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教材课件_第1页
西方美术史教材课件_第2页
西方美术史教材课件_第3页
西方美术史教材课件_第4页
西方美术史教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美术史

一扇打开世界的窗口西方美术史

一扇打开世界的窗口史前时期矫饰主义埃及巴洛克运动希腊洛可可艺术罗马艺术新古典主义早起基督教艺术浪漫主义的狂潮早起文艺复兴艺术写实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告别古典威尼斯画派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北方文艺复兴二十一世纪史前时期史前时期石器时代

我们大概都听过“石器时代”这个名词。石器时代标志着人类文明萌芽的最初阶段,科学家又把它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那么石器时代和我们要讨论的美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试着来观察一件旧石器时代的“燧石手斧”。史前时期石器时代燧石手斧:旧石器时代穆思特时期

这块手斧看起来和一块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上面留着一些敲打过的痕迹。那么我们的美术史就从这些痕迹谈起。燧石手斧:旧石器时代穆思特时期

这块手斧看起来和一块普通痕迹动物会不会在自然界留下痕迹?当我们询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想到鸟类在树上筑造它们的巢,蜜蜂或蚂蚁也会用泥土一类的物质来营建它们居住的窝。

利用大自然的某一种物质去营造一种形状,是美术创造的领域应当关心的生物行为。这种行为在动物、昆虫的世界已经存在。但是,这种行为在人类的世界,才高度活跃了起来。痕迹动物会不会在自然界留下痕迹?

这块燧石,今天如果丢在街上的任何一角落,一般人很难发现它的重要性。

我们一定要知道这块燧石上记录了三十万年前人类手工的痕迹,才对它有好奇和珍惜。

人类终于可以用他们发展出来的“手”,依照头脑中希望的形状,开始在石头上打出、砸出一件手斧。

手斧是人类的工具,它可以用来砍树、击杀野兽、切割野兽尸体。

这件看起来粗糙的简陋的燧石手斧,是人类工具的起点,也是人类美术的起点。

这块燧石,今天如果丢在街上的任何一角落,一般燧石匕首:新时期时代收藏于哥本哈根国家博物馆

人类对工具的精益求精中,有了对形状更精准的要求,也有了对美更确定的感受。在几十万年间,从旧石器时代演变进步到新石器时代,我们发现一块燧石手斧如何转型成另一件造型优美、比例和谐、功能精密的“燧石匕首”。燧石匕首:新时期时代收藏于哥本哈根国家博物馆

人类对工具这件“燧石匕首”有一个短短的可以握住的柄,匕首的弧线非常优美,可以看出,制作匕首的人,非常准确的在匕首两侧,用敲打的方法做出的薄而锐利的刀刃边缘,因此刀锋两边都留下了一段一段有序的、敲打的痕迹。同样是石器,这一件比上一件进步了太多,我们区分旧石器跟新石器,也就是通过观察人类“手”的技术的进步,以及造型掌握能力的准确程度。更重要的是,头脑中造型思维能力的延续和累积。这件“燧石匕首”有一个短短的可以握住的柄,匕首的弧线非常优美母亲的身体:维伦多夫维纳斯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这是一件用石灰石雕刻出来的女性裸体,是西方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重要的作品。

这件女性雕像,两个大大的乳房垂在胸前,肚腹和臀部也都和乳房一样,被特别夸张。相形之下,腿部以下比例较小,搁置在乳房上的双手,更是缩小简略到不容易发现。学者们认为这种夸张女性裸体雕塑是她们对生殖与生命繁衍的祈求与祝福的代表。

母亲的身体:维伦多夫维纳斯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这是一件用石最早的绘画绘画是平面的、二度空间的表现。1940年,在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发现了珍贵的早期壁画。拉斯科洞穴壁画的主要题材是动物,有野牛、马、鹿以及人像其中表现最精彩的是野牛和鹿。在凹凸不平的洞穴上墙壁上,以黑色的木炭,加上自然界中的红色、黄色、赭色的矿石,当时的人类如此精准的开始描绘起他们熟悉的动物。最早的绘画绘画是平面的、二度空间的表现。野牛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

距离拉斯科洞穴不远,在今天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也发现了大约公元前15000年时期的旧石器时代壁画。

壁画的内容任然以大量的动物为主,其中表现的最杰出是体型硕大的野牛。野牛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

距离拉斯科洞穴不远,在今天绘画的表现方法和雕刻非常不同,在拉斯科及阿尔塔米拉两处的岩洞壁画上,可以看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如何在平面空间上展开人类绘画的历史。

野牛、马和鹿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穴绘画的表现方法和雕刻非常不同,在拉斯科及阿尔塔米拉两处的岩洞大地上的遗址距今大约四千年前,新时期时代将要结束,逐渐过渡到青铜时代。人类的文明,告别了最初那一漫长的、蒙昧的、艰难的阶段,人类逐步战胜了旷野中的所有生物,成为新的主人。他们懂得使用工具,他们知道用火,他们以图绘跟雕塑的方法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渴望或恐惧、感谢和信仰。大地上的遗址斯通亨治巨石圆形建筑新石器时代

英国威尔特郡

它在圆形的基础上,一些被裁切的巨石,像柱子一般矗立着,围成一种庄严的空间。它们使我们联想到后来的宗教祭祀的殿堂,它们以不可动摇的庄严、崇高、神圣,说明着西方美术里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建筑”最初的起点。斯通亨治巨石圆形建筑新石器时代英国威尔特郡

它在圆形的埃及我们来看一件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埃及早期王国时代的石碑。这块石碑非常简单,石碑上方是一只浮雕的鹰鸟,以侧面站立,下方长方形的空间中有一些柱子,似乎是象征宫殿,柱子上端则是一条蛇。埃及我们来看一件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埃及早期王国时代的石碑。蛇王碑埃及第一王朝巴黎卢浮宫

这块石灰石雕像是埃及第一王朝作品。鹰代表王室的保护神,蛇代表了王朝的国王。以蛇为象征的国王,可以安稳的坐在宫殿的王位上,是因为有天上鹰神的保护,这和中国古代皇帝称天子的意思类似。

这块石碑可以说是用平面浮雕的方法来说明一件事情,因此造型非常简化,已经有象形文字的雏形,也可以联结到埃及更晚一些时候石碑上的象形文字。

因此,西方美术通常都以埃及作为最早起点的原因。蛇王碑埃及第一王朝巴黎卢浮宫

这块石灰石雕像是埃及第一吉萨金字塔埃及吉萨斯诺夫鲁王梯形金字塔埃及第四王朝早期埃及湄顿吉萨金字塔埃及吉萨斯诺夫鲁王梯形金字塔埃及第四王朝早风格什么是风格?在美术领域里,找到一种准确而且可以长时间持续一致地表达方法,就形成了一种“风格”。

埃及是人类美术中最早形成“风格”的文明之一。

在《蛇王碑》里,我们看到埃及人使用线条的方法非常精准,有一种数学的严密,又有一种高度几何化的倾向,这些,都可以在以后的埃及美术中看到。风格什么是风格?石棺画波士顿美术馆

