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传动方式课件_第1页
皮带传动方式课件_第2页
皮带传动方式课件_第3页
皮带传动方式课件_第4页
皮带传动方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總目錄第7章帶輪

7-1撓性傳動

7-2帶與帶輪

7-3皮帶長度

7-4速比

7-5塔輪※7-6繩輪總目錄第7章帶輪7-1撓性傳動節目錄7-1撓性傳動

當主動軸與從動軸之間的距離較長,不適合使用摩擦輪或齒輪等直接傳動方式,則可使用撓性中間聯接物藉其拉力來傳達運動,稱為撓性傳動。撓性中間聯接物有三種,即皮帶、繩及鏈,其中皮帶及鏈最為常見。節目錄7-1撓性傳動當主動軸與從動軸之

皮帶之所以能傳動,是利用帶與帶輪之間的摩擦力,摩擦力愈大,其傳達之功率就愈大,如圖7-1所示。動畫上一頁節目錄《圖7-1皮帶傳動》延伸動畫右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images延伸動畫來源:台灣古董機構教學模型數位博物館皮帶之所以能傳動,是利用帶與帶輪動畫上一頁節目錄《圖71.皮帶傳動的優點:是可用於兩軸距離較

遠之傳動,裝置簡單成本低,此外皮帶

具有彈性,所以運轉平穩、安靜、能抗

突振及過度負荷。2.皮帶傳動的缺點:易發生皮帶滑動,速比不正確,因此傳動效率變小,其滑動損失一般約2~3%,適用於高速低扭力的傳動。

皮帶傳動的優缺點上一頁節目錄皮帶傳動的優缺點上一頁節目錄7-2帶與帶輪

作為動力傳遞的皮帶必須具有強韌而富柔曲性,耐久而有高摩擦係數及對溫度、溼度、化學侵蝕之穩定性,因此皮帶的種類因製造之材料及製成的形狀而有區別。節目錄7-2帶與帶輪作為動力傳遞的皮帶必須具上一頁節目錄一、依製造材料之不同區分《表7-1皮帶製造材料分類》上一頁節目錄一、依製造材料之不同區分《表7-1皮帶製上一頁節目錄《表7-1皮帶製造材料分類》上一頁節目錄《表7-1皮帶製造材料分類》二、依斷面形狀不同區分

1.平皮帶如圖7-2所示斷面呈扁平形狀,為最常用的一種,常用於兩軸相距10公尺(30呎)以下,皮帶速度可達20公尺/秒之傳動,皮帶寬度約為輪面寬度的85%為宜,皮帶厚度與帶輪直徑之比不可小於,以較佳,而皮帶與帶輪之接觸角須大於120°。上一頁節目錄二、依斷面形狀不同區分上一頁節目錄《圖7-2平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2平皮帶》上一頁節目錄2.V形皮帶如圖7-3所示,又稱梯形皮帶或三角皮帶,由斷面呈梯形所製成無接頭之環形帶圈,掛在有V形槽的三角皮帶輪上,藉以傳達動力。《圖7-3V形皮帶》上一頁節目錄2.V形皮帶《圖7-3V形皮帶》上一頁節目錄V形皮帶具有下列幾項優點:(1)摩擦力大,滑動損失小。(2)可以吸收衝擊,運轉較平穩,噪音小。(3)適用於兩軸距離短且轉速較快者。(4)旋轉方向可以任意改變。(5)若數條使用時,其中一條折斷,仍能繼續傳動。(6)裝置簡單,價格低廉,萬一損壞可立即購買更換。上一頁節目錄V形皮帶具有下列幾項優點:上一頁節目錄V形皮帶的規格:

