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加工四年制预备技师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焊接加工四年制预备技师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焊接加工四年制预备技师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焊接加工四年制预备技师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焊接加工四年制预备技师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安装高级技工学校焊接加工专业(焊工四年制预备技师)教学大纲二○一一年编制编制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社培司[2008]27号文件“关于印发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等25个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通知”精神、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本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学校教学实际编写此大纲批准:审核:编制:目录《德育》课程教学大纲 《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学时:12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焊接加工一、制定依据本课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颁布的《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标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而制定。二、课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是非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通过学习启发学生从适应自我发展出发,转向适应社会生活,进而适应职业活动,为学生从业就业服务。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理实一体理论实践机动讨论1学习情境1①德育基础理论知识②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学习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605642学习情境2①德育基础理论知识②经济与政治常识的学习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605644合计1201128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本着发展与改革的精神,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要求。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教学中采用“看,听,思,动”的方式,设置课堂讨论,案例链接,资料卡片,活动天地,加强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职业活动,社会现象的联系,尽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单元教学设计按一学期为一个教学单元,分为2个教学单元,共120学时。第一单元:①德育基础理论知识②常规法律的学习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二单元:①德育基础理论知识②经济与政治常识的学习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五、建议授课计划课程名称:德育(一)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方法作业布置14第一课第一节1.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2.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能24第一课第二节1.有理想才会有追求2.会学习才会成才3.善把握才有有成效34第二课第一节1.客观认识自我2.如何培养适应能力3.如何面对挫折44第二课第二节1.职校生心理特点2.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54第二课第三节1.人际交往的方法2.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64第三课第一节1.青少年如何遵纪守法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3.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74第三课第二节1.迷恋电子游戏的危害2.如何抵制不良行为的侵袭84第四课第一节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2.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94第四课第二节1.对犯罪行为的处罚2.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104第五课第一节1.民事权利2.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条件114第五课第二节1.诉讼、非诉讼程序2.法律帮助途径124第六课第一节1.如何处理人生中的各种矛盾2.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134第六课第二节1.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积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144测试154复习课程名称:德育(二)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方法作业布置14第一课第一节职业是人生的基石1.职业的基本特征2.职业的人生功能24第一课第二节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1.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2.职业道德的作用34第一课第三节面向成功的职业规划1.确立职业理想2.进行职业规划3.理解职业成功的内涵4.了解职业成功的要素44第二课第一节职业道德规范1.集体主义2.爱岗敬业3.诚实守信4.办事公道5.服务群众和办事公道54第二课第二节职业道德行为1.职业道德行为的内涵2.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64第三课第一节企业中的职业1.企业组织架构与职业特点2.企业中技能人才的定位于发展空间74第三课第二节企业员工的职业化1.职业态度2.职业形象3.职业技能4.职业素养84第四课第一节劳动合同1.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种类2.劳动合同的签订3.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94第四课第二节劳动争议与维权1.了解什么是劳动争议2.劳动争议处理的途径与方法104第五课第一节求职方法1.制作个人资料2.了解面试116第五课第二节职业成长1.从学生到员工2.正确对待第一份工作3.职业成长的基本模式4.职业成长危机对策5.职业成长评价126第五课第三节走进创业1.创业是职业生涯发展的特殊形式2.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3.创业计划书4.适合青年的集中创业模式134复习144机动六、师资要求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立场坚定,觉悟高;◆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办公自动化程序及教学课件的制作。◆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2.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电脑及打印机◆多媒体3.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序号教材名称主编编者主审1德育田雷林慧平、陈书洋等冯玉军七、课程考核①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50%,技能考核占50%②考核内容:笔试《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学时:16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焊接加工一、制定依据本课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而制定。二、课程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掌握1-2项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人才”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备的身体能力和心理素质。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理实一体理论实践机动讨论1学习情境1①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卫生常识;②专项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从事专项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运动技术;③提高身体素质。4036222学习情境2①专项理论知识和体育卫生知识;②专项体育运动的规则和裁判知识、提高从事某项体育运动的技能;③提高身体素质。4036223学习情境3①专项理论知识和体育卫生知识;②专项体育运动的规则和裁判知识、提高从事某项体育运动的技能;③提高身体素质。4036224学习情境4①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卫生常识;②专项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从事专项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运动技术;③提高身体素质。