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香豆素和木脂素课件_第1页
第六章-香豆素和木脂素课件_第2页
第六章-香豆素和木脂素课件_第3页
第六章-香豆素和木脂素课件_第4页
第六章-香豆素和木脂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木脂素木脂素(1ignans),也称木脂体,是由2分子或3分子苯丙基以不同形式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多数为二聚体,少数为三聚物和四聚物。目前已知超过200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和树脂(泛指植物中分泌出的不能溶于水的脂状物)中,多以游离态,少数成苷的形式与树脂或树胶共存。此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生理活性,如抗癌、保肝、抗病毒、酶抑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等。发现了一系列具有生理活性的类型。该类物质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成为近30年来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第二部分木脂素木脂素(1ignans),也称1组成木脂素的大体有四种: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和烯丙苯等。木脂素分为:木脂素类和新木脂素类

木脂素是两分子苯丙素以侧链中β碳原子(8—8,)连接而成的化合物。新木脂素是由β碳原子相连(如3—3,8—3,)。组成木脂素的大体有四种: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木脂素分为:2一、木脂素的类型1.简单木脂素

已知木脂素按其基本碳架及缩合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基本母核是由二分子C6—C3单体通过侧链β-C原子聚合而成。如愈创木树脂中的二氢愈创木脂及珠子草中的叶下珠脂素均属简单木脂素。一、木脂素的类型1.简单木脂素基本母核是由二3(2)单环木脂素基本结构是二分子C6—C3单体除侧链β-C聚合外,尚存在一个四氢呋喃环。根据环合位置不同有三种。(3)木脂内酯(2)单环木脂素基本结构是二分子C6—C3单4(3)木脂内酯基本结构特点是两分子C6—C3聚合体的侧链部分有饱和五元内酯环。

(3)木脂内酯基本结构特点是两分子C6—C3聚合体的5(4)环木脂素环木脂素是简单的木脂素7—C和另一分子C6—C3单体的苯环聚合,有苯代四氢萘、;苯代氢萘和苯代萘三种类型。

(4)环木脂素6(5)环木脂内酯

环木脂内酯是环木脂素结构中并合有内酯环,按其内酯环合方向可分为上向和下向两种类型:上向的称为4—苯代萘酞型,下向的称为1-苯代萘酞型。

(5)环木脂内酯环木脂内酯是环木脂素结构中并合有内7(6)双环氧木脂素双环木脂素是两分子C6—C3单体侧链β-C聚合,并在聚合键上形成两个四氢呋喃环。

(6)双环氧木脂素双环木脂素是两分子C6—C3单体侧8(7)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的基本结构特征既具有联苯的结构,又具有环辛烯八元环。

(7)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的基本结9(8)新木脂素

新木脂素(Neo1ignans)是一类特殊结构的木脂素,其结构特征表现为分子中不存在于β-β键,而是以别的键合方式偶合而成。

(8)新木脂素新木脂素(Neo1ignans)10二、理化性质及检识1、物理性质

木脂素大多呈无色晶形,而新木脂素则较难结晶。

木脂素多数不具挥发性,少数可升华,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游离型木脂素多属脂溶性,能溶于苯、氯仿、乙酸乙酯、乙醚、乙醇等溶剂,难溶于水,与糖结合成苷后水溶性增大,并易被酶或酸水解。

木脂素的生物活性常与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有关,在提取过程中应注意操作条件,避免活性丧失或减弱。

二、理化性质及检识1、物理性质木脂素大多呈无色晶形,而新木11紫外光谱

芳环为发色团,两个取代芳环是两个孤立的发色团,两者紫外吸收位置相近,吸收强度是两者之和,立体构型对紫外光谱没有影响。紫外光谱可用于区别芳基四氢萘、芳基二氢萘和芳基萘型木脂素,还可确定芳基二氢萘B环上的双键位置,通过鉴定失水物双键位置,还可确定B环上取代羟基的位置。紫外光谱

12核磁共振谱氢谱对于芳基萘类和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氢谱信号与结构间的关系,已获知一些规律。芳基萘类木脂素苯环上两个甲氧基的化学位移差用于位置的判断内酯环中CH2的化学位移可用于区别内酯环的上向和下向。核磁共振谱氢谱对于芳基萘类和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氢谱信号132-羰基化合物3-羰基化合物2-羰基对H-1和CH3O-1的去屏蔽作用使它们化学位移移向低场;C环平面与A,B环平面垂直,2-羰基内酯环-CH2-则受4-芳基的屏蔽,与3-羰基化合物相比处于相对高场,以此可区别内酯环取向。2-羰基化合物3-羰基化合142、化学性质