V形皮帶的規格有M、A、B、C、D、

E等六種,其中M級斷面積最小;而

E級最大,其表示法為:型別×長度。

V形皮帶的斷面夾角:不論是何級型,其梯形斷面的夾角皆為

40°,輪槽之夾角則考量到V形皮帶之彎曲變形,及為了當受到負荷,皮帶囓入輪槽時,能增加滑動摩擦之故,製作的比40°小,一般為34°至38°;然後藉由槽中的楔形作用使得皮帶的牽引力提升。上一頁節目錄上一頁節目錄3.圓皮帶如圖7-4所示斷面呈圓形者,圓皮帶通常由皮帶製成,使用在輕負荷之傳動,如家庭之縫紉機、鋸床之冷卻水泵等。《圖7-4圓皮帶》上一頁節目錄3.圓皮帶《圖7-4圓皮帶》上一頁節目錄4.確動皮帶如圖7-5所示,又稱為時規皮帶,它結合了平皮帶高速運轉的特性,以及與鏈條相近之傳送動力的能力。所以皮帶之張力強、速比正確,無滑動現象而且整體可以做得很小。《圖7-5確動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6汽車的引擎》4.確動皮帶《圖7-5確動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

皮帶除了V形皮帶、特殊皮帶或鋼皮帶等種類,在出廠前按規定長度先行結合之外,其他各種皮帶待使用時再剪成所需要的長度,利用結合材料把兩端接起來成為一個連續的環形,常用的結合方法有下列四種,如圖7-7所示。三、皮帶之結合方法上一頁節目錄皮帶除了V形皮帶、特殊皮帶或鋼皮帶等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7皮帶之結合方法》上一頁節目錄《圖7-7皮帶之結合方法》上一頁節目錄《圖7-7皮帶之結合方法》上一頁節目錄《圖7-7皮帶之結合方法》上一頁節目錄

當皮帶在帶輪上傳動時,由於皮帶兩側所受張力之不同,若速度較高時,皮帶較鬆側即產生跳動,因而有脫落之慮,防止的方法常見的下列三種,如圖7-8所示。四、防止皮帶脫落的方法上一頁節目錄當皮帶在帶輪上傳動時,由於皮帶兩《圖7-8防止皮帶脫落的方法》上一頁節目錄《圖7-8防止皮帶脫落的方法》上一頁節目錄1.開口皮帶傳動如圖7-9所示,這是一種應用最廣泛的皮帶傳動方式,適用於兩軸平行的場合,這時兩軸的旋轉方向相同。動畫五、皮帶傳動方式《圖7-9開口皮帶傳動》上一頁節目錄1.開口皮帶傳動動畫五、皮帶傳動方式《圖7-2.交叉皮帶傳動如圖7-10所示,適用於兩軸平行的場合,但兩軸的旋轉方向相反;又因皮帶在交叉處發生相互摩擦,皮帶的摩損會比較大為其缺點。《圖7-10交叉皮帶傳動》上一頁節目錄2.交叉皮帶傳動《圖7-10交叉皮帶傳動》上皮帶輪除了以上兩軸平行的傳動之外,尚有直角迴轉皮帶,如圖7-11所示,兩軸在空間互成垂直但不相交。此種裝置方式必須依據皮帶裝置定律,即皮帶進入帶輪時之皮帶寬度中心線,必須位於帶輪之寬度中線平面上。若增設一導輪於兩輪之間以引導皮帶的移動,則可將傳動變為可逆傳動,迴轉方向如何皆可適用,如圖7-12所示。上一頁節目錄皮帶輪除了以上兩軸平行的傳動之外,尚有直角迴轉皮帶,如《圖7-11不可逆直角迴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11不可逆直角迴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12可逆直角迴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12可逆直角迴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7-3皮帶長度一、尺量法利用伸縮性較小之繩索或帶尺繞兩帶輪實際測量,由量得之長度,每3m減2.54cm(或120cm減1cm),做為帶圈受力後被拉長之緩衝,然後將其接合使用。節目錄7-3皮帶長度一、尺量法節目錄二、計算法

1.開口皮帶,如圖7-13所示。《圖7-13開口皮帶》上一頁節目錄二、計算法《圖7-13開口皮帶》上一頁節目錄2.交叉皮帶,如圖7-14所示。《圖7-14交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2.交叉皮帶,如圖7-14所示。《圖7-14交7-4速比※不考慮滑動損失時,如圖7-15所示。(t比直徑D小很多,對速比影響小,可省略不計)節目錄《圖7-15開口皮帶傳動》7-4速比(t比直徑D小很多,對速比影響小,節目※考慮滑動損失時,如圖7-15所示。(t比直徑D小很多,對速比影響小,可省略不計)《圖7-15開口皮帶傳動》上一頁節目錄※考慮滑動損失時,如圖7-15所示。(t比直徑D小很多,對節目錄7-5塔輪

