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帝文化与具茨山文化圈新郑为黄帝故里“轩辕丘”与“有熊之墟”之所在。《世本》云:“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又,《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集解》:“皇甫谧曰: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名,又以为号。”《帝王世纪》:“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因此,新郑作为黄帝故里,有充足的文献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郑西南部因外应力作用与流水侵蚀而形成了峰谷相间的低山区,属嵩山山脉东段,“主要位于巩县、荥阳和密县境内……山势比较低缓,海拔400—900米,大部分相对高度500—600米,属深低山类型”①。在新郑、新密、禹州三县(市)交界处,属于嵩山余脉的具茨山,又称大隗山,为这一组山系的代表性山脉,其主峰风后岭(今称始祖山),海拔高度则达793米。与之相延绵者,还有石棲山、大鸿山、讲武山、崆峒山、火门山、破荆山、柏崖山、荟萃山、鸡山、香山、密岵山等,这些山峰,均位于长葛、禹州、新郑、新密、登封等县(市)相互连接之处,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小型山峰,黄帝文化的传说遗迹相伴其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以黄帝文化为主题的“具茨山文化圈”。一、黄帝与具茨山(大隗山)1.文献所证黄帝在具茨山的活动早期文献有关于“具茨”与“大隗”的记载。如《庄子•徐无鬼》云:“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黄帝曰:'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在这段文献中,将“具茨之山”以山名列,而将“大隗”作为人名,黄帝登具茨的目的是为了见“大隗”。《抱朴子•地真》则云:黄帝“北到洪堤,上具茨见大槐君黄盖童子,受《神芝图》,还陟王室,得神丹金诀记”。这里具茨为山,而“大隗”写成“大槐”,大槐(隗)似为国族名,“大槐(隗)之君”为“黄盖童子”。黄帝在具茨之行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神芝图》”与“神丹金诀记”。关于“具茨”与“大隗”的关系,《水经注•潩水》云:“潩水出河南密县大騩山。大騩,即具茨山也。黄帝登具茨之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即是山也。”这里明确将“大隗(騩)”与“具茨”等同,即是人名,也是一个山名。《山海经》有专门的“大騩山”的记载。如《中山经》有:“又东三十里,曰大騩之山,其阴多铁、美玉、青垩。”又,“凡苦山之首,自休與之山至于大騩之山,凡十有九山,千一百八十四里”。这段文献前后所述及的浮戏山、少室山、太室山等均在今新密附近,反映大騩(隗)山的方位,与具茨山是吻合的。《山海经》“中次一十一山经”亦载:“又东五十里,曰大騩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砥石。”《元和郡县图志》第五云:“大隗山,在县东南五十里,本具茨山,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故亦谓之大隗山,潩水源出于此。”《路史》又载:“大隗氏见于南密记谓大隗氏之居,即具茨也,或曰泰隗。昔者黄帝访泰隗于具茨。”因此,具茨山之所以称之为“大隗山”,就是因为这里曾是黄帝时期重要氏族“大隗氏”之居地,大隗君为黄盖童子,黄帝登具茨见大隗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神芝图》”。2.方志所见具茨山之黄帝遗存新郑,古今同名,今为县级市。清顺治本《新郑县志》卷一《古迹》云:“避暑洞:在大隗山畔,世传黄帝避暑于此。御花园:在大隗山畔,相传黄帝种花处,未详,今石垣略存。轩辕庙:在县西大隗山巅。”在清康熙本《新郑县志》卷三,亦有与以上方志较为类似的记载。如,“避暑洞:在大隗山畔,世传黄帝避暑于此,其上有旧祠,今废,古志。御花园:在大隗山畔,相传黄帝种花处,今石垣略存”。在两志中,均有自然山下有饮马泉,传为黄帝饮马于此的相同记载。清乾隆本《新郑县志》,也载有黄帝饮马泉、黄帝御花园与黄帝避暑洞。而在该志卷十一《祀祠志》中,有“轩辕庙”:“《旧志》在县西大隗山巅。南崖宫:在县西面大隗山,祀黄帝、岐伯、雷公。古禅寺:在县西大隗山南麓,又山椒至巅有庙三,祀衮冕者于中。庙祝以为中岳之神。疑本黄帝祠。”因此,在新郑的方志中有较多关于大隗山有黄帝遗迹的记载。新密,古称密县,今为新密市。清嘉庆本《密县志》卷六《山水志》中,记载有具茨山:“《庄子•徐无鬼篇》: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太平寰宇记》:大隗山即具茨山也。黄帝登具茨之山,升于洪堤之上,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即是山也。潩水源出此。《路史》、《循蜚志》:大隗氏出于河南密大隗山。”又,“《通志》: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潩水出其阿,流为陂,俗谓之玉女池。今其山有轩辕避暑洞,巅有风谷。”