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宿根花卉_第1页
第九章 宿根花卉_第2页
第九章 宿根花卉_第3页
第九章 宿根花卉_第4页
第九章 宿根花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宿根花卉

本章要点:

宿根花卉的特点

露地宿根花卉的栽培管理(以菊花、香石竹、芍药等为例)

温室宿根花卉的栽培管理(红掌、君子兰)

Perennials

概念:

多年生草本

地下器官未变态

以地下部的芽或萌蘖越冬

种类:

耐寒性宿根花卉:原产温带,在冬季完全休眠。

不耐寒宿根花卉:原产热带或亚热带,叶片常绿。

特点

能存活多年的地下部分:根多年生,生长点每年移动。

温带宿根花卉具有休眠特性,需冬季低温解除休眠;热带宿根花卉只要温度适宜可周年开花,但高温导致半休眠。

生活力强,一次栽植后可多年生长

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嫁接、扦插、播种繁殖

种植时预留空间,更新生长势衰弱的。

宿根花卉的栽培管理

1.肥水

追肥与一二年生草花基本相同,基肥的要求比一二年生草花高,每年秋冬翻种时施入基肥。浇水主要在生长期,休眠期多数不浇水,保持干燥。

2.整理

花后需修剪整理,一些常绿或半常绿的仅除去残花枯叶。

3.更新

生长过密,茎变纤细,中心植株变小,开花减少或不开花:植株更新(将过密过老植株挖出后,分成小丛,进行分植);土壤更新(施入适量的基肥,或更换土壤)。

4.越冬

生长后期多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或减少水分的供应,使植株充分成熟,增加本身抗寒能力。

冬季进入休眠后,中耕施肥一次,以提高土温。

根部封土,保护不受冻,次年挖开封土即可。

设风障,提高小气候的温度。

形态特征:茎基部半木质化,被柔毛。叶互生,边缘具锯齿,叶形变化大。头状花序,花单生或数朵聚生,缘花(rayflower)为舌状雌花,花色多样,心花为管状花(diskflower)、两性,可结实,多为黄绿色。种子瘦果,花期10-12月。

菊花FloristsChrysanthemum

别名:黄花、节花、秋菊等

科属:菊科菊属。

拉丁学名:

Chrysanthemum

产地与分布:原产中国,mostofthespeciesinthelineageofpresentdaycultivarsarefromChina.

栽培史:中国是世界菊花的起源中心,具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汉代—药用植物栽培;晋魏时期已大量栽培,以后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是菊花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刘蒙所著的《菊谱》收有菊花品种163个,这是我国最早的菊花专著。明代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收录菊花品种270多个。17世纪末,由荷兰商人带回欧洲。十八世纪中,法国商人又从我国搜集许多优良品种,引种到了法国。

生物习性:具一定耐寒性;宜生长于偏酸性的壤土中;喜光和凉爽气候,怕积水;耐荫,忌重茬

繁殖

主要采用扦插繁殖,初冬选健壮植株,剪除地上部分,春季萌芽长出脚芽,新芽伸长后,剪去过于细弱的枝,留下健壮枝作插穗(7-10cm)。500-600cuttingspersquareyard.Afinemistshouldbeusedintermittentlyduringthedaylighthoursuntilrootingisaccomplished.Themistisusuallyturnedoffadayortwobeforecuttingsareremovedto“harden”thempriortoshippingorplanting.Cuttingsarewellrootedin10to20days.Cuttingswithrootsslightlylessthan1.8-2.0cmlongaredesirable.

嫁接,采用黄蒿,劈接。

从植株基部长出的幼芽(rootingterminalcuttings)

品种分类

依整枝方式:

独本菊:一株一花

案头菊:株矮(20CM),花大

大立菊:一株着花数百朵乃至数千朵以上的巨株菊花。适于展览和厅堂、广场。

悬崖菊:分枝多,枝干细软的小菊品种

菊艺盆景

菊艺盆景

品种分类

依花型分类:

平瓣、匙瓣、管瓣、

桂瓣、畸瓣

依花径大小:

小菊(<6cm)

中菊(6-10cm)

特大菊:20cm以上

切花菊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花型规则;花径中大型;花瓣厚实有光泽;花色明快;花头向上;枝干直立;叶片平展厚实、浓绿。

周年生产:

Hybridcultivarsusedforyear-roundfloweringareshortday(long-night)plants.Naturalfloweringoccursduringseveralmonthsinthefall.

IntheNorthernHemispherethesecultivarshavebeenclassifiedasearly(Augusttomid-October),midseason(mid-Octobertomid-November),andlate(aftermid-November)flowering.Cultivarsinthe6-weekresponsegrouprequire6weekstoreachharveststagefromthefirstinductiveshortday.Otherresponsegroupsrequire7ormoreweeks,uptoamaximumof15weekstoreachharveststagefromthefirstinductiveshortday.