这件石棺画上容纳了很多非常多,但是我们是视觉一点都没有紊乱的感觉。相对的,我们看到每一个主题,身形巨大的法老,包括飞禽走兽,每一个物体都有这件的独立空间。埃及的美术,要求一种轮廓的清楚,无论绘画还是雕塑,造型边缘的线条都被精确的表达出来,画刻的很深,绝不含糊。石棺画波士书记官

石灰石彩雕巴黎卢浮宫

埃及的人像雕刻有非常高的成就,也直接影响到后来希腊的美术。

埃及的人像常常选择比较坚硬的石材,如花岗岩或水晶砂岩。在雕刻时,重视整体块面体积的完整,人像或直立,或端坐,大部分都是正面平视前方,两脚并拢,两边绝对对称,产生一种永恒静止不动的美感。书记官石灰石阿布·辛拜勒神庙

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的一座王陵,属于新国王时代,入口处有四座巨大的人像雕刻,有一种庄严、端正、规矩的纪律之美,这是埃及人像美术最具风格的典型,它统摄了两千年的埃及历史。要到希腊文化在爱琴海萌芽,才慢慢转移了埃及美学的影响力,西方的美术也才从尼罗河流域转向地中海北域地区。

希腊埃及东北方,横亘于爱琴海南域的克里特岛,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了米诺文化。无论是陶质艺术、宫殿建筑形式、石雕,以及青铜铸造艺术,都有颇为成熟的表现风格。

克里特岛以北,通过星罗棋布在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在希腊半岛上,则产生了另一支被称为“迈锡尼文化”的艺术形式。

这两种艺术是以后被看成希腊艺术的主要源流。因此,我们在进入典型的希腊艺术之前,不妨先对这两种艺术有一点概略的了解。希腊(一)米诺斯

米诺斯艺术和近邻埃及的,在风格上颇为不同。从人像雕塑上来看,一件大约制作于公元前1540年左右的《女蛇神》像,有27.9厘米高,是从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王宫的遗址中出土的。这件以彩绘装饰的陶塑人像,造型上没有埃及人像那种拘谨的纪律感,她双手自由伸展,身着华丽的长裙,袒露出胸前的乳房。以艺术形式来看,她身上的线条不再追求埃及的严肃性与秩序性,却倾向于比较活泼轻松的表现,她面部的表情也因此流露出一种天真喜悦的感觉。

米诺斯文化的绘画有宫殿墙壁上的壁画,也有彩绘在石棺上的仪式中的人群。(一)米诺斯米诺斯艺术和近邻埃及的,在风格上奠酒队伍石灰石岩彩绘希腊克利翁博物馆

米诺斯文化的绘画,有宫殿墙上的壁画,也有彩绘在石棺上的仪式中的人群。《奠酒队伍》是彩绘在石灰岩棺上的饰带:一群少女,身着长裙,把奠酒仪式中的酒,从壶中倒入祭坛的大缸。这幅绘画作品,人物有比较多的动态表现,线条也自由活泼得多。奠酒队伍石灰石岩彩绘希腊克利

(二)迈锡尼《狮门》大约是公元前1520年的建筑,原来是一座神殿的门,四周以巨石砌成高墙,门的部分以三块长形巨石构成,两根直立的门柱,上面横跨一根门楣。门楣上以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巨石压住,有建筑结构上的功能,三角形的巨石上雕刻着两只大约304厘米高的狮子,面对面站立,护卫着中央一根笔直的石柱。(二)迈锡尼《狮门》大约是公元前1520年的建筑,原来是一美丽的人体

许多古老的文明,都以人体作为艺术表达的主题。在埃及我们看到一尊一尊的人像,或者是法老王,象征的帝王的权利、威严,或者是天上的神,表达着对人的庇佑,表达着他们超自然的能力,也表达着他们永恒不朽的崇高。

人的身体,在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的不同的意义。

如果是帝王的、伟人的身体,它被赋予发意义是政治的、权利的;如果是神的身体,它被赋予的意义,是宗教的;如果是母亲的身体,它被赋予的意义,可能是伦理的、道德的。美丽的人体许多古老的文明,都以人体作为艺术表达米洛青年像(大理石雅典国立博物馆)

这尊人像非常从容、自在,脸上带着和缓的微笑,胸部的肌肉似乎还随着呼吸起伏,他完全赤裸,仿佛没有任何服装比这身材更完美,他自信、健康、愉悦。

大约公元前6世纪中叶,希腊产生了这种美术史上典型的青年像,希腊人称他们为“Kouros”,意指18岁至20岁发育完美的青年。米洛青年像(大理石雅典国立博物馆)

这尊人像人体美的起点希腊的人体为什么能作为美术史独特的一章呢?

我们凝视希腊的人像雕刻,发现创作者关心的不是这个人体的政治地位,是富有还是贫穷,高贵还是低卑;甚至也不是伦理或道德的判断,是善良还是邪恶;这些,在希腊的人体雕刻中都不再是重要的。希腊人凝视一尊人体,单纯是一种“美”的凝视,仿佛要努力的借着这种专注的凝视,把我们从政治的、社会的、伦理与道德的分杂中净化到单一的美的层次里。人体美的起点希腊的人体为什么能作为美术史独特的系鞋带的女子

在希腊人创作的许多彩绘陶瓶上,我们看到了无所不在的人体。绑系鞋带的女子,右膝弯曲,双手系着左脚凉鞋的鞋带,作者用优美的细线,在黑底的陶罐上勾绘出这样健康且赋予动态的人体。

希腊人放弃了埃及艺术中坚硬、沉重的花岗岩、石灰石,他们的雕刻大部分选择比较纯净柔和的大理石,不再把人体结构成严肃的几何形。越到后期,希腊的人像艺术越多自由动作的细致刻画,也不太追求尺寸太过巨大的人像。他们的人像雕刻大部分近于真人比例,或比真人略小,使人觉得亲切,仿佛是在观看我们自身。系鞋带的女子

在希腊人创作的许多彩绘陶瓶上,年轻乐师陶杯内部巴黎卢浮宫

内部彩绘了一个斜躺在靠床上,正在悠闲弹奏弦琴的年轻乐师。他头上戴着桂叶编的头冠,下身围着白色的布袍,袍角有韵律地起伏,一端长长地垂在地上。这似乎是柏拉图《飨宴篇》描述的,刚刚在诗的朗诵会上得到桂冠的年轻诗人,正在庆祝的宴会上为宾客弹唱美丽的诗句。年轻乐师陶杯内部巴黎卢浮宫

奥赛尔女像

高65.5cm巴黎卢浮宫

其实早期的希腊雕像还可以看到类似埃及的拘谨,一件公元前571年左右的女子像,身体的部分还有些僵直,左手紧贴在大腿侧,双脚平直站立,她常常被用来作为希腊“古风时期”古代艺术的代表。她和埃及人像的不同是很细微的,例如:胸部有了比较写实的表现,右手也开始有了一点点动作的欲望。奥赛尔女像高65.5cm巴黎卢浮宫