该志中还记有“风后顶”:“《新郑旧志》:具茨山与密县连界,其最高为风后顶,在新郑境内。”又,“轩辕门”:“云岩为黄帝讲武处,后世建门立石,以志其迹。二石具系横书,于土中掘得之,今尚存。”禹州,古称禹县,今为禹州市。民国本《禹县志》卷三为《山志》,亦载“具茨山”:“轩辕届其腹,有黄帝避暑洞。其山东北壁立,千仞若削成,西南有山围之,稍陂陀不觉其峻也……按以上诸山,其阴属密,自尖山而东,其阳则属新郑。陈嘉桓《游风后顶记》:余居北负具茨山,东西横垣,其最高峰曰风后顶……北壁悬崖,为轩辕避暑洞,其西山腰峰回处,为南崖宫,祀黄帝、岐伯、雷公,世传黄帝登是山,升于洪堤,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其在是欤。”以上三县(市)的地方志所载,具茨山与风后顶,在归属上,均无大的争议,即在三县交界处,对所存黄帝遗迹,所记亦基本相同。在《古今图书集成》所载《广舆汇编•山川典》中,亦有“具茨山”专条:“具茨山在开封府新郑县。黄帝登具茨,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即此,上有轩辕避暑洞。按,《河南通志•山川》具茨山在新郑县西南四十里,一名大隗山。《山海经》谓之大騩山。又《水经注》:黄帝登具茨之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即是山也。潠水出其阿而流为陂,俗谓之玉女池,今其山有轩辕避暑洞,又其巅有风后岒,下有白龙湫,每旱祷雨辄应。按《开封府志•山川》,具茨山,语同《通志》。”因此,方志中关于具茨山之有关黄帝遗迹,反映了具茨山黄帝文化在民间有较强的传承性与影响力,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并不多见。3.碑刻与遗迹所反映的黄帝文化在具茨山,至今还保留有相关的黄帝遗存。如,在文献中黄帝登具茨山之关键地点,“升于洪堤”的洪堤,位于今新郑风后顶的南坡。风后顶为具茨山主峰,山上世传有风后城,皆为石砌,今存残垣,这些残存石垣或许与黄帝活动有关。黄帝御花园则在今风后顶之畔,黄帝驯兽的观兽台则在具茨山东麓,黄帝避暑洞则在风后顶之畔,轩辕宫则在具茨山畔,南崖宫则在风后顶南崖,古禅寺则在今始祖山景区南部。②保留在《续河南通志》中的金朝密县今刘文饶所立《修德观问道碑记》云:“密县东南有大隗山,大隗之西有具茨山,又南有襄城。”所记具茨山与太隗之方位,与其他文献有所不同,但二者关系密切,则是没有疑义的。位于新郑西南风后顶西侧的幽胜寺,保留有明成化十三年(1477)的石碑《幽胜寺碑记》,其中碑文有云:“寺南有大隗即具茨山,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其遗迹尚有存在。”在具茨山南麓轩辕宫三宫后的山崖上有明嘉靖五年(1526)的摩崖楷书“南崖轩辕宫三皇殿记”。轩辕宫附近有明崇祯三年(1630)所立《重修轩辕宫三皇殿记》碑,现存于具茨山管理处院内。在新郑民间,也有较多的有关黄帝的传说,如“风后岭”,“黄帝城”、“自然山黄帝饮马泉”等,均反映了具茨山黄帝文化的影响极盛。二、黄帝与空同山(崆峒山)1.文献中黄帝与空同山、广成子的记载及其含义黄帝问道广成子,相见于空同山的事迹,主要见于《庄子•在宥》。该书云: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挨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广成子曰:“来!余语汝,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昏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庄子》所记,黄帝在空同山问道于广成子,内容十分详尽,反映了空同山为当时的名山,有圣贤为隐者之居。《抱朴子•登涉》云:“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药,黄帝将登焉,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反映广成子在黄帝时期有“教化之能”,故吸引黄帝前往问道。2.空同山在具茨山附近的合理性空同山,又称崆峒山。其位置有多种说法。一为肃州说。《括地志辑校》卷四云:“空桐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抱朴子•内篇》云:'黄帝西见中黄子,受九品之方,过空桐,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即此山。”《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四十,肃州福禄县有“崆峒山,在县东南六十里。黄帝西见广成子于崆峒,汉武帝行幸雍,祠五畤,遂登崆峒,并为此山也。”唐代的福禄县,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二为原州说。《括地志辑校》卷一云:“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禹贡》:泾水所出。《舆地志》云:或即鸡头山也。郦道元云:盖大陇山异名也。《庄子》云:广成子学道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盖在此。”《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原州平高县有,“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县西一百里,即黄帝谒广成子学道之处。