温只有7.1度。拉萨的年平均气温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就比同纬度的重庆、上海低了10—15度。1、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2、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间有矛盾吗?为什么?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少.
没有矛盾。因为:1.虽然太阳辐射强,但是海拔高,来自大地面的热量少;2.云量少保温作用也弱.(注:气温低出现在没有太阳的时候)资料: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太阳40ACAC41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42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43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又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空气就产生水平运动。各地区间冷热不均,首先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高气压低气压先垂直运动后水平运动高气压低气压地面热冷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基本)的形式——因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二、热力环流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又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空气就产生44地区间冷热差异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地区间冷热差异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45受热均匀时的气压状况ABC等压面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地面高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等压面和等高线平行。受热均匀时的气压状况ABC等压面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46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47命题方向2:热力环流与等压线(面)①冷热不均是导致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热力环流引起的大气运动总是先垂直后水平。③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同一地点在垂直方向上永远是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④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等压面凸起是高压区,下凹是低压区;由此反推大气运动状况及地表的冷热差异、季节差异、下垫面性质差异等。若用“凸高为低”的规律要注意“高”是指等值线的数值高而不是海拔高。命题方向2:热力环流与等压线(面)①冷热不均是导致大气运动的48下列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模式图中,正确的是()√√下列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模式图中,正确的是()√√49例2.读右图某地等压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A比B的气压
(高或低);A比C的气压
(高或低);C比D的气压
(高或低);A、B、C、D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2)C比D的温度
(高或低);A比C的温度
(高或低)。(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例2.读右图某地等压面图,完成下列要求50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Urbanheatisland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C,甚至更多。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C以上。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Urbanheati51市区郊区郊区上升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1.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风市区郊区郊区上升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城市与郊区之52热力环流——2.海陆风海风陆风冷热冷热热力环流——2.海陆风海风陆风冷热冷热53热力环流——3.山谷风热力环流——3.山谷风54焚风:气流翻越高大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形成又干又热的风。弊:焚风效应强烈时,能引起农作物枯萎,土地龟裂,造成严重旱灾,甚至引发森林火灾。利:①北美的落基山,冬季积雪深厚,春天焚风一吹,不要多久,积雪会全部融化,大地长满了茂盛的青草,为家畜提供了草场,因而当地人把它称为“吃雪者”。②程度较轻的焚风,能增高当地热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树的成熟期。焚风:弊:焚风效应强烈时,能引起农作物枯萎,土地龟裂,造成严55学习目的1.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三、大气的水平运动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习目的1.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热力环流是大气56(百帕)100010051010气压梯度(pressuregradient)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百帕)99510051015ABC——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百帕)气压梯度(pressuregradient)(百57(百帕)100010051010水平气压梯度力——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方向:①垂直于等压线;②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③与气压梯度成正比。1.水平气压梯度力(百帕)水平气压——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582.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的特点:①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②垂直于空气的运动方向;③由低纬向高纬增大。(百帕)100010051010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2.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的特点:(百帕)水平气压地转偏向力(59(北半球)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百帕)10001005101010151020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60(北半球)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百帕)气压3.地面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百帕)100010051010(北半球)风向地面摩擦力与大气运动方向相反。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水平气压梯度力3.地面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百帕)(北半球)风向地面摩擦力与61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使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地面摩擦力大气作水平运动所受作用力二力平衡,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斜穿等压线(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使北半球风向62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1002hpa100610041008④①②③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63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64命题方向1:热力环流(比热容)问题例2(2005北京文综)图3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据此回答7—8题。7.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D.草地、林地、沙地、湖泊8.图3显示()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它地物BB命题方向1:热力环流(比热容)问题例2(2005北京文综)图65
例3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1)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②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①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2)由甲图推断,乙图中环流模式出现时间约为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BB
例3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66
例1.图甲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图分析完成11-12题:(1).图中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B.西风和东风C.东南风和西北风D.西南风和东北风(2).图乙是图甲中A、B、C、D四点对应的四种等压面的画法正确的是
