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1页
2023年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2页
2023年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3页
2023年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4页
2023年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1题目: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价格弹性重要涉及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供应价格弹性,此外尚有需求收入弹性。A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是进行价格决策时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衡量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需求价格弹性Ed,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映限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长或减少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Ed=-(AQd/AP)x(P/Qd)④一般情况下,商品的Ed>l表白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映强烈,这类商品为高档消费品(或称为奢侈品);Ed<l表白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映缓和,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参见教材P29、P37量增长,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供应量减少。这种商品的供应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为供应规律或供应定律,也是进行价格决策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供应量和价格的关系也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应。衡量商品供应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供应价格弹性Es,是指供应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映限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应量增长或减少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Es=(AQs/AP)x(P/Qs)一般情况下,商品的Es>l表白供应量对价格的变化反映强烈,这类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或易保管商品;EasV1表白供应量对价格的变化反映缓慢,这类商多为资金或技术密集型和不易保管商品。参见教材P31、P45因此,当我们以商品的价值,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制定商品价格,或者说按生产商品的成本来制定商品价格时,还应考察商品价格对需求量和供应量的影响问题,分析出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及供应的价格弹性Es,拟定其属于何类型商品,有针对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价格,作出较对的的价格决策。否则,虽然是以生产商品的成本定出的价格,但由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应弹性不同,都会对商品的需求量和供应产生不同影响,导致不同状况和限度的损失。此外,商品的需求量还受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衡量商品需求量受消费者收入影响限度用需求收入弹性EM,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映限度,即消费者收入增长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长或减少的比例,其规定:⑴,按收入计算GDP(2).按支出计算GDP(3).计算净出口(参考分15分)解:(1).按收入计算:aGDP=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一政府补贴)=100+10+30+30=170亿元⑵.按支出计算aGDP=C+HG+(X-M)=90+60+30+(60-70)=170亿元a⑶.计算进出口:净出口二出口.进口=60-70=-10亿元参见教材P220公式9—1,P222公式9—22耙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记录资料如下表/单位:10亿人民币资本消耗补偿256.4红利55.5雇员佣金2856.3社会保险税242公司支付的利息274.9个人所得税422.2a间接税365.3消费者支付的利息43.2a个人租金收入43.2政府支付的利息111.4公司利润184.5政府转移支付245.6非公司业主收入98.3个人消费支出2334.64请计算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参考分15分)△解:根据表中资料,按“支出法”列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10亿人民币项目金额占GDP的百分比a个人消费支出2334.663.7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所得税422.211.5社会保险税2426.6间接税365・310.0资本消耗补偿256.47.0国内生产总值3663.7100.0-表中计算结果为:国内生产总值GDP=3663.7xl0=36637亿人民币a国内生产净值NDP=GDP一折旧(资本消耗补偿)*=3663.7-256.4=3407.3xl0=34073亿人民币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3407.3-365.3=3042x10=30420亿人民币④个人收入PI=NL公司利润一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支付的利息=3042-184.5-242+55.5+111.4=2782.4x10=27824亿人民币a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一个人纳税a=2782.4-422.2=2360.2x10=23602亿人民币④个人储蓄工PDI-个人消费支出=2360.2-2334.6=25.6x10=256亿人民币参见教材P220,P227—P228注:也可用“收入法”计算GDP,但有5.6的记录差异。设有如下简朴经济模型:Y=C+I+G,C=8O+O.75Yd,Yd=Yt,T=-20+0.2Y,aI=5O+O.1Y,G=200式中,Y为收入;C为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T为税收;I为投资;为政府支出。