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秀7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一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对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高职船舶电气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向国内、外的航运公司就业,担任船舶电子电气员职务,面临着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竞争,学生必须要满足STCW最新公约的任职资格要求和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标准的要求。船舶电子电气员的前身是船舶电机员,上世纪末STCW公约95修正案取消了对船舶电机员的强制性配置要求,局部航运企业取消了电机员岗位,电机员的工作转由轮机员分担,但局部轮机员由于缺乏电子电气知识和信息技术而不能有效地履行职责,造成局部职能缺位,对船舶的平安营运造成一定的影响。国际海事组织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于20某某年通过了STCW马尼拉修正案,该修正案明确提出设置船舶电子电气员这一新职务,强调了电子电气员的必要性,并规定了具体的任职要求。为了履约中国海事管理机构也发布了新的海船船员考试发证规那么,制定了船舶电子电气员的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由于STCW公约95修正案生效后局部航运企业取消了电机员岗位,多数航海类院校根本上都停办了船舶电气专业,我院那么由于认识到船舶电气管理的专业性和重要性而一直保存着该专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专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培养方案不太合理等问题,使得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较大,船员的综合能力比拟差。
高职航海类学生的专业思想、业务技能等方面相对较好,是未来中国海员队伍中的主力军,因此基于以上背景,为了培养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舶电子电气员,实现我国成为船员强国的目标,有必要对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优化。
1.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目标有待重新认识
我国的航海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制,虽然高职航海类院校的定位是职业教育很明确,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只有两年半,而培养高级船员的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是相同的,要和本科学生参加同样的资格考试和评估,因此高职航海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际执行的过程当中还是有点定位不清,尚未形成既有特色又能与普通高等航海教育相互衔接的体系。此外教育部20某某年10月发出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开展的假设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开展方向,自觉承当起效劳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开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中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新定位提法,因此我们需要对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研究优化。
1.2课程设置不太合理
我国航海类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按学科体系建构的,课程设置方面专业课程和培训工程必须满足海事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通识课程的设置必须满足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航海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岗位与本科院校相同,学生要和本科院校的学生通过同样的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和评估,拿到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而学制比本科院校少一年,因此课程体系根本上属于本科压缩型,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是相同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案是将本科的教学方案斩头去尾。
另外随着船舶朝着大型化、现代化的方向开展,船舶电气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船舶,这就要求船舶电子电气人员的业务知识必须跨通信、导航、电气、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多个学科,局部技术内容以前不属于船舶电机员的职务范畴,但是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将它们划归船舶电子电气员管理,如船舶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等,这局部内容在过去的课程体系里也没有涉及到,所以我国船舶电气专业的课程体系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内海上交通运输开展的需要和国际航运人才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需要对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优化。
1.3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相当一局部的教学内容比拟陈旧。船舶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船舶电气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以前还算是比拟先进的设备已逐渐被淘汰,而被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所代替,而以前局部课程还在讲授这些比拟陈旧的内容;有些新技术在以前的课程体系中没有涉及到,但是目前已经在船舶上广泛应用,如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电力推118进技术等,这就使得局部船员对于船上的新设备不会保养、不会管理、不会维修等,严重影响了船舶的航行平安。此外船舶电子电气员和以前的电机员相比增加了通信导航技术和船上人员的沟通与管理等内容,因此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要能跟上这些航海新技术的变化和满足公约的最新变化,培养出符合高科技时代要求的航海类高端技能型人才。
1.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由于高职教育比高等学历教育起步要晚,在教学上教师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阶段,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授,教学手段比拟单一,理论不能有效地联系实际。
1.5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
为了培养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能有效对接的高技能人才,我院自20某某年起在省内率先推行“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邀请订单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全过程,聘请一些与学院联系密切的航运企业的电机员作为兼职教师。由于定位准确、措施有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办学体制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航运企业对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参与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面还需进一步扩大,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创新。
1.6师资力量配备不尽合理
高职船舶电气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总体上来看师资结构还是不尽合理,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年龄结构上,老教师偏少、新教师偏多;双师素质结构上,高校毕业生多、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少;学历结构上,本科学历多、研究生学历少;职称结构上,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另外个别核心专业课程还未形成具有一定纵深和开展潜力的教学梯队,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稳定性。
1.7实验实训设备需要进一步完善