ACAC679.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A.4℃ B.3℃ C.2℃ D.1℃10.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007年宁夏文综)图5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9~11题。AB9.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2007年宁夏文综)图5为美68CC69不毛之地鱼米之乡撒哈拉沙漠长江中下游平原干旱湿润?不毛之地鱼米之乡撒哈拉沙漠长江中下游平原干旱湿润?70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展示考纲: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课程标准 学习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掌握全球气压带及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4.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展示考纲: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71理想环流.swf请观察分析: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如果只考虑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冷热不均,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则全球的大气运动就是一个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完成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冷热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赤道和极地之间冷热不均,会形成类似的热力环流吗??单圈环流条件:1、地表性质均一2、地球不自转理想环流.swf请观察分析: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72?三圈环流.swf请观察分析:与闭合的环流相比,三圈环流的成因新增了什么因素?各气压带的成因是什么?各气压带之间形成什么风带?三圈环流1、地表性质均一2、地球自转条件:?三圈环流.swf请观察分析:与闭合的环流相比,三圈环流的成73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影响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副极地地气压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赤道低压带(1个)南北纬90°附近南北纬60°附近南北纬30°附近赤道附近热力原因热力原因动力原因动力原因冷高压热高压冷低压热低压下沉上升上升下沉干冷温湿干热湿热风带风向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中纬西风带(2个)低纬信风带(2个)东北风东南风干冷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东北风东南风干热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影响气候极地高74思考:1、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怎么样?1、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少;低气压控制的地方降水多。2、西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降水多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处于信风的迎风坡);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岸——降水少(处于信风的背风坡);东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降水少2、考虑大气层的厚度,三圈环流应该如何画?0°30°60°90°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思考:1、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怎么样?1、高气压带控制的75北半球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0°30°60°N思考:南半球俯视图应该如何画?北半球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0°30°60°N思考:南半球俯视图76风带移动.swf请观察分析: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什么而移动?气压带风带移动对30°~40°大陆西岸地区的气候有何影响?详解气压带风带1、全球的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北半球的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使30°-40°大陆西岸地区冬季受西风影响而温和湿润,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形成独特的地中海气候;命题方向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风带移动.swf请观察分析: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什么而移动?详77(2007广东高考)25.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12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D.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BD(2007广东高考)25.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78【例1】读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回答1—3题:1、图中甲所在气压带名称应该是()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D、极地高压带2、在上题所示期间,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我国长江中下游正刮西北风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3、此刻,北京时间为()A.11时B.17时C.次日5时D.次日2时BD【例2】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30°60°60°30°30°0°0°15°15°ABCDC30°40°60°70°甲180°ABC【例1】读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79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swf相似的情况发生在海陆之间,冬季和夏季海陆温度各有何差异?相应的情况,冬夏季海陆气压有何差异?海洋陆地夏季较冷,形成高气压;较热,形成低气压;冬季较热,形成低气压;较冷,形成高气压;详解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swf相似的情况发生在海陆之间,冬80海平面气压图.swf海平面气压图.swf81时间温度气压切断气压带实际情况7月陆高海低陆低海高副热带高压带仅保留在海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1月陆低海高陆高海低副极地低压带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思考:1、夏威夷高压、阿留申低压、亚速尔高压、冰岛低压、亚洲高压、亚洲低压按成因分,分别属于什么原因形成的?2、为什么南半球等压线比较平直?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动力原因(保留下来的副高)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格陵兰低压)——动力原因(保留下来的副极地低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热力原因因为南半球陆地面积很小,有广阔的洋面,下垫面性质均一时间温度气压切断气压带实际情况7月陆高海低陆低82季风环流2.swf请思考总结:
1、东亚季风的成因是什么?夏季和冬季分别吹什么风?
2、南亚季风的成因是什么?夏季和冬季分别吹什么风?
季风环流详解1、东亚季风是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2、南亚冬季风吹东北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夏季的西南风是来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东南信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环流2.swf请思考总结:
1、东亚季风的成因是什么?夏830030060090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高低亚欧大陆太平洋P等压线命题方向2:季风环流【例3】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2.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A.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DA【例4】当亚洲大陆中心气压为996百帕,北太平洋中心气压为1024百帕时,下列错误的是()A开普敦进入多雨季节B长江中下游可能是梅雨季节C南、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都向高纬度凸出D塔里木河出现断流,印度河出现枯水期D0030060090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高低亚欧大陆84下图为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等压线P的值
。(2)写出C、D、E三处风的名称。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3)分析E处此季节盛行风的成因。课堂练习:1012东南季风
东南信风
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下图为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课堂练习:1012东南85
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形成森林景观,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业也生机勃勃。
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形成森86
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多少和雨期长短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由东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2-3熟。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是谷子、高梁、大豆、土豆等。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多少和雨期长短存在明显差异,呈87(2008年江苏卷)图6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0~12题。10.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11.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12.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CAD(2008年江苏卷)图6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88展示考纲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课程标准 学习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掌握全球气压带及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4.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展示考纲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课程89读表l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表1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地名年降水量(mm)春季降水量(%)夏季降水量(%)秋季降水量(%)冬季降水量(%)广州1680.530.844.317.77.2南昌1598.043.631.212.812.4郑州635.919.953.222.34.6五台山913.313.562.321.13.1成都976.016.562.918.32.3乌鲁木齐194.634.233.124.08.7(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________,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8分)所对应课标是“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读表l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年降水量(mm)春季降水90(2008年重庆卷)36.(36分)图8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答题。(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9阴影区域的农业生产有何危害?(2008年重庆卷)36.(36分)图8是1月某91(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9阴影区域的农业生产有何危害?
