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_第1页
谈谈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_第2页
谈谈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_第3页
谈谈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_第4页
谈谈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当今社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财产型、暴力型犯罪增加等特点更为明显。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如何对犯罪后的未成年人进行教化,从根本上有效地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便成为一项现实而又严峻的任务。本文将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和成因来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进行本质透析,接着引出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不起诉的必要性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质疑,最后对完善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提出几点建议。在不断的社会探索和司法实践中,结合国际上对未成年人犯罪轻刑化和人性化执法的价值取向,我国开始大胆尝试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与当今世界各国注重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历史潮流是相吻合的,而且对教育、挽救失足的未成年人,丰富和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问题实践意义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和成因(一)当今社会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从1985年开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逐年快速攀升,并于1989年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全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作案人员占全部案件作案人员的比例,也在自1985年以来逐年下降的基础上重新呈现出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11.9%提高到了2004年的13.8%。侵犯财产类犯罪仍占主流,抢劫、盗窃作案人数增多近年来,在各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中,侵犯案件所占比例最大,以湖北为例,在2001年一2003年抓获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人员中,抢劫、抢夺、盗窃等侵犯案件占全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的81.7%。暴力型、危险性犯罪增加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偶尔性和盲目性”,未成年人模仿性强,自控制能力弱,其违法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仅凭一时冲动或一件小事就实施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绑架、杀人等暴力型犯罪,到90年代末,未成年犯罪向抢劫、放火、杀人、伤害等方面发展,几类案件绝对数不断增多。涉黑、涉毒犯罪分子出现涉黑犯罪社会危害性极大,是我国近年来严打整治斗争的重点,极少数青少年,甚至是未成年人不辩是非,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积极充当其爪牙,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吸毒问题日益突出,吸毒人数急剧扩大,尤其是低龄化情况引起了普遍关注。根据统计,2003年,16岁以下未成年人吸毒人员已经超过11万。随着涉黑犯罪在案世界范围内的日渐蔓延,我国未成年人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结伙作案犯罪日益突出乐于结群是未成年人的特点之一,未成年人社会阅历浅,势单力薄,但是往往趣味相投,容易相互感染,纠合一起,一哄而起,互相壮胆,共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这些在寻衅滋事、盗窃、抢劫等犯罪中表现明显,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团伙犯罪一般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70%,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互联网诱发的未成年人犯罪急剧上升网络如同一个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它在为人类提供着快捷、高效服务的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互见,渲染暴力的网络游戏,色情淫秽等不良信息,低级庸俗的网上聊天等,都是诱使未成年人越出雷池的重要原因。据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对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因上网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占同期未成年人犯罪比率已经由2000年的4.1%上升到2003年1月份至3月份的25.1%。犯罪呈低龄化当今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都呈下降趋势,我国公安部对此也发出了红色警告。据少管所的资料显示,八十年代少管所在押犯的平均年龄为17.5岁,到2003年少管所在押犯的平均年龄已降到15.3岁。另据有关部门资料反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15-16岁占80%左右,17岁以上不足10%。低龄人口的违法犯罪态势严峻。女性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我国女性未成年犯罪比男性未成年人犯罪少,但最近几年增长趋势明显,犯罪类型也从单一的盗窃犯罪,发展成为抢劫、强奸、贩卖毒品等多类型犯罪,在某些案件中,男女未成年人相互影响,互相感染,使犯罪恶性愈来愈严重,个别案件中,女性未成年人甚至是犯罪的挑动者,其犯罪危害性并不比男性犯罪小,如年龄均为16岁的女性未成年人陈某,秦某因与15岁少女王某有私怨,邀约张某等4名男性未成年人,将王某骗出,对王某进行殴打、威胁后,任由4名男性未成年人先后对王某奸淫。(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产生的原因心理、生理发育尚未健全,自身潜在意识的影响和法律意识的缺乏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一是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处于人生发育阶段,无论是在生理发育还是在心理素质方面均未成熟定型,缺乏辨别是非、支配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思想和行为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他们的可塑性很大,但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使部分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变成危害社会的犯罪团体。