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对外汉语教学课型论第五章对外汉语教学课型论1学习内容:理解听力、阅读、口语、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了解各门课程的特点、过程、方式和课堂练习方法。掌握各门课程的教学原则。学习重难点:重点:各种课型的理论依据。难点:对各种课型特点的把握。学习内容:2一、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第二语言教学总的课程类型范围包括:语言课、翻译课、语言知识课、文学课、其他文化知识课等几个大的类型。
在教学设计和实际运作中的课程主要以语言类课程为主,是把语言课具体分解为具有不同侧重点和不同功能的教学或学习科目,有学者称之为“课型”。吕必松:教学内容有相对独立系统的叫课程属于一门课程的分支的叫课型一、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31.课程和课型课程和课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内容有相对独立系统的叫课程,属于一门课程的分支的叫课型。因为有些课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课型,所以我们这里不但要讨论课程的类型,而且要讨论有关课程的课型。2课程类型这里所说的课程类型是指第二语言教学的课程类型的总的范围。通常包括:语言课,翻译课,语言知识课、文学课,其他文化知识课和有关的理论课。
1.课程和课型4(1)语言课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语言课就是汉语课,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应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2)翻译课这也是一种语言课。它的基本教学内容是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对泽;主要目的是培养翻译能力和翻译技巧;有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
(3)其他课程包括:语言知识课、文学课,其他文化知识课和有关的理论课.它们又都可以细分为若干门具体的课程
(1)语言课5语言知识课: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词汇.修辞、文字等等文学课:可以分为文学史、文学作品等等其他文化知识课:可以分为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等等注意: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有关的知识;教学方法是着眼于知识的传授;但也不能忽视第二语言教学的总的教学目的;要兼顾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特别是听、读、写的技能。语言知识课: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词汇.修辞、文字等等63现代汉语课的课型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可以把有关的内容从总的教学内容中分解出来,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这样.这门课程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课型。⑴综合课也叫精读课,是把语言要素、文化背景知识和语用规则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等各项内容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课程。主要特点:全面性、综合性,一般作为基础课和主干课设置。
3现代汉语课的课型7(2)专项技能课是从技能训练的角度划分的课型,就是专门训练一两项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主要特点:专门性,一般都作为重点课程设置。通常开设:听力、说话(口语)、阅读、写作等课型。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热门话题”课也属于专项技能课。(2)专项技能课8(3)专门目标课。是一种有专门教学目标和专项教学内容的特殊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方向的技能和能力。特点:教学内容结合有关的专业内容或专门的语体和文体,有专门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比较灵活,一般作为教学中的补充课程。文学阅读、应用文写作、报刊阅读、新闻听力、科技汉语等.都属于专门目标课。上述三类课型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的,所以有交叉现象。
(3)专门目标课。94.课程设置考虑因素:⑴要考虑课与课之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纵向联系:指教学的阶段性。横向联系:指同一教学阶段各课之间的配合。⑵选用教材也要考虑纵横关系。我国现阶段汉语教学特点:采用综合课与专项技能课相结合,即以汉语综合课为主干核心,以专项技能课为重点,采用分技能设置课程的方式。4.课程设置考虑因素:10二、语言四种技能及其相互关系1.语言四项技能:听、说、读、写技能
2.语言技能和微技能语言各项技能还可以分为更小的技能,即微技能或叫局部技能,微技能是语言技能的分解,也是技能的要素。3.语言四项技能之间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共同发挥系统的功能,一个完整上的语言能力,四项技能缺一不可,不可分裂。二、语言四种技能及其相互关系11听和读两项主要是接受型或叫输入型、理解性技能,共性是对输入信息的解码。说和写两项技能主要是创造型或叫输出型技能、表达性技能,其共性是要辨认信息、匹配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4、几种语言技能训练方式⑴听说领先、读写跟上⑵从读入手,以听说为重点⑶从信息加工特点出发,将四项技能分为接受型和创造型两类组织教学听和读两项主要是接受型或叫输入型、理解性技能,共性是对输入信12