皮帶與輪之傳動,若想得到由主動軸到從動軸上有變速的傳動,則常採用如圖7-16所示之塔輪的裝置。《圖7-16》節目錄7-5塔輪皮帶與輪之傳動,若想得到

皮帶與輪之傳動,若想得到由主動軸到從動軸上有變速的傳動,則常採用如圖7-17所示之塔輪的裝置。《圖7-17》皮帶與輪之傳動,若想得到由主動軸到《圖7-11.開口皮帶的塔輪皮帶套在D2與d1的位置時,長度為:

皮帶套在Dx與dx上時,長度為:

∴解聯立方程式可得兩軸上各輪的直徑上一頁節目錄1.開口皮帶的塔輪上一頁節目錄2.交叉皮帶的塔輪上一頁節目錄2.交叉皮帶的塔輪上一頁節目錄3.相等塔輪為了製造與應用上的方便起見,將塔輪的主動軸與從動軸兩者做成相同,裝置時相互倒置,如圖7-18。主動軸的轉速為從動軸上任兩對稱階級上轉速之比例中項,且與從動軸中級轉速相同。《圖7-18》上一頁節目錄3.相等塔輪主動軸的轉速為從動軸上《圖7-18

皮帶傳達功率之大小,受如下三種因素的影響:

(1)皮帶本身的強度,皮帶所用之材質、寬度、厚度等均影響其強度,強度愈大,功率就愈大。

(2)皮帶之有效拉力愈大,功率就愈大。

(3)皮帶的迴轉速度愈快,功率就愈大。二、皮帶之傳動功率上一頁節目錄二、皮帶之傳動功率上一頁節目錄

1.皮帶之拉力皮帶與帶輪之間為了要產生摩擦,在繞掛皮帶時必須要具有適當之拉力,此拉力稱為初拉力,當主動輪開始迴轉時,在緊邊之皮帶之拉力變大,而鬆邊即變小,如圖7-20所示。上一頁節目錄1.皮帶之拉力上一頁節目錄《圖7-20》上一頁節目錄《圖7-20》上一頁節目錄由

可知,皮帶的接觸角愈大,有效拉力就愈大,在設計時宜儘量使緊邊在下,鬆邊在上,以增加皮帶與帶輪間的接觸角,減少皮帶滑動,提高有效拉力,如7-21(a)。《圖7-21》上一頁節目錄由可知,皮帶的接觸角愈大,有效《圖7《圖7-21》上一頁節目錄亦可在鬆邊靠近小輪的地方裝置拉緊輪(tensionpulley)以增加捲繞的接觸角,如圖7-21(b)所示,但依據實驗結果,以F1=F2時最適宜。《圖7-21》上一頁節目錄上一頁節目錄2.皮帶之寬度3.傳達功率1kW(仟瓦)=1.36馬力上一頁節目錄2.皮帶之寬度3.傳達功率P(kW)=傳達功率(仟瓦,kW)F=有效拉力(牛頓,Nt或N)V=皮帶之切線速度(公尺/秒,m/sec)D=皮帶輪之直徑(公尺,m)N=皮帶輪之轉速(轉/分,rev/min,rpm)T=扭矩(牛頓.公尺,N.m)上一頁節目錄P(kW)=傳達功率(仟瓦,kW)上一頁節目錄※