试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投资乘数。(参考分20分)解:根据三部门决定均衡收入公式:Y=h2(C0+l+G),式中h2=l/[l—b由于由C=80+0.75Y,可得C0=80,b=0.75泠由T=tY,T=-20+0.2Y,得t=T/Y=-20/Y+0.2;已知I=50+().1Y,G=200o所以,h2=l/[l-0.75x(1+20/Y-0.2)]=l/(0.4+15/Y)/故:Y=[1/(0.4+15/Y)]x(80+50+0.1Y+200)a整理得:0.3Y=345,因此,收入均衡值Y=115O将Y=U50代入C=80+0.75Yd,1=50+0.1Y,T=-20+0.2Y;由于Yd=Y-T=Y+20-0.2Y=O.8Y+20ao则:a消费均衡值C=80+0.75x(0.8X1150+20)=785A投资均衡值1=50+0.1x1150=161税收均衡值T=-2O+0.2x1150=210a投资乘数K=1/(l-b)=l/(1-0.75)=4参见教材P236公式10—3,「253公式10—26,P256—P257推导方程及公式10—28a、b6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I=20+0.15Y,C=40+0.65Y,G=60试求:⑴.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⑵.Y,C,I的均衡值。M3).投资乘数为多少?(参考分20分》解:(1).由C=40+0.65Y,得边际消费倾向MPC=b=0.65由于MPC+MPS=1,所以,边际储蓄倾向MPS=s=l・0.65=0.35a(2).根据三门部决定均衡收入公式:Y=h2(C0+I+G),式中,h2=l/[l—b(1一。怜又根据三门部均衡条件:i+G=S+Ta由于S=Y-C=Y-(40+0.65Y)=-40+0.35Ya已知1=20+0.15Y,G=60,故,T=l+G-S=20+0.15Y+60+40-0.35Y=120—0.2Ya由于T=tY,故,t=T/Y=(120—0.2Y)/Y=120/丫一0.2a由C=40+0.65Y,可得C0=4(M所以,h2=l/[1-0.65x(1-120/Y+0.2)]=1/(022+78/Y)a故,收入的均衡值Y=[1/(0.22+78/Y)]x(40+20+0.15Y+60)整理解得:收入的均衡值Y=60O将Y=600分别代入C和I的经济模型,得:a消费的均衡值C=40+0.65x600=430a投资的均衡值1=20+0.15x600=110⑶.投资乘数K=1/(l-b)=1/(I—0.65)=2.86参见教材P236公式10—3,P240公式10—7,P241公式10—9,P253公式10—26,P256—P257推导方程及公式10—28a、b5.已知货币的供应量M=220,货币需求方程为L=0.4Y+1.2r,投资函数为1=195-2023r,储蓄函数为S=-5O+O.25Yo设价格水平P=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参考分30分)a解:根据题意,可知是两部门在IS和LM曲线相交时的均衡。由于R=(CO+1)/d-[(1-b)/d]xY渗见教材P272公式11—10AR=(K/h)xY—(l/h)x(M/P);参见教材P28O公式11—19故均衡时,有:(CO+l)/d-[(l-b)/d]xYa=(K/h)xY-(l/h)xY-(1/h)x(M/PA由S=-50+0.25Y,SO=-CO,可得C0=50,b=l-s=l-0.25=0.75a参见教材P24()公式10—17a,P241公式10—9b,a由b=1-s=l-O.25由1=195—2023r,可得1=195,d=-2023;参见教材P265公式11-5a由L=0.4Y+1.2r,可得K=0.4,h=1.2,参见教材P275公式11—14已知M=22(),P=1o所以,[(50+195)/(-2023)]-[(1-0.75)/(-2023)]xY0=(a.4/1.2)xY-(1/1.2)x(220/1)a整理解得:均衡的收入水平Y=549.84o将Y=549.8代入IS或LM曲线公式,得均衡的利率水平:R=[(50+l95)/(-2023)]-[(1-0.75)/(-2023)]x549.840-0.054,即R=5.4%。a或R=(0.4/1.2)x549.84-(1/1,2)x(220/1)4=-0.05,即R=5%。注:计算结果前的负号表达利率R与货币需求L是反向变化,Y值代入IS和LM曲线公式结果不完全一致是计算误差。a※说明: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错误难免,请同学们勘正。计算公式为:EM=(AQd/AM)x(M/Qd)一般来讲,商品的EM>1表白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映限度较大,这类商品称为奢侈品;EM<1表白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映限度较小,这类商品称为生活必需品;EM<0表白需求量随收入的增长而减少,这类商品称为劣等品。参见教材P41衡量商品需求量受相关商品价格影响状况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ABM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作出的反映限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长或减少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EAB=(AQB/APA)X(PA/QBA商品的EAB>0表白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称为互相代替品;EABVO表白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称为互为补充品;EAB=0表白在其他条件不变时,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变化无关。参见教材P4-所以,在进行价格决策时,还应考察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要分析消费者现实收入和预期收入、相关商品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制定出较合理的价格,或及时进行价格调整,从而取得尽也许多的收益和获得尽也许大的利润。◎注:回答本题时,举例说明应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将一至二个商品举出,分析其几种弹性的状况,明确属何类型商品,应如何制定或调整价格,此部分较灵活无统一标准,只要结合基本理论阐述清楚即可。此外,参考答案中的“参见教材PXX”和“注,,等,在完毕作业时,千万不要照抄出来,以后作业同样解决,不再特别说明。作业2题目: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条件重要有:一是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每个人和每个厂商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二是市场上的产品都是无差异的,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三是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使资源能得到充足运用;四是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可以拟定最佳购买量和销售量,以一个拟定的价格来出售产品,不致于导致多个价格并存现象。