高职船舶电气学生毕业后在远洋船舶上负责船舶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动手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航行平安,因而需要特殊的专业训练设施和实习训练船。但是目前高职船舶电气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着没有学生专用实习训练船,实验室设备比拟陈旧,有些设备不够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2.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为了主动适应国际海事组织全面审查和修改后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国家海事局有关海事法规的要求,适应航海事业开展和航海科技进步的需要,提高我国船舶电子电气员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针对以上培养方案的缺乏或不太合理的地方对我院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
2.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制定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我们邀请航运企业参与进行职业分析,对岗位进行能力分析和分解,描绘出职业能力的整体构架以及维持这些能力的支撑知识,确定该专业的素质、知识与能力结构,从而制定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国内海事机关的有关规定要求,着重考虑船舶电气专业的国际通用性和行业准入性,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端技能型船舶电气人才,因此高职船舶电气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和国际化特征,除了如道德品质、身心素质等最根本的大学生素质要求外,还要紧密结合船舶电子电气岗位的需要,表达出该岗位的特定需求,如具备专业英文资料和业务函电的读、写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会话能力;掌握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规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无限航区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KW及以上船舶电子电气员适任评估和考试,获得船舶电子电气员证书;掌握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规定的专业技能,并通过相应的考试和评估,获得各项专业证书;具备相关的海运法规和船舶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等。
2.2优化调整课程体系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规定船舶电子电气员必须具备“电气、电子和控制工程〞、“维护和修理〞、“船舶操作控制和船上人员管理〞三个功能模块,因此我们根据这些岗位功能的能力要求,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调整体功能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调整、优化、重组课程,建立与职能要求、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素质教育体系。
制订课程体系时以适应国际航运人才市场的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线,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那么重组课程结构,突出高职特色,根底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教育和培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覆盖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3000KW及以上船舶电子电气员的适任标准。
船舶电气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航行平安,因此对船舶电气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在培养时应坚持突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原那么,在传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培养他们如何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课程体系优化调整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实训的时间和内容,以使学生扎实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管、养、修的根本能力和根本技能。
2.3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更新紧跟行业开展和国际公约及国内法规修订,反映先进技术成果和职业岗位新要求,充分表达“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由于船舶新技术已大量使用,而传统的课程体系多年来变化不大,造成船员的知识陈旧;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也对船舶电子电气员提出了一些新的职务要求,因此高职航海类院校应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人才培养能够符合公约要求和航海技术开展的需西。
在课程内容设计时,一方面我们以“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为根底,减少传授理论知识的比重,增大实操训练的比重,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例如《船舶电机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而在实际船舶电气管理方面应用又很少,所以我们将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大幅度删除,增加大量的电机维护与保养实训内容;对专业课程如《船舶电站》、《机舱自动化控制》、《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船舶电机与电力拖动控制》等,均设置了较多学时的相应实践课程,加大学生的实训力度,为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我们大幅度更新课程内容。船舶电气技术更新换代很快,许多以前还算是比拟先进的设备已逐渐被淘汰,而被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所代替,我们就将以前局部课程中这些已不太适合的教学内容删减掉,及时将船舶电气技术相关的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引进课堂,比方《船舶电站》课程,以前的教学内容还涵盖着一些晶体管控制设备,而目前船舶已大量采用微机、PLC等控制技术,我们就将以前的这些已淘汰设备的内容删除,引进比拟先进的微机控制设备。有些新技术目前已经在船舶上广泛应用,但是在以前的课程体系中没有涉及到,如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电力推进技术等,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也引入课堂,因此我们增加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LC及现场总线》、《计算机网络应用》和《船舶电力推进技术》四门课程。还有局部技术内容属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新划归船舶电子电气员职务范畴的,如船舶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等,我们在课程体系改革时也增加了这局部内容,因此我们增设了《船舶通讯与导航系统》、《电航仪器》两门理论课程和《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维护》实训课程。船舶作为一个对外交流活动很频繁的行业领域,目前设备的技术资料根本上都是英文版,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要求很高,所以我们在《船舶电气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也增加了船舶导航系统、通信技术以及相应技术手册等资料。
我们在调整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进行了必要的课程整合,例如《船舶电机学》的内容我们将其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删减后将其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合为一门课程;《将自动化理论》和《机舱自动化控制设备》合为《船舶机舱自动控制》一门课程。
2.4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是充分利用模拟器和现代化模拟机舱,推行“教、学、做体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练并重,使得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目前我院已经建设了包括现代化模拟机舱、轮机模拟器电站模拟器等多套大型模拟器,正在建设电力推进和高压电力系统模拟器,并大力提倡模拟器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教师120在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院现代化模拟机舱和模拟器等实训设备,采用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实物教学等多种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让学生开展角色模拟,置身于模拟的工作情景、场景及仿真环境中学习、操练以提前适应工作岗位。二是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船舶电气专业课程规划和制作了大量的课件、音视频教学资料等,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与模拟器紧密结合、互为补充,能从根本上改变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三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共享,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我院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校园千兆互联网络覆盖整个校园,实现办公、教学、管理的电子化和现代化,能够满足本专业进行网络教育的教学需要。本专业教师除了完成了局部专业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外,还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局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这些课程在网上建立了包含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书、实习大纲及实习指导书、教案文本、多媒体课件、学习指导、习题集及习题解答、在线测试、网络互动等在内的课程教学平台。