⑴水解反应水解反应适用于成酯和成苷的木脂素。

⑵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对木脂素的结构研究非常有用,控制氧化反应条件,可以得到对鉴定结构有价值的化合物,如臭氧化、费米盐氧化、高锰酸钾氧化等氧化类型。

⑶脱亚甲基反应木脂素结构中的亚甲二氧基,当与间苯三酚、硫酸和乙酸共同加热,可脱去亚甲基,生成两个羟基。

2、化学性质⑴水解反应水解反应适用于成酯和成苷的木脂素。153、检识

没有特征显色试剂。

木脂素结构类型多样,因此,它们没有共同的特征反应,通用显色剂如5%磷钼酸乙醇液、30%硫酸乙醇液等常用来鉴别,喷洒后加热数分钟,各类木脂素可显示不同颜色。

三、常见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1、提取方法木脂素多数呈游离状态,游离木脂素是亲脂性成分,易溶于氯仿、乙醚,在石油醚和苯中溶解度较小,但通过多次小量溶出,回收溶剂浓缩后容易得到纯度较好的产品。

3、检识没有特征显色试剂。木脂素结构类型多样,因此16适宜的方法是先用乙醇或丙酮等亲水性溶剂提取,得到浸膏后再用氯仿、乙醚等溶剂依次萃取,氯仿,乙醚提取部位即为总木脂素。2、分离纯化方法层析法还是目前常用的分离木脂素的方法。

吸附层析是分离木脂素的主要手段,常用吸附剂为硅胶,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醚、苯—乙酸乙酯、氯仿-甲醇等系统进行梯度洗脱,尤其采用氯仿—甲醇系统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适宜的方法是先用乙醇或丙酮等亲水性溶剂提取,2、分17分配层析也可用于木脂素的分离。纸层析时将滤纸浸以甲酰胺为固定相,苯为流动相,展开后用碱性重氮盐或SbCl3、SbCl5,试剂使木脂素显色。

四、含木脂素类成分的中药1、五味子

五味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现已确定结构的约50多种。北五味子含木脂素约5%,为有效成分。五味子素甲、五味子素乙、五味子素丙、新五味子素等。尚含有机酸约9.11%,主要为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等。种子含脂肪油约33%。分配层析也可用于木脂素的分离。纸层析时将滤四、含木脂18五味子酚五味子酚19生物活性

抗肿瘤(鬼臼毒素)肝保护(gomisinJ、联苯双酯)生物活性抗肿瘤(鬼臼毒素)20生物活性

对中枢神经系统(schizandrin)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海风藤酮)抗病毒(鬼臼毒素、连翘脂苷)解痉(gomisinJ,五味子)毒鱼作用(爵床脂素A、B)生物活性对中枢神经系统(schizandrin)21常见的化学反应HClHCl(+)-芝麻脂素(+)-细辛脂素常见的化学反应HClHCl(+)-芝麻脂素(+)-细辛脂素22第六章-香豆素和木脂素课件23第二部分木脂素木脂素(1ignans),也称木脂体,是由2分子或3分子苯丙基以不同形式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多数为二聚体,少数为三聚物和四聚物。目前已知超过200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和树脂(泛指植物中分泌出的不能溶于水的脂状物)中,多以游离态,少数成苷的形式与树脂或树胶共存。此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生理活性,如抗癌、保肝、抗病毒、酶抑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等。发现了一系列具有生理活性的类型。该类物质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成为近30年来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第二部分木脂素木脂素(1ignans),也称24组成木脂素的大体有四种: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和烯丙苯等。木脂素分为:木脂素类和新木脂素类

木脂素是两分子苯丙素以侧链中β碳原子(8—8,)连接而成的化合物。新木脂素是由β碳原子相连(如3—3,8—3,)。组成木脂素的大体有四种: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木脂素分为:25一、木脂素的类型1.简单木脂素

已知木脂素按其基本碳架及缩合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基本母核是由二分子C6—C3单体通过侧链β-C原子聚合而成。如愈创木树脂中的二氢愈创木脂及珠子草中的叶下珠脂素均属简单木脂素。一、木脂素的类型1.简单木脂素基本母核是由二26(2)单环木脂素基本结构是二分子C6—C3单体除侧链β-C聚合外,尚存在一个四氢呋喃环。根据环合位置不同有三种。(3)木脂内酯(2)单环木脂素基本结构是二分子C6—C3单27(3)木脂内酯基本结构特点是两分子C6—C3聚合体的侧链部分有饱和五元内酯环。

