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课件_第1页
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课件_第2页
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课件_第3页
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课件_第4页
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传统词项逻辑(上)主讲人:耿国华第三章

传统词项逻辑(上)主讲人:耿国华第一节传统词项逻辑概述一、什么是传统词项逻辑传统逻辑——指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古典逻辑为主延续到近代这一阶段的逻辑理论,包括传统演绎逻辑与传统归纳逻辑。也叫外延逻辑。传统词项逻辑——亚里士多德建立的以直言命题为对象、以三段论为核心的一个逻辑系统。第一节传统词项逻辑概述一、什么是传统词项逻辑传统词项逻辑

优缺点优点:主要使用自然语言表示和描述直言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贴近日常思维。便于理解、学习、掌握。4点局限性:结构不确定意义不精确范围狭窄分析粗糙传统词项逻辑

优缺点优点:简单命题——本身不包含其它命题的命题。简单命题推理——就是以简单命题作为前提和结论的演绎推理。如: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是要死的。简单命题和词项的关系:简单命题由最小的逻辑单位-词项构成。词项是作为简单命题的组成成分的名称或概念。简单命题推理的内部逻辑结构也由词项组成,简单命题由变项和常项构成。二、简单命题和词项简单命题——本身不包含其它命题的命题。二、简单命题和词项第二节

词项一、词项及其特征1、涵义词项(term)——指称和表达对象的思想的基本单位。即:思维及其语言表达中一种具有确定意义的基本单位。(狭义)在主、谓式语句所陈述的命题中,充当命题主项和谓项的语词。(广义)还包括量项和联项。第二节词项一、词项及其特征1、涵义词项怎样表达思想?词项是通过揭示对象特有属性来指称和表达对象的思想。词项怎样表达思想?词项是通过揭示对象特有属性客观存在的对象主观想象、猜测或虚构的对象对象实体实体属性

性质关系词项指称表达的对象的类别:思维的对象——纳入人们的思考领域的事物。如:客观世界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事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商品货币、阶级国家、感觉表象等等。客观存在的对象对象实体词项指称表达的对象的类别:思维的对象—△特有属性和一般属性(非特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固有属性和偶有属性属性词项所以能指称表达对象则是因为它揭示了对象的特有属性。

属性——指事物(也称实体)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词项揭示的对象的属性:△特有属性和一般属性(非特有)属性词项所以能指称表达对象则是△特有属性——是只为一个对象或该类对象都具有而其他类对象都不有的属性。因此能将该对象与其它对象区分开来的属性;一般属性——是该类对象都具有,其他类对象也可能具有的属性。非属特有属性,即那些虽然为对象所有,但不具有区别性的属性。△特有属性——是只为一个对象或该类对象都具有而其他类对象都不△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使它与别的事物相区别的属性。本质属性有两个特征:决定性;区别性。派生属性——就是对该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使它与别的事物相△固有属性——是该类对象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的属性。偶有属性——是某类对象中部分对象具有的属性。△固有属性——是该类对象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的属性。属性以人为例(黄头发、黑皮肤、兰眼睛)偶有属性——固有属性

一般属性——特有属性有眼睛、有四肢、有生命

本质属性——派生属性——有语言、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能直立行走属性以人为例(黄头发、黑皮肤、兰眼睛)偶有属性——一般属性有时是一致的。即:特有属性就是本质属性;本质属性就是特有属性。例如:人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这是“人”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又是特有属性。二者是一致的。而人的“体重、身高、年龄、性别”等同样既是“人”的非本质属性亦是非特有属性。

有时又是不一致的。例如:“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对社会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

“本质属性”被“特有属性”包含,“特有属性”包含“本质属性”。二者是“属种关系”。特有属性与本质属性的关系——有时是一致的。即:特有属性就是本质属性;本质属性就是特有属性词项的变脸:在传统逻辑中——词项是构成直言命题的要素,它主要是指直言命题中的主项和谓项。在现代谓词逻辑中——词项则被分解为个体词和谓词,量词和联结词,等等词项的变脸:在传统逻辑中——词项是构成直言命题的要素,它主要词项的基本功能——能够充当简单命题成分中的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自然语言中的实词、实词性质的词组,以及一些特定的虚词都是词项。词项的基本功能——能够充当简单命题成分中的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词项都有内涵和外延。

内涵——词项所表达的概念。即词项所指称对象的特有属性。(S是什么)外延——是词项所指称的对象的集合(范围)。(S指哪些)任何词项都是有所指的,词项所指称和表达的东西就是词项的外延。2、词项的逻辑特征词项都有内涵和外延。

2、词项的逻辑特征没有外延即不指称表达哪些对象,那么就无所谓词项;而没有内涵则不可能指称表达对象,因为无法确定所指称的是什么。因此任何词项都必有外延和内涵。词项的外延是唯一的并且确定的。而词项的内涵则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任何词项都必有外延和内涵:没有外延即不指称表达哪些对象,那么就无所谓词项;任何词项都必㈠概念与语词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其表现形式就是语词或词组。在一些逻辑学中,概念是作为思维结构的最小单位来研究的,这个意义上的“概念”相当于本书所说的词项。语词:(词或词组)是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中能独立使用的单位。3、词项与语词、概念的关系㈠概念与语词3、词项与语词、概念的关系联系:概念是语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词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类似椰汁和椰壳)任何概念都是用语词来表达,以语词为载体的,没有语词也就没有概念。区别:第一,概念与语词有不同的特点。概念:只具有指称什么对象以及所指称的对象具有哪些本质属性这样的逻辑意义。通常是多义的。语词:意义比较丰富,既有逻辑意义,也有语气、情感意义。语词只有表达概念了才有意义,就是说,概念是语词的涵义。第二,只有实词才能表达概念。第三,即使表达概念的语词与概念之间也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联系:概念是语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词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①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有些语词一个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这就是多义词。如“杜鹃”、“逻辑”等多义词。a国家机器主要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b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可以设立若干个人民法庭。c出庭的检察人员发现审判活动有违法情况,有权向法庭提出纠正意见。d法院进行公开审判的案件,允许群众进入法庭旁听。

上述四例中的“法庭”,虽然语言形式一样,但由于它们所处的语境不同,所以它们所表达的概念也不同。它们分别表示:“法院”、“派出所”、“合议庭”和“某场所”。②同一个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义词或同一词组。如“母亲”、“妈妈”、“娘”“医生”和“大夫”,“西红柿”和“番茄”,“中国首都”和“北京”,“2米”和“6尺”等,其中每一组语词都是同义词,表达了同一个概念.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①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有些语词一个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词项——是逻辑学范畴。词项是可以充当简单命题的主项和谓项、表达确定概念和逻辑性质的语词。(1)词项与语词的关系是:

词项是对语词的逻辑的抽象,表达语词的逻辑内容。这种逻辑抽象表现在:㈡词项与概念、语词词项——是逻辑学范畴。词项是可以充当简单命题的主项和谓项、表其一,词项的意义应当是明确的,词项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