7-6繩輪

若欲傳達動力甚大,而兩軸距離較遠及皮帶寬度受到限制時,宜採用繩索傳動來取代皮帶。繩索傳動兩軸相距10~30m,係利用纖維繩或鋼絲繩在多槽繩輪上運轉,藉以傳遞動力之設備,且可增加其圈數,以適應動力之增加。繩圈速度一般10~25m/s,最高可達35m/s。節目錄※7-6繩輪若欲傳達動力甚大,而兩軸一、繩之種類纖維繩:以動植物之纖維或毛髮構成,如麻、綿、毛等,多用於室內或不易受風雨浸蝕之處。鋼絲繩:由若干鋼絲合成一股,再由若干股撚絞成繩,如圖7-22所示,由7根鋼絲扭成一股,再由6股撚絞成一鋼絲繩,其規格為「6×7鋼絲繩」;因具有較大之強度,故常用於索道、起重機及升降機等。上一頁節目錄一、繩之種類纖維繩:以動植物之纖維或毛髮構成,如麻、綿、毛等上一頁節目錄《圖7-22鋼絲繩》上一頁節目錄《圖7-22鋼絲繩》上一頁節目錄P(kW)=傳達功率(kW)F=有效拉力(N)D=繩輪直徑(m)n=繩圈數N=繩輪每分鐘之迴轉速(rpm)V=繩輪移動速度(m/s)上一頁節目錄P(kW)=傳達功率(kW)《圖片來源》表7-1(皮革皮帶)Shutterstockimages表7-1(織物皮帶)/en/products/PTFE-mesh-cloth-conveyor-belt-c163.html表7-1(橡皮皮帶)Shutterstockimages表7-1(鋼帶)/2f0j00cCTtzvuaOwoL/Timing-Steel-Conveyor-Belt-PTB-HT70PHS-.jpg圖7-5Shutterstockimages圖7-6Shutterstockimages圖7-16塔輪應用/forum/homemade-low-speed-conversion-craftsman-drill-press-220616.html《圖片來源》表7-1(皮革皮帶)Shutterstock總目錄第7章帶輪

7-1撓性傳動

7-2帶與帶輪

7-3皮帶長度

7-4速比

7-5塔輪※7-6繩輪總目錄第7章帶輪7-1撓性傳動節目錄7-1撓性傳動

當主動軸與從動軸之間的距離較長,不適合使用摩擦輪或齒輪等直接傳動方式,則可使用撓性中間聯接物藉其拉力來傳達運動,稱為撓性傳動。撓性中間聯接物有三種,即皮帶、繩及鏈,其中皮帶及鏈最為常見。節目錄7-1撓性傳動當主動軸與從動軸之

皮帶之所以能傳動,是利用帶與帶輪之間的摩擦力,摩擦力愈大,其傳達之功率就愈大,如圖7-1所示。動畫上一頁節目錄《圖7-1皮帶傳動》延伸動畫右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images延伸動畫來源:台灣古董機構教學模型數位博物館皮帶之所以能傳動,是利用帶與帶輪動畫上一頁節目錄《圖71.皮帶傳動的優點:是可用於兩軸距離較

遠之傳動,裝置簡單成本低,此外皮帶

具有彈性,所以運轉平穩、安靜、能抗

突振及過度負荷。2.皮帶傳動的缺點:易發生皮帶滑動,速比不正確,因此傳動效率變小,其滑動損失一般約2~3%,適用於高速低扭力的傳動。

皮帶傳動的優缺點上一頁節目錄皮帶傳動的優缺點上一頁節目錄7-2帶與帶輪

作為動力傳遞的皮帶必須具有強韌而富柔曲性,耐久而有高摩擦係數及對溫度、溼度、化學侵蝕之穩定性,因此皮帶的種類因製造之材料及製成的形狀而有區別。節目錄7-2帶與帶輪作為動力傳遞的皮帶必須具上一頁節目錄一、依製造材料之不同區分《表7-1皮帶製造材料分類》上一頁節目錄一、依製造材料之不同區分《表7-1皮帶製上一頁節目錄《表7-1皮帶製造材料分類》上一頁節目錄《表7-1皮帶製造材料分類》二、依斷面形狀不同區分