403622合计12010488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本着发展与改革的精神,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转变过去单一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观念,创新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组织与管理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我院实施体育教学“三自主”的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二)单元教学设计按一学期为一个教学单元,分为3个教学单元,每单元40学时,共120学时。第一单元:1.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体育卫生的常识;了解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2.了解专项运动项目的基础技战术,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养成经常参加锻炼的习惯,初步培养个人体育兴趣爱好。3.达到中职学生健康标准;能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能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第二单元1.进一步丰富体育文化知识,初步掌握相关“三自主”运动项目的技、战术以及裁判理论知识,以及体育卫生保健知识。2.初步掌握“三自主”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战术,养成经常参加锻炼的习惯,形成个人体育专长。3.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可以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并能进行监控;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树立终生体育思想;4.具备组织和参与体育竞赛的能力;掌握体育竞赛的欣赏方法,能够欣赏和评论体育比赛。第三单元1.进一步丰富体育文化知识,掌握较全面的相关“三自主”运动项目的技、战术以及裁判理论知识,以及体育卫生保健知识。2.进一步熟练掌握“三自主”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战术,养成经常参加锻炼的习惯,形成第二项个人体育专长。3.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可以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并能进行监控;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树立终生体育思想;4.具备组织和参与体育竞赛的能力;掌握体育竞赛的欣赏方法,能够欣赏和评论体育比赛。第四单元1.进一步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体育卫生的常识;了解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2.进一步掌握“三自主”运动项目的第二项基本技战术,养成经常参加锻炼的习惯,深化个人第二项体育专长。3.达到中职学生健康标准;能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能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五、建议授课计划课程名称:体育(一)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12体能训练.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学生身体素质讲授、练习22体能训练.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学生身体素质讲授、练习32体能训练.广播体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动作规范讲授、练习42体能训练.广播体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动作规范讲授、练习52体能训练.广播体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动作规范讲授、练习62体能训练.广播体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动作规范讲授、练习72体能训练.广播体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动作规范讲授、练习82耐久跑起跑讲授、练习92耐久跑途中跑讲授、练习102耐久跑终点冲刺讲授、练习112篮球基本移动步伐讲授、练习122篮球原地高低运球讲授、练习132篮球双手胸前传球讲授、练习142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讲授、练习152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讲授、练习162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讲授、练习172篮球二攻一快攻讲授、练习182篮球二攻一快攻讲授、练习192机动202机动课程名称:体育(二)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12体能训练.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学生身体素质讲授、练习22体能训练.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学生身体素质讲授、练习32100米原地摆臂与原地高抬腿讲授、练习42100米站立式起跑和蹲踞式起跑讲授、练习52100米途中跑讲授、练习62100米途中跑讲授、练习72100米终点冲刺和撞线讲授、练习88立定跳远预摆和起跳相结合讲授、练习92立定跳远腾空落地讲授、练习102立定跳远腾空落地讲授、练习112排球正面传球讲授、练习122排球正面传球讲授、练习132排球扣球手法讲授、练习142排球扣球手法讲授、练习152体操技巧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讲授、练习162体操技巧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讲授、练习172体操技巧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讲授、练习182体操技巧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讲授、练习192机动202机动课程名称:体育(三)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12体能训练.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学生身体素质讲授、练习22体能训练.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学生身体素质讲授、练习32急行跳远助跑技术讲授、练习42急行跳远助跑技术讲授、练习52急行跳远踏板技术讲授、练习62急行跳远起跳结合讲授、练习72急行跳远起跳后腾空讲授、练习82急行跳远腾空后落地讲授、练习92足球颠球、运球动作要领讲授、练习102足球颠球、运球动作要领讲授、练习112足球脚内侧传球接球讲授、练习122足球脚内侧传球接球讲授、练习132足球头球讲授、练习142足球头球讲授、练习152体操技巧恢复及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四肢力量讲授、练习162体操技巧恢复及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四肢力量讲授、练习172体操技巧恢复及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四肢力量讲授、练习182体操技巧恢复及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四肢力量讲授、练习192机动202机动课程名称:体育(四)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12体能训练.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学生身体素质讲授、练习22体能训练.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学生身体素质讲授、练习32武术基本套路技术动作规范讲授、练习42武术基本套路技术动作规范讲授、练习52武术基本套路技术动作规范讲授、练习62武术基本套路技术动作规范讲授、练习72武术基本套路技术动作规范讲授、练习82乒乓球持拍手法讲授、练习92乒乓球直拍推档球讲授、练习102乒乓球直拍推档球讲授、练习112乒乓球正手攻球讲授、练习122乒乓球正手攻球讲授、练习132乒乓球正手攻球讲授、练习142体操技巧训练协调训练、全身协调配合练习讲授、练习152体操技巧训练恢复及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四肢力量讲授、练习162体操技巧训练复及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四肢力量讲授、练习172体操技巧训练复及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四肢力量讲授、练习182体操技巧训练复及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四肢力量讲授、练习192机动202机动六、课程教学实施条件1、师资要求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获得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具有2-3个“三自主”运动项目的专业教学能力具备2-3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裁判能力具有2-3个运动项目的专业训练能力具备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具有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锻炼的能力具备一定的体育保健和创伤救护的能力2.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相关的运动场地及运动设备七、课程考核①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体育态度占20%运动基本素质及技能占60%②考核内容:根据各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另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学时:12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焊接加工一、制定依据本课程依据《英语教学大纲(文理本科用)》、《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本科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而制定。