比如,甲和乙在一起议论一个人。甲说:“他简直不是人!”乙反驳说:“他怎么不是人呢?大家都是人嘛!”在这里,甲和乙真的有分歧吗?其实,两个人并没有分歧,甲说的“人”是道德或伦理意义上的人,而乙所说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在我们讨论问题,进行推理或论证时必须把自然语言中这些多义词的意义确定下来,在同一个意义上来使用这些多义词,否则,问题就无法讨论下去,就不能正确地进行推理或论证。而把自然语言中这些多义词的意义确定下来,使它们表达特定的概念,作为命题组成部分的语词就被抽象为词项。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词项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其一,词项的意义应当是明确的,词项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其二,词项不包含语词通常所具有的情感、语气等方面含义。自然语言中的语词除了具有理性意义,表达一定的概念外,往往还具有情感、语气等方面的意义。例如:法国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小卷心菜”;阿拉伯人则用“我的小黄瓜”来称心爱的人;芬兰人思念情人时,称之为“温柔的小树叶”;南斯拉夫的加尔纽拉人则用“我的小草”来表达对恋人的最炽热的感情;希腊姑娘对自己被他人称为“像黄金虫一样”,心里就感到高兴;浪漫的维也纳人用“我的小蜗牛”来称呼心爱的人;美国人把恋人称为“蜜”;波兰人把自己的情人比喻为“饼干”;立陶宛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啤酒”。其二,词项不包含语词通常所具有的情感、语气等方面含义。在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中,究竟把握了对象的哪些特有属性才算正确把握了词项的内涵,这是由交际的语境决定的。往往是只要我们所把握的对象属性能够将其同其它对象区分开来就行了。由于在不同语境中需要把握的对象特有属性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所理解的词项其内涵是多层次方面的。(2)词项与概念的关系是:在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中,究竟把握了对象的哪些特有属性才算正确然而在科学理论研究中情况有所不同。一个理论往往是从某个特定的方面分析研究对象,它必须抽象掉对象的其它属性才能将研究深入下去。因此,在理论研究中,词项指称的是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对象,这样理解的词项不仅外延,而内涵也是唯一的和确定的。这种相对于特定理论而言的词项就是概念。因此,概念不同于词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是唯一的和确定的。概念的内涵是通过定义规定的。每个理论都对本理论中概念所指称对象的特有属性作出规定,我们是通过这种属性去识别概念所指称的对象。即通过把握概念的内涵去识别把握其外延。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商品”概念的定义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根据这个定义,只有劳动产品才是商品,这和我们一般思维交际活动中理解的“商品”概念是有区别的。然而在科学理论研究中情况有所不同。一个理论往往是从某个特定的正由于概念的内涵是由特定理论的定义规定的,即使是同一个词项,在不同理论中作为该理论的概念,它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就词项“水”而言,作为化学概念,“水是化学式为H2O的化合物”;作为物理概念,“水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液体”。在相关理论中只有理解把握了定义才能理解把握“水”这个概念。显然,这与我们的日常思维和交际活动中对词项“水”的理解和把握是不同的,一个小孩可以没有什么理论知识,但并不妨碍他正确掌握和运用词项“水”,只要他把握了水的某些特有属性,能正确识别“水”的所指。由此可见,我们不能脱离开词项谈概念,因为概念与词项密切相关,一个理论体系中运用词项即是该理论的概念。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概念与词项的区别,毕竟二者是有些不同的。词项表达意义确定的概念。词项表达意义确定的概念。正由于概念的内涵是由特定理论的定义规定的,即使是同一个词项,总结:语词、词项和概念1、概念与语词、词项的联系2、概念与语词、词项的区别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哲学或心理学范畴)语词-是一种语言形式(语言学范畴)词项-是指称事物、表达概念的语词(逻辑学范畴)概念、词项依赖于语词。任何概念都要用词项表达,任何词项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概念是词项的思维内容,词项是概念的表现形式语词依赖于概念、词项。总结:语词、词项和概念1、概念与语词、词项的联系2、概念与语二、词项的种类根据词项的外延:分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根据词项的内涵:分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所指称的对象是否集合体)根据词项是否指称某对象:分正词项和负词项根据词项指称实体还是属性:分实体词项和属性词项现实中存在有相对应的客体:分真实词项和虚假词项二、词项的种类根据词项的外延:1、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根据:词项的外延,即词项所指称对象的数量)

(1)单独词项:是指称某一个别事物的词项。单独词项是其外延只有单独一个对象词项。它的外延是独一无二的。→从语言角度看,单独词项一般是通过专名或者摹状词表达的。注意: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的区分具有相对性1、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根据:词项的外延,即词项所指称对象具体地说:A人名、地名、单位名等一般表达单独词项。B包含数目、序列或最高程度的词。C表示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发生的事件。D包含“这个”、“那个”的词或词组表达单独词项。专名(专有名词)——是为某个体所独自使用的名称词,其外延当然只有唯一的一个个体。具体地说:专名(专有名词)——是为某个体所独自使用的名称词“这颗行星”“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等等摹状词则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有属性来指称事物,其外延是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这颗行星”摹状词则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有属性来指称事物,其外延普遍词项——是指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一类事物的词项。它的外延是这一类事物中所有的个别事物。注意:一个语词所表达的词项究竟是普遍词项还是单独词项,需联系语言环境:例:《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专有的报名——单独词项)小王和小张手里各拿着一份《人民日报》(印刷出来的一份份报纸——普遍词项)(2)普遍词项:普遍词项——是指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一类事物的注意:(3)空词项——是非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如文学作品中构造的形象“孙悟空”、“鬼神”和科学上虚构的概念,如“永动机”。注意:(3)空词项——是非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如文学作品中构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混淆。这类谬误混淆了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的性质,在该用单独词项的地方使用了普遍词项。

例如:一家农民办的大旅社在解放路开业了。谬误辨析: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混淆。这类谬误混淆了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的性划分根据:词项内涵的不同,所指称的对象是集合体,还是非集合体。我们可以把词项分为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两大类。(1)集合词项——是指所指称对象是集合体的词项。如下词项都是集合词项:“车队”、“中国女子排球队”、“森林”“工人阶级”、“宪法汇编”、“走私集团”等等集合词项的特征:构成整体的分子不具有整体的属性。

2.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划分根据:词项内涵的不同,所指称的对象是集合体,还是非集合体非集合词项——是指所指称对象不是集合体的词项。如:“汽车”、“中国女子排球队队员”、“树”、“树木”、“工人”、“法律”、“走私犯”等等。非集合体和组成它的个体之间是类和分子

