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段家堡乡牛食尧村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C.淮海战役结束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参考答案:A2.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围绕“走日本人的路”还是“走美国人的路”展开了一场争论,其争论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是否保留君主制
B.是否兴民权,实行民主政治C.是否改造封建土地制度
D.是否发展资本主义参考答案:D解析:D项是相同点。3.明中后期,过去“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观其用而明等威”的规制日益为世俗所冲破,江南“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粲(柴米)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易)”。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C.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D.百姓生活习俗受到外贸繁荣影响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等级观念受到挑战,故B项正确。明代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而是强调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靠商品贸易,而非单指“外贸”,故排除D。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结合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4.任何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文学家、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以下艺术家的作品,不能反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的是()A.毕加索《格尔尼卡》
B.高尔基《母亲》C.海明威《丧钟为谁而呜》
D.卓别林《大独裁者》参考答案: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主义文艺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创作背景是1937年德国入侵西班牙时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高尔基《母亲》反映的是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波澜壮阔的群众革命斗争,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海明威《丧钟为谁而呜》描述的是1937—1939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事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卓别林《大独裁者》中的大独裁者指的即是希特勒,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5.《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唐景龙元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这说明当时A.市都集中于州县 所在地 B.草市不是法定的正式之市C.市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D.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参考答案:B6.“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上实践的土壤。”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实践欧洲启蒙思想的表现有
①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
②实现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消除种族歧视,构建平等社会
④建立联邦共和国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B7.执政官是雅典城邦的最高行政长官。到了伯利克里时期,“第四等级的公民也取得了担任这一职务的资格。执政官选举的程序是,先由各自治村社选出500人(一说100人)为执政官候选人,然后由公民大会在候选人中用抽签的办法选出九名执政官。”(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上述材料表明雅典城邦
A.开始向代议制民主转变
B.平民掌握城邦行政大权
C.贵族的政治权利基本丧失D.主权属于城邦的全体公民参考答案:D8.《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土地可以买卖
B.土地禁止买卖
C.土地私有出现
D.农业水平提高
参考答案:C略9.“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这一时期“兵符”上的铭文应为A.篆书 B.隶书 C.行书 D.楷书参考答案:A10.《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工师校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反映了当时()A.民营手工注重质量信誉
B.官营作坊主要生产祭器C.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
D.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材料中“工师校功……工有不当,必行其罪”表明是官营而不是民营,故A项错误;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不是“主要生产祭器”,故B项错误;与材料中“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相符,故C项正确;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与材料中“吕氏春秋·孟冬”不符,故D项错误。11.徐光启在《农政全书》谈及治蝗之策时说:“陆田命县于天,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一年之功弃矣;水田之制由人力,则地利可尽也,且虫灾之害又少于陆,水田既然,其利兼倍,与陆田不侔也。”其主张是(
)A.发展旱地种植业 B.将旱田改造为水田C.兴修水利工程 D.利用人工防治技术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该题中的材料前半部分是说旱田受到气候的影响大,“苟水旱不时,一年之功弃矣”;而后半部分是说水田可使“地利可尽,且虫灾之害又少干陆田”所以“其利兼倍”。因此,作者主张将旱田改造为水田。12.《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值得商榷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④体现了孔子“仁”“礼”的思想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13.有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参考答案:C14.秦灭六国完成统一以后,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主要举措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有(
)⑴统一货币
⑵统一文字
⑶实行郡县制
⑷统一度量衡A、⑴⑷
B、⑴⑵⑷
C、⑴⑶⑷
D、⑴⑵⑶⑷参考答案:D解析:关键要把握秦统一以后采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举措出发点都是为巩固统治。题干又强调客观上促进经济发展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与联系能力⑴⑶⑷项不难理解,可统一文字便于文化交流,也会对经济的发展有利。所以全选。1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
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C.重新划分根据地的阶级成份
D.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参考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背景的理解能力。C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B项都是目的,但是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背景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所以选B。16.学者孔笑微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粉碎了战前几个殖民帝国的货币势力范围,停止了恶性贬值带来的贸易冲突。货币管制瓶颈的削弱,为国际经济开拓了全新的视野和思维。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A.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B.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C.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具有反对殖民主义的功效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A虽然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材料的意思;B错在“世界各国”的说法;D与史实不符,因此选C。17.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全球化’取代‘民营化’”说明西欧各国在调整经济政策,使得西欧经济逐渐恢复,故A项正确;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是在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是20世纪40-50年代,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全球化”说明贸易壁垒在逐渐拆除,故D项错误。【试题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西欧各国经济政策调整);经济全球化