二、课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理实一体理论实践机动讨论1①英语语音基础知识;②结合课文学习词汇、句子、翻译等;③进行专项语法讲解;④阅读、听说练习。1206106442合计120610644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整体教学设计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加其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际听说练习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二)单元教学设计理论教学环节:1、以四节课为一个学习单元。2、以文章为基础,学习词汇、表达方式、句子等。3、专项语法讲解。4、课后练习及评讲。理论结合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竞赛,形成语言氛围。2、组织学生欣赏一到两部欧美原声电影,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英文报纸和书籍。五、建议授课计划课程名称:大学英语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方法作业布置12HowtoBeaSuccessfulLanguageLearner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24LearningGrammarby“Feel”“What……”clause讲练课后练习34Parents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44FatherandBiscuitsEmphatic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54Children’sEducation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64ATeacher’sStoryAssoonas讲练课后练习72阅读小比赛纠正发音讲练84TheGenerationGap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94DearDaughterNotonly…butalso讲练课后练习104MobilePhones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114CellPhoneEtiquetteDoubleNegatives讲练课后练习124Compassion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134CompassionofaGreatManFind/make/believe/deemit+n+todo讲练课后练习148英文原声电影欣赏欣赏154TheChildinOurHeart(one)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164TheLionandtheMouseFindoneself+doing讲练课后练习174TheChildinOurHeart(two)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184ThePrincessandthePeaSo…asto讲练课后练习194FamousWoman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204ClaraBartonDoubleObjects讲练课后练习212阅读小比赛如何断句讲练222Success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232The8KeystoSuccessItis/was…that…讲练课后练习242SummerJobs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252WhyandWhereTeensWorkSo…that…讲练课后练习262WarandFamily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272TheHistoryofaFamilyandaWarToldThroughLettersQuitea/an讲练课后练习282BorntoBuy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292ConfessionofaMaterialGirlThemore…themore讲练课后练习302MemoriesofthePastWordsandsentences讲练课后练习312OfHumanBondage“do”toavoidrepetition讲练课后练习322英文原声电影欣赏欣赏332阅读小比赛如何断句讲练342阅读小比赛如何断句讲练352口语比赛讲练362口语比赛讲练372Revision382Revision392机动402机动六、课程教学实施条件1.师资要求①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普通话二级乙等资格;英文发音标准;②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2.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确保课程教学中6课时时间使用多媒体教室。3.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①学生使用教材序号教材名称主编编者主审1大学英语精读(预备级)吴晓真范烨、孙东云等夏国佐七、课程考核①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②考核内容:学期所学全部知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12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焊接加工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是机械、电气、焊接、建筑等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大纲依据学生实际、学科特点、工程类专业岗位职业标准和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学生发展需要而制定。二、课程教学目标现代社会,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必要基础和工具,高等数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具有学习专业知识的数学基础和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理实一体理论实践习题讨论1函数与函数的极限28282导数及其应用40403积分及应用40404复习6245机动6合计1201104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教法:(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各有收获较低起点;突出主干;例题习题多层次。(2)数学建模全面平移,探究式学习问题驱动;重视应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3)数学文化广泛渗透,素质教育重视数学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素质教育。(4)为专业课和工作岗位打基础突出微积分基本思想,广泛联系工程实际和实例,并注意转化为工程原理。(5)突出职教特色教学路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际到理论;广泛联系、实行数学的“多种讲法”;边讲边练、精讲多练,重视数学实验。(二)单元教学设计课题一函数与函数的极限(10学时)1、函数概念及性质2、基本初等函数3、复合函数,初等函数4、函数的极限及运算法则要求:(1)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表达式与性质,掌握简单复合函数的结构;(2)理解函数极限的描述性定义,会用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极限。课题二导数及其应用(22学时)1、导数的概念及意义2、求导公式及四则运算法则3、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4.二阶导数5、微分的定义6.微分公式及运算7、函数单调性的判定8、函数的极值、最大(小)值应用问题9、习题课要求:(1)深刻理解导数的意义;(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与求导法则及其应用,重点是会求多项式函数、正余弦函数及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3)理解二阶导数的定义,会求多项式函数、正余弦函数及简单复合函数的二阶导数;(4)理解微分的概念,会求初等函数的微分;(5)了解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6)了解极值的定义,了解极值的求法,会解函数最值的简单应用问题;课题三积分及其应用(24学时)1、原函数与不定积分定义2、不定积分的性质与基本积分公式3、换元积分法4、积分表的使用5、定积分的概念6、定积分的基本性质7、微积分基本定理及应用8、换元积分法)9、定积分的应用:“微元法”的意义,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10习题课要求:(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定义,了解不定积分的性质;(2)掌握基本积分公式及应用,会用第一换元法求简单复合函数的不定积分;(3)学会使用积分表求不定积分;(5)了解定积分的定义,了解定积分的基本性质;(6)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积分(重点是会求多项式函数、正余弦函数及简单复合函数的定积分);(7)理解定积分的“微元法”思想,掌握其简单应用。