的关系。(2)非集合词项非集合词项——是指所指称对象不是集合体的词项。(2)非集合词对“类”与“分子”的关系、集合体与个体的关系的区分。A.一个类所具有的属性,它的分子也一定具有。B.我们可以用反映类的词项来说明或指称这个类中的每一个分子。C.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表达集合意义上使用的词项,有时表达非集合意义上使用的词项。区分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关键:

是否可拆分、拆指对“类”与“分子”的关系、集合体与个体的关系的区分。区分集合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混淆:犯了“合缪”或“分缪”的错误。例如:说人是猴子变的,真荒唐!难道这位漂亮的小角色猴子变的嘛?(“分缪”错误,把集合词项当非集合词项来使用。)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人就是一种有自知之明的动物。(“合缪”错误,把非集合词项当集合词项来使用。)谬误辨析: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混淆:犯了“合缪”或“分缪”的错误。谬误(根据:词项内涵的不同)根据词项指称的是某对象还是某对象以外的对象,可以把词项分为正词项和负词项两大类。正词项——指称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词项。也叫肯定词项。其内涵为正概念(肯定概念),正词项是指称某对象的词项。负词项——指称不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词项,也叫否定词项,其内涵为负概念(否定概念)。负词项是指称某特定对象以外的对象的词项。负词项一般带有否定词“无”、“不”、“非”等。3.正词项和负词项

(也叫肯定词项与否定词项)(根据:词项内涵的不同)3.正词项和负词项

(也叫肯定词项与1)并非包含否定词的词项都是负词项。2)论域——一个负词项相对的范围,是正、负词项外延的总和。负词项所相对的特定属词项的范围。

3)逻辑上的肯定和否定词项不涉及对内容的评价,

不取决于词义的褒贬。注意:1)并非包含否定词的词项都是负词项。注意:根据词项所反映的对象是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还是依附于事物的属性,可分为实体词项和属性词项。实体词项——指称的是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叫作具体词项。属性词项——指称的是依附于事物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也叫作抽象词项。4.实体词项和属性词项根据词项所反映的对象是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还是依附于事物的属根据词项所反映的对象在现实中是否有相对应的客体,可分为真实词项和虚假词项。真实词项——指称的是在现实中存在有相对应的客体。前面提到的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都属于真实词项。例如,“山水”、“人物”、“事件”等。虚假词项——现实生活中没有其指称的对象的词项。其外延为零。虚假词项指称的是在现实中不存在有相对应的客体。虚假词项也可称作“空词项”或“零词项”。5.真实词项和虚假词项根据词项所反映的对象在现实中是否有相对应的客体,可分为真实词s.pspspspspspps三、词项外延间的关系s.pspspspspspps三、词项外延间的关系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

(全异关系)全同关系(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真包含关系(下属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上属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理解和把握词项之间的关系是理解把握传统直言命题逻辑性质的一个基础。词项外延间的关系相容关系全同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下属关系)矛盾一、相容关系同异关系——也就是表现在两个相应的类之间的同异关系,即作为他们的外延的那两个类之间的同异关系如果所有s都是p,同时,所有p都是s,那么,s与p就有全同关系。或者说,s全同于p,或者说,s与p是全同的。1、全同关系也叫重合关系或同一关系s.p符号表示:所有S是P并且所有P是SS=P一、相容关系同异关系——也就是表现在两个相应的类之间的同异关46设词项A、B的外延是两个集合,它们所指称的对象即是它们外延集合的元素,这些元素用x1,x2,…,xn,…表示。如果对任一xi(iN,即i是任一自然数,因此xi代表x1,x2,…,xn,…中的任意一个),都有如果xi∈A那么xi∈B,并且如果xi∈B那么xi∈A,即A=B,则称A和B之间有同一关系。用集合论术语可以对同一关系作出严格描述:设词项A、B的外延是两个集合,它们所指称的对象即是它们外延集1、两个词项具有同一关系的只意味两个词项的外延相同,并不是说它们也有相同内涵。例如“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就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词项。如果外延相同,内涵也完全相同,如“诉讼”与“打官司”、“土豆”与“山药蛋”,就不是两个词项,而仅是表达同一词项的两个不同的词语。2、对于同一事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抽象出不同的内涵,形成不同的概念,表达这些概念的词项虽然外延相同但内涵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它们是外延具有同一关系的不同的词项。如上海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外延为同一关系的几个不同的词项(内涵不同)。如果不加以区分,同样会引起逻辑错误。3、不能把不是同一关系的词项当成同一关系的词项使用。例如,“被告”与“罪犯”不是同一关系的词项,因此,两词项不能交替使用。4、有时由于语境不同,语词本身所包含的情感等非理性意义不同,因此虽然两个词项具有全同关系,也不能互相交替使用。例如“母亲”和“娘”是具有同一关系的词项,但我们讲“祖国啊,母亲”而不讲“祖国啊,我的娘”。注意:1、两个词项具有同一关系的只意味两个词项的外延相同,并不是说例: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当他重新集结力量东山再起时,法国的许多报纸的脸谱向风云变幻的政治气候一样反常。拿破仑刚离开厄尔巴岛时,报纸称他“科西嘉怪物”当他继续向北挺进,第二个消息是“吃人魔王向格雷斯前进”随着拿破仑由南向北推进,报纸开始改变腔调,“纂位者进入格勒若布尔”“拿破仑占领里昂”最后,报纸报道“陛下将于今日抵达巴黎”例: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当他重新集结力量东2、真包含(上属)关系如果所有p都是s,但是,有的s不是p,那么,s真包含p,s与p就有上属关系,或者说,s上属于p。也叫做“s是p的上位概念”.所有p是s并且有s不是p.符号化为:s真包含pps下一页2、真包含(上属)关系如果所有p都是s,但是,有的s不是p,50设词项A、B的外延是两个集合,用x1,x2,…,xn,…表示两个集合的元素。如果对任一xi,都存在xj,(i,jN),使得若xi∈A那么xi∈B,但xjB且xjA,即AB,则称A和B之间有包含于关系。用集合论术语描述包含于关系:设词项A、B的外延是两个集合,用x1,x2,…,xn,…3、真包含于关系如果所有s都是p,但是,有的p不是s,那么,s与p就有真包含关系,下属关系,或者说,s下属于p.也叫s是p的下位概念。sp所有s是p,并且有p不是s。符号化为:s真包含于p。下一页3、真包含于关系如果所有s都是p,但是,有的p不是s,那么,52用集合论术语描述真包含于关系:设词项A、B的外延是两个集合,用x1,x2,…,xn,…表示两个集合的元素。如果对任一xi,都存在xj,(i,jN),使得若xi∈B那么xi∈A,但xjA且xjB,即BA,则称A和B之间有包含关系。用集合论术语描述真包含于关系:4、交叉关系s∩p≠0如果有的s是p,但是,有的s又不是p,而且,有的p又不是s,那么,s与p就有交叉关系,或者说,s与p是交叉的.ps下一页4、交叉关系s∩p≠0如果有的s是p,但是,有的s又不是54设词项A、B的外延是两个集合,x1,x2,…,xn,…表示两个集合的元素。如果存在着xi和xj(i,jN且i≠j),使得xi∈B且xi∈A,但xjA且xjB或者xjB且xjA,则称A和B之间有交叉关系。用集合论术语描述交叉关系:设词项A、B的外延是两个集合,x1,x2,…,xn,…二、不相容关系如果所有s都不是p,那么,s与p就有全异关系。或者说,s全异于p,或者说,s与p是全异的。1、全异关系也叫排斥关系s∩p=0sp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一页二、不相容关系如果所有s都不是p,那么,s与p就有全异关系。562、矛盾关系S∪p=1,S∩p=0如果s、p两个不相容的词项被包含于同一属词项I之中,并且s、p两个词项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词项I的外延。s、p两个词项的外延之间就是矛盾关系。3、反对关系