希腊的人像艺术,在这样的基础上,经过大约一百多年的演变,在公元前470年左右,发展到了巅峰,一般称为“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早期作品,有两件青铜人像是非常杰出的。这两件作品都和运动有关。希腊的人像艺术,在这样的基础上,经过大约一百多驾战车者青铜希腊德尔斐博物馆

这件青铜人像表现一个驾着战车的青年男子,身着长袍,衣纹非常柔美流动,下身的绉褶自然起伏,使整个人像产生一种尊贵的感觉。人像右手拉着马车缰绳,马车已经佚失了。

这件人像原来是表现竞技中马车比赛得胜者的英姿,人像头上戴了桂冠,神态镇定尊贵地出场接受众人欢呼,整体以青铜铸造,眼瞳的部分则嵌进彩色的玉石,使整个人像古典高雅。驾战车者青铜希腊德尔斐博物馆

这件青铜宙斯青铜雅典国家博物馆

这件全裸的男人像,鬓发、长胡须,左手前伸向远方,右手向后,似乎握着一支矛,正要向前投掷;两腿张开右脚后跟微微离开地面,正在配合右甬投掷的动作。全身竭投种专注的凝视中,显得端正华贵,每一处肌肉都似乎焕放出了光彩。

这件作品是不是表现希腊神话中万神之神的宙斯,并没有一定的说法;有人认为也可能是海神波塞冬,手上原来应该拿着三叉戟。

宙斯青铜雅典国家博物馆

这件全裸的男人像黄金时代

掷铁饼者青铜罗马国家博物馆

在希腊古典艺术的黄金时代,人体的表现有了更大的自由,来自于体能竞技的经验,主导出艺术创造上审美的更新。大约在公元前450年,米隆的青铜原作《掷铁饼者》,代表了古典时期黄金时代的来临。可惜这件原作佚失了,但我们却还可以借着一件罗马时代复制的大理石仿作,了解这件作品的精彩之处。

这件作品表现一名男子在竞技场上投掷铁饼。他身体向前倾侧,两膝弯曲,身体重心放在右脚上,左手向下并且向右轻轻摆荡旋转,以平衡右手向上荡起的力量。这个身体,每一部分都在一种准确的力的观察中,蓄势待发,使我们几乎要屏息凝神,静静等待那铁饼迅如流星飞掷出去的一刹那……黄金时代掷铁饼者

希腊的人像雕刻也寻找到人体在运动中“力”的平衡与和谐。

希腊艺术黄金时代的巅峰,常常以雅典的巴特农神殿的建造为代表。

这座神殿原来雅典城邦用来祀奉雅典女神的。神殿四周以朴素典雅的石柱环绕,正面八根石柱,支撑起三角形的山墙,侧面是17根石柱,形成一个长方形的空间,却用柱子的排列构成优美的秩序。

每一根石柱都像一尊站立的人的身体,石柱上的直线刻纹,就像人体长袍垂下的衣褶。

雅典巴农特神殿

希腊的人像雕刻也寻找到人体在运动中“力”的平衡与和谐。

雅典娜女神节游行队伍巴黎卢浮宫

一件现存于巴黎卢浮宫的浮雕残片,表现祭祀女神的行进队伍,一尊一尊站立或行走的人体,衣裙自然下垂,和建筑石柱的秩序感完全一致。雅典娜女神节游行队伍巴黎卢浮宫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西伐,希腊艺术扩散到西欧、亚洲、北非各地,连印度的雕刻也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甚至传至中国及东南亚各地。被称为“大希腊化时期”的艺术阶段,正是希腊总结出的艺术成就,向各地扩散,又和各种当地本土艺术结合的时期。狄奥尼索斯大理石伦敦大英博物馆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西伐,希腊艺术扩散到西欧尼多斯的阿芙罗蒂德普拉克西泰莱斯梵蒂冈博物馆尼多斯的阿芙罗蒂德普拉克西泰莱斯梵蒂冈博物馆命运三女神伦敦大英博物馆

命运三女神伦敦大英博物馆

拉奥孔梵蒂冈博物馆拉胜利女神巴黎卢浮宫

希腊人又向我们介绍了《胜利女神》展翅飞翔的欢悦。如水云流动的衣袍,紧紧贴在迎向海洋风浪的女神身体上,意气风发,使我们感觉到生命飞扬的喜悦。胜利女神巴黎卢浮宫

希腊人又向我们

维纳斯

巴黎卢浮宫

现存于卢浮宫的米洛的《维纳斯》,被发现时已经断失了双臂,但是她仍以不朽的安静与淡淡的微笑,印证着希腊美术史上最令人怀念的光辉一页。

不只是西方美术有太多应该感谢希腊人的地方,全世界的美术都受到希腊人的启发。他们为人类找到了“美”的起点——美是从个人的身体开始的,肉体的美,精神的美,并不分离对立。一个健康自信的身体,就应该是一个崇高的精神、自信的生命的开始。维纳斯巴黎卢浮宫

现存于卢浮宫

罗马艺术——务实的个性和宇宙不可知的神秘本质相遇罗马艺术关于伊特鲁斯坎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常常笼统的把希腊艺术与罗马艺术混同在一起。自然,罗马在消灭希腊之后,许多方面受到了希腊的影响,例如:神话、哲学、建筑形式,甚至政治理念……

但是,罗马后来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领土范围远远超过希腊文化活动的地中海区域。罗马帝国以地中海为中心,将势力扩大到西部亚洲的叙利亚、小亚细亚一带,也统治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北边的高卢(即今法国),甚至远征到了今天英国所统属的不列颠,连古代的埃及也被合并在罗马帝国之内。

在这样疆域辽阔的土地上,即使罗马帝国主题上承袭了希腊文明,但势必掺杂了其他地区的文化,使罗马的艺术形式与原有的希腊艺术有明显的差异。

罗马艺术除了传承自希腊艺术的部分之外,原来产生于意大利北部的伊特鲁斯坎艺术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源流。关于伊特鲁斯坎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常常笼统的把吹笛与持竖琴的男子罗马塔尔奎尼亚国家博物馆

伊特鲁斯坎地区留下许多彩绘陶器,墓葬中也保存有大量壁画。在一处贵族的家族墓葬里,壁画上彩绘着吹笛的少年,身披长袍,一面吹奏笛管,一面大步向前迈进,神态潇洒愉悦,人物四周还彩绘了扶疏的花木,以优美流畅的线条书写,加上鲜明温暖的色彩,仿佛吹笛者行走于春天的林木之间,树枝随风摇摆,花朵盛放,传达着生活的喜悦兴奋之情。吹笛与持竖琴的男子舞蹈者罗马塔尔奎尼亚国家博物馆

同样收藏在罗马塔尔奎尼亚国家博物馆的另一件壁画,风格十分类似,描绘一名少年举手投足,正在舞蹈,他的左脚跷起,左手向后摆动,一面回首,一面向前舞蹈,白色的衣袍也随动作摇摆。舞蹈者罗马塔尔奎尼亚国家博物馆