A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d,并且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和需求曲线da是重叠的,即P=AR=MR=&都是水平形的。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SMC;厂商达成短期均衡时的盈亏状况取决于均衡时价格P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之间的关系:若P>SAC则可获超额利润,若P<SAC则亏损,若「=5人(2则有正常利润;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价格大于或等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即PNSAVC。a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供应曲线就是其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即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上大于或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部分。当一个行业中的所有厂商的供应量之和等于市场的需求量时,这一行业便达成短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中,行业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行业供应曲线是行业中所有厂商短期供应曲线之和,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④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有一个调整过程,至短期均衡的超额利润或亏损为零,才实现长期均衡,故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LAC=SMC=SAC。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供应曲线是大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最低点的那一段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a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应曲线不是将行业内各厂商的长期供应曲线简朴相加,而是根据厂商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时,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也许产生的影响,分三种情况: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应曲线是一条水平曲线,表白行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其产量供应,但市场价格保持在本来LAC曲线最低点水平;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应曲线是斜率为正的曲线,表白行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其产量水平时,市场价格会随之同方向变动;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应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表白行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其产量时,市场价格会随之成反方向变动。参见教材P119—P127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重要条件:一是厂商即行业,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提供全行业所需要的所有产品;二是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不受任何竞争者的威胁;三是其他厂商几乎不也许进入该行业。在这些条件下,市场中完全没有竞争的因素存在,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价格。这与完全竞争的含义和形成条件是不同的。A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与其面临的需求曲线D重叠,即P=AR=D;边际收益曲线MR在平均收益曲线AR的下方,即MR<AR。平均收益曲线AR和需求曲线D(d)重叠,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需求曲线D(d)的形状,完全垄断是向右下方倾斜线,完全竞争是水平线。边际收益曲线MR和平均收益曲线AR的关系也不同,完全垄断MR<AR,完全竞争mr=ar0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SMC,这与完全竞争短期均衡条件相同。在实现均衡时,厂商大多数情况下能获得超额利润,但也也许遭受亏损或不盈不亏,这取决于平均收益曲线AR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SAVD的关系,如ARNSAVC,则厂商有超额利润或不盈不亏,如AR<SAVC,则有亏损。这与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后的状况比较是不同的,完全竞争是用价格P和平均成本SAC来比较判断的。完全垄断条件下,由于厂商即行业,它提供了整个行业所需要的所有产品,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所以不存在有规律性的供应曲线,也无行业需求曲线和行业供应曲线,这些与完全竞争条件下是不相同的。A完全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是以拥有超额利润为特性的,这与完全竞争行业以超额利润或亏损为零是不同的。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这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相比,没有MR=LAC=SAC。a与完全竞争相比,完全垄断也不存在有规律性的长期供应曲线,这是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所决定的。参见教材P127—P131-作业3计算题a1.己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应方程分别为:QD=14-3P,QS=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应价格弹性。(参考分15分)总解:因均衡价格由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交点决定,即QD=QS时决定均衡价格。