二是胆大妄为、不计后果。他们精力旺盛、好动,但理性意志薄弱,逞强好胜心切,容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分辨是非能力差,有的青少年潜意识中存在不良因素,稍有诱因或教唆,便走向犯罪。三是法律意识浅薄。青少年的辨别是非能力弱,社会阅历浅,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法律意识淡薄和贫乏,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或是根本不懂,加之他们的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和强烈的冲动性,在作案之前及作案过程中难以自我控制,经常失去理智,很难考虑到所作所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作案之后可能受到的法律制裁。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和教育方法的失当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主要诱因一是家庭教育不力,缺乏对孩子正确的引导。父母忽视对子女的教育,要么溺爱,要么放任,要么是粗暴管教,放任型家庭使青少年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家庭容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者自暴自弃。这种缺乏对孩子的管教和引导,促成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二是家庭结构失衡,家庭不和睦。家庭是每个人的生活起点,对每个人的身体发育、知识取得和道德品质的陶冶都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离异,破坏了家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对儿女缺少爱抚和管教,削弱了家庭对子女受教育的职能这就不同程度地使他们的人格和行为发生了扭曲。司法实践证明,残缺不全家庭子女的违法犯罪是正常家庭的二倍。三是家庭缺乏正确的引导。有的家长迫于生存压力,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好自己的子女,没有履行好监护职责,不能及时发现和教育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甚至对子女的越轨行为即便是有所觉察也放任不管,导致子女放任自流,一步步地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四是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一些家长把自己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入家庭生活,自身言行不端、品行不正、素质低下影响了孩子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产生误导。3.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片面性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学校的教育方式是否妥当对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教育和管理不善也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一是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由于受传统的教育体制与管理方式的影响,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对'双差生〃耐心帮助,使这部分学生产生自暴自弃、悲观失望和抵触情绪,甚至'破罐子破摔〃心理,继而走出校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是学校管理不善、法制教育弱化。学校管理不够完善,法制教育达不到预期日的,使一些未成年人产生厌学心理,长期流散于社会,受社会风气侵蚀,又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对外界不良因素,缺乏识别能力和抵制能力,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歧途,堕入犯罪深渊。有的学校自身学风不正,对学生逃学、抽烟、酗酒、打架斗殴、拉帮结伙等不良风气不管不教,使学校的不良风气盛行,导致学生素质低下,交叉感染。4.社会安定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外因青少年是最单纯、最脆弱的群体,他们思想免疫能力差,容易形成思想混乱、认识错位、政治动摇的倾向,甚至追求西方的自由化,醉心于享乐,出现反社会意识。不少未成年人的消极思想观点、行为方式都是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交朋友的的影响。一是在市场经济建设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社会腐败现象存在和蔓延,对青少年起着耳濡日染的不可低估的毒化作用,歪曲了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个人利益和奢侈生活成了他们的人生日标。二是受社会文化不良因素影响。当前,由于文化市场管理失范,监督管理不严,以宣扬色情、暴力为主的书籍、电子图书、影视剧、网络充斥市场。特别是电子游戏厅和网吧,使得一些青少年为了上网、玩游戏而不惜铤而走险,抢劫、盗窃、打架斗殴案件时有发生。经初步统计,在所有未成年人犯罪中,有半数以上是以上网、玩游戏开始走上犯罪道路的。三是社会流动性大,控制功能弱化。人口流动量日益增大,人户分离,人动户不动的情况大量存在。这种人户分离的情况无疑给未成年人的帮教和管控造成管理上的失控。公安机关现有的户口登记管理模式,只适应静态人口的管理,对未入户人员的信息无法掌握,造成对有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失控漏管,无法开展帮教。四是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处理方法简单也是一个因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后,一些办案单位往往以初犯、偶犯或者因盗窃数额较小、或者是犯罪情节轻微或者因年龄较小而被教育释放,交由监护人管教,但由于监护人的管教不力,导致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形成一种“捉放曹〃的局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本质透析综上原因和现象,笔者认为;从表面上来看,可以将未成年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成年人同等看待,对未成年人也可适用成年人的刑罚,而且出于对法律的公正实施,发挥法律本身的社会效果,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应该实行严惩,也许会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年龄小反而是犯罪的保护伞;还是认为未成年人犯罪是一手遮天,胆大包天等,但是根据哲学的观点,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看到问题的全部,而不会是片面的,局限性看待事物的发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认识只有从本质出发,才能真正的把握未成年人犯罪的实质和核心,不仅着眼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本身,而且还全面考量,分析未成年人这个独立群体的特殊性,研究分析未成年人的生活、生长环境,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各种诱因,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采取有效合理的手段挽救失足的未成年人。