栽培技术:

1.品种:日本品系的秋菊和夏菊。小花品种生产量很少。

2菊花切花种苗繁育技术

采用嫩枝扦插繁殖种苗。1)母株培养:组培苗定植于圃地,株行距25-25厘米。顶芽长到15厘米摘心,20天后进行第2、3次摘心。2)采芽扦插:主要采用顶芽繁殖,每株采穗3-4次,选未木质化的嫩梢顶芽,5-8厘米,带5-7片叶,下部茎粗0.3厘米。用刀片除去下部叶片,保留上部2-3片叶,20枝1束,把切口速蘸100-200毫克/LNAA或50毫克/L生根粉2号。用细砂或蛭石做插床,株行距3-4厘米,插入2-3厘米深,保持15-20度,10天左右生根,20天后可移栽成苗

3菊花切花周年生产技术

1)整地:基肥5千克/平方米。南北向高畦,高15厘米,宽1-1.2米。定植前将滴灌带、方格网按畦面的大小拉平放好。

2)定植:定植时间可根据开花期而定,秋菊一般在6-7月定植。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单型花60株/平方米,小型花30株/平方米。单型花行距7-8厘米,小花10-15厘米。定植深度4-5厘米。浇透水。

3)摘心、整枝:5-6叶时摘心,去弱留强选留3个侧枝。

4)肥水管理:每10-15天追肥1次。土壤持水量50-60%。

5)立拄、架网:菊苗长到30厘米时提一次网,每网眼中有一枝花茎,以后随植株生长高度,不断提高网,使花茎直立。

6)剔芽、抹蕾:

7)补光处理技术:秋冬生产时,为促进营养生长,应人为补光。光源白炽灯、荧光灯、高压钠灯等。

8)遮光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夏菊早春生产的促成栽培。在3-5月种植时,温度能达到生产需要,但光照正处于长日照,通过用黑膜遮盖创造短日照条件,达到调节上市的目的。一般遮光时间在开花期前60天,株高35-45厘米。夏季遮光注意温度,如果达到30度,反而抑制花芽分化。温度适当,遮光良好,45-55天后花蕾着色,90天内开花。

如何选择菊花品种?四字诀:光、生、奇、品

“光”意为花要哗然鲜艳自开至落色不变色

“生”意为枝茎挺秀始终不垂

“奇”意为花瓣色泽风采矫然出众

“品”意为标新立异的风格自有一种天然的神韵。

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象征高洁、悼念、长寿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销售量约占切花总量的30%

香石竹Carnation

别名:康乃馨、麝香石竹

科属:石竹科石竹属

拉丁学名:Dianthuscaryophyllus

形态特征:茎直立多分枝、光滑,微具白粉,茎上有膨大的节;叶对生,线状披针形,全缘,基部抱茎;花单生或为顶生聚伞花序及圆锥花序,正常花期是5月~10月。蒴果,种子黑色。

产地:原产南欧、地中海沿岸至印度地区

栽培史:1066年引入英国,原种只在春季开花。1670-1676年开始进行香石竹的育种,1840法国人M.Dalmais将其改良为连续开花类型。我国1910年引种在上海。

Worldproductioncenters——UnitedStates,LatinAmerica(Colombia,Peru,Mexico,Chile,etc),Europe,意大利、荷兰、波兰、美国、哥伦比亚及以色列等。

生物习性:喜干燥、阳光充足,生长适温20℃-10—15℃。喜肥,要求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稍粘质土壤。忌连作,不耐炎热

繁殖与栽培

1种苗繁殖:组培脱毒培育母株

1)母株培育:组培苗种植。株行距15-20厘米,苗高15厘米摘心,约15-20天第二次摘心,采穗母株与生产用苗1:25。

2)种苗扦插:插穗最好采母株茎中部2-3节抽生的侧芽,下部的侧芽较弱。采取的插穗8-10厘米,保留6-8叶,每20-30枝为一束,速蘸5毫克/升的NAA,促进生根。基质为蛭石,基质厚度8-10厘米,株距2-3厘米,插深3厘米,插后立即浇水。生根前要适当遮阳。

2周年生产技术:

1)整地作畦:畦高15-20厘米,宽0.8-1.0米。

2)定植:通常从定植到开花约需110-150天。定植密度33-40株/平方米,株行距10-10厘米,中小花型密度可大些。

3)肥水管理:基肥充足,追肥薄肥勤施。硼素缺乏,植株矮小,节间缩短,茎秆产生裂痕,茎基部肥大,顶芽不形成花蕾,在花蕾期出现花瓣褐变。

2周年生产技术:

4)保护地生产的温度与光照:15-20度。夜间5-12度才能保证切花生产。生产上常在花芽分化阶段加补人工光源,每次50天左右。

5)摘心:一次摘心法,6-7对叶时进行,使单株萌发3-4个侧枝,开花最早,时间短。二次摘心,主茎摘心后,当侧枝生长有5节左右,对全部侧枝再进行1次摘心,使单株达到花枝数6-8枝。

6)张网、剥蕾、剔芽:在株高15厘米时开始张网。

应用:

花坛、地被栽培;

切花栽培,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17%)。

世人公认的“母亲节”之花,

代表慈祥、温磬,

不求代价的母爱。

芍药:CommonPeony

别名:将离、婪尾春、余容等

科属:毛茛科芍药属

拉丁学名:PaeonialactifloraPall

形态特征:具肉质根,二回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裂,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脉带红色。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有单瓣、重瓣之分。花期4-5月。

产地与分布:亚洲东部,栽培起源是中国

栽培史:中国芍药1805年传到英国,1870选出了切花品种。

生物习性:耐寒,在我国北方可露地越冬。喜肥,喜阳光充足,喜深厚、湿润壤土,排水良好,低洼、盐碱地不宜栽培。需一定量的低温方能正常开花。

繁殖及栽培:

繁殖:分株繁殖为主,于9-10月上旬进行,不在春季分株。

播种:多用于育种及培养根砧时用。

扦插法:秋季分株时收集断根,切成5-10厘米,埋在10~15厘米深的土中。茎插在开花前两周左右,取茎的中间部分,由二节构成插穗,插温床沙土中,遮荫并经常浇水,1.5月至2个月后发根,形成休眠芽。

栽培:土壤深耕,充分施入基肥,以芽上覆土3-4厘米为宜。每年追肥3-4次(清牡丹,浊芍药)。出芽前、4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土壤不可过于干燥。疏去侧蕾,设支柱。

是近代公园中或花坛上的主要花卉。带形栽植、在林地边缘栽培、单株或二、三株栽植、芍药园。

国外,将其配植于混合花境、应用于岩石园。

切花生产(生长势旺盛,茎秆硬直,花蕾圆整,花色鲜艳,花型秀美,花瓣质硬,具备花香,水养期长,耐贮藏等)。

应用

鸢尾属

科属:鸢尾科鸢尾属

拉丁学名:IrisL.

形态特征:具根状茎的多年生花卉。叶剑形,基部抱合叠生。花梗着花数朵。外3枚较大,圆形下垂,内3枚较小,倒圆形。雄蕊与外轮花被对生;花柱3裂,扁平如花瓣状,覆盖着雄蕊。花4-5月开放。朔果。

产地及分布:我国及日本。我国的鸢尾资源占世界五分之一以上。

栽培史:《神农本草经》有记载。欧洲在1600年左右选育。

生物习性:耐寒性强,多数喜阳光,对土壤水分要求应品种不同而异。

繁殖与栽培:分株法繁殖,春季花后或秋季,分割根茎,每根茎具2-3个芽。播种繁殖,于秋季种子成熟后即拨,播后2-3年开花。

玉蝉花、燕子花等是重要商品切花,通常在6月开花

促成栽培:4-5月开花,于12月下旬解除休眠,在温室保温加温,可提前开花。

抑制栽培:挖起株丛,在早春萌芽前保湿贮藏在3-4度中抑制萌发,在计划开花前60天,升温,出库,可于夏秋开花。

采收:于花蕾初显色期采切,置水中养护。

主要栽培种

德国鸢尾I.germanicaLinn.

香根鸢尾I.florentinaL

银苞鸢尾I.pallida

IrisPumila,(DwarfIris)

玉蝉花I.kaempferi

应用:主要用于春花及夏花的花境,也可作地被植物,有些种类可作为切花

燕子花Irislaevigata

萱草ConnecticutKingLily

科属:百合科萱草属

拉丁学名:Hemerocallisfulva

形态特征:全株光滑,叶自根茎丛生,狭长成线形,叶脉平行。花茎由叶丛抽出,圆锥花序,数朵出于顶端,花冠漏斗状,花被片6,内3片常比外3片宽大。花期5-7月,单朵花只开一天。朔果,黑色。

产地与分布:中国、日本、西伯利亚和东欧

栽培史:1795年传入英国,后引入美国。中国萱草有香味是香味萱草的亲本。

生物习性:性强健、耐寒,耐半荫,对土壤选择性不强,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为宜。

繁殖与栽培:以分株繁殖为主;若种子繁殖,采后即播。

应用:丛植或花境、地被、一些种类作菜

蜀葵:Hollyhock

别名:熟季花、端午锦

科属:锦葵科蜀葵属

拉丁学名:AlthaearoseaCav.

形态特征:全株被毛。叶大,粗糙而皱。花大,单生叶腋或聚生于顶端成为总状花序,花期6-8月。

产地及分布:我国四川最早发现故称蜀葵

栽培史:1573年从中国输入欧洲。

蜀葵的重要性:

抗逆性强:抗旱、抗寒,能耐-40度,又可经受38度高温

花大而美,色彩类型多

栽培简易,可自播繁殖

园林用途广泛:花境,或植于墙、篱前

用途多:花瓣色素用于食品,嫩叶可食用,全草可入药,茎皮可沤成葵麻

玉簪:FragrantPlantainlily

科属:百合科玉簪属

拉丁学名:Hostaplantaginea

形态特征:叶丛状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