《史记》曰:'黄帝东至于海,西至崆峒,登笄头’,是也。《汉书》曰:'千干头山,在泾阳西。’《禹贡》:泾水所出。《庄子》云:广成子学道崆峒山。又《后汉书》:隗嚣使将王孟塞鸡头道,即此也”。唐代平高县,在今宁夏固原县。但崆峒山在今甘肃平凉县西30公里。这两个地方,均在西部,离黄帝的政治中心较远。而在黄帝故都新郑,具茨山之西有空同山,明成化本《河南总志》云:“崆峒山,在钧州西北五十里,上有逍遥观。”《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崆峒山,在州西北五十里,山前有观,名逍遥,盘旋而上,悬崖绝壑,石洞瀑布淙淙有声,为一郡之胜。”旧志云:“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按《史记》:'黄帝披山通道,西至崆峒。’其山在陕西,今据庄周所云,命驾于襄城之野,禹州近襄城,或即在此地欤。”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亦云:“崆峒山在汝、禹二州境,上有大仙观,盘旋以上,悬崖有瀑布……峰上有广成子庙及崆峒观,下有广城墓及城,即黄帝问道处。平凉、临洮各有崆峒山,各云广成子隐地。庄子言黄帝问道崆峒,遂言见大隗,迷于襄城之野,其为此山无疑。”崆峒山还有“广成城”,《太平寰宇记》卷八云:“广成城。《九州域记》云:广成子为黄帝之师,始居此城,后于崆峒山成道,今此城就有庙像存焉。”因此,如顾炎武所言,从黄帝在这一带的史实分析,可以肯定空同山在新郑之西、具茨山附近的可行性。值得注意的是,前引明成化《幽胜寺碑记》以及清宣统《重修古景幽明寺碑记》,均将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与大隗即具茨山连在一块,反映了二者的确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三、黄帝及其“臣属”与大鸿山1.文献中的黄帝臣属黄帝之臣有“三公”与“六相”之说。《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郑康成云:“风后,黄帝之三公也。”《绎史》卷五引《帝王世纪》云:“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与号令执政者也,垢为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金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黄帝因著《占梦经》十一卷。”这段记载反映了黄帝所得风后、力牧的由来,极其富有传奇性。黄帝三公或六相之事,在后世文献中均多述及。如宋代苏辙《古史》卷一云:“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正名百物。”元代胡一桂《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卷一云:“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当辅佐。”明代王风洲的《纲鉴合编》亦云:“举风后、力牧、太山稽、常先、太鸿,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而清乾隆本《新郑县志》卷之十三《人物志》中,不仅有“黄帝本纪”,亦有根据《帝王世纪》、《外纪》、《路史》诸书补辑而成的“风后”小传:风后,伏羲之裔。(《路史•国名纪》:上世式国于风而为姓,故伏羲之后,有风后。又郑樵《通志•氏族略》:风氏,姓也,伏羲氏之姓。)黄帝臣三公之一也。明于天道,故使配上台,而职天官。(《职官要录》云:以风后配上台。)初,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于是依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翼佐帝德以治民,裁割万方,画野分土,得大小之国万区,而神灵之封,隐于其中。且善伏羲之道,因八卦设九宫,以安营垒,定万民之宀毳。蚩尤之灭,多出其徽猷。帝在位久,喜天下戴己,乃放万机,舍宫寢,振辔访道,车辙半天下。爱民而不战,四方之盗,起而谋之,名随方色为号,边城日警。帝焦然叹曰:“朕之过淫矣。”爰命风后正军结垒,处山之军居高,水上之军就卑,近泽之军依水草,平陆之军择坦易,遂灭四盗,而定天下。当蚩尤既北也,风后复以轻兵,剿其余恶于辋谷。人赖其利,后世祀为金川之神。同时大挠正甲子,探五行之情,而纳以五音。风后释其蕴义以致于用,而三命行矣。风后著有《据奇经》一卷,《风后》十三篇,图二卷,《孤虚》二十卷。以上文献虽较晚,但所述风后,更加有血有肉,使我们得以窥见黄帝之臣的事迹。2.大鸿山及其黄帝六相的遗迹在具茨山及诸山的命名中,多与黄帝臣属有关。如具茨山主峰风后顶,即因风后而得名。常先口,则位于风后顶南麓,为古代通往风后顶的必经之路。大鸿山,则在风后顶南,因大鸿而名。《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云:“大鸿寨山,在禹州东北四十里,即具茨山之别峰,与密县、新郑相错,昔黄帝臣大鸿氏屯兵于此,故名。”这说明“大鸿山”以寨而著称,又作“大鸿山寨”,清雍正本《河南通志•山川志》云:“大鸿山寨,在(禹)州东北四十里,即具茨山别峰,与密县、新郑县相错。黄帝臣屯兵于此。”在新密还有“力牧台”,亦因黄帝臣力牧而得名。清嘉庆本《密县志》云:“力牧台,一曰拜将台,一曰熊台。《通志》:在大隗镇东。俗称黄帝讲武于此。又曰:筑拜风后,土人呼为台子岗,又曰台岗。”而此台,在今新密市刘寨乡台岗村西南侧,今仍有遗迹可寻。