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各种行为埋下的苦果,它所带来的对人类的巨大冲击,最直接、最无辜的受害者便是未成年人,而当未成年人犯罪后,迎接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这不免有些显失公平。据统计,1998年至2002年,全国法院共审判21.6万人,呈逐上升之势其中,仅2000年至2002年三年就达14万人之多,比1997年之1999年的10万人上升了36%,年约递增9.5%,而全国法院判处的刑事罪犯中,未成年人所占比例也由1998年的6.4%上升到了2003年的7.9%从以上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严打”。大约有80%的未成年人被判处监禁,其中绝大多数是缓刑犯,不交付审判的机率几乎很少,而未成年人犯罪是否被审判的前提是检察机关是否行使起诉权,很多的司法实践证实了,检察机关在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使不起诉案件时没能充分体现对未成年犯罪的保护主义处置原则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大量缓刑存在说明未成年人犯罪多数是轻微行为,而现实中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的适用率很低,说明没有很好的发挥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以特殊司法保护的职能,使不起诉流于形式。限制对未成年犯罪适用不起诉,就意味着绝大多数未成年嫌疑人要被交付审判,由于我国没有前科消灭制度,一旦定罪,就终生负重,即使是免刑,缓刑的少年,在社会上也会举步维艰,给日后的事业、家庭、婚姻都会带来消极影响,同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未成年犯被监禁,就会使他们长期脱离社会,不能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正常教育,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大,给重回后的适应带来相当的难度,容易产生“破罐破摔”的情绪。如果教育措施不当,容易产生“交叉感染”,本身恶习尚未改正,又被其他少年感染,再加上少年犯罪给家庭造成的精神压力是巨大的,如果少年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会使父母产生绝望心理,就不能调动家庭成长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未成年人回到社会以后,很可能会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可能会导致犯罪再一次的发生。而如果适当地对其作不起诉处理,将对未成年人产生巨大的号召力,使其产生悔罪感,进而浪子回头,改过自新。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现状深刻表明,应该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进行大胆的尝试,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废除了检察机关的免于起诉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不起诉制度,但是现实中,这项制度的使用率相对来说很低,对未成年人的适用几乎很少,而且有些地区的检察机关还在总量上限制不起诉的数量,把每年的不起诉率控制在2%——3%,甚至有的基层检察院把不起诉率低作为一项工作成绩来宣扬。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刑罚理念已从单一的惩罚转到与教育并重,对未成年人犯罪采用轻刑化和非监禁化处理,体现了刑罚的个性化,人性化理念,我们能有效发挥对未成年人予以非监禁或轻刑化?《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利雅得准则)规定;“在预防少年违法犯罪中,应发展从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和方案,特别是在还没有设立任何机构的地方,正规的社会管制机构只应作为最后的手段来利用。”《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也规定:“少年司法系统应维护少年的权利和安全,增进少年的身心福祉,监禁办法只应作为最后的手段加以采用。”我国在加入WTO以后,为了顺应国际潮流的发展,更应该在司法制度上与国际接轨,努力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三、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不起诉的必要性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体现了人性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未成年人在社会上充当的特殊角色决定了他们应该拥有更优越的社会待遇,未成年人一时的迷失,冲动的行为,也是由于他们对社会的懵懂无知、不能分辨谁是谁非,用这种消积的态度对待人类社会,甚至做出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如果让这样一个襁褓中的孩子来承担社会强加的责任,那么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也许当他们将成为社会主人的时候,会抱怨这个社会,而那时他们又将怎样融入这个社会中去呢?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的同时,人类的思想理念也随之改变,直到21世纪的文明社会,净化成为了一个人性化的社会,这个社会的显著标志就是给予了失足的未成年人一个希望。严酷的刑罚并没有抑制未成年人犯罪的上升趋势西方奉行“自然法则”的学者认为,犯罪随着人口增长而增长,但是在他们人口增长趋势下降后,未成年人犯罪依然增长,据美国司法部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美的重罪有五分之一为少年儿童所为,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自然法则”的观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摒弃,中国实践证明,60年代中国人口达到高峰时,青少年的犯罪并未上升,而70年代后期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未成年犯罪表现出令人担忧的发展趋势,在我国一贯奉行的严酷刑罚时的报复主义受到挑战,比如“严打”之后,我国未成年犯罪比率一度下降之后又上升,而且呈团伙性、低龄性等特点,我国司法实践证明,严酷的刑罚的威慑是短暂的,必须寻找新的方法对待未成年人犯罪。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体现从轻特点,是世界法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坚持并在世界上首先明确倡导了综合治理,以宽对待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新刑事政策,并参照日本、德国、美国一些发达国家对待未成年人犯罪的做法,尽量不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刑事处罚,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尽量适用不起诉,减少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起诉不良,体现“轻刑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有利于挽救和感化未成年人检察机关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终止刑事诉讼,“酌定职能”是检官拥有的酌处职能。