五、建议授课计划课程名称:高等数学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方法作业布置14函数概念及性质函数的性质24基本初等函数函数形式、反函数34复合函数,初等函数复合函数结构的认识44函数的极限及运算法则(一)函数极限的描述性定义54函数的极限及运算法则(二)求简单函数的极限64导数的概念及意义(一)导数的概念74导数的概念及意义(二)导数的意义84求导公式及四则运算法则求导公式与法则的应用94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104二阶导数简单函数的二阶导数114习题课124微分的定义微分的概念134微分公式及运算初等函数的微分144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154函数的极值、最大(小)值应用问题会解函数最值的简单应用问题164习题课174原函数与不定积分定义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定义184不定积分的性质与基本积分公式基本积分公式及应用194换元积分法用第一换元法求简单复合函数的不定积分204积分表的使用学会使用积分表求不定积分214习题课224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定义234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定积分的基本性质242微积分基本定理及应用会用基本定理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积分252换元积分法会求简单复合函数的定积分262定积分的应用(一)理解定积分的“微元法”思想,掌握其简单应用272定积分的应用(二)理解定积分的“微元法”思想,掌握其简单应用282习题课296复习考试306机动说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课后习题。六、教学实施说明教师:(1)注意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差生的知识基础、思想状况;(2)教学要简单、形象,对数学内容可从自然、社会、生产、生活、哲学等多方面联系,实行“多种讲法”;(3)重视问题驱动,实行启发式、探究式和互动式教学,重视数学的工程应用;(4)重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5)高职教育在可以充分实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可以实现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快乐学习。学生:(1)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注意做题—做事—做人的广泛联系与升华。七、课程考核序号考核项目考核方法分值比例1日常考勤班长和教师考勤10%2平时作业、测验批阅20%3学习态度教师考核20%4综合考核本期全部内容考核50%八、大纲说明1、本大纲适用于高中起点高级技工各专业。2、本大纲是结合我校实际研究制定的。3、大纲中各教学单元时数为参考时数,学时或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微调。4、根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中认真贯彻“实用、够用”原则,重点在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计算方法,不强求理论的推理和系统性。《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学时:16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焊接加工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是机械、电气、建筑等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大纲依据考试要求、学生实际、学科特点、工程类专业岗位职业标准和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学生发展需要而制定。二、课程教学目标1.本课程是一门拓展型人文类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及相关知识的拓展,进一步提高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强其综合人文素质。2.理解并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与技巧;重点掌握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层,快速提高学生的成绩。3.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知识及写作要领,具备确立主旨、选择材料、安排结构、把握格式、美化文面的能力。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理实一体理论实践习题讨论1写作基础知识2写作3复习4机动合计160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遵循学生大专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将来就业、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及综合人文素质的需要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依据从业需要设置教学的知识点和训练的能力点。本课程设计了2个学习单元,分别以写作基础知识、写作等内容为载体。每个学习单元中包含了相应的能力训练目标,并按照有关标准给予评价或检测。以课堂方式组织教学,教、学、练有机融合,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二)单元教学设计学习单元1:写作基础知识通过课程设置的意义、要求、课程内容安排的讲授,让学生明确继续读写训练的意义和价值,了解能力训练的程序和拓展人文素质的途径。发放学习指南等资料,要求学生在激活、整合之前所掌握和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为自学、自练制定计划和方案。学习单元2:写作在讲解写作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示范(或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学生领会其要领并进行训练,教师再针对个体进行区别性训练,遵循观摩示范——模仿训练——自我反省——接受点拨——完善提高的脉络循序渐进(这是课堂训练的第一个层次),体现训练中心课程范型的特点。同时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自练,实施目标控制,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进一步介绍有关语文写作考试的要求、程序、评分标准、题型等情况,鼓励学生确定目标,积极参加写作测试,以检测自身阅读水平达标情况。五、建议授课计划课程名称:语文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方法作业布置14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24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34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44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54公文公文64公文公文74简报简报84简报简报94调查报告调查报告104调查报告调查报告114计划计划124计划计划134总结总结144总结总结154后读感后读感164后读感后读感174演讲稿演讲稿演讲稿184演讲稿演讲稿194规章制度规章制度204规章制度规章制度214述职报告述职报告224述职报告述职报告234消息消息244消息消息254通讯通讯264通讯通讯274说明书说明书284说明书说明书294广告广告304广告广告314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324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334市场预测报告市场预测报告344市场预测报告市场预测报告354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364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374招投标书招投标书384招投标书招投标书394复习复习404复习复习六、课程教学实施条件1.师资要求①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获得语文教师任职资格;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资格;从事成考语文教学一年以上;②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2.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确保课程教学中有二分之一使用多媒体实施教学。3.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①学生使用教材序号教材名称主编编者主审1《语文》国家级高教教材(第2版)中国成人教育考试研究中心心②参考资料序号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1《语文》(高教规划教材)张波机械工业出版社2《写作训练教程》(教材)成都语文学会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七、课程考核本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5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括:考勤情况:10%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和测验成绩:80%课堂参与成绩:10%期末理论考核方法为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和对授课内容的调整在考核方式上有所侧重,期末考试也可采用完成课题的形式。《工程物理》课程教学大纲学时:8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焊接加工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大纲依据学生实际、学科特点、工程类专业岗位职业标准和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学生发展需要而制定。二、课程教学目标1.本课程是一门基础必修课,是一门由基础理论向工程技术过渡的课程。2.