36.(36分)解析:本题以等压线分布图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及影响,并考查黄河中游地区能源基地的建设。(1)根据题设此时为冬季,高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冷气团势力强盛,因此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出现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2)在此季节受冷锋影响,容易出现寒潮等气象灾害,因此可能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答案要点:(1)冷锋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成因:①暖空气沿锋而被迫抬升,成云致雨;②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③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2)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简析A地的天气92展示考纲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标准学习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知道锋面的概念、类型。2.运用图表,简要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3.运用图表,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展示考纲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标准学习要求运用简易天93(2008年海南)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表3所示。完成19~20题。19.两地的纬度约在A.15°S~20°S之间B.15°N~20°N之间C.25°S~30°S之间D.25°N~30°N之间20.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A.平原B.盆地C.丘陵D.山地5月—10月11月—次年4月平均温(℃)降水量(mm)平均温(℃)降水量(mm)甲2716502522乙278902677BB(2008年海南)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94命题方向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命题方向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95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96世界的气候世界的气候97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一个地方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是衡量当地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气温月变化曲线和降水月分配柱状图来表示。在北半球,1月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南半球则相反。如: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如:98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2.海陆位置: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3.地形地势:山地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m,气温约下降0.6℃4.洋流: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作用,寒流有降温作用气候要素的微观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气候要素的微观分析99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1.大气环流:不同的气压带、风带的影响,降水不同。如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信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洋流:暖流有增湿的作用,寒流有减湿的作用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100降水的类型1.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成2.地形雨:湿润气流遇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降水3.锋面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遇冷凝结。如60°附近多锋面雨4.台风雨:台风中心附近气流急剧旋转上升而产生降雨降水的类型101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气候的形成和变化102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03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分布地区104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①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05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的赤道地区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106-60-45-30-1501530气温(°C)降水量(mm)2003001006004005000伊基托斯热带雨林气候14710月份-60-45-30-1501530气温(°C)降水量(mm)107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南北纬10°之间的赤道地区南美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热带雨林气候108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①②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09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20°之间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110-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热带草原气候巴科马气温(°C)降水量(mm)-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111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20°之间非洲中部大部地区、南美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年降雨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受赤道低压(湿季)和信风(干季)的交替控制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112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①②③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13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北纬10°至北纬25°之间的大陆东岸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北纬114-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热带季风气候孟买气温(°C)降水量(mm)-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115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北纬10°至北纬25°之间的大陆东岸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雨、旱两季;年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左右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北季风(旱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西南季风(雨季)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北纬116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①②③④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17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南北118-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热带沙漠气候阿斯旺气温(°C)降水量(mm)-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119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沙漠全年炎热干燥;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南北120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①②③④⑤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21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122-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上海气温(°C)降水量(mm)-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123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124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①②③④⑤⑥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25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地中海气候126-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罗马气温(°C)降水量(mm)-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127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南北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
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年降雨量600—1000毫米左右受副热带高压(夏季)和西风(冬季)交替控制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地中海气候128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①②③④⑤⑥⑦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29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岸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温带季风气候130-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北京气温(°C)降水量(mm)-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131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岸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温带季风气候132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33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134-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0月份伦敦147气温(°C)降水量(mm)-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135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终年温和多雨,年降雨量700——1000毫米左右终年盛行西风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136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37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温带沙漠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南北138-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莫斯科气温(°C)降水量(mm)-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139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温带沙漠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南北140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41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冬季严寒漫长,暖季短促;降水量少