③四、具茨山“岩画”的发现及其意义1具茨山“岩画”的发现情况及评价具茨山岩画,发现于21世纪初。许昌民间摄影爱好者刘俊杰在具茨山采风时发现,后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并于2004年初春,邀部分专家分批上山。笔者于2004年3月12日,到具茨山老山坪等地进行考察,随行者有本所研究甲骨文的李立新博士,还有来自《北京娱乐信报》、《大河报》、《郑州晚报》、《许昌日报》等媒体的记者。笔者在对部分岩画及大型石砌聚落群进行考察后,不仅肯定了这些岩画“跟人类早期文字可能有一些联系,有望改变现在对岩画的分类,可以自成'中原岩画’体系”④。但同时指出岩画价值确定的关键是年代,希望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与长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这批岩画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有人认为“具茨山岩画属于我们讨论早期的凹穴、沟槽的主题”。而且“重要的是这个发现打破了学术界关于中原地区没有岩画的传统认识;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岩画,我国边远地区早期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与性质,有可能与中原文化统一起来;更重要的是具茨山的沟槽和凹穴图案有可能将我国岩画的最早年代上溯到旧石器时代”⑤。2008年11月,北京大学宋豫秦教授、中国科学院周昆叔研究员带领的考察队,对具茨山岩画进行了系统的勘察,据估计全部岩画数为3000处⑥。2008年11月28日至29日,在新郑专门召开了“具茨山岩刻符号考古调查现场会”,在会议纪要中,“与会专家认为,在具茨山所发现的圆形、方形、条形以及网状等岩刻符号及其排列组合形式,明确表达了某种知识和逻辑的内涵,与以往我国其他地区发现的以写实为主的岩画、岩刻相比,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和鲜明的文化特色。两处全新世中期褐红古土壤与岩刻之间的叠压关系十分重要,它对于判断岩刻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具茨山岩刻符号,传递了早期人类的文化信息,为本地区上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又一新的实物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⑦。2009年1月2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新郑具茨山岩画汇报研讨会暨《轩辕大帝》电影剧本专家论证会”,李学勤、张文彬、严文明、李伯谦、殷玮璋、龚田夫等知名学者,在对岩画进行研讨后认为:“具茨山古代岩画的确认,填补了以往我国中原地区岩画考古发现的空白,丰富了中原地区古文化的内涵,为研究包括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在内的中原上古文化提供了一类新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⑧2009年3月26日在郑州举行的“第二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谈到:“想不到在中原最核心的地区,在新郑具茨山地区有这么密集、古老、内容丰富的岩画,完全出乎我的想象。”他说:“具茨山岩画的发现,我认为对黄帝文化和中国远古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也确信通过具茨山岩画的发现,今后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都会到新郑,到具茨山,因为这个地方是中华文明、黄帝文化的中心和发源地。”⑨他用“一个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发现”来评价具茨山岩画,将这次发现的意义归结为“第一方面是在远古文明的萌芽、起源的探索问题上给人们带来新的触发;第二方面是给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里面所处的特殊地位,发挥的特殊作用带来了新的发现和新的线索;第三方面也给位居中原地区中心的新郑地区的历史考古研究带来了全新的看法”⑩。中央民族大学龚田夫教授将具茨山岩画的价值归结为四点:“第一,可否认为具茨山岩画不是单一文化时期的产物,其制作时间可能延续了数千年,因此,具茨山岩画应该不是单一族群制作的。第二,将岩画集中刻在某个山上,这种现象在国内并不少见,可否认为在具茨山岩画制作者的思维中,也许具茨山应该是能与天沟通的圣山。具茨山文化特点是图形基本与天平行,国内其他遗址的岩画画面基本与天垂直,可否认为与天平行的画是给天看的,与天垂直的画是给人看的,因此具茨山岩画制作的内容是与天的对话。第三,岩画的分类与制作方法,我们将其分为三个类型……中期为连排的点状穴;晚期为方格,包括疑似古文字的图形……第四,从具茨山岩画文化形态来看,在岩画遗址附近还应该有祭坛崇拜,应将这个看做整体的文化进行综合的研究。”在2009年3月28日上午举行的“具茨山与黄帝文化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近期中原考古调查的重大发现——具茨山岩画,填补中原地区和中部地区岩画考古发现的空白。