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1页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2页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3页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4页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珠海校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王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岳晓东博士的“灰色区”理论:

2、申荷永高岚提出的心理状况公式:

心理压力+身心疾病心理(健康)状况=———————————应付技能+自信心+社会支持

学习概要心理疾病的相关概念辨析一心理疾病的分类二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致病原因三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与防治四心理疾病的相关概念辨析神经病神经症精神病心理疾病精神疾病

(一)神经病

神经病:指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表现出解剖学上的病理特征,其主要特征是神经有器质性的病变。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脑血管疾病、癫痫、中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

(二)神经症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功能性障碍。神经症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基本上都是主观感觉方面的不良,没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表现为当事人一般社会适应能力保持正常或影响不大;有良好的自知力,对自己的不适有充分的感受,一般能主动求治。

(三)精神病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也称为心理障碍,是指人的整体心理活动的某些方面受到损害。大脑一般未见器质性损害,仅有高级神经机能活动失调,病人心理活动各方面协调性受到一定影响,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出现某种程度的失调。

(五)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也叫精神疾患,是各种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属轻度性质的神经症、人格障碍、身心疾病和重度的精神病。学习概要心理疾病的相关概念辨析一心理疾病的分类二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致病原因三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与防治四

神经症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二、心理疾病的分类学习概要心理疾病的相关概念辨析一心理疾病的分类二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致病原因三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与防治四三、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致病诱因(一)生理因素1、先天因素:先天脑组织及机能存在缺陷;先天生理因素不佳如长相不好、身材矮小,有一定的生理残疾等。2、遗传:如长辈当中有人曾经患过精神方面的疾病。3、行为方式:不良的行为方式如抽烟、酗酒、好逸恶劳也可能导致心理变态。三、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致病原因(二)心理因素1、人格因素:人格发育不完善(个性有缺陷)是心理疾病患病的基础和内因。(情绪消极、不稳定、自卑自大、嫉妒等)2、认知因素:低自尊、幼儿心理、完美主义、泛化(没有科学道理的任意扩展)三、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致病原因(三)社会因素1.社会认知偏差:想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绝大部分社会现象看不惯,不能接纳社会现实2.社会接触不良:人际交往不良、社会适应不良3.精神创伤:指长大后受到重大的精神打击。如亲人离去等。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常见原因

一、环境的改变二、自我认知三、学业期望四、人际关系五、心理冲突六、生活事件学习概要心理疾病的相关概念辨析一心理疾病的分类二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致病原因三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与防治四(一)神经症1、神经衰弱:表现特征:

疲劳、易激惹、头痛、失眠、注意力集中困难,缺乏享乐能力,无器质性病变。

2、恐怖症表现特征: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发作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昏倒、心慌、颤抖、出汗等;对恐惧对象有反复的或持续的回避行为;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不合理、不必要的,但无法控制;所怕的客体或处境存在其身体之外。分类场所恐惧症:(多在20-40岁起病)社交恐惧症:(多起病于青春前期)其他:害怕对象是(以上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昆虫、鼠、蛇)高处、雷电、鲜血、打针、手术或尖利物品等。预防方法:加强性格、意志、情感的自我锻炼,培养勇敢坚定、刚强自信、沉着镇定的精神,提高对恐惧事物的心理承受力。

3、强迫症表现特征:

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尖锐冲突使病人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病人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强迫症分类强迫思维(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强迫动作)强迫冲动(强迫意向)强迫情绪(强迫心境)混合状态预防方法:充实业余生活,合理安排学习节奏;逐渐改变吹毛求疵,过分挑剔认真,爱钻牛角尖的性格,不要过多地注意或勉强地克制自己内心的任何念头。4、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从轻度紧张和微弱的不适感到恐惧、忧郁或惊慌内心体验。

(1)、惊恐发作表现特征:在没有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或发作无明显而固定的诱因,以致发作不可预测;发作时突然出现强烈恐惧,出现濒死感或失控感。伴有众多躯体症状:心悸,胸闷,胸痛,气急、窒息感,以及显著植物神经症状,如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也可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体验。发作突然,10分钟内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发作的经过。两次发作的间隙期可无任何症状。(2)广泛性焦虑表现特征:

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紧张不安(浮动性焦虑)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为特征;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表现搓手顿足、紧张不安、来回走动、不能静坐,称焦虑的运动性表现;起病缓慢常无明显诱因。预防方法:正确评价自己、宽容自己、悦纳自己,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放弃追求完美,分析确定焦虑的原因,降低对事物过高的期待。向心理医生请教肌肉放松方法,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二)心境障碍1、抑郁发作(抑郁障碍):

易发人群:老年人、更年期妇女、青春期少年、面临激烈的工作竞争表现特征: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三无症状:无助、无望、无价值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2、躁狂发作(躁狂障碍)表现特征:情绪高涨(一周以上)思维联想:加快----奔逸----“破裂”活动增多、认知障碍、夸大、自我评价过高躯体症状、睡眠需求下降、食量增加、性欲亢进3、双相障碍

表现为反复的情绪低落与高涨,兼有抑郁和躁狂(或轻躁狂)症状。在治疗中比较困难,并且容易反复。4、环性心境障碍

从临床角度看,环性心境障碍是指一段时期内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是程度均较轻,达不到诊断躁狂或者抑郁发作时的症状学标准。临床的主要特征是持续的心境不稳定。

(三)精神分裂症精神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认知: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注意、智力、自知力、定向力等情感:内心体验和外在表现意志行为:低级意志和高级意志知情意(四)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妄想歪曲事实,甚至荒谬离奇坚信不移,无法说服个人独有,连最亲近的人也无法理解

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疑病妄想思维联想障碍:破裂思维、思维散漫。思维贫乏(四)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

患者表现为情感迟钝或平淡表情呆板,自发动作减少,缺乏体态语言与人交谈时很少眼神接触,多茫然凝视前方丧失幽默感及对幽默反应对亲人冷淡(四)精神分裂症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减退:患者坚持工作、完成学业有很大困难,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任何打算,活动减少,可以连续做几个小时而没有任何自发活动。紧张综合症: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案例

患者学习成绩良好,系班中优秀生。三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失眠、上课时注意不集中,主动要家长给介绍男朋友,二个月前发展到不去读书,在街上闲游,住院前一月常半夜高歌、自言自语、扮丑脸、做怪动作、照镜子、痴笑,有时头插鲜花,甚至赤身裸体、将家中玻璃窗打碎、喝痰盂中小便、自打耳光、哭笑无常、讲话前言不对后语,无故咒骂母亲,言语粗鲁。

(四)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

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Disorder)是指一组在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下直接引起的精神障碍,其临床特点和病程经过与创伤性体验有密切联系,并伴有相应的情感反应,不脱离现实,容易被人理解。分类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的短暂的精神障碍。(一)急性应激障碍

临床特点1.强烈的精神应激事件2.精神运动性兴奋3.精神运动性抑制4.其他:意识障碍、片段的精神病性症状

适当的药物可以较快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便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和奏效。应激事件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是理想的干预时间,但在发生后的24小时内不宜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数日至半年内)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事件的性质主要是天灾人祸(战争、虐待、强奸、暴力事件、绑架、重大交通事故)(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临床特点1.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2.反复出现闯入性的创伤体验(最具特征性)3.持续的警觉增高4.持续的回避

是指具有易感个性(病前多有敏感、胆小、情感不稳定的人格素质)的个体,在明显的生活环境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下,出现的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或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半年。(三)适应障碍临床特点:(1)生活事件:

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不是灾难性的),尤其是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如移民、退休、入学、家庭变迁、变换工作等(2)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

(焦虑、抑郁、害怕等)(3)同时可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失眠、食欲不振等)(五)人格障碍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偏执型人格障碍

3、分裂样型人格障碍

4、分裂型人格障碍

5、强迫型人格障碍

6、边缘性人格障碍

7、表演性人格障碍

8、回避性人格障碍

9、依赖性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A类——特点:奇特或怪异

包括偏执性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B类——特点:表演性、情绪性或不稳定性

包括反社会性、边缘性、表演性和自恋性人格障碍

C类——特点:焦虑或恐惧

包括回避性、依赖性和强迫性人格障碍

1、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学习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方面的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掌握防御心理疾病的有利武器。2、在生理方面,注意保证营养,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合理娱乐和休息,消除疲劳,调节情绪。3、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1)提供友爱、温暖、互助的集体氛围;(2)培养乐观、积极、幽默与爱的情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