2.5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以“适任技能为本位、创新深化并重、多种模式共行〞的思路,在继续深化“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根底上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人才培养效果最优化。我院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过程中针对航海行业的特点,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两个专业为试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创新并形成了基于生产性实习船的“双向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高端技能型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缩短毕业生岗位适应时间。“双向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形式为“校?船〞双向和“学院—生产性教学船—学院—实船〞四个阶段,我们也考虑下一步将“双向四段〞人才培养模式引进船舶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中。
2.6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保障,我们采取“内培外引、校企合作培养、专兼结合〞的原那么,努力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方面我们大力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有方案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国内外航运公司的先进远洋船舶上上顶岗工作或到有关企事业单位的生产一线进行锻炼,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方面大力加强教师的引进工作,从企业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电机员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在航运企业中广泛遴选兼职师资,聘为兼职教师,但是由于船员的流动性比拟强,兼职教师的稳定性不够,因此我们还积极探索与合作企业联合招聘人才的模式,合作企业招聘的船员在公休期间可以到学校任教、利用他们的丰富实践经验现场指导学生实践和指导学生进行技能比赛等,学校那么在船员的职务晋升培训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倾斜,这样既能保证船员能够顺利晋级,又能加强学院双师队伍的建设,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2.7完善实训设备
船舶电气专业作为我院的特色专业,专业建设一直受到学院的高度重视,已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已经建成了“现代化模拟机舱〞、“船舶电力拖动实训室〞、“船舶主机遥控实训室〞、“船舶电站实训室〞、“主机遥控实训室〞等大型实训室。但是由于以前的船舶电气是以强电为主,电力拖动及电站这方面的设备一般较多,但是网络、导航、雷达、无线电话等设备那么相对较少,这方面的实训设备需加强。因此我们在现有教学设备的根底上,通过新建与扩建,建设融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和社会效劳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以满足船舶电气学生培养的需要。
3.结语
船舶技术的开展和国际公约及国内法规的修订使得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较大,为了培养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舶电子电气员,我们依托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对我院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完成后,在20某某级船舶电气专业进行了试运行,教学效果显示本方案较好地符合船舶电子电气员职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二
一、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制定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国家职业标准》、《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标准》。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2、学制三年
四、专业定位
〔一〕专业定位
主要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根本依据,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职业定位和岗位要求
〔一〕职业定位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汽车售后效劳企业或汽车制造类企业,作为汽车修理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检测员、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员等技术工人,从事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电气维修、汽车性能检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工作。
序号
专业技能方向
〔二〕岗位要求
汽车维修技术工人岗位主要有:发动机维修、车身维修、电气系统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车身清洁维护、涂漆、轮胎动平衡及修补、喷油泵、喷油器维修、曲轴修磨、气缸镗磨、空调维修、四轮定位检测调整、喷油系统维护、散热器维修、汽车装潢、汽车玻璃安装等各类专项维修等。
六、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标准,掌握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根底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沟通与表达能力,牢固的生产平安和环境保护意识,养成标准严谨的操作习惯,到达汽车维修效劳的专门化人才,能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三
一、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思路
〔一〕确定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是实现学生自身开展和社会开展需要的结合。专业定位立足于学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职业生涯开展,使学生获得个性开展与企业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根底。
〔二〕实施以岗位任务为导向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相匹配。按照城轨交通运营领域行车、客运二大岗位群的岗位任务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课程,从岗位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时机,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三〕突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
组织课程围绕行车、客运二大岗位群的岗位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岗位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知识、能力与素养。注重职业情境中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
〔四〕以岗位任务难度为线索
由易到难课程安排行车、客运二大岗位群所主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具有由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步递增的内在关系,据此将学习领域课程合理排序,学生系统学习后,获得完整的岗位职业能力。
〔五〕突显以运输组织模式为依据
实施教学以车站行车工作、调度指挥等运输生产任务为载体,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组织特点,设计学习情境,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在真实的体验中强化岗位意识,获得岗位职业能力,内化职业素养。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