S∪p<1,S∩p=0

如果s、p两个不相容的词项被包含于同一属词项I之中,并且s、p两个词项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词项I的外延。s、p两个词项的外延之间就是反对关系。sp

IspI2、矛盾关系如果s、p两个不相容的词项被包含于同一属词项I之57设A、B的外延是两个集合,x1,x2,…,xn,…表示两个集合的元素。如果词项A与B之间是反对关系,那么对任一xi(iN),由xiA可推知xiB,但由xiA却不可能推出xiB。如果A与B之间是矛盾关系,那么由xiA可推知xiB,并且由xiA可能推知xiB。用集合论术语描述反对关系与矛盾关系各自的特点:用集合论术语描述反对关系与矛盾关系各自的特点:BA

C

D例如,有如下四个词项:廉价商品A劣质商品B高价商品C优质商品D在这四个词项中,A与B、A与D以及C与B、C与D是交叉关系,而A与C,B与D是全异关系。由此,可用欧拉图表示这四个词项之间的关系:对于任意多个词项,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必须两两比较进行。B例如(一)概括和限制由种词项过渡到属词项称作概括,由种词项过渡到属词项称作限制。因此,概括和限制是明确一个词项的种词项或属词的逻辑方法。概括和限制的逻辑根据: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凡是有真包含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的两个词项,我们说它们具有属种关系。这样的两个词项,它们的外延和内涵具有反变关系。即:一个词项的外延愈大,则它的内涵愈少;一个词项的外延愈小,则它的内涵愈多。反之,一个词项的内涵愈少,则它的外延愈大;一个词项的内涵愈多,则它的外延愈小。四、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一)概括和限制四、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概括——通过减少词项的内涵以扩大词项的外延,由一个外延较小的词项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大的词项,即由种词项过渡到属词项的逻辑推演方法,就是词项的概括。减少一个词项的内涵即去掉一个特有属性。这相当于去掉特殊性,留下的则是共性。我们得到的是一个指称范围更广泛的词项,即原词项的属词项。由此,通过减少内涵将把一个词项概括为它的属词项。1、概括(从种到属)概括——通过减少词项的内涵以扩大词项的外延,由一个外延较小的一种是在被概括的词项前去掉种词项的限制词,例如,“现代中国男性小说家”可以概括为“现代中国小说家”。这里,种词项“现代中国男性小说家”的修饰语“男性”被去掉了,内涵减少了,外延得到了扩大,过渡到了它的属词项“现代中国小说家”。另一种是将表示属词项的词语替换掉种词项的词语,如“教师”概括为“知识分子”。概括的推演方法:一种是在被概括的词项前去掉种词项的限制词,例如,“现代中国男限制——就是指通过增加词项的内涵、以缩小词项的外延来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增加一个词项的内涵即增添一些特有属性。由于特有属性变了,指称的对象也随之变化,我们将得到一个指称范围更狭窄的词项,即原词项的种词项。因此,通过增加内涵将把一个词项限制为它的种词。词项的限制,在语言上通常表现为增加修饰语。2、限制(从属到种)限制——就是指通过增加词项的内涵、以缩小词项的外延来明确词项错误的概括和限制,可称为“随意概括”和“不当限制”。例1:“厦门大学哲学系”→“厦门大学”(随意概括)例2:“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一个英国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了宇宙中最亮的一个天体。据称,这个天体也是宇宙中最遥远的天体之一。”(限制不当)把部分与整体关系当作属种关系,就会犯例1的错误。例2是我们写文章时不注意修饰语的合理使用,所出现一些对词项的不合理的限制。宇宙是无限的,现在发现是最亮的,未必就是整个宇宙中最亮的。可惜,上例在传播科学信息的同时,却又不自觉地违反了科学。如果学会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则可以避免此类错误。如将外延过大的词项“发现宇宙中最亮的一个天体”限制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宇宙中最亮的一个天体”,则可以纠正上例的错误。限制与分解混淆。如:中国→山东;牛-牛毛谬误辨析:错误的概括和限制,可称为“随意概括”和“不当限制”。谬误辨析其一、概括或限制得到的词项与原词项之间必须具有属种关系。否则就是乱戴帽子。其二、概括和限制可以连续进行,但不能无限进行。概括的极限是范畴。

单独词项不能限制

哲学范畴等则是不能概括的词项。

其三、概括和限制应注意程度,不能越级概括和限制。其四、并不是所有的修饰语的增加或减少都是限制或概括,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修饰语的方法对词项进行限制或概括。

进行限制和概括必须注意:其一、概括或限制得到的词项与原词项之间必须具有属种关系。否则(二)定义1、定义及其结构定义——是揭示词项(更严格地说是词项)内涵的逻辑方法。定义也就是揭示某一词项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来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也即以简短的语句或命题形式揭示词项的内涵或外延,使人们明确它的意义及其使用范围的逻辑方法。例1: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例2:氧就是核电荷为8的元素。(二)定义1、定义及其结构传统的定义理论认为,定义由三部分构成:定义项,被定义项和定义联项。被定义项=定义联项+定义项被定义项(Ds)——是指称对象的词项。是内涵需要揭示的词项。在陈述句中一般是主语。定义项(Dp)——是指称对象特有属性的词项。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词项。在陈述句中一般是宾语。②定义的结构传统的定义理论认为,定义由三部分构成:定义项,被定义项和定义②定义的结构定义联项(就是)——则表达的是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联结被定义项与定义项的词项。在陈述句中一般是谓语。例如“是”、“就是”、“是指”和“当且仅当”等,在数学、逻辑中,也用“=df”表示。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具有的是全同关系,就是说被定义项指称的对象就是具有定义项所指称特有属性的对象,即两个词项指称同一对象。归结起来,定义的结构大致可以写成下述公式:Ds就是Dp这里,Ds代表被定义项,Dp代表定义项,“就是”代表定义联项。②定义的结构定义联项(就是)——则表达的是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定义的对象可以是某个语词所代表、所指称的事物、对象,也可以仅仅是该语词本身,于是有“真实定义”和“语词定义”。2、定义的种类、下定义的方法定义的对象可以是某个语词所代表、所指称的事物、对象,也可以仅也叫事物定义,是通过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来明确词项的定义。日常生活以及各门科学对词项的定义一般都是真实定义。对一个词项进行真实定义,既可以从内涵角度着手,也可以从外延角度着手,于是有“内涵定义”和“外延定义”。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定义类型:内涵定义、外延定义。(1)真实定义:也叫事物定义,是通过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来明确词项的■①内涵定义