本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将不太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抽象成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的能力,能对工程问题中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及设计;掌握材料力学的实验方法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理实一体理论实践习题讨论1静力学部分28282材料力学部分444043复习44机动4合计80684四、课程教学要求、设计(一)教学过程设计基本纲要在工程物理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内容以讲授、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在一些适当的章节,采用互动式或探索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在静力学部分,平面力系简化结果讨论、平面力系平衡方程在特殊情况下的个数和形式等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工程实际问题的简化及力学模型的建立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在材料力学部分,通过引入如何确定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数量,然后展开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分析、最大正应力确定、梁截面有效高度计算。我们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不拘一格,互动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与多媒体课件、生活中的实例相配合,力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二)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1、静力学部分(1)力学基本概念、受力图主要内容:刚体、力、平衡概念;二力平衡条件、不平行三力平衡条件、加减平衡力系原理;约束与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教学要求:正确建立平衡的概念,约束的概念,能熟练判断常见约束的约束反力方向,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2)简单力系主要内容:汇交力系简化的几何法、解析法,汇交力系平衡条件的几何形式、解析形式;力偶;力对点之矩;力偶性质;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教学要求:掌握汇交力系简化的方法和结果;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并据此求解平衡问题;掌握力矩的计算方法;熟悉力偶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平面力偶的合成与平衡条件;了解空间力偶系的计算方法。(3)平面任意力系主要内容:力线平移法、平面任意力系向任一点的简化及简化结果;合力的概念及确定合力作用线的方法;合力矩定理;固定端约束;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及判断;考虑有摩擦时的平衡问题。教学要求:掌握力线平移法;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能求出作用线位置;能熟练运用平衡条件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的平衡问题;熟练掌握有摩擦的平衡问题的解法。 (4)空间任意力系主要内容:力对轴之矩;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该点的轴之矩的关系;空间力系简化结果的解析表达式;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教学要求:掌握力对轴之矩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平衡条件解空间力系的平衡问题。 2、材料力学部分(1)杆的拉伸与压缩主要内容: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外力、内力、截面法、内力图、正应力;拉压时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线应变;横向变形系数(泊松比),材料拉压时的机械性质;应力应变图;材料的几个力学性质指标的概念;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强度条件及应用。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截面法,会画拉压时内力图;掌握低碳钢拉压时材料的应力应变图;能熟练应用强度条件进行强度校核;计算许可载荷和设计杆件截面;能计算静不定问题。 (2)剪切实用计算主要内容:剪切的概念、剪力、剪力面、切应力的概念、剪切的实用计算;挤压力、能熟练进行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扭转主要内容:扭转变形;外力偶矩、扭转、扭转图、切应互等定理;已知转速、电动机功率、计算可传递的外力偶矩;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切应变概念;剪切胡克定律;剪切弹性模量;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模量、抗扭刚度、相对扭转角;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教学要求:掌握根据功率、转速计算外力偶矩公式;掌握由截面法画扭矩图的方法;掌握切应力互等定律和剪切应变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应用扭转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进行圆轴的强度计算、刚度计算;根据扭转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计算许可载荷和设计载面。(4)弯曲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主要内容:弯曲梁的概念、平面弯曲的概念、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和弯矩;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弯矩与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关系;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惯性矩、简单图形惯性矩计算;平行移轴公式,组合图形的惯性矩计算,矩形截面的弯曲剪应力;弯曲强度条件提高梁强度的措施。教学要求:掌握由剪力方程、弯矩方程画内力图的方法;掌握根据剪力、弯矩、分布载荷集度三者关系确定内力图的方法;能熟练运用弯曲正应力公式进行应力计算和强度计算。 (5)弯曲的位移分析主要内容:梁弯曲时的挠度、转角、挠度方程;挠度与转角的关系;挠曲线微分方程;积分法求梁的位移;叠加法求梁的位移;变形比较法求静不定问题;梁的刚度条件;提高梁刚度的主要措施。教学要求:掌握挠度、转角概念;掌握挠度与转角间的关系;掌握挠度曲线微分方程;会以此用积分法求梁的位移;能用叠加法查变形表计算梁的位移;会用梁的刚度条件进行刚度校核;确定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计算许可载荷;会用变形比较法解梁的静不定问题。(6)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主要内容:一点的应力状态概念、微单元体;平面一般应力状态中斜截面上的应力分析;主应力、主平面与最大切应力;应力圆方程;应力圆应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广义胡克定律;强度理论的概念、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形状畸变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强度理论的应用。教学要求: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上的应力表达式;掌握主应力、主平面的概念;并能确定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方向;掌握最大切应力的计算公式;会画应力圆;会用应力圆确定主应力大小和主平面方向;了解广义胡克定律;了解各个强度理论;会计算各个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7)组合变形:主要内容:组合变形的概念;主轴的概念、斜弯曲的概念;斜弯曲的内力计算;斜弯曲应力的计算;斜弯曲的强度计算;拉压与组合应变的强度计算;偏心载荷引起的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变形。教学要求:对弯曲要求掌握主轴的概念、斜弯曲的概念;会分析弯曲时横截面上最大拉应力和最大正应力的位置及大小;掌握斜弯曲的应力计算公式和强度条件;掌握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条件。(8)压杆稳定主要内容:压杆稳定的概念、稳定平衡与不稳定平衡;临界载荷;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支撑对压杆临界载荷的影响;长度折算系数;临界应力;柔度、欧拉公式使用范围;中柔杆临界应力的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稳定条件的安全系数发法;提高压杆承载能力的措施。教学要求:掌握压杆稳定的概念掌握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掌握临界应力总图;掌握压杆稳定条件;会进行稳定计算。五、建议授课计划课程名称:工程物理序号授课学时授课章节及内容授课方式作业布置14绪论、静力学基本概念、画受力图上课24力系简化上课34平面任意力系上课44平面任意力系上课54摩擦上课64物体系统的平衡,空间任意力系上课74空间任意力系,材料力学绪论、基本概念上课82轴向拉压杆的计算上课92胡克定律上课102轴向拉压、低碳钢和铸铁拉伸(压缩)的机械性质测定上课、实验112剪切上课122扭转132扭转上课142弯曲内力152弯曲内力上课162期中复习172期中考试考核182截面的几何性质上课192弯曲应力上课202弯曲应力上课212弯曲正应力实验实验222弯曲变形上课232弯曲变形上课242应力状态上课252应力状态、强度理论上课262强度理论、组合变形上课272组合变形、压杆稳定上课282压杆稳定上课292评讲习题上课304复习复习314机动六、课程教学实施条件(一)师资要求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1)工程类专业;(2)已担任3年及以上的《工程物理》及相关课程教学任务;2、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二)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确保课程教学中有二分之一使用多媒体实施教学。