(3)木脂内酯基本结构特点是两分子C6—C3聚合体的28(4)环木脂素环木脂素是简单的木脂素7—C和另一分子C6—C3单体的苯环聚合,有苯代四氢萘、;苯代氢萘和苯代萘三种类型。

(4)环木脂素29(5)环木脂内酯

环木脂内酯是环木脂素结构中并合有内酯环,按其内酯环合方向可分为上向和下向两种类型:上向的称为4—苯代萘酞型,下向的称为1-苯代萘酞型。

(5)环木脂内酯环木脂内酯是环木脂素结构中并合有内30(6)双环氧木脂素双环木脂素是两分子C6—C3单体侧链β-C聚合,并在聚合键上形成两个四氢呋喃环。

(6)双环氧木脂素双环木脂素是两分子C6—C3单体侧31(7)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的基本结构特征既具有联苯的结构,又具有环辛烯八元环。

(7)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的基本结32(8)新木脂素

新木脂素(Neo1ignans)是一类特殊结构的木脂素,其结构特征表现为分子中不存在于β-β键,而是以别的键合方式偶合而成。

(8)新木脂素新木脂素(Neo1ignans)33二、理化性质及检识1、物理性质

木脂素大多呈无色晶形,而新木脂素则较难结晶。

木脂素多数不具挥发性,少数可升华,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游离型木脂素多属脂溶性,能溶于苯、氯仿、乙酸乙酯、乙醚、乙醇等溶剂,难溶于水,与糖结合成苷后水溶性增大,并易被酶或酸水解。

木脂素的生物活性常与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有关,在提取过程中应注意操作条件,避免活性丧失或减弱。

二、理化性质及检识1、物理性质木脂素大多呈无色晶形,而新木34紫外光谱

芳环为发色团,两个取代芳环是两个孤立的发色团,两者紫外吸收位置相近,吸收强度是两者之和,立体构型对紫外光谱没有影响。紫外光谱可用于区别芳基四氢萘、芳基二氢萘和芳基萘型木脂素,还可确定芳基二氢萘B环上的双键位置,通过鉴定失水物双键位置,还可确定B环上取代羟基的位置。紫外光谱

35核磁共振谱氢谱对于芳基萘类和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氢谱信号与结构间的关系,已获知一些规律。芳基萘类木脂素苯环上两个甲氧基的化学位移差用于位置的判断内酯环中CH2的化学位移可用于区别内酯环的上向和下向。核磁共振谱氢谱对于芳基萘类和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氢谱信号362-羰基化合物3-羰基化合物2-羰基对H-1和CH3O-1的去屏蔽作用使它们化学位移移向低场;C环平面与A,B环平面垂直,2-羰基内酯环-CH2-则受4-芳基的屏蔽,与3-羰基化合物相比处于相对高场,以此可区别内酯环取向。2-羰基化合物3-羰基化合372、化学性质

⑴水解反应水解反应适用于成酯和成苷的木脂素。

⑵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对木脂素的结构研究非常有用,控制氧化反应条件,可以得到对鉴定结构有价值的化合物,如臭氧化、费米盐氧化、高锰酸钾氧化等氧化类型。

⑶脱亚甲基反应木脂素结构中的亚甲二氧基,当与间苯三酚、硫酸和乙酸共同加热,可脱去亚甲基,生成两个羟基。

2、化学性质⑴水解反应水解反应适用于成酯和成苷的木脂素。383、检识

没有特征显色试剂。

木脂素结构类型多样,因此,它们没有共同的特征反应,通用显色剂如5%磷钼酸乙醇液、30%硫酸乙醇液等常用来鉴别,喷洒后加热数分钟,各类木脂素可显示不同颜色。

三、常见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1、提取方法木脂素多数呈游离状态,游离木脂素是亲脂性成分,易溶于氯仿、乙醚,在石油醚和苯中溶解度较小,但通过多次小量溶出,回收溶剂浓缩后容易得到纯度较好的产品。

3、检识没有特征显色试剂。木脂素结构类型多样,因此39适宜的方法是先用乙醇或丙酮等亲水性溶剂提取,得到浸膏后再用氯仿、乙醚等溶剂依次萃取,氯仿,乙醚提取部位即为总木脂素。2、分离纯化方法层析法还是目前常用的分离木脂素的方法。

吸附层析是分离木脂素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