〔一〕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方式创新
为确定人才规格,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企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确定本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规格。
〔二〕人才培养策略创新
本专业岗位群内部岗位之间由低到高呈递进关系,岗位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由不同岗位所需不同能力形成的,能力与岗位的递进关系成正相关。针对该专业对应的岗位群能级关系的特点,在本专业推行“循岗施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三〕课程体系创新
1、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创新对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工作》、《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工作》、《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效劳》等5门学习领域课程,系统设计与“以岗促教、突出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2、新课程体系通过“理论+实践、实践+理论〞,合理配置,将理论穿插在实践教学中,“边理论边实训、以实训促理论〞,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涵盖根本技能、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等多层次,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
〔四〕教学模式创新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行教学做一体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等教学模式。
〔五〕评价体系创新
1、评价主体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成立企业人员、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与不同能力水平相适应的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日志、实习总结、管理制度、实训评价等,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评价。2、评价指标由单维度变为多维度评价方式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评价结果由终结性评价为主变为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3、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职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新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
〔一〕立足一线,适应开展
深入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调研,深入研究职业技能标准与工作任务。
〔二〕任务驱动,工程教学
按照“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教学工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评价评估〞组织教学。
〔三〕策略灵活,适应订单
订单班有很大的随机性,有时在进校就组班,还有的在毕业时组班。
〔四〕工学结合,上岗对接
实现学生上岗对接。通过学生2年在校内学习,1年在企业的具体真实工作岗位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根本实现“上岗对接〞。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四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双语根底、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养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根底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其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它跨文化交流工作,能够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生力军,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开展需要。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根本理论和根底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面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外口笔译根本技能,具备口笔译根本能力,并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个人行为标准,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意识;
2、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交往的社交能力,以及使用计算机及网路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掌握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汉语知识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4、掌握翻译学科的根本理论、根底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译者综合素质;
5、具有第二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6、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公共外交知识;
7、具有较强的外汉语转换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实行3到6年的弹性学制。
学位:文学学士
四、核心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概论、英汉翻译、汉英翻译、应用翻译、联络口译、交替传译、中国文化概览、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五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热爱祖国,具备健全人格与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根底和系统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熟悉英语语言文学的开展历史,了解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现状和开展趋势,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教育、商务、文化、旅游、科技等部门及涉外企业从事英语教学、翻译、文秘、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根本要求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理;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根底及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英语专业知识包括文学、语言学和对象国社会与文化的知识。
3、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语根底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根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根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到达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核心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级英语、高级阅读、第二外语、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
四、学制与学期安排
根本修业年限为四学年,每学年分上、下两个学期。全程教学共计165周;每学期按20周规划课程教学〔含考试〕周数〔第8学期19周〕,计159周;根据专业教学需要,经学校批准,可在两个学期之间设小学期,安排课程学习、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共约6周。
五、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必须完成175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50学分,通识选修课18学分,专业根底课25学分,专业必修课31学分,专业选修课28学分,实践与实验课程23学分。普通话水平原那么上应到达二级乙等及以上。学生毕业体质测试成绩应到达50分,特殊情况可依有关文件规定免予测试。学生毕业时,通过毕业资格审查方准毕业。
毕业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及课程修读指引
1、本专业获得毕业资格要求完成175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50学分,通识选修课18学分,专业根底课25学分,专业必修课31学分,专业选修课28学分,实践与实验课程23学分。