(三)教材及参考资料1、学生使用教材序号教材名称主编编者主审1《工程物理》陈国祥叶永青机械专业部2、参考资料序号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1《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七、课程考核本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4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括:考勤情况:10%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和测验成绩:80%课堂参与成绩:10%期末理论考核方法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和对授课内容的调整在考核方式上有所侧重,期末考试也可采用完成课题的形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学时:8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焊接加工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本大纲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岗位职业标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而制定。二、课程教学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学习计算机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具有计算机的初步知识;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操作系统概念并掌握Windows的有关知识及使用;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了解计算机病毒知识及处理方法;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初步知识。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理论实践习题讨论1计算机基础知识84222使用WindowsXP104423文字处理软件Word166104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12665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61046计算机网络基础10467机动4合计8030388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整体教学设计(1)理论知识与上机操作紧密结合,突出上机操作环节;(2)每一教学单元列出学习目标和重点,配合的操作实例综合本教学单元知识点,设计的操作实例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完成实例后,不仅理解和掌握本单元学习重点,也全面提升综合应用能力;(3)每个任务分为“任务要求”、“任务目标”、“基础知识”和“任务实现”4部分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习惯,达到老师易教,学生易学的效果。(二)单元教学设计(1)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了解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了解WindowsXP基础知识;使用汉字输入法;管理文件和文件夹;设置WindowsXP(3)文字处理软件Word了解Word2003基础知识;设置文字和段落格式;设置页面和打印文档;使用表格;使用图形和图片;使用文本框和艺术字(4)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工作表的插入;作表的编辑及格式化;工作表数据处理;公式和函数;数据的图表化(5)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创建;;幻灯片的制作、美化;幻灯片的动画效果设置,创建超链接;演示文稿的放映设置;演示文稿的打印、打包及发布(6)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Internet基础知识;浏览与搜索Internet信息;利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使用压缩/解压缩软件与杀毒软件五、建议授课计划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序号授课学时教学单元教学内容及要求授课方法作业布置18项目一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任务一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任务二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任务三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任务四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任务五了解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职业技能训练一组装个人计算机讲授看书作业1、2上机报告210项目二使用WindowsXP任务一了解WindowsXP基础知识任务二使用汉字输入法任务三管理文件和文件夹任务四设置WindowsXP职业技能训练二录入文字讲练上机报告316文字处理软件Word任务一了解Word2003基础知识任务二设置文字和段落格式任务三设置页面和打印文档任务四使用表格任务五使用图形和图片任务六使用文本框和艺术字职业技能训练五制作宣传手册讲练上机报告412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任务一了解Excel2003基础知识任务二设置工作表格式任务三使用公式和函数任务四管理数据任务五使用图表职业技能训练六制作统计分析表讲练上机报告52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任务一了解PowerPoint2003基础知识任务二制作幻灯片任务三修饰幻灯片任务四放映和打包幻灯片职业技能训练七制作产品说明演示文稿讲练上机报告610计算机网络基础任务一了解Internet基础知识任务二浏览与搜索Internet信息任务三利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任务四使用压缩/解压缩软件与杀毒软件职业技能训练三组建办公室网络职业技能训练四创建个人空间讲练上机报告74综合练习复习及总结讲授六、课程教学实施条件1.师资要求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2.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Windows2000以上操作系统Office2003(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完整安装3.教材及参考资料①学生使用教材序号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主审1计算机应用基础王超四川科技出版社七、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和应用能力考核三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课程考核成绩组成: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4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括:考勤情况:10%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和测验成绩:80%课堂参与成绩:10%期末理论考核方法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和对授课内容的调整在考核方式上有所侧重,期末考试也可采用完成课题的形式。《学看钢结构施工图》课程教学大纲学时:8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焊接加工一、制定依据钢结构是建筑四大结构形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钢材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国家产业政策的调建筑业由限制用钢到鼓励合理使用钢材,钢结构的应用必将日益广泛,钢结构学科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学看钢结构施工图课程是安装工程类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及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课堂教学,参观实习,课程实训等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钢结构的特点;明确钢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钢结构基本理论及基本构造要求;初步了解、熟悉钢结构施工工艺及方法;具备能看懂钢结构施工图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钢结构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及技能。通过本课程各章节内容学习,应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了解钢结构的建造程序。2、熟悉、掌握钢材的性能;能正确的选用钢材及合理使用钢材。3、了解焊接、铆接和螺栓连接的特点;掌握焊接和螺栓连接的基本知识和构造要求;对焊接和螺栓连接节点详图能正确看懂;熟悉高强度螺栓的性能并掌握其施工方法。4、了解常见钢结构特点、组成及应用范围。5、看懂钢结构施工图,熟悉钢结构施工工艺及方法;熟练掌握钢结构放样方法。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理实一体理论实践习题讨论1钢结构施工图的概念8622建筑工程工图的分类编排8623钢结构图形表示方法及详图识别8624钢结构的材料及其性能8625钢结构门式刚架666单层厂房钢结构8627轻型钢结构住宅121028压型钢板、保温夹芯板449焊条与焊接86210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施工4411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42212机动22合计80216四、课程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单元一钢结构施工图的概念钢结构施工图的形成及施工图的内容、钢结构施工图中图示符号的名称、施工图中常用图例、看图的方法和步骤。