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机为良机:后疫情背景下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_第1页
化危机为良机:后疫情背景下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_第2页
化危机为良机:后疫情背景下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_第3页
化危机为良机:后疫情背景下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_第4页
化危机为良机:后疫情背景下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危机为良机:后疫情背景下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韩英杰高鹏飞

(唐山市群众艺术馆河北063000;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1)

2022年初暴发的新冠病毒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所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一场严重的国际公共关系危机。新冠病毒疫情的冲击影响加速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位格局的改变,加剧了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行为的深刻博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然清晰显现。在疫情初期,中国曾被快速推向了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大量西方媒体利用民众恐慌煽动种族主义,“中国病毒源头论与制造论”甚至是“中国制造有毒论”甚嚣尘上。由于意识形态和传媒伦理的差异,中国正常的对外传播遭遇了世界很多发达国家舆论的各种曲解、抵制甚至屏蔽。例如,美国先后将中国15家媒体列入所谓“外国使团”限制名单,并对TikTok(抖音海外版)拟采取强制的购买行为;而印度政府则连续4次共计禁用267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阻碍中国移动社交媒体在印度的健康发展。

然而,随着中国政府及民众抗击疫情出色表现的不断积累、中国媒体的“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以及中国在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方面所形成的良性综合效应,中国对外传播工作逐渐扭转了被动局面,逐渐重塑良好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国际社会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当前所处的全球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对外传播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关系到国家政治与外交的重要事项。所以,很有必要遵照对外宣传的科学发展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并借鉴新闻学中的“5W1H”原则,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化和多维度的对外传播危机管理与策略研究,以达到化不利为有利、化危机为良机的效果。

一、注重国际传播的对象选择

后疫情时代的对外传播要注意传播对象的选择。在对外舆论传播的理论中,两国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经济关系和地理距离相距越远时,越容易出现对外传播的效果偏差。部分西方媒体正是利用了受众难免的固有刻板印象、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等因素来误导其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在疫情发展的各个阶段建构出相应的歪曲甚至错误的事实图景。所以,对于恶意对中国进行污名化、煽动国际竞争对抗、实行舆情评论双重标准的美国福克斯新闻台等西方媒体,要针对性地予以正面回应,做到“及时发声、果断发声和有效发声”,以防止陷入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而导致不实信息和错误言论的扩大化。做到既理解中西方地域文化价值和政治体制差异,又保证代表中国的公正声音得到最广泛有效的传播,以争取形成最广泛的舆论战线同盟,稳定对外传播的主体对象。

二、注重国际传播的内容选择

在全球后疫情背景下,中国已然走近世界舆论场的中心,然而中国的对外传播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哈姆雷特式的拷问:中国最应该向世界说明什么?传播什么?怎样做才能让世界理解、认同并支持中国?在对外传播的内容选择上可以吸取“非典”时期对外传播方面的经验教训。2022年“非典”疫情暴发,在疫情初期出现了舆论应对不利的短期被动局面,但国家领导人在特殊时期很快就开展了“非典外交”,2022年5月,胡锦涛同志对俄罗斯等国进行访问,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在大会上通报了中国疫情和防治工作的相关情况,向世界显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风范。中国就应向世界传播构建一个有自信、有担当、有光明未来前景的大国形象。

为保证对外传播的实际效果,在对外传播的内容选择上要注意:我国对外传播的内容也不应是“自说自话”。既不能以针对西方的批判为宗旨而构建辩论批驳型的传播内容,也不能忽视中西方差异而以“自我认知”为核心传播中国理念。应以建立在文化平等起点上的后东方主义语境为传播基础,这就需要我国对自我形象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彰显大国风采。后疫情时代,我国的对外传播应构建在尊重科学、尊重正义、尊重自我的基础上,结合全球疫情的时代特征和西方受众的认知特征,认同中西差异并构建中西方平等交流的传播与对话机制,为疫情过后加大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执行力度、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软实力并构建丰富且有质感的国家形象做好充分准备。

三、注重国际传播的时机选择

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有其自身的发展周期规律,一般分为暴发期、发展期、高潮期、减缓期、结尾期和后续影响期。科学的对外传播应是根据不同国际区域的不同舆情发展周期而提前制定不同预案并及时有效应对。例如,在疫情暴发的初期,中国曾陷入到长时间度、高关注度、强争议度的全球舆论风暴中心,中国的对外传播应以“澄清事实、寻求支持”为主要内容。在疫情的发展期,中国的抗疫努力已见成效,而疫病在欧美国家迅速蔓延,对外传播应以“抵制污名、经验共享”为主要内容。在疫情的高潮期,中国的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欧美日益恶化,对外传播应以“重塑形象、无私援助”为主要内容。在疫情的减缓期至后续影响期,部分西方媒体仍会不遗余力地抹黑甚至攻击中国,对外传播应以“展示形象、引领团结”为主要内容。

四、注重国际传播的路径选择

在疫情舆情相互交织并不断演化的背景下,各国间的对外传播途径均受到大幅压减,报纸与书刊、展览与演出等传统传播路径遇到了巨大物理空间壁垒,对外传播的主要路径曾仅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络。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全球融媒体时代”的加速形成,各国均将在线数字传播等网络路径作为对外宣传的主要阵地。依托手机与客户端、结合融媒体与自媒体的在线数字传播是对外传播不可忽视的重要路径。例如抖音与抖音海外版(TikTok)从场景理论的视角出发,为用户搭建了满足“宅文化”虚拟社交体验的场景,为用户带来了沉浸式体验、形成故事化传播,“宅文化”内容创作也会形成积聚型产出,引发用户围观形成流量池。另外,由于网络自媒体具有传播迅速、受众量大、互动性强、影响面广、监管宽泛等特点,所以,借助融媒体与自媒体进行在线数字对外传播进而借助海外社交数字媒体平台,往往可以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例如,沈阳等多个城市就开通了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账号,以更加贴近欧美受众的方式进行对外传播的创新实践,回应国际关切并展示中国形象。在积极使用快捷灵活的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时,要注重充分发掘更为百姓化、受众参与度高的传播内容,通过多元化表达与多样性叙事风格,与国内各级外宣媒体交错发声,与传统媒介融合补充,与海外受众开展多维互动交流。

五、注重国际传播的策略选择

为了达到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必须注重传播策略的选择使用。在后疫情时期的对外传播中,一方面要分享抗疫经验,增强国际普遍认同;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应对国际舆论对抗的体制与机制,对污蔑中国的西方媒体给予精准回击。对中方提供医疗物资、派遣医疗队伍、开展药物疫苗合作研发等方面的新闻要进行密集宣传。在具体策略中,还可以借助华人网络,以华人普遍关心的中医药为宣传切口,注意因势利导地开展传播并提升效果,以便更好地树立强国形象、彰显大国担当。在具体实践中,应依托新媒体基础,采用全媒体理念,打造智慧型对外传播体系。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巧用多种社交传媒来讲述民众真实故事,激发人性情感共鸣以克服国内外的文化差异和认知偏差。此外,官方媒体在报道其他境外媒体关注的新闻时,应争取主动引导舆论,在议程设置中不回避、不敌视外媒关心的议题,积极呈现出相对客观、全面的国家形象。总之,应讲求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等策略技巧,借助具体文化资源来表述“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讲好“丰富且立体”的有质感的中国故事。

总之,中、美等大国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将存在激烈竞争博弈。而在缺乏相互充分交流的环境中,对外传播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标签化、政治化甚至是污名化的意识形态影响。中国对外传播的世界语境曾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引入到“新冷战”“全围堵”的窘迫境况中并因此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