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误区及应对措施_第1页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误区及应对措施_第2页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误区及应对措施_第3页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误区及应对措施_第4页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误区及应对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误区及应对措施衡山县实验中学王晓云化学新课程改革不仅增加了实验数量,而且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大多数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完成。通过分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形成事实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锲而不舍,顽强探索的良好作风;同时还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分组实验是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和学生对其认识不足,往往轻视分组实验,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

一、存在误区(一)

不明不白、盲目实验

每个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目的,一定的操作顺序和特别的注意事项。在实验时,有的学生对实验往往一无所知(或许是教师没有吩咐学生预习,或许是学生认为不值得预习)无从下手,要么坐在一边袖手旁观,要么模仿同学,要么看着实验报告“照方抓药”,边看边做。旁观者,怎能谈得上操作技能的培养,他们常常手忙脚乱,时时顾此失彼,何谈得上观察能力的提高,其结果,不但不能实现实验目的,反而损坏了实验仪器,制造了实验事故,例如:有位学生在做“氢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时,看到其他同学已经将氢气点燃了,他没有将氢气验纯就立即去点燃,结果发生了爆炸,幸好试管还算结实,橡皮塞又塞得不紧,只是将橡皮塞冲开,响亮的爆炸告诉了所有的学生,盲目实验是非常危险的。

(二)或闹或静,两个极端

许多教师都有同感,分组实验的课堂纪律很难维护。学生说话声特别大,有讨论问题的,有询问这一步或下一步该怎样做的,有实验成功的惊喜叫声的,也免不了有一些戏言,更有甚者,出于种种原因,擅自离开自己的实验桌。对于这种乱哄哄的现象,有的教师置之不理,放任自由。有的教师勃然大怒,严禁学生说话,讨论问题也不可以,于是整个实验在肃静中进行,有的学生明知同桌做错了也不敢帮助指正,有的学生不知道这一步或下一步怎样做也不讨论,有的学生对实验有疑问或有改进的意见也不敢提出,有的学生敷衍地摆弄一番,没有观察到实验的现象草草了事,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时,明明倾倒二氧化碳没有使蜡烛熄灭,就用嘴一吹了结,如果二个人讨论一下,或许能找到失败的原因,重新实验就能成功。

(三)

好看好玩,忽视现象

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隐藏着不同程度的“好玩”心理,对分组实验的积极性停留在好看好玩上。化学反应中的燃烧、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放出热量都能使他们兴奋不已,所以在实验中充当了一个看热闹的角色。如在进行氧气性质的实验时,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使他们神情振奋,然而让他们说出实验现象,则不知所云,他们根本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现象观察上,没有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现象,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实验现象,这样的实验只能算是走过场,无大的收获。(四)

死搬硬套,扼杀创新

为了顺利地进行实验,教师常常强调实验一定要按照实验册上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册上怎么说就必须怎么做,不允许学生“胡思乱想”,其实学生的许多“胡思乱想”中常常隐含着使教师耳目一新的“高招妙策”,严格地按照实验册上的规定进行实验,果然能有利于实验的成功进行,但也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五)违背规则,随意操作学生实验时常常不拘小节,细小的不规范的操作时常出现。例如,倾倒液体时标签朝上取完药品后瓶塞没有及时盖上,试剂瓶到处乱放,用过的火柴乱扔在地上或水槽中,试管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液体的操作错误,用铁架台的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不正确等等,虽然上述现象对实验并无大的影响,教师也不应该视而不见。(六)偷工减料,草草过场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自觉地进行实验的探究活动,他们进行实验只是按照实验册上的要求,一项一项地实验,一步一步地观察,一条一条地记录,只是把实验草草地过一遍,根本达不到实验的目的。(七)

一忙一闲,你做我看有的学生对实验存在恐惧心理,害怕动手实验,比如部分学生不敢检验氢气的纯度,更不敢点燃氢气,因为担心爆炸,有的学生在倒浓硫酸时不敢动手,等等。这些同学往往看着旁边同学做,而自己闲置一旁,有的学生很喜欢实验,一直抢着做,久而久之所有的实验一人包下。二、应对措施(一)预习报告,明确目的