第一节听力教学一、听力理解的理论依据1.听力理解的本质传统观点:一种被动的行为,听力理解被当作一种被动的技能、简单的解码过程。现代观点:听是一种活动,听力理解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对言语信息的接收和解码过程。因此,听力课的特点是以输入为主:(可懂输入)语料的输入教学操练方法的输入第一节听力教学132.对听力理解过程的认识⑴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重组”过程。即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不是简单的还原意义,而是积极能动的重组过程。⑵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两种知觉加工方式一是“底朝上”(bottom-up)或者叫“材料驱动加工”(data-drivenprocessing),即理解过程是从小单元开始,一步一步组合起形成对大单元的理解,这种方式适用于对句子以下层面的理解,主要依靠或者说利用我们的语言知识对所听到的材料进行语言分析进而理解。2.对听力理解过程的认识14二是“顶向下”(top-down)也叫“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drivenprocessing),即理解过程是反向的,主要是利用背景知识(各种旧知识、一般知识经验等),或者说是图式(schema,也称知识结构或架构,knowledgestructure)结合语言知识对所听材料进行通篇理解。在听力教学中,我们都会用到这两种方式,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来安排课程。二是“顶向下”(top-down)也叫“概念驱动加工”(co15二、听力训练的任务和内容
1.听力训练的任务:A.打听力基础:课内的听力训练是为走出课堂进行社会交际铺路。B.培养听的技巧:抓关键,跳障碍。C.培养听的适应能力:方言、口音、非标准语言、条理不清、外界干扰……情况。D.培养注意力和开发智力: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听的习惯
听力训练要围绕以上四项任务进行。二、听力训练的任务和内容162.听力练习的基本内容语音识别、词义理解和语义理解。⑴语音识别练习的基本内容:声、韵、调、连读、停顿、重音、语调、语气等。常用形式有:听写(拼音)、注声母、韵母、标调号、标句重音等。⑵词义理解练习形式:听后解释、听后联想、猜测词义、多项选择解释词义、辨别同义词、近义词等。⑶语义理解练习形式:听后回答问题、画图、填表、选择正确答案、听后讨论等。2.听力练习的基本内容17三、听力训练的途径
1.开设专门的听力课听力课在总课时中的比例不少于1/4。
2.安排专门的听力教学环节。如果没有专门的听力技能训练课,而是开设综合课的话,需要在综合课上安排专门的听力教学环节。四、听力训练的方法听力训练的基本方法是听和练习。听的方法有"聆听"和"视听"。三、听力训练的途径18五、听力课教学两种:精听(intensivelistening)泛听(extensivelistening)教学注意因素:⑴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听,防止学生消极被动地听。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边听边做练习。⑵注意培养听力技巧,如抓关键、跳障碍等,不要求学生听懂所有的词语。⑶连续听的时间不宜过长。⑷注意语速五、听力课教学19六.听力教学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⑴听前准备两种听前准备方式:A关于内容的准备设置某种情景;简单介绍相关资料;提供某种背景知识;告诉学生关于材料的主要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
B扫清语言障碍
即教师将生词或新语法点拉出来讲解,然后再听。
六.听力教学的过程20⑵听,边听边做三种方式:面听、机听、视听,其中主要以机听为主。具体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说,一篇课文给学生听3遍。听第一遍的时候,让学生注意一些大意性的内容。听第二遍的时候,教师提出一些细节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听第三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边听边做书上的填空题。⑵听,边听边做21⑶听后练习听后回答问题(中高级阶段常用);让学生听后复述课文、发表评论或看法,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提问、让学生复述故事、总结中心思想、谈启发等形式。
⑶听后练习22七.听力训练的技能目标听力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听懂课本上的材料,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要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首先要知道听力技能包括以下几种微技能⑴章兼中的六种微技能(P172)⑵杨慧元的八种微技能(重点):辨别分析能力、记忆储存能力、联想猜测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边听边记能力、听后模仿能力、检索监听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七.听力训练的技能目标23八.听力教学的方式⑴如何选择听力材料前提条件: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三个标准:A可理解性,注意材料的难度、语速等问题B多样性: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以及听力方式的多样性。C真实性:争议较大