词项的内涵是词项所表达的概念,概念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因此,揭示词项所指事物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或对词项的涵义进行解释的定义,称为内涵定义。常见的内涵定义有实质定义和条件定义:

2、定义的种类、下定义的方法■①内涵定义2、定义的种类、下定义的方法实质定义要用精练的语句揭示这个词项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藉着定义我们可以将不同事物区别开。实质定义是最常见的内涵定义形式。☆→实质定义实质定义要用精练的语句揭示这个词项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真实定义的基本形式是:属加种差,定义项由一个属概念和一个种差构成。①公式:被定义项=种差+属词项②步骤:A.先找出被定义项Ds的邻近的属词项P(是Ds所指称对象的一般属性,即对Ds进行一次概括),即明确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属于哪一类。

如:定义法律规范,先找出其临近的属概念,即属行为规则。这种行为规则与别的行为规则有何不同呢?找种差。真实定义的步骤、类型真实定义的基本形式是:属加种差,定义项由一个属概念和一个种B.指明种差,也即找出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与该属的其他的种之间的差别(是Ds所指称对象的特殊属性,逻辑上叫“种差”),由种差加临近的属概念构成定义项。

如:法律规范与其他行为规范的不同在于,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真实定义的步骤、类型B.指明种差,也即找出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与该属的其他的C.用定义联项将定义项和被定义项联结起来。

如: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注意:有些特殊的词项不能用属加种差的方法。真实定义的步骤、类型C.用定义联项将定义项和被定义项联结起来。真实定义的步骤由于种差多种多样,因而在事物定义中,用属加种差方法下定义也呈现出不同的类型。→性质定义:是以事物的性质为种差的定义。→关系定义:是以事物间的关系为种差的定义。→功能定义:以事物的功用作为种差的定义→摹状定义:种差是对事物特征的描述。③属加种差定义的类型:由于种差多种多样,因而在事物定义中,用属加种差方法下定义除了属加种差定义,内涵定义还包括条件定义,即用条件命题(假言命题)作为定义项的内涵定义。☆→条件定义除了属加种差定义,内涵定义还包括条件定义,即用条件命题(假言通过列举一个词项的外延,也能够使人们获得对该词项的某种理解和认识,从而明确该词项的意义和适用范围。因此,外延定义也是一种常用的定义形式。有穷举定义、例举定义、实指定义几种形式。(1)穷举定义——如果一个词项所指的对像数目很少,或者其种类有限,则可以对它下穷举的外延定义。例1:氧族元素是指氧O、硫S、硒Se、碲Te、钋Po五种元素。例2:有理数和无理数总称“实数”。■②外延定义通过列举一个词项的外延,也能够使人们获得对该词项的某种理解和(2)例举定义——一个词项的外延对像数目很大,或者种类很多,无法穷尽列举,于是就举出一些例证,以帮助人们获得关于该词项所指称的对像的一些了解。例1:中国的少数民族有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壮族、土家族、苗族等。例2:什么是自然语言?例如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日语、朝鲜语都是自然语言。(3)实指定义——用手指着某一个对像,从而教会儿童去认识事物和使用语言,这样的方法常被叫做“实指定义”。■②外延定义(2)例举定义——一个词项的外延对像数目很大,或者种类很多,语词定义——该种定义方法以语词本身为定义的对象,常常涉及该语词的词源、意义、用法等,而不涉及该语词所代表、指称的事物和对像。语词定义的类型:(1)说明的语词定义。当别人不了解某一个语词的意义时,我们用说明的方法来解释这个词的意义。(2)语词定义:语词定义——该种定义方法以语词本身为定义的对象,常常涉及该语(2)规定的语词定义。有时候为了便于交流,需要发明新词,或者需要使用缩略语,这都要求对该新词或缩略语的意义有所规定。某些学科中往往需要给某些语词(包括引进的符号)规定定义,用以揭示术语的意义或引进符号。(3)修正定义。其中既有说明性成分,也有约定或规定性成分,在法律、法规等政策性文件中用得比较多。(2)语词定义:(2)规定的语词定义。(2)语词定义:定义真实定义语词定义内涵定义外延定义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关系定义功能定义摹状定义穷举定义例举定义实指定义说明的语词定义规定的语词定义修正定义语境定义操作定义实质定义条件定义定义真实定义语词定义内涵定义外延定义性质定义穷举定义说明的语→规则1: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必须是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定义过宽;定义过窄;某些方面讲过宽,从某些方面讲又过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间关系为全异关系,造成定义项与被定义项不相应相称。3、定义的规则→规则1: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必须是同一关系(全同关系)3、定义即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定义项真包含被定义项,结果造成把本来不属于被定义词项外延的对象也包括在该词项的外延之中。例1:汽车是适用于街道或公路的自动车辆。例2:哺乳动物是有肺部并要呼吸空气的脊推动物。(1)定义过宽即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定义项真包含被定义项,结果即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定义项真包含于被定义项。结果造成把本来属于被定义词项外延的对象排除在该词项的外延之外。例1:洋流是海洋水在平面上远距离的流动。例2:眼是人的视觉器官。(2)定义过窄即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定义项真包含于被定义项。结(3)定义从某些方面讲过宽,从某些方面讲又过窄。即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之间是交叉关系。这种错误定义中,被定义项从某一方面讲比定义项宽,从另一方面讲,又比定义项窄。例如:桌子是放食物的物体。从一方面讲,桌子也可以用于工作,另一方面讲,用来放食物的不仅是桌子,也可以是床、书桌、课桌和其他的家具。(3)定义从某些方面讲过宽,从某些方面讲又过窄。即定义项与被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并不是没有。例如上述的“商品就是商人的品格”这一定义。以上逻辑错误都是由于没有揭示被定义对象的区别性特征,造成定义项与被定义项不相应相称。(4)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间关系为全异关系。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并不是没有。(4)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定义项的功能在于揭示被定义项所指称对象的特有属性。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1)同语反复,即定义项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

例:吱吱作响的门是会发出吱吱声的门。命运就是命运。(2)循环定义。定义项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在用定义项去刻画、说明被定义项时定义项本身又需要或依赖于被定义项来说明。