在轩辕黄帝故里、故都新郑,发现3000多处岩画,如此众多、如此密集绝非偶然。这不仅丰富了中原地区古文化内涵,而且为研究中原地区包括黄帝文化在内的远古文化提供了又一新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2.关于具茨山“岩画”的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具茨山岩画的准确定名应为“具茨山岩图”。在讨论具茨山岩画的学术价值之前,有一个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具茨山所发现的岩石上刻画的符号,到底叫什么?从宽泛的角度讲,各种报道则笼统称之为岩画。但是,“岩画,国外学者一般泛称'岩石艺术’,也有使用'岩刻’或'岩画’两个术语的,还有因岩画所处地理环境之不同,分别称做'崖壁画’或'洞穴画’的。从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大量岩画来看,其制作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用不同工具刻划或磨刻岩石表层来表现形象,可称做'岩刻’;另一种是用矿物颜料涂绘于岩石表层来表现形象,可称做'岩画’”。到目前为止,具茨山没有发现用“矿物颜料涂绘于岩石表层”的画面,而单从制作方法讲,具茨山的这些符号,可以称之为“具茨山岩刻”。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具茨山的画面内容,以抽象的符号、线条为主,极少有具象的内容,与之前所发现的人们印象中的岩画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更准确的反映具茨山所发现的岩刻符号,可以定名为“具茨山岩图”,即刻制或磨制而成的岩石上的以线条、圆点所构成的抽象图案。第二,关于具茨山岩图的分期与年代问题。具茨山的发现,的确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中原上古文化传统的认识,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以前对中原文化的认识,甚或有可能如甲骨文那样改写上古历史。但是,当务之急是年代的确定。没有扎实的考古断代,这种发现犹如无根之草,其价值将大打折扣。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寻找更多的能够确定这批岩图年代的地层以及伴生物,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确定其绝对年代;另一方面,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岩图内容进行分类,比照考古学的器物分类法,形成科学的分期,从而确定其相对年代。可以说,年代问题的解决,是确定这次发现重要价值的最直接与唯一的手段,也是所有研究的基础。3.具茨山岩图与具茨山文化图具茨山岩图尽管还存在有年代等悬而未决的问题,但从这一发现与新郑,尤其是黄帝文化间的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来看,不得不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具茨山岩图发现的重要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中原这样的文化积淀十分丰厚的地区,也即人类活动极为频繁的地区,还能够发现数量如此之多、分布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技术培训驾驭科技浪潮考核试卷
- 企业教育培训的人力资源管理考核试卷
- 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与智能招聘考核试卷
- 建筑物拆除前的环境影响评价考核试卷
- 搪瓷制品在化妆品包装中的创新应用考核试卷
- 建筑物拆除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检验与工艺控制方法考核试卷
- 内陆养殖的农村富民与农产品流通考核试卷
- 脱贫攻坚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 新员工安全隐患知识培训目标
- 新员工入行培训财务合规
-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2024-2029年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医疗事故的心得体会(18篇)
- 从偏差行为到卓越一生3.0版
-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认识经济全球化 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2024网站渗透测试报告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13 写作实践解析版
- 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DB-T29-139-2015天津市房屋修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消防安全知识宣讲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