1.平皮帶如圖7-2所示斷面呈扁平形狀,為最常用的一種,常用於兩軸相距10公尺(30呎)以下,皮帶速度可達20公尺/秒之傳動,皮帶寬度約為輪面寬度的85%為宜,皮帶厚度與帶輪直徑之比不可小於,以較佳,而皮帶與帶輪之接觸角須大於120°。上一頁節目錄二、依斷面形狀不同區分上一頁節目錄《圖7-2平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2平皮帶》上一頁節目錄2.V形皮帶如圖7-3所示,又稱梯形皮帶或三角皮帶,由斷面呈梯形所製成無接頭之環形帶圈,掛在有V形槽的三角皮帶輪上,藉以傳達動力。《圖7-3V形皮帶》上一頁節目錄2.V形皮帶《圖7-3V形皮帶》上一頁節目錄V形皮帶具有下列幾項優點:(1)摩擦力大,滑動損失小。(2)可以吸收衝擊,運轉較平穩,噪音小。(3)適用於兩軸距離短且轉速較快者。(4)旋轉方向可以任意改變。(5)若數條使用時,其中一條折斷,仍能繼續傳動。(6)裝置簡單,價格低廉,萬一損壞可立即購買更換。上一頁節目錄V形皮帶具有下列幾項優點:上一頁節目錄V形皮帶的規格:

V形皮帶的規格有M、A、B、C、D、

E等六種,其中M級斷面積最小;而

E級最大,其表示法為:型別×長度。

V形皮帶的斷面夾角:不論是何級型,其梯形斷面的夾角皆為

40°,輪槽之夾角則考量到V形皮帶之彎曲變形,及為了當受到負荷,皮帶囓入輪槽時,能增加滑動摩擦之故,製作的比40°小,一般為34°至38°;然後藉由槽中的楔形作用使得皮帶的牽引力提升。上一頁節目錄上一頁節目錄3.圓皮帶如圖7-4所示斷面呈圓形者,圓皮帶通常由皮帶製成,使用在輕負荷之傳動,如家庭之縫紉機、鋸床之冷卻水泵等。《圖7-4圓皮帶》上一頁節目錄3.圓皮帶《圖7-4圓皮帶》上一頁節目錄4.確動皮帶如圖7-5所示,又稱為時規皮帶,它結合了平皮帶高速運轉的特性,以及與鏈條相近之傳送動力的能力。所以皮帶之張力強、速比正確,無滑動現象而且整體可以做得很小。《圖7-5確動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6汽車的引擎》4.確動皮帶《圖7-5確動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

皮帶除了V形皮帶、特殊皮帶或鋼皮帶等種類,在出廠前按規定長度先行結合之外,其他各種皮帶待使用時再剪成所需要的長度,利用結合材料把兩端接起來成為一個連續的環形,常用的結合方法有下列四種,如圖7-7所示。三、皮帶之結合方法上一頁節目錄皮帶除了V形皮帶、特殊皮帶或鋼皮帶等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7皮帶之結合方法》上一頁節目錄《圖7-7皮帶之結合方法》上一頁節目錄《圖7-7皮帶之結合方法》上一頁節目錄《圖7-7皮帶之結合方法》上一頁節目錄

當皮帶在帶輪上傳動時,由於皮帶兩側所受張力之不同,若速度較高時,皮帶較鬆側即產生跳動,因而有脫落之慮,防止的方法常見的下列三種,如圖7-8所示。四、防止皮帶脫落的方法上一頁節目錄當皮帶在帶輪上傳動時,由於皮帶兩《圖7-8防止皮帶脫落的方法》上一頁節目錄《圖7-8防止皮帶脫落的方法》上一頁節目錄1.開口皮帶傳動如圖7-9所示,這是一種應用最廣泛的皮帶傳動方式,適用於兩軸平行的場合,這時兩軸的旋轉方向相同。動畫五、皮帶傳動方式《圖7-9開口皮帶傳動》上一頁節目錄1.開口皮帶傳動動畫五、皮帶傳動方式《圖7-2.交叉皮帶傳動如圖7-10所示,適用於兩軸平行的場合,但兩軸的旋轉方向相反;又因皮帶在交叉處發生相互摩擦,皮帶的摩損會比較大為其缺點。《圖7-10交叉皮帶傳動》上一頁節目錄2.交叉皮帶傳動《圖7-10交叉皮帶傳動》上皮帶輪除了以上兩軸平行的傳動之外,尚有直角迴轉皮帶,如圖7-11所示,兩軸在空間互成垂直但不相交。此種裝置方式必須依據皮帶裝置定律,即皮帶進入帶輪時之皮帶寬度中心線,必須位於帶輪之寬度中線平面上。若增設一導輪於兩輪之間以引導皮帶的移動,則可將傳動變為可逆傳動,迴轉方向如何皆可適用,如圖7-12所示。上一頁節目錄皮帶輪除了以上兩軸平行的傳動之外,尚有直角迴轉皮帶,如《圖7-11不可逆直角迴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11不可逆直角迴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12可逆直角迴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圖7-12可逆直角迴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7-3皮帶長度一、尺量法利用伸縮性較小之繩索或帶尺繞兩帶輪實際測量,由量得之長度,每3m減2.54cm(或120cm減1cm),做為帶圈受力後被拉長之緩衝,然後將其接合使用。節目錄7-3皮帶長度一、尺量法節目錄二、計算法