例:有人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三个相关的定义: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规则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项的功能在于揭示被定义项所指称对象的特有属性。→规则2:→规则3:定义必须是清楚明白的。不能有含混、隐晦词语,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定义含糊不清”或“用比喻下定义”的逻辑错误。例1:“生命是通过塑造出来的模式而进行的新陈代谢。”(定义不清)例2:“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规则3:定义必须是清楚明白的。不能有含混、隐晦词语,不能用定义一般用肯定的语句和正词项。除非必要,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或负词项。否则,就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规则4: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定义一般用肯定的语句和正词项。除非必要,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或1、划分及其构成划分——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词项的外延分为若干个小类的逻辑方法叫做划分。因此,划分是明确词项外延的逻辑方法。例如,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词项“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若干类。划分的构成(划分三要素):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以及划分的根据。→划分根据:划分时所依据的标准。→划分母项:被划分的词项。如上例中的“社会”。→划分子项:划分后得到的词项。即代表小类的词项。划分的这三个构成部分缺一不可。没有母项划分就没有对象,不可能进行划分。没有子项划分没有结果,等于没有划分。最后,没有根据划分就没有标准,我们无法进行划分。(三)划分1、划分及其构成(三)划分(三)划分划分是明确词项外延的逻辑方法。通过划分我们可以明确词项指称的哪几类对象。有四种类型的划分。①一次划分。它是依据一个根据、按照一个标准,将母项分为一组子项,不把子项再进行划分。②重复划分。即依据不同的根据,对同一个词项反复进行的划分。③连续划分。把母项划分为一组子项后,再把所得子项中得一个、几个或全部作为母项继续划分,直到满足需要为止。(三)划分划分是明确词项外延的逻辑方法。通过划分我们可以明确④二分法(对分法)。一种特殊的划分,是根据对象有无某种属性,即直接把一个词项分为正负两个词项。可表示为:B=A+﹁A。二分法可以是一次划分,也可以连续进行。⑤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划分从广义上讲包括分类。分类是以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作为划分的根据而进行的一种划分。2、划分的种类④二分法(对分法)。一种特殊的划分,是根据对象有无某种属性,区别:凡分类都是划分,但划分不一定是分类。

a.划分与分类的根据不同。一般意义上讲的划分,只要能将事物相互区别开的一切属性都可作为划分的根据。而分类的根据,只能是对象的本质属性和显著特征。b.作用不同。划分主要是根据人们的日常需要确定的。一旦需要满足了,这种划分的意义就失去了;而分类主要用于研究,因此分类的结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划分与分类的区别:区别:凡分类都是划分,但划分不一定是分类。划分与分类的区别划分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才可能是正确的。这些规则有:规则①划分的子项相互间必须是不相容关系。划分所得子项外延必须互相排斥。违反它所犯的逻辑错误:子项相容。3、划分的规则划分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才可能是正确的。这些规则有:3、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它所犯的逻辑错误:混淆根据。例:学校——小学、中学、高等学校、专科学校、综合大学。规则②每次划分只能使用一个根据。(根据必须同一。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规则②每次划划分后所得子项的外延之和,应等于母项的外延。违反它所犯的逻辑错误:a划分过宽(多出子项):子项外延之和大于母项外延。我们是用子项来明确母项外延的,如果子项之和大于母项,说明子项中包含有不是母项外延的东西。如果子项之和小于母项,说明漏掉了外延。子项之和大于母项被称作“多出子项”的错误,b“划分不全”划分过窄(子项不全、子项不穷尽)的错误:子项外延之和小于母项外延。规则③划分必须相称划分后所得子项的外延之和,应等于母项的外延。规则③划分必须每一次划分,划分出来的子项应当是母项最邻近的种概念,不能越级。如果越级划分,往往会遗漏子项,产生划分不全的错误。违反它所犯的逻辑错误:越级划分或划分层次不清。规则④划分一般应按层次进行,不应当越级。每一次划分,划分出来的子项应当是母项最邻近的种概念,不能越级a一个错误的划分可能违反不止一条规则。如果划分犯了“混淆根据”的逻辑错误,则包含了“子项相容”的错误。b划分不同于分解、列举划分和分解:划分和分解虽然通常都采用“把……分为……”的形式,但二者截然不同,要注意加以区分。划分是将一个词项所指称的对象分为若干个小类,分解则是将一个整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被分解的对象与其各部分之间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不具有整体的属性。关于划分应注意的事项:a一个错误的划分可能违反不止一条规则。关于划分应注意的事项:列举与划分:

划分需要明确概念的全部外延,把属概念下所包含的满意个分子都分到一定的种概念中。而列举是划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划分的省略式。它只明确概念的部分外延,把不能也不需要一一明确的部分省略,将需要的子项关于划分应注意的事项:列举与划分:关于划分应注意的事项:划分与定义的关系区别划分是明确词项的外延,定义是明确词项的内涵,他们是明确词项的两种不同的逻辑方法联系划分给定义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定义给划分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划分与定义的关系区别划分是明确词项的外延,定义是明确词项的内第三章

传统词项逻辑(上)主讲人:耿国华第三章

传统词项逻辑(上)主讲人:耿国华第一节传统词项逻辑概述一、什么是传统词项逻辑传统逻辑——指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古典逻辑为主延续到近代这一阶段的逻辑理论,包括传统演绎逻辑与传统归纳逻辑。也叫外延逻辑。传统词项逻辑——亚里士多德建立的以直言命题为对象、以三段论为核心的一个逻辑系统。第一节传统词项逻辑概述一、什么是传统词项逻辑传统词项逻辑

优缺点优点:主要使用自然语言表示和描述直言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贴近日常思维。便于理解、学习、掌握。4点局限性:结构不确定意义不精确范围狭窄分析粗糙传统词项逻辑

优缺点优点:简单命题——本身不包含其它命题的命题。简单命题推理——就是以简单命题作为前提和结论的演绎推理。如: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是要死的。简单命题和词项的关系:简单命题由最小的逻辑单位-词项构成。词项是作为简单命题的组成成分的名称或概念。简单命题推理的内部逻辑结构也由词项组成,简单命题由变项和常项构成。二、简单命题和词项简单命题——本身不包含其它命题的命题。二、简单命题和词项第二节

词项一、词项及其特征1、涵义词项(term)——指称和表达对象的思想的基本单位。即:思维及其语言表达中一种具有确定意义的基本单位。(狭义)在主、谓式语句所陈述的命题中,充当命题主项和谓项的语词。(广义)还包括量项和联项。第二节词项一、词项及其特征1、涵义词项怎样表达思想?词项是通过揭示对象特有属性来指称和表达对象的思想。词项怎样表达思想?词项是通过揭示对象特有属性客观存在的对象主观想象、猜测或虚构的对象对象实体实体属性

性质关系词项指称表达的对象的类别:思维的对象——纳入人们的思考领域的事物。如:客观世界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事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商品货币、阶级国家、感觉表象等等。客观存在的对象对象实体词项指称表达的对象的类别:思维的对象—△特有属性和一般属性(非特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固有属性和偶有属性属性词项所以能指称表达对象则是因为它揭示了对象的特有属性。