教学单元二建筑工程工图的分类编排施工图的产生、施工图的分类和编排顺序、施工图制图规定、读图的注意事项、结构图与建筑图相结合的识图方法。教学单元三钢结构图形表示方法及详图识别型钢与螺栓的表示方法、焊缝的符号及其标注方法、钢结构节点详图的识读。钢结构连接的种类及其特点,焊接连接的构造要求,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施工工艺。教学单元四钢结构的材料及其性能钢结构对所用钢材性能的要求、建筑钢材的两种破坏形式、建筑钢材的主要性能及质量控制、构件名称的代号、钢材的分类和性能、选材变通方法。钢材主要机械性能,决定和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钢材的加工性能,钢材的两种破坏形式,建筑钢材的种类、规格及选择。教学单元五钢结构门式刚架门式刚架结构的组成、钢门式刚架的特点、钢拱结构、门式刚架施工图。教学单元六单层厂房钢结构单层厂房钢结构的组成、钢屋架、钢结构屋盖系统、天窗架的类型、钢屋盖支撑系统、钢结构框架柱及柱间支撑、钢柱的类型、阶形柱、分离式柱形式与吊车梁系统、吊车梁与柱间支撑、单层厂房钢结构施工图。教学单元七轻型钢结构住宅轻型钢结构住宅特点、轻型钢结构住宅施工图。教学单元八压型钢板、保温夹芯板压型钢板、保温夹芯板的特点、压型钢板、夹芯板的规格、压型钢板、夹芯板的施工图。教学单元九焊条与焊接基础知识、焊条与焊丝、钎焊料与熔剂。教学单元十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施工。教学单元十一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五、建议授课计划课程名称:学看钢结构施工图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方法作业布置18钢结构施工图的概念概念及作用讲授2题28建筑工程工图的分类编排分类及规范讲授2题38钢结构图形表示方法及详图识别识图方法及规范讲授2题48钢结构的材料及其性能材料及其性能讲授2题56钢结构门式刚架结构及类型、规范讲授2题68单层厂房钢结构结构及类型、规范讲授2题712轻型钢结构住宅结构及类型、规范讲授2题84压型钢板、保温夹芯板结构及类型、规范讲授2题98焊条与焊接焊接方法焊条类型及应用讲授2题104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施工施工工艺规范讲授2题114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施工工艺规范讲授2题122复习总结辅导\六、课程教学实施条件(一)师资要求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1)“双师型”教师;(2)熟悉相应钢结构施工的专业教师;2、本课程师资由钢结构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教师共同组成。(二)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确保课程教学中理论与现场实习配合教学(三)教材及参考资料1、学生使用教材序号教材名称主编编者1《钢结构》刘声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参考资料序号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国计划出版社2《钢结构设计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建筑钢结构施工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钢结构疑难释义》刘声扬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钢结构标准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七、课程考核本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4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括:考勤情况:10%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和测验成绩:80%课堂参与成绩:10%期末理论考核方法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和对授课内容的调整在考核方式上有所侧重,期末考试也可采用完成课题的形式。《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学时:8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焊接加工一、制定依据《机械制造基础》是密切联系工业生产实践研究常用机械零件制造方法的综合性课程,是高职焊接专业授课计划一门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金工实习及对工程材料、铸造、锻压、焊接公差与配合、切削加工等内容的学习,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培养工艺实践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并为以后从事涉及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热处理方法,具有选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2.了解各种热冷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装设备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以及工艺分析的基本知实和初步能力;3.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从事零件结构工艺性设计和编制加工工艺的初步能力。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课时分配讲课习题讨论1钢的热处理10102常用金属材料883非金属材料444铸造生产885锻压生产8626焊接生产887公差配合121028切削加工18189机动44合计80728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整体教学设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讲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出能力培养,体现实用性原则。2)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构相结合。3)充分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二)单元教学设计课题一:钢的热处理1)钢在加热冷却时的组织转变奥氏体和晶粒度,奥氏体的等温转变。2)钢的热处理工艺退火、上火、停火、回火,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热处理新技术简介。3)零件热处理质量控制零件结构工艺性,制定合理的工序位置。课题二:常用金属材料1)碳钢2)铸铁3)合金钢4)有色金属及合金铝合金、铜合金课题三:非金属材料1)工程塑料2)合成橡胶3)陶瓷4)复合材料课题四:铸造生产1)铸造工艺基础砂型制造、铸造工艺、合金的铸造性能_2)常用合金件的生产铸铁件的生产,铸钢件的生产及特点,铸铜件生产特点,铸铝件生产特点。3)铸件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分析铸造工艺对结构要求,含金性能对结构要求。4)特种铸造金属型铸造、亚力铸造、离心铸造、熔模铸造。课题五锻压生产1)金属的塑性变形金属塑性变形方式和实质,冷热塑性变形对组织性能影销,金属的可锻性。2)自由锻造自由锻设备和工艺过程,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3)模锻锤上摸锻,其它设备模锻,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4)板料冲压冲压设备、特点和工艺,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课题六焊接生产1)手工电弧焊焊接特点和分类,电弧焊冶金过程,电弧焊设备和工艺,焊缝组织和性能。2)其它常用焊接方法简介熔化焊、电焊、气焊和气割、电阻焊、摩擦焊3)常用金属的焊接金属的焊接性,钢的焊接,铸铁和铜、铸铁和铜、铝合金焊接特点4)焊接结构件工艺设计和检验焊接结构件的工艺设计,焊缝质量检验课题七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知识1)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概念、公差与配合术语定义、公差配合标准、公差配合的选择、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2)测量技术基础测量概述,长度计量单位和基准量传递,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知识简介。3)形位公差知识4)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实质及对零件使用性能影响,表面粗糙度评定标准和表面粗糙度的选用.课题八金属切削加工1)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切削定义及切削要素,刀具材料和车刀角度,金属切削过程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和切削加工。2)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机床类型和型号,机床的传动,典型机床简介。3)切削加工工方法介绍车削、钻削、刨、铣削、磨削的工艺与应用,光整加工简介。(1)金属切削加工原理知识,车刀角度(2)金属切削机床类型和型号(3)切削加工方法工艺特点与应用(4)机加工艺过程和工艺过程拟定(5)零件结构工艺性知识五、建议授课计划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方法作业布置14钢的热处理(一)钢在加热冷却时的组织转变24钢的热处理(二)钢的热处理工艺32钢的热处理(三)零件热处理质量控制42常用金属材料(一)碳钢52常用金属材料(二)铸铁62常用金属材料(三)合金钢72常用金属材料(四)有色金属及合金82非金属材料(一)工程塑料、合成橡胶92非金属材料(二)陶瓷、复合材料102铸造生产(一)铸造工艺基础112铸造生产(二)常用合金件的生产122铸造生产(三)铸件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分析132铸造生产(四)特种铸造142锻压生产(一)金属的塑性变形152锻压生产(二)自由锻造162锻压生产(三)模锻、板料冲压172习题课182焊接生产(一)手工电弧焊192焊接生产(二)其它常用焊接方法简介202焊接生产(三)常用金属的焊接212焊接生产(四)焊接结构件工艺设计和检验222公差配合(一)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234公差配合(二)测量技术基础242公差配合(三)形位公差知识252公差配合(四)表面粗糙度262习题课272切削加工(一)金属切削加工原理284切削加工(二)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294切削加工(三)金属切削加工原理知识,车刀角度302切削加工(四)金属切削机床类型和型号312切削加工(五)切削加工方法工艺特点与应用322切削加工(六)机加工艺过程和工艺过程拟定332切削加工(七)零件结构工艺性知识344机动六、课程教学实施条件1.