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五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五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五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五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清单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课程标准】1.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2.了解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3.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4.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单元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开始活跃起来,这是各国历史上的共同现象。商品交换到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产生了。货币经历了从海贝、金属到纸币的演进过程,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同样,在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大背景下,国家政权逐步实施了各项税收政策。中国古代实行赋役制度,关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则是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主题线索】货币经历了从海贝、金属到纸币的演进过程,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也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在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大背景下,国家政权逐步建立和实施了各项税收政策。中国古代实行赋税制度,关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则是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时空定位】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货币的定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时间背景货币原始社会到西周商品经济发展海贝、仿制贝,商朝后期:铜铸币春秋战国政权分裂,各自为政。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铜铸币秦朝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赋税征收、巩固政权的需要。圆形方孔钱(秦半两)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五铢钱(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唐唐初铸“开元通宝”;后以“通宝”“元宝”命名宋北宋后期,铜钱流通量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年号命名,北宋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元纸币为单一的流通货币:“钞”明新航路的开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明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明中期,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清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晚清清朝后期,随着列强入侵国外先进科学技术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铸造银元中华民国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银元为法定货币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1935年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统一货币发行权。1948年再次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后又发行银元券,最终以失败告终。解放区与新中国成立后解放战争顺利进行,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1948年成立中国银行,发行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法定货币。2.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先秦: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秦: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的演变。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唐:由文书重量向年号的演变。宋: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3.人民币始终稳定的原因政治:建立稳定的社会主义政权。经济: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法律:法律制度的保障。4.人民币的作用(1)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货币发行的启示:货币制度是国家经济治理的重要手段,货币的流通量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一)国际金本位制(1816-1929)1.背景:(1)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2)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霸主。2.内容: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3.影响:金本位制的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4.瓦解: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20世纪70年代初)1.背景(1)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国际金本位制崩溃。(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丧失世界经济领导者的地位。(3)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建立:1944年7月,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发展困难找世行,调节汇率找基金)3.内容: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双挂钩)。4.影响(1)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稳定和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2)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3)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发展。5.瓦解(1)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经济滞胀。(2)西欧、日本的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冲击美国的霸权。(3)美国实力相对下降,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三、牙买加体系(当今世界货币呈多元化趋势)1.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2.多元货币(1)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2)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亚投行等其他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重要作用?(1)有利于国际金融的平衡发展。(2)促进各国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1.过程时期背景赋税秦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田赋、人头税、徭役(更卒,正卒、戍卒三种)汉汉初休养生息,田赋税率大大降低。田赋、人头税、徭役、财产税隋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租调役唐吸取隋亡教训,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前期:租庸调制(租:纳粟。调:纳帛或布。庸: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娟或布代役。推行基础是均田制)。中期:两税法(户税: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地税:按田亩缴纳。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特点:从按人丁税为主,转为按财产征税。宋宋承唐制,但附加税繁杂多变,扰民严重。两税法、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元租庸调(北)、两税法(南)、“科差(按户征收丝和银两)明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国家财政困难。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彻底废除)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两税法)(2)赋税品种:由繁到简,税种减少。(两税法、募役法)(3)征税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一条鞭法)(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两税法)(5)人身控制: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3.中国赋税制度的影响(1)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2)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3)社会:有助于人口的增长。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一)关税1.含义: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收。2.发展历程时间表现西周最早出现关税。晚清鸦片战争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1842年《南京条约》协定关税)国民政府1928年发布“改订新约”、《中美关税条约》等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的制定税率。新中国成立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198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3.特点(1)起源早。(2)发展历程曲折。(3)新中国成立后关税制度不断完善。4.意义(1)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2)保护生产,调节经济。(3)增加财政收入。(二)个人所得税1.含义: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2.发展历程(1)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2)1936年国民政府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3)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1980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3.意义(1)调节国民个人收入,有利于缓解社会分配不公。(2)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稳定。(3)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4)推动税收事业朝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5)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思维导图】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税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3.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4.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实行情况。【单元总结】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两者有区别又密切相关,户籍的建造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西欧中世纪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主题线索】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层,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西欧中世纪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时空定位】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1.演变战国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以五家为“伍”,制定户籍。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一般百姓的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实行“编户齐民”。东汉末年户籍散乱。隋朝“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为主户(拥有土地的税户)与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元朝按职业定户籍,军户、民户、匠户等,称为“诸色户计”,世代相袭。明朝继承元制,以职业定户籍,户籍册称“黄册”。清朝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2.中国历代户籍制度的目的: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3.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1)历史悠久。(2)由简单到复杂。(3)统治者的重视。(4)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5)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演变朝代基层组织社会治理(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秦汉县下设乡和里(乡里制),里之外有亭,设亭长。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唐朝唐朝(乡里制)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互相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法。明朝明朝(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酋、里长。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清朝推行保甲制2.趋势: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细化、严密。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政府进行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原因:(1)政治:保证人口繁衍和生产活动,维护封建统治。(2)经济: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3)思想:践行儒家仁政思想。2.表现:朝代社会救济优抚政策秦朝皇帝赐给年高老人鸠杖,以示尊重。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朝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义仓。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宋朝宗族内部(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明清慈善组织(善堂、善会等)开始兴起。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酒、肉。3.特点(1)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2)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4.意义(1)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2)有利于维护统治。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表现时期背景表现古希腊奴隶社会,小国寡民。村社自治,村社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登记、选举等。封建社会政治:封君封臣制经济:庄园与农奴制思想:基督教会基督教发挥重要作用前期: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基督教发挥重要作用庄园主或管家。后期:西欧城市兴起,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行会、商会上层分子。近代政治:民族国家的产生,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各国加强对基层治理的管理(英国:自治市;美国自治乡镇;法国:自治市镇)工业革命后社区组织开始形成。二战后内部:西方各国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与治理方式变革。外部:联合国对社区建设的推动。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效率,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很多事物交给市场和社会实现社会的有效分工。政府、社区和非政府共同作用,社区承担更多的政府职能。2.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基层治理以基层自治为主要特点,自主权逐渐扩大。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即对内的民主治理和对外的独立自主。历程: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趋势:向规范化、法治化、市场化等方向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