八.听力教学的方式24⑵听力教学的几种方式:听说结合、听写结合、听读结合、听做结合、听和听力策略培训相结合。⑶听力练习的课堂练习方式(21种,P177,重在理解运用)九.影响听力理解的几种因素⑴听力环境。主要有听的地点、环境干扰、听的方式(主要方式)⑵听力材料和说话者⑶听力过程和听话者⑵听力教学的几种方式:25十.听力课课堂教学环节和步骤如果把一课书的内容作为一个教学单位的话,可以有复习旧知识〔词语、句法句型等)、学习生词、听正文、做练习、总结5个教学环节。就初级阶段而言,一般的做法是把5个环节归并为3个大环节:①复习旧知识与学习生词两个环节一起进行;生词表上新旧(读写课学过)词一起排列,顺读一遍等于复习,在复习旧词时可以有意识地以词串句带出旧的语法项目进行复习。②听正文与做练习两个环节也融合在一起,交叉进行:③最后的总结:十.听力课课堂教学环节和步骤26第五章对外汉语教学课型论第五章对外汉语教学课型论27学习内容:理解听力、阅读、口语、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了解各门课程的特点、过程、方式和课堂练习方法。掌握各门课程的教学原则。学习重难点:重点:各种课型的理论依据。难点:对各种课型特点的把握。学习内容:28一、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第二语言教学总的课程类型范围包括:语言课、翻译课、语言知识课、文学课、其他文化知识课等几个大的类型。
在教学设计和实际运作中的课程主要以语言类课程为主,是把语言课具体分解为具有不同侧重点和不同功能的教学或学习科目,有学者称之为“课型”。吕必松:教学内容有相对独立系统的叫课程属于一门课程的分支的叫课型一、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291.课程和课型课程和课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内容有相对独立系统的叫课程,属于一门课程的分支的叫课型。因为有些课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课型,所以我们这里不但要讨论课程的类型,而且要讨论有关课程的课型。2课程类型这里所说的课程类型是指第二语言教学的课程类型的总的范围。通常包括:语言课,翻译课,语言知识课、文学课,其他文化知识课和有关的理论课。
1.课程和课型30(1)语言课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语言课就是汉语课,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应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2)翻译课这也是一种语言课。它的基本教学内容是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对泽;主要目的是培养翻译能力和翻译技巧;有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
(3)其他课程包括:语言知识课、文学课,其他文化知识课和有关的理论课.它们又都可以细分为若干门具体的课程
(1)语言课31语言知识课: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词汇.修辞、文字等等文学课:可以分为文学史、文学作品等等其他文化知识课:可以分为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等等注意: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有关的知识;教学方法是着眼于知识的传授;但也不能忽视第二语言教学的总的教学目的;要兼顾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特别是听、读、写的技能。语言知识课: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词汇.修辞、文字等等323现代汉语课的课型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可以把有关的内容从总的教学内容中分解出来,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这样.这门课程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课型。⑴综合课也叫精读课,是把语言要素、文化背景知识和语用规则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等各项内容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课程。主要特点:全面性、综合性,一般作为基础课和主干课设置。
3现代汉语课的课型33(2)专项技能课是从技能训练的角度划分的课型,就是专门训练一两项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主要特点:专门性,一般都作为重点课程设置。通常开设:听力、说话(口语)、阅读、写作等课型。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热门话题”课也属于专项技能课。(2)专项技能课34(3)专门目标课。是一种有专门教学目标和专项教学内容的特殊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方向的技能和能力。特点:教学内容结合有关的专业内容或专门的语体和文体,有专门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比较灵活,一般作为教学中的补充课程。文学阅读、应用文写作、报刊阅读、新闻听力、科技汉语等.都属于专门目标课。上述三类课型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的,所以有交叉现象。
(3)专门目标课。354.课程设置考虑因素:⑴要考虑课与课之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纵向联系:指教学的阶段性。横向联系:指同一教学阶段各课之间的配合。⑵选用教材也要考虑纵横关系。我国现阶段汉语教学特点:采用综合课与专项技能课相结合,即以汉语综合课为主干核心,以专项技能课为重点,采用分技能设置课程的方式。4.课程设置考虑因素:36二、语言四种技能及其相互关系1.语言四项技能:听、说、读、写技能