属性——指事物(也称实体)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词项揭示的对象的属性:△特有属性和一般属性(非特有)属性词项所以能指称表达对象则是△特有属性——是只为一个对象或该类对象都具有而其他类对象都不有的属性。因此能将该对象与其它对象区分开来的属性;一般属性——是该类对象都具有,其他类对象也可能具有的属性。非属特有属性,即那些虽然为对象所有,但不具有区别性的属性。△特有属性——是只为一个对象或该类对象都具有而其他类对象都不△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使它与别的事物相区别的属性。本质属性有两个特征:决定性;区别性。派生属性——就是对该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使它与别的事物相△固有属性——是该类对象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的属性。偶有属性——是某类对象中部分对象具有的属性。△固有属性——是该类对象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的属性。属性以人为例(黄头发、黑皮肤、兰眼睛)偶有属性——固有属性

一般属性——特有属性有眼睛、有四肢、有生命

本质属性——派生属性——有语言、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能直立行走属性以人为例(黄头发、黑皮肤、兰眼睛)偶有属性——一般属性有时是一致的。即:特有属性就是本质属性;本质属性就是特有属性。例如:人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这是“人”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又是特有属性。二者是一致的。而人的“体重、身高、年龄、性别”等同样既是“人”的非本质属性亦是非特有属性。

有时又是不一致的。例如:“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对社会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

“本质属性”被“特有属性”包含,“特有属性”包含“本质属性”。二者是“属种关系”。特有属性与本质属性的关系——有时是一致的。即:特有属性就是本质属性;本质属性就是特有属性词项的变脸:在传统逻辑中——词项是构成直言命题的要素,它主要是指直言命题中的主项和谓项。在现代谓词逻辑中——词项则被分解为个体词和谓词,量词和联结词,等等词项的变脸:在传统逻辑中——词项是构成直言命题的要素,它主要词项的基本功能——能够充当简单命题成分中的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自然语言中的实词、实词性质的词组,以及一些特定的虚词都是词项。词项的基本功能——能够充当简单命题成分中的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词项都有内涵和外延。

内涵——词项所表达的概念。即词项所指称对象的特有属性。(S是什么)外延——是词项所指称的对象的集合(范围)。(S指哪些)任何词项都是有所指的,词项所指称和表达的东西就是词项的外延。2、词项的逻辑特征词项都有内涵和外延。

2、词项的逻辑特征没有外延即不指称表达哪些对象,那么就无所谓词项;而没有内涵则不可能指称表达对象,因为无法确定所指称的是什么。因此任何词项都必有外延和内涵。词项的外延是唯一的并且确定的。而词项的内涵则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任何词项都必有外延和内涵:没有外延即不指称表达哪些对象,那么就无所谓词项;任何词项都必㈠概念与语词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其表现形式就是语词或词组。在一些逻辑学中,概念是作为思维结构的最小单位来研究的,这个意义上的“概念”相当于本书所说的词项。语词:(词或词组)是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中能独立使用的单位。3、词项与语词、概念的关系㈠概念与语词3、词项与语词、概念的关系联系:概念是语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词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类似椰汁和椰壳)任何概念都是用语词来表达,以语词为载体的,没有语词也就没有概念。区别:第一,概念与语词有不同的特点。概念:只具有指称什么对象以及所指称的对象具有哪些本质属性这样的逻辑意义。通常是多义的。语词:意义比较丰富,既有逻辑意义,也有语气、情感意义。语词只有表达概念了才有意义,就是说,概念是语词的涵义。第二,只有实词才能表达概念。第三,即使表达概念的语词与概念之间也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联系:概念是语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词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①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有些语词一个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这就是多义词。如“杜鹃”、“逻辑”等多义词。a国家机器主要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b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可以设立若干个人民法庭。c出庭的检察人员发现审判活动有违法情况,有权向法庭提出纠正意见。d法院进行公开审判的案件,允许群众进入法庭旁听。

上述四例中的“法庭”,虽然语言形式一样,但由于它们所处的语境不同,所以它们所表达的概念也不同。它们分别表示:“法院”、“派出所”、“合议庭”和“某场所”。②同一个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义词或同一词组。如“母亲”、“妈妈”、“娘”“医生”和“大夫”,“西红柿”和“番茄”,“中国首都”和“北京”,“2米”和“6尺”等,其中每一组语词都是同义词,表达了同一个概念.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①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有些语词一个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词项——是逻辑学范畴。词项是可以充当简单命题的主项和谓项、表达确定概念和逻辑性质的语词。(1)词项与语词的关系是:

词项是对语词的逻辑的抽象,表达语词的逻辑内容。这种逻辑抽象表现在:㈡词项与概念、语词词项——是逻辑学范畴。词项是可以充当简单命题的主项和谓项、表其一,词项的意义应当是明确的,词项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