同样收藏在

母狼和罗慕洛及瑞穆斯

罗马卡皮托立尼山博物馆

伊特鲁斯坎的人像彩绘不能说和希腊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似乎表现得更为自由活泼,希腊重视人物的崇高理想,伊特鲁斯坎地区却更热烈地表现生活的富裕美好。

伊特鲁斯坎的赤陶泥塑,青铜塑造的人像或怪兽头像,石棺上的雕刻,也都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尤其是棺椁上的死者肖像,因为具有肖像性格,必须逼真于死者形貌,所以发展出特别倾向写实的风格,对此后罗马的人像雕刻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母狼和罗慕洛及瑞穆斯罗马卡皮托罗马雕塑的写实性传说中罗马是有罗慕洛和瑞穆斯两名兄弟建立。传说中这两兄弟幼年时吸食母狼的奶长大,在伊特鲁斯坎的艺术中还存留下了这样一匹母狼的青铜雕塑。罗马的建国似乎隐含着狼的野性与机敏,隐含的狼的嗜杀、迅捷与彪悍。在这样血性的基础上,罗马虽然极度仰慕希腊文化,努力学习希腊城邦文化的优雅与崇高,但是本质上仍保有自己特有的务实、粗犷、实事求是的人格特征。想到希腊,常常想到神话、史诗、哲学;想到罗马,也许更多浮现的是军人、政治家,是建立国家秩序纪律的法制精神,罗马法是西方律法的基础。这种务实的个性反映在雕塑上,就形成了强烈的写实风格。罗马雕塑的写实性传说中罗马是有罗慕洛和瑞穆斯两

罗马人像罗马托洛尼亚博物馆

这是一尊罗马的男子头像,不知道他是谁,但确定不是希腊美学的产物。他年岁已大,秃头,额头上一道一道皱纹,双眼凌厉有威严,应该是一名掌有权柄的贵族或政要。他的嘴角向下倾斜,显现出自信而独断的个性,双颊的肌肉松弛,但仍表现着坚毅的神情。罗马人像罗马托洛尼亚博物馆

这是罗马的雕塑可以如此细细阅读。希腊为了追求艺术的崇同理想,常常放弃一些细节的精准,以达到美化的效果。但是,罗马绝不放弃任何细节,这些细节——皱纹、眉骨、嘴角、眼袋,正是罗马人认为构成一件肖像真实性不可或缺的部分。希腊人塑造着完美的理想,使每一尊雕塑都显现崇高的姿态。罗马使人还原至人真实的面貌,在罗马的雕塑中看到衰老,看到肥胖,看到艳俗或残疾,这些希腊人认为不美的生命现象,罗马的雕塑一一包容了,使我们有机会更真实地逼视人生。因此,应该特别重视罗马雕塑的肖像性格,这种务实求真的精神是西方美术此后发展的重要基础。罗马的雕塑可以如此细细阅读。希腊为了追求艺术的有桃记录

除了雕塑的肖像性格以外,罗马的绘画也发展出了逼真的写实风格。在庞贝出土的遗址中,有许多壁画保留了对当时生活真切的描绘,不但是美术作品,也几乎兼具社会生活的史料价值。从这些壁画的一些静物描绘的局部来看,对器皿、水果、家具的描写,具备强烈的体量的真实性,用到光影的描绘来凸显体积的立体性,这些,都足以作为罗马艺术对西方后世绘画重大的贡献。有桃记录

除了雕塑的肖像性格以外,罗马的绘画也发罗马的城市规划与公共性建筑艺术

罗马继承了希腊的城邦民主,但很快就递变成为帝国的政治。为了统治疆域辽阔的领土,显然希腊适应小城邦的民主共和体制已不够用。希腊的城邦常常人口都局限在数千人或一万人上下,但是,罗马一个城市已是拥有百万人左右的大都会。城邦文明虽然理想美好,但无法应付人口繁多、种族复杂的大帝国。希腊的城邦文明重视哲学、道德,讲求人与人沟通的和谐;而罗马在巨大的城市中只有以法律维持秩序,中央集权性的城市规划与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也因此成为罗马独特的艺术形式。罗马的城市规划与公共性建筑艺术罗马继承了希腊的图拉真记功柱罗马

现在仍矗立在罗马市中心的图拉真记功柱,以及君士坦丁凯旋门,都还标志着昔日罗马不可一世的帝国精神。这些建筑,并没有真正的实用性,而是为了炫耀帝国的伟大,为了炫耀帝国的丰功伟业,为了巩固政治的中央集权而存在的,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公共艺术。图拉真记功柱罗马

现在仍矗立在罗马市中心的图拉真记功柱是一根圆形的大理石柱,上面以螺旋盘升的方式浮雕着图拉真皇帝战胜外番的战争纪念图,像一张叙事的长卷画,浮雕着帝王的功业。这是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极盛时代的作品。到了君士坦丁时代,4世纪以后,罗马帝国面临新兴基督教的挑战,君士坦丁仍然为自己修建了庄严宏伟的凯旋门,类似中国古代的牌坊,并无实际建筑功能,也纯粹是为了记录帝王的战功而存在。图拉真记功柱是一根圆形的大理石柱,上面以螺旋盘

君士坦丁凯旋门

图拉真记功枉和君士坦丁凯旋门后来都被一千多年后的拿破仑模仿,尺度放大,修建于巴黎,可以从此见到罗马纪念性建筑在西方造型历史上长远的影响。君士除了与帝国权力象征相结合的纪念性建筑外,在罗马帝国许多公共使用的大型空间也大量出现,具备实用功能,与罗马务实的城市规划有关,独具时代的特色。希腊的城邦建筑大多为神殿,尺度都比较小,讲求比例的和谐。罗马城市人口众多,必须要有严密的规划,例如饮水、卫生,都可能发生问题。至今仍可看到罗马帝国时代修建的引水道,以拱梁引山泉到城市,长达数十公里,这种引水道的遗迹仍存在于罗马帝国留下的领土各地,见证着罗马公共工程的浩大气魄。泉水引进城市,地下也修建着规模巨大的水道和贮水空间,成为罗马城市地下看不见的另一种壮观景象。为了解决人口众多的聚居问题,罗马的公共浴池,城市广场空间都为西方现代大都会的形成树立了最早的范本。除了与帝国权力象征相结合的纪念性建筑外,在罗罗马竞技场局部立体剖面图

罗马最著名的公共性建筑当然就是竞技场,这个巨大的圆形空间,可以同时容纳五万人众。可以说是现代城市必备的巨蛋建筑的鼻祖。

竞技场修建于公元1世纪,以巨石砌建,依据希腊按山坡修建的扇形剧场形式,扩大为以拱形结构完成的圆形建筑。

罗马竞技场局部立体剖面图

罗马最著名的公共性建筑圆形的空间可以适应同时涌入或疏散的众多观众,五万人同时进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竞技场以分散在圆形各边的拱门,依据编号,使观众被分流从不同的方向进出,解决了人多拥挤的难题。