1.開口皮帶,如圖7-13所示。《圖7-13開口皮帶》上一頁節目錄二、計算法《圖7-13開口皮帶》上一頁節目錄2.交叉皮帶,如圖7-14所示。《圖7-14交叉皮帶》上一頁節目錄2.交叉皮帶,如圖7-14所示。《圖7-14交7-4速比※不考慮滑動損失時,如圖7-15所示。(t比直徑D小很多,對速比影響小,可省略不計)節目錄《圖7-15開口皮帶傳動》7-4速比(t比直徑D小很多,對速比影響小,節目※考慮滑動損失時,如圖7-15所示。(t比直徑D小很多,對速比影響小,可省略不計)《圖7-15開口皮帶傳動》上一頁節目錄※考慮滑動損失時,如圖7-15所示。(t比直徑D小很多,對節目錄7-5塔輪

皮帶與輪之傳動,若想得到由主動軸到從動軸上有變速的傳動,則常採用如圖7-16所示之塔輪的裝置。《圖7-16》節目錄7-5塔輪皮帶與輪之傳動,若想得到

皮帶與輪之傳動,若想得到由主動軸到從動軸上有變速的傳動,則常採用如圖7-17所示之塔輪的裝置。《圖7-17》皮帶與輪之傳動,若想得到由主動軸到《圖7-11.開口皮帶的塔輪皮帶套在D2與d1的位置時,長度為:

皮帶套在Dx與dx上時,長度為:

∴解聯立方程式可得兩軸上各輪的直徑上一頁節目錄1.開口皮帶的塔輪上一頁節目錄2.交叉皮帶的塔輪上一頁節目錄2.交叉皮帶的塔輪上一頁節目錄3.相等塔輪為了製造與應用上的方便起見,將塔輪的主動軸與從動軸兩者做成相同,裝置時相互倒置,如圖7-18。主動軸的轉速為從動軸上任兩對稱階級上轉速之比例中項,且與從動軸中級轉速相同。《圖7-18》上一頁節目錄3.相等塔輪主動軸的轉速為從動軸上《圖7-18

皮帶傳達功率之大小,受如下三種因素的影響:

(1)皮帶本身的強度,皮帶所用之材質、寬度、厚度等均影響其強度,強度愈大,功率就愈大。

(2)皮帶之有效拉力愈大,功率就愈大。

(3)皮帶的迴轉速度愈快,功率就愈大。二、皮帶之傳動功率上一頁節目錄二、皮帶之傳動功率上一頁節目錄

1.皮帶之拉力皮帶與帶輪之間為了要產生摩擦,在繞掛皮帶時必須要具有適當之拉力,此拉力稱為初拉力,當主動輪開始迴轉時,在緊邊之皮帶之拉力變大,而鬆邊即變小,如圖7-20所示。上一頁節目錄1.皮帶之拉力上一頁節目錄《圖7-20》上一頁節目錄《圖7-20》上一頁節目錄由

可知,皮帶的接觸角愈大,有效拉力就愈大,在設計時宜儘量使緊邊在下,鬆邊在上,以增加皮帶與帶輪間的接觸角,減少皮帶滑動,提高有效拉力,如7-21(a)。《圖7-21》上一頁節目錄由可知,皮帶的接觸角愈大,有效《圖7《圖7-21》上一頁節目錄亦可在鬆邊靠近小輪的地方裝置拉緊輪(tensionpulley)以增加捲繞的接觸角,如圖7-21(b)所示,但依據實驗結果,以F1=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