法律或已公布的法规条例中应规定一些准则,增进检官在检察过程中做出裁决(包括起诉和不起诉)的公正和连惯性,这实际上也是综合各国检察机关对侦查终结刑事诉讼的两种模式的概括和总结。某检察院在办理胡丹抢劫案件中,虽然胡丹的行为已构成抢劫未遂,但该院办案人员在审查时经过认真调查发现,胡丹犯罪时系湖北广播电视学校在校学生,不满17周岁,在校表现尚好,有文艺特长,犯罪情节轻微,归案后态度较好,本着“重保护,重教育”原则,依法对胡丹作出不起诉决定,在办案过程中,办案人员始终与胡丹保持着书信往来,了解其思想变化情况,解除其思想负担,鼓励她汲取教训,胡丹在信中真诚的感谢检察官对自己的帮助,她写道“正是由于你们的爱心和帮助,使我重新树立起人生的航标,给我带来了理想和希望。”这个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体现了诉讼经济原则诉讼经济原则是现代性刑事司法的一项最基本原则,它要求司法机关应当以可能少的诉讼成本投入,最大限度地实现刑事诉讼目的一一客观公正。大量事实证明,未成年人犯罪后,在诉讼阶级停留时间越长,矫正起来就越困难,把一些可以由检察机关审判的案件,不交付到审判机关,控制法官裁判人口,减少案件的审判数量,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的探讨(一) 国外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的现状对未成年人犯实行“轻轻”政策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尽可能采取非监禁处置措施也成为一个越来越为人接受的司法理念。各国法律都充分体现了上述精神,这可以看作是刑法谦抑原则的生动体现。即在处置案件,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否一定需要刑法的介入?能否通过其他手段的解决?只有当刑法非介入不可的时候才可以介入,而且即使介入,也应当充分注意尺度。综观世界各国立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已由处罚主义逐渐转化为保护主义,即认为对未成年人的处罚,应教罚并重,除情节严重,罪行重者应给予处罚外,一般以实施保护性管教处分为原则。《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制标准规则》中规定“应酌情考虑在处理少年犯时尽可能不提交主管当局审判,”以“防止少年司法中进一步采取的诉讼程序的消极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在德国,只有4%的少年被判处监禁,日本的比率更低,只有1%,美国大约50%被送往法院的未成年人在受审阶段被转移到其他非正式渠道。(二)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的现实绝对不起诉。主要是《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3)经特赦令免除处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处理的案件,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笔者认为地绝大多数不起诉的法律规定并没有体现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它与成年人的绝对不起诉并无区别。其中该规定的1款“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并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也没有相关的法律可以进行解释,这样就造成了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绝对不起诉的范围被缩小了。存疑不起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对于补充侦察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证据不足的,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该条规定赋予了检察机关一定的执法空间,对于“证据不足”的认定标准无法律依据,也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但是出于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保护,对“证据不足”在实践中的认定应当要比成年人“证据不足”的认定标准要宽松一些。《西安市检察院关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不起诉决定的规则》试行中规定,对于补充侦察的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证据予以证明的;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根据证据得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相对不起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是对所有犯罪主体都适用的一般规定但对于未成年人应该采取更为宽松的标准,以有别于成年人。笔者认为,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认定,不应根据一定的法律规定予以确定,而应该在司法实践中,根据每个案件的特殊情况,具体进行分析,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标准来认定是否属于“犯罪情节轻微”。法律规定了相对不起诉的条件比较严格,必须符合情节轻微和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这两个条件,再加上检察机关为了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往往在实践慎用相对不起诉,如果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则会使被害人失去追诉权,所以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在作出不起诉决定时往往得到被害人的谅解,而要被害人同意适用不起诉,又会是一项很费力的工作,所以检察机关对不起诉往往不敢适用也不想适用。相对不起诉与《刑法》第37条规定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以及《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三种情节留给执法者实体和想象的回旋空间,同时会引发执法人与被执法人之间因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如何掌握“情节轻微”的程度和界限,如何把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进行比较执行,成为对检察官执法水平的考验。(三)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的标准、范围犯罪情节轻微的故意犯罪犯罪情节轻微的故意犯罪。一般来说,是指单一犯罪,犯罪手段简单,损害后果不严重,审判机关可能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比如(1)未成年人犯盗窃罪,数额已经达到较大起点,但已经全部退赃,或法定代理人已经代赔的,或主动投案自首的,或是初犯、偶犯、从犯,或是犯罪未遂;(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使用暴力,单独初次犯抢劫罪,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抢劫数额极少的现金或价格低廉的物品,在抢劫中没有造成被害人受伤的;(3)没有吸毒恶习,初次贩卖毒品,并且数量较少的未成年人贩卖毒品案件;(4)轻微暴力案件。审判机关有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或者拘役的未成年人过失犯罪的案件。比如,(1)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但尚为造成被害人严重残疾,未成年人能主动自首,就赔偿问题达成了协议,并得到了被害人谅解的;(2)交通肇事案件的未成年人犯罪,在事后能主动投案自首,就赔偿问题已经达成协议,赔偿了被害方,并得到被害方的谅解的。