竞技场庄严雄伟,这里留下野兽和人搏斗的斑斑血迹,罗马的辉煌、不朽,仿佛仍在这巨大的圆形空间中回响。

罗马竞技场俯瞰图圆形的空间可以适应同时涌入或疏散的众多观众,五

万神殿内部

圆形,似乎是罗马建筑形式上新的符号。

希腊的空间大多为方形,结构上也以垂直和水平的梁柱为主,跨距不大,空间也受到限制。

罗马发展出了新的建筑语汇——拱。拱,在西方建筑形式上决定性的影响。

拱,利用抛物的弧线使跨距加大,可以免除掉柱子的分割,达到内部空间完整的效果。

2世纪在哈德里安皇帝时代修建的万神殿,是西方圆拱巨型建筑最早的典范。

万神殿内部

圆形,似乎是罗马建筑形式上新的符万神殿剖面图

万神殿外观仍保留希腊的三角形门楣以及柱廊的形式。但一进到内部,立刻发现一个巨大完整的圆形穹隆,从上而下,使人仿佛被包容在一个无限的宇宙空间中。

万神殿万神殿穹隆的空间,以拱的结构加上采自火山灰泥的黏性混凝土来完成,形成罗马巨大公共性建筑的最大特征。从西罗马的万神殿,发展成为东罗马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建筑艺术的雄伟形式是希腊城邦建筑格局远远望尘莫及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穹隆的空间,以拱的结构加上采自火山灰泥的黏性混早期基督教艺术——庄严、华丽,在人世间虚拟了天堂的神圣与崇高早期基督教艺术——庄严、华丽,在人世间罗马帝国建立之初,基督教信仰即开始在帝国境内流传。最初的基督教信仰流传于地位低卑的民众之间。耶稣的福音步道着:穷人有福了,受苦的人有福了……在罗马统治的辽阔帝国的土地上,这样的声音一点一点在穷苦的大众间蔓延。最初的基督教是穷人的信仰,是受压迫者的信仰。耶稣被罗马的总督彼拉多判刑,钉死在十字架上,他受难殉道的符号成为日后凝聚这一信仰最强大的图像。早期的基督教,作为一种被禁止的信仰,暗地里在民间流传,那时并没有圣像,大多以鱼或水,这些代表生命源泉的符号来象征基督,而其中最常见到的符号就是来源于耶稣受难的刑具——十字架罗马帝国的权力拥有者信奉希腊诸神。多神的信仰使神殿林立,裸体的男女诸神夸耀着肉体的健壮完美,夸耀着现世的享乐与放纵肉体欲望的自由与欢愉。罗马帝国建立之初,基督教信仰即开始在帝国境内流

基督教的信仰与希腊罗马诸神的信仰正好完全相反。基督教鄙弃肉体,认为人的肉体是远祖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犯下的罪。基督教否定希腊诸神,相信宇宙间唯一的真神。人类犯了原罪,沦落人间,上帝便缱独子下世为人类赎罪,这独子便是耶稣,最后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血为人类洗罪。基督教的信仰与希腊罗马诸神的信仰正好完全相反。西方美术史

一扇打开世界的窗口西方美术史

一扇打开世界的窗口史前时期矫饰主义埃及巴洛克运动希腊洛可可艺术罗马艺术新古典主义早起基督教艺术浪漫主义的狂潮早起文艺复兴艺术写实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告别古典威尼斯画派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北方文艺复兴二十一世纪史前时期史前时期石器时代

我们大概都听过“石器时代”这个名词。石器时代标志着人类文明萌芽的最初阶段,科学家又把它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那么石器时代和我们要讨论的美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试着来观察一件旧石器时代的“燧石手斧”。史前时期石器时代燧石手斧:旧石器时代穆思特时期

这块手斧看起来和一块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上面留着一些敲打过的痕迹。那么我们的美术史就从这些痕迹谈起。燧石手斧:旧石器时代穆思特时期

这块手斧看起来和一块普通痕迹动物会不会在自然界留下痕迹?当我们询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想到鸟类在树上筑造它们的巢,蜜蜂或蚂蚁也会用泥土一类的物质来营建它们居住的窝。

利用大自然的某一种物质去营造一种形状,是美术创造的领域应当关心的生物行为。这种行为在动物、昆虫的世界已经存在。但是,这种行为在人类的世界,才高度活跃了起来。痕迹动物会不会在自然界留下痕迹?

这块燧石,今天如果丢在街上的任何一角落,一般人很难发现它的重要性。

我们一定要知道这块燧石上记录了三十万年前人类手工的痕迹,才对它有好奇和珍惜。

人类终于可以用他们发展出来的“手”,依照头脑中希望的形状,开始在石头上打出、砸出一件手斧。

手斧是人类的工具,它可以用来砍树、击杀野兽、切割野兽尸体。

这件看起来粗糙的简陋的燧石手斧,是人类工具的起点,也是人类美术的起点。

这块燧石,今天如果丢在街上的任何一角落,一般燧石匕首:新时期时代收藏于哥本哈根国家博物馆

人类对工具的精益求精中,有了对形状更精准的要求,也有了对美更确定的感受。在几十万年间,从旧石器时代演变进步到新石器时代,我们发现一块燧石手斧如何转型成另一件造型优美、比例和谐、功能精密的“燧石匕首”。燧石匕首:新时期时代收藏于哥本哈根国家博物馆

人类对工具这件“燧石匕首”有一个短短的可以握住的柄,匕首的弧线非常优美,可以看出,制作匕首的人,非常准确的在匕首两侧,用敲打的方法做出的薄而锐利的刀刃边缘,因此刀锋两边都留下了一段一段有序的、敲打的痕迹。同样是石器,这一件比上一件进步了太多,我们区分旧石器跟新石器,也就是通过观察人类“手”的技术的进步,以及造型掌握能力的准确程度。更重要的是,头脑中造型思维能力的延续和累积。这件“燧石匕首”有一个短短的可以握住的柄,匕首的弧线非常优美母亲的身体:维伦多夫维纳斯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这是一件用石灰石雕刻出来的女性裸体,是西方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重要的作品。

这件女性雕像,两个大大的乳房垂在胸前,肚腹和臀部也都和乳房一样,被特别夸张。相形之下,腿部以下比例较小,搁置在乳房上的双手,更是缩小简略到不容易发现。学者们认为这种夸张女性裸体雕塑是她们对生殖与生命繁衍的祈求与祝福的代表。

母亲的身体:维伦多夫维纳斯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这是一件用石最早的绘画绘画是平面的、二度空间的表现。1940年,在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发现了珍贵的早期壁画。拉斯科洞穴壁画的主要题材是动物,有野牛、马、鹿以及人像其中表现最精彩的是野牛和鹿。在凹凸不平的洞穴上墙壁上,以黑色的木炭,加上自然界中的红色、黄色、赭色的矿石,当时的人类如此精准的开始描绘起他们熟悉的动物。最早的绘画绘画是平面的、二度空间的表现。野牛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