比如,甲和乙在一起议论一个人。甲说:“他简直不是人!”乙反驳说:“他怎么不是人呢?大家都是人嘛!”在这里,甲和乙真的有分歧吗?其实,两个人并没有分歧,甲说的“人”是道德或伦理意义上的人,而乙所说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在我们讨论问题,进行推理或论证时必须把自然语言中这些多义词的意义确定下来,在同一个意义上来使用这些多义词,否则,问题就无法讨论下去,就不能正确地进行推理或论证。而把自然语言中这些多义词的意义确定下来,使它们表达特定的概念,作为命题组成部分的语词就被抽象为词项。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词项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其一,词项的意义应当是明确的,词项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其二,词项不包含语词通常所具有的情感、语气等方面含义。自然语言中的语词除了具有理性意义,表达一定的概念外,往往还具有情感、语气等方面的意义。例如:法国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小卷心菜”;阿拉伯人则用“我的小黄瓜”来称心爱的人;芬兰人思念情人时,称之为“温柔的小树叶”;南斯拉夫的加尔纽拉人则用“我的小草”来表达对恋人的最炽热的感情;希腊姑娘对自己被他人称为“像黄金虫一样”,心里就感到高兴;浪漫的维也纳人用“我的小蜗牛”来称呼心爱的人;美国人把恋人称为“蜜”;波兰人把自己的情人比喻为“饼干”;立陶宛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啤酒”。其二,词项不包含语词通常所具有的情感、语气等方面含义。在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中,究竟把握了对象的哪些特有属性才算正确把握了词项的内涵,这是由交际的语境决定的。往往是只要我们所把握的对象属性能够将其同其它对象区分开来就行了。由于在不同语境中需要把握的对象特有属性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所理解的词项其内涵是多层次方面的。(2)词项与概念的关系是:在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中,究竟把握了对象的哪些特有属性才算正确然而在科学理论研究中情况有所不同。一个理论往往是从某个特定的方面分析研究对象,它必须抽象掉对象的其它属性才能将研究深入下去。因此,在理论研究中,词项指称的是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对象,这样理解的词项不仅外延,而内涵也是唯一的和确定的。这种相对于特定理论而言的词项就是概念。因此,概念不同于词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是唯一的和确定的。概念的内涵是通过定义规定的。每个理论都对本理论中概念所指称对象的特有属性作出规定,我们是通过这种属性去识别概念所指称的对象。即通过把握概念的内涵去识别把握其外延。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商品”概念的定义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根据这个定义,只有劳动产品才是商品,这和我们一般思维交际活动中理解的“商品”概念是有区别的。然而在科学理论研究中情况有所不同。一个理论往往是从某个特定的正由于概念的内涵是由特定理论的定义规定的,即使是同一个词项,在不同理论中作为该理论的概念,它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就词项“水”而言,作为化学概念,“水是化学式为H2O的化合物”;作为物理概念,“水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液体”。在相关理论中只有理解把握了定义才能理解把握“水”这个概念。显然,这与我们的日常思维和交际活动中对词项“水”的理解和把握是不同的,一个小孩可以没有什么理论知识,但并不妨碍他正确掌握和运用词项“水”,只要他把握了水的某些特有属性,能正确识别“水”的所指。由此可见,我们不能脱离开词项谈概念,因为概念与词项密切相关,一个理论体系中运用词项即是该理论的概念。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概念与词项的区别,毕竟二者是有些不同的。词项表达意义确定的概念。词项表达意义确定的概念。正由于概念的内涵是由特定理论的定义规定的,即使是同一个词项,总结:语词、词项和概念1、概念与语词、词项的联系2、概念与语词、词项的区别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哲学或心理学范畴)语词-是一种语言形式(语言学范畴)词项-是指称事物、表达概念的语词(逻辑学范畴)概念、词项依赖于语词。任何概念都要用词项表达,任何词项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概念是词项的思维内容,词项是概念的表现形式语词依赖于概念、词项。总结:语词、词项和概念1、概念与语词、词项的联系2、概念与语二、词项的种类根据词项的外延:分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根据词项的内涵:分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所指称的对象是否集合体)根据词项是否指称某对象:分正词项和负词项根据词项指称实体还是属性:分实体词项和属性词项现实中存在有相对应的客体:分真实词项和虚假词项二、词项的种类根据词项的外延:1、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根据:词项的外延,即词项所指称对象的数量)

(1)单独词项:是指称某一个别事物的词项。单独词项是其外延只有单独一个对象词项。它的外延是独一无二的。→从语言角度看,单独词项一般是通过专名或者摹状词表达的。注意: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的区分具有相对性1、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根据:词项的外延,即词项所指称对象具体地说:A人名、地名、单位名等一般表达单独词项。B包含数目、序列或最高程度的词。C表示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发生的事件。D包含“这个”、“那个”的词或词组表达单独词项。专名(专有名词)——是为某个体所独自使用的名称词,其外延当然只有唯一的一个个体。具体地说:专名(专有名词)——是为某个体所独自使用的名称词“这颗行星”“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等等摹状词则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有属性来指称事物,其外延是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这颗行星”摹状词则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有属性来指称事物,其外延普遍词项——是指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一类事物的词项。它的外延是这一类事物中所有的个别事物。注意:一个语词所表达的词项究竟是普遍词项还是单独词项,需联系语言环境:例:《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专有的报名——单独词项)小王和小张手里各拿着一份《人民日报》(印刷出来的一份份报纸——普遍词项)(2)普遍词项:普遍词项——是指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一类事物的注意:(3)空词项——是非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如文学作品中构造的形象“孙悟空”、“鬼神”和科学上虚构的概念,如“永动机”。注意:(3)空词项——是非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如文学作品中构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混淆。这类谬误混淆了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的性质,在该用单独词项的地方使用了普遍词项。

例如:一家农民办的大旅社在解放路开业了。谬误辨析: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混淆。这类谬误混淆了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的性划分根据:词项内涵的不同,所指称的对象是集合体,还是非集合体。我们可以把词项分为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两大类。(1)集合词项——是指所指称对象是集合体的词项。如下词项都是集合词项:“车队”、“中国女子排球队”、“森林”“工人阶级”、“宪法汇编”、“走私集团”等等集合词项的特征:构成整体的分子不具有整体的属性。

2.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划分根据:词项内涵的不同,所指称的对象是集合体,还是非集合体非集合词项——是指所指称对象不是集合体的词项。如:“汽车”、“中国女子排球队队员”、“树”、“树木”、“工人”、“法律”、“走私犯”等等。非集合体和组成它的个体之间是类和分子

的关系。(2)非集合词项非集合词项——是指所指称对象不是集合体的词项。(2)非集合词对“类”与“分子”的关系、集合体与个体的关系的区分。A.一个类所具有的属性,它的分子也一定具有。B.我们可以用反映类的词项来说明或指称这个类中的每一个分子。C.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表达集合意义上使用的词项,有时表达非集合意义上使用的词项。区分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关键:

是否可拆分、拆指对“类”与“分子”的关系、集合体与个体的关系的区分。区分集合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混淆:犯了“合缪”或“分缪”的错误。例如:说人是猴子变的,真荒唐!难道这位漂亮的小角色猴子变的嘛?(“分缪”错误,把集合词项当非集合词项来使用。)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人就是一种有自知之明的动物。(“合缪”错误,把非集合词项当集合词项来使用。)谬误辨析: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混淆:犯了“合缪”或“分缪”的错误。谬误(根据:词项内涵的不同)根据词项指称的是某对象还是某对象以外的对象,可以把词项分为正词项和负词项两大类。正词项——指称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词项。也叫肯定词项。其内涵为正概念(肯定概念),正词项是指称某对象的词项。负词项——指称不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词项,也叫否定词项,其内涵为负概念(否定概念)。负词项是指称某特定对象以外的对象的词项。负词项一般带有否定词“无”、“不”、“非”等。3.正词项和负词项

(也叫肯定词项与否定词项)(根据:词项内涵的不同)3.正词项和负词项

(也叫肯定词项与1)并非包含否定词的词项都是负词项。2)论域——一个负词项相对的范围,是正、负词项外延的总和。负词项所相对的特定属词项的范围。

3)逻辑上的肯定和否定词项不涉及对内容的评价,

不取决于词义的褒贬。注意:1)并非包含否定词的词项都是负词项。注意:根据词项所反映的对象是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还是依附于事物的属性,可分为实体词项和属性词项。实体词项——指称的是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叫作具体词项。属性词项——指称的是依附于事物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也叫作抽象词项。4.实体词项和属性词项根据词项所反映的对象是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还是依附于事物的属根据词项所反映的对象在现实中是否有相对应的客体,可分为真实词项和虚假词项。真实词项——指称的是在现实中存在有相对应的客体。前面提到的普遍词项和单独词项都属于真实词项。例如,“山水”、“人物”、“事件”等。虚假词项——现实生活中没有其指称的对象的词项。其外延为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