2.语言技能和微技能语言各项技能还可以分为更小的技能,即微技能或叫局部技能,微技能是语言技能的分解,也是技能的要素。3.语言四项技能之间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共同发挥系统的功能,一个完整上的语言能力,四项技能缺一不可,不可分裂。二、语言四种技能及其相互关系37听和读两项主要是接受型或叫输入型、理解性技能,共性是对输入信息的解码。说和写两项技能主要是创造型或叫输出型技能、表达性技能,其共性是要辨认信息、匹配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4、几种语言技能训练方式⑴听说领先、读写跟上⑵从读入手,以听说为重点⑶从信息加工特点出发,将四项技能分为接受型和创造型两类组织教学听和读两项主要是接受型或叫输入型、理解性技能,共性是对输入信38
第一节听力教学一、听力理解的理论依据1.听力理解的本质传统观点:一种被动的行为,听力理解被当作一种被动的技能、简单的解码过程。现代观点:听是一种活动,听力理解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对言语信息的接收和解码过程。因此,听力课的特点是以输入为主:(可懂输入)语料的输入教学操练方法的输入第一节听力教学392.对听力理解过程的认识⑴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重组”过程。即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不是简单的还原意义,而是积极能动的重组过程。⑵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两种知觉加工方式一是“底朝上”(bottom-up)或者叫“材料驱动加工”(data-drivenprocessing),即理解过程是从小单元开始,一步一步组合起形成对大单元的理解,这种方式适用于对句子以下层面的理解,主要依靠或者说利用我们的语言知识对所听到的材料进行语言分析进而理解。2.对听力理解过程的认识40二是“顶向下”(top-down)也叫“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drivenprocessing),即理解过程是反向的,主要是利用背景知识(各种旧知识、一般知识经验等),或者说是图式(schema,也称知识结构或架构,knowledgestructure)结合语言知识对所听材料进行通篇理解。在听力教学中,我们都会用到这两种方式,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来安排课程。二是“顶向下”(top-down)也叫“概念驱动加工”(co41二、听力训练的任务和内容
1.听力训练的任务:A.打听力基础:课内的听力训练是为走出课堂进行社会交际铺路。B.培养听的技巧:抓关键,跳障碍。C.培养听的适应能力:方言、口音、非标准语言、条理不清、外界干扰……情况。D.培养注意力和开发智力: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听的习惯
听力训练要围绕以上四项任务进行。二、听力训练的任务和内容422.听力练习的基本内容语音识别、词义理解和语义理解。⑴语音识别练习的基本内容:声、韵、调、连读、停顿、重音、语调、语气等。常用形式有:听写(拼音)、注声母、韵母、标调号、标句重音等。⑵词义理解练习形式:听后解释、听后联想、猜测词义、多项选择解释词义、辨别同义词、近义词等。⑶语义理解练习形式:听后回答问题、画图、填表、选择正确答案、听后讨论等。2.听力练习的基本内容43三、听力训练的途径
1.开设专门的听力课听力课在总课时中的比例不少于1/4。
2.安排专门的听力教学环节。如果没有专门的听力技能训练课,而是开设综合课的话,需要在综合课上安排专门的听力教学环节。四、听力训练的方法听力训练的基本方法是听和练习。听的方法有"聆听"和"视听"。三、听力训练的途径44五、听力课教学两种:精听(intensivelistening)泛听(extensivelistening)教学注意因素:⑴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听,防止学生消极被动地听。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边听边做练习。⑵注意培养听力技巧,如抓关键、跳障碍等,不要求学生听懂所有的词语。⑶连续听的时间不宜过长。⑷注意语速五、听力课教学45六.听力教学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⑴听前准备两种听前准备方式:A关于内容的准备设置某种情景;简单介绍相关资料;提供某种背景知识;告诉学生关于材料的主要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
B扫清语言障碍
即教师将生词或新语法点拉出来讲解,然后再听。
六.听力教学的过程46⑵听,边听边做三种方式:面听、机听、视听,其中主要以机听为主。具体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说,一篇课文给学生听3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2.1.4 练习二 课时练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承包合同2025
- 房产买卖合同范例
- 采购家具合同范本
- 2025授权财务合同书
- 《瑞士山间小镇规划案调整》课件
- 2025装修工人劳动合同协议书示例
- 2025石油买卖合同书范本
-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 (广东二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二)历史试卷(含答案)
- 反邪教测试题及答案
- 跨语言文本生成-全面剖析
- 天车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做最勇敢的自己
- (新版)六西格玛绿带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德育学科模拟试题(四年级)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DL∕T 516-2017 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
- GB∕T 36765-2018 汽车空调用1,1,1,2-四氟乙烷(气雾罐型)
- DB34-T 4243-2022 智慧医院医用耗材SPD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