距离拉斯科洞穴不远,在今天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也发现了大约公元前15000年时期的旧石器时代壁画。

壁画的内容任然以大量的动物为主,其中表现的最杰出是体型硕大的野牛。野牛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

距离拉斯科洞穴不远,在今天绘画的表现方法和雕刻非常不同,在拉斯科及阿尔塔米拉两处的岩洞壁画上,可以看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如何在平面空间上展开人类绘画的历史。

野牛、马和鹿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穴绘画的表现方法和雕刻非常不同,在拉斯科及阿尔塔米拉两处的岩洞大地上的遗址距今大约四千年前,新时期时代将要结束,逐渐过渡到青铜时代。人类的文明,告别了最初那一漫长的、蒙昧的、艰难的阶段,人类逐步战胜了旷野中的所有生物,成为新的主人。他们懂得使用工具,他们知道用火,他们以图绘跟雕塑的方法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渴望或恐惧、感谢和信仰。大地上的遗址斯通亨治巨石圆形建筑新石器时代

英国威尔特郡

它在圆形的基础上,一些被裁切的巨石,像柱子一般矗立着,围成一种庄严的空间。它们使我们联想到后来的宗教祭祀的殿堂,它们以不可动摇的庄严、崇高、神圣,说明着西方美术里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建筑”最初的起点。斯通亨治巨石圆形建筑新石器时代英国威尔特郡

它在圆形的埃及我们来看一件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埃及早期王国时代的石碑。这块石碑非常简单,石碑上方是一只浮雕的鹰鸟,以侧面站立,下方长方形的空间中有一些柱子,似乎是象征宫殿,柱子上端则是一条蛇。埃及我们来看一件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埃及早期王国时代的石碑。蛇王碑埃及第一王朝巴黎卢浮宫

这块石灰石雕像是埃及第一王朝作品。鹰代表王室的保护神,蛇代表了王朝的国王。以蛇为象征的国王,可以安稳的坐在宫殿的王位上,是因为有天上鹰神的保护,这和中国古代皇帝称天子的意思类似。

这块石碑可以说是用平面浮雕的方法来说明一件事情,因此造型非常简化,已经有象形文字的雏形,也可以联结到埃及更晚一些时候石碑上的象形文字。

因此,西方美术通常都以埃及作为最早起点的原因。蛇王碑埃及第一王朝巴黎卢浮宫

这块石灰石雕像是埃及第一吉萨金字塔埃及吉萨斯诺夫鲁王梯形金字塔埃及第四王朝早期埃及湄顿吉萨金字塔埃及吉萨斯诺夫鲁王梯形金字塔埃及第四王朝早风格什么是风格?在美术领域里,找到一种准确而且可以长时间持续一致地表达方法,就形成了一种“风格”。

埃及是人类美术中最早形成“风格”的文明之一。

在《蛇王碑》里,我们看到埃及人使用线条的方法非常精准,有一种数学的严密,又有一种高度几何化的倾向,这些,都可以在以后的埃及美术中看到。风格什么是风格?石棺画波士顿美术馆

这件石棺画上容纳了很多非常多,但是我们是视觉一点都没有紊乱的感觉。相对的,我们看到每一个主题,身形巨大的法老,包括飞禽走兽,每一个物体都有这件的独立空间。埃及的美术,要求一种轮廓的清楚,无论绘画还是雕塑,造型边缘的线条都被精确的表达出来,画刻的很深,绝不含糊。石棺画波士书记官

石灰石彩雕巴黎卢浮宫

埃及的人像雕刻有非常高的成就,也直接影响到后来希腊的美术。

埃及的人像常常选择比较坚硬的石材,如花岗岩或水晶砂岩。在雕刻时,重视整体块面体积的完整,人像或直立,或端坐,大部分都是正面平视前方,两脚并拢,两边绝对对称,产生一种永恒静止不动的美感。书记官石灰石阿布·辛拜勒神庙

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的一座王陵,属于新国王时代,入口处有四座巨大的人像雕刻,有一种庄严、端正、规矩的纪律之美,这是埃及人像美术最具风格的典型,它统摄了两千年的埃及历史。要到希腊文化在爱琴海萌芽,才慢慢转移了埃及美学的影响力,西方的美术也才从尼罗河流域转向地中海北域地区。

希腊埃及东北方,横亘于爱琴海南域的克里特岛,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了米诺文化。无论是陶质艺术、宫殿建筑形式、石雕,以及青铜铸造艺术,都有颇为成熟的表现风格。

克里特岛以北,通过星罗棋布在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在希腊半岛上,则产生了另一支被称为“迈锡尼文化”的艺术形式。

这两种艺术是以后被看成希腊艺术的主要源流。因此,我们在进入典型的希腊艺术之前,不妨先对这两种艺术有一点概略的了解。希腊(一)米诺斯

米诺斯艺术和近邻埃及的,在风格上颇为不同。从人像雕塑上来看,一件大约制作于公元前1540年左右的《女蛇神》像,有27.9厘米高,是从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王宫的遗址中出土的。这件以彩绘装饰的陶塑人像,造型上没有埃及人像那种拘谨的纪律感,她双手自由伸展,身着华丽的长裙,袒露出胸前的乳房。以艺术形式来看,她身上的线条不再追求埃及的严肃性与秩序性,却倾向于比较活泼轻松的表现,她面部的表情也因此流露出一种天真喜悦的感觉。

米诺斯文化的绘画有宫殿墙壁上的壁画,也有彩绘在石棺上的仪式中的人群。(一)米诺斯米诺斯艺术和近邻埃及的,在风格上奠酒队伍石灰石岩彩绘希腊克利翁博物馆

米诺斯文化的绘画,有宫殿墙上的壁画,也有彩绘在石棺上的仪式中的人群。《奠酒队伍》是彩绘在石灰岩棺上的饰带:一群少女,身着长裙,把奠酒仪式中的酒,从壶中倒入祭坛的大缸。这幅绘画作品,人物有比较多的动态表现,线条也自由活泼得多。奠酒队伍石灰石岩彩绘希腊克利

(二)迈锡尼《狮门》大约是公元前1520年的建筑,原来是一座神殿的门,四周以巨石砌成高墙,门的部分以三块长形巨石构成,两根直立的门柱,上面横跨一根门楣。门楣上以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巨石压住,有建筑结构上的功能,三角形的巨石上雕刻着两只大约304厘米高的狮子,面对面站立,护卫着中央一根笔直的石柱。(二)迈锡尼《狮门》大约是公元前1520年的建筑,原来是一美丽的人体

许多古老的文明,都以人体作为艺术表达的主题。在埃及我们看到一尊一尊的人像,或者是法老王,象征的帝王的权利、威严,或者是天上的神,表达着对人的庇佑,表达着他们超自然的能力,也表达着他们永恒不朽的崇高。

人的身体,在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的不同的意义。

如果是帝王的、伟人的身体,它被赋予发意义是政治的、权利的;如果是神的身体,它被赋予的意义,是宗教的;如果是母亲的身体,它被赋予的意义,可能是伦理的、道德的。美丽的人体许多古老的文明,都以人体作为艺术表达米洛青年像(大理石雅典国立博物馆)

这尊人像非常从容、自在,脸上带着和缓的微笑,胸部的肌肉似乎还随着呼吸起伏,他完全赤裸,仿佛没有任何服装比这身材更完美,他自信、健康、愉悦。

大约公元前6世纪中叶,希腊产生了这种美术史上典型的青年像,希腊人称他们为“Kouros”,意指18岁至20岁发育完美的青年。米洛青年像(大理石雅典国立博物馆)

这尊人像人体美的起点希腊的人体为什么能作为美术史独特的一章呢?

