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页(共8页)(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冠者(ɡuàn)长号(háo)风乎舞雩(yú)比及三年(bǐ) B.秉烛(bǐnɡ)渗漉(lù)栏楯(dùn)万籁有声(lài) C.冥然(mínɡ)异爨(cuàn)呱呱而泣(ɡū)偃仰啸歌(yǎn) D.羽觞(shānɡ)婢女(bì)浴乎沂(yí)垣墙周庭(yuán)2.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早实以蕃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千乘之国乘:车辆 B.比及三年比及:等到 C.舍瑟而作作:起 D.吾与点也与:和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乘之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人。 B.端章甫,这是古代做小相时的穿戴。端是指礼服,章甫是指礼帽。 C.舞雩,是鲁国求雨的坛,求雨的时候,常由巫在坛上伴舞求神。 D.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衅,古代指杀牲取血涂物,用以祭祀。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风乎舞雩 B.加之以师旅以吾一日长乎尔 C.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 D.王欲行之,则盍其本矣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B.盖亦反其本矣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D.善刀而藏之7.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来因此以“垂髫”指童年。 B.“及笄”指古代女子至二十岁时,会将头发起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及笄表示女子成年。 C.唐代诗人杜牧《赠别》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们用“豆蔻年华”指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D.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礼,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弱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年龄已二十。8.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 B.批大郤,导大窾导: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 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 D.如土委地委:堆积。二.填空题(共2小题)9.臣未之闻也。句式特点:译文:10.辨识通假。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冠者(ɡuàn)长号(háo)风乎舞雩(yú)比及三年(bǐ) B.秉烛(bǐnɡ)渗漉(lù)栏楯(dùn)万籁有声(lài) C.冥然(mínɡ)异爨(cuàn)呱呱而泣(ɡū)偃仰啸歌(yǎn) D.羽觞(shānɡ)婢女(bì)浴乎沂(yí)垣墙周庭(yuán)【解答】A.正确。B.“栏楯”中的“楯”应读作“shǔn”。C.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2.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早实以蕃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解答】例句:介词,因为。A.动词,用、做。B.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且”。C.介词,因为。D.连词,表示顺承。故选:C。【点评】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千乘之国乘:车辆 B.比及三年比及:等到 C.舍瑟而作作:起 D.吾与点也与:和【解答】A.正确。B.正确。C.正确。D.“吾与点也”中的“与”,应译为“赞成”,句意为: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啊。故选:D。【点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乘之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人。 B.端章甫,这是古代做小相时的穿戴。端是指礼服,章甫是指礼帽。 C.舞雩,是鲁国求雨的坛,求雨的时候,常由巫在坛上伴舞求神。 D.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衅,古代指杀牲取血涂物,用以祭祀。【解答】A.应为步卒七十二人。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点评】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重要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风乎舞雩 B.加之以师旅以吾一日长乎尔 C.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 D.王欲行之,则盍其本矣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解答】A.乎:介词,相当于“于”,表比较,比/介词,相当“于”,在。B.以:介词,用/连词,因为。C.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牛。D.则:都是连词,那么。故选:D。【点评】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B.盖亦反其本矣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D.善刀而藏之【解答】A.“希”同“稀”,稀疏;B.“盖”同“盍”,何不;C.“涂”同“途”,道路;D.无通假字。故选:D。【点评】常见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机”通“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7.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来因此以“垂髫”指童年。 B.“及笄”指古代女子至二十岁时,会将头发起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及笄表示女子成年。 C.唐代诗人杜牧《赠别》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们用“豆蔻年华”指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D.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礼,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弱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年龄已二十。【解答】B.古代女子满十五岁就要行及笄礼,故女子十五岁称“及笄”。故选:B。【点评】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重要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8.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 B.批大郤,导大窾导: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 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 D.如土委地委:堆积。【解答】A.正确。B.正确。C.正确。D.委:散落,卸落。译文: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面上。故选:D。【点评】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二.填空题(共2小题)9.臣未之闻也。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句。译文: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解答】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闻”前,译文: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答案:宾语前置句。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点评】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应为“沛公在安”)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10.辨识通假。王说,曰:“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