18.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A.隶书的全面推广B.儒家思想的传播C.边忠危机的解决D.大一统思想的宣传参考答案:D【详解】秦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以巩固大一统王朝。材料中“县官”、“郡尉”、“郡司马”等称谓体现了秦朝加强大一统思想的宣传,故D正确。材料涉及称谓变化与隶书的推广无关,故A错。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对儒家“焚书坑儒”,故B错。C项与材料无关。19.有一则小故事,一列火车穿过隧道,因车窗没有关,坐在窗前的一个人的脸被迎面而来的煤烟熏黑了,他对面坐着的另一个人的脸并不脏。车过隧道后,两人互相看了看,脸脏的那位没动,倒是脸没脏的那位连忙起身洗脸去了。这则小故事反映的哲理是A.认识你自己 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C.知识即美德 D.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参考答案:A看到别人的脸脏,就以为自己的脸也一样脏,因此赶忙去洗脸。脸脏的人见别人的脸不脏,以为自己的脸也不脏,所以没去洗。由此可见,材料反映的哲理是认识你自己。故正确选项为A。20.美国学者霍尔德里奇在《1945年以来美中关系正常化》中说:“尽管1969年时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还没有完全定型,但构建美、苏、中三角关系的战略思想已经确立。”这段话反映出国际形势是
A.美国利用中国来对抗苏联
B.美苏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C.美国准备与苏中结成战略同盟
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参考答案:D21.下列我国古代、近代的思想人物与他们的教育思想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B.朱熹----“为学乃变化气质耳”。C.曾国藩----“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余谓德才不可偏重。”D.陈独秀----“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也。”参考答案:D【详解】孙中山在教育方面提出“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也。”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孔子主张“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朱熹提出“为学乃变化气质耳”,曾国藩提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余谓德才不可偏重。”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22.“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青铜器
B.丝绸
C.铁器
D.瓷器参考答案:D23.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表明
(
)
A.政府加强对商业的规范管理
B.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保护
C.政府想遏制商业活动的进行
D.政府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参考答案:A24.1936年11月,蒋介石逮捕救国会七位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发出紧急营救电,赞扬“七君子”系爱国热情所应有之表现,要求政府“对于爱国运动似不应压迫”。材料反映出A.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斗争激烈
B.蒋介石专制遭到社会各阶层唾弃C.抗日救亡已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初步形成参考答案:C25.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参考答案:D考查对太平天国的认识与理解。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无法担负起建设新国家的重任,是因为太平天国本身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发展停滞,也没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产生,也就不可能有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分析选项,D符合题意。故应选D。26.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表明宋代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参考答案:D宋代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田产交易,且规定最为详细,说明宋代对土地兼并的抑制有所放松,从而土地私有化程度提高。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所述为土地买卖关系,不是租佃关系,排除B项;C项说法夸张,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7.“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一现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哪一时期?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参考答案:D28.清顺治十七年上谕:“士习不端,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深为可恶,著严行禁止。”康熙说:“人臣分立门户,私植党羽,始而蠹国害政,终必祸及身家。”材料说明了A.清廷内部出现严重的皇权争斗
B.统治者严防官吏朋党造成的离心倾向C.汉族知识分子反满情绪高涨
D.地方官吏腐败行政效率低参考答案:B29.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沾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参考答案:D略30.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A.引发了西欧各国同中国的“建交热”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C.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D.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中国和法国的建交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与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完全相反。在中国被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时候,法国与中国建交表明了法国对资本主义国家联盟的一种突破。A选项说法错误,建交热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B选项说法错误,这与欧洲一体化并没有直接联系;C选项不能完全体现。因此本体选择的D选项。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0世纪初期新中国的主要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法建交【名师点睛】法国在二战之后并没有一直跟随美国的脚步。戴高乐将军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自由法国主义",这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盟是一种打击,中法建交也是这个阶段的一个具体的事件。因此中法建交对当时世界的两极格局来说是一种突破。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人类历史中,生产力由低及高,人类干预自然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断增长的。相应,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反作用也是不断变化的。右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上述关系。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线索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并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线索清析、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示例1:观点: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是不断增长的。(2分)远古社会:这一时期人类只是被动地依赖于自然,被动地从自然中获取生存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人类处于狩猎和采集为主的阶段。古代社会: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开始在生产中使用畜力,并能在有限范围内利用水力和风力,以及开采矿山冶炼金属,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活需要。人类进入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时期。近代社会:工业革命后,通过煤、石油等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使人类社会相继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人类活动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和大气的对流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