我们凝视希腊的人像雕刻,发现创作者关心的不是这个人体的政治地位,是富有还是贫穷,高贵还是低卑;甚至也不是伦理或道德的判断,是善良还是邪恶;这些,在希腊的人体雕刻中都不再是重要的。希腊人凝视一尊人体,单纯是一种“美”的凝视,仿佛要努力的借着这种专注的凝视,把我们从政治的、社会的、伦理与道德的分杂中净化到单一的美的层次里。人体美的起点希腊的人体为什么能作为美术史独特的系鞋带的女子

在希腊人创作的许多彩绘陶瓶上,我们看到了无所不在的人体。绑系鞋带的女子,右膝弯曲,双手系着左脚凉鞋的鞋带,作者用优美的细线,在黑底的陶罐上勾绘出这样健康且赋予动态的人体。

希腊人放弃了埃及艺术中坚硬、沉重的花岗岩、石灰石,他们的雕刻大部分选择比较纯净柔和的大理石,不再把人体结构成严肃的几何形。越到后期,希腊的人像艺术越多自由动作的细致刻画,也不太追求尺寸太过巨大的人像。他们的人像雕刻大部分近于真人比例,或比真人略小,使人觉得亲切,仿佛是在观看我们自身。系鞋带的女子

在希腊人创作的许多彩绘陶瓶上,年轻乐师陶杯内部巴黎卢浮宫

内部彩绘了一个斜躺在靠床上,正在悠闲弹奏弦琴的年轻乐师。他头上戴着桂叶编的头冠,下身围着白色的布袍,袍角有韵律地起伏,一端长长地垂在地上。这似乎是柏拉图《飨宴篇》描述的,刚刚在诗的朗诵会上得到桂冠的年轻诗人,正在庆祝的宴会上为宾客弹唱美丽的诗句。年轻乐师陶杯内部巴黎卢浮宫

奥赛尔女像

高65.5cm巴黎卢浮宫

其实早期的希腊雕像还可以看到类似埃及的拘谨,一件公元前571年左右的女子像,身体的部分还有些僵直,左手紧贴在大腿侧,双脚平直站立,她常常被用来作为希腊“古风时期”古代艺术的代表。她和埃及人像的不同是很细微的,例如:胸部有了比较写实的表现,右手也开始有了一点点动作的欲望。奥赛尔女像高65.5cm巴黎卢浮宫

希腊的人像艺术,在这样的基础上,经过大约一百多年的演变,在公元前470年左右,发展到了巅峰,一般称为“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早期作品,有两件青铜人像是非常杰出的。这两件作品都和运动有关。希腊的人像艺术,在这样的基础上,经过大约一百多驾战车者青铜希腊德尔斐博物馆

这件青铜人像表现一个驾着战车的青年男子,身着长袍,衣纹非常柔美流动,下身的绉褶自然起伏,使整个人像产生一种尊贵的感觉。人像右手拉着马车缰绳,马车已经佚失了。

这件人像原来是表现竞技中马车比赛得胜者的英姿,人像头上戴了桂冠,神态镇定尊贵地出场接受众人欢呼,整体以青铜铸造,眼瞳的部分则嵌进彩色的玉石,使整个人像古典高雅。驾战车者青铜希腊德尔斐博物馆

这件青铜宙斯青铜雅典国家博物馆

这件全裸的男人像,鬓发、长胡须,左手前伸向远方,右手向后,似乎握着一支矛,正要向前投掷;两腿张开右脚后跟微微离开地面,正在配合右甬投掷的动作。全身竭投种专注的凝视中,显得端正华贵,每一处肌肉都似乎焕放出了光彩。

这件作品是不是表现希腊神话中万神之神的宙斯,并没有一定的说法;有人认为也可能是海神波塞冬,手上原来应该拿着三叉戟。

宙斯青铜雅典国家博物馆

这件全裸的男人像黄金时代

掷铁饼者青铜罗马国家博物馆

在希腊古典艺术的黄金时代,人体的表现有了更大的自由,来自于体能竞技的经验,主导出艺术创造上审美的更新。大约在公元前450年,米隆的青铜原作《掷铁饼者》,代表了古典时期黄金时代的来临。可惜这件原作佚失了,但我们却还可以借着一件罗马时代复制的大理石仿作,了解这件作品的精彩之处。

这件作品表现一名男子在竞技场上投掷铁饼。他身体向前倾侧,两膝弯曲,身体重心放在右脚上,左手向下并且向右轻轻摆荡旋转,以平衡右手向上荡起的力量。这个身体,每一部分都在一种准确的力的观察中,蓄势待发,使我们几乎要屏息凝神,静静等待那铁饼迅如流星飞掷出去的一刹那……黄金时代掷铁饼者

希腊的人像雕刻也寻找到人体在运动中“力”的平衡与和谐。

希腊艺术黄金时代的巅峰,常常以雅典的巴特农神殿的建造为代表。

这座神殿原来雅典城邦用来祀奉雅典女神的。神殿四周以朴素典雅的石柱环绕,正面八根石柱,支撑起三角形的山墙,侧面是17根石柱,形成一个长方形的空间,却用柱子的排列构成优美的秩序。

每一根石柱都像一尊站立的人的身体,石柱上的直线刻纹,就像人体长袍垂下的衣褶。

雅典巴农特神殿

希腊的人像雕刻也寻找到人体在运动中“力”的平衡与和谐。

雅典娜女神节游行队伍巴黎卢浮宫

一件现存于巴黎卢浮宫的浮雕残片,表现祭祀女神的行进队伍,一尊一尊站立或行走的人体,衣裙自然下垂,和建筑石柱的秩序感完全一致。雅典娜女神节游行队伍巴黎卢浮宫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西伐,希腊艺术扩散到西欧、亚洲、北非各地,连印度的雕刻也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甚至传至中国及东南亚各地。被称为“大希腊化时期”的艺术阶段,正是希腊总结出的艺术成就,向各地扩散,又和各种当地本土艺术结合的时期。狄奥尼索斯大理石伦敦大英博物馆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西伐,希腊艺术扩散到西欧尼多斯的阿芙罗蒂德普拉克西泰莱斯梵蒂冈博物馆尼多斯的阿芙罗蒂德普拉克西泰莱斯梵蒂冈博物馆命运三女神伦敦大英博物馆