师资要求①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②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2.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电子显微镜、加热炉、ZX5-400焊机两台、车床、刨床等3.教材及参考资料①学生使用教材序号教材名称主编编者主审1《机械制造基础》肖智清机械工业出版社②参考资料序号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曾志新、吕明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七、课程考核本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4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括:考勤情况:10%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和测验成绩:80%课堂参与成绩:10%期末理论考核方法为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和对授课内容的调整在考核方式上有所侧重,期末考试也可采用完成课题的形式。《焊接电工》课程教学大纲学时:4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焊接加工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是机械、电气、建筑等非电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大纲依据学生实际、学科特点、安装类专业岗位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学生发展需要而制定。二、课程教学目标1.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人员所必备的电路、磁路方面的基本理论。为今后所要涉及到的专业课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2.理解并掌握电场、磁场及电磁场的基本知识;及常用电学器材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并对电力传输及工厂供电、安全用电有所了解。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理实一体理论实践习题讨论1电学概述42电场基本知识103磁场基本知识64电磁场基本知识65电学器材基本知识106电力传输27安全用电2合计40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本课程设计了7个学习单元,主要有电学概述、电场基本知识、磁场基本知识、电磁场基本知识、电学器材基本知识以及电力传输和安全用电。(二)单元教学设计学习单元1:电学概述2学时通过课程设置的意义、要求、课程内容安排的讲授,让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通过小故事和实验,阐述电的产生和常见电现象,了解电学范畴的分类。学习单元2:电场基本知识10学时掌握电场的产生及表示方法,电场的参数,及其应用,了解电荷的类型及电荷的运动。学习单元3:磁场基本知识6学时通过相关的录像,实验,将磁场形象化,让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磁场的产生途径及表示方法,掌握磁场的参数,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学习单元4:电磁场基本知识6学时这一单元在前面两单元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化,主要掌握感应电动势的产生及特性;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电磁波基本知识。学习单元5:电学器材10学时重点掌握电学材料的基本知识(绝缘材料、磁性材料、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重点掌握各种导体材料的分类及作用,半导体材料还要结合常用的半导体器件来进行讲述,使学生能进行知识点的推广运用。了解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用于机场控制的各种低压电器(继电器、接触器)。掌握变压器及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及基本原理。学习单元6:电力传输2学时掌握发电的意义,各种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新型能源的开发。掌握电力传输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电力系统、电力网);了解电力系统中电能分配问题;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各个环节。学习单元7:安全用电2学时了解触电的危害和种类,掌握安全用电和救护的基本知识。五、建议授课计划课程名称:焊接电工序号授课时数授课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方法作业布置12绪论电学的基本内容讲授预习221.1电学概述电的产生及点现象讲授补充322.1电场基本知识电场的产生及表示方法讲授补充422.2电场基本知识电场的参数讲授补充522.3电场基本知识电场参数的应用讲授补充622.4电场基本知识电荷类型及电荷的运动讲授补充72实验实验报告823.1磁场基本知识磁场的产生途径及表示方法讲授补充923.2磁场基本知识磁场的参数讲授补充1023.3磁场基本知识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讲授补充1124.1电磁场基本知识感应电动势的产生及特性讲授补充1224.2电磁场基本知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讲授补充1324.3电磁场基本知识电磁波基本知识讲授补充14测验1525.1电学器材基本知识绝缘材料和磁性材料讲授补充1625.2电学器材基本知识导体材料讲授补充1725.3电学器材基本知识半导体材料及其元件讲授补充1825.4电学器材基本知识电工工具讲授补充1926.6安全用电安全节约用电的意义和措施讲授补充202机动六、课程教学实施条件(一)师资要求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1)获得教师职称以外的“双师”资格;(2)熟悉机电一体化技术,并有企业工作或学习培训经历;(3)熟悉相应的机械及计算机技术。2、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二)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确保课程教学中有二分之一使用多媒体实施教学。(三)教材及参考资料1、学生使用教材序号教材名称主编编者主审1焊接电工七、课程考核本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4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括:考勤情况:10%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和测验成绩:80%课堂参与成绩:10%期末理论考核方法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和对授课内容的调整在考核方式上有所侧重,期末考试也可采用完成课题的形式。《冷作钣金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学时:80学时适用专业及学制:高中四年制焊接加工一、制定依据本大纲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以“实用、够用”的宗旨,不涉及深奥的理论知识,强调实际应用,满足教学需要,保证教学(培训)质量,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为前提。为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要求,根据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和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机电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大纲要求制定。二、课程教学目标1、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劳动者。

2、培养学生了解中、高级冷作钣金工工种技术工人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主要设备、工艺装配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调整方法,3、会查阅有关技术手册,了解本工种材料、设备、工艺,了解机械行业常用主要设备和一般工艺装配知识。4、在理论应用方面,使学生掌握冷作钣金工、铆工、焊工、起重工的基本理论应用,能完成本工种简单的先进操作技术,能对本工种的设备进行保养,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和“一技多能”严谨的工作作风。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理实一体理论实践习题讨论1绪论第一单元矫正4442第二单元放样32322843第三单元下料66424第四单元零件的预加工4445第六单元弯形与压延1010106第七单元装配1212127第八单元连接1010109机动2\\\\\合计8078726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整体教学设计(1)识图制图的知识;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工程力学知识;能矫正变形较大或复合变形的原材料及一般结构件,能作成基本形体的展开图,计算展开料长;能使用维护剪床、气割、电焊机等设备;能读懂并装配桁架类、梁柱类、箱壳类、箱门类和低中压容器等图样,并进行定位焊、铆接、螺纹连接,检验尺寸、形状位置。(2)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看懂较复杂钢结构施工图,能做出简单结构件的展开图、计算展开料长;能根据图样的技术要求制定装配、焊接、铆接和矫正工艺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