2、通识选修课在2-7学期开设,学生在学校公布的通识选修课模块中选修,合计应修满18学分。
3、专业选修课在2-7学期开设,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各专业专业选修课模块内选修,合计应修满28学分。
4、本专业为有志于辅修的学生提供A类选修课和B类选修课,A类选修课见表十三,B类选修课为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见表十一。辅修本专业的学生应优先选修A类选修课,在本专业A、B类选修课中累计修满15学分,经学生本人申请,辅修专业开设院系初审同意,教务处审定后可获得本专业辅修专业证书。
5、大学体育采取选课形式实施俱乐部教学。学生根据本人体育专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修读体育工程,在不同的教学俱乐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取得规定的8学分。
6、对计算机已有相当根底的学生,可以在《大学计算机根底》开课前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测试,测试合格的学生可以免修并直接取得该课程的学分。
7、实践及实验课:学生应完本钱专业规定的实践及实验课并取得23学分,其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至少取得2个社会实践学分方可毕业。第6学期中期论文,第6学期中期实训。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六
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与变革,高等教育不断开展壮大,大学的功能得以扩展和延伸。但不变的是,大学始终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无论提升科研水平、开展研究生教育,还是拓展社会效劳多么重要,本科教育始终是研究型大学生存和开展的根基。在经济开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群众化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定位于:为高端人才的成长奠定根底。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是本科教育阶段的两个根本任务,研究型大学需基于高端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在对学生实施成才教育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成人的教育。武汉大学将以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作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深入推动教学内涵建设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期为经济社会开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使命的回归
在经济和社会开展日新月异,大学功能不断拓展的新形势下,再次强调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职能,既是对大学传统的坚守和弘扬,也是基于经济社会开展对大学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开展历程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最初使命,也是大学承当的根本任务。在大学建立研究所、实验室,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学术知识的创新过程之中,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的学术人才。在承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职能的同时,强调大学应该肩负的效劳社会功能,那么拉近了大学与社会的距离,增强了大学培养的人才的社会属性和社会适应性。尽管大学的职责和功能随着社会的开展在不断地扩展,但大学的根本任务依然是培养人才。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学术共同体。没有大学生的机构,就不能称其为大学。但凡有大学生要教育培养的地方,都必须把高质量的教学工作作为根本的要求。因此,无论大学如何开展,无论社会对大学有什么期待,只要有学生需要培养,人才培养就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定位
办学定位是指大学为明确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和格局的位置,理性把握自身角色和使命,确定效劳面向、开展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一方面,办学定位表达了大学的根本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大学历史传统的延续和传承;另一方面,办学定位对大学的办学行为和未来开展具有统领作用,它必将引导大学的改革和开展方向。我国对高校的分类有多种标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其本科教育的定位理应不同。按科研含量和学术水平来说,大学分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按学科的综合性程度来说,大学分单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按人才培养的层次来说,大学分专科院校、本科院校、具有硕士或博士授予权的大学等。按本科人才培养的规格来说,大学有应用型本科教育和学术型本科教育之分。而且,同一类型或者同一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本科教育的定位也可能不同。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经济社会开展急需大批专门人才,因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定位也是培养专门人才。
三、武汉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根本设想
在我国经济开展新常态和世界高等教育大开展的背景下,武汉大学将以“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作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深入推动教学内涵建设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期为经济社会开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一所学科齐全、科研实力雄厚、面向国际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武汉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决的民族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阔的国际视野、人格健全、知识宽厚、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采用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来组织教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符合知识内在逻辑与学生开展需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吻合的课程体系,才是较为科学和完善的课程体系。因此,大学究竟应该构建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应该开设哪些课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何确定,以及怎么处理前继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大学教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好教师的言传身教、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交通工程咨询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调味品罐头行业发展模式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三文鱼行业营销模式及投资盈利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USB行业市场发展动态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RF同轴电缆行业发展形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pc饮用水桶行业发展态势展望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mro工业品超市市场供需调查分析及投资经营模式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EAM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B2C电子商务行业改革创新模式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第四单元 美洲乐声-《红河谷》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 微观经济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质量事故(问题)统计台账表
- 单侧嵌顿性腹股沟直疝个案护理
- 2024年湖北武汉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考数学常考初中知识点整理
-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考试参考题库(带答案)
- 人教版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共五套)
- psa制氧机工艺流程图
- 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