命运三女神伦敦大英博物馆

拉奥孔梵蒂冈博物馆拉胜利女神巴黎卢浮宫

希腊人又向我们介绍了《胜利女神》展翅飞翔的欢悦。如水云流动的衣袍,紧紧贴在迎向海洋风浪的女神身体上,意气风发,使我们感觉到生命飞扬的喜悦。胜利女神巴黎卢浮宫

希腊人又向我们

维纳斯

巴黎卢浮宫

现存于卢浮宫的米洛的《维纳斯》,被发现时已经断失了双臂,但是她仍以不朽的安静与淡淡的微笑,印证着希腊美术史上最令人怀念的光辉一页。

不只是西方美术有太多应该感谢希腊人的地方,全世界的美术都受到希腊人的启发。他们为人类找到了“美”的起点——美是从个人的身体开始的,肉体的美,精神的美,并不分离对立。一个健康自信的身体,就应该是一个崇高的精神、自信的生命的开始。维纳斯巴黎卢浮宫

现存于卢浮宫

罗马艺术——务实的个性和宇宙不可知的神秘本质相遇罗马艺术关于伊特鲁斯坎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常常笼统的把希腊艺术与罗马艺术混同在一起。自然,罗马在消灭希腊之后,许多方面受到了希腊的影响,例如:神话、哲学、建筑形式,甚至政治理念……

但是,罗马后来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领土范围远远超过希腊文化活动的地中海区域。罗马帝国以地中海为中心,将势力扩大到西部亚洲的叙利亚、小亚细亚一带,也统治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北边的高卢(即今法国),甚至远征到了今天英国所统属的不列颠,连古代的埃及也被合并在罗马帝国之内。

在这样疆域辽阔的土地上,即使罗马帝国主题上承袭了希腊文明,但势必掺杂了其他地区的文化,使罗马的艺术形式与原有的希腊艺术有明显的差异。

罗马艺术除了传承自希腊艺术的部分之外,原来产生于意大利北部的伊特鲁斯坎艺术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源流。关于伊特鲁斯坎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常常笼统的把吹笛与持竖琴的男子罗马塔尔奎尼亚国家博物馆

伊特鲁斯坎地区留下许多彩绘陶器,墓葬中也保存有大量壁画。在一处贵族的家族墓葬里,壁画上彩绘着吹笛的少年,身披长袍,一面吹奏笛管,一面大步向前迈进,神态潇洒愉悦,人物四周还彩绘了扶疏的花木,以优美流畅的线条书写,加上鲜明温暖的色彩,仿佛吹笛者行走于春天的林木之间,树枝随风摇摆,花朵盛放,传达着生活的喜悦兴奋之情。吹笛与持竖琴的男子舞蹈者罗马塔尔奎尼亚国家博物馆

同样收藏在罗马塔尔奎尼亚国家博物馆的另一件壁画,风格十分类似,描绘一名少年举手投足,正在舞蹈,他的左脚跷起,左手向后摆动,一面回首,一面向前舞蹈,白色的衣袍也随动作摇摆。舞蹈者罗马塔尔奎尼亚国家博物馆

同样收藏在

母狼和罗慕洛及瑞穆斯

罗马卡皮托立尼山博物馆

伊特鲁斯坎的人像彩绘不能说和希腊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似乎表现得更为自由活泼,希腊重视人物的崇高理想,伊特鲁斯坎地区却更热烈地表现生活的富裕美好。

伊特鲁斯坎的赤陶泥塑,青铜塑造的人像或怪兽头像,石棺上的雕刻,也都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尤其是棺椁上的死者肖像,因为具有肖像性格,必须逼真于死者形貌,所以发展出特别倾向写实的风格,对此后罗马的人像雕刻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母狼和罗慕洛及瑞穆斯罗马卡皮托罗马雕塑的写实性传说中罗马是有罗慕洛和瑞穆斯两名兄弟建立。传说中这两兄弟幼年时吸食母狼的奶长大,在伊特鲁斯坎的艺术中还存留下了这样一匹母狼的青铜雕塑。罗马的建国似乎隐含着狼的野性与机敏,隐含的狼的嗜杀、迅捷与彪悍。在这样血性的基础上,罗马虽然极度仰慕希腊文化,努力学习希腊城邦文化的优雅与崇高,但是本质上仍保有自己特有的务实、粗犷、实事求是的人格特征。想到希腊,常常想到神话、史诗、哲学;想到罗马,也许更多浮现的是军人、政治家,是建立国家秩序纪律的法制精神,罗马法是西方律法的基础。这种务实的个性反映在雕塑上,就形成了强烈的写实风格。罗马雕塑的写实性传说中罗马是有罗慕洛和瑞穆斯两

罗马人像罗马托洛尼亚博物馆

这是一尊罗马的男子头像,不知道他是谁,但确定不是希腊美学的产物。他年岁已大,秃头,额头上一道一道皱纹,双眼凌厉有威严,应该是一名掌有权柄的贵族或政要。他的嘴角向下倾斜,显现出自信而独断的个性,双颊的肌肉松弛,但仍表现着坚毅的神情。罗马人像罗马托洛尼亚博物馆

这是罗马的雕塑可以如此细细阅读。希腊为了追求艺术的崇同理想,常常放弃一些细节的精准,以达到美化的效果。但是,罗马绝不放弃任何细节,这些细节——皱纹、眉骨、嘴角、眼袋,正是罗马人认为构成一件肖像真实性不可或缺的部分。希腊人塑造着完美的理想,使每一尊雕塑都显现崇高的姿态。罗马使人还原至人真实的面貌,在罗马的雕塑中看到衰老,看到肥胖,看到艳俗或残疾,这些希腊人认为不美的生命现象,罗马的雕塑一一包容了,使我们有机会更真实地逼视人生。因此,应该特别重视罗马雕塑的肖像性格,这种务实求真的精神是西方美术此后发展的重要基础。罗马的雕塑可以如此细细阅读。希腊为了追求艺术的有桃记录

除了雕塑的肖像性格以外,罗马的绘画也发展出了逼真的写实风格。在庞贝出土的遗址中,有许多壁画保留了对当时生活真切的描绘,不但是美术作品,也几乎兼具社会生活的史料价值。从这些壁画的一些静物描绘的局部来看,对器皿、水果、家具的描写,具备强烈的体量的真实性,用到光影的描绘来凸显体积的立体性,这些,都足以作为罗马艺术对西方后世绘画重大的贡献。有桃记录

除了雕塑的肖像性格以外,罗马的绘画也发罗马的城市规划与公共性建筑艺术

罗马继承了希腊的城邦民主,但很快就递变成为帝国的政治。为了统治疆域辽阔的领土,显然希腊适应小城邦的民主共和体制已不够用。希腊的城邦常常人口都局限在数千人或一万人上下,但是,罗马一个城市已是拥有百万人左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