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名校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名校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名校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名校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名校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下列设备中,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感应水龙头 B.验钞机C.电视遥控器 D.非接触温度计2.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点S,SO为入射光线,如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中,正确规范的是()A. B. C. D.3.下列说法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A.小蜗牛爬行的速度是1.1m/s B.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约为5gC.中学生的脚掌长约50cm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5℃4.a、b两物质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A.a固体是冰B.b是晶体C.a的凝固点为80℃D.b的凝固点为80℃5.下列运动中,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奥运会上百米赛跑B.自由下落的苹果C.站在商厦的自动扶梯上上楼的顾客D.从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6.下列图中,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路?()A. B. C. D.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B.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C.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8.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前后翻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色纸板上标有刻度是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B.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是为了显示出入射光束径迹C.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说明此时没有反射光线D.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是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9.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10.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与并联。通电前,、两个形管中的液面相平,通电一段时间后,通过、的电流分别为、,则()A.,A管中的液面高度差较大B.,A管中的液面高度差较小C.,A管中的液面高度差较大D.,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同11.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所用透镜是凸透镜的是()A.a B.b、dC.c D.a、b、c、d都是凸透镜1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 B.测量产生误差是因为未遵守操作规则C.实验中的错误就是误差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就能避免误差二、填空题1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____________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____________。把同一支温度计放在A区域中,因为____________(选填“红”或“紫”)外线的效应,所以温度升高得最快。14.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填“A”或“B”)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15.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是因为闹钟在________,用抽气机将其中的空气慢慢抽出的过程中,声音逐渐消失,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能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16.“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近视了.如图所示,是近视眼成因示意图,造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______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填“前面“或“后面”,要用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三、实验题17.(8分)小明利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选填“A”或“B”);(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l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到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①在第6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度应为_____℃;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___图(选填“C”或“D”);③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_______________。(4)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18.(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2)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___。(3)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_______。(4)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若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19.(8分)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时,小明同学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2)三者摆放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______的实像。利用了这个成像规律的是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处,透镜和光屏都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__________(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_______(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四、作图题20.(8分)如图,请画出从光源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21.(8分)完成图中透镜的光路图.(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如图所示,有一捆质量为7.9kg,横截面积为粗细均匀的金属丝。这捆金属丝的长度为50m,求:(1)这捆金属丝的密度。(2)如果截取一段这种金属丝,测得其体积为,求截取的这段金属丝的质量。23.(12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解答:A、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可制成红外线红外感应水龙头,故A不合题意;B、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故B符合题意;C、红外线方向性好,可以用作电视遥控器,故C不合题意D、.非接触温度计是根据不同温度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数量不同工作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红外线特点:热作用强、穿透力强、遥感、遥控;紫外线具有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荧光效应强的特点,根据这样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判断此题.2、C【详解】作出物点S的像点S′,连接C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A,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A图中,反射光线方向错误;B图反射光线没有画上箭头,D图中S′O应该是虚线,因此只有C图正确。3、D【解析】A.蜗牛每秒大约能爬行0.1cm,故爬行速度约为0.1cm/s,故A项不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远大于一个鸡蛋的质量,故B项不符合题意;C.脚掌的长度大约25cm左右,故C项不符合题意;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4、C【详解】AC.由图可知,a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有确定的凝固温度,则可知a为晶体,且凝固点为80℃,冰的凝固点为0℃,则a固体不是冰,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BD.由图可知,b在凝固过程中温度持续下降,则b为非晶体,没有凝固点,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A.奥运会上百米赛跑的运动员速度不断变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苹果自由下落时速度不断变大,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自动扶梯的运动接近匀速直线运动,随自动扶手梯上楼的顾客可以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从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6、C【详解】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A.该图中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B.该图中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B错误;C.该图中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C正确;D.该图中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其传播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7、C【详解】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故A不正确;

B.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故B不正确;

C.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C正确;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晶体,故D不正确。

故选C。8、C【详解】A.白色纸板上标有刻度是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判断两角的大小关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实验时如果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能在纸板上显示出入射光束径迹,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仍存在,故C错误,符合题意;D.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进行多次实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详解】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故B正确;凹透镜不能对实物成实像,故A错误;凸透镜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要使底片感光,必须成实像,因为虚像不能使底片感光,故D错误;故选B.10、A【详解】如图所示,R1在干路中,R2在支路中,R1中电流I1大于R2中电流I2,R1、R2电阻相等,由可知,R1产生的热量多,左侧气体压强较高,A管中的液面高度差较大。故选A。11、C【详解】从题中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c的折射光线是会聚的,所以c是凸透镜,且入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发出的,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故选C。12、A【详解】A.误差是在我们操作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但可以通过优化实验方案减小误差,故A正确;B.测量产生的误差可能因为视觉差异产生的,未遵守操作规则所产生的的是错误,而不是误差,故B错误;C.错误是因为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可以避免;误差是在按照正常的操作规范操作后,因为视觉差异、仪器精密程度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误差无法避免,只能减小,故C错误;D.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3、红大(快)红【详解】[1][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红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所以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快;[3]由图知,A区域处于红光的外侧,即处于红外线区域,红外线的热效应强,所以温度计放在A区域中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B区域处于紫光的外侧,即处于紫外线区域,其化学效应强。14、BA瓶内出现红棕色气体【详解】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空气要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所以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如果将两个瓶口对在一起,则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会向空气中运动,所以B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淡,A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就可以证明扩散现象的存在.15、振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空气【详解】[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是因为闹钟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其中的空气慢慢抽出的过程中,声音逐渐消失,这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16、厚前面凹透镜【详解】正常情况下,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晶状体太厚时,则折光能力太强,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则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进行.【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解题的关键是了解透镜的光学特点.三、实验题17、B6899C温度保持不变【详解】(1)[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B的高度。(2)[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其温度为68℃。(3)①[3]水在第5min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应该保持不变,所以第6min的温度也是99℃。②[4]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图D符合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图C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③[5]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不变,但吸收热量。(4)[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图像如下:18、大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安全重合A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详解】(1)[1]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目的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2]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通过玻璃能同时看到像和物,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3]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4)[4]在寻找蜡烛的像的位置时,为能同时看到像与物眼睛要的A侧观察。[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