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142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0°N20°N10°N0°以亚欧大陆为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理想大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70°N60°N50°N40°N3143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极地附近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极地气候极地附近144-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东方站气温(°C)降水量(mm)-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145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极地附近纬度高,太阳辐射弱苔原气候:全年严寒,一年有2~3个月月均温高于0℃;冰原气候:全年酷寒,各月气温皆在0℃以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极地气候亚欧大陆和146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高原和山地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北美落基山、南美安第斯山、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等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日照强,风力也大地势、地形的变化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高原和山地气候高大1470°50°90°10°70°40°30°60°70°40°30°北半球陆地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ABDCEFGHIJKL0°50°90°10°70°40°30°60°70°40°31480°50°90°10°70°40°30°60°70°40°3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
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半球陆地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0°50°90°10°70°40°30°60°70°40°3149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150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的形状或最冷月出现的月份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气温值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气温151A.最冷月均温>15℃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沙漠
气候热带草原
气候14710月热带季风
气候14710月14710月14710月A.最冷月均温>15℃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沙152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0℃<最冷月均温<15℃14710月14710月147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0℃<最冷月均温153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4710月14710月C.最冷月均温<0℃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4710月14710月C.最冷154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的形状或最冷月出现的月份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气温值3.以“水”定“型”: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及年降水量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1.判断南北半球:155A.最冷月均温>15℃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沙漠
气候热带草原
气候14710月热带季风
气候14710月14710月14710月A.最冷月均温>15℃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沙156A.最冷月均温>15℃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沙漠
气候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热带草原
气候14710月热带季风
气候14710月14710月14710月A.最冷月均温>15℃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沙157A.最冷月均温>15℃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沙漠
气候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热带草原
气候14710月热带季风
气候14710月14710月干湿两季14710月旱雨两季A.最冷月均温>15℃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沙158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4710月14710月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4710月14710月159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4710月14710月降水量迅速增加降水量增加和减少是逐步的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4710月14710月降水量迅速增160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4710月14710月1500~2000mm年降水量:750~1000mm降水量迅速增加降水量增加和减少是逐步的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4710月14710月1500~2161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4710月14710月1500~2000mm年降水量:750~1000mm降水量迅速增加北半球独有降水量增加和减少是逐步的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4710月14710月1500~2162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0℃<最冷月均温<15℃14710月14710月1471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0℃<最冷月均温163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0℃<最冷月均温<15℃夏雨型冬雨型均匀型14710月14710月147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0℃<最冷月均温164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0℃<最冷月均温<15℃夏雨型冬雨型均匀型14710月14710月T热≥25℃
T热≤20℃
147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0℃<最冷月均温165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0℃<最冷月均温<15℃夏雨型冬雨型均匀型14710月14710月T热≥25℃
T热≤20℃
干季降水量<20mm147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0℃<最冷月均温166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最冷月均温<0℃
14710月14710月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最冷月均温<0℃14710167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最冷月均温<0℃
14710月夏季降水略有增加夏季降水明显增加14710月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最冷月均温<0℃14710168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的形状或最冷月出现的月份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气温值3.以“水”定“型”: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及年降水量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1.判断南北半球:169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表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表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170例:读表回答7月1月7月全年24.538气温(℃)降水量(mm)甲地乙地24.552212218538533851月甲地属___________气候,乙地属_______气候.亚热带季风地中海例:读表回答7月1月7月全年24.538气温(℃)降水量(m171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表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气温和降水的点状图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表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气温和降水的172(2)该气候类型特点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1)图中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地中海气候0204060降水量(mm)80(℃)10152025510697843211211(2)该气候类型特点
____________1731002003004005001020月平均降水量(mm)甲乙丙月平均气温(℃)30甲乙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1002003004005001020月平均降水量(mm)甲174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命题方向4: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命题方向4:气候类型的判读175最冷月的月均温t(℃)降水季节分配t>15热带雨林气候年雨型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少雨型0<t<15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地中海气候冬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雨型t<0温带季风气候夏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型最冷月的月均温t(℃)降水季节分配热带雨林气候年雨型热带草176城市①②③平均气温℃1月511217月292726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17月1505610(一)气温和降水资料表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题(2004年全国Ⅱ卷)。1.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莫斯科孟买 B.上海罗马孟买 C.北京罗马雅加达 D.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商标同授权与品牌授权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职工食堂承包协议书(含员工餐饮服务品牌建设)
- 2025年度体育赛事营销合作二零二五年度协议书
- 2025年度白酒企业人才培训与行业交流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清算与资产清算评估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炊事员临时聘用合同执行与监督规范
- 2025年度房地产贷款担保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度版
- 2025年度销售保密协议:针对高端科技产品市场适用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投资合伙人合同
- 2025美容店转让合同包括美容院设备租赁及售后服务
- 焊接加工成本算表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二诊物理试题
- 2024年3月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及答案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研究生)期末试题库及答案
- GB/T 43803-2024科研机构评估指南
- 场地自行车讲解材料
- 《红楼梦》礼仪研究
- 热带雨林植被课件
- 《MySQL数据库项目式教程》项目五 数据查询
- 2024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语文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妇科急腹症的急救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