4所以由14—3P=2+6P,解得:P=L33,即为均衡价格;代入需求方程(或供应方程):QD=14-3xl.33-10,即均衡量为QD=QS=10根据ED=-(AQD/AP)x(P/QD)=-(dQD/dP)x(P/QD)a故对需求方程的P求导:dQD/dP=-3,则:ED=3x1.33/10=0.39%同理,根据ES=gQS/Z\P)x(P/QS)=(dQS/dP)x(P/QS)a故对供应方程的P求导:dQS/dP=6,则:ES=6x1.33/10=0.79口参见教材P33、P38、P45注:因均衡点是一个点,故4P变化趋于零,可对函数求导求得.a假如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商品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么以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参考分12分)a解:由于商品边际替代率MRSXY=-(dY/dX),已知dY/dX=-20/Y,又由于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RSXY=PX/PY,己知PX=2,PY=5,a所以得:20/Y=2/5,解得:Y=50a由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限制条件为PXX+PYY=M,已知M=270,所以得:2X+5x50=270,解得:X=1O因此,张某将消费商品X为10单位,商品Y为50单位。△参见教材P65公式3—10,P68公式3—14,P60公式3—5.假如消费者张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求做1).张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M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a⑶.若某工会乐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10()元,但张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则张某是否应当加入该工会?(参考分20分)a解:⑴.由于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X/PX=MUY/PYa分别对效用函数X、Y求导得:MUX=2XY2,MUY=2X2Y,已知PX=2,P丫=幺所以,2XY2/2=2X2Y/5,解得:Y=().4X。a又由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限制条件为:PXX+PYY=M,已知M=500所以,2X+5x0.4X=500,解得:X=125则有,2x125+5Y=500,解得:Y=50因此,张某消费均衡组合点为:X商品125单位,Y商品50单位。a⑵.据题意PX=2x50%=l,已知PY=5,己求MUX=2XY2,MUY=2X2Ya所以,2XY3/1=2X2Y/5,解得:Y=0.2X则:X+5x0.2X=500,解得:X=250;250+5Y=500,解得:Y=50因此,张某将消费X商品250单位,Y商品50单位。(3).据题意张某消费X和Y的收入M=500-l00=400元,PX=2x50%=1已知PY=500,则由(2)题解结果可知Y=0.2Xa所以,X+5xO.2X=400,解得:X=200;200+5Y=400,解得:Y=4O计算结果表白,若加入工会缴纳会费后,张某消费X和Y的数量均减少,其总效用将下降,因此不应当加入该工会。参见教材P6()公式3—4、3—54.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Q=5LK,其中Q为该厂的产量,L为该厂每期使用的劳动数量,K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假如每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1元,那么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参考分15分)解:由于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条件是:MPL/PL=MPK/PKa分别对生产函数中L和K求导:MPL=5K,MPK=5L,已知PL=1,PK=2a所以,5K/1=5L/2,解得:L=2K;已知Q=40代入生产函数得:4()=5x2KxK,解得:K=2故由:40=5xLx2,解得:L=4因此,每期生产40单位,该厂应投入劳动力4个单位,资本2个单位。参见教材P99公式4—27a5A.假设某公司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3Q2+4Q+8(),当生产3单位产品时,总成本为290o试求总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参考分10分)解:由边际成木函数含义可知,它是总成木函数的导数,故反推出总成本函数为:Q3+2Q2+80Q,从式中可知是可变成本函数:TVC=Q3+2Q2+80Q。当生产3单位产时,可变成本为:TVC=33+2x32+80x3=285故不变成本为:TFC=TC-TVC=290-285=5所以,总成本函数:TC=TFC+TVC=5+3Q3+2Q2+80Qa可变成本函数:TVC=3Q3+2Q2+80Qa平均成本函数:AC=5/Q+Q2+2Q+80参见教材P84—P85,P103—P1046.假定某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0.5q2+q+10(0.求市场的供应函数。鼠2).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QD=40()0—4O0P,求市场均衡价格。(参考分15分)解乂1).由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供应曲线就是其边际成本曲线。故对成本函数中q求导:SMC=q+l3又由于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MR二SMC;并且P=MRa故有:P=MR=SMC=q+l^P=q+l,变换得:q=Ph已知完全竞争行业中有一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家,a所以,市场的供应函数为:QS=500x(P-1)=50OP-500(2).由于市场均衡时,QD=QS所以,4()()()一40()P=5()0P-500,解得市场均衡价格:P=5参见教材P120,P1227.一个厂商在劳动市场上处在完全竞争,而在产出市场上处在垄断。已知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P=200-Q,当厂商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若市场工资率为1200时,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多少?(参考分13分)解油于产出市场处在垄断,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厂商需求曲线。4所以,在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厂商的产品价格为:P=200-60=140又由于劳动市场处在完全竞争,厂商便用生产要素最优原则是:MP.P=W;已知W=1200,已求P=140。a所以,MPxl40=l200,解得:MP=8.57o因此,最后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8.57单位。△参见教材P128,P153作业4题目:联系实际说明,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借鉴消费理论扩大消费需求?消费理论是研究消费影响因素的理论。