现代社会: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人类逐渐转向对自然界中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一点3分)总结: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断扩大的。(1分)示例2:观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由开发利用到保护。(2分)远古社会:人类处于狩猎采集文明时期,对自然还处于恐惧和崇拜的阶段,氏族和部落的图腾崇拜往往是自然界中的植物或动物形象。古代社会:人类处于农耕文明时期,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是可以被利用,甚至是可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近代社会: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渐走向科学化,开始探寻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现代社会: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同时,意识到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也在日益恶化,所以人类逐渐产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一点3分)总结:伴随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渐走向科学化和理性化。(1分)示例3:观点: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不断变化的。(2分)远古社会:在狩猎采集文明时期,自然主要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物质和能量,成为人类文明起源的基础。古代社会:在农耕文明时期,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资源,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但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和砍伐等现象,导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和土地退化。近代社会:在工业文明时期,自然界为工业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煤油等自然资源,但由于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近代突然变得不和谐。现代社会:在信息化时代,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危机等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一点3分)总结:自然在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需要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1分)(可以多角度提炼观点,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类干预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及其影响相关知识,能力要求较高。材料提到,在人类历史中,生产力由低及高,人类干预自然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断增长的。相应,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反作用也是不断变化的。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注意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线索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并加以论述。主题明确、线索清析、史论结合即可。例如,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是不断增长的。可以从远古社会、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几个阶段探究,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影响;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影响3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37年的大丰收使美国的经济形势变得严峻,罗斯福指出农业立法的主导思想,是战胜天气变化对农产品产量造成的波动,“保证消费者有充足的食物和纤维,停止浪费土地,减少巨大的剩余和灾难性短缺的缺口”。国会则明确农业政策的目标是帮助农业生产者取得公平的价格和收入。1938年2月,罗斯福签署新《农业调整法》。该法将农产品分为基本农产品和非基本农产品,对前者实行强制性管控措施。农业部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和销售配额,配额由农场主表决通过后强制执行。执行控制计划的农场主,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预付土壤保护补贴,还能以农产品作为抵押获取贷款。农场主可根据来年的市场价格,决定归还现金还是置留抵押的农产品。政府则出资建立存储仓库,多余粮食通过销售体系解决部分存货,或发放给无力购买的急需者。这种以常平仓制度(中国古代政府调控粮价的重要举措)为核心的农业法律制度,有力保证美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和繁荣。——摘编自李超民《与常平仓:美国当代农业繁荣的保障》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制定《1938年农业调整法》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38年农业调整法》的特点。
参考答案:目的:缓解农业危机;化解自然因素(天气土壤)对农业的消极影响,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兼顾农场主和消费者的利益;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义统治,(2)特点:国家干预与经济民主化相结合;制度设计巧妙,运作灵活間便,环环相扣:兼顾短期控制与长期发展;借鉴中国古代经济管理经验,(1)从材料“1937年的大丰收使美国的经济形势变得严峻,罗斯福指出农业立法的主导思想,是战胜天气变化对农产品产量造成的波动”“农场主可根据来年的市场价格,决定归还现金还是置留抵押的农产品”“多余粮食通过销售体系解决部分存货,或发放给无力购买的急需者”中概括出答案。(2)从材料“配颥由农场主表决通过后强制执行”“这种以常平仓制度(中国古代政府调控粮价的重要举措)为核心的农业法律制度,有力保证美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和繁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据黄兴涛所撰《民国时期人的观念中,谁才是“民族英雄”?》记载:1937年6月,在国民政府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的主持下,请到该会下属的史地、语文两研究会的部分成员前来开会讨论,专门就“表彰民族英雄的议案”发表看法。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研讨,最后决定先将秦始皇等四十人,推为“民族英雄”,特通告全国并征求传记。附此次表彰民族英雄的名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示例一看法:此次表彰对一些古代抵御外侮的军事将领授予“民族英雄”称号,突显民族御侮的需要。说明: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开始自觉呼唤和赞颂在历史中不断涌现的奋勇御寇、勇于牺牲的“民族英雄”;由于抵抗日本侵略的现实需要,那些抵御外来侵略的事将领如蒙恬、霍去病、郑成功、左宗棠、冯子材等,特别是历史上那些抵御日本有关的历史人物,如明代的“抗倭”人物俞大猷、戚继光,往往容易被授予“民族英雄”的称号;国民政府表彰“民族英雄”,弘扬“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力。例二:看法:不少少数民族人物被推为“民族英雄”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民族观念的进步。说明:民族主义概念是近代西方的舶来品;早期的民族主义带有明显的大汉族主义倾向;国民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磁力密封搅拌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皮层电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第三章 问题研究:汽车工业能否带动家乡的发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 2025至2031年中国歪度检测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全景环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亚克力激光刀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轴流抽流风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背心制袋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尖草坪土工膜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拉闸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中国智慧物流发展报告
- 导演聘用合同正式(2024版)
- 江苏省苏州市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
- 焊接加工成本算表
- DL∕T 712-2010 发电厂凝汽器及辅机冷却器管选材导则
- (2024年秋季版)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4.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新人教版
- 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5G-A通感一体应用场景研究 2024
- 2024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性能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旅游学概论(第五版)课件 第一章 旅游学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