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实验,实验前应让学生复习好有关的课本内容,预习实验报告,明确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步骤,要求学生写预习报告。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取用的仪器和药品、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应观察的现象、现象的解释和实验的结论、对本实验的疑点分析和改进的方法。通过预习报告的书写,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记忆深刻,各步所需的仪器、药品清晰,各实验应观察的现象了如指掌,这样,学生对实验胸有成竹,不会再“照方抓药”了。(二)提倡讨论,严肃纪律实验开始前,用两分钟重申一下纪律,杜绝吵闹现象,要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言行,使实验能在井然有序中进行。在保持实验过程井然有序的前提下,允许同组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小声讨论,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欢迎学生对实验提出改进的方案,创设一种边实验边研讨的氛围。(三)注重观察,记录现象

学生经过预习实验报告及教师的指导,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准备,知道了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当然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强有弱,所以对同一实验现象的描述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在试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在烧杯中点燃一支蜡烛,然后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能力弱的学生描述为:“蜡烛火焰熄灭”,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描述为“蜡烛火焰由大变小,最后熄灭”。所以在进行现象观察时,教师要悉心指导,及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放过任何细微的现象,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要及时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书本知识而不顾实验事实猜想现象。如在记录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时,有的学生按课本的描述记录为“淡蓝色的火焰”,其实氢气在钠玻璃的导管口燃烧时产生“黄色”的火焰,所以教师在实验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奇思妙想,鼓励创新

在教导学生认真地按照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对实验提出改进的方法,允许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实验,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药品,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氢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分组实验时就有学生提出了许多的奇思妙想,在制氢气时有位学生加好药品后不小心将试管底砸了个小洞,硫酸流了出来,他立即把试管放入小烧杯中,这时他惊奇地发现试管中的药品仍在反应,于是产生了用在个装置继续制取氢气的想法。我表扬了他一番,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这个装置可以制备氢气?用这个装置怎样加硫酸?这个装置能否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经过一番思考,这位学生一一作了正确的回答,并且得出了这套装置优越于实验中的简易装置的结论。如果一发现学生砸破了试管就严厉地指责学生,那么学生也不可能有此创新。又如,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有的学生发现导管口有一段铜镜,就引发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氧化铜直接装到玻璃导管中不是更方便吗?我给学生一根新的玻璃导管让学生试试看。怎样向细小的导管中加入氧化铜呢?想了一会儿,终于有了办法,把导管往氧化铜中一插,导管内有了一段氧化铜,轻轻地敲了几下,没有散开,怎么办?用圆珠笔芯小心地往里捅,氧化铜终于平展在导管里了。他兴奋地将导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不多时,红色的铜就生成了,成功了!但是由于加热部位在导管中一端,怎样能观察到实验中有水生成这一现象?我提出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想不到在实验报告中有许多学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还有的提出了其它改进实验的方法。所以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五)加强指导,规范操作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教师对化学基本实验操作要认真讲解,反复演示。特别要归纳出教材中未涉及的操作方法和细节,让学生对规范性操作有足够的认识和足够的时间进行演练。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常常会出现不规范的操作,教师要不时巡视,时刻注意学生实验中的不规范操作,及时加以纠正。不会操作的,一定要耐心地教。看到不良的实验习惯,一定要及时指正。这样,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规范的操作技能。(六)注重引导,提倡探究实验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分组实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在分组实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思考进行实验的全程性探究,达到实验目的。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他们不可能完全独立地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在探究的内容、探究的方法上加以引导,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如在进行“酸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实验时,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加以引导:(1)生锈铁钉表面的颜色如何?(2)能否用水除去铁锈?(3)加入稀盐酸后,反应速度如何?(4)如何加速反应?(5)加热后的铁钉上的铁锈怎样?(6)稀盐酸的溶液颜色有何变化?(7)如果要除铁锈可以用什么物质?(8)除了上述现象还有何现象?(9)放出的气体是什么?(10)上述每个反应中生成的盐是否相同?(11)由此你可以得出盐酸的哪些化学性质?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实验同步进行,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解答,探究热情自然会高昂起来。(七)明确责任,人人实验实验前各组推选一名小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责任。对于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实验,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手来。有些仪器可以多放一些,尽可能地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