消费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收入,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消费理论重要就是通过对消费函数的研究,分析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变动关系。消费理论重要有四种收入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凯恩斯将消费函数表达为:C=f(Y),并将此式改写为C二bY,表白假如其件不变,则消费C随收入Y增长而增长,随收入Y减少而减少。他强调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所说的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杜森贝提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这里所指的相对收入水平有两种:相对于其别人的收入水平,指消费行为互相影响的,本人消费要受别人收入水平影响,一般称为“示范效应''或"攀比效应相对于本人的历史最高水平,指收入减少后,消费不一定立即减少,一般称为“习惯效应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莫迪利安尼提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其消费函数公式为:C=a.WR+b・YL,式中WR为财产收入,YL为劳动收入,a、b分别为财产收入、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他根据这一原理分析出人一生劳动收入和消费关系:人在工作期间的每年收入YL,不能所有用于消费,总有一部分要用于储蓄,从参与工作起到退休止,储蓄一直增长,到工作期最后一年时总储蓄达最大,从退休开始,储蓄一直在减少,到生命结束时储蓄为零。还分析出消费和财产的关系:财产越多和取得财产的年龄越大,消费水平越高。心.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弗里德曼认为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取决于现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入,即在相称长时间里可以得到的收入。他认为只有持久收入才干影响人们的消费,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即:CL=bYL,表白持久收入YL增长,持久消费(长期拟定的有规律的消费)CL也增长,但消费随收入增长的幅度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b,b值越大CL增长越多,b值越小CLa增长越少。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构成现代消费理论,这两种收入理论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基本一致的,互相补充的。参见教材P235—P2454借鉴上述消费理论,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消费需求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发展经济,认真贯彻执行好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由于只有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才会增长,人们的绝对收入也才干增长,消费水平才会提高,消费需求也才干扩大。只有坚持发展经济,国民收入才会连续增长,人们的持久收入才干稳定,持久消费才会持久。A二是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制定适宜的劳动报酬政策。当前所执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推行的“年薪制,,等均有助于劳动者收入的增长,进而推动消费的扩大,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二A三是继续推行有效的信贷措施。前几年几次减少利率,对减少储蓄,增长消费,扩大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目前的各种个人消费贷款,相对增长了人们的木期收入,扩大了住房、汽车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但应注意引导人们在贷款消费时,做到量入为出和预期收入有保证,否则将来对个人和社会都会带来诸多不利问题。A四是积极发展老年经济。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工针对这一现状,借鉴生命周期理论,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和提高老年人收入的同时,积极发展老年经济,促进老年人的消费,使之成为扩大消费需求有效手段。五是扩大就业面。要千方百计发明就业机会,扩大就业面;特别要针对目前结构调整和公司改制所带来的下岗失业人员多的现状,制订优惠政策,指导和帮肋其实现再就业,更要鼓励和扶持其自谋职业,以保证更多的人有稳定持久的收入,促使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扩大消费需求。A注:本题联系实际部分,同学们要结合个人的观测和思考,借鉴消费理论拓宽思绪,畅所欲言回答,不要受限于“参考答案”。A作业5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八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的是要实现充足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的。财政政策涉及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朴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A财政乘数重要涉及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a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重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参见教材P334—P350A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的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的是货币政策所要达成的最终目的,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的。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行。a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的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一般涉及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发明的货币供应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发明乘数。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限度。一般讲,货币供应的增长,可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