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不起诉,其前提必须是未成年人犯罪前没有劣迹。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还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具备适用不起诉的主观条件。一是有认罪悔罪表现。在案发以后,能自动投案,并能如实交代犯罪行为,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二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强,无不良恶习,经教育后不致再走上犯罪道路;三是主观恶性不深,暴力倾向不明显。(2)具备适用不起诉的客观条件。一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家庭具备一定的监护条件;二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对老师家长的教育还能接受,负有教育义务的学校在其被不起诉后还愿意接收,并同意对其进行监督教育;三是有社会管理教育条件的派出所,街道村委会等组织愿意对其进行监督教育。(四) 未成年人犯罪中不宜适用不起诉的情况累犯、惯犯,有劣迹的未成年人犯罪。虽然有观点建议我国适用前科消灭制度,但这几种犯罪均是主观恶性深,社会危险性高,改造难度大的,应不适用不起诉。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共同犯罪人之间事先预谋,相互支持,分工协作,其社会危害性远比一般的单一犯罪大,如果是共同犯罪的主犯,说明其在共同犯罪中起着积极的主要的作用,从而也应当比一般犯罪承担相对严厉的惩罚。积极参与并实施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犯罪。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品等犯罪的,这是14周岁至16周岁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的依据,如果是这类犯罪的未成年人,没有法定的免除刑罚的情节,亦不应当考虑不起诉。(五) 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暂缓不起诉”源于日本、德国一些国家的规定,也称作起诉犹豫制度,意指检察机关对于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其犯罪性质、年龄、处境、犯罪危害程度及犯罪情节、犯罪后的表现等情况,依法认为没有立即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必要而做出的暂时不予提起公诉的制度。是检察机关行使的一种自由裁量权。它以公诉制度中的起诉便宜主义为基础,主要用于未成年人犯罪轻罪案件和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但是现阶段暂缓起诉与现行法律存在冲突,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根本就不存在“暂缓起诉”“暂缓不起诉”这一概念,这就使暂缓不起诉存在于现有法律框架之外,在实践中没有法律依据,有待于进一步的立法完善。完善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的建议(一) 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指导思想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思想幼稚单纯,其认识世界,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制,对客观环境有易感性,往往为一时感情冲动所到之处左右,丧失理智,不计后果,为满足一时私欲不惜以身试法;另一方面,这些失足少年,既是危害社会安定安宁的犯罪人,又是社会安定不良环境的受害者,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往往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很深,因此正由于未成年人未形成稳定的思想意识,受客观影响较大,可塑性也较大,决定了未成年人犯罪比成年人更容易受教育转化。因此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要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指导思想,积极的矫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根据犯罪事实、情节、社会危害性,参考犯罪分子背景资料,结合他们的悔罪态度,依法作出适当的刑事处罚决定,预防未成年人再次实施犯罪,以实现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保护社会的双重目的。(二) 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合法原则对未成年人作出不起诉决定,首先必须合法,即一定要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特别是相对不起诉的条件,要依法明确犯罪的情节是否轻微,是否属于初犯、偶犯,是否确有悔罪表现,对其适用不起诉决定不至于危害社会,在不和法律相抵触的情况下,加大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力度。从宽处罚原则我国《刑法》第17条3款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定的基本精神是;在犯罪性质和其他犯罪情节或大体相同时,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比照成年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第29条还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两条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从宽处罚原则,反映了罪责刑相适应的目的要求。双向保护原则在司法实践中,保护社会利益和保护犯罪未成年人的权益,有时会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基于此,1985年联合国大会第二步0届会议通过的《北京规则》中明确提出,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不良反应当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而且也应当根据本人的情况来作出反映。应当确保对犯罪的情况对违法行为,包括受害者的情况所作出的反应也要相称。”这就是司法于今为止针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实现了未成年人司法的人道主义与预防犯罪的刑法宗旨的和谐统一。公平、公正原则对未成年人犯罪作出不起诉决定,在采取一视同仁的处置措施,不能因犯罪未成年人受教育程度,家庭财产状况等原因受到歧视,最大程度的保证未成年人犯罪在处罚上的公平、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原则现代刑事诉讼制度越来越注重保护当事人,尤其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合法权益,尽力避免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刑事诉讼中受到侵害。对于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尽早使之脱离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